課堂實錄范文

時間:2023-03-18 10:27: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堂實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課堂實錄

篇1

蘆花蕩名師課堂實錄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第一單元所學的文章,都是以戰爭為題材的。同學們一定看過不少描寫戰爭的小說和影視劇,你能說出一部嗎?

生1:《小兵張嘎》

生2 :《鐵道游擊隊》

生3:《舉起手來》《亮劍》

師:那么老師要考考大家,你能否說出幾個描寫戰爭場面的成語嗎?

生1:硝煙彌漫、炮火連天

生2:血流成河、血肉橫飛

生3:刀光劍影、馬革裹尸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血肉橫飛”“刀光劍影”這充滿血腥味的戰爭場面描寫的確讓人驚心動魄,若打得是小鬼子,更讓人覺得痛快、過癮。在最艱苦的階段,白洋淀的人民也與日本鬼子也展開了一場場斗智斗勇的戰爭。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家孫犁,走進蘆花蕩,認識一位老英雄。

二、 預習成果展示:

師:根據你預習中所搜集的有關作者的材料,簡單介紹作者。

生1: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發表了《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形成了“荷花淀派”?!短J花蕩》是一短篇小說。

生2:《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下面,請一組的同學展示你們預習中找出的疑難字詞。

(課前,一、三、五組的同學將預習中的疑難字詞展示到黑板上)

生1:這是我們組找出的疑難字詞,我找一位同學來讀一下!

生2:瘧子 寒噤 仄歪 躥

生3 :其中“瘧子”的“瘧”是一多音字,又讀“nue”,組詞“瘧疾”

生4:我們組還找到一成語“張皇失措”,“皇”容易寫錯。

師:那么“張皇失措”是什么意思呢?

生:慌慌張張,不知怎么辦才好。

師:那位同學能造個句子?

生:日本鬼子被老頭子打得張皇失措。

師:好,看來同學們對字詞的把握比較到位。下面,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情況。概述文章主要內容,說出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時期,又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每天都給駐扎在葦塘里的隊伍運輸糧草,他特別自信。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其中一個受了傷,老頭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發誓要為女孩報仇。他把鬼子引誘進他的埋伏圈,痛打鬼子的故事。

師:概述得不錯,抓住了時間、人物、主要的事件。那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1:老頭子,他機智勇敢,孤身一人痛殲十幾個鬼子。

生2:二凌,她活潑可愛,又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小姑娘。

生3: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群愚蠢得鬼子兵。

篇2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知道朋友送給作者一對珍珠鳥。今天,老師又帶來一位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誰嗎?出示圖片――珍珠鳥的雛兒。

生:它是這對珍珠鳥的雛兒。

【導入時出示圖片:充分調動學生對幼小珍珠鳥雛兒的喜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節課的知識奠定基礎?!?/p>

二、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1.師:這只小家伙長得怎樣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34頁,仔細讀讀第7自然段,相信你會喜歡上這只小珍珠鳥。

師:這只小珍珠鳥長得怎么樣?(生讀出描寫小珍珠鳥外形的句子,師相繼出示句子。)

師:你覺得這句話哪兒寫得特別好?

生1:我覺得這句話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很生動,把鳥背上的白點比作珍珠,把小珍珠鳥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兒。

生2:我覺得這句話用上表示顏色的詞語很準確,“紅嘴紅腳”、“灰藍色”,說明作者很仔細觀察。

師:說得真好!作者抓住小珍珠鳥的外形特點,巧用比喻,將這只鳥寫得栩栩如生。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鳥?。∽髡呦矏?,我們也喜愛,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吧。

【在理解語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品味文章語言并進行思維訓練,體現“以讀為本”“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

師:多么可愛的小珍珠鳥啊,這么討人喜歡的珍珠鳥卻有一個特點,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生:怕人。(板書:怕人)

師:怕人?這老師就感到奇怪了,既然怕人,那么這對珍珠鳥怎么這么安心地在作者家里生兒育女呢?現在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邊讀邊想作者為大珍珠鳥做了些什么事?是怎樣逐漸得到大鳥的依賴的?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師: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1:“我”在窗前的吊蘭下給大鳥安了個叢林一樣的家。它們便從中傳出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并伸出鮮紅的小嘴。

生2:“我”不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

師:“我”給予它們空間和尊重,它們便安心地生兒育女了。當“我”知道它們有雛兒時,我是怎么做的?

生:決不掀開葉片往里看……

師:作者為了給它們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按捺住心中的好奇不去打攪它們。結果,它們的雛兒主動飛出來了,那么,我又是怎樣逐漸得到雛兒的依賴的?現在,請同學們讀一讀第8~13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

生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與生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這 一環節的主體中心是讓學生聽說讀畫結合?!?/p>

師:老師也整理一些句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出示:起先,這小家伙……

師:剛開始,雛兒在哪里活動呢?后來呢?

師:這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說明了什么?

生:排比。說明雛兒很淘氣,很歡快,很自由。

師:雛兒為什么能這么自由地滿屋飛呢?

生:因為我不管它們。

師:對,所以它的膽子越來越大,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它的膽子越來越大?

生: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主人的書桌上。

師出示句子:請同學們畫出表示雛兒動作的詞。

生:從“挨近、蹦、俯、喝、偏過、瞧瞧”幾個動詞寫出珍珠鳥的可愛,我體會到它的膽子越來越大了。

師:你真會讀書,能找出珍珠鳥一連串的動作詞。這是只多么可愛的小鳥??!我們男女同學比賽讀一讀好嗎?(男女賽讀后評價)

生1:我喜歡第四句。(生有感情讀句子)我覺得小珍珠鳥的膽子真正變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板書:不怕人)

生2:我也喜歡第四句,“啄”這個詞讓我體會到小家伙想和主人親近了。

生:我喜歡第五句。(生有感情讀句子)因為“友好”這個詞寫出珍珠鳥也喜歡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歡地啄著主人的筆尖。

師:不錯,這個“啄”字表現他們之間的親密。

生:我還有補充,我體會到主人也非常喜歡這只小家伙,因為他用手撫一撫它的絨毛。

師:同學們分析很深刻,可是作者心理有一些疑問,你們可以回答嗎?老師當作者,你們做小珍珠鳥,好嗎?(指名一學生上前戴頭飾和老師表演)

師:小珍珠鳥,你為什么起先只在籠子四周活動呢?

生:我怕你會傷害我呀!

師:后來,你怎么敢蹦到我的杯子上呀?

生:因為我在屋子里活動時,撞得燈繩來回晃動,你也不傷害我。

師:你俯下頭喝茶時,為什么偏過頭來瞧瞧我呢?

生:我想看看你有什么反應啊。

師:窗子打開了,你站在窗框上為什么都不飛出去呢?

生:因為我覺得這里非常的安全舒適。

師:多么可愛、聰明的小珍珠鳥?。。ㄉ恼票頁P)經過了一段時間相處,作者和小珍珠鳥之間漸漸由陌生到熟悉了,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這段話,感受人鳥之間美好的友情。(師生合作讀)

師:正因為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寬容,它和作者之間更親密了。

師:有一天,在作者的書房里又出現了一個非常動人的情景。(課件出示插圖)文中哪個段落描寫這幅圖的內容?(生齊聲答:第14自然段)誰愿意來讀一讀?(一學生主動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

師:你讀得真棒!你們看這小家伙睡得這么熟,這么香,它把作者的肩當成了自己的家,它正做著甜美的夢。如果你也有一只小鳥,你會怎樣對待它呢?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此環節充分讓學生感受到 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p>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連老師都被感動了。你們都和作者一樣有一顆對小鳥的寬容、關愛之心,才贏得了小鳥的信賴,所以在課文結尾,作者不由自主發出一聲呼喚――(生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板書:信賴,美好的境界。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篇3

生:“盧溝橋事件發生了!”

師:對,第13自然段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本文的寫作背景是日本發動了全面?!白≡诒逼降囊患夜ⅰ崩锏摹拔摇保仨氹x開了。離開北平,離開公寓,最重要的是,還離開什么?

生:常春藤!

師:非常好。當初,作者就是因為什么才選擇了住在這間公寓?

生:常春藤的綠影!

師:這間公寓環境怎么樣?

生:不好。

師:怎樣不好呢?你是怎樣發現它不好的呢?

生:狹小。作者說它“高廣不過一丈”。

師:嗯,很好。還有什么不好呢?

生:潮濕?!按u鋪的潮濕的地面?!?/p>

生:簡陋?!凹埡膲Ρ诤吞旎ò濉保皯糇笙陆堑牟Aн€被打碎了,有一個大孔隙。

生:炎熱?!氨狈降南募咎炝恋每欤绯课妩c鐘左右太陽便照進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線射個滿室,直到十一點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熱?!?/p>

師:讀書很細心,很好。狹小,潮濕,簡陋,炎熱,這樣的居室真可謂什么?用一個名詞來定義它。

生(齊):陋室!

師:很好!作者本可以作另外的選擇,“這公寓里還有幾間空房子,我原有選擇的自由的”,但因著常春藤的綠影,作者還是“毫不猶疑”“了截爽直”地選擇了這間陋室,并且,懷著怎樣的心情占據了它?

生:喜悅,滿足。

師:好,讓我們把課文的第1到4自然段一起讀一遍,體會一下作者與“綠”邂逅的喜悅和滿足。(板書:與“綠”邂逅:喜悅、滿足)

(生齊讀)

師:接下來有“綠”相伴的日子里(板書:有“綠”相伴),作者又是怎樣的心情?找一找相關的詞語。

生:留戀。

生:歡喜。

師:(板書:留戀、歡喜)作者怎樣表現綠影帶給他的留戀和歡喜?

生:作者發自內心地直接抒情贊美:“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p>

師:很好,繼續。

生:用了類比的手法:“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

師:對涸轍的魚來說,雨水意味著什么?

生:生命。

生:還有兩處類比的手法:“我開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了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漂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p>

生: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漂來花草的莖葉為什么會歡喜?

師:誰能解答這個問題?

生:有了花草的莖葉就意味著附近有陸地了。

師:對,花草的莖葉對于航海的冒險家而言,就像綠洲對于渡越沙漠者而言一樣,是希望,是生命。

生:還有心理描寫:“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于這片綠色?!边@個宅男有點傻,什么也不干,就呆呆地坐在窗前看著綠色,就能快活地度過一個月,兩個月。(生齊笑)

師(亦笑):非常好。足以見出他對綠影的愛戀了。

生:還有夸張的手法:“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痹倨椒膊贿^的一枝之綠在他眼里卻如同至寶。

生:還有,我覺得他不僅把這綠當作至寶,還把它當作了嬰孩和戀人。(師生均感詫異)大家看第7段的描寫,前面一部分:“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本秃孟袷怯藐P愛的眼光和甜蜜的心情在欣賞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急切地盼望著她快快長大。而后面一部分:“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小婆娑的擺舞?!庇趾孟裨谛蕾p一個戀人的輕歌曼舞。

師:太棒了!很好的感受力!請你以你所體會到的心情把這一段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生朗讀第7段)

師:很好!理解了作者的心理,還要了解其表現手法,這一段的前半部分是什么描寫?

生:很細致的描寫。

師:換一個專業一點的鑒賞術語!

生:細節描寫。

師:很好!后半部分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生:視覺和聽覺相結合。

師:非常好,表現手法上富有變化。

生:作者還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他對綠的留戀和歡喜:“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弊髡甙丫G當作了自己的知己,二者心有靈犀,心照不宣。

師:很好!此時無聲勝有聲,是最和諧美好的境界?!熬G葉和我對語”,請問“對語”的前提和基礎是什么?

生:平等。

生:自由。

師:很好。此時的“我”和綠葉之間是平等的,雙方的生命都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對話的可能,也才有了創造和諧美好境界的可能。可惜這種和諧美好的境界后來遭到了破壞——“我”做了什么?

生:“我”“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師:用文中詞句說,“我”把“綠”怎么樣了?

生:“幽囚”在了我的屋子里。

師:(板書:囚綠入室)對于這樣的行為,作者自己有怎樣的評價?

生:“自私”。

師:(板書:自私)怎樣看出這是一種“自私”?

生:“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反復說拿綠色“來裝飾我”的房間和心情,又反復說借綠色來比喻這比喻那的,還讓綠“為我”歌唱。

師:一般來說,什么樣的人喜歡別人為他“歌唱”?

生:偉人。

師:真正的偉人是坦蕩無私而虛懷若谷的。

篇4

這篇課文主要通過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表現出偉大而深沉的母愛,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體會親情的重要性,進而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善良、有孝心的人。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理解作品的內涵,感受深沉、無私的母愛, 懂得要體諒父母,學會寬容,做一個誠實,有孝心的人。

2理解和掌握文以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3學習課文中用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等描寫刻劃人物形象的方法。

4開展課堂活動,學生練習口頭陳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文章的內涵,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偉大的母愛。

2在課堂活動中培養和提高學生裝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和大家做一個游戲。大家都把眼睛閉上一分鐘,然后繼續閉著眼睛寫一個漢字,看看誰寫得最漂亮。

聽說是做游戲,學生們興趣很高,馬上閉上眼睛,然后再寫字。一分多鐘后,學生紛紛叫起來“這是我寫的字嗎?那么難看!”“這也是字呀,好難看哦”

我還沒等學生反應過來,馬上叫一個學生走上講臺,請他閉上眼睛,猜猜老師在哪里。等學生閉上眼睛,我躲在他右邊,可他卻指著左邊。這時候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師:同學們,如果眼睛看不到了,做事情容易嗎?

生:不容易。

師:一位盲人,把一個剛出生不久就把遺棄的嬰兒養育成人,容易嗎?

生:很不容易。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盲母親是怎樣把一個棄嬰養育大了,而這位被她養育大的人對她這樣的一位盲母親,又是怎么樣呢?

2整體感知:

讓學生閱讀課文,提出要求:⑴理解文章的內容;⑵解決不明白的字詞;⑶文中哪些地方是盲母對女兒的愛的表現?養母是個什么樣的人?;⑷我對養母的態度有什么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3師生互動:

師: 聽寫字詞積累中的詞語,然后理解詞語的意思。

師:讓學生概括文章的大概內容

師:文中哪些地方是盲母對女兒的愛的表現?

生:用自己賣冰棍的微薄收入收養了我。

生:拿出所有積蓄換住所。

生:改變了以往的潑辣性格。

生:終年辛勤勞作,苦心經營。

生:把我調養得像個千金小姐,為我取得的一點成績而驕傲。

生:當我為家的貧困、母親的卑微而沉默、厭惡家而想離開時,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現得很平靜。

生:她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每月進城給我送營養品和生活費,可是為了照顧我的情緒,她讓別人代送,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師:從盲母親為女兒所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盲母親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默默無聞

生:高尚無私

生:吃苦耐勞

師:我對養母的態度有什么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開始是對生活的滿足,還為母親感到驕傲。

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自己是一個瞎子撿來的女兒,有一個特別貧窮的家。于是開始變得沉默,開始討厭母親,并且疏遠了母親。

生:讀高中的時候,離家忘家,要擺脫家庭的陰影。

生: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母親,竟然不讓母親來學校,每個月的營養品和生活費,都要托人幫帶。

師:莉對母親的態度從滿足自豪到沉默回避,到淡忘隔絕的變化,有什么原因嗎?

生:認為母親丑,認為家庭貧窮,還認為自己的出身卑賤。

生:愛面子,愛虛榮。

師:那后來她對母親又有那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悔悟流淚,感覺自己非常對不起自己的母親。

生:變化的原因是那位老婆婆把三年來送伙食費和營養品的實情告訴了她,并讓她親自看看母親摸索給她送東西的情形。

生:看到這一切,她的良心受到很大的震動,受到了譴責,所以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后悔,對母親充滿了感激之情。

4師生互動,相互交流、探討:

(1)文章的寫作線索: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

(2)文章中用多種刻劃人物的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特征。

5拓展延伸,提高升華:

篇5

《在山的那邊》課堂實錄

作者:邵長喜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622

學情分析 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詩的第一節,詩人以孩子的口吻些,容易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實錄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美麗的青島海濱,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么呢?(課件播放大山的畫面) 生:在山的那邊是什么? 師:為什么會這么想? 生:因為大山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生:因為大山里的世界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大海是這樣廣闊,我想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師:同學們的想法和詩人王家新小時候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二頁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在小學一定都學過詩歌了,喜不喜歡詩呀? 生(齊):喜歡! 師:為什么? 生:詩歌句子短,讀起來比較上口 生:詩歌有感情,能打動人。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詩歌是通過精煉、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要通過朗讀來品味語言,用情去讀,用心去悟。同時要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詩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啟示,幫助自己成長。 教師邊說邊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1、朗讀詩歌,品味語言 2、聯系生活,感悟人生 師:同學們預習生字了嗎? 生(齊):預習了! 師:誰來朗讀生字?要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學生踴躍舉手,教師出示課件并點名朗讀生字詞 生:癡想chī隱秘yǐn鐵青tiě凝成níng誘惑yòu 喧騰xuān扎下zān漫濕màn一瞬shǜn間 師:有沒有錯誤? 生(部分):扎下,不該讀zā應該讀zhā 師:這是個多音字,要根據具體語言環境來判斷。請大家到課文中把這個詞找出來,并把整個詩句讀出來。 生:詩句是“一顆從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有的學生讀zhā,有的讀學生讀zā) 師:到底應讀zhā還是zā?為什么? 教師用眼睛搜尋并暗示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立即有個學生拿出字典來查,教師點頭表示贊許,更多的學生紛紛拿出字典來查,不一會兒,就查到舉手了。 生:這個字有三種讀音,在詩中應讀zhā而不d,“扎根”指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長。 師:對,應讀zha。字典是我們學習語言的最好的老師,大家一定要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下面請大家把生字齊讀一遍。 生放聲齊讀生字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山那邊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尋答案吧。請同學們先聽老師讀一遍。 教師通過課件配樂配畫面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生凝神聽朗讀,受到感染,教師讀完,學生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師:大家為什么鼓掌咽? 生(齊):老師讀得好! 師:謝謝同學們給老師的鼓勵。同學們一定能讀得比老師還好。不過關鍵還是這首詩寫 得好,大家喜歡讀,是不是? 生(齊):是! 師:那么老師也給大家配上音樂齊讀,好不好? 生(齊):好! 教師放音樂,學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課文 師:大家自己評評讀得怎么樣? 學生有的點頭說“好”,有的搖頭。教師請搖頭的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速度太快,沒有感情。 生:該重讀的沒重讀。 師:為什么會這樣? 生:讀的遍數少了。 生:因為是齊讀,所以難度較大。一個同學讀快了,大家都跟著全讀快了,就沒有感情了。 生:對課文意思理解不透,還沒品出味來。 師:這幾位同學說得不錯。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讀,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同學們讀的感情不夠,關鍵還是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夠。下面我們就先來一起看看這首詩的內容。請大家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在山的那邊是什么?“山”和“海”的含義是什么? 2、全詩為什么分為二節?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師:下面我們來一起討論這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山的那邊到底是什么呢? 生(齊):在山的那邊是海。 教師板書大大的“?!?師:”山”和”?!背俗置娴囊馑?,還有其他含義嗎? 生:“山”,就像是困難;“?!本拖袷抢硐?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實現理想信念途中的艱難險阻。 教師在“山”下寫“困難”在“海”下寫“信念” 師:全詩為什么分為二節? 生:第一節詩,寫了我童年時候: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后。 生:第一節詩,寫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后的拼搏和奮斗。 生:第一節詩寫的“山”和“?!本褪乾F實中“山”和“?!保诙澰娭械摹吧健毕?征了困難,“?!毕笳髁诵拍睢?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生:要實現理想的愿望。 生:要不怕困難,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師:詩人的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呢?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討論進行約六、七分鐘。 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師:大家討論好了嗎? 生(齊):好了! 師:讓我們把自己的發現一起交流、討論,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凑l的眼睛最敏銳,能發現美,能發現問題。 生爭相舉手 生:“山那邊的山啁,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句詩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望見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喪極了。 師: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 生:因為上一句詩人說“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從“終于”這個詞可見爬上山頂費了很大力氣,花了不少時間。 師:這句沒寫詩人自己,你怎么看出他的心情?詩中的寫法好不好? 生:寫大山好像人生氣時那樣“鐵青著臉”,詩人將大山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難過,這樣寫既形象又生動。 師:對,這正是詩的語言特點: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詩人主觀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的時候,看見美麗的花也像在流淚一樣。你能讀出這種感情么? 學生有感情朗讀前后共五句詩。 師: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會怎么想? 生:怨恨媽媽。 師:怨恨?“媽媽,那個海呢?”(師故意帶著怨恨的口吻朗讀) 生:不……不是怨恨,是帶點怨意,有些埋怨吧。 生:我認為主要是疑惑不解,因為媽媽一般不會欺騙自己的孩子,“我”沒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問媽媽。 生:說明“我”失敗之后仍不灰心,繼續尋找、追求。 師:對,怨恨比怨意或埋怨的詞義重多了,用在這里顯然不太恰當。我們在說話寫文章時用詞一定要準確、得體。在這里主要是失敗之后仍不灰心,繼續尋找、追求。你用這種心情把這句詩讀一下好嗎? 生朗讀 師:大家還有沒有其他的發現,也可以說說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生:“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么會下深根? 話音剛落,其他同學立即交頭接耳小聲討論起來,開始都面有疑惑,過了一會兒有一兩個同學舉手。 生:“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后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生: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他扎下深根。 師:問題提得棒,回答得更棒!飄來的東西確實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唯有不懈努力,日積月累,滴水穿石,才能做到。那么,在朗讀時,應該怎么讀? 生很多舉手,全班齊讀。 師:讀得不錯,“飄”和“扎”都作了重音處理,同學們的語言的感悟力非常好啊。一定還有更多的感悟和發現吧? 生:我覺得“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边@句的三個量詞用得特別好。 師:請你說說是哪三個量詞,好在哪里? 生:“一次又一次”,強調了“我”失望次數多;“又一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 師:如果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么樣? 生:失敗后就灰心喪氣。 師: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從這句詩你得到什么啟示? 生:不要企圖一舉成功,要能承受住失敗和挫折。 生:跌倒后要能爬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師:說得好不好? 生(齊):好!(學生一起鼓掌!) 請你把這句讀一讀? 生朗讀詩句,重音把握不準 師:還有誰來讀讀?注意重音。 又一名學生起來朗讀,強調了兩個“又”字。 師:好,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我特別喜歡這句“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了漫濕了我的枯干的心靈……”詩人確信遠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著“我”不懈的奮斗。 師:為什么說“枯干的心靈”? 生:說明要實現理想必須經歷失敗,“我”對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潤“我”的心靈,使“我”的心靈不再枯干,而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師:朗讀這句是一定要充滿對理想的渴望,請你讀試試。 生有感情朗讀,全班齊讀。 生:我最喜歡最后那兒句“是的!人們叼,請相信在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這句詩很有人生哲理,當理想實現的時候,人們是多么興奮、驚喜啊! 師: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生有感情齊聲朗讀,但仍有些放不開 師:同學們有沒有過成功的經歷? 生(齊):有! 師:不夠洪亮!有沒有?(師加大音量) 生(又齊聲響亮):有! 師:好,就用這樣的聲調和喜悅來讀。 生齊聲朗讀,有進步,但仍沒有讀出 師:這遍讀得怎么樣? 生有的點頭,叫好:有的搖頭。師點名叫搖頭同學 生:最后一句的語調應該上昂很高。 師請這名學生示范朗讀,讀得很好,師生共同模仿。全班再次慷慨激昂的放聲朗讀。 師:讀了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誦下來了? 師當堂示范背誦,不少學生能夠背誦,然后全班有感情背誦。 師:開始同學們朗讀,自己覺得不夠理想,現在我們已經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再把全詩朗讀一遍,相信大家一定大有進步! 在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的基礎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近十分鐘。 師:下面就把我們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體驗與同學們分享吧。誰先說? 生:記得在五年紀的時候,我愛上了游泳,可是就是基本的腳法怎么學都學不會,每次練習比賽我都落在最后,我想是不是我就這點能力?在我一次又一次流下眼淚之后,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攀過這座山。我開始了自己安排的特訓,別人練兩小時我練四小時,別人游一圈我游十圈,我的汗水占了游泳池的三分之一,這段艱苦而有意義的訓練,讓我一步步爬上了山頂,我堅持了六個月,終于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還被少體校的游泳隊選去,讀了這首詩就讓我想起自己這段經歷,我也看到了屬于自己的海,這是我堅定信念不懈努力的結果。 師:相信你在遇到其他困難時,也一定能想到這次難忘的游泳經驗。 生:“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蔽易钕矚g這句話,因為我有這么一段難忘的經歷。那時一年以前吧,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與舞伴參加了“全國少年拉丁舞錦標賽”。來到賽場上,看到碩大的賽場,臺下坐滿了人,我緊張極了,快透不過氣來。比賽開始了,輪到我獨舞時,剎那間,腦子里一片空白。跳得一塌糊涂,在預賽中我居然連前十六名都沒有拿到,回到賓館后,我哭得非常傷心。老師和舞伴都來安慰我,從那一刻起,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賽拿到前三名。在這一年中,我刻苦訓練,從最基本的—卜叉下腰到組合中的花步,每天不知要練上幾千遍幾萬遍。每周二十個小時的訓練使我疲憊不堪,而每次在我失去信心,激勵我的總是那碩大的舞臺,燦爛的獎牌。一年后,我又回到當初那個賽場上,比賽中我進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水平,終于一年的酸、甜、苦、辣、痛沒有白費,我取得了亞軍的好成績,雖然離冠軍還有一步之遙,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師:在遇到困難時,理想能激勵我們戰勝困難。形容賽場的寬大,用“碩大”是不是值得商榷一下?還有其他的經歷嗎? 生:我要講的是半年前,我上六年級時,馬上就要開青島市小學生運動會了,我苦練了三年跳高,只看這次運動會的成績了。不知是不是由于心理上的壓力,我在技術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跳高時助跑和起跳不能協調,我的成績也因此大打折扣!一向活潑開朗的我顯得很憂郁,這樣一座大山我能戰勝他嗎?“當然!”生性好強的我怎能這樣屈服!三年來我的成績一直很優秀,怎能在這一次關鍵的比賽中,給學校抹黑,讓老師失望呢?一種堅定的信念鼓舞著我,我整天苦思冥想,可是響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經過多次嘗試,我終于在一瞬間開了竅:我做對了!激動的我馬上抓住要領,又接連跳了好幾次,我終于找到了感覺,此時,我好像已站在了這座山的半山腰,另一半的路程就看我的最后發揮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運動會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跳的1米56的成績已達到了國家女子跳高二級運動員的標準。這次難忘的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山的巨大,海的廣闊,也讓我明白了要戰勝“山”那樣的困難,需要多么大的努力,多么堅定的信念,當看到海的那一刻,又是多么激動,多么欣慰。這一次,讓我更深的認識了自己,我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那么我就是最偉大的!伴隨我的將永遠會是山那邊的大海! 師:在很多時候,我們要戰勝的最大困難也許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 生:能不能戰勝自己! 師:對!人生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我們繼續聽聽同學們的人生經歷。 生:我很喜好書法,在我剛開始學寫書法的時候,我的筆總是不聽我的使喚,老師在班里舉行了一次書法比賽,所有同學的家長都來觀看這次比賽,而我是這次比賽的最后一名,丟盡了臉。于是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賽中奪得第一名。我還給自己制定了計劃,每天比別人多用兩三倍的時間來寫書法,而且寫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就這樣,我每天都在努力,終于在半年后的又一次比賽中如愿以償取得了第一名。現在,我已經獲得了很多的獎,最好的一個就是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就是這樣翻過一座座大山,我終于看見了我向往已久的大?!,F在這件事一次次激勵著我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難,我深信:只要付出了,努力翻過那阻擋你實現理想的山,就一定能看見大海,那就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師:困難總是一個接一個的,如果這位同學滿足于在班上的第一名,認為那樣就是看見了大海,他會怎么樣? 生:不再努力。 生:拿不到全國一等獎。 師:對!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沒有信心? 生齊聲答:有! 師:最后讓我們再一次用我們的心靈投入的齊誦最后幾句詩,讓好詩伴你健康去成長!全體師生一起飽含激情地背誦最后幾句詩。 師:今天的作業練習,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于見到了大?!睘轭}寫一段話。(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兒,下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困難) 海 (理想) 點評 這是一堂充滿激情的詩歌朗讀教學課,整個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整個教學流程由“整體感悟”、“研讀與賞析”、“體驗與反思”三大教學板塊組成,給人以非常嚴謹的感覺。教學中教師通過恰當的“導”、“引”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讀的內化要求,并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引導學生反復地朗讀,認真地品味語言,不斷地揣摩,學生從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語感。另外,教師教好地把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的教學媒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優化了教學過程,優化了教學的時間結構,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偟目磥恚@是一堂成功的語文教學研究課,教師的教學觀念新穎,語言親和力強,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較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對我們落實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實施新課程改革有比較好的借鑒。

篇6

《向日葵》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的內容。按照“課程標準”中“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階段有關要求,設置欣賞感受和創作表現兩個學習活動。一方面通過欣賞動態畫面,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向日葵的生長特性,感悟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從自然形態過渡到繪畫作品欣賞,對其色彩進行重點分析,喚起學生對色彩的情感反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創作熱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色彩,感知色彩是繪畫語言之一;

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表達能力,對藝術作品的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中引導學生感受現實顏色的美;

在賞析中感知顏色的美感;

在創作中訓練色彩的表現能力及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同學對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藝術。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認識對比色和近似色,了解色彩情感特性,學習用色彩表現自己情感。

2.難點:

如何理解藝術家作品中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大膽表現自己心中對色彩的感知。

四、教學方法

情境陶冶法、感知體驗法、討論歸納法、實踐操作法。

五、教學準備

向日葵花、瓜子、課件、畫紙、畫筆。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大家看到桌子上的瓜子了嗎?現在大家嘗一嘗,香不香(學生品嘗瓜子,表達感受),那么大家想一想瓜子是什么的果實?它是生長在什么地方呢?

生:向日葵的果實,生長在向日葵花盤里。

師:同學們從小生活在城市中,有哪位同學親眼見過大片的向日葵花嗎?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感受置身于大片的向日葵花園里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想。

師:好。那么現在我們就來一起感受向日葵花的魅力(揭開教室墻上的大幕,墻上裝飾著一排排向日葵花。同學們紛紛鼓掌,仿佛置身于向日葵花的海洋)。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實物導入,引出新課。)

師:向日葵花向陽開。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配樂詩《向陽的葵花》來感受葵花的風采。

(播放多媒體課件。)

2.認識畫家梵高。

師:向日葵始終向著太陽生長,它生機勃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曾經有一位荷蘭畫家一生迷戀向日葵,讓她們在燦爛的陽光下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大家知道這位畫家是誰嗎?

生:梵高。

師:現在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畫家梵高。(多媒體播放梵高簡介。)

師:那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這位大師筆下的向日葵是什么樣子的?

生:想。

3.賞析作品。

感受作品(動畫展示梵高《向日葵》作品。)

師:梵高一生畫過許多幅《向日葵》用來裝飾房間,還把整個房子都涂成了跟向日葵一樣的金黃色,可見他對向日葵的癡迷程度了。同學們看了他的作品有什么感受呢?

生:色彩很豐富,顏色很鮮艷,色彩對比很強烈等等。

師:大家說得很好,現在我們就以他的一幅作品為例來感受一下他在用筆及用色方面的特點。

分析作品

師:在本幅作品當中,葵花運用的是金黃色。我們看到金黃色是否會有一種暖暖的感覺呢,就像火紅的太陽照在我們身上的那種感覺。我們就把近似于黃色、紅色這樣的色調稱為暖色調。(多媒體出示暖色調顏色圖片及含義。)

師:現在我們知道暖色調了,那什么樣的顏色是冷色調呢?

師:當炎熱的夏季來臨的時候,假如我們投入大海的懷抱就會感覺是那樣涼爽。如果再給我們一片乘涼的綠蔭是不是會更愜意呢?所以我們就把近似于藍色、綠色這樣的色調稱為冷色調(多媒體出示冷色調畫面及含義)。

師:大家看這幅《向日葵》作品中的背景顏色即是冷色調,那么金黃色的葵花在綠色背景的襯托下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烈的對比呢?(出示十二色環,在上面找到葵花顏色及背景顏色位置,引出對比色。)

師:在色環當中呈180度相對的兩種顏色稱為對比色,而與一個顏色相鄰的幾個顏色稱為近似色。(多媒體展示動態對比色、近似色的色塊。)

師:如果向日葵的顏色及整個色調進行一下改變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動態展示不同色調對比色、近似色向日葵作品。學生談觀看不同效果圖的感受。)

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運用到色彩的這些特性,例如進行室內裝修的時候,如果是兒童的房間,你會運用什么顏色搭配,以什么色調為主?為什么?如果是老年人的房間你又會怎樣搭配顏色呢?

生:①兒童房間用色彩亮麗的顏色,對比強烈一些。

②兒童房間用冷色調會顯得很清爽。

③老年人的房間用暖色調,讓他們住的更舒適一些。

④老年人的房間用近似色,色彩對比不會感覺太

強烈。

師:那么大家可以和我一起看看不同的色調在同一房間搭配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出示不同色調、對比色、近似色搭配的同一種房間的效果圖。)

師:由于改變了色調,我們對同一作品的情感體驗就會完全不同,說明色彩可以表達情感。

知識拓展

師:新年到了的時候,家家戶戶貼春聯、掛彩燈、穿新衣、戴新帽,那么大家會在這樣的日子里用什么顏色來裝飾一番呢?

生:紅色。

師:對,紅色是喜慶的顏色,它象征著吉祥。不同的顏色是否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呢?(學生說自己知道的常見顏色及象征意義。)

(課件展示有代表性的圖片,說明常見顏色及象征意義。)

師:紅色是強有力的色彩,是熱烈、沖動的色彩,它象征著吉祥;黃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彩,給人陽光、溫暖的感覺,象征著光明、豐收;藍色是博大的色彩,給人冷靜、平淡的感覺,象征著深沉、理智;橙色是最溫暖歡快的色彩,給人香甜、成熟的感覺,象征著快樂;綠色是生命的顏色,給人自然、寧靜的感覺,象征著希望;白色給人光明,象征著純潔;黑色是神秘的色彩,象征著莊重。

4.實踐活動。

師:我們見過的向日葵只有這一種嗎?(學生疑問是否有其他顏色、種類的向日葵。)老師給大家找到了世界上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向日葵。(課件展示不同形狀、顏色向日葵圖片。)

師:我們欣賞了不同種類、顏色的向日葵作品,也了解了色彩的含義及它帶給我們的不同情感體會,你打算用什么樣的形象和色彩表達對向日葵的感受呢?同學們是否也有沖動想要用畫筆來表現你心中那朵美麗的太陽花呢?(學生紛紛表示喜歡創作。)

師:老師也很喜歡向日葵,我用我心中最喜愛的顏色畫出了一朵我心中的向日葵。(把作品粘在黑板一角)我的葵花園里只有一棵孤單的向日葵,我希望我的葵花園能夠盛開出各種顏色、品種的向日葵,有同學愿意幫助老師實現愿望嗎?

(學生爭先恐后上臺繪畫。多媒體滾動展示不同風格的向日葵花的作品,并播放湯燦歌曲《太陽花》。)

5.藝術實踐。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創作(注意對比色、冷暖色的運用)。

6.展評學生作業(略)。

篇7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35-0076-03

【作者簡介】戴繼華,江蘇省南通市東方中學(江蘇南通,226009)校長、黨總支書記,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師:同學們好,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分享史鐵生的散文《我的夢想》。課前,同學們認真地預習,提出了一系列好問題。

(幻燈片顯示學生問題:1.作者在第2節寫道,“第二喜歡足球,第三喜歡文學,第一喜歡田徑”,足球為什么排在文學之前?又為什么把第一寫在第二、第三的后面?2.如何理解“你會覺得他們是從人的原始中跑來,跑向無休止的人的未來,全身如風似水般滾動的肌膚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這句話?)

師:這里有同學們提出的兩個問題。(生齊讀)這兩個問題怎么理解?可以任選一個思考,然后集體交流。(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巡視)

師:有沒有想法?我叫不出大家名字,直接站起來說好嗎?誰先來?(一學生站起,他選的是第一個問題)

生1:文學容易得到,足球和田徑不容易得到,所以這樣排列。

師:有道理,還有其他想法嗎?

生2:把“田徑”放在最后面有強調的意思。

師: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還不令人信服。如果說作者將足球放在文學前面,就是喜歡而已,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生:(齊)有可能。

師: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3:文章第一節。

師:對了,所以足球、田徑排在文學前面。那為什么把田徑放在最后呢?

生3:作者第二節開始就要寫與田徑有關的事,把田徑放在最后自然引起下文。

師:說得很好!哪個同學選第二個問題的?(沒有學生選擇,師生一起再來朗讀這道題)

師:這句話在文章第幾節?

生:(齊)第二節。

師:描述的是什么對象?

生:(齊)運動的情景。

師:作者這樣描寫除了寫出運動的情景外,還寫出了什么?

生:(齊)運動的魅力。

師:作者告訴我們運動有哪些魅力呢?

生4:力量、意志、優美。

師:哪些句子表現了力量、意志、優美?

生5:“從人的原始中跑來,跑向無休止的人的未來”表現了力量和意志。

師:優美呢?

生5:“全身如L似水般滾動的肌膚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表現的是優美。

師:這里用的什么修辭?

生5:比喻,比喻中的暗喻。

師:對了。同學們看理解句子不能憑空想,要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要抓住關鍵詞句和所用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真境課堂,其邏輯起點必然是學生,所以課一開始即從學生而非教師預設的一組問題切入,節奏明快,既直抵學生心靈深處的困惑,又彰顯整個教學流程是未事雕琢的“自然”呈現?!白匀弧笔钦婢痴n堂的前提。

師:(切換幻燈片,顯示問題:作者的夢想到底是什么?)同學們注意了,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夢想”這個詞的次數不多,有幾次?

生6:一次,在第六節的末尾。

師:作者更多地將夢想換成另外一個詞――“白日夢”。那是不是說夢想和白日夢可以畫等號?

生:(齊)不是。

師:那根據同學們的經驗,夢想是什么意思?

生7:夢想應該和理想的意思差不多。

師:還有其他理解嗎?

生8:我覺得夢想是難以達到的東西。

師:夢想與白日夢不能畫等號,那它們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生9:兩個詞都有難以實現的意思。

師:看來要理解作者的夢想到底是什么,還必須從“白日夢”入手。寫“白日夢”的段落主要集中在第三節和第六節。我們先看第三節,哪個同學自告奮勇朗讀一遍?(一學生自動站起來朗讀,教師要求其他學生在聽的時候,將描寫白日夢的文字畫出來,一會兒討論)

生10:第一個白日夢是要有劉易斯那副身體,至少有1米9以上的身材。

生11:想和劉易斯一樣做一個最幸福的人。

師:“最幸福”具體指什么?

生11:要跑得更快,一百米不能只跑九秒九幾。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幻燈片顯示“夢想之一”:有劉易斯那副身體,至少有1米9以上的身材,100米不能只跑九秒九幾)。

但是現實的史鐵生實在令人沮喪,我們在學習《我與地壇》時已經有所了解,請看大屏幕(幻燈片顯示背景鏈接1,介紹史鐵生早年情況)。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言必稱背景,是語文課堂長期之弊病,因為這不符合文本閱讀的基本認知規律。真境課堂主張背景的呈現要遵循“價值性”原則,教學需要時即刻呈現。這里的背景鏈接,能有效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白日夢”的成因。

師:看完第三節,我們再看第六節,這一節寫了哪些白日夢呢?(請剛才讀第三節的學生推薦一名學生讀第六節,其他學生邊聽邊找)

生12:有一個健美的軀體,有一個了悟了人生意義的靈魂。

師:這是“夢想之二”(幻燈片將第三節的“夢想之一”與第六節的“夢想之二”,同時呈現出來),我們把兩個夢想擺在一起,同學們看有沒有變化?

生13:“夢想之二”中的“有一個健美的軀體”包含了“夢想之一”的三個內容,增加了“有一個了悟了人生意義的靈魂”。

師:對,那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作者為什么會變化?他有變化的“資本”嗎?

生14:作者說,他領悟到這一切。

師:“這一切”,指什么?

生15:應該指“上帝從來不對任何人施舍‘最幸?!@三個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設下永恒的距離,公平地給每一個人以局限”。

師:還有嗎?

生16:還有“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無盡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鐵生的不能跑與劉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這一句。

師:補充得很好,有沒有其他內容了?

[設計意圖]真境課堂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學導結合,自學在課前,引導于課中。關于“夢想變化的資本”,其顯性信息一目了然,但隱性內容頗難尋覓。這里的對話引導,教師必須彰顯足夠的耐心。事實上,學生的表現也不錯。

生17:“在百米決賽后的第二天,劉易斯在跳遠比賽中跳出了8米72,他是個好樣的。看來他懂,他知道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火為何而燃燒,那不是為了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戰敗,而是為了有機會向諸神炫耀人類的不屈,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保ㄒ来未虺鰧W生找到的三句話。)

師:很好。我們來看看每一句話的含義。先看第一句,哪個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18:第一句話可能有兩個意思,一是最幸福其實并不存在,二是每個人都有局限。

師:有道理,其他同學同意嗎?

學生齊說同意。

師:好!再看第二句,這一句用“如果,那么”連接,同學們分析前一半是什么含義?

生19:作者談的什么是幸福。

師:到底談的什么是幸福,還是怎樣才能幸福?

生20:怎樣才能幸福!

師:那怎樣才能幸福呢?

生20:超越自我局限!

師:第二部分的含義是什么?它是一個判斷句,找找主干。

生21:說的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

師:什么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

生21:史鐵生的不能跑與劉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

師:根據第一句的分析,這兩點其實就是這兩人的什么?

生21:局限!

師:對了,連起來說,就是局限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同學們理解得不錯,來看第三句。就第三句而言,史F生這樣理解劉易斯,有依據嗎?

生22:有依據。劉易斯在第二天的跳遠比賽中跳出8米72的好成績。

師:這個成績怎么樣?哦,不清楚。同學們知道這是哪屆奧運會嗎?不知道。難怪,你們太小,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漢城就是現在的首爾。其實劉易斯8米72的跳遠成績也是冠軍,短跑輸給約翰遜,并沒有影響第二天的跳遠比賽,是好樣的。那作者的理解對不對呢?請看前面(幻燈片顯示背景鏈接2,介紹兩人的歷史性會面)。

[設計意圖]真境課堂主張抓“課眼”?!罢n眼”是讓課堂設計得以最優化的方法,是教材中最值得掌握的內容,是以最經濟的時間形成素養的策略。這堂課的“課眼”就是學生提出的三組問題。抓“課眼”讓課堂更簡約。

(顯示第三組問題:1.文章最后一句有何含義?2.第六節寫完后本可結束,為什么還要加上第七節?3.為什么寫最后一段?4.文章最后一節和標題“我的夢想”有何關系?)

師:這里雖然是四個問題,實際上2、3、4是一個問題,也就是最后一段有何作用?我們一起來朗誦這一段。(師生齊讀)

師:這一段末尾一句是個反問句,如果換成陳述句應該怎么說?我們一起來改:我們應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比對肢體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這一句,作者關注的是誰?

生:(齊)約翰遜。

師:僅僅是約翰遜嗎?應該是包括約翰遜在內的靈魂有殘疾的人。這句話很重要,前面我們分析了“夢想之一”“夢想之二”,這里實際上是“夢想之三”。(顯示“夢想之三”:關注靈魂有殘疾的人)這句話不是可有可無的。如果同學們還不能理解“夢想之三”的重要性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將三個夢想羅列起來看一看,看看三者之間有什么邏輯關系。(幻燈片顯示)

生23:層層遞進。

師:能否具體點?

生24:由身體到自己靈魂,是由外到內;由自己到別人,是由此及彼;由一個人到一類人,是由特殊到一般。

師:說得非常好。這樣一看,第七節有沒有作用?不僅僅揭示了“夢想之三”,而且夢想還一步步升華,這篇散文的主題也隨之深化了。同學們再猜猜看,史鐵生的三個夢想有沒有實現?(學生茫然)

師:應該實現了。(幻燈片顯示背景鏈接3)作者去世,捐出自己的遺體供醫學研究或者給需要的人,這是從身體的角度實現了夢想;作者的作品傳遍世界,給讀者深刻的啟發,這是從靈魂上實現了夢想。愿同學們好好揣摩作者的夢想,以及夢想背后的意蘊。

篇8

生:大。

師:我要請幾個同學把這個“大”字表演出來。看看你們是不是會表演。有一個要求,各自做各自的動作,讓人一看就清楚這是“大”。

(生用各種動作表示“大”)

師:你們覺得誰表演得最像?

生:第二個同學最像。

師:像在哪里?

生:她用身體把“大”的意思做出來了。

師:原來“大”是一個伸開手臂、岔開兩腿、站立著的人,對不對?這樣的形狀跟“大”字差不多,這叫象形。再看這位同學在那里不停地用手大幅度晃動,你覺得是不是“大”?

生:我覺得這樣也能表示“大”。

師:當然嘍,這就叫意會。一個“大”字,讓我們四(4)班的同學一演,就那么豐富。

師:我在這個用“大”表示的人的上面加一橫,這是什么字呢?

生:天。

師:這一橫代表什么呢?

生:代表天空。

師:(板書:天)好,咱們就來說說天。

生:天是蔚藍的。

生: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看我在這個用“大”表示的人的下面加一橫,認識這個字嗎?

生:不認識。

師:這個字呀,后來作了演變,它就是我們現在認識的(板書:立)。

師:下面這一橫表示什么呢?

生:代表大地。

師:這個人就站在了大地上(板書:地)。我們簡單地聊聊“地”,你覺得“地”怎么樣?

(生答略)

師:廣袤的大地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家園。當然,地不經意地一抖動,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古人要把表示人的“大”字放在天之下、地之上呢?

生:因為有個神話叫“開天辟地”,那個人代表,他手托起的是天,腳踏著的是地。

師:也許古人造字的時候就是這么想的。人本來就是在天之下、地之上生活的。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要走進一個又一個的關于天與地的故事。(板書:開天辟地)一起讀。

生:開天辟地。

師:我們讀過童話故事,也讀過寓言故事,《開天辟地》是什么故事?

生:神話故事。

師:對,它是一個千古流傳的神話,它主要講什么呢?

生:主要講了開辟了天地,后來死后。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

師:說得真好,既簡練又清楚。這個《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告訴我們世界是怎么來的,像這樣的神話故事,是我們人類第一個關于世界最初本源的故事。所以這樣的神話又叫創世神話。(板書:創世神話)這創世神話是怎樣千古流傳下來的呢?

生:應該是一代一代把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聽。

師:比如說爸爸媽媽講給誰聽?

生:講給他們的孩子聽。

師:孩子長大了,做了爸爸媽媽后又講給誰聽?

生:又講給孩子聽。

師:對呀。一代一代這么傳下去,我講你聽。你講他聽,這叫什么呀?

生:流傳。

師:嗯!這種方式就叫口耳相傳。我小的時候。我媽媽就給我講《開天辟地》的故事,我聽了一遍就記住了。于是我就講給我的小伙伴聽,他們也記住了。我做媽媽了,我就講給我的孩子聽,他一聽也記住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等你們做了爸爸媽媽以后講給你們的孩子聽呀?

生:想。

師:今天我們就來口耳相傳講故事,首先我們進行第一輪講述,就講我們熟悉的《開天辟地》的故事。

師:請你們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個情節到前面來講。

師:第一輪口耳相傳講故事就要開始了,請你們評出這4位講述者中你最喜歡的一位。

(4位學生按故事的先后順序站到臺前)

生:我最喜歡聽最后一位同學的講述,她講得不僅有動作有表情,而且聲音很好聽。

師:依你理解,口耳相傳最關鍵的是講,但不一定全部靠嘴巴講,還要配以什么?

(生答略)

師:讓我們把掌聲送給4位同學。因為他們不僅把書上的內容變成了自己的語言,充分地消化,而且把自己的語言變成了口頭語言,生動地講述出來,所以才讓我們覺得聽神話故事是一種享受。

師:你覺得《開天辟地》故事什么地方最有意思?

生:我覺得開天辟地的時候最有意思。

師:噢!你對這個大神的開天辟地最感興趣。(板書:神)

生:我對開天辟地后身軀化成萬物這段感興趣。

(板書:化身)

生:我對開天辟地時頭頂天腳踏地感興趣。

生:我對宇宙混沌一片感興趣,因為我想看看地球還沒有開辟的時候是怎樣的。

師:課文中告訴我們,宇宙還沒有分開之前像什么?

生:像個大雞蛋。

師:你對混沌的蛋感興趣?(板書:蛋)

師:你覺得這個蛋有意思在哪里?

生:我覺得這個蛋很大很大,而且混沌一團。

師:那混沌一團會是什么樣的呢?

生:亂七八糟的。

生:我覺得這個蛋很神秘,而且課文里沒有仔細地描寫,我對它很感興趣。

師: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

生:蛋清在上面,蛋黃在下面,睡在中間。

師:混沌一團是啥樣的呢?

生:到處都是黑乎乎的一片,而且里面有一些煙霧在繚繞。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磥磉@不是一般我們所見的大雞蛋,它是一只神奇的宇宙蛋,那么混沌一團,沒有光,沒有聲音,可以說無規無序。有的同學說對大神開天辟地感興趣,你們覺得開天辟地的時候有意思在哪里?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么寫的。(顯示課文片段)

生:他開天辟地的時候左手持鑿,右手握斧,描寫得很仔細。所以我對這段感興趣。

師:我聽出來了,你是對作者的描寫感興趣,開天辟地過程中你覺得什么有意思?

生:我覺得他左手持鑿,右手握斧,一陣猛劈猛鑿,大神的神力很強,我覺得大神很有意思。

師: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大神的神力的話,用什么來形容?

(生答略)

師:好!看來這真是一個超凡的大神。還有一段寫開天辟地的,你們有沒有覺得這段也很有意思呀?

生:我對他的身體隨著天的變化和地的升高而變化感興趣。

生:我對大神產生了幾分敬意。

師:只有幾分敬意?

生很多敬意。

師:那你說一句話來贊美他。

生:我覺得能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創造的。

師:感謝得好!你看他頂著天,立著地。用一個成語就是?

生:頂天立地。

師:他既像一個巍峨的巨人,又像一根長柱子似的,或者說簡直就是一根擎天柱。還有同學認為這化身很有意思,它有意思在哪兒呢?

(生答略)

師: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范圍了。是呀,垂死化身以后,化成了天地萬物。(播放大自然景色錄像)

師:你們覺得垂死化身以后,化成了一個怎樣的世界?

(生答略)

師:還是無規無序的嗎?還是無規無則的嗎?

生:不是。

師:它那么美麗,充滿生機,那么有規有序。真得很偉大!同學們,當我們看著這神奇的蛋,說著神開天辟地的故事,看著這神開天辟地化身以后的景象,你們覺得這神話故事有意思嗎?

生:有意思。

師:喜歡神話故事嗎?

生:喜歡。

師:這個神話故事和你以前讀的童話、寓言等故事比有什么不一樣的?

(生答略)

師:(板書:神奇)

生:神話故事都是一代一代人傳下去的。

師:神話故事里的角色,譬如是怎樣的?

生:他是威力無邊的。

師:(板書:超凡)當化身成天地萬物,你讀到這里還覺得怎么樣?

生:還讓人們勇于探索;好像包含一種感情在里面,讓我們展開無盡的想象。

師:用這樣的話來說,故事的結局很圓滿,也很浪漫。(板書:浪漫)這只混沌的宇宙蛋,這個開天辟地的大神以及垂死化身的神奇浪漫為神話故事拓展出無盡的想象空間,神話真得很偉大。我們把這個神話故事完整地講述出來可以嗎?我覺得開天辟地的過程尤其有英雄氣概。

師:接下來讓我們進行第二輪講述,要講得很有英雄氣概。你們推薦一個。

(這位被推薦的同學把故事講得非常棒)

師:如果我們創建一個神話故事團。那你一定是――

生:團長。

師:你們有沒有想過,《開天辟地》的故事是誰創造出來的呢?

生:是我們的祖先。

生:是我們人類。

師:那就讓我們把時光倒流,來到很久很久以前。(顯示遠古時代的場景)

師:地球上有了人類,人們在地球上生活,他們去森林里打獵,在江河里捕魚,去草地上放牧,在大地上舞蹈。忽然有一天,他們意識當中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我們每天生活在這世界上,這天和地是哪兒來的呀?這世界是哪兒來的呀?這萬事萬物又是哪兒來的呀?于是先民們就大聲地問天空――

生:這天是哪兒來的呀?

師:他們看著腳下的大地大聲地問――

生:這地是哪兒來的呀?

師:他們看著這天上的太陽,百思不得其解地高聲問――

生:這太陽又是哪兒來的呀?

師:他們看著江河疑惑不解地問――

生:江河是從哪兒來的呀?

師:他們對著高山大喊――

生:高山是哪兒來的呀?

師:然后他們還要問自己――

生:我們是哪兒來的呀?

師:于是先民們有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問,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蛟S這世界還沒有開始之前是一個大雞蛋,或許在這個大雞蛋里面有一個英雄大神,他的名字叫――

生:也許他正睡在里面,有一天醒來把天地開辟了。頭頂天,腳踏地。處在天地之間。

師:也許死了,這天上的太陽一

生:是他的左眼。

師:明媚的月亮――

生:是他的右眼。

師:是呀!這天上的風和云呢?

生:是他呼出的氣,他的聲音是轟隆隆的雷霆。

師:同學們。先民們就是這樣也許、也許……想象著、想象著,于是有那么一天有了《開天辟地》的故事,代代相傳,傳到我們這兒,我們也知道了――

生:開天辟地的故事。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想象怎么樣?

生: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生:我覺得很偉大。

生:他們的想象很豐富。

師:多么神奇、多么浪漫,而且想象是那么合理。你看這口中呼出的氣――(PPT顯示最后一段文字)

(學生齊讀)

師:你看咱們的先民們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知道把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自然作比較了,讓我們現在讀起來是那么真實、那么自然,先民們真得太偉大了!同學們,讀著我們漢民族的開天辟地的故事,你們有沒有想起其他的創世神話?讀過嗎?

(生答略)

師:你們剛才所說的神話故事,是咱們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創世神話。地球這么大,除了咱們漢民族有創世神話以外,其他的民族也有他們的創世神話。咱們同學課前也讀了一些,我們就從最具世界代表性的創世神話中選擇一個讀出來。下面我們進行第三輪的講述。

師:這么多的神話故事當中你最喜歡的、最感興趣的是哪個神話?有的創世神話非常長,所以同學們在講的時候,可以縮減一點,重點講清楚世界是怎么來的。行嗎?我建議你們講述前準備一個開始語,然后往下講。好。開始。

(生答略)

師:太棒了!簡直是一次非常愉悅的享受。你看,我們不僅聽了中國的《開天辟地》神話故事,而且聽了這么多的創世神話,真是一個故事大會呀!讓我們再一次把掌聲送給他們。

師:同學們。今天課上我們聽了、講了這么多的神話。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呀?

生:我發現世界沒有開辟之前,宇宙都是混沌一團的。

生:多數神話都會出現一個神,那個神開辟了天地。

師:同學們,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創世神話,而在遠古時代,地球這么大,有火車嗎?

生:沒有。

師:有飛機嗎?

生:沒有。

師:有現在的電話聯系嗎?

生:沒有。

師:在信息這么閉塞的遠古時候。在地球的不同角落。卻同時出現了這么多的偉大的創世神話,而且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課后同學們可以作這么一個比較,這些神話故事和中國的《開天辟地》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師:同學們,先民們用偉大的想象,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是怎么來的幻想。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創世神話故事。現在當我們讀到一首首描寫天地的詩文時,我們總會想起那一個個偉大的創世神話。讓我們一起聽這首不斷傳唱的《敕勒歌》(音樂起)。在那高遠的蒼天下,在那渾莽的大地上,牛羊以及牛羊旁的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世世代代地生活下去。(師生配樂朗誦)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同學們,神話故事表達了人類的兒童時代對世界是怎么來的一種最天真最純樸的追問,這就像我們小時候會問“媽媽,這是什么呀?”“媽媽。這是哪兒來的呀?”這種追問在本質上是很相似的。世界的起源也許應該用科學來解釋,神話的解釋也許是不科學的,但是;先民們對天地怎么來的這種無窮無盡的叩問的精神是不朽的,它激勵我們也像先民們那樣不停息地去揭開世界的秘密,讓這偉大、古老而不朽的神話故事,用我們口耳相傳的方式,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最后,讓我們一起來吟誦一首流傳于民間的歌謠,來結束我們的課。

篇9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

生:磁鐵(條形磁鐵)

師:對,這是一根條形磁鐵

關于磁鐵,你們已經知道了那些呢?

生:磁鐵的磁力是兩端強中間弱

師:說的真好,你來說

生:磁鐵有兩極,南極和北極

師:還有補充的嗎?

生:磁鐵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

師:看來同學們對磁鐵已經了解了很多。

再看,這又是什么?

生:鋸條

師:對,這是一根鋼鋸條,那它也能象磁鐵一樣吸起大頭針嗎?

生:能(不能,可能能吧)

師:究竟能不能呢?那我們來試一試

(教師實驗)

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確實不能吸大頭針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看(轉身用磁鐵吸了幾秒鐘,轉過來)

生:咦,怎么能吸了?為什么?。?/p>

師:這是怎么回事呢?

生:你可能碰到磁鐵了

師:真的是這樣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每一組準備了一根磁鐵,一根“0”號鋸條,還有一些大頭針,請你們試一試,看看到底行不行

(學生實驗,一會后就都高興的喊能的)

好,停

同學們做成功了嗎?(成功了)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辦法使鋸條從沒有磁性變得有磁性,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磁化(板書)

那你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我們這一組用磁鐵碰了幾下鋸條

師:好,碰了幾下,也就是接觸,對嗎?(板書)

生:我們這一組在磁鐵上磨了幾下

師:好,摩擦(板書)

師:好,老師在剛才同學們做實驗的時候發現接觸還有兩種,一種為接觸頭部,一種為接觸中間(板書)

摩擦法也有兩種,一種是單向摩擦,一種是雙向摩擦〈板書〉

師:那具體怎么來做才是最科學的呢?

我們首先來看接觸法,睜大眼睛看

(教師演示)接觸頭部,再來一遍

那怎樣才是接觸中間呢?看好了,接觸中間,再來一遍

看明白了嗎?(明白了)好,誰來演示(學生演示)

師:他演示的對嗎?(對)看來大家學的很快

那摩擦法又該如何操作呢?請同學們仔細看

單向摩擦,雙向摩擦(教師演示)

誰再愿意上來試一試?(學生演示)做的怎樣啊?(好)

請同學們看清楚了,如果我這樣操作是雙向摩擦嗎?(邊說邊演示,摩的來回停一下)

生:不是

師:是啊,我們做實驗還要注意細節

師:(指著黑板)就接觸法的兩種,同學們猜測一下哪一種磁化的效果好呢?

那單向摩擦和雙向摩擦呢?(學生猜測,意見不同)

師:這僅僅只是你們的猜測,究竟怎樣,我們還需要(證明),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下面先請同學們把“0”號鋸條收起來,拿出信封,里面有“1”、 “2”、“3”、“4”四根鋸條,但是在動手之前請你們想一想,怎樣做才是公平的比較呢?

生A:做接觸法的時候要注意時間一樣

師:非常好,那摩擦法呢?

生B:要注意次數一樣

師:看來同學們考慮問題很周到,老師建議你們用“1”號鋸條做接觸頭部,“2”號鋸條做接觸中間“3”號鋸條做單向摩擦“4”號鋸條做雙向摩擦,為了使實驗效果更明顯,我們可以接觸的時間長一點,摩擦的次書多一點,聽明白了嗎?

生:聽明白了

師:好,開始

(學生實驗,教師指導,排除學生不正確的操作,同時指導學生根據吸的大頭針的多少來判斷哪一種磁化的效果好)

師:好,停

老師發現各個組做實驗時都非常認真,現在請你們來匯報一下實驗結果

師:你們組來說

生:我們這一組發現接觸法中接觸頭部的效果好

摩擦法中單向摩擦的效果好

師:好,這是你們組的意見,其他組呢?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我們這一組和他們一樣,也是接觸頭部和單向摩擦好

師:好,那你們組是如何做到的呢?

生:我們先在“1”號鋸條的頭部數好了吸了5秒鐘,然后去吸大頭針,發現吸了7根,“2”號鋸條的中間同樣吸了5秒,然后吸大頭針,吸了4根,因此我們判斷接觸頭部的磁化效果好

做摩擦法時,我們“3”號鋸條磨了5次,“4”號鋸條也磨5次,發現吸的大頭針“3”號比“4”號多,因此我們判斷單向摩擦的效果好

師:說的非常好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接觸法中接觸頭部,摩擦法中單向摩擦這兩種磁化的效果比較好《邊說邊打勾》

接下來,又有一個挑戰性的任務,想不想嘗試?

生:想

師:通過同學們的努力,這根鋸條已經有了磁性,那如何將這根已經被磁化的鋸條失去磁〈板書〉性呢?

你們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可以放到水里的

師:(教師板書用水),好,今天老師就給你準備了水,效果怎樣,待會我們來試一試

生:可以用磁鐵的另一頭、去吸的

師:好,你的意思老師明白了,也就是用反過來磁化,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生A:通電

師:通電?好,你告訴老師,你會如何操作

生A:拿鋸條放到插座上

生B:老師,我有不同意見,那樣會電死人的

師:恩,這位同學想的非常仔細,能拿著鋸條直接通電嗎?不安全對?。?/p>

生:對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可以放到火上燒的(教師板書火燒)

師:好,今天老師就給你準備了鑷子,酒精燈,效果如何,待會我們也來試一試

生:可以放在那里等的(教師板書等待)

師:好,等待對嗎?那效果如何呢,待會我們一起來看

師:同學們有自己的想法,老師還從科普讀物上了解到敲擊也可以達到去磁的效果的,是不是真的這樣呢?書上說的一定正確嗎?想不想親自試一試(板書敲擊)

生:想

師:好,那下面請同學們把剛剛的四根鋸條收到信封里,然后各小組討論一下,選擇兩個你們最想研究的問題,好,開始

生:討論

師:停,

老師這有一些實驗項目,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摘牌

生:摘牌

師:現在沒個小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請你們再一次討論一下任何進行實驗,同時,各組組長到教室后面領取你們所需的材料,討論完后就可以進行實驗了

生:學生實驗

師:好,停

通過剛才的實驗,同學們一定有了自己的發現,誰先來說說

生A:我們組發現火燒是有效果的,水沒有效果

師:好,那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生A:我把鋸條先磁化,放到火上燒后去吸大頭針,發現它吸的大頭針明顯少了,而放到水里后去吸大頭針發現吸的還多了

師:好,對于他剛才所說的,其他組有不同意見嗎?(沒有)

那其他方法呢?

生B:我們發現敲擊是有效果的

師:那你是如何判斷的呢?

生B:敲擊前我們能吸6根大頭針的,用榔頭敲了后發現只能吸2根了,因此我認為敲擊是有效果的

師:其他組呢?

生:我們組和他們組的結論是一樣的,吸的大頭針也少了,所以我們也認為敲擊是有效果的

生:我們組做的是反過來磁化和等待,我們發現都有效果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沒有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火燒敲擊反過來磁化等待這幾種去磁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而水沒有什么效果(邊說邊把有效果的方法打勾)

今天這節可課我們還只是初步認識了磁化與去磁(板書課題),其實關于磁化和去磁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去發現,我們可以在以后的科學課上再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教后反思

《磁化與去磁》這節課不是教材的原課,是在教材的基礎上升華的課次,本來在教學上就是一次大膽的設計突破,在加上我踏上教師這個崗位才半年不到,公開課前我試上了2次,在幾次試講課中,每次都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有些情況是讓人興奮的,讓人激動不已的,但有些情況,給我的啟發很大,對我今后的教學敲響了警鐘,最后的公開課中有幾點,對我的教育頗深。

篇10

臨清市 尚店鄉聯校 馬培國

這次京華中學聽于永正老師的課是第三次了。記得第一次是在聊城聽于老師講《新型玻璃》這篇課文。我把于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板書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表情,包括學生的回答都一五一十地記下來,生怕忘了、漏了一丁點兒。第二次還是在聊城,我又是把于老師講的《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記錄下來。沒事時總翻翻這些記錄,希望得到一些啟迪。是啊,自己得到的收獲真不少。于老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于老師那極具感染力的朗讀;于老師教學中的幽默風趣;于老師教學中的智慧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有一次觀賞了于老師執教的《水上飛機》這篇課文。與前幾次聽課結合起來,在我腦海中深深留下印跡的是他對學生朗讀的指導。

朗讀的重要性也是于老師反復強調的:“朗讀是引導學生還原語言形象,感受語言情景,體會語言情感,理解語言蘊含的重要方法。是培養學生語言感受力、創造力、品評力的有效手段。”高林生老師總結的更直接簡練:“書讀好了,課文不用教?!?/p>

對朗讀的訓練我也是不遺余力。為了讀好課文,我曾讓學生把所學的每篇課文都背下來;為了讀好課文,我也曾把錄音機帶進課堂,讓學生配樂朗讀;為了讓學生讀好課文,我也曾舉行過班級美文誦讀比賽;為了讀好課文,我也曾讓學生“手舞足蹈”;為了讓學生讀好課文,我也曾背過十幾篇課文,給學生范讀……

我是使盡了渾身解數,也有一些收獲,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課堂上到底缺少了什么?是人格魅力,是文化修養,是鍥而不舍的堅持與創新。當然還有很多。是啊,發現自己的不足,是進步的第一步。就單在閱讀教學的朗讀指導上,我就受益頗豐。

于老師在教學《水上飛機》指導學生朗讀時,一個“喂”字可謂“畫龍點睛”;一個“喂”字把學生引入情境;一個“喂”字還原了語言形象;一個“喂”字使學生理解了語言內涵;一個“喂”字使語言與語境融合。真是“點石成金”。

在閱讀教學中,于老師善于運用情境創設法,將學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讀去思考。而且,于老師點得恰到好處,這種能力是于老師長期探究的結果。這就是教學的藝術,教學能力的體會。于老師情境創設的這種方法,于老師這種點“鼠標”的能力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學生的朗讀一開始也不是很理想,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不是很形象。尤其學生讀“人物對話”時,更是缺乏感情。這時,于老師讓一名學生到后面扮演“小海鷗”,自己扮演“水上飛機”,與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很快,學生進入了情境,朗讀變得有聲有色,課堂更加豐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