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11:45: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財政政策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財政政策理論

財政政策實施實踐理論研討總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關于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關于中長期財政政策的取向;關于國債的使用效益;關于稅制改革;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職能的定位及與貨幣政策的配合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原有的供給制約轉變為市場需求制約、增發1000億元國債專項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加強對出口退稅的管理、簡并收費項目,減輕企業負擔、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遠未消除,前景尚難預料、國內經濟環境仍將對財政投資政策有一定依賴、靠發債來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能是短期的、發債的原則應該是“透支未來,造福后代”、財政要想更好地發揮作用,還必須通過改革來完善和壯大自身、深入研究世界經濟與我國經濟的運行規律、相互影響及作用力等,具體請詳見。

1998年11月20日財政部科研所、中國財經報社、經濟科學出版社在京聯合舉辦了“改革和發展中的財政理論與政策”研討會。來自財政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等中央部委,以及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研究機構、院校的專家、學者、官員及在京的20多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上,專家、學者主要圍繞1998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及影響、今后財政政策的取向、國債的運用、稅制的改革及財政職能的定位及與貨幣政策的配合等一系列實踐與理論問題展開了深入而熱烈的討論。與會人員提交了30篇論文,限于篇幅這里只就部分會議發言中的主要觀點簡介如下。

(一)關于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

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及我國需求結構的變化,原有的供給制約轉變為市場需求制約,為解決需求不足,實現擴大內需的目標并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以來,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與會專家認為:與貨幣政策相比,以擴大支出為主要內容的財政政策時滯短、作用效果明顯,是當前可供選擇的反經濟周期重大措施。財政部綜合司叢安妮副司長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做了介紹:(1)增發1000億元國債專項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中央財政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增加180億元支出,專門用于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保障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及抗洪救災等。(3)發行2700億特種國債用于補充國有獨資銀行資本金。(4)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加強對出口退稅的管理,努力保持外貿出口的增長。(5)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調整進口設備的稅率,免征關稅或進口環節的增值稅。(6)簡并收費項目,減輕企業負擔。

與會專家認為:采取積極財政政策,除了可以直接增加投資和消費、刺激國內需求外,還能通過補充和增加建設項目資本金,為銀行擴大貸款創造條件。初步測算,1000億國債資金的使用大致可使銀行增加配套貸款1000億元,如將投資乘數效應計算在內,預計1998、1999兩年可以拉動經濟增長2.5—3個百分點。

財政部基建司丁先覺司長還具體介紹了當前采取積極財政政策實施的情況和效果。他指出:從1000億元國債專項資金涉及的投資項目看,安排的2100多個項目的概算總投資超過16000億元,地方財政除承諾歸還轉貸資金外,還配套投資500多億元。從1998年的總體情況看,財政用于基本建設投資的資金,對加大基本建設投資的增加幅度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對于進一步改善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狀況,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基礎條件十分有利。

查看全文

需求理論在財政政策的應用詮釋

關鍵詞:有效需求財政政策局限性

內容摘要: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在二戰以后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一直都處于主流經濟學的重要位置,該理論主張通過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消費、擴大出口等方式來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凱恩斯理論在實踐上有其局限性,只有把凱恩斯需求理論與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使積極財政政策達到理想的效果。

凱恩斯需求理論產生的背景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是20世紀最具有破壞性的經濟事件。在這次經濟危機中,美國工業產值下降30%,股票價值縮水88%,近50%的銀行倒閉,失業率高達25%,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根據傳統的古典經濟學理論,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具有內在的調節機制,“供給創造出自己的需求”,經濟長期背離均衡是不可能的。正如凱恩斯所說:“結果是理論與事實不符,應用起來越來越糟糕。”傳統的古典經濟學理論無法解釋大蕭條的原因,計劃的、非資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歐美大學校園風靡一時,在這種情況下,凱恩斯以拯救資本主義守護神的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

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他的革命性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在他的書中宣稱,資本主義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它沒有向充分就業發展的自然趨勢。凱恩斯認為在自由資本主義的情況下,就業傾向于均衡只是少數的偶然現象,而小于充分就業的非均衡經常存在,解決蕭條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國家干預,增加有效需求來解決就業問題。他認為不是“供給創造出自己的需求”,而是“需求創造出了自己的供給”,凱恩斯認為引起經濟蕭條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主張通過擴大政府公共支出來擺脫經濟衰退。凱恩斯認為政府的作用在于控制任性的資本主義的方向盤,使資本主義這輛高速運行的車不要偏離繁榮的軌道。

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在經濟思想史上有重大的意義,他的理論是對古典經濟學的背叛與偏離,是對亞當•斯密“天賦自由”的市場理論具有威脅力的攻擊。凱恩斯不同于馬克思,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和失業是由其固有的矛盾所決定的,是資本主義制度所決定的,而凱恩斯想努力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是資本主義的拯救者。凱恩斯反對經濟國有化,反對實行價格-工資管制,他主張在微觀層面實行自由競爭,在宏觀層面進行國家干預和宏觀調控。

查看全文

穩健財政政策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

●在經濟總量基本平衡時期,由于物價相對穩定,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應當實行中性財政政策,凸顯穩健特征,注重解決結構優化問題,減弱政府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黨中央、國務院決定2005年實行穩健財政政策,這是順時應勢、及時果斷、高瞻遠矚的重大決策。

●穩健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隨著財政政策由“積極”向“穩健”的轉變,財政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的職能作用將發揮得更為積極。

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當前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和宏觀調控客觀需要作出的重要決策,也是在宏觀調控中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必將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步伐。

正確運用財政政策是實現科學調控的基本要求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主要依靠兩大工具或“兩只手”來調節:一是市場機制,即所謂“無形的手”;二是政府宏觀調控,亦稱“有形的手”。政府宏觀調控應該在市場機制失靈的領域發揮作用,并為市場機制發揮基礎性作用營造良好環境。當前,正確運用財政政策,不僅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必然選擇,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更是不斷健全財政職能的重要內容。

查看全文

歐洲經貨聯盟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調理論研究綜述

內容提要:歐洲經貨聯盟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調是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歐洲經貨聯盟的運行,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理論的研究重點開始轉向歐盟的經濟政策協調。本文對經貨聯盟建立前后有關貨幣政策協調、財政約束與協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動態不一致性等問題的研究進行了回顧。

關鍵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歐洲經貨聯盟協調

歐洲經貨聯盟的建立,使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理論范疇、內容體系和工具方法,在借鑒了其他學科和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最近20多年,經濟學家開始更多地注意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協調,尤其是在醞釀歐洲經貨聯盟過程中。歐洲經貨聯盟的政策協調逐漸成為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焦點。下面對經貨聯盟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調的理論進行簡要回顧。

一、經貨聯盟建立前關于政策協調理論的研究

1.關于財政紀律(fiscaldiscipline)。對財政紀律研究起源于薩金特和華萊士(Sargent,Wallace,1981),他們強調政府財政赤字的程度是預先確定的,并具有非持續性,貨幣政策和價格水平不是外生的。然而,他們都沒有明確制定財政政策的目標,尤其是沒有包括宏觀穩定的目標。不過薩金特和華萊士所分析的方案在強調財政紀律是貨幣穩定的先決條件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經貨聯盟設計者將這一思想加以吸收,并寫入《馬斯特利赫特條約》(簡稱《馬約》)中的關于經貨聯盟第三階段標準的有關條款。

2.關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TabeHini(1986)是最早運用微分博弈模型來分析單一國家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調的。他證明,與非合作博弈結果相比,政策協調加快了經濟向穩定狀態演進并趨同的速度,從而使經濟向預定的目標更加靠近。

查看全文

穩健財政政策立法管理論文

縱觀世界各國的財政政策,大致可分為緊縮的財政政策、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三種類型。穩健的財政政策既有利于財政的需求管理,又有利于財政的需求供給。積極的財政政策是一種典型的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政策,其核心和內容都是圍繞激勵需求而采取的政策措施。當前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問題不只是消費需求不旺,還包括供給需求結構不合理。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可以克服積極的財政政策時代那種以國債投資為主的單一的財政支付手段。而穩健的財政政策能夠采取綜合性的財政手段,如:財政補貼與政府性基金,固定資產投資與國有資產轉讓、保值、增值、財政轉移支付、政府采購、稅收、國債、行政事業性收費、稅式支出等。

1.穩健的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性質、地位

我國實行穩健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概括地說:控制財政赤字、推進改革、調整結構、增收節支。這四項內容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穩健的財政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根本不同點是:穩健的財政政策不僅包括財政收支供給與需求總量的調控平衡,而且還包括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結構的調整與均衡發展。

我國實行穩健財政政策的性質。穩健的財政政策既不是擴張的,也不是緊縮的,而是在財政預算收支上有壓有保,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公務員之家()

有保有限,有嚴有寬;在項目建設上有上有下,有長線有短線,壓與保、嚴與寬、下與上相結合,適度在其中;始終保持預算收支基本平衡、結構均衡。穩健的財政政策是平衡的、勻稱的財政政策,它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可以稱之為“中性”財政政策。

穩健的財政政策是一個國家根本性的、長期性的、基本的,而不是保守的或停滯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是規模與效益、速度與質量相統一,是高水平、高質量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同“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相適應,具體解決的是發展什么和怎樣發展這個全局性的財政政策問題。

查看全文

財政政策的異同論文

摘要:關于積極財政政策和擴張型財政政策的爭論很多,爭議很大,主要有“同一說”、“趨同說”之分。前者認為兩者是一個問題的兩種提法,后者認為兩者都是西方經濟學中的觀點,在刺激經濟發展這一中心層面上是一致的,但認為作為觀點提出的是“擴張”而不是“積極”。事實上,通觀西方經濟、財政思想,擴張型財政政策是指鼓勵、刺激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卻是政府主動、積極參與經濟調控的思想,落實到政策層面上即包括刺激發展的政策,也包括制約發展的政策,或者在同一時期將兩者一并使用。

關鍵詞:積極財政政策;擴張型財政政策;經濟發展

什么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什么是擴張型財政政策,自去年朱镕基總理提出我國要實現積極的財政政策時起,在經濟理論界引起了爭論,時至今日,仍未有統一的看法。其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各種財政手段調控經濟的政策趨向。所謂的“積極的”,是指政府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在經濟萎縮時采用擴張型財政政策,在經濟過熱時采用緊縮型財政政策,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態度是“積極的”。擴張型財政政策和緊縮型財政政策均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我國目前情況下,這一點是必須首先加以說明的。

嚴格地說,從積極財政政策的理論淵源來看,積極的擴張型財政政策的歷史應當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現代財稅經濟理論中,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張型財政政策一般被認為是來自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參見《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正是凱恩斯主義者的極力主張,才使積極的財政政策成為財政理論寶庫的寶物的。后凱恩斯主義者雖然對凱恩斯的理論有所發展,但其宗旨大致仍然不能擺脫凱恩斯理論的窠臼。

按照現代西方經濟理論,財政政策通過調節總需求,發揮其調節經濟、實現充分就業下的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財政政策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財政學說為基礎,按照既定的財政目標——赤字或盈余,通過稅收、財政支出、公債等財政范疇和財政活動方面的相關手段表現出來的。

從世界范圍來看,在19世紀常見的中性財政政策已經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和西方經濟理論的發展,隨著國家干預主義占據主要地位而退居次要地位,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成為政府刺激和抑制經濟發展常用的財政經濟手段。

查看全文

國外財政政策實踐及啟發

[內容提要]從1998年開始,我國執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已有三年多的時間,但政策效果還有待提高.總結與借鑒國外幾十年來財政政策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對提高我們財政政策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關鍵詞]擴張性財政政策稅收財政支出國債

自20世紀30年代凱思斯經濟學創建以來,財政政策一直是各國政府用來干預經濟活動的政策手段.市場經濟意義上的財政政策在我國也執行了三年有余,但實際的政策效果與預想中的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吸收和借鑒別國的經驗與教訓對我們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一、國外財政政策的實踐

按時間線索劃分,國外的財政政策實踐可分為三個時期:

1.以凱恩斯理論為指導的需求管理政策(20世紀3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針對30年代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大危機,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思斯發表了他的《就業、利息、貨幣通論》,詳細闡述了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的政策主張.他認為,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邊際消費傾向偏低造成消費需求的不足,資本邊際效率相對于利息率偏低造成投資需求不足,而利息率偏高又是由流動偏好偏高或貨幣數量偏少造成的,由此導致總供給小于總需求.由于市場調節無法實現總供求的一致,因此政府有必要通過擴大財政支出、增加社會投資的方式對經濟總量進行干預.凱恩斯理論提出以后。很快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采用.整個這一時期,西方主要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以凱恩斯的經濟理論作為制定本國經濟政策的依據,典型代表是美國,擴大財政支出.舉債投資赤字預算是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內容,這種財政政策對克服經濟危機、反經濟筋條以及提高就業串等目標的實現的確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且持續了從“二戰”后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20多年的時間.

查看全文

公共財政結構下積極財政對策研討

內容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建立公共財政體制成為人們的共識。2008年下半年,面對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再次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有效阻止了經濟的下滑,實現了經濟復蘇。但是,目前經濟復蘇的基礎并不穩固,積極財政政策淡出的時機還不成熟,適應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的需要,積極財政政策的調控方向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本文在回顧我國公共財政理論發展演變的基礎上,立足積極財政政策實踐,指出了新時期進一步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應掌握的原則。

關鍵詞:公共財政體制積極財政政策原則

我國公共財政理論的發展演變

(一)計劃經濟下的公共財政理論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理論指導,借鑒蘇聯財政管理模式,并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實踐,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政理論,即“國家分配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分配論”以財政活動滿足國家職能需要作為理論研究的起點,通過透過財政的現象抽象出財政的本質,認為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分配關系”,基本屬性是公平性和利益集團性(或階級性)。這一認識不僅正確揭示了財政的本質、主體、目的,并且搞清了財政分配與其他分配形式的制約關系,這具備了獨特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國家分配論”狹窄化的傾向,它片面強調財政分配的獨立性、強制性、無償性、服務性,其代表形式就是計劃經濟時期出現的無所不包的“大一統財政”,由此其局限性也逐步為人們所認識。

(二)市場經濟下的公共財政理論

查看全文

公共財政結構下積極財政對策研討

內容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建立公共財政體制成為人們的共識。2008年下半年,面對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再次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有效阻止了經濟的下滑,實現了經濟復蘇。但是,目前經濟復蘇的基礎并不穩固,積極財政政策淡出的時機還不成熟,適應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的需要,積極財政政策的調控方向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本文在回顧我國公共財政理論發展演變的基礎上,立足積極財政政策實踐,指出了新時期進一步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應掌握的原則。

關鍵詞:公共財政體制積極財政政策原則

我國公共財政理論的發展演變

(一)計劃經濟下的公共財政理論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理論指導,借鑒蘇聯財政管理模式,并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實踐,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政理論,即“國家分配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分配論”以財政活動滿足國家職能需要作為理論研究的起點,通過透過財政的現象抽象出財政的本質,認為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分配關系”,基本屬性是公平性和利益集團性(或階級性)。這一認識不僅正確揭示了財政的本質、主體、目的,并且搞清了財政分配與其他分配形式的制約關系,這具備了獨特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國家分配論”狹窄化的傾向,它片面強調財政分配的獨立性、強制性、無償性、服務性,其代表形式就是計劃經濟時期出現的無所不包的“大一統財政”,由此其局限性也逐步為人們所認識。

(二)市場經濟下的公共財政理論

查看全文

國外財政政策實踐論文

[內容提要]從1998年開始,我國執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已有三年多的時間,但政策效果還有待提高.總結與借鑒國外幾十年來財政政策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對提高我們財政政策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關鍵詞]擴張性財政政策稅收財政支出國債

自20世紀30年代凱思斯經濟學創建以來,財政政策一直是各國政府用來干預經濟活動的政策手段.市場經濟意義上的財政政策在我國也執行了三年有余,但實際的政策效果與預想中的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吸收和借鑒別國的經驗與教訓對我們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一、國外財政政策的實踐

按時間線索劃分,國外的財政政策實踐可分為三個時期:

1.以凱恩斯理論為指導的需求管理政策(20世紀3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針對30年代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大危機,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思斯發表了他的《就業、利息、貨幣通論》,詳細闡述了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的政策主張.他認為,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邊際消費傾向偏低造成消費需求的不足,資本邊際效率相對于利息率偏低造成投資需求不足,而利息率偏高又是由流動偏好偏高或貨幣數量偏少造成的,由此導致總供給小于總需求.由于市場調節無法實現總供求的一致,因此政府有必要通過擴大財政支出、增加社會投資的方式對經濟總量進行干預.凱恩斯理論提出以后。很快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采用.整個這一時期,西方主要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以凱恩斯的經濟理論作為制定本國經濟政策的依據,典型代表是美國,擴大財政支出.舉債投資赤字預算是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內容,這種財政政策對克服經濟危機、反經濟筋條以及提高就業串等目標的實現的確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且持續了從“二戰”后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20多年的時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