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基本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20:59: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防基本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當前部隊思想政治內容創新論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它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和效果;而傳統的教育內容存在著“老、窄、散”的突出問題,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必須加以改進和創新。
關鍵詞: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表明了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體現了執政黨對人的關懷和關愛。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它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和效果;而傳統的教育內容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存在著“老、窄、散”的突出問題。
“老”: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廣大官兵迫切需要增強市場經濟觀念,而適應這一需求的政治教育內容不多;面對改革開放帶來的利益調整和軍地“反差”等問題,廣大官兵迫切需要調節心理上的失衡和道德上的沖突,而政治教育卻未及時更新和豐富軍人倫理教育的內容;面對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廣大官兵迫切需要確立新的國防觀念,而政治教育開辟國防教育的新領域不夠及時;等等,造成教育的內容基本上還是“老觀念、老格調、老角度”。因此,教育難以奏效;“窄”:現在政治教育的內容,結構單一,領域狹窄,知識容量小。如果不更新觀念,拓展領域,政治教育只能是在狹窄的圈子里搞低層次的循環;“散”:現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雖然體現了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教育的基本結構,但是體系還不夠完備,內容還不夠系統,沒有依據現代軍人政治思想素質的有機構成、發展過程和內在聯系,前后照應、步步深入地設置課程。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老、窄、散”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基本原則尚未正確把握。
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適應社會形勢的變化,解決好人們的現實思想問題。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依然沿用過去一些老的教育內容,必然難以適應時展的客觀要求,滿足不了廣大官兵的實際需要,因此,必須加以改進和創新。
中小學國防教育缺陷及對策
國防(①)是一個國家為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與完全、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國防教育(②)是國家根據國防的目的和要求,對公民實施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國防形勢、國防歷史、國防常識、國防科技、國防法制、軍事技能為主要目的,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發,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公民中進行灌輸國防知識,培養國防觀念,培養公民的防衛觀念和尚武精神,自然維護民族利益,保衛國家安全,防止外來侵略的活動。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
加強國防教育,是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的重大戰略問題。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廣泛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良好氛圍。我國《國防教育法》特別強調:“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薄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強化全民國防觀念,重視國防教育”。今年5月,教育部將和中央相關部委逐步分批建立國防教育等多方面專業教育的社會實踐基地,構建全社會共同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大格局。今年5月起正式實施的《重慶市國防教育條例》將全市大中小學生列為國防教育重點對象。要求中小學生每年需參加不少于1次的國防教育活動。因此,加強中小學國防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是學校各門學科任課教師的義不容辭的義務。
一、當前中小學國防教育存在的誤區
當前,中小學國防教育存在不少誤區,主要表現在:一是認為中小學國防教育“無用、無為、無關論”。一些人對國防教育存在著形形色色的模糊認識。有的認為對中小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為時尚早;有的認為戰爭離我們很遠,對中小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大可不必,危言聳聽;有的認為未來戰爭的特點是高科技、立體化、大縱深,靠的是武器上的抗衡取勝,中小學生愛莫能助,鞭長莫及。二是中小學國防教育方式松散化。零散、隨意、應付傾向嚴重,沒有規范、科學、系統的教材;部分學校以為增強學生“吃苦精神”和“組織紀律觀念”就是國防教育,工作方式是“課內主題報告、課外組織軍訓”,與學生綜合素質關聯的國防觀念、國防意志、國防道德、國防志向等教育比較缺乏。三是缺乏擁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專職教師。目前不少中小學校都未開設專門的國防教育課,也沒有專任國防教育教師,大多由學校政工干部、班主任、校外輔導員等人員兼任。以我縣為例,全縣中小學?,F有教職工總數7241人,但其中有一定國防知識基礎的教職工還不到總人數的1%,國防教育師資力量十分缺乏,更缺乏一種能夠促使科任教師自覺抓好國防教育的有效手段,沒有做到書本知識與國防知識相結合、學科教學與國防教育同步實施。四是管理考核機制不健全。存在著機構不健全、人員不到位、職責不明確、活動不經常等問題。部分學校將國防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點綴”,甚至當成“軟指標”“虛任務”,存在“兩張皮”現象,使國防教育在學校處于“提起來重要,搞起來次要,工作起來不要”的狀態。因此,必須轉變中小學國防教育零散、隨意、應急等臨時性應付的方式,加強系統性、經常性、規范性建設。
二、中小學國防教育的對策思考
(一)思想認識要深化。國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國防觀念則是民族生存之魂。公民國防觀念的強弱,關系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在我國,歷代有作為的統治者、教育家和軍事家,都很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人民的尚武衛國的思想教育,并把它視為立國安邦之道?!氨?,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明恥教戰”“教戒為先”“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等就是其光輝國防思想的結晶(③)。因此,加強國防教育是適應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是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是提高全民素質,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
財政支出的公共產品理論透析論文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公共財政理論與公共產品理論開始在國內逐漸普及,國內財政學界亦開始引用公共產品理論作為討論財政支出范圍的理論依據。但迄今為止的研究成果并沒有將公共產品理論與國內財政支出的具體內容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現有財政學教材中,公共產品理論的出現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主要介紹公共產品理論,討論公共產品提供的效率問題,基本不介紹和分析國內主要支出形式,更談不上如何在公共產品理論基礎上分析財政支出的具體內容;二是分別介紹公共產品理論和國內財政支出的主要內容,但國內財政支出的分析并不是建立在公共產品理論之上的,即國內財政支出的分析脫離了公共產品理論。而在現有的學術論文中,部分學者在研究某項具體的支出項目時運用了公共產品理論來展開分析,很少有學者利用公共產品理論來框定所有的財政支出項目。本文從公共產品的界定出發,并按照公共產品理論對財政支出進行分類,然后根據這種分類方法分析財政支出的具體內容,重新框定現有財政支出項目的具體內容。
一、公共產品與財政支出的分類
1、公共產品的界定。薩繆爾森在其經典論文《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一文中給出了關于公共產品的經典描述,認為純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兩大特征。國內有學者在此基礎上,將公共產品的特征歸納為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在實際運用中,學界并沒有嚴格界定公共產品,常常將政府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統稱為公共產品。筆者認為,薩繆爾森的經典論述很好的界定和描述了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征,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公共產品理論為政府財政支出活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按照公共產品理論,純公共產品是完全具備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則為私人產品;不同時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或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不完全的產品則為混合產品。在現實的經濟世界中,純公共產品是非常少的,更多的則是私人產品和混合產品?;旌袭a品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俱樂部產品,即具有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二是擁擠性產品,即具有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如擁擠的橋梁、道路等。要注意的是,僅有開放性的橋梁和道路才能成為擁擠性產品,封閉式的橋梁和道路屬于俱樂部產品,而且開放式的橋梁和道路在不擁擠的時候則屬于純公共產品。三是外部性產品,即收益具有外溢性特征的產品,這種外溢性的收益事實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
2、財政支出的分類。傳統的財政支出分類辦法主要有:一是按照國家職能將財政支出分為國家行政支出、社會文化教育支出、經濟建設投資支出;二是按照財政支出的有償性分為購買支出和轉移支出;三是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為中央財政支出和地方財政支出;四是按照財政支出的經濟性質分為生產性支出和非生產性支出;五是按照財政支出的最終使用結果分為積累性支出、消費性支出和補償性支出;六是按照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可以分為三十類左右,具體用途根據財政預算科目的調整類別略有不同。比較特別的是郭慶旺、趙志耘將財政支出分為維持性支出、經濟性支出和社會性支出。這些分類方法從不同角度闡釋了財政支出的內容,有一定的解釋能力,但卻沒有能夠有效地將公共產品理論反映到財政支出的分類中來。因此,筆者從公共產品理論出發,按照財政支出的對象,將財政支出分為純公共產品支出、混合產品支出和私人產品支出。純公共產品支出是對純公共產品的支出,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和國防支出;混合產品支出是對混合產品的支出,主要包括科教文衛支出、農業支出、基礎產業支出、社會保障及財政補貼等支出;私人產品支出是對私人產品領域的支出,主要是用于部分私人產品領域的國有經濟投資。在我國的財政支出結構中,純公共產品支出所占的份額并不大,而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轉型,競爭性的私人產品支出已經大大降低,占絕對份額的是混合產品支出。
3、公共產品分類法的理論意義。按這種分類方法確認我國財政支出的對象,并明確我國應以純公共產品和混合產品作為財政支出的主要內容,減少對私人產品性質的行業和部門投資。經濟學理論研究表明,凡具有較強排他性的產品應由市場提供,而非排他性的產品則應由公共提供。因此,私人產品的提供應當由市場競爭來實現,市場提供能夠較好地解決效率問題;對于純公共產品,非排他性決定了收費的不可能,而非競爭性則決定了收費的非效率性,因此應由政府來免費提供;而混合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特征,依靠市場和政府都可能產生效率性問題,最佳的方式是由政府和市場共同來提供。在三類混合產品中,俱樂部產品具有排他性,由市場提供將能夠產生最優效率;擁擠性產品的非排他性決定了其應由政府來免費提供;而外部性產品具有收益的外溢性,混合提供將是最為有效的選擇,而混合提供的份額則由混合產品的外部性程度來決定。
二、純公共產品類財政支出
市民兵基層建設工作計劃
民兵是我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的一支重要戰略力量,鄉(鎮、街道)、企事業單位人民武裝部和民兵連(營)是民兵的基層單位。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兩級軍區關于加強民兵建設的方針、原則,為把民兵基層單位建設成為能夠實施快速動員和遂行作戰任務的堅強戰斗集體,結合我市民兵基層建設的實際,制定全市**年民兵基層建設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堅持以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省民兵預備役部隊基層建設三年規劃》為依據,以打牢基礎、提高戰斗力為根本,適應信息化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適應反“臺獨”應急作戰任務的新要求,適應市場經濟新環境,堅持“注重質量、突出重點、軍地合力、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推進基層建設穩步發展。在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指導基層、建設基層??茖W統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與經濟建設、當前與長遠、重點與一般、局部與整體、“應戰”與“應急”等方面的關系,把基層建設擺到重要位置抓緊抓好,確保民兵基層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堅持黨管武裝。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落實軍事機關和地方黨委、政府雙重領導制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保證民兵組織純潔可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堅決聽從黨的指揮。
堅持能力第一。著眼新世紀新階段民兵擔負的新使命,把戰斗力水平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檢驗基層建設的根本標準,努力提高民兵快速動員和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強化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開拓職中德育的新途徑
##縣**職中黨支部根據當前中學德育工作的要求,結合職中辦學宗旨和當前中學生的思想實際,進一步加大政治教育的力度,以黨的基本知識為主要教育內容,開辦業余黨校,積極在青年學生中發展黨員,開拓了職業高中在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徑。近五年來,通過業余黨校培育入黨積極分子1696人,其中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968份,發展新黨員150人。其作法是:
一、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在職高生中發展黨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通知》強調,“中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愛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在這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確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并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成為堅實的共產主義者”。通知中指出的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任務分為兩個層次,基本的是“造就好公民”,高層次的是培養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優秀分子。黨支部通過認真學習《通知》,充分認識到,強化職高生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積極慎重發展黨員是當前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標。
我國已順利加入WTO,二十一世紀影響國際市場戰略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講政治”、“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的共產主義覺悟。中等職業教育要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技巧熟練、作風良好、訓練有素的勞動大軍和中初級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職高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可塑性很強的黃金時代。在這種時候,對他們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灌輸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他們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從國際比較,帝國主義照舊把中國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第三、第四代人身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和平演變和反和平演變的斗爭將長期存在。吸取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教訓,務必在青年人中培養大批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在他們純凈的心理筑起反對和平演變的鋼鐵長城。中國共產黨8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什么時候加強了黨的教育,什么時候黨員帶動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就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再根據南江的具體情況,特別是農村,黨的觀念淡薄,黨的隊伍老化,文化層次偏低,對新科技、新觀念難以接受。如何能跟上突飛猛進的改革開放新形勢呢?迫切需要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人來增加興學連續新鮮血液。黨支部反復分析、研究,在職高生中加強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培養一批不但有科學文化知識,更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否則的話,職業教育就偏離了辦學方向,違背了辦學宗旨。基于這樣的認識,支部于1993年初成立了業余黨校。學校黨支部書記親自抓,政教處制訂落實業余黨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制度、教學人員、教學內容。業余黨校的學員由團支部推薦,班主任老師同意,政教處批準。
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管理論文
愛國主義是一面旗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實現中華騰飛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礎和強大動力。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相繼頒布、印發,猶如天空亮出一道彩虹,為處于因惑境地的學校德育,特別是為愛國主義教育指出了航標,國人無不振奮、欣喜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是青少年”,“學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今天的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生力軍。怎樣筑起靈魂的希望工程,用愛國主義凝聚人心,鑄造青少年的“國魂”,培養一代具有愛國清操、報國之志、效國之行的英才,是我們亟待思考和研究的一個重大、嚴肅的課題?!北疚臄M就增強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目前學校愛國王義教育的現狀及如何探求新形勢下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思路等問題,謹作粗略的思考。
一、現狀與問題
不容置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正在營造、優化。我們各級各類學校對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許多地區不少學校經過積極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規范性度,建立了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制定了學校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計劃,一些地區和學校還探求頗具時代特色的嶄新的愛國主義教育進式。愛國主義教育的的確確地已經取得了巨大成績。
但是,我們更應清醒地看到,我們在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所孜孜以求和付出的努力,與我們所期望和已取得的實效同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社會主義教育文明建設中所處的地位、權重相比,還相差甚遠。愛國主義作為全面提高學生政思想素質的基礎性工程,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一項長期的、永恒的教育任務,我們在諸多方面和不少環節上還存在不少問題和漏洞,這主要表現在“8多8少”。
1、學校愛國主義教育面對眼前考慮的多,面向來來思考的少;2、臨時性的活動多,經常性的教育少;3、一般性的要求多,體現不同對象特點的少;4、重視思想品德課、政治課教育的多,各科教學中滲透少;5、內容陳舊空洞的多。實在、富有新意的少;6、教育手段方法單一、生硬的多,靈活新穎的少;7、上級安排布置多,基層真正落實少;8、主動爭取聯系少,被動消極等待多;除此之外,在組織學生觀看百部愛國影片、發揮影視教育功能方面更難盡人意,這些情況在農村中小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思路與對策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分析論文
[摘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分別提出并對如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了詳盡闡述,這是中國政府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決策。因此,只有深刻了解其內涵,合理確定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內容,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的政策。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結合我國國情,闡述了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內容,提出應按照“窄口徑、低水平”要求,分類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關鍵詞]基本公共服務;“窄口徑、低水平”;服務均等化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在聯合國的文件中,基本公共服務包括:清潔水、衛生設施、教育、醫療衛生和住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南非把基本教育(學前和小學教育)和初級醫療定義為基本社會服務,同時也討論了飲用水、衛生設施、營養、社會福利和公共工作項目,把它們部分地作為基本社會服務。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不同歷史階段對于基本公共服務的內容界定是不一樣的。例如,加拿大把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服務(主要是社會福利)作為聯邦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項目;印度尼西亞把初等教育和公路設施列為政府財政均等化的內容;巴西把醫療衛生列為轉移支付;哥倫比亞和智利把教育列為轉移支付;智利實行教育券政策;美國的一些州也采取類似措施,在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養老保險等方面尤為突出;而巴西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集中在教育和醫療衛生。因此,國外學者普遍把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服務、基礎設施等公認為基本公共服務。
從有些國家的實踐看,基本公共服務的提供必須遵守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原則。根據效率目標優先還是公平目標優先的戰略,公共服務分為以英國和瑞典等北歐國家為代表的“全面公平型”,以新加坡和智利為代表的“效率主導型”,以美國和德國為代表的“最低保障與兼顧效率型”。但是各個國家根據不同的國情會選擇不同的模式??傮w來看,在公平方面研究較少,效率方面的研究較多。國外學者在研究時發現不同主體提供公共服務的競爭效率不同,公共部門具有成本節約優勢和較高的效率。而且由于“利他主義”動機的存在,使得政府能夠高效率提供某些公共服務。
國外對于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容、原則和機制方面,盡管各國對一定階段的基本公共服務的界定不同,但是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公共教育、公共醫療、社會保障等等?;竟卜站然⒎悄骋粋€國家所特有,而是文明國家的政策選擇和制度安排。在中國現階段,迫切需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它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深究再工業化和美國經濟戰略的聯系
再工業化是指重新重視和發展工業,包括改造提升現有工業和發展新工業的過程。與之相時應的概念——去工業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生產能力,主要是制造業產出和就業比重降低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至今,隨著日本、亞洲四小龍以及中國、印度制造業的崛起,美國經歷了一個去工業化的過程,勞動力迅速從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制造業向新興工業化國家轉移,第三產業增加值超越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汽車、鋼鐵、消費類電子等制造業面臨嚴峻挑戰。
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基于制造業就業和產出比重持續降低、國際競爭力相對下降、大量投資轉向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等問題,已經提出過再工業化主張,甚至有人提出改變中國制造、美國消費的經濟格局。2003年美國勞工聯合會了《復興美國制造業》的報告。
報告指出,制造業是美國生產率提高、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者,也是維持國防和國土安全不可缺少的基礎。在應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再次打出再工業化這張牌。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場演說中指出,美國經濟要從過去維系在金融信貸之上的高消費模式,轉向出口推動和制造業推動的成長模式。奧巴馬還指出,存危機過后要重新平衡制造業和服務業,美國制造業不斷會有新的機會。他強調,任何國家未來要在經濟上領先世界,必須依賴于數學和科學,特別是能夠將最新科學轉化為技術生產力的能力。這表明,美國已經把再工業化確定為未來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
雖然面臨不少的問題和困難,但美國的制造世畢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制造業。美國擁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勞動力和最先進的裝備,是世界上制造業最發達的國家和先進制造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一百多年來一直是世界制造業的引領者。美國依然把制造業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制造業作為立國強國之本的地位沒有改變。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統計,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00年的26.72%降低到2007年的23.85%,但美國仍是全球制造業增加值最高的國家。
當前,制造業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戰略轉變。其內容可以概括為:從以大批量、少品種的技術向小批量、多品種的制造方式轉變,從強調傳統產業分工向產業鏈全球布局轉變,從傳統、常規技術向廣泛使用以數控、低耗和潔凈生產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技術轉變,新能源、生物等新興制造業成長加快。這既對制造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工業發達國家將制造業置于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紛紛通過重新布局產業鏈、控制產業分工高端環節等措施,努力保持市場壟斷地位,恢復和保持其制造業的競爭力。美國不少人士認為,全球化、新興經濟體崛起、高油價和發展新能源應該成為美國發揮技術優勢、提升高生產率制造業、增強制造業在世界市場競爭力的機遇??梢灶A見,美國政府和產業界將采取以下行動和措施,加快實施再工業化戰略。
第一,把發展制造業、增加制造業產品出口作為減少貿易赤字的重要措施。近年來,世界貿易額中,貨物貿易占80%,服務貿易占20%,制造業競爭力對國際收支具有決定性影響。2008年世界貨物貿易進口和出口分別為157750億美元和161200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口和出口分別為37300億美元和34700億美元,貨物貿易約為服務貿易的4倍。2008年美國貨物貿易出口13010億美元,進口21660億美元,赤字8590億美元。美國服務業出口5220億美元,進口3640億美元,順差為1580億美元,服務貿易順差僅為貨物貿易赤字的18.4%。如果喪失了貨物出口能力,像美國這樣的大國拿什么去交換其他國家的貨物?美國各方面普遍認為,如果不能提高國內制造業競爭力,只是依靠政府措施限制國外產品進口,必然會導致國內產品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降低美國人的生活水平。2010年3月,奧巴馬總統宣布了一項促進美國出口的新戰略,承諾以后5年美國出口翻兩番,他領導的政府將努力在全世界創造一個讓美國企業和員工得到均等機會的局面。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 推進部隊建設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的系統闡發,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和執政理念實現了新飛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發展途徑和方向。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推進部隊建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增強推進部隊建設發展的內在動力
科學發展現的本質要求在于發展,用科學發展現指導部隊建設,首先要強化發展意識,加快推進部隊建設發展。
要強化推進部隊建設發展的歷史使命感。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發展是絕對的。特別在和平與發展早已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社會,加快發展更是一種時代精神、一種歷史使命,不發展不行、發展太慢了不行、不思發展更不行。黨的十六大在深刻洞察國際國內形勢的基礎上,做出了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行了戰略部署,明確要求"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要深入組織好學習貫徹,引導廣大官兵以推進部隊建設發展為己任,努力為實現新時期新階段的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要強化推進部隊建設發展的現實緊迫感。鄧小平同志曾經強調指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當前,在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我軍建設總體上仍處于機械化半機械化發展階段的形勢下,解決好"打得贏"、"不變質"兩大歷史性課題,根本出路在于加快部隊建設發展。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主導性思想,是積極應對新軍事變革挑戰,實現我軍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必須堅持用關于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戰略決策統一。各級思想、指導各項建設、整合各種資源、凝聚各方力量,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不斷提升部隊全面建設水平。
要強化推進部隊建設發展的政治責任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具體到部隊工作中,就是要圍繞現代化這個中心,全面加強部隊建設,不斷提高部隊打贏能力。這是黨委、機關第一位的責任,也是衡量檢驗黨委、機關履職盡責情況的重要標志。要堅決破除安于現狀、不思發展,瞻前顧后、不敢發展,"難"字當頭、不求發展的思想,不計榮辱得失,銳意改革進取。特別是在當前部隊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各項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更要牢固樹立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對部隊建設高度負責的思想,自覺做到風險挑戰面前不辱發展使命、挫折困難面前不失發展信心、利益考驗面前不忘發展大局。
教育公平概念以及在國內實踐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作為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價值,教育公平已經成為各國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發點之一。在建國以來我國教育發展的不同時期,對教育公平問題有過不同的認識和實踐。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區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本文試對教育公平的理論和在我國的實踐進行簡要的梳理和討論,以求教于各方。
一、關于教育公平的理論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鬃印坝薪虩o類”的主張,體現了古代樸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圖被認為最早提出實施初等義務教育,亞里士多德則首先提出通過法律保證自由民的教育權利。
在語義的層面上,公平(equity,equitable)與公正(justice,just)是近義詞。前者與“平等”、“均等”緊密相連,后者更近正義之義。區別公平(equity)與均等(equality)的不同含義是很重要的?!熬取敝匾晹盗?、程度、品質上的一致,但“均等”的分配并不一定是公平的,例如對大小不同的孩子均分食物;同樣,“公平”也不一定是均等的。公平作為一個含有價值判斷的“規范性概念”,比平等、均等更抽象,更具道德意味、倫理性和歷史性。
哈佛大學的哲學大師羅爾斯(JohnRawls)提出關于公平的著名的三條原則:(1)每個個人有獲得最廣泛的、與他人相同的自由;(2)人獲得的不均等待遇、其所獲得的地位、職位、利益應該對所有人開放;(3)如起始狀況(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同,處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應用“補償利益”的辦法來保證。他言明了兩種性質的公平:一為“均等性”的公平,即平等地對待相同者,是一種水平性的、橫向的、平均性的公平;另一種為“非均等性”的公平,是垂直性的、縱向的、不均等的公平,即“不均等地對待不同者”,如多勞多得、貢獻大者先富等。同時,他指出了追求社會公平的價值取向,是在不公平的社會現實中,為處境不利者提供機會或利益補償。
在教育領域,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權利平等與教育機會均等兩個基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