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發展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4:03: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漢字發展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漢字發展論文

漢字的發展論文

從漢字創始的意義看。首先,漢字濃縮了字前史的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如“家”字,最早的字型是房里有豬,豬繁殖力強。因為當時人類的生產力是最重要的生產、所以就用生產能力旺盛的豬象征家里人丁興旺。其次,漢字代表了字前史中國人的科學精華。比如“思”字,現在看是“田”和“心”,好像說“心田”是管理思想的。這是因為沒看到“思”的最早字形造成的。“思”的最早字形下面是“心”,上面是“囟”,“囟”是個象形字。像頭蓋骨的匯合處,人頭頂的紋路和“囟”非常相似。那么,“思”就不只是指“心田”。而是指頭和心的相通。表面上看,漢字不過是一個符號,指稱著對應的事物,但就在這對應背后,還潛伏著中國人的情感、習慣甚至本能。它對我們了解祖先的生活習性、研究中國漢字的發展情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積極的作用。

從漢語表達方面看,漢字也有著與其他文字無法比擬的優點。如果我們把漢語的特點和漢字的性質結合起來考慮,就會發現,漢字在表示音節、語素、詞、語法手段等方面都是不成問題的。當然拼音文字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不過在表示二維語音時,就不及語素音節文字簡單方便。它表示聲調時,或用附加符號,或要在音節末另加字母,或者用別的手段。漢語就不同了,漢語拼音是中國的拼音文字,它完全可以讓我們做到能讀會寫。同時,由于漢字用不同的形體表示相同語音的不同意義,所以它也是區別同音語素的理想符號。拼音文字則無能為力。正由于漢字是用形體表示意義,同時表示相應的語音,這種二維性的圖畫文字對于我們的表達來說是相當優越的符號。漢字相對與表音文字來說比較穩定。據目前統計,由于英文中新詞匯的不斷產生,400年前才統一拼寫的英文,其詞匯已經突破了40萬,預計到下世紀中葉,將突破100萬大關。現在的人們讀莎士比亞的原著就已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讀400年前英國詩人喬叟的詩了。而在中國,現在中學生還可以朗朗上口地讀幾千年前屈原的《楚辭》。由于漢字是用形體表示意義,也表示相應的語音,所以它還可以與不同方言中同一意義的不同語音發生聯系,換句話說,可以超方言使用。拼音文字是用形體表示語音,再通過語音表示意義,所以同一種文字只能同固定的語言發生聯系,不能表示不同的方音。可見,漢字在這方面還表現出了表音文字無法比較的超時空性。

但是漢字也存在著很多缺陷。從一定程度上說,漢字已經成為沉重的包袱,甚至成了社會發展的絆腳石。例如,西方在1457年印刷第一本書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幾百年的印刷史。但是印刷術給古代歐洲帶來了文藝復興、使蒙昧黑暗的歐洲轉變為文明、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歐洲。可在中國,由于文字使用的困難,印刷術并沒有導致文藝復興。而且,直到晚清,中國的印刷術仍然停留在手刻本的階段。這樣就使得使用漢字的中國人要把大量時間用于學習漢文,找起資料來也困難重重,以致學者很難繼承和發展前人的研究成果。久而久之,繁難的漢字就使中國的科技進步極端緩慢了。再者,由于長期使用漢字,無形中執著的心理就僵化成為漢字中心思想。以致人們受到漢字無法直接輸入電腦的困擾,資料檢索還在有待零的突破,電腦漢字處理也是困難重重。大家都知道漢字不是與生俱來和與漢語等同的,但形碼設計者卻堅持難上加難地對幾千個漢字進行編碼,而不愿意使用簡單的漢語拼音。這正是電腦處理漢字問題長期突而不破的根本原因。

漢字在現代的發展。1949年以后,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漢字迎來了它發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對于一些筆畫過于繁瑣的漢字進行了大膽的簡化,這在漢字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隨著社會進步,科學飛速發展,漢字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一些表示新生事物的漢字不斷出現,許多漢字也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怎樣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八十年代以后,我國研制開發了一系列漢字輸入法,如拼音、五筆字型、表形碼、自然碼等等。漢字為適應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有些學者認為漢字過于復雜,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認為漢字應該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這樣認為,漢字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考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征,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標志。因而,總體說來。漢字的前途是可觀的。

查看全文

漢字結構的發展研究論文

漢字的結構是朝著什么方向發展的?對這個問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一是音化,一是意化。〔1〕所謂“音化”,是指在漢字體系里音符數量由少到多,逐漸占優勢;而“意化”,則是意符數量由少到多,漸次成為主流。

在討論音化或意化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應著眼于作為漢字構成成分的字符。一個字符若要成為某語素的書寫形式或書寫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實現字符與語素的結合。結合的道路主要有兩條: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義與語素的意義溝通,這叫表意,這種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聲音與語素的聲音溝通,這叫表音,這種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來,所謂表音表意,所謂音化意化,是就字符與語素結合的方式來說的,是著眼于字符的。字符與語素的結合,有“初婚”和“再婚”兩種情況。例如甲骨文中的“日”與語素“日”的結合是“初婚”,而“晴”“馬日”中的“日”與語素“晴”“馬日”的結合都是“再婚”。“初婚”時字符只有形體意義,它與語素只能沿著意義這條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時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記錄的語素的音和義,它與新語素結合的途徑就可以有意義和聲音這兩條了。

一個漢字,不論它有幾個字符,也不管這些字符是通過什么途徑與相應語素結合的,一旦成了語素的書寫形式,它就成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能指”,而相應的語素是“所指”。作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義的,因為語素是音義結合體。因此,說到音化意化時,不能著眼于作為語素書寫符號的漢字。在這一點上,中西文是一樣的。例如我們不能說英文“sun”這個字只有音,而中文“尖”這個字只有義,但可以說“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應著眼于漢字字符的實際運用。我們知道,在記錄語言時,一個漢字有時記錄這個語素,有時記錄那個語素;有時表示本義、引申義,有時表示假借義。漢字記錄的語素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不同,漢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況就有所不同。所謂表音、表意,實際上是指在漢字實際運用過程中字符與相應語素的結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創造漢字之時字符與相應語素的結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來”,就其來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運用講,是表音的。當然,這兩者有時是統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當它表示本義時,是表意的;而就其來源說,也是表意的。

縱觀幾千年來漢字發展的歷史,我們發現,漢字的結構依次有三個不盡相同的發展方向,換句話說,漢字結構發展的方向是因時而異的。

查看全文

漢字的發展分析論文

一、產生于宋代說。1995年11月8日《光明日報·文化周刊》專版刊登了鄒曉明、唐信忠二先生《漢字簡體字九百年前就出現》一文,認為“早在900年前的北宋時期,簡體字已在人們的手書中流行,這是有關學者對最近發現的米芾手書《晝錦堂記》碑刻進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結論”,并舉出“記、將、榮、蓋”等14個共17處簡化字作為證明。

1995年12月4日新華社又發了一條電訊稿《宋明清文物上發現簡體字》證實上述消息,1995年12月5日的《光明日報》予以登載。文中報道說,在江西吉安市興橋鎮釣源村“發現一北宋書法家米芾手書《晝錦堂記》的清代道光年間碑刻,清晰可辨的159字中,有13個簡體字,這又將簡體字的出現前推了400多年”。

二、產生于唐代說。1993年10月24日《光明日報》刊載魏奕雄的文章《唐碑已有簡體字》,謂《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記》碑文的撰刻時間為“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十一月五日”,“碑文共800多字,尚有270字清晰可辨”。“在270個可辨識的字中,發現‘彌、萬、將、與、繼’5個簡體字,與我國大陸現在通用的規范簡化字完全相同,其中‘彌’和‘萬’出現兩次。”

三、產生于晉代說。1996年1月3日《文匯報》載王春南先生文《中國何時出現簡化字》,說“現今通用的某些簡化字,豈但北宋的米芾用過,在米芾之前700多年,東晉王羲之就用過”,并舉出王羲之在《蘭亭序》、《游目帖》及唐懷仁和尚集王書《大唐三藏圣教序》等傳世墨跡、碑刻中使用簡化字22個。據此,該文認為:漢字簡化字出現的上限應在王羲之生活的東晉年間。

上述幾種關于簡化漢字出現的年代的說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為了便于說明問題,我們首先應弄清楚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基本概念。在文字學中,簡體字與繁體字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一般來說,經過簡化的漢字稱為簡體字,而已有簡體字代替的漢字,則稱為繁體字。因此,用筆畫簡單的字代替筆畫繁多的字,稱為漢字的簡化。其次,考諸漢字的結構及其發展變化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簡化的趨勢是從有了文字之后就開始存在,并且貫徹在文字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的,是文字本身內在的規律”[1]。也就是說,簡體字是從漢字產生的時候起就出現的客觀實在。

查看全文

漢字出現的年代與漢字發展關系研究論文

目前,簡化漢字出現于東晉、唐代或宋代的一些流行說法,值得商榷。考古成果說明,簡化漢字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已經產生,現代形體的簡化漢字在西漢時期則已大量使用。簡化是漢字發展演進的歷史規律之一。簡化字是漢字發展演進的必然結果。

近來,關于簡化漢字及其產生的年代,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說法。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產生于宋代說。1995年11月8日《光明日報·文化周刊》專版刊登了鄒曉明、唐信忠二先生《漢字簡體字九百年前就出現》一文,認為“早在900年前的北宋時期,簡體字已在人們的手書中流行,這是有關學者對最近發現的米芾手書《晝錦堂記》碑刻進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結論”,并舉出“記、將、榮、蓋”等14個共17處簡化字作為證明。

1995年12月4日新華社又發了一條電訊稿《宋明清文物上發現簡體字》證實上述消息,1995年12月5日的《光明日報》予以登載。文中報道說,在江西吉安市興橋鎮釣源村“發現一北宋書法家米芾手書《晝錦堂記》的清代道光年間碑刻,清晰可辨的159字中,有13個簡體字,這又將簡體字的出現前推了400多年”。

二、產生于唐代說。1993年10月24日《光明日報》刊載魏奕雄的文章《唐碑已有簡體字》,謂《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記》碑文的撰刻時間為“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十一月五日”,“碑文共800多字,尚有270字清晰可辨”。“在270個可辨識的字中,發現‘彌、萬、將、與、繼’5個簡體字,與我國大陸現在通用的規范簡化字完全相同,其中‘彌’和‘萬’出現兩次。”

三、產生于晉代說。1996年1月3日《文匯報》載王春南先生文《中國何時出現簡化字》,說“現今通用的某些簡化字,豈但北宋的米芾用過,在米芾之前700多年,東晉王羲之就用過”,并舉出王羲之在《蘭亭序》、《游目帖》及唐懷仁和尚集王書《大唐三藏圣教序》等傳世墨跡、碑刻中使用簡化字22個。據此,該文認為:漢字簡化字出現的上限應在王羲之生活的東晉年間。

查看全文

王羲之書法評析論文

摘要:王羲之的書法理論與實踐,使漢字通過毛筆書寫走上了今體書寫科學的高峰。王羲之不僅是漢字書寫的領軍人物,更是用筆科學的典范。他走過的書寫發展道路,是漢字今體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漢字書法;實用書寫;王羲之;書寫科學;藝術

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不僅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性標志,論文更是漢字實現今體化、走向書寫科學的重要里程碑。本文擬通過中國書法的產生、漢字書寫發展的歷史認識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評價其書寫科學價值。

一、中國書法的產生及漢字邁向今體書寫的歷史

1.漢字書法形成的基本條件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史表明,漢字的最初形象與世界其他民族文字的最初形象一致,同屬圖畫文字。但由于后來的文字革命,使西方的圖畫文字變成了以抽象符號拼寫的表音文字,不再有與客觀事物形象有關的表現特征了[1]。然而,中國的漢字則由于兩個主要原因,發展成了具有人類文字書寫最高水平的書法:其一是中國人在促使圖畫文字實現它簡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從來沒有背離象形、表意的基本屬性,其二就是創造漢字書寫美的工具毛筆的特殊作用。

2.漢字今體書寫的萌芽表現

查看全文

王羲之書法研究論文

摘要:王羲之的書法理論與實踐,使漢字通過毛筆書寫走上了今體書寫科學的高峰。王羲之不僅是漢字書寫的領軍人物,更是用筆科學的典范。他走過的書寫發展道路,是漢字今體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漢字書法;實用書寫;王羲之;書寫科學;藝術

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不僅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性標志,論文更是漢字實現今體化、走向書寫科學的重要里程碑。本文擬通過中國書法的產生、漢字書寫發展的歷史認識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評價其書寫科學價值。

一、中國書法的產生及漢字邁向今體書寫的歷史

1.漢字書法形成的基本條件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史表明,漢字的最初形象與世界其他民族文字的最初形象一致,同屬圖畫文字。但由于后來的文字革命,使西方的圖畫文字變成了以抽象符號拼寫的表音文字,不再有與客觀事物形象有關的表現特征了[1]。然而,中國的漢字則由于兩個主要原因,發展成了具有人類文字書寫最高水平的書法:其一是中國人在促使圖畫文字實現它簡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從來沒有背離象形、表意的基本屬性,其二就是創造漢字書寫美的工具毛筆的特殊作用。

2.漢字今體書寫的萌芽表現

查看全文

剖析我國漢語文字規范發展趨勢論文

論文關鍵詞:論文;字;規范;發展

論文摘要:語言文字除了需要規范、標準之外,還必須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沒有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規范就只能是僵死的、停滯的條條框框,也就不能更好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無法為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服務,因此,任何規范標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社會在發展,科學在發展,文字語言就必須是動態發展的,對規范標準應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這就是文字規范、豐富和發展的記辯證關系:規范是發展的基礎,豐富是發展的渠道,發展是規范的前進,三者相輔相成,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互相轉化。

1我國文字規范的形成及現狀

漢字產生之前“上古結繩而治”,自然是沒有規范的。后世從圖畫和契刻受到啟示,文字“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選練、發展出來的”。“約定俗成”便形成了初步的體系,也就是早期不成文的規范。

漢字規范是客觀存在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規范。舊中國長期以繁體字為正體,那么,以繁體字為代表的正體字也就成了當時的規范字。雖然當時以繁體字作為規范,但是,人民群眾長期以來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手頭字、俗字已經開始流行。這便是對漢字的豐富和發展。

兩表的調整表明我國語言文字規范的一個立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是一個不斷進行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也沒有終止的時候,需要從語言文字的自身發展規律和我國的國情出發,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使原則性與靈活性統一起來,使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的過程成為積極引導規范而又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

查看全文

漢語文字規范化發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論文;字;規范;發展

論文摘要:語言文字除了需要規范、標準之外,還必須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沒有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規范就只能是僵死的、停滯的條條框框,也就不能更好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無法為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服務,因此,任何規范標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社會在發展,科學在發展,文字語言就必須是動態發展的,對規范標準應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這就是文字規范、豐富和發展的記辯證關系:規范是發展的基礎,豐富是發展的渠道,發展是規范的前進,三者相輔相成,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互相轉化。

1我國文字規范的形成及現狀

漢字產生之前“上古結繩而治”,自然是沒有規范的。后世從圖畫和契刻受到啟示,文字“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選練、發展出來的”。“約定俗成”便形成了初步的體系,也就是早期不成文的規范。

漢字規范是客觀存在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規范。舊中國長期以繁體字為正體,那么,以繁體字為代表的正體字也就成了當時的規范字。雖然當時以繁體字作為規范,但是,人民群眾長期以來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手頭字、俗字已經開始流行。這便是對漢字的豐富和發展。

兩表的調整表明我國語言文字規范的一個立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是一個不斷進行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也沒有終止的時候,需要從語言文字的自身發展規律和我國的國情出發,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使原則性與靈活性統一起來,使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的過程成為積極引導規范而又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

查看全文

漢字的發展演變論文

一、漢字的古今發展演變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遲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體系完整的甲骨文,說明甲骨文只是漢字的流而不是源,漢字的起源還應上推一個歷史時期。漢字起源的準確時間無從得知,具體過程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結繩契畫說,有八卦易符,有倉頡造字說,但不論怎么說,漢字都是中華民族自己創造的,是我們先民智慧的結晶。漢字的發明可以堪稱是史上一件非常偉大的史實。

漢字也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這與漢字的構字規則或俗稱造字法有關。關于造字法,也有很多學說。如“六書”、“三書”、“四體二用”等,現有的學者還把“六書”細分為十種造字法,可謂見仁見智。不過這些觀點都始終沒有擺脫“六書”的影子,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給“六書”下定義的:“……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拙,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扌為,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一聲托事,令長是也……”許慎的解釋似乎不是按六書出現次序排列。最早出現的應是象形字,不但漢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蘇美爾的稧形文字,埃及的紙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這是人類先民對自然界的共同反應。但能夠畫成象的文字畢竟有限,后來就出現了指示和會意。這大大擴大了漢字的范圍,也使漢字從圖形化向符號化邁進了一步。從理論上講,這三種造字法能造出一切漢字,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擴大,造字速度遠跟不上思維和語言的發展。于是依聲托事出現了假借字。假借字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極具挑戰的關鍵。其他古文字在假借字大量涌現后,紛紛轉向了拼音文字,惟獨漢字英雄不改本色,從此漢字走向了獨特的發展道路。解決假借字帶來的困擾就是后來的轉注字和形聲字。因為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漢字表達新事物,所以一個漢字就會有數個幾乎毫不相關的意項,這很容易造成混亂,轉注字就往這些身兼數職的假借字上填加不同的義符把它們區別開來。到后來造字干脆就擇取義符和聲符拼起來便成為形聲字。形聲字的出現,使漢字最終定形,使漢字幾乎不可能向表音文字發展了。從象形字到形聲字,這是漢字構字的特殊思維方式,所謂文字,就是“盍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與此同時,漢字的字體也歷經數次變化,一般認為是經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隸書以前是古文字階段,其字體非常繁雜,也頗有爭議,從隸書起是今文字階段,意見較為統一。漢字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一步,它對后世的影響和作用幾乎可與倉頡造字相媲美。隸書從秦代開始逐漸形成。秦始皇“六王畢,四海一”,但他最大的貢獻應是“書同文”。因為文字的統一,使后世中國基本上處于團結統一的大局面。當然秦國最初統一的是小篆,但小篆的統一直接推動了隸變。隸書使漢字的象形意味大為減弱,卻大大增強了漢字的符號性,也使漢字更加整齊統一,更加簡化,便于辨認和書寫,為漢字的推廣和運用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又對漢字進行了簡化,這是繼秦始皇后第二次運用行政手段對漢字的整理。簡化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八種:保留輪廓;部分代整體;更換形聲字部件;形聲字與非形聲字互變;同音代替;借用古體;草書楷化;記號代替。這些方法都是“古已有之”,并不是隨意簡化的。簡化字的作用是明顯的,至少在掃除文盲方面有積極意義。不過繁體字在現代仍有很大的市場。秦始皇的“書同文”被歷史證明是偉大進步,簡化字的意義也將有待于歷史的檢驗。

縱觀漢字的發展,總趨勢是從繁到簡,從圖畫性到符號性。簡化的結果是普及,使漢字從統治階級的特權中解脫為大眾使用的工具。符號化的結果豐富,使漢字能表達記錄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但不論怎么發展變化,漢字的內在精神是沒變的,那就是漢字的表意性。無論是秦漢的隸變,還是當代的簡化字,都還保留了表意性質,表意性是漢字與其他文字相區別的本質特點。漢字之美,漢字之神,幾乎一切漢字現象都可以從它一脈相傳,從未間斷的表意去尋根究底。

二、漢字演變中遭遇的種種現實挑戰

查看全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題目(1)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目錄

一、現代漢語部分

二、寫作部分

三、文學理論部分

四、美學部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