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分析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8 10:05: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博弈分析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博弈分析理論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可行性的博弈分析

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一國政府可以通過貿易政策干預來抽取和轉移國外壟斷企業的利潤或租金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廣泛的爭議,很多學者從實踐角度對這一政策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認為在貿易實踐中使用戰略性貿易政策存在嚴格的條件限制,但從理論可行性角度進行的分析并不多見。本文通過建立一個簡單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戰略性貿易政策在理論上的可行性。

一、戰略出口政策和戰略進口政策的博弈分析

戰略出口政策的主要觀點是政府對寡占行業中的本國企業給予出口補貼,會使本國企業獲得一種Stackelberg領導者地位,增加其在第三國市場的銷售額。出口補貼所帶來的企業利潤增加可能超過補貼額,從而使得本國的福利水平提高。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該觀點,如表1所示,假定在一個寡頭壟斷行業中有兩個潛在的生產者,一個本國廠商,一個外國廠商,二者的產品均在兩個生產國以外的第三國市場上銷售,這兩國內部無消費。括號前面的數字表示企業獲得的超額利潤,括號里面的數字表示該國福利的變化,可以看作是該國政府的收益。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企業獲得的超額利潤等同于該國福利的改善,因為超額利潤可以看作是一種額外的收益,均衡的結果應該是兩個廠商都進行生產,各自獲得5個單位的超額利潤。戰略性出口政策認為本國或外國政府可以改變這一均衡結果。假定本國政府可以給予本國的廠商5個單位補貼,而外國政府不進行干預,如表2所示,均衡的結果是本國廠商進行生產,外國廠商不生產,由于本國政府的補貼,本國福利水平提高了19個單位(。

但如果兩國政府都可以選擇干預或不干預,結果又會怎么樣呢?我們用擴展式博弈表示這一情形。圖1中S表示補貼,DS表示不補貼,P表示生產,D表示不生產。第一層節點表示本國政府決策,補貼或不補貼;第二層節點表示本國政府決策后外國政府的反應決策;第三層節點表示政府決策后本國廠商的反應,生產或不生產;第四層節點是外國廠商的反應;第五層節點是均衡的結果。采用逆向歸納法,可以得到這一博弈的子博弈精練納什均衡為(本國政府補貼,外國政府補貼,本國企業生產,外國企業生產)。這是因為只包含兩國廠商決策行為的從左至右四個子博弈的納什均衡分別為(本國廠商生產,外國廠商生產)、(本國廠商生產,外國廠商不生產)、(本國廠商不生產,外國廠商生產)、(本國廠商生產,外國廠商生產),很明顯,均衡的結果是兩國政府都進行補貼,各自獲得4個單位的福利改進。

因此,政府的干預并不像戰略性出口政策所認為的那樣會在降低對方福利水平的基礎上提高本國的福利水平,而是使兩國的福利水平都比不干預的時候低;雖然如此,由于每個政府都有通過干預提高自己國家福利水平的動機,最終的結果是雙方都干預,政府在戰略性出口政策的選擇上陷入“囚徒困境”。但現實中大部分國家的政府沒有像模型預示的那樣廣泛實行戰略性貿易政策,這是因為上述模型的假定是靜態的,即政府的政策制定是一次完成的。當我們考慮政府在每個時期都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而且無限延續下去,上述模型就變成一個無限重復博弈模型。為了簡化分析,假定貼現率為1,兩國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有四種策略可供選擇:A=每個時期都進行補貼;B=每個時期都不補貼;C=偶爾補貼,即在某一個時期補貼,然后是否繼續補貼視對方的反應而定;D=不補貼,但報復,即自己不首先進行補貼,但如果對方政府在某一時期補貼,則在以后的每一個時期都進行補貼。如果兩國政府都不進行補貼,則兩國政府在每一期的收益都為5個單位,因為我們假定貼現率為1,所以無法算出它的總值,就用R來表示。如表3所示,這一無限重復博弈模型中唯一的(子博弈精練)納什均衡為(D,D),實際的結果是兩國政府都沒有進行補貼,各自獲得收益R,“囚徒困境”并不存在。所以,戰略性出口政策不僅理論上不可行,而且也不會有哪個國家的政府去實施。

戰略進口政策的主要觀點是對進口的寡頭壟斷產品征收進口稅,關稅帶來的進口價格上升會小于關稅本身,這相當于政府利用關稅來抽取外國寡頭壟斷廠商的壟斷利潤。其模型的假定和戰略出口政策是相似的,不過把分析的對象從第三國市場轉向本國市場,對本國廠商扶持的手段也就從出口補貼變為進口關稅,除了需要考慮本國消費者的福利水平受價格變化的影響之外,模型的分析過程和結論與戰略出口政策都沒有不同。那么,在這里戰略進口政策是否可行就取決于對方國家的政府是否可以采取報復措施,如果本國沒有同類產品向對方國家出口,戰略進口政策的實施就可以提高本國的福利水平。但如果對方國家可以采取報復措施,則戰略進口政策在理論上不可行,在現實中也不會存在。

查看全文

保險市場博弈分析管理論文

[摘要]我國保險市場時時處處存在著博弈行為,包括保險政策與保險市場的逆向選擇、保險公司與保險客戶之間的零和博弈和保險公司之間的常和博弈,這對我國保險市場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今大金融背景下的博弈客觀上要求保險業改變以往傳統的競爭方式,通過戰略聯盟和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金融業的合作博弈,并建立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機構等有關部門之間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關鍵詞]保險市場,逆向選擇,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合作博弈

一、保險市場參與者的一般假設

設定保險市場中的參與人有保險客戶、保險公司、其他相關金融機構和政府監督管理機構,并且這些參與者都是理性的,他們會在某種約束下追求最優化的理性決策。

二、保險市場中各方參與者之間的博弈

(一)保險政策與保險市場的逆向選擇

查看全文

博弈論課程教學通識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來通識教育成為大學教育討論的熱點,基礎通識課程博弈論的應用已遠遠超出經濟學范疇。目前國內博弈論課程開設時間不是很長,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論教學過多,實踐應用較少等問題。通識教育對博弈論課程的教學主體、教學客體、教學方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通識教育背景下博弈論課程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豐富理論教學,拓展案例分析、改進教學模式與當地經濟環境相適應、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等對策建議,使學生提高博弈論學習的熱情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博弈論教學效果的目標。

[關鍵詞]博弈論;通識教育;教學改革

黨的報告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國家的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同時對于高校通識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是完善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環,是進一步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要發展路徑。本文在通識教育的大背景下探索博弈論課程的教學改革與發展。博弈論對于人類行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應用決策與抽象分析研究等相關領域,近年來博弈論在社會科學實踐中的成功應用使其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重點內容,各個高校也逐漸將博弈論作為重要的通識類課程。目前國內博弈論課程開設時間不是很長,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論教學過多,實踐應用較少等問題。因此,在通識教育的背景下,對當今博弈論課程的教學思路與方法進行探討,提出博弈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博弈論教學特點進行教學改革,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術應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博弈論課程的學科特點

(一)學科內容繁雜,授課難度大。博弈論是研究社會個體之間相互決策與抽象分析行為動機的學科,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分析個體在決策時的動機,并利用數學模型進行描述與推演,最終得出博弈結果并應用到現實,屬于經濟學與數學交叉產生的較為重要的學科。1944年美國數學家JohnvonNeumann與Oskar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的出版,是博弈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論產生的開始,也使博弈論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活躍在學術界。20世紀以來,政治學、國際關系學(特別在二戰時期廣泛應用博弈論)與進化生物學等都大量引用博弈論的研究方法。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博弈論主要還是作為數學的一個分支,現在,博弈理論已大量應用到經濟學領域,逐漸發展成為主流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一種核心工具,被各門學科所應用。而博弈論的學科體系較為復雜,與傳統經濟學和數學相比,博弈論在兩者的基礎上又融合了心理學、統計學、運籌學與情報學等多門學科,學科系統寬泛,內容較為繁雜。這也使國內的博弈論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分歧,同時由于其內容的繁雜性,博弈論的教學涉及到大量的圖表,數理模型與專業用語,這為通識教育博弈論課程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相比其他通識類課程,博弈論教學內容復雜,學科體系龐大,對于授課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授課能力要求較高,授課難度較大。(二)課程理論性強,實踐要求高。博弈論課程中的不確定性分析、市場分析與委托分析等需要經濟學理論作為支撐,并在此基礎上抽象為數學模型進行應用,因此博弈論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經濟學基礎和數學功底。對于經濟學理論基礎的理解,并與博弈論數理模型推演的不同納什均衡結果相結合,最終學會將現實中的經濟問題抽象為博弈論模型進行求解是這門課的教學目標。因此博弈論課程教學涉及到大量的理論闡述,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學功底。同時博弈論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聯系較為緊密,因此在理論性較強的同時,教學也要注重實踐性。在引導學生扎實學習經濟學理論基礎的同時,注重理論運用到現實的實踐能力培養,將理論運用到現實中解決具體問題。而傳統的博弈論課程教學,缺乏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課程的效率較低,教師的教學成果也難以得到改進和提高。

二、現行博弈論課程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國際機制理論分析論文

博弈論概說

所謂“博弈”(Game),是指某些個人或組織作出相互有影響的決策,它不僅包括撲克、橋牌等游戲,也包含現實生活中大量的合作和沖突現象。博弈論又稱“對策論”,研究的核心是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

博弈論的原始思想萌芽于2000多年前,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典籍如《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中都充滿了博弈的案例?!疤锛膳c齊王賽馬”就是我國耳熟能詳的博弈實例之一,但這不過是博弈思想的雛形,現代意義上的博弈論則是20世紀的貢獻了。一般認為,1944年同馮·諾伊曼(Von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發表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TheTheoryofGamesandEconomicBehavior)提出合作博弈的基本模型,標志著現代博弈論的開始。50年代,博弈論巨匠輩出,納什(Nash)提出了非合作博弈論,塔科爾(Tucker)定義了“囚徒困境”,從而奠定了現代非合作博弈的理論基石。60后代,澤爾騰(Selten)將納什均衡引入動態分析,創立了“精煉納什均衡”的概念;海薩尼(Harsanyi)則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論研究,隨后出現了不完全信息博弈論。至此,博弈論的理論構架基本完成。

博弈論可以劃分為合作博弈(cooperative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game)。二者的區別主要在于參與人能否在行為時達成有約束力的協議,達成則是合作博弈;反之,不能強制他方遵守協議,各參與人只能選擇自己的最優戰略,則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強調團體理性、效率、公平和公正;非合作博弈則強調個人理性、個人最優決策。我們談到的博弈多指非合作博弈。

博弈有兩種劃分:從參與人出場的先后順序來看,博弈分為靜態博弈(staticgame)和動態博弈(dynamicgame)。靜態博弈指博弈參與人同時選擇行動或非同時行動但對前者行動一無所知;動態博弈指參與人行動有先后順序,且后行動者能夠觀察到先行動者的選擇。從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知識來分析,博弈分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前者指每一個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特征、戰略和支付函數有確切的了解;后者則恰好相反。將兩種分析結合起來,我們就有四種類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1.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納什均衡

查看全文

走進博弈課程案例教學分析

摘要:博弈論作為面向不同專業、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開設的學校通識教育選修核心課程,著力于學生知識結構優化、能力提高和精神成長的非專業教育。本文通過對博弈論基本知識及原理的介紹,對《走進博弈》通識課的教學特點、課程開設的重要性、存在問題及其教與學的方法進行了探討,強調了案例教學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使學生通過《走進博弈》這一通識課程的學習,掌握博弈分析方法,建立博弈思維方式,不單是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關鍵在于贏得更好的結局。

關鍵詞:走進博弈;通識課;案例教學

假如你正在跟朋友打電話,手機信號突然斷了,此時,你會立即撥電話過去,還是等你的朋友撥電話過來?這就是博弈,生活中博弈時時存在。博弈論是研究行動主體對行動策略進行決策的一門學科,尋求主體之間達到平衡時各主體利益的最大化。博弈論作為面向不同專業、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開設的學校通識教育選修核心課程,著力于學生知識結構優化、能力提高和精神成長的非專業教育。通識課《走進博弈》的設置,通過對博弈基本知識的介紹與學習,不單是為了使學生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更在于讓學生贏得更好的結局。博弈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它不是高深的數學難題,也不是復雜的邏輯分析,但是在學習中確實會應用到數學表達、邏輯關系,但最終的目的是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合理解釋博弈現象。所以,即使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也可以學好博弈論,甚至成為生活中的決策高手?!鞍咐虒W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對具體教育情境的刻畫與描述,引導學生對某些特殊的問題情境進行討論、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1]。對于面向所有專業學生開設的通識課的教學,就應該把實際應用和問題理解作為首要關注點,基于此,案例分析教學法就成為了較為適用又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對具體的實際案例分析,師生對陳述問題進行共同探討,討論過程中把學生作為問題思考的主體,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會較多地使用案例分析來講解博弈論的概念和原理,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受到啟迪,從而領會博弈論的精髓。

一、《走進博弈》課程定位與目標

博弈論課程,最初只在國外高校的本科、碩士研究生課程中設置,并且較為普及。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高校才剛剛開始設置博弈論相關課程的教學,而且僅僅是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譬如:北京大學的光華學院在碩士生的課程中就開設了博弈論選修課。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我國經濟學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進一步提高經濟學學科的教學質量,豐富廣大學生的學科知識,博弈論的教學在國內的本科、碩士研究生教學中越來越普及,同時博弈論在經濟學類課程中頗受歡迎,又促使博弈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斷得以創新,從而更廣泛地應用于現實的問題。隨著博弈論在經濟學和管理學課程中的廣泛應用和普及,博弈論這一學科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也越來越普遍。博弈論廣泛的應用前景需要廣大學生較好地掌握該種理論工具,而博弈論又兼有數學學科處理問題的特點,進而更加增加了博弈論學科的魅力。博弈的思想來源于現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可以運用數學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解釋和說明。在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博弈論在經濟學以及社會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的不同應用,使學生能夠在正確理解并把握戰略行為(策略行為)基本特征的基礎上,更系統地理解博弈的原理、更好地形成博弈的思維。由于博弈論是西方當代重要的經濟學理論分析工具,博弈應用的前景非常廣泛。為了滿足當代大學生對博弈論知識的需求,面向全校多個學科專業開設了博弈論通識選修課程《走進博弈》,也希望通過本門課程的設置,為更多專業學科的學生開拓學習視野,拓展、豐富其知識涉獵范圍,掌握更為廣泛的博弈分析方法,助推其專業課更好地學習與發展。

二、《走進博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全文

基于進化博弈的電信企業監管研究

【摘要】基于進化博弈理論,本研究對電信企業與監管機構間的博弈關系進行探討。通過對均衡結果的比較分析,得出:博弈兩方的收益大小受到策略選擇比例大小影響,當決策行為側重于企業長遠利益時,企業才有可能獲得更高收益。

【關鍵詞】進化穩定策略;電信監管;進化博弈

一、引言

完全理性,往往是經典博弈論中的必要條件,在參與的過程中均通過獲取最佳策略獲取最大利益,但實際情況下的參與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無法做到完全“理性”。近年來,進化博弈理論的重視程度加深,其將有限“理性”假設作為理論基礎。[1]我們發現,進化博弈的模型可適用于多種領域。因此,我們通過采取動態分析這一方法,將對參與人行為有一定影響的各種因素納入設計好的模型,根據系統論相關觀點來對群體行為的演化趨勢進行深入考察與研究。國內外眾多學者在這一領域采取了一些有效研究,如在應用上,進化博弈理論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進化博弈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另一種為進化博弈在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研究。[2、3]

二、進化博弈理論在電信監管方面的應用

進化博弈論廣泛應用在生物學、社會及經濟學。而目前涉及到電信企業及監管機構的博弈研究中,學者們依舊會默認博弈主體是完全理性的,這也是基礎的假設前提。[4]并且,二者的研究一般認為是基于非合作性質的博弈。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二者往往多是有限理性的,完全理性的存在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因此,從現實意義的角度來看,引入進化博弈研究理念來創新電信監管部門對電信企業的監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查看全文

探究博弈論的基礎理論和近年演變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認識水平逐漸加深,博弈問題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經濟博弈論以其貼近現實的方式,揭示了現代經濟活動的內在規律。它的發展過程也就是納什均衡從提出到改進的過程。隨著博弈論理論體系的日益成熟和其在經濟領域中地位的不斷提高,它已被廣泛應用到現實經濟生活中。文章擬總結納什均衡,指出其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博弈論;納什均衡

一、引言

博弈論(張維迎,1996)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博弈論故此又稱對策論。

謝識予教授認為,博弈即一些個人、對組織或者其他組織,面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下,同時或者先后,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和策略中進行選擇并加以實施,各自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

二、博弈論的發展

查看全文

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市場博弈定位論文

【摘要】郵政儲蓄銀行全面進入金融市場是一個充斥著理性沖突的博弈格局,銀監會、國家郵政總局、郵政儲蓄銀行與商業銀行四方都有各自的得益要求,從博弈雙方的策略分析,商業銀行一般采取資金、技術、管理優勢;銀監會通常運用政策杠桿作為主要調控手段;國家郵政總局運用其管理職能;郵政儲蓄銀行則是在政府與商業銀行之間尋求可能而利益最大化的發展途徑。這種合作策略的選擇是典型的博弈納什均衡。

【關鍵詞】郵政儲蓄銀行市場博弈

郵政儲蓄資金的增長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從1986年,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同意在郵政系統經營郵政儲蓄業務,短短十幾年,郵政儲蓄就成為僅次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五吸儲大戶。到2006年3月末,郵政儲蓄存款余額突破1.48萬億元。郵政存款膨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率傾斜政策導致的強勁利益驅動機制。這種經營模式導致了業界對郵政儲蓄“兩宗罪”的批判:一宗罪是它加重了財政負擔,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財政每年需要支付300億利息給郵政儲蓄;另一宗罪則是造成農村資金倒流回城市,影響了農村經濟的正常發展。因此,2005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通過了《郵政體制改革方案》,確定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在郵政儲蓄銀行全面進入金融市場的變化下,運用新的經濟學理論,對金融市場進行深入的思考,高屋建領,審時度勢,從而著眼現實、把握未來,對于我國金融市場的長遠和健康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從經濟學中博弈論的視角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實質上是利益主體各方競爭與合作的結果,競爭各方在遵循一定游戲規則的基礎上,運用策略以達到己方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在客觀上促進市場的成熟和演進。

一、關于理論框架

“博弈理論”(GameTheory)是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之一也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兩個以上決策主體的相互性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性問題的理論與方法。博弈論發端于20世紀20年代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理論由納什、海薩尼、澤爾騰等共同創立。作為一種關于決策和策略的理論。博弈論試圖描繪在一個被極大的簡化設置下的復雜策略情況。因此適用于一切通過策略進行對抗或合作的人類活動和行為。

博弈論以理性人的假設為基礎。其基木架構是:(1)有博弈方和一定的規則。(2)博弈各方的策略選擇至關重要。(3)博弈方的策略有相互依存性并發生互動影響。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可能的決策進行封閉式決策。(4)有博弈的結果或稱博弈方得益,或贏或輸或平。各有所得。

查看全文

馬克思主義學派革命理論論文

革命理論是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它指出,革命是社會基本矛盾作用下的必然結果。但分析馬克思主義認為,革命不是一呼百應甚至是不呼即應的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它應該具備微觀層次的分析性基礎。分析馬克思主義者把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宏觀理論還原成個體選擇理論,認為革命是個人根據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理性選擇的結果。埃爾斯特、羅默、布坎南等一大批分析馬克思主義者都參與了這一問題的討論。①埃爾斯特的革命理論是其典型代表。

一、囚徒困境博弈:階級革命的障礙

分析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革命是一個團體中大多數成員一致性、積極地參與集體行動的過程。從個體角度去分析,每個個體所面臨的狀況就是囚徒困境博弈。每個個體都有“參加”和“不參加”革命的兩種選擇,但革命是否成行不僅取決于自己的選擇,還取決于群體中其他人的選擇。只有大家都選擇參加革命,革命才能最終成行,只有選擇參加革命的人數達到一定數量,革命成功的機會才會大大增加。革命運動的形式體現為下述囚徒困境博弈:

這是一場某一給定個體與任一他者之間的一種策略游戲。對這些行動者中的每一個而言,兩種策略是有效的:“參與”到集體行動中,或者“棄權”。對應任一組策略選擇,都有一個“支付”(或稱“得益”,即在某種策略選擇下的自己所得結果)。在每組支付中,第一個數字代表“我”的支付,第二個是他人的支付。

埃爾斯特指出,與集體行動相關的收益與損失必須用“期望效用”來測定,其效用計算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源于合作的收益,用“所有人都參與集體行動的條件下個體的收益與沒有人參與集體行動條件下的個體收益之間的不同”來定義。二是搭便車情況下的收益(免費乘車效用)。這表現為以下的不同:其他所有人都參加集體行動,但他自己不參加時他個人的收益,與每一個人都像他這樣想、這樣做時他的收益。三是單獨行動的損失——這是“沒有人參與集體行動的情況下他的收益與他是唯一的參與者或少數參與者之一情況下的收益”[1]351-352之間的不同。在上面的博弈中,b-a代表合作的收益,c-b代表搭便車收益,而a-e代表單獨行動的損失。理性的人會認識到,無論別人怎樣選擇,棄權都是我的最佳選擇。如果其他人都參與到集體行動中,我就能通過棄權獲得搭便車收益,而如果每個人都棄權,我也能通過棄權避免單獨行動的損失。因為每個人都知道這一推理,博弈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棄權,理性的人進行理性選擇卻得到非理性的結果,失去了源于合作的收益,出現“囚徒困境”;而且革命的集體行動不會實現。

由上述分析可見,個體在是否參加革命的問題上,如果純粹從物質利益考慮,他會選擇“棄權”,革命運動常常會遭遇搭便車問題的阻礙。所謂搭便車問題就是不參加革命(不付出代價)而分享革命后的共同福利。如果眾多個體經不住“搭便車”的誘惑,集體行動就不會出現。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受到挑戰。只有個體克服了搭便車問題,選擇革命、合作,集體行動才可能實現。埃爾斯特和布坎南詳細分析了這一行動模型,揭示了囚徒困境的邏輯預設,找出了從“囚徒困境博弈”向“合作博弈”轉化的機制。

查看全文

博弈論在經濟學的應用探討

摘要:博弈論又名對策論(GameTheory),是系統研究多種博弈問題的理論,也是尋求合理策略的選擇和策略合理選擇時博弈的結果,成為可以有效分析結果的方法。博弈論是決策理論,同時也是經濟學標準分析工具,其可以揭示多種經濟現象背后存在的規律,也可以對經濟活動下人們的行為規律深刻剖析。博弈論自古有之,田忌賽馬就是博弈論的萌芽,隨著博弈論理論的不斷成熟,已經發展成為經濟學領域的前沿學科,尤其是對企業和公司的競爭分析,可以把博弈論作為分析工具,所以在現代經濟學中的利用意義深遠。本文對博弈論的現實問題概述,討論如何利用解決博弈論解決問題,最后對博弈論的實際應用分析,希望隨著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深入利用,可以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博弈論;經濟學;應用;探討博弈理論

在近20年實現飛速發展,也帶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騰飛,其基本出發點是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為,主要研究行為和利益的決策,以及市場均衡問題,涉及到決策的原則、方法以及收益、均衡和結果等。因此,博弈論的方法承認個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因此適用于分析市場經濟下人們的經濟行為,還包括各種經濟關系以及社會經濟活動效率。然而我國長期以來為計劃經濟體制,其強調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所以博弈論和計劃經濟融合較差。

一、博弈論的現實問題

博弈論模型的優勢在于根據其特定的結構,可以將很多經濟學、政治學、國際關系、軍事戰略等問題在一個模型下解釋。比如在國際社會中,如何應對國際恐怖組織是熱門的話題,假設防御方先做出決策,而恐怖襲擊方根據防御方的策略做出決策,進而制定出最終的襲擊計劃,最優決策也因此形成。因此,防御方所制定的防御決策必須使恐怖襲擊方做出的襲擊計劃損失最小。再如“納什均衡”,以囚徒困境為例(見表一),在甲乙都招供的情況下就是“納什均衡”。同時,博弈論還提供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思想方法。當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階段,適用于以下條件的經濟分析:a不確定性;b不完全信息;c不完全競爭;d動態條件,同時還強調機制、制度和規則的優化博弈論,這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

二、如何利用解決博弈論解決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