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19:30: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鄉統籌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鄉統籌發展論文
1統籌城鄉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1進一步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湖北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但是農業基礎地位脆弱的狀況并沒有完全改變,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不斷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1.2繼續強化完善支農惠農政策
雖然農民得到了較多實惠,但是農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農業生產條件依然落后。這就需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1.3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統籌城鄉發展研討論文
一、統籌城鄉發展與市場取向改革
現階段中國“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實質是收入問題;收入問題的實質是就業問題;就業問題的實質是勞動生產率問題和城鎮化問題.20世紀40年代末,我國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達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僅從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之所以無法得到較大幅度增長,其中的﹁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的數量不能隨著農業產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應減少,從而嚴重地制約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加入世貿組織后,許多人都擔心我國農業會受到很大的沖擊,這種沖擊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農民脫離農業的速度跟不上,使農民蒙受難以預料的損失。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嚴重滯后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致使我國農業領域里沉淀了過量的勞動力,這是農民依靠農業增收困難的深層原因。與此相聯系,由于我國農業的就業份額過高,導致農業與非農產業的相對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從1990年的4倍,擴大到2002年的5.3倍。這表明這段時間農業相對勞動生產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應當如何提高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農民純收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時,幾乎都談到物化勞動所起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勞動的份額減少,過去勞動的份額增加,但結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總量減少,因而,所減少的活勞動要大于所增加的過去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頁),在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于客觀上存在著投資報酬遞減趨勢,農業勞動生產率往往因為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趨于遞減。如果多余的勞動力未能轉移到農業以外的其他領域,則必然造成潛在的待業農業勞動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農業勞動力都投在數量固定甚至日趨減少的土地上,則必然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這種因為農業活勞動投入量過多而造成的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偏低,實際上是屬于不充分就業。這就說明了,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在農業部門中,僅僅節約勞動時間是不夠的,還必須把富余的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領域,才有可能使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農業生產要素(諸如土地、勞力、資金)的配置起著調節作用。根據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假設土地的邊際效益遞減了,就會有資金(技術裝備的貨幣形態)來替代它。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就在于優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國農村當前的實際情況看,相對于勞動力的無限供給,勞動力價格甚為低廉,而其他相對稀缺的要素價格則是較為昂貴的,從而使得勞動力要素很難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勞動力則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使得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近年來不僅沒有提高,反而趨于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連社會平均利潤率都產生不了,資金也就很難進入農業領域,在農業中物化勞動替代活勞動,資金替代勞動力的機制,也就很難形成。
本來,在難以改變我國土地資源短缺的條件下,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的另一條途徑,就是通過轉移剩余農業勞動力和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重新調整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讓留在農業領域的勞動力擁有足夠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城鄉非農業部門的擴張,還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將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全部吸納,這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為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與此同時,我國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人地關系相當緊張,對于大多數地區的農民來說,除了土地,還沒有其他穩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又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進一步說,在人地關系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耕地所承擔的農民福利保障功能,遠遠“超越”了耕地所承擔的生產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趨勢下,公平原則必然高于效率原則。這就必然極大地限制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當前制約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和農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要素的流動不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以及與此相聯系的由于市場取向改革目標還漢有到位,市場體系發育還很不完善,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性障礙還沒有完全消除,使得農村嚴重過剩的生產要素(主要指勞動力)流不出去,農村甚為稀缺的生產要素(如資金、技術和人才)流不進來,一句話,正常的生產要素流動嚴重受阻。這是近年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農民收入增長趨于緩慢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繼續深化市場取向改革,徹底打破城鄉分割的傳統格局,真正地把自主權、平等權和發展權還給農民。回顧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中國農村必須經歷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導農民最終走上富裕的道路,從根本上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三農”問題。第一次是從僵化的農村體制下解放出來,把生產經營啟主權還給農民;第二次是從極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來,在農村地區發展二、三產業。這兩次變革已經基本上完成,現在正經歷著第三次變革,即從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實現城鄉一體化,使農民同市民一樣,享有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統籌城鄉發展分析論文
摘要:路橋自1994年底撤鎮建區九年來,憑著市場先發、體制靈活、民營經濟發達等優勢,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輪發展中,路橋面臨著種種問題,特別是城市空間發展無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居民點分布散亂等問題尤為突出,這是長期以來缺乏包括農村在內整個區域的長遠和切實可行的規劃,造成路橋區缺乏空間整合的結果。隨著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空間成為工業化進程的制約日益顯現,這表明路橋區迫切需要加強規劃研究,推進城鄉一體化,使資源配置更趨優化,空間更趨合理,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本文通過對路橋城市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要強化規劃研究,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以提升路橋城市發展的檔次和水平。
關鍵詞:統籌城鄉路橋城市城鄉發展
一、路橋城市建設的現狀
1994年11月路橋建區后,根據自身工業化和私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充足的起步條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設”的工作方針,積極推進城市建設進程。在總體布局上,堅持城鄉協調發展,整體推進,突出發展城區,積極培育次中心金清鎮;在建設目標上,注重城市形象,強化內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在工作重點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推進人口和產業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設上,弘揚路橋優勢,創辦大市場,促進大商貿,發展大工業,促進區域經濟合理調整;在建設途徑上,樹立整體經營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創新,走城市建設市場化和管理法制化、規范化道路。建區九年來,共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00多億元,建成區面積從建區初期的3.5平方公里擴大到目前的16余平方公里。共投入16余億元,修建路橋大道、南官大道、騰達路、銀座街等30多條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級以上公路69.6公里,公路密度從建區前的0.2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0.646公里/平方公里。投資近10萬元,新改建市場25個,相繼建成富仕廣場、中國建筑裝飾城、臺州電子電器市場、浙江方林汽車城等一批較高檔次的市場。通過整合,建成全國鄉鎮企業(臺州)高科技園區、路橋節日燈加工園區、新橋模塑工業園區等6個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1207.67公頃,總投資達82.1億元。建成鑫都國際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10多幢15層以上的高樓大廈;建成嘉綠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檔居住區。建成黃椒溫路橋段引水工程、五鎮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達6萬噸;建成投資1.5億元的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達4萬噸;建成110KV變電所4座,35KV變電所2座,主變容量達31.9萬KVA。建成永安廣場,黃石、碩雨、避風塘等公園,共綠化城區面積166.27萬平方米,城區綠地總面積達280.4萬平方米。通過九年建設,路橋遠東商貿廣場開發建設已具一定規模,舊城保護改造已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城市品位明顯提高,城市競爭力逐步提升,一個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橋城區從一個集鎮變成中等城市的格局,應該說建設成就巨大。當我們在感嘆路橋九年大變樣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審視,用更冷靜的頭腦去思考路橋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時,我們會深深感到,由于路橋脫胎于建制鎮,城市建設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對民間資金依賴性強,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橋城市建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遺憾。主要表現在:
(一)中心區不突出,功能區塊不明顯。由于路橋是“無街不市、無戶不商”的市場大區,各骨干市場零散在城區的各個片區,市場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處顯現著商業氛圍,各區塊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卻到處人影稀疏、街落冷清,這在主觀上給人以中心城區難找的感覺。同時,路橋“跨越式”的城市增長模式,導致老城和新區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區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礎設施不多,功能區塊銜接不強,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較多低檔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觀上造成路橋城市中心區總體建筑形態檔次不高,地標性建筑不突出,導致了中心區形象難突出。
統籌城鄉發展分析論文
一、統籌城鄉發展與市場取向改革
現階段中國“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實質是收入問題;收入問題的實質是就業問題;就業問題的實質是勞動生產率問題和城鎮化問題.20世紀40年代末,我國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達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僅從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之所以無法得到較大幅度增長,其中的﹁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的數量不能隨著農業產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應減少,從而嚴重地制約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加入世貿組織后,許多人都擔心我國農業會受到很大的沖擊,這種沖擊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農民脫離農業的速度跟不上,使農民蒙受難以預料的損失。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嚴重滯后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致使我國農業領域里沉淀了過量的勞動力,這是農民依靠農業增收困難的深層原因。與此相聯系,由于我國農業的就業份額過高,導致農業與非農產業的相對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從1990年的4倍,擴大到2002年的5.3倍。這表明這段時間農業相對勞動生產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應當如何提高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農民純收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時,幾乎都談到物化勞動所起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勞動的份額減少,過去勞動的份額增加,但結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總量減少,因而,所減少的活勞動要大于所增加的過去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頁),在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于客觀上存在著投資報酬遞減趨勢,農業勞動生產率往往因為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趨于遞減。如果多余的勞動力未能轉移到農業以外的其他領域,則必然造成潛在的待業農業勞動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農業勞動力都投在數量固定甚至日趨減少的土地上,則必然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這種因為農業活勞動投入量過多而造成的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偏低,實際上是屬于不充分就業。這就說明了,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在農業部門中,僅僅節約勞動時間是不夠的,還必須把富余的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領域,才有可能使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農業生產要素(諸如土地、勞力、資金)的配置起著調節作用。根據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假設土地的邊際效益遞減了,就會有資金(技術裝備的貨幣形態)來替代它。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就在于優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國農村當前的實際情況看,相對于勞動力的無限供給,勞動力價格甚為低廉,而其他相對稀缺的要素價格則是較為昂貴的,從而使得勞動力要素很難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勞動力則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使得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近年來不僅沒有提高,反而趨于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連社會平均利潤率都產生不了,資金也就很難進入農業領域,在農業中物化勞動替代活勞動,資金替代勞動力的機制,也就很難形成。
本來,在難以改變我國土地資源短缺的條件下,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的另一條途徑,就是通過轉移剩余農業勞動力和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重新調整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讓留在農業領域的勞動力擁有足夠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城鄉非農業部門的擴張,還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將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全部吸納,這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為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與此同時,我國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人地關系相當緊張,對于大多數地區的農民來說,除了土地,還沒有其他穩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又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進一步說,在人地關系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耕地所承擔的農民福利保障功能,遠遠“超越”了耕地所承擔的生產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趨勢下,公平原則必然高于效率原則。這就必然極大地限制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當前制約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和農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要素的流動不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以及與此相聯系的由于市場取向改革目標還漢有到位,市場體系發育還很不完善,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性障礙還沒有完全消除,使得農村嚴重過剩的生產要素(主要指勞動力)流不出去,農村甚為稀缺的生產要素(如資金、技術和人才)流不進來,一句話,正常的生產要素流動嚴重受阻。這是近年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農民收入增長趨于緩慢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繼續深化市場取向改革,徹底打破城鄉分割的傳統格局,真正地把自主權、平等權和發展權還給農民。回顧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中國農村必須經歷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導農民最終走上富裕的道路,從根本上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三農”問題。第一次是從僵化的農村體制下解放出來,把生產經營啟主權還給農民;第二次是從極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來,在農村地區發展二、三產業。這兩次變革已經基本上完成,現在正經歷著第三次變革,即從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實現城鄉一體化,使農民同市民一樣,享有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論文
一、準確認識統籌城鄉社會保障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并不意味著在農村建立與城鎮完全相同的社會保障體系,那樣既不公平也不現實,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應當有其特殊性,必須考慮我國農民實際,創造性地尋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平衡性發展,最大限度地為城鄉的每個公民提供平等的社會保障權利。因此,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實際上統籌的是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權利,這是原則,而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所以,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就要做到城鄉居民享有同等的社會保障權利,不因城市身份或農村身份而有差別;就是要求城鄉居民享有平等的社會保障規則和內容,在此基礎上達到社會保障待遇的相對公平。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必須要厘清為什么要統籌?這個問題涉及當前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問題,以及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重要性或必要性。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我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現狀和問題的研究已經很多,在此主要談談對必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首先,如上述,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是確保農村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民權的必然要求。社會保障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動用的是國家公共資源,而公共資源不能由城市居民獨享;其次,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是統籌城鄉系統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同時,統籌城鄉社會保障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條件。第三,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是應對內需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內需不足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城鄉社會保障發展不均衡是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差異日益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我國已經進入快速老齡化的階段,目前老年人口已超過2億,而農村老年人口占到老年人總數的60%左右,但他們的保障待遇很低,只有象征性意義。與此同時,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長期與老人分居,老年人和子女間的感情受到一定影響,再加上傳統孝道觀念日漸式微,導致子女對老年人的經濟支持不足,相當部分老年人生活貧困,甚至處于絕對貧困狀態,迫切需要加速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第五,城鎮化進程加速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期,每年都有大量農村居民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居住和工作。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是使進城農民真正享有和城鎮居民平等的各種權利,其中社會保障是關鍵內容。第六,維護社會公平、穩定的需要。
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充當社會的“安全閥”和“減震器”。目前,我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雙軌并行,待遇差距巨大,但農村保持了相對的穩定,這最主要得益于農民,尤其是老年農民從自身縱向上物質生活的提高:從解放前的食不果腹到現在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但年輕一代的農民則完全不同,他們從一出生就享有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認為這種生活是很自然的,天經地義的。這種情況下,和城市居民橫向對比的差異就往往會被放大,追求公平就成為自然之需,這種需求如若處理不好,將會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社會保障和每個公民的切實利益密切相關,必須積極回應,進行城鄉統籌。
二、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是要和其他改革協同推進。我國當前處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文化轉變的大變革當中,全方位深化改革成為主旋律。在這一背景下,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必須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協同配套,如在戶籍制度、教育制度、住宅制度、勞動保護制度等方面。否則,單純的社會保障自身改革,其效果難免大打折扣。其次是要統籌謀劃,分類逐步推進。統籌城鄉社會保障要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宏觀高度,把城鄉社會保障的發展納入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全局之中統一規劃,綜合考慮。要充分考慮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較低,經濟發展仍然是當前的首先要任務的現實,在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過程中要控制好節奏,確定合適的保障水平,不能超出國家財政、企業和個人承受能力,影響經濟的發展。第三是要考慮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通過血緣、親緣、地緣、業緣的家族及社會網絡化縱向分散社會風險的非正式制度,是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優良文化傳統,這種傳統在受現代化、工業化影響相對較少的農村地區保留的還比較好,但在城市已有相當程度的弱化。
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的措施論文
[論文摘要]城鄉統籌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而統籌城鄉產業發展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前提和重要內容。文章通過對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的認識,提出了推進城鄉產業融合、構建城鄉產業發展平臺、確定統籌城鄉發展的樞紐產業等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的措施。
[論文關鍵詞]統籌城鄉;產業融合;產業樞紐
前言
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針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和二元經濟社會結構下工農分割、城鄉分治的發展狀態而提出來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消極影響的日益顯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內在地要求城鄉統籌,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發展的良性互動。這是因為,作為國民經濟系統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工業與農業、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兩個方面協調發展,才能夠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地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把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納入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全局之中進行通盤籌劃。綜合考慮,以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為最終目標,統籌解決城市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打破城鄉界線,優化資源配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優先位置,實現城鄉共同繁榮。因此,探討城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資源有效配置、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改變目前城鄉產業分離的現狀、推進城鄉產業的轉換升級和協調發展,對城鄉統籌發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對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的認識
校地合作統籌城鄉教育實驗論文
論文摘要: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重慶師范大學認真學習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和重慶市的工作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探索教師教育改革與服務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相結合的途徑,其相關工作和發展思路如下:深刻認清形勢,明確統籌城鄉教育的任務,謀劃服務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著力點;發揮特色優勢,融入統籌城鄉教育改革,履行師范大學使命;加強校地合作,積極參與統籌城鄉教育綜合試驗改革。
論文關鍵詞:重慶師范大學;教師教育改革;地方發展;城鄉教育統籌
今年初,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進一步明確了重慶新階段發展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戰略任務。其中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體制改革,形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支持重慶建設國家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校認真學習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和重慶市的工作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探索教師教育改革與服務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相結合的途徑。現將有關工作和相關發展思路陳述如下。
一、深刻認清形勢,明確統籌城鄉教育的任務,謀劃服務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著力點
(一)重慶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
重慶市統籌城鄉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成“一個中心”、“一個高地”、實現“三個普及”,即: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在西部地區率先“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進入普及階段”。戰略方向重點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統籌發展,重中之重是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一是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二是創新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三是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推動農村教育發展上一個新臺階;四是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快農村學校硬件、軟件建設;五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全面提升農村教師素質,創建一批農村特色學校。
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空間、產業和社會進步三個方面,分析了城鄉經濟和社會統籌協調發展的內涵,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致策取向,即實現城鄉平等和增加農民收入、制度創新和調整分配格局,建立城鄉聯盟的統一戰線。
論文關鍵詞:統籌城鄉;城鄉空間;城鄉產業;社會進步
政府是統籌城鄉發展的主體。這不僅是政府職能的要求,而且也是市場經濟賦予的歷史使命。城市與農村雖然是兩個不同性質的經濟社會單元和人類聚落的空間,但同時又是相互依存、融合競爭的統一體。城市的繁榮要有農村的需求和支持;農村的發展也離不開城市的擴散和帶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城鄉的物質資源、社會結構、生產手段、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文化素質的差異,城鄉處于不平等競爭狀態,城市相對于農村在發展上總是處于優勢,而農村則處于弱勢。但是,無論從國民經濟發展與增長,還是從社會穩定來說,這種優勢和弱勢的關系都不允許成為城鄉自由競爭的依據和手段,否則,將由于農村的相對落后而難以實現現代化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面對這種情況,任何一國政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為了使城市優勢能夠成為促進農村發展和城鄉互助互利的積極因素,不得不利用“看得見手”,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城鄉良性互動機制。這就是政府之所以要統籌城鄉發展的內在原因及其理論依據。
政府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什么?用十六大報告的表述,是指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對象包括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內涵豐富。從我國現階段城鄉關系的現實看,當前各級政府應重點做好三個層面上的協調發展,即統籌城鄉空間、統籌城鄉產業和統籌城鄉社會進步。
1統籌城鄉空間
城市和農村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全部空間,其空間布局和規模比例既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又受到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由不得人們主觀臆斷,是自發決定的結果。我國現存的城鄉空間布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帶有濃厚的行政圈定色彩。從許多國家經驗看,調整與優化我國的城鄉空間結構,矛盾多且任務繁重,當前特別應注意如下三個問題:
金融城鄉協調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兼顧城鄉分析配系變革背景下的重慶鄉村金融需要綜合;重慶鄉村金融變革與停滯中存正在的次要成績;放慢鄉村金融建制變革,構建與完美鄉村金融系統的準則;放慢鄉村金融建制變革,構建和完美鄉村金融政策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農業財物化停滯的微弱趨向、新鄉村建立請求擴展鄉村金融范圍和提供公益性金融效勞、農業消費形式和農家計涯形式的演化要求、鄉村金融供應總量及構造平衡、支持鄉村金融停滯的經濟根底雄厚、支持鄉村金融停滯的政法保證缺失、保持市面導向、放寬市面準入的準則、保持推銷性、競爭性、制度性相聯合的金融系統、保持增強制度支撐與進步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統籌城鄉發展必須建立在健全農村金融體系,促進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基礎上。分析農村金融發展中的問題,確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原則,在體制和政策上創新,實現金融在城鄉間協調和均衡發展,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務。
一、兼顧城鄉分析配系變革背景下的重慶鄉村金融需要綜合
(一)農業財物化停滯的微弱趨向請求翻新金融貨物需要金融保障農業財物化停滯是晉升農業運營效益的無效路徑。正在政府指導和市面推進雙重作用下所引發的農業財物化運營風潮,帶來了金融效勞的深入變遷:一范圍,農業財物化將消費、加工、出售各個環節,構成了一個完好價格鏈系統,相較于疏散、隔斷的原始農業消費運營形式發作了基本性變遷,請求金融效勞改觀一家一戶、單點單環的保守效勞形式,站正在消費聯系鏈的立場,從效勞農業財物化車把企業溯及服務到莊戶;站正在價格鏈的立場,從效勞消費環節蔓延效勞到加工、出售環節,以完好的鏈條型金融效勞促進農業財物化停滯。另一范圍,以車把企業為主體,機構展開的范圍化、市面化消費運營,將千家萬戶的小消費與大市面對于接,其消費運營聯系聯接了多個主體、橫跨多個財物、面臨國際海外,沒有只需求保守的取款、存款、預算效勞,還蔓延出境內業務、期貨交易、消費運營安全等全方向的金融需要;同聲,隨著消費運營范圍的一直擴展和治理程度的進步,其擴張性籌融資需求擔保公司等信譽增級組織的支撐,需要囊括銀號、安全、證券、期貨買賣公司等各類金融成員正在內的齊備金融系統,依據農業停滯特性,翻新金融貨物,為其需要完好的一攬子金融效勞。
(二)新鄉村建立請求擴展鄉村金融范圍和提供公益性金融效勞一是正在施展縣域鄉村共同制度劣勢、整合停滯資源,經過擴展關閉吸引資金、技能、俊杰、治理等內生因素,深淺開拓鄉村地域劣勢資源,放慢停滯二、三財物的進程中,必定正在鄉村地域催產少量的以企業法人造主體的鉆工性范圍化金融需要。二是正在農村途徑、風力、水利、甲烷等旨正在好轉鄉村消費生涯環境的根底設備建立和鄉村城鎮化建立進程中,需要多本質、范圍化金融需要。正在該署需要中,一全體名目因為輸入范圍大、周期長、公益化本質一般,沒有適合生意金融染指,需求制度性金融組織施展作用;一全體名目存正在較好的間接籌融資環境,可應用銀號、擔保組織、政府施行信譽增級,采存入售信托基金、公債券等形式停止間接籌融資,防止適度依托直接籌融資。三是正在醫療、養老、文化等鄉村政法公同事業建立中,其輸入、治理、運用需求制度性金融與非制度性金融和銀號、安全、注資組織等金融成員協力共舉,一攬子處理資金籌得來、管得好、能升值、開啟用等成績。
(三)農業消費形式和農家計涯形式的演化要求金融效勞多元化鄉村勞能源轉移,大范圍的務工經濟加長了資金匯兌需要;同聲正在務工中實現了原始利潤積攢、具備了守業環境的務婦幼民,正在回鄉守業進程中,需求存款、擔保、出租等金融效勞。隨著農民支出溝渠沒有斷拓寬和財產的增多,需求以財產保值升值為手段的分析理財效勞,同聲衍生出置業、消耗性金融需求。隨著農業財物化和田地流轉粗放運營的一直發展,基于莊戶范圍化消費、機器化工作的消費形式變革,需求大額莊戶存款、農業機具出租、農業消費保險等金融效勞。分析上述,隨著農民消費生涯形式的改造、財產的一直增多和文明高素質的晉升,其金融效勞需要曾經由容易的小消費存款向籌融資、出租、保險等多元化金融需要改變;由保守的消費型金融需求向財產治理型和消耗型金融需要改變;由繁多的情理型效勞溝渠向電子化效勞溝渠改變。
有效資金投入統籌城鄉發展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前農村融資的基本形勢;農村融資難的深層次原因分析;改善農村融資狀況的政策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國務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農村資金投入渠道呈現多元化、農村資金供求不均衡的矛盾相對突出、資金外流加劇農村資金短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制約農村資本積累、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傳統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決定了“三農”長期處于弱勢地位、落后的農村產權制度安排.從根本上弱化了農村的融資能力、農村投融資環境相對不佳,制約了農村內部生產效率的提高、健全完善相關立法,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各項惠農政策、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提高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本文以日照市為例,對農村融資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從調差情況分析,農村融資難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成為制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性問題。本文在對農村融資難的癥結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農村融資狀況的政策建議。
論文關鍵詞:農村金融形勢融資制度多元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國務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資金問題.沒有有效的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這個命題就很難突破。為此,我們以日照市為例,實地走訪調查了濤雒、陵陽、高澤等鄉鎮30戶中小企業及450戶農戶,在此基礎上,對農村融資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當前農村融資的基本形勢
受政策、體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三農”的弱質性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日照市農村融資難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成為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