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知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0 06:50: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非遺文化知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非遺文化知識

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小學的傳承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先輩在日常生活中保存下來的文化財富,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它自然的出現并不斷變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價值。由于現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影響、人口流動的變化和年輕一代的價值取向的轉變,越來越少的人了解和喜歡非遺文化知識,非物質文化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學校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傳承載體,非遺的宣傳推廣、傳承和保護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文《坡芽歌書》在中小學的傳承現狀,提出一些非物質文化在中小學傳承發展的解決措施及方法,希望以此能讓更多的人重視并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中來。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小學;保護與傳承;坡芽歌書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現代化,非遺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步惡化,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式,保護現狀令人擔憂。如何保護和繼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呢?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的關鍵在于教育,教育傳承是當下最佳的、最有效的非遺保護和傳承方式,而中小學生是教育的重點,中小學校作為培養未來接班人和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肩負著重大責任。

一、富寧壯族《坡芽歌書》背景

2006年,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剝隘鎮坡芽村發現了《坡芽歌書》。坡芽村位于云南與廣西交界處右江上游,這個村子居住著55戶壯族人家,村中的房舍都是干欄式的建筑。在村民農鳳妹的家中,存放著一塊寬約一英尺,長余二尺的白土布,它繪有81個物象符號,如月亮、星星、樹木、稻葉、犁、斧子、和鳥等。白土布上的每一個圖案都代表著一首固定的民歌,每一個圖案的功能相當于一首歌的標題,共記錄有歌曲81首,均為壯族情歌。《坡芽歌書》整首歌集記錄了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年輕女人從相遇、認識、墜入愛河、一起變老的情感過程。《坡芽歌書》在村里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一些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部圖載歌書”。

二、非遺在中小學保護傳承的傳承現狀

查看全文

茶文化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探索

摘要:課程是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核心,教學資源建設是課堂革命的關鍵。中華茶文化資源庫的課程建設,聯合行業專家、非遺傳承人等組成課程建設團隊,圍繞“茶文化+非遺文化”主題對課程進行分庫設計與分類開發,并基于各類學習者差異化要求,進行課程組織規劃,實施知識點的重構,促進教學資源庫建設和應用,創新了中華茶文化非遺技藝人才和茶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

關鍵詞: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傳承創新

中華茶文化資源庫以“能學、輔教+文化傳承”為原則,致力于創新非遺人才的培養模式,服務茶業人才的培養,拓展茶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提升茶業行業的文化內涵。在這個過程中,課程建設是重要抓手,如何構建課程體系,進行課程資源的重構與拓展,就成為我們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本文依托中華茶文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對平臺的課程改革進行探索研究。

一、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平臺課程建設定位與建設思路

(一)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平臺課程建設定位。準確把握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平臺課程的建設定位,一是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中華茶文化各項目化課程,按照結構化設計、顆粒化資源的原則,開發適用于電腦、手機等平臺的系列化微課、視頻、動畫、文本等資源,讓在校學生、教師、社會學習者、茶企業員工和茶農可以通過相關課程的選擇學習,提高茶文化知識與技能,從而實現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能學、輔教”的基礎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遺文化”主題,沿茶產業鏈“茶葉加工-茶藝展示-茶器設計-茶葉包裝-茶文化空間設計-茶膳制作”延伸,選取產業相關的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青茶加工技藝以及茶器制作技藝等茶文化非遺項目,構建系統性非遺項目課程群,實現中華茶文化資源庫的“文化傳承”系統性功能;三是擷取中華茶文化中的經典項目,如長嘴壺茶藝、民俗油茶、茶馬古道、茶船古道等項目,開發中英以及東盟小語種課程資源,形成茶文化國際交流資源,依托學院牽頭成立的“中國-東盟職業教育集團”和“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共享課程平臺”,以及“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國家高水平專業群項目,學院在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設海外“絲路茶學院”,開展國際茶文化與茶科技研修與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動品牌,實現中華茶文化的國際交流功能。(二)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平臺課程建設思路。中華茶文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聯合全國茶文化行業的泰斗級專家,聚集全國開設有茶類專業的院校、著名茶企業以及國家茶產業鏈相關非遺傳承人組成課程建設團隊,基于茶業文化傳承及創新以及沿茶茶葉類技術技藝傳承要求,系統設計結構化的課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類使用者差異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術技藝傳承點為建構線索,科學性、有效性的建設便于學習者快速獲取資源、靈活組建課程、豐富冗余的“適、實、微”的學習資源,同時注重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實現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平臺上相關的課程在“能學、輔教、文化傳承與國際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華茶文化資源庫平臺課程建設的主要舉措與建設內容

查看全文

音樂教學在非遺文化木偶表演的實踐

摘要: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傳承的歷史古國,在這幾千年的沉淀中先人留給了我們無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的布袋木偶就是其中之一。在學前專業加入木偶表演不僅能讓學生傳承我國優秀文化,還能讓學生掌握另外一種音樂形式。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音樂教學在學前專業非遺文化木偶表演課程中的應用,以期能有所貢獻。

關鍵詞:音樂教學;學前專業;非遺文化;木偶表演

門德爾松曾經說過:“在真正的音樂中,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比言詞更好得多。”音樂不只是聽覺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也是人類傳遞語言表達感情的主要方式。早在人類還不懂得如何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時,音樂就已經存在了。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也有了不同的不同形式,但無論是何種音樂,它傳遞的都是人類的感情,表達著譜曲人的心境。在學前音樂中添加木偶表演課程,不僅能為音樂課程教學增添活力,讓學生明白音樂可以用多種方式詮釋,也可以增強學生對漳州非遺文化木偶表演的了解,更好地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一、音樂教學在學前專業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不成熟,教材不統一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面對的都是活潑好動的幼兒,想要未來更好地教育孩子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師,單純學習文化知識是不夠,學生還需要學習音樂、舞蹈、手工、繪畫、表演等,做到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學前專業的教學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豐富,音樂這門課程在學前專業存在的時間比較短,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教學模式,也沒有統一的教材。部分中職院校在選擇音樂教材的時候不僅不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還存在邏輯錯誤,這就導致學生對音樂知識缺乏興趣,音樂教師也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由于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脫離,導致在音樂教學中,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日久天長,學生就會對音樂教學產生抵觸心理。

查看全文

非遺文化產業與就業創業教育的互動機制

【摘要】當前,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課本、進課堂已經成為一種現代化的新型教育體制,也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之一。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是傳統文化的引導者,另一方面,高校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藝術人才。基于此,筆者對非遺文化產業發展與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的互動機制進行分析。

【關鍵詞】非遺文化產業;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互動機制

根據時代發展需要,高職院校應該與時俱進地進行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同時,高校應加大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先育人再育才,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川劇是我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民族精神與時代藝術的融合體,是西南地區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川渝民俗文化的藝術“內核”。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戲曲教育,不僅能夠傳承地域文化,還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加強非遺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自覺性,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最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因此,筆者認為,要想構建更完善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創業機制,可以將非遺文化產業融入校園,充分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實行產教融合,以對外合作交流為主要教學模式,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率,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經濟社會發展。

一、繼承和發展高校川劇的現實意義

(一)繼承的意義

在高職院校開展川劇藝術教育,從本質上講,是由川劇藝術的自身特性決定的。在我國傳統戲曲文化中,川劇融合了各大聲腔體系(高腔、彈戲、昆腔、燈戲、胡琴等),并結合地方性語言特色,將“唱”和“舞”相結合,用身體語言講述人物故事,逐漸形成了形式多樣的地域風格。川劇是巴蜀文明的精華,早在2006年就被收錄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傳播逐步喚醒了國人的文化自覺意識,川劇教育也逐漸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將川劇藝術教育引入高校課堂,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割裂,幫助學生樹立多元文化觀,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查看全文

甘孜州非遺旅游發展策略

1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

1.1資源豐富、含金量高

截止2008年,甘孜州已成功申報3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33項[1],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簡稱《公約》)中分類的4個類別。如果州內外學者將來突破以“山洞”算法的歷算[1]考證與研究,甘孜州將填補“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類非遺空白。2005年色達藏戲團應波蘭共和國扎科帕市邀請參加第37屆國際山丘民俗藝術節,此次演出分別獲得“演唱類金獎、演奏類銀獎、表演類優秀獎、主辦政府獎、記者最滿意獎”5項大獎[2]。在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通過的項目中,僅甘孜州就占四川省通過項目的23%,居全省首位[2]。

1.2康東、康南、康北非遺各具特色

根據甘孜州的地理特點,習慣上將全州分為康東、康南、康北三路[3]。從表1的統計數據可知:①藏族的生活、民族崇拜、信仰等元素是甘孜州非遺文化的主要基質。表1顯示,有12.81%的全州性項目分別為“格薩爾文化史詩”、“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噶瑪嘎孜畫派傳統繪畫技藝”、“川西藏族山歌”、“藏歷年”,分別反映出區域民族的歷史側面[4]、宗教信仰、審美、生活習俗。②康東。有利于觀賞的民俗類非遺資源獨占鰲頭”。③康北。有利于旅游商業化的藏族民族傳統手工藝類非遺資源呈明顯優勢。④康南。適宜觀賞的高品位人非遺與絕美的自然景觀同存。此外,甘孜州全州各地均遍布民間歌舞項目。

1.3康東旅游相對成熟地非遺密度較高

查看全文

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報告

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國家前進的動力。為貫徹落實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文體廣旅局依托本地特色,開展各項活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是以活動為載體,深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區文體廣旅局結合工作實際和青少年成長需求,充分發揮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青少年活動陣地作用,結合“我們的節日”,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體驗活動和青少年免費培訓活動,讓青少年感受文化、熱愛文化,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2020年以來,我局共組織開展“趣味猜謎”、“我們的節日—迎春對聯我書寫”、“同心戰疫”親子手抄報、品味端午包粽子趣味大賽、傳承扎染、團扇制作等傳統文化主題實踐活動10余期,開展青少年書法、繪畫、舞蹈等免費培訓30余場次,服務人數近千人,極大地促進了傳統文化傳播。

二是創新傳承模式,讓青少年更有參與感。

區文體廣旅局摒棄傳統“講學”模式,以體驗為載體,將傳統文化的課堂搬到學校、社區和舞臺,通過校地合作、研學活動等形式不斷激發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依托川菜川劇之父調元故里這一本地資源,打造川菜川劇之鄉,建設文化基地,培育川劇小梅花;充分發掘傳統文化和三國文化,開展“我們的節日”——迎春廟會、《名垂鳳嶺》仿古祭祀、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展銷及傳統民俗地攤等活動,弘揚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讓青少年自覺做傳統文化的受益者和傳播者。2019年,區龐統祠博物館與區圖書館、區實驗小學共同舉辦的“小小講解員”培訓班開班50周,講解三國歷史及傳統文化知識100余次,培訓學生超2000余人次,極大的豐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非遺文化周期間,區文體廣旅局組織學生到潺亭記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糯米咸鵝蛋制作技藝體驗,進一步激發了青少年對非遺文化的熱愛。

三是關注需求與期望,服務年輕一代新發展。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文獻整理、實地走訪,分析保定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現狀和問題,結合信息化時代背景,在媒體設備普及、非遺數據智庫、網絡移動平臺和大眾媒體傳播方面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新路徑。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2013年,立足全球,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有助于實現中國同沿線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合作共贏。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經時空淬煉的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一帶一路”戰略下弘揚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的溝通橋梁,同時,也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提供了重要載體。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出“攜手打造文化共興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共建“一帶一路”,擴大文化交流注入新動力。由此可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創造了新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隨著新時代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數字化技術手段推陳出新,數據庫、數字博物館、新媒體等平臺的廣泛使用,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帶來了新的突破。

一、文獻綜述

第一,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內容建設的研究。通過研究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提出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非遺數據庫信息采集、加工處理以及分享傳播方式的指導性建議。如柳霞(2008)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應包含存儲、著錄、數據處理整合、檢索、備份等模塊;裴張龍(2009)提出包含采集信息、加工、管理、、服務和分類在內的六模塊。第二,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建設的研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非遺數字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重要作用,為未來非遺數字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如趙倩(2009)以膠州秧歌為例,通過與傳統保護措施相比較,提出構建非遺數字博物館的方案;李艷麗(2014)以昆曲為例,探討了非遺數字博物館的數據資源在非遺保護與青少年學習傳承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實踐的研究。主要涉及數字化手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有效作用以及應用的局限性。如黃怡鵬(2008)、楊海波(2009)、常凌翀(2010)、代俊波(2013)、盧川(2014)分別對廣西壯劇藝術、山東民間武術、西藏口頭史詩《格薩爾》、滿族民俗、荊州河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數字化保護傳承實踐研究。綜上所述,前期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體現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的作用與效果。然而,非遺數據庫建設體系的研究相對不成熟,缺乏統一標準,現有研究大部分基于一個具體項目或技術,缺少宏觀角度的整合協調分析,合理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共享的研究相對不足。本文通過梳理現有研究成果,調研相關部門、走訪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地等方式,分析當前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與存在問題,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析數字化手段在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應用途徑。

二、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

查看全文

高職護理院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鑒于目前高職護理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現狀,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對學生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職護生塑造理想人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人文修養和職業規范。

關鍵詞:第二課堂;高職護理;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1],其凝練出的“仁、愛、精、誠”職業精神,為大中專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重要資源。在高職護理院校第二課堂不僅是專業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絕好路徑。高職護理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將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形的內容和理念與無形的感染和熏陶結合起來,有利于塑造護生的理想人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其良好的道德修養。

1高職護理院校第二課堂傳統文化教育現狀

1.1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不科學。高職護理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圍繞社會需求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往往片面追求高護考通過率或就業率,過多重視學生工作技能、專業知識的培育,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特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2]。現階段各高職院校對于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往往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來實現,課程設置往往是教師自定教學目標,自發備課、上課,課程內容的選取也多是對中國古代歷史進行簡單講解或讀幾本傳統經典著作,既不系統也不深入,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1.2傳統文化授課師資力量不足。近年來高職院校紛紛加大了對高學歷人才、專家的引進力度,但引進對象往往偏向于專業課教學人員,對于擁有深厚傳統文化知識的高學歷人才引進較少,為學生配備專門導師的比例更少。現階段通過第二課堂開展傳統文化教學的教師主要是輔導員和對傳統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教師,缺少高層次的傳統文化傳承人,傳統文化授課師資力量嚴重不足。1.3傳統文化課堂備課不充分。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考核、職稱晉升更傾向于教師的專業課教學情況和科研工作成績,對傳統文化授課教師的支持力度不大,其結果是高職教師平時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專業課的教學和科研,除非學校硬性要求,很少有人主動去指導學生參與傳統文化第二化課堂活動,而承擔第二課堂主要指導工作的專職思政工作人員又因工作繁雜而無暇顧及[3],對優秀傳統文化第二課堂活動細節的設計和內容選擇、指導存在不足,課程整體質量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獲得更深層次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1.4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第二課堂的學習主要依據個人興趣愛好自發選擇。第二課堂的開設一般不組織相應的學業考試,也很少進行書面作業等布置硬性要求,缺少必要的評價考核機制,不少學生便將第二課堂作為日常放松的時間,往往是流于形式走過場,學習的主動性、認真程度不高。同時由于學校缺乏專項資金、活動場地有限等因素,在傳統文化課堂中多是進行理念式的宣講,讓學生深入體驗的實踐課少之又少,很難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查看全文

高校多層次音樂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高校肩負的重要責任。在大力倡導回歸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大環境下,高校理應優化改進音樂教學模式,在音樂教育實施中有機滲透文化教育、情感教育元素,讓學生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基于此,文章簡要論述非遺傳承對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新要求,重點結合對音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從翻轉課堂、信息技術、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項目驅動式教學四大方面探究非遺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音樂教學模式

在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的推動下,我國高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與弘揚予以高度重視,并結合具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其與學科課程有機整合,形成兼具文化內涵與專業素養的人才培養體系。但從音樂教學模式構建及課堂實施的實際成效來看,依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教師講解傳授、輕學生內心體驗,重教師解讀分析、輕學生個性化見解的問題,導致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與文化意蘊一知半解,難以體會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對其音樂素養提升、藝術風格形成的重要價值。為改善此種高校音樂教學現狀,需進一步深入認知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運用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及技術優化改進音樂教學模式,將音樂課堂塑造為文化交流陣地、文化創新園地,以此在提升學生音樂技能的同時激發其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性。

一、非遺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模式新要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不僅包括具備文化遺產屬性的各類文化形式,還涉及文化所依托的民俗生活、實物、自然環境等,是一個動態且與時俱進的文化生態概念。非遺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為顯著的便是將學生視作音樂學習活動的主體,致力于激發潛藏在學生內心的對傳統文化的本真追求,以多樣化、豐富性的教學活動為非遺的融入提供契機,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獲得文化浸潤,進而彰顯高校音樂的育人價值。

二、非遺視域下高校音樂多層次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查看全文

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

摘要:民族音樂以口傳心授的形式傳承傳播,該音樂形式是由勞動人民自己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創作出來的,鄉土氣息十分濃厚。民族音樂源自于民間,在民族土壤中生根,積累和傳承了千年的中國古典文化。針對群眾文化建設來說,民族音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帶來長久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得以體現:首先,娛樂方式與群眾生活相貼近,在日常生活中群眾對民族音樂的普及和創新,能夠引導群眾文化的發展;其次,在民族音樂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之下,群眾具備了更強的民族意識,從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角度來說,極大促進了和諧社會的構建,使精神文明在社會主義中的建設得到了推進。

關鍵詞:民族音樂;群眾文化;建設意義

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的培育,是社會主義的目標,根據藝術性以及道德文化修養,從整體上做好對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同時,需要以此為目標做好對群眾文化的建設。自改革開放至今,經濟建設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發展,由于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加大了對精神生活的進一步需求,通過對群眾文化和音樂文化的推動及發展,能夠使廣大群眾獲得更好的文化生活。群眾精神生活的滿足是群眾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能夠從生活質量和藝術修養方面,實現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提升,能夠作為重要力量,推動全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民族音樂作為一種表現形式,群眾文化建設通過民族音樂能夠得到凸顯,能夠實現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引導和促進。

一、民族音樂的發展與群眾文化建設相輔相成

民族音樂作為歷史積淀,使社會思想和藝術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其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形式,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礎。對我國的優秀音樂文化進行傳承,最后受益的是廣大人民群眾,能夠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使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更好的生活,能夠作為一種堅實的基礎,使精神文明在我國的建設中得到更好地發展。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音樂可以體現中華民族的千年文化。民族音樂形成于商周時期,到現在為止,從創新和發展的角度來說,群眾文化建設長期以來受到了民族音樂的影響,兩者能夠實現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從古至今,音樂文化與中華民族勞動人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從世俗性以及社會性的角度來說,民族音樂也最具特點。民族音樂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長期以來有著多樣化的發展局面,從種類、內容、形式等方面,促進了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實現了對明顯特征的具備。群眾文化在我國民間的流傳很廣,并且該文化形式得到了最大化的普及,能夠作為廣大勞動群眾的真實寫照,有著更接地氣的鄉土氣息。所以,從民族音樂和群眾文化的角度來說,對兩者的發展和建設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民族將群眾音樂文化作為民間的重要內容,其將群眾文化作為創作和發展的源泉。以群眾文化的興起為基礎,對民族音樂進行創新和發展,能夠實現彼此的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二、民族音樂的發展能夠實現對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