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7 07:55: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地理學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地理學科中創新教育的思考
【摘要】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地理教學中強化創新教育,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更新觀念,對教育對象有全新的認識,此外,還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地理教學;創新教育
有許多地理現象具有神秘色彩,使得人們不斷地發揮創造性思維潛能,不懈地探究。有許多地理研究學說,諸如大陸漂移說、冰川學說等,都是創新思維的成果。可以說,地理學科時時處處都充盈著創新教育的因素,利用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改變教學觀念,相信學生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當代中學生知識面寬,思維活躍,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曾有學者說過:“要鼓勵學生創新,教師不能用保守思想、傳統方法和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正因為不相信學生,不敢放手讓學生去發展,從而扼殺了許多聯想好奇的欲望和能力。”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世界科技史上許多重大發現都是來自于外行的貢獻。原因是外行人員不受行內規矩的限制和束縛,不在原有的知識領域“繞圈圈”,能用新的思路從新的角度去研究地理現象。大陸漂移學說的提出者是年輕的氣象學家魏格納,但他勇于創新,使得他這個外行也提出了新學說,為現代地學理論的誕生導航。高中學生的思維尚未定勢,他們往往可以通過想象和直覺等非邏輯方法領悟出一些感性認識,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如在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學中,學生可能會提出“宇宙是怎樣產生的?”“為何存在黃赤交角?”“極光為何只產生于兩極?”“地球上人類的起源是否由外星球遷移而來?”等一些問題,這些都說明當代中學生具有好奇探究的興趣,而這正是學生的創新的可貴起點。
二、教師務必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人文地理學在成人通識教育中的體現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識教育的內涵,探討了成人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明確了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選取原則,論述了人文地理學知識作為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適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學知識在通識教育中的體現策略。
關鍵詞:成人通識教育;人文地理學;體現策略
一、成人通識教育的內涵
成人教育狹義上是指國家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類教育形式,與電大教育、自考教育、業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經考試錄取,學成后發放統一的畢業證,而廣義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為:學習對象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內涵可以擴展到非國民教育體系。所謂成人通識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識教育,具體來說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識類知識的教育,并且此處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廣義上的成人教育。國內外的學校教育中,通識教育往往作為一種常態課程內容,并有日趨增加的趨勢。目前,通識教育在我國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雖有所增加,但過分注重專業知識培養的價值取向明顯,通識教育內容長期被認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且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設置也存在諸多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探討成人通識教育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成人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探討
(一)知識經濟的客觀要求
論自然地理學教學更改與創新思索
摘要:文章從地球系統科學及全球變化研究的角度提出學科內綜合與知識融合是學科教學的發展趨勢,從素質教育理念與自然地理學新思維視角提出高等學校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教學觀念更新、內容整合與更新、方法改進、加強隊伍建設、優化培養方案是進行改革與創新的基本思路與途徑。
關鍵詞:自然地理學創新教學改革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自19世紀中葉洪堡與李特爾創立科學地理學到20世紀中葉,地理學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歷史。近代地理學在理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研究方法的變革卻相對落后。這個時期的自然地理學以分化為主,部門地理與區域地理成為主導方向,以肉眼觀察或借助簡單儀器觀測為主要調查手段,定性分析和簡單描述為重要表述方式。科學的自然地理學創立與地理大發現以來哥白尼的“日心說”、托馬斯伯內特的地球起源災變說等一系列理論的出現密不可分,也與李希霍芬、彭克、戴維斯、沃耶科夫、道庫恰耶夫等學者從不同側面對自然地理學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密不可分。這些學者的觀點和成果構筑了自然地理學的分支學科,推動了近代自然地理學的發展。
20世紀中葉以來,地理學進入了現代地理學發展階段。隨著航空航天攝影和遙感技術在地理考察中的運用、定量方法的導入和發展,自然地理學研究方法發生了較大革新,但理論無重大突破,致使現代技術手段在自然地理學的許多領域里顯得無所作為,因此,理論突破及理論與方法的協調成為現代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發展方向。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已進入了全球環境時代,特別是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社會面臨著人口、資源和全球環境變化等一系列問題,人類應怎樣面對這種自然變化是當前和未來自然地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觸及到地球表層系統各個部分,關系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的系列問題成了地理學的前沿學科領域。21世紀,地理學發展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等院校的地理教學要從人地關系系統結構變化、知識經濟、素質教育的需求重新審視地理科學教育功能和價值,把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作為地理學指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科教學主要內容及觀點。自然地理學的教學要通過觀念更新、內容整合、方法革新,促進學科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為學生未來生活奠定基礎。
一、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1-3](一)課程分散,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課程內容陳舊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地理學學科分化的影響,高等學校的自然地理學按照地球表層的自然要素分成一定門類,形成一系列課程。目前,高校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結構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分為部門自然地理學和綜合自然地理學等課程,各門單獨開出;一種是將所有自然地理學課程合并為一門課,稱為自然地理學。部門課程自成體系,注重學科內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缺乏全面和系統的綜合研究,造成了部門課程與地理學的分離。合并為一門課,受課程內容容量的限制,不能充分反映學科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全球變化問題、《21世紀議程》等一些地理學的熱點問題和新知識難以列入到大學的專業課程內容體系。
(二)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自然地理學教學的另一突出問題就是重視理論課程教學建設,而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
美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作用
一、地理教學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美育是提高學生“美”鑒賞能力及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審美觀,使人們能夠感受到自然美、社會美及藝術美,從而培養人們“美”的發現能力、鑒賞能力及創造能力,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所以實際生活中人們都愿意接受“美育”,初中地理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將美育滲透于地理課堂教學中,在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對“美”的發現能力及鑒賞能力,為學生以后創造“美”奠定良好基礎,使學生更加了解自然美、社會美及藝術美[1]。(二)美育是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路徑。在我國,任何學科進行教學時都或多或少灌輸“愛國主義”,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未來社會發展培養愛國精神高尚的人才,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也毫無例外地滲入“愛國主義”教育,美育恰好是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路徑,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美育對實現愛國主義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地理教學中美育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一)盡可能發掘初中地理學科中的美育素材。初中地理不僅涉及地理知識,還涉及氣候、環境、人文及科學等領域的知識,所以在初中地理學科中不僅能夠發掘出科學美的美育素材,還能發掘出自然美和人文美等美育素材。1.科學美。地理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領域很多,不僅包括豐富多彩的“時空分布變化規律”,還包括錯綜復雜的“地理表層”和“氣候變化”等知識,這些領域都具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所以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學生要積極發現其中的科學美,并追求這種美,以增強對地理學習的興趣。2.自然美。地理學科中“自然”方面的教學內容最大,涉及的范圍最廣,如地質、地貌、地形、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等,都屬于“自然”的范疇,所以要充分發掘初中地理學科中的自然美,以調動學生的感官能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審美情趣[2]。3.人文美。初中地理學科中還含有人文景觀方面的教學內容,如文化遺跡、民族風俗和傳統藝術作品等,使地理學科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的地理學習中更加了解傳統文化及民族風俗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及審美情趣,教師要盡可能發掘初中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美”美育素材,以實現地理課堂上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及創造能力。(二)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調用來豐富和活躍課堂。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調用來豐富和活躍課堂,目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使他們感受到地理教學中各種“美”,如人文美、科學美及自然美等。1.引進多媒體技術。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片功能、視頻功能及音頻功能等,結合學生實際及地理教學內容制訂具有針對性和吸引力的多媒體地理教學課件,使學生通過課件中的圖片及視頻等就能了解地理知識,也感受到地理學科中的各種美[3]。例如,進行七年級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二節“板塊的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相關地圖、景觀圖和模型等展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海陸的變遷,同時激發學生對世界地圖的想象。2.教師要增加自己的教學語言感染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學魅力,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地理教學中來,讓他們在生動幽默的語言環境中發現地理學科的藝術美,如在講七年級下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一節“日本”時,教師可以利用抑揚頓挫的語言來表達地理學科中日本的地理環境的特殊之處,讓學生了解到“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同時讓學生了解日本還是一個加工貿易極為發達和東西方文化兼容的國家,是對我們影響力較大的國家[3-4]。3.將地理知識與文學相互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美,以激發學生初中地理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美育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發現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例如,對于地理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優美自然環境等知識,教師可以運用適當的詩詞、諺語等來展現地理教學的意境美,諸如八年級下第七章《認識省內區域》第二節“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視頻功能展現“西雙版納”景區等,然后引出關于“西雙版納”的相關詩詞,讓學生感受織金洞的意境美。(三)將美育滲透到地理課內和課外活動中去。第一,增加課外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愛國主義思想;第二,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以了解學生的地理學習實際以及對“美”的觀點,然后根據了解的實際情況制訂地理課堂中美育的具體教育方案,并加以實施;第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欣賞自然美景,以提高他們對“美”的發現能力、鑒賞能力及創造能力;第四,在帶領學生到課外進行自然景觀觀賞時,教師要對自然景色、名勝古跡及民族風情進行詳細講解,以激發學生對自然美的向往,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4]。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發掘地理學科中的自然美、科學美及人文美,是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另外還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內外活動中融入美育,來實現美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最終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研究生專業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
摘要:在分析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歷程及新形勢對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新要求的基礎上,筆者指出地理學研究生培養存在培養體系不健全、地理學思維和能力培養不到位、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等問題。提出面向“十四五”新任務,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應完善培養體系,提升學科培養能力;面向新任務,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培養;面向社會應用,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培養。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專業思維;創新能力;地理學
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我國學位制度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研究生規模從小到大,研究生質量由弱到強。1978年研究生招生數量僅有10708人,到2019年研究生招收91.7萬人,增加了大約85倍。[1]隨著《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實施,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仍將繼續擴大。《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更加突出培養模式轉變,更加突出體制機制創新,更加突出結構調整優化,更加突出調動各方資源參與研究生教育的積極性,更加突出對外開放,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本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關鍵支撐作用”。[2]近幾十年,地理學研究的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的地理學思想、方法、認識、觀點、發現層出不窮。[3]地理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為新時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實施發揮著重大作用,從而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經發展做出更大貢獻。[4]面向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規劃,針對新時期發展特點和任務,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解決制約研究生培養的桎梏,加強地理學研究生專業素質、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不僅對優化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結構與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5]而且有助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
一、中國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歷程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起步較晚,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才逐漸興起。1921年,我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者竺可楨在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開辦了第一個大學地理系,涵蓋地質、地理和氣象三個專業,開始培養地理人才。此后,胡煥庸、黃國璋、張其昀等于1929年共同在中央大學理學院創辦了地理學系,其后又陸續創辦了西北聯合大學、西安師范學院、浙江大學等學校地理系。特別是張其昀首次將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并首創了地理學研究生培養制。此后,中國地理研究所——中國第一個專業地理研究機構于1940年在重慶創辦。這些院系專業、研究機構的開辦培養了地理學專業人才,但培養的地理學研究生數量極少,從1935年到1949年全國僅授予碩士學位200多人,沒有授予過博士學位。[6]新中國成立以后,地理學發展較快。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與調整,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于1952年起先后設立自然地理學專業及自然地理學的有關專業,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地理工作者。自1979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地理學及其分支專業碩士點、博士點以及博士后流動站的設立,加快了地理學各類研究人才的培養。[7]1981年11月26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單,包括地理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8所,碩士授予單位22所。根據中國學信網專業目錄顯示,截至2019年地理學碩士培養單位共90所,地理學博士培養單位32所,基本上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同時為了加強地理學研究生的交流,2005年成立的中國地理學會全國地理學研究生聯合會(簡稱全國地研聯)和2006年創辦的全國地理學研究生學術年會,為廣大研究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臺。自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地理學開始從地理學院系名稱、專業名稱兩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即“地理系大改名”“地理專業大合并”。[8]2000年,國家將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區域地理學、環境地學、地貌學、氣候學、古地理學、地圖學等地理學二級學科專業分類調整為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三個二級學科,并將其中一些專業劃分到其他學科。這些改變和調整使得地理學向社會經濟發展要求轉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理學的發展和研究生的培養。
二、地理學研究生培養要求
影響農村地理教學質量因素
一、家庭與社會對地理教學質量的影響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環境下社會及其家庭對地理學科認識普遍存在著偏差,相當一部分農村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和學習不夠重視,地理學科仍被看作是一門邊緣學科,認為地理就是一個副科目,或認為比較好學,或認為學不學是無所謂的,往往只關注所謂的主課成績,根本不會去過問他的地理成績如何,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不大,學生也存在這種意識,行動上出現,不積極、沒興趣,使我們的學生都不愿意在地理學科上多花一分鐘。社會上,包括學校內部領導、老師對擔任地理等副科的教師存在偏見、歧視,認為他們無能,在學校沒有地位可言,這樣的情況,地理老師的教師積極性如何能體現,地理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呢?
二、學校、教師、社會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
初中地理學科本身內容比較多,涉及知識面也比較廣,這就要求地理課教學必須加大教學力度。但由于學校對地理學課的認知上還存在一些偏差,使得地理課處于無足輕重地位。在課時安排等方面都不夠重視;在任課教師選擇上也很隨意,似乎誰都可以來教授這門學科。這樣自然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諸如課時不夠,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在師資方面,有的學校還會指派一些非本專業的教師來任教,如此便會使地理課越教越差,也會使學生逐步失去了學習這門課的信心。現在許多鄉鎮一級的地理教師非常不穩定,每個學期都可能發生變動,常常是一些不能勝任某些科目時臨時擔任;還有的一些教師的工作量不夠,增加幾節地理課時湊數的;有的是沒有地理專業教師,臨時抓一些“老弱病殘”的教師,給予適當的照顧。每到學年結束,教師對下學期教什么,心中沒底,在假期不能做一些準備,開學倉促上馬。因此,教師也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地理教學上,不愿意下功夫,但由于教師沒有學過地理專業,地理教學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社會上本來就存在對地理學科的偏差認識,高校在錄取和培養上也不夠重視,所以地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比較少。而且還有不少地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就不愿意到中學里地理學科教師,他們往往會選擇從事其他工作。對于像我們甘肅這樣偏僻落后的西部地區,到中學從事地理課教師的畢業生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所以我區目前無論是城區還是農村,地理教師都明顯且嚴重缺編。
三、地理專業教師不足
從廣大農村(包括縣城)中學的地理教師資源來看,真正獲得地理學科畢業的教師,全州還達不到15%,很多學校和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就由其它學科的教師來兼任。對于我縣來說初中部分基本沒有,只有師專化學系畢業的教師學了些地理知識,可是他們大多數都從事化學教學,對于地理教學的就甚少了。地理教學工作大多由其它學科的教師來兼任,而這些教師本身又缺少專業的知識,對學科的認識和研究程度不夠,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師就是把課文給學生閱讀一遍就算完成教學任務;有的教師為了應試教學,就直接叫學生在書本上將往年出現考試的地方勾畫一下,叫學生下去多背誦,或者進行題海戰術的訓練。這種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我們的地理教學質量又怎能會提高呢?
地理學專利案例教學研究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地理學專利案例資源的創新效益不斷提升,如何使其服務于地理實踐教學與科技創新教育已是新課程改革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通過對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案例融合實踐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分析,提出以地理學專利為載體的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策略.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地理學專利案例教學對于中學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專利案例;科技創新;核心素養;中學地理
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作為師范生創新教育的重要載體,承擔著創造地理知識的核心功能,如何對師范生進行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教育已是課程改革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也是地理教學研究的熱點.隨著科技創新教育的快速發展,高等院校專利擁有量大幅增加,實現專利產學研之間的聯系與互動,已引起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視等論文[1-3]和《物聯網的觸點——RFID技術及專利的案例應用》等著作[4-6],從不同學科和視角,系統闡述了專利案例在高等院校創新教育與課程改革中的應用及科技人才培養問題,為地理學實踐教學引入專利案例指明了方向.筆者發明了“旅游智能地圖”等地理教具專利[7-9]、“包裝袋(云丹硒鋅生態米)”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系列專利[10-11],將其作為案例資源,應用于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師范生科技創新能力與發展地理核心素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運用地理學理論與方法,開發專利案例資源,直接服務于實踐教學與科技創新教育,將是一個全新的科學問題,亟待開拓與系統研究.
1專利設計融合實踐教學模式的案例分析
1.1融合課程實踐內容的專利案例分析.教學中,筆者施教地理專業課程時,融合實踐內容,指導學生在實驗裝置、地圖運用、教具改進等方面提出了實用的新技術方案,獲得《一種地理教學用多功能地球儀》、《旅游智能地圖》、《一種用于旅游行業的智能地圖服務系統》等系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目前,這些專利已作為案例教學資源,在地理學專業基礎課與學生師范技能訓練課中得以推廣與應用,取得了良好的創新效益.以《地理教學論》第10章“地理實踐活動”教學為例,筆者將實踐內容與專利案例相融合,以“一種地理動態演示教學用具”為實例,主要從設計背景、設計摘要、設計附圖與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示范教學,對于提升教學效果與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興趣產生了積極作用.案例1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地理動態演示教學用具.設計人:尚海龍,郭貞.發明背景:地理教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其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形成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市場上的三球儀和晨昏儀演示教具,功能與結構較為單一、動態指示效果欠佳,對于培養學生地理意識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已不能滿足核心素養教學的需要.因此,發明一種地理動態演示教學用具,可以解決已有相關教具專利技術中出現的問題.發明摘要:該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地理動態演示教學用具,包括底座、固定弧架和移動圈道.使用時,地球球體通過移動塊滑動連接在移動導軌上,移動導軌以太陽球體為中心,模擬地球公轉軌道的形狀,使學生直觀感知地球、太陽和公轉導軌三者的聯系.套筒和連接桿,幫助學生理解地球公轉引起的四季變化、近日點、遠日點以及極晝極夜等自然現象.球體轉動連接在地球軸上,通過外界之光照射地球球體,使球體產生明暗面,同時球體的表面上設有環形凸起物,能夠展現球體表面的地理物象,轉動球體可以為學生演示晝夜交替現象及幫助他們理解地球時區劃分知識.教學效果:該教學用具適用于大學和中學多種地理教學演示教學場合,也是一種天文教學和天文知識普及儀器.學生通過實踐,能夠獲取所需的地球自轉、公轉、時區等綜合信息,有智能、快捷與人性化的特點.使用時,不僅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虧、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晝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現象,而且還可以根據經線,將球體進行經度分割,使每個經度區域的關鍵時空信息均通過移動塊內置的介紹手冊直觀反應.本實用新型與課程實踐內容相融合,可視化效果逼真,能夠加深學生對時區劃分原理、地理空間數據的綜合理解,教具操作方便快捷,其輔助教學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教學與創新教育效果.1.2融合服務區域發展的專利案例分析.筆者基于地理教學承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教育教學中,指導師范生為黔東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做出了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獲得“包裝袋(云丹硒鋅生態米)”、“包裝盒(苗家養生紅白酸)”、“包裝盒(塔石生態香羊)”、“包裝盒(榕江生態小香雞)”等系列外觀設計專利授權,部分成果已實現了從作品——產品——商品的轉化.師范技能訓練中,地理專業學生已能初步運用CDR軟件進行地理標志產品外觀設計,服務地方發展的熱情極高.此實踐既拓寬了專利案例資源開發的領域,又對師范生進行了科技創新訓練.以《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第9章第2節“區域發展優勢”教學為例,為了突出地理教學為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筆者特將“包裝盒(苗家養生紅白酸)”作為案例,主要從設計理念、外觀圖片與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示范教學.案例2外觀專利:“包裝盒(苗家養生紅白酸)”.設計人:尚海龍,徐宏,楊秀美.設計簡介:本設計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凸顯黔東南苗族特色,融旅游商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與農特產品元素寓一體.它用于包裝苗家紅酸湯與白酸湯,突破了以往僅有的或紅或白酸湯單一袋裝(瓶)形式,體現養生理念,是紅、白酸湯姊妹裝,以促進地理標志產品苗家紅酸湯與白酸湯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作品將養生旅游元素注入設計,對于提升苗家養生酸湯產業的綜合市場競爭力有重要意義.外觀圖片:包裝盒設計包括兩個部分,平面效果圖(見圖1)和立體效果圖(見圖2).教學效果:實現地理學為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服務的目標,離不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開發.該專利實例的運用,使學生認識到地標產品在民族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與地理科學為區域社會經濟服務的神圣使命.通過實例教學,實現了外觀設計專利案例與實踐教學較好的融合創新,豐富了地理案例教學的科技內容與形式,凸顯了案例教學的地域化,對促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產業化、市場化及產學研創新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2以地理學專利為載體的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
地理整合性教學研究
摘要: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學科的精髓和靈魂,在具體地理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基礎上提出,同時又對地理教學活動進行理論指導。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組織教學才能充分體現地理學科特色、使教學內容“量少質優”、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是指教師在地理思想方法指引下,創造性地整合和融合地理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及教學環節,在優化組合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實現系統優化“1+1>2”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學會學習,單元主題式教學則是一種較好的實踐方式。
關鍵詞:學科思想方法;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整合性教學
1問題提出
高考改革采用“3+3”模式,必然會對地理產生影響。據江蘇省地理選考情況統計分析發現,地理學科在7門選考科目中成為“新貴”,學生選擇比例逐次提高,排在7門選考科目的前列[1]。這說明學生對地理學科有著極大的興趣,作為地理人在為此感到高興和自豪的同時又不得不理性的認識到,目前地理教學方面仍存在以“雙基”教育為主、學生“喜歡地理卻不愛學地理”、新課改流于形式等現象。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學中還存在著這一現象:地理教師有講不完的知識,學生有做不完的習題,感覺老師煞費苦心但教學效果卻不如盡人意,嚴重者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樣做才能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無疑暴露出:地理教學中學科特色不鮮明,教學內容過于“繁”、“雜”、“多”,教師教學方式有誤。所以本文從地理思想方法出發,進行學科間、學科內的整合性教學研究,以期提出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的教學方式。
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進行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必要性
2.1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必要性。整合性教學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創造性地將各種教學資源和各個教學要素及教學環節,經過整合、組合和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以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一種教學方式[2]。首先是學科之間,任何學科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地理學科自然也不例外,其發展和教學都離不開其他學科,如數學、文學、哲學、藝術等。地理整合性教學并非取消分科進行學科大融合,而是跳出單一地理教學方法的有限性,使其他學科成為外力,在學科滲透間使地理教學更容易進行、更容易為學生所掌握。地理學科對相關學科的依賴,如:考慮到數學中“空間幾何”的學習進度有些老師會把高中必修一中“宇宙中的地球”這一塊知識稍作后移。其他學科對地理學科的易化,如:趙伶立、黃驚鴻等所提倡的審美化視點結構教學,將教學中所有教學因素及其結構關系都按照美的原則(內在邏輯美、外在形式美等)進行審美轉化的教學[3]。在進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教學時,教師可播放“青藏高原風光”視頻:巍峨雪山、茫茫高原、如云牛羊等情境來進行情感啟動,然后思考:哪一地理因素起最關鍵的作用?地勢高(視點)———視點出發構造關系結構圖:怎樣影響當地的地理環境?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系?這種以感情為基礎,從點出發層層推理的地理教學有利于培養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其次是學科內部,地理學有兩個顯著的特征,其一是綜合性,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并且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地理環境是一個綜合體,各組成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綜合決定著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4]。如:工業革命之后,人類大肆開采煤炭等進行工業生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致使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暖,引發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在地理環境中一個要素變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變化,也就是所說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二是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如:珠三角地區的“桑基魚塘”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的典型案例,若不因地制宜就如同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不顧蘇聯地理氣候而學習美國種植玉米,終會失敗自食其果。2.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進行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必要性。地理思想方法是人們在科學認識地球表層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具有發現和解釋其他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觀念與推斷法則,是分析、處理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根本想法,是對地理規律的理性認識[5]。地理學科主要的思想方法有人地協調觀點、可持續發展觀點、空間觀點、因地制宜觀點、系統論思想、區位論思想、地圖法、地理實驗等[6]。這些思想方法是串聯起地理知識的主線,只有圍繞這一主線組織教學并讓學生牢牢抓住這一主線學習,才能將地理知識串聯為整體,學生才不會覺得地理知識如同散落的珠子一樣雜亂無章無從下手,并且能“依線串珠”自主學習。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地理教師不能本著“知識本位”的教學觀,做地理知識的“搬運工”。若盲目的在地理教學中追求地理課程的整合性,可能會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復雜性和難度,只有從地理思想方法出發整合,才能真正地做到“量少質優”讓學生減負,地理教師才能融地理邏輯和教育邏輯于一體。隨著生產力發展,各學科在分化的同時加強融合,各種知識間總是存在一定的聯系,而學科思想方法就蘊含在這千絲萬縷的聯系之中。整合地理課程資源、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地理思想方法是其中的主線,牢牢抓住這一主線就能在整合性教學中突出地理學科特色,發揮地理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培養必備的地理思維和能力,才不會在整合性教學中“迷失自我”。
地理教學海洋意識教育述評
摘要:當前我國中學地理學科內滲透海洋意識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海洋知識零散化、“意識”層面的教育薄弱。缺乏具體的課程依據、“海洋意識”概念不具操作性、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關聯不緊密等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明確地理學科內海洋意識教育目標,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將“海洋意識”進行操作性定義,開展“一帶一路”等主題海洋教育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前海洋意識教育不理想的現狀。
關鍵詞:海洋意識;現狀述評;地理教學
中學生的海洋意識教育形式多樣,包括相關學科教學滲透、組織海洋知識競賽、開展海洋主題活動、開辦海洋特色班等。其中,通過相關學科教學滲透海洋知識,培養學生的海洋意識,是當前中學階段重要的海洋意識教育形式。地理學科與海洋意識密切相關。綜觀當前我國中學地理學科滲透海洋知識,培養海洋意識的現狀,仍存在一些問題。存在哪些具體問題?其影響因素是什么?通過哪些措施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圍繞上述三個問題展開討論。
一、地理教學視角下海洋意識教育現狀
(一)地理教學中海洋知識零散化。綜觀當前我國中學地理必修課程,海洋知識的組織與選擇更多是基于學科內“經驗式”編排,缺乏更上位的課程指導,與政治、歷史、生物等其他相關學科的“統籌”式安排力度不足,地理學科內編排的海洋知識尚未有明確的體系,呈現零散化的特點。零散式的課程編排模式必然使教學碎片化、零散化。以初中地理為例,當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在編排海洋知識方面僅涉及如下內容:一是在“大洲和大洋”部分介紹了四大洋,且介紹大洲的篇幅、內容比重遠遠大于大洋;二是在“極地地區”部分闡述了關于北極地區(以北冰洋為主)的位置、降水量、資源、環境等內容;三是簡單介紹了我國瀕臨的海洋、島嶼、內海和臨海的國家等;四是在“南方地區”部分介紹交通方式時涉及了部分相關海洋知識。同時,從闡述角度而言,教材并未凸顯海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比如,在講“日本”這節內容,雖闡述了日本的工業分布在沿海地區,但并未凸顯“海”對日本的深遠影響。(二)“意識”層面的教育薄弱。意識是一個比較抽象和模糊的概念,它有很多的切入點。某種意識的形成,往往不需要很多的知識或經驗作支撐,若干個甚至一兩個激烈的誘因,就可能對某種意識的形成和確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同理,海洋意識教育可以借助生活領域、生產領域,或個人、國家、民族的典型案例來進行。[1]當前,地理學科內對海洋“意識”層面的教育比較薄弱,側重知識的講授,對“意識”培養則關注較少。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在講述“日本”時,側重闡述日本的地理環境、工業和文化等內容,這些內容“識記”的成分更多,而對于“海洋對日本的工業、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等“意識”層面的內容分析較為欠缺。又如,初中地理在講述我國“疆域”時,限于闡述我國瀕臨的海洋、島嶼和海上鄰國等“識記”內容,而關于我國的海陸位置特點對我國經濟、文化等發展的影響,并未展開分析、討論。
二、影響海洋意識培養的因素分析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思路
摘要:新課改要求新形勢下的初中地理教學能夠以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切實優化初中地理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確保實際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能夠不斷提升。從這個角度入手,探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之道,希望可以引導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步入更加理想的狀態。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理課堂;課堂教學效率
強調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效率,其目的就是確保在單位時間內的課堂中,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更好夯實,地理知識應用能力更加強大,地理創新思維和學科價值觀念更加端正,由此步入到深度初中地理學習格局。
一、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地理學科相比較其他學科,其地位是比較邊緣的,這一點師生都有意識,這樣就導致部分學生對于地理學習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也就難以帶著激情去參與,實際的學習效率自然低下。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教師關注良好地理學習氛圍的營造,確保學生了解地理科學的價值、地理科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繼而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融入進去,這樣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地理教育教學格局。比如,在學習熱帶草原氣候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播放《獅子王》中的片段,讓學生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感受熱帶草原氣候的景象,學生在這樣的視覺感知中可以更加立體地感觸對應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然后與地理知識進行交互,就可以使初中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融入進去,地理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習的氛圍也會因此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地理課堂的學習效率也會因此不斷提升。
二、關注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發展,做到教學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