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09:54: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當代文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當代文學探討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當代文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名實相分,概念所指不一。當代文學有時間和意義兩個維度,人們僅僅在時間維度上認同和使用這個概念,而在意義維度上則各有其所指,各說各的?!爱敶膶W”因原有性質被“新時期文學”脹破而發生意義破裂,給修史者造成難以擺脫的困境,已經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概念。本文具案分析這個概念意義破裂的狀況,認為這是在社會文化急劇轉型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
關鍵詞當代文學文學史概念意義破裂
洪子誠曾經對“當代文學”這個概念進行過有點類似于“譜系分析”方法的扼要辨析。他“所要討論的,主要不是被我們稱為‘當代文學’的性質或特征的問題,而是想看看‘當代文學’是如何被‘構造’出來和如何被描述的”①。他注意到當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的共生性,發現這兩個概念都不是客觀的,而是“人為”的產物,認為當代文學是在左翼文學運動合歷史、合邏輯地延伸中生成,并在社會主義的所有制改造完成以后被描述定型,在“”結束以后社會的變遷和文學標準的變化中發生“概念的分裂”的。洪子誠所關注的是當代文學的構造過程即其生成、衍化的史跡,自然無法顧及或者根本就不在意“必也正名乎”的概念清理,以及當代文學這個概念是否還有足夠的理由存在下去的問題,因而給我們留下了再辨析的空間。
我覺得,當代文學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名實相分、概念所指不一。因為名實相分,所以用起來相當混亂;因為概念所指不一,所以有一個“誰的當代文學”的問題。
一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至遲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題提出開始,學術界就不再存在一個人皆認可的當代文學。
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簡要分析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側重介紹實施教學過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學科動態、完善教學手段、加強課外閱讀,以期為高校中國當代文學課及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現狀課程改革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校中文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好這門課程對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幫助。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價值觀念的變化,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等不能產生即時效應的基礎學科一樣,日益受到冷落。較之上個世紀80年代,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習積極性普遍降低,身為中文系學生不明了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現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當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作家作品現象也屢見不鮮。為數不少的學生并不通過閱讀體味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深厚意蘊,當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學作品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這種現象不能不令人擔憂,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在講授《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時也動了些腦筋,作了些嘗試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學生理論素養
學習中國當代文學,不單是讓學生了解一些文學現象、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知識把握其內在聯系,即把握文學發生發展規律,從現象、知識上升到理論的概括和思辨,給學生以理論武器,使之學會用以觀照、解讀文學現象、作家作品。在教學中凡能聯系上升到理論的地方我們盡量突出理論色彩,講出理論高度,力求以文學藝術規律來貫穿史的脈絡,按規律來整合文學史的建構。如講朦朧詩,不重于詳盡解析某幾位詩人及其詩作,而重在對朦朧詩整體性的理論闡釋上,重心放在講授朦朧詩的產生原因、概念界定,特別是審美藝術特征上。詩人詩作只在講審美藝術特征時作為例子舉出,與理論觀點相印證。最后再講朦朧詩何以為美-模糊認知、模糊美、美與模糊的“血緣”關系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對這個新崛起的詩群有個宏觀上的理論的認知。再如講新時期探索戲劇時,先講探索戲劇的概念、類型、審美藝術特征、價值評估,然后再講代表作《屋外有熱流》、《野人》、《狗兒爺涅梁》、《桑樹坪紀事》,學生就可以對戲劇探索潮流態勢、成就有較為完整全面的了解。再如講王蒙小說,如果用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紹他的“敏銳感知、發現問題”、“既有傳統手法,又有現代手法的文體革新實驗”、“價值判斷的矛盾性與多向性”,如此論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點到為止,理論穿透力不夠,王蒙最突出的特點還是沒能揭示出來。我講此專題時把王蒙作為“東方意識流小說”的代表,突出他“第一個吃螃蟹”借鑒外國現代派手法寫作意識流小說的開創之功,著重介紹其意識流小說三種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覺印象、內心獨白以及自由聯想的基本手段、夢幻描寫、時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結構形態。
講這些觀點時把王蒙的諸多作品作為例子穿插結合進去,這樣既評介了王蒙作品,也顯示了意識流小說的基本理論,使學生不獨了解一位作家、幾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識流小說的精義,以后再讀此類作品就可以舉一反三了。再譬如講一部作品的主題,倘若就題論題,單講該作品主題必顯單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學史母題,從主題學的視點審視該作品的主題,就深刻豐贍得多。如講《紅高粱》以“童年視角”為本體,從父母——當時13歲的豆官的感覺記憶中來寫抗日斗爭,從孫子“我”的追憶中回敘爺爺、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長的人性。由此引申出文學史上的父親主題。從最早的原型、荷馬史詩奧德修紀海上漂流年后回鄉與妻兒團聚的父親講起,講到近現代流浪漢小說的尋找父親——斯丁小說的恭維父親——司湯達小說的敵視父親——巴爾扎克小說的嘲笑父親——卡夫卡小說的順從父親——喬伊斯小說的呼喚父親,聯系到中國文學的孝父主題,最后串連起當代文學王愿堅小說《親人》的將錯就錯假認父親、張承志小說《北方的河》渴望父親、主人公在黃河找到了父親周克芹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關愛父親、洪峰小說《奔喪》的冷漠父親,這樣便把作為父權文化產物的父親主題的發展線索梳理出來,使學生從中了解文學主題自身的演變進化規律。
現當代文學論文寫作綜述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社會對實用性人才需要的增加.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綜合人文素質的提高.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作為中文專業的必修課,中國現當代文學因其課程特點.決定其教學目的應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批評能力為主.而論文寫作作為該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想就專業論文的寫作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論文選題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難易程度應適中。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的選題意識,提前告知學生在平時讀書、上課的過程中.注意尋找自己閱讀的興趣點,積累與之有關的知識并勤于思考,發現其中有意義的話題。同時,學生應對本學科的選題范圍有所了解,最好能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難易適中的話題。我們知道,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有四個研究方向或選題類型,它們是文學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體研究和社團、流派、思潮、創作群體研究。選擇論題應考慮自己的學術個性、知識背景等實際情況,量力而為。一般來講具有綜合全面的知識、擅長宏觀把握的研究者,可能更適合選擇文學史研究以及社團、流派、思潮和創作群體研究;而對于一個感受力較好、文體意識較強的研究者來說,可能更樂于選擇作品研究和文體研究這樣的方向。具體到高職院校中文專業的學生.由于他們接觸這一學科的時間較短,缺乏本科生那樣的系統全面的知識儲備.對文學史流于浮光掠影式的印象,因此,選擇作家作品研究這一范圍更適合、也更容易把握一些。
二、掌握有效的收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徑.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強。
學術研究的方法規則是實證和邏輯,所以,當確定了研究課題之后,緊接著要做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收集材料。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而言.任何課題的研究都必須包括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作品三方面的材料。文學理論的功能在于確定研究者的思維框架.建立邏輯結構。文學史的功能在于為研究者提供一個坐標和標準尺度.它決定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選擇,使其知宏觀大局和縱橫深淺。而作家作品是文學研究的核心對象、本體對象.是文學研究成為文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直接與研究者的審美才能、文學修養發生關系。從大的方面了解了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材料后,還要熟悉收集材料的途徑。對于現當代文學來說,材料簡單地說表現為圖書和論文兩種形式。圖書一般通過圖書館的檢索系統查詢。論文和某些文學作品則要通過期刊檢索。教師可適當向學生介紹推薦一些在本學科有影響、且對學生論文寫作有幫助的研究性刊物和工具類書.使之在收集材料時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三、認真閱讀作品。熟悉材料。培養問題意識。形成論文觀點。
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摘要:“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審美性特征。然而該課程在現行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作為教師,首先要從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入手,做到經典性與人文性、審美性相結合,力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有所提高;其次要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
關鍵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校中文系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同時由于它與現實聯系緊密,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有較大影響。筆者在從事現當代文學教學十多年的實踐中,力求把教書育人的宗旨貫徹其中,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文素質,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搭建一個教學的平臺。近幾年來,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尤其在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教育創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是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力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型教學,主要是從歷時的角度梳理文學史的線索,在此基礎上,評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學現象和文學潮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應有的文學史知識。而作為文學史最基本的構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審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紛繁的文學史知識和抽象的理論分析所遮蔽和掩蓋,并沒有充分發揮它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潛在功能。從教學實踐看,許多同學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名作的理解,過于依賴文學史教材中的學術定論,而忽略了個體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將自身的情感體驗、生命意識融入對作品的審美體驗,因而雖然獲得了知識,但對自身的人格養成和素質培養并未產生太大的影響。加之課時的限制,如當代文學部分在我校是開設一個學期,每周3個課時,卻要講授從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內容,更使得這種講授淺嘗輒止。為使這種知識型的教學模式向素質型的教學發生轉變,筆者在教學改革中,對《當代文學作品選》教學大綱做了較大調整,在宏觀把握當代文學史發展脈絡的前提下,把教學的重心傾斜到了作品方面。緒論部分對當代文學的概念、分期、發展概況、重要的文學史事件進行介紹,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生對50年的當代文學史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輪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選能夠覆蓋當代文學三個發展階段的十幾部作品進行精講,作品的選擇原則是既要考慮審美性,又要兼顧文學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時在文體方面兼顧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多種體裁。
與所講篇目有關的文學史知識會在篇目講授時再次強化,以區別于一般的當代文學作品鑒賞,這樣在講授過程中就能進一步把文學史教學具體深入到作品的閱讀和解析中去,雖然講授篇目不多,卻能通過引導學生細致深入的閱讀和體驗作品的思想與藝術特質,把獲取文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人文素質結合起來,在學習本課程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接受藝術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潤。內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傳統表述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特色等幾個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詩意或哲理的小標題,如“人———詩意的棲居”、“了悟死亡”、“活著,永遠的追問”等,給學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觀上也給予了學生美的感受。
為了彌補講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節課就擬定了一份本課程的必讀書目,讓學生課下閱讀,并要求他們制作索引卡片,寫出評論摘要和自己的閱讀感悟,期末檢查評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計入期末總成績。每堂課后再為他們提供與本節課有關的閱讀文獻與參考資料,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資訊,拓寬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同時我還要要求他們充分利用教材。本課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棟霖等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該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學術界公認為本專業和本課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著重從“文本”的角度出發,在編寫方法上,注重宏觀考察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在編寫內容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經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講述和評析。配套作品選(四卷)更保證了學生的一定閱讀量。與學界其他《現當代文學史》相比,它有著突出的優勢,即所觸及的內容相當扎實、條理清晰、詳略得當。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結合,力爭多角度、多維度、多側面地向讀者展示現代文學史豐富的內蘊。教材編寫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閱讀、寫作和批判、審美能力。正因為教材具有先進性,因此對教材的研讀成為學生必做的功課。這樣,課內與課外結合,點與面結合,經典性、人文性與審美性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當代文學出路研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現代小說大眾化傳統民粹主義文化精英底層大眾
論文內容摘要摩羅先生認為精英知識分子“一直嚴重脫離民間社會”、與底層民眾對立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中國現代小說一直存在著大眾化的傳統,老舍與趙樹理就是與底層大眾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相融合的文化精英典型。摩羅先生主張以“小眾化”解決當代小說困境,其實當代小說困境另有根源?!叭フ位焙汀拔镔|主義”使當代小說陷入困境。突圍之道不是“小眾化”,而是重新“大眾化”,即賡續現代文學作家與底層大眾相融合的精神血脈,建構代表底層弱勢群體利益的當代大眾文學。
摩羅先生在《探索與爭鳴》2007年第4期撰文,分析了西方現代小說興起的社會文化背景,認為中國現代小說是“西方現代小說的產兒”,是20世紀初中國急于謀求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按照自己理解的西方小說模式,大聲呼吁一種能夠幫助國人啟蒙祛昧、濟世救國的類似文體”[1]。鑒于這種精英文化基因,摩羅先生得出了當代小說窘境的根源,并指出了當代小說發展的途徑——“精英化,走小眾化之路”[2]。
面對摩羅先生洋洋萬言之論,筆者拜讀再三,疑問尚存,決定向摩羅先生請教一二。創造現代小說的中國精英知識分子是“一直嚴重脫離民間社會”、“絕對居高臨下”、“一直進行著無情的嘲弄、殘酷的批判和嚴厲的審判”底層民眾的嗎?[3]知識精英與底層大眾能不能溝通?現代小說史上有沒有知識精英與底層大眾溝通的文學范例?“小眾化”是中國當代小說“很尊榮的前途”嗎?[4]
中國現代小說的大眾化基因和大眾文學傳統
晚清知識精英在睜眼看世界之后,意識到大眾對于國家民族的至關重要,開始自覺地對民眾進行思想啟蒙。嚴復認為中華民族之所以衰落、失敗,根源就在于“民”的奴性、不自由的存在狀態,把思想文化啟蒙的路徑與對象指向了大眾,“是以今日要政,統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開民智;三曰,新民德。”[5]嚴復“開啟民智”的主張,表明文化精英的注意力已經從王公貴族轉向平民百姓;梁啟超在維新變法失敗后,提出“小說新民”的文學主張,提倡俗語文學,力圖開拓一條以小說啟蒙大眾、走向大眾、塑造“新民”的大眾化文學實踐之路。
當代文學傳播學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知識經濟時代大眾傳播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文學與傳播媒介之間相互作用,構成了當代文學時空關系場。文學的生態環境和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從傳播學立場出發,一種新的文學關系“作家(文本生產者)——傳播者(媒介傳播)——受眾(文本消費者)”,為我們考察當代文學提供了具有操作意義的理論方法。本文據此分析了當代文學中的商品屬性、多元化、多樣性、娛樂性和平民化等四個方面的熱點問題。媒介的非理性也給文學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經過磨合,文學將進一步向前推進。
[關鍵詞]當代文學;傳播;觀照;媒介;受眾;文本
一
當今時代,大眾傳播對人類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產生日益深刻的影響,身處這樣一種社會環境和傳播環境,文學的存在現狀和發展趨向受其制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并構成了當代“文學場”,在如此時空關系里,文學的生態環境和價值取向都具有其新的特點。一種適應市場經濟時代特點、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學格局正在構建之中。
傳播是“人類關于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機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且通過空間傳達它們和通過時間保存它們的手段”。(1)就傳播學的核心概念而言,它是人們一種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那么,從文學傳播的角度著眼,什么樣的信息拿出來讓大家分享?是誰拿出來這些信息?通過什么渠道或載體?誰在分享?信息制造者是誰?為什么在這樣的時刻和場合以這種方式顯示出來?能產生什么效果?等等。對這些從傳播學原理出發所提出的問題的探究,使我們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文學傳播語境上。人們常常用“后現代”或“后新時期”等概念來為當今社會轉型命名。這是一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一體化的時代,伴隨著資本的流通以及商業廣告與大眾傳播媒介的鼓噪,人們的消費欲望被點燃起來,在市場流通過程中逐漸衍生成一種“消費主義文化”。那些以守護靈魂家園為文化使命的文人敏銳地意識到“今天時代的熱點不在精神而在物質,不在追求完善而在追求舒適。形而上的道遠水救不了近火。形而下的器則有益于生存……我們面臨的將是一個世俗的、淺表的、消費文化繁榮的時期”。(2)這正是當代文學生存的處境和傳播語境,一切都在消費當中,物質的欲求、觀念的更新、信息的分享等,最終都可以視為某種物質的或精神的,或兩者兼而有之的消費現象。大眾傳播媒介多聲道、立體聲的傳播,不僅刺激起消費的欲望,而且正是通過媒體消費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
與這種“后現代”的消費主義與文化相聯系的另一個特征就是消解一切。在消費過程中,同時也在進行著消解原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價值,消解著傳統的中心意識。社會的文化結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當今中國文學已從結構的中心地帶向邊緣地帶滑落。身處這樣一個消費與消解的時代,正如馬爾庫塞所洞察的那樣,它們“限制著升華的領域,同時也降低了對升華的需要”。(3)受制于時代的語境的變遷,文學的價值被重新定位,現今中國文學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文稿競賣、作家簽約、媒體炒作、自由撰稿人、快餐讀物、小說百強等等,一一映證了這種文學生態環境和價值趨向正在發生改變。
我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
中國當代文學應包括大陸文學、臺灣文學及香港與澳門文學三個組成部分;中國當代文學史是19世紀末開始、至今尚未結束的中國文學現代化的漫長而又曲折歷程中一個短暫而特殊的階段。文學史寫作應避免“歷史補缺主義”、“歷史混合主義”、庸俗技術主義的傾向,在整個現代化進程中進行考察,以求準確地把握中國當代文學的基本歷史特征。中國當代文學史走了一條“之”字形的復雜道路,有三個貫穿始終、影響巨大的問題,分別為:文學工具化與文學自覺,文學的“民族情結”與文學的世界眼光和啟蒙意識,作家的精神狀態與人民大眾的精神生活。
【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非歷史傾向/歷史定位
一
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當代文學”這一提法開始出現在大學教材和有關論述中。當時它的所指有三:一是文學的時段性,指1949年以來的文學;二是文學的政治性,指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新中國文學”,又叫“社會主義文學”;三是文學的地域性,僅限于大陸的文學。80年代以來出版的多種《中國當代文學史》,雖然結構框架與價值判斷各有不同,但大都延續著這一視角。
事實上,只要不是單純從黨派和政治的視角,而是從文化、語言、民族的統一性來考察和闡述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就不應僅僅局限于大陸的文學,而應包括大陸文學、臺灣文學及香港與澳門文學這三個組成部分。這不僅因為上述三個文學“板塊”從文化、語言、民族的統一性(同一性)來說有著有機的內在聯系,更重要的是,當中國文化接受外來異質文化的挑戰而做出歷史性的回應時,從國人民族意識與現代意識的交叉、起伏,文學的進退、得失,都可看出它們有著那種發自文化之根的相通之處。特別是1949年之后,大陸、臺灣兩地文學運動與文學思潮,在文學與政治的關系上,在文學現代化的曲折歷程上,在作家思維模式和文學觀念的轉變上,雖有輕重緩急、先后次序之異,但卻有著耐人尋味的相似之處。另外,即使從非常具體的作家作品來說,也難以將中國當代文學的三個“板塊”完全割裂開來。例如,有不少作家在1917~1949年的現代文學史上都是有其歷史的一席地位的,不能因為去了臺灣就不算中國作家了。如果承認他們是中國作家,為什么不能入“中國當代文學史”?如果當代文學只講大陸,那么兩者的文化同一性就難以說清。尤其應該指出的是,這種一國文學三個“板塊”的格局也不是1949年之后才從天而降的,它本身就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延續。人們不會忘記,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從地域上說,中國現代文學就是由三個“板塊”構成的:一塊是以重慶、桂林、昆明為重要基地的所謂“國統區文學”;一塊是北京、上海、南京、東北三省等“淪陷區”以及香港、澳門等外國勢力統治區的文學;還有一塊就是以延安為中心的所謂“解放區文學”。1949年以后的大陸文學,就是“解放區文學”的直接延續與發展。當年的所謂“國統區文學”,由于國共兩黨合作的破裂而產生分化,一部分作家加入了“解放區文學”的隊伍,一部分作家隨國民黨入臺,形成了新一階段的“國統區文學”即臺灣文學。大陸的“淪陷區”1945年被收復,1949年被“解放”,但“淪陷區文學”的某些歷史文化特征(如殖民地文化觀念下的商業性、媚俗性以及愛國主義、民族情結文學表達的特殊性等)在港澳文學中得到延續。如果承認這一事實,就應該承認,“中國當代文學史”的視野應該摒棄單純從黨派和政治的視角來考察與解釋文學史現象的原則,突破多年延續的“社會主義文學”一元的狹窄思路,從文化、語言、民族等角度綜合考察這一歷史時段的文學現象,從而將大陸文學、臺灣文學、港澳文學統一納入評述的視野。
現當代文學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指導,引導學生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樹立科學的文學史觀,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視野和文學性思考能力,從而建立系統性知識結構。
[關鍵詞]文學史觀文學思考系統性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職類院校語文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它不像本科教學分得那么細,而是把現代和當代合為一個板塊,把史料和作家、作品介紹揉進一本教材,這就給教學帶來了難度。筆者結合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就如何使學生將知識內化為判斷和把握事物的認知能力,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
還原歷史場景,尊重歷史事實。既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當代人視角解讀歷史,又不能機械地用當代人的評判標準苛求前人,實事求是地對各種文學現象進行定性定位,從而做出科學的價值判斷。如《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毫無疑問,是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經典文獻,對于指導我國數十年文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講話》畢竟是六十多年前的一部文獻,不可能超越時代的局限。其中有些觀點在當時是正確的,是先進的,而拿到現在看,則是過時的,甚至是錯誤的。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純粹用當代人的評判標準去解讀文本,肯定會產生歷史的錯位,必須把學生的思緒引導到20世紀40年代初那個炮火連天的特定歷史場景中,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去體驗一個政治家、戰略家對文藝問題的嚴肅思考。
讓學生進入歷史并不等于沉溺于歷史,還要讓學生跳出歷史回到當代,站在當代人的角度重新審視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合乎歷史唯物主義的價值判斷。如提出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這在當時是正確的,因為工農兵占人民的絕大多數,是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把文藝服務的側重點向他們傾斜完全是應該的,這樣提有利于抗戰。然而,這種提法拿到現在顯然過時,因為現在是和平建設年代,文藝的服務面應該更寬,所以鄧小平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當代文學存在價值論文
“歌詠所興,宜自生民之始也”。文學的產生幾乎和人類的產生一樣古老?!拔膶W是什么”“我們為什么需要文學”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的確,這正如我們問“什么是人”“活著為了什么”一樣費力而不討好一樣。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經濟、技術迅猛發展,文學藝術商品化以及影視傳媒網絡對文學的沖擊使文學作品淪為邊緣化,使大眾審美趣味平庸化、娛樂化。在這樣一個當代語境下,我們需要思索的不是“文學是什么”、也不是“我們為什么需要文學”而應該是“文學在當今存在的價值”,以及文學如何面對當今的挑戰、尋求發展、捍衛它應有的價值和地位。
對文學是否存在合理性這一命題的拷問古以有之,那就是古希臘時期有名的“詩哲之爭”,柏拉圖不無調侃的說“詩與哲學的關系已經打了很久了”。的卻,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他最終從根基上動搖了柏拉圖的“模仿”理論,把柏拉圖驅逐的詩人又找了回來,肯定了文學藝術存在的合理性。
柏拉圖在認為現實是對理念的模仿,而詩是對現實的模仿,那么,詩就是對真理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從而宣稱詩不能反映真理,詩人連木匠都不如,要把詩人驅逐出理想國。而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承認“詩是對現實世界模仿”的基礎上認為真理就存在與現實世界的本身,而不可能存在抽象的現實彼岸,從而認定“自然物的存在不是對理念的模訪,是可以揭示真理”,他又進一步提出:“詩比歷史更真實”的論斷肯定文學高于現實。
那么在當今語境下,在大眾娛樂化、文學商品化、邊緣化尷尬的境遇下,文學可以揭示真理這一論斷遠遠不夠回答文學在當今社會存在的價值,本文試圖從“”文學與娛樂”、“文學與教育”,“文學與精神”三個方面闡釋文學在當今社會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
一、閑暇的游戲:文學與娛樂
在當今人類的生存方式中,娛樂成了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娛樂產生于剩余勞動時間這一歷史事實,在現代社會,資本在利益的驅使下,對人的娛樂需要開始了不遺余力的開掘,娛樂的滿足方式五花八門,文學僅僅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已,作為大眾休閑消遣的娛樂文學類型在不斷的花樣翻新,艷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驚險小說、此起彼伏,更迭不休。文學的娛樂功能被柏拉圖發現從而被指責又傷風敗俗的腐蝕大眾的作用。于嚴肅的詩相比,新興的詩樂失去了莊嚴與肅穆,以鼓動人的感性,滿足人的功能為主的娛樂特征,讓柏拉圖認為這是文學存在的最大的危險性之所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墨子亦然,“認為進行音樂演奏與欣賞活動,必將“虧奪民衣食之財”,對人民有害而無利。”《墨子“非樂論”新評》無論是西方柏拉圖還是中國的墨子,他們對文學藝術的否定恰恰從側面承認了文藝的娛樂作用,他們的否定只是個人主觀的態度,文學的娛樂性不會因他們的否定而消失,娛樂從古至今都是人類發展的需要,在當今,這架開動起來的機器更是瘋狂的運轉,欲罷不能!
現當代文學作品教學研究論文
現當代文學作品時代感強的所涵蓋社會生活面廣,更符合我國“文以載道”、“文以傳道”理想。閱讀既是獵獲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提高思想認識和寫作水平的重要條件。它體現時代特點、切合社會的需要,所以,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教學被擺在了重要位置。
一、以教材為本,領悟教材思路,總體把握教材。
高考中現當代文學作品均出自課外,因此,有不少教師輕視教材,忽略教材,甚至有的學校搞教學改革,另起爐灶,完全教授教材外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據說效果還很不錯!教改后的今天,這種做法實在有些得不償失。新舊教材兩相對比,我們看到,新教材選入了不少時文,必修選修并行,作品主題也不像以前那么單一,真正呈現出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局面。新教材文章從內容到結構的安排,也體現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由于成書時間短,還沒有經過歲月的淘洗,但是,新教材從內容到結構總體上是科學而合理的。高考確實對教材里的現當代文學作品少有涉及,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記住這樣一句名言:“壞教師雙手奉送知識,好教師讓學生發現知識”——學習課本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創新。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教師舉好了教材這個“一”能使學生反“三”、“九”……直至成百上千,使學生不斷提高語文的能力和素質。
二、開展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關鍵。學生的興趣從何而來?最直接的是課文本身,文章優美,情節生動,能滿足學生基本的審美需求和好奇心,但僅靠課文本身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不是所有文章都能適合學生的欣賞情趣和脾胃,有的作品(如《拿來主義》)雖然構思嚴謹、論述精辟,但是距離我們時代畢竟有了一定距離。那么,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并加以正確的引導?——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課堂教學調查表明:教師采用描述、講解的方法學生興趣率最高達到85%。時間一久,學生的興趣便呈逐步下降趨勢,而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設置問題讓學生探究,學生的興趣呈逐步上升趨勢,興趣率高達95%-100%,最受學生的歡迎。怎樣創設問題情境?一是教師設疑。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如果學生使用原有的認知解決新問題,就會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新知識的愿望,并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完成新知識的構建。但是,教師應該注意要“巧問”、“會問”而不是“滿堂問”。一句話,問題必須“設置科學,難度適中”。高明的教師設疑在課之初,就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動,帶著問題進入教學;設疑在課之中,于看似無疑中起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靜的水面,會蕩出層層思維的漣漪;在課之尾設疑,讓學生感到余音裊裊,言已盡而意無窮。二是學生質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材編者、教師、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不可避免的有著種種出入,孰是孰非?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弄得整齊劃一。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說:“科學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提出問題的能力?!睕]有問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也就無從談起。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和閱歷不同,學生對教材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以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從教材中直接找出問題的答案,更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蹲下來”把自己放在于學生平等的地位,從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索學生提出的問題。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展現思維,學生能夠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思考。只要我們響應課改,明白語文教學注重的應該是培養學生能力,探究性學習方式主要是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教師教學的方式,積極倡導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學習,那么,這個矛盾就不稱其為矛盾了。同時,只有讓學生學會了思考,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在高考戰場上面對陌生文章才能游刃有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增強學生對學習理性認識。有些作品,教材選用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篩選能力,鍛煉學生分析、推理、綜合判斷能力。這類文章文學性相對較弱,學生閱讀興趣不強。所以,就要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講明所學知識重要性,講明分析能力、綜合推理和判斷能力對于高考和學生將來發展的重要意義,把感性的興趣上升為理性的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三、注意探究作品,注意體現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