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在管理學中的應用范文

時間:2023-09-22 17:2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博弈論在管理學中的應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博弈論在管理學中的應用

篇1

關鍵詞:博弈論;本科;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251-02

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的最新發展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那就是博弈論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教學、科研以及在社會各個層面的應用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所以,許多高校的經濟與管理專業都與時俱進地將《博弈論》作為本科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然而,由于《博弈論》發源于運籌學,對數學理論的要求較高。盡管博弈論中許多案例(例如“囚徒困境”、“性別大戰”等)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但一旦從形象的案例講解轉入到抽象的理論推演,學生難免會遇到較大的學習困難。因此,如何使學生既掌握基本理論又能夠加以運用,就有必要對大學本科階段的《博弈論》課程從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博弈論課程的教學特點

1.教學過程通常淺入深出。談及博弈論,人們往往會想到“囚徒困境”、“田忌賽馬”等經典案例,這使得博弈論的內容顯得比較生動,也易于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因此,通常博弈論的教學會以簡單的案例分析為切入點,以激發學習者的興趣。但隨著講授內容從純策略的納什均衡分析,逐漸向合作博弈、演化博弈、重復博弈等較為復雜的博弈分析過渡時,往往會涉及到一些較為復雜的數學定理和推演方法。這使得博弈論的教學體現出淺入深出的特點。

2.需要較好的數理基礎。早期,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它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興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因此,經過科學抽象化的博弈理論,一般采用嚴謹的數學語言來進行表述。例如,對問題的描述是以集合的形式表達,對關系的刻畫是以函數形式表達,并通過嚴謹的數學證明得到最終的結果。這需要本科生在此前具有較好的高等數學、數理統計和運籌學基礎。

3.應用范圍廣泛。由于真實的社會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使博弈理論可用于經濟、政治、外交乃至戰爭等廣泛的領域。博弈論可以將生活中的經濟現象進行數學的抽象,并通過嚴謹的數學推導,揭示該經濟現象的發展趨勢和可能產生的最終結果[2]。例如,演化博弈理論,有助于理解生物種群之間的進化行為;信號傳遞原理,有助于理解軍事中的策略互信行為;委托—理論,有助于理解勞動力市場的抉擇問題以及二手車市場的交易問題。

二、博弈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案例支撐還不夠豐富。博弈論的教學必須以案例作為引導,這需要課程案例具有以下特征:(1)案例必須緊密聯系現實;(2)案例要能充分體現一方面的博弈思想;(3)案例需具備一定的參與性,使學生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深刻地感受到博弈的法則。盡管在博弈論的教學中已經累積了一定量的案例,但仍顯得不夠豐富。特別是對于經管專業的本科生而言,需要把理論的學習融入對經濟活動實踐的研究和認識之中,以提高學生分析經濟現象以及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

2.數理推演比較枯燥。博弈論中的數理推演較為復雜。國外學者普遍認為,要理解博弈論的數學精髓,那么測度論、隨機過程、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數學分析、拓樸學等知識是非常必要的[3]。例如,在納什均衡存在性的證明,就需要用到Katutani不動點定理[4]。而現在許多高校經管專業本科生都是文理兼招,由此導致學生的數學功底不一。因此,教師講授難度較大,學生也不易理解。

3.實驗與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博弈論實踐性較強,需要運用實驗教學手段來使學生作為直接利益主體參與決策,并引導他們分析博弈結果背后的內在驅動機制,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但是,許多學生受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影響,參與的積極度有限;同時,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也有待于進一步認識和深化。這使得實驗與實踐教學不充分,即使學生掌握了理論模型,也難以用于實踐,導致“學”與“用”脫離。

三、互動式教學的應用探討

從上述分析可見,將互動式教學引入博弈論課程具有鮮明的意義。第一,通過親身參與,有助于學生理解博弈基本思想;第二,有助于學生掌握理論模型,并促進學與用的結合;第三,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在博弈論課程中,嘗試性地進行互動式教學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盡可能地為博弈論中的基本思想尋找可供學生參與的游戲。例如,運用“猜數字”游戲來呈現重復剔除劣勢策略的思想、運用“山地攻守戰”游戲來講述共同知識的含義、運用“模擬選舉”游戲來分析中間人選民定理。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通常會按照既定游戲規則讓學生分組參與,并記錄下游戲過程和結果。而在對博弈結果進行歸納和分析時,還往往采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博弈中的奧妙,進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2.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就需要任課教師深刻理解博弈的主要內容,恰當地設計游戲規則使得其趣味性更強;同時,需要賦予一定的游戲獎勵,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①教育是一個興趣導入的過程,然后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要在一堂課里面始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不容易,這就需要教師合理掌控行課節奏,使趣味教學貫穿于課堂進行的始終,而不是頭重腳輕。通過合理的實踐教學安排,使學生感到博弈論的學習,是在“玩中學、樂中學”的氛圍中進行的。

3.注重思想傳授,淡化數學推演。互動式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理解博弈論的重要思想,能夠運用該思想去分析一些現實問題。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數學推演,只是簡單介紹其基本過程,② 而將其內涵的思想融入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

篇2

財政學的多元化特點要求財政學教學方法必須更加多樣化,并且不斷革新,與時俱進。目前,關于財政學科屬性的研究較為豐富、成熟(張馨,2001;高培勇,2002),關于財政學的教學方法有一些研究(金雙華,2000;喬麗茹,2009;韓雪,2009;白恩來,2009等)。但是這些教學方法受經濟學研究范式的影響較大,不夠多樣化。除了常用的多媒體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常用教學方法以外,體現財政學多元化特點的研究方法還不成熟,適合公共管理學科的專門的教學方法研究還不多。因此,本項目擬對此開展研究,以豐富現有的財政學教學研究成果,并促進理論分析能力與應用操作能力兼具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使公共財政課程既體現財政學科課程作為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交叉學科的特有性質,又反映財政學在公共管理領域中的特有價值。如何既滿足有志于繼續深造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又兼顧部分準備就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如何找到既體現財政學多元化特點,又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財政學多樣化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具體而言,本文主要致力于以下教學方法的探索:首先,怎樣利用計量經濟學、博弈論等一些先進的方法把深奧的財政學理論以案例教學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其次,怎樣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公共管理的視角來分析、解決公共財政事務;再次,怎樣彌補現行公共管理類專業純理論、較為空洞的教學特點,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介紹實務性知識,體現財政學應用理論學科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應用、操作能力。

二、幾種財政學教學方法

1.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在財政學發展歷程中,計量經濟學分析工具的發展直接推動了財政學實證研究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計算機硬件技術及計量經濟學軟件的開發及應用、相關數據庫的建立直接推動了財政學實證研究的發展。未來在更加廣泛的范圍運用數理和計量工具是財政學研究的基礎和重點。毫無疑問,把這一重要的方法介紹給學生是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然需求。不過,計量經濟學工具的采用有些必要的前提條件,即模型選擇恰當、相關研究基礎數據充分、樣本的代表性好、結論有意義且可以推廣。否則,就可能出現“偽回歸”等后果,不僅浪費課堂教學時間,甚至會誤導學生。這就要求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本項目將研究計量分析方法在財政收入規模的影響因素、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稅收的經濟效應等問題上的應用。在財政收入規模分析中,研究目的是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來驗證主要由經濟因素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相關理論。課前,先組織學生收集我國相應年份的統計年鑒數據,并輸入SPSS、EVIEWS等統計軟件中。上課時,根據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因素,如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分配政策與分配制度、價格水平等因素,在老師引導下建立回歸模型。然后,由學生利用事先收集的數據對影響我國財政相對收入規模,即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因素做回歸分析和假設檢驗。根據回歸分析結果驗證結論,即各項因素對財政收入規模的影響大小,從而為以后我國財政收入規模的調整提供政策建議。這樣既可從經驗分析的視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類似的分析還可以應用于財政支出規模、稅收的經濟效應等內容上。

2.博弈論分析法博弈論(GameTheory)亦名“對策論”,屬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目前在經濟學、國際關系、政治學、公共管理等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是體現公共管理特點的教學方法之一。公共財政教學中,在分析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外部性、財政決策程序、財政監督等很多內容時都可以采用博弈論分析方法。以中國政府間財政關系為例。最初,在中國1994年稅制改革后,分權式的財政體制框架導致了地方財力小于事權,中央財力大于事權的縱向不平衡的財政體制。地方為了保證公共服務的順利提供,只好在原有財權劃分框架外尋求額外的資源,基層政府就征收了“三提五統”。“三提五統”加重了農民負擔,中央就尋求改革,廢除農業稅,從而“倒逼”地方政府不能亂收費。可是,地方政府無錢的結果導致地方公共衛生、教育、農田水利設施等公共服務提供不足,從而反向“倒逼”中央財政提供相應的轉移支付。事實上,地方財權嚴重小于事權的狀況還導致了地方負債嚴重和地方形成“土地財政”兩大后果。前者“倒逼”中央政府被迫于2009年允許發行地方債券;后者引發了房價居高不下,住房成為嚴重的民生問題,并導致中央調控過高房價的政策遲遲難以奏效。這又反過來“倒逼”中央采取措施,醞釀征收房產稅等稅種作為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保證地方的財權。可以說,借助于博弈論分析方法,就可以將我國現存的很多社會問題與我國的財政體制安排聯系起來,使學生能夠深刻地認識到事情的本質。當然,如何針對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外部性等不同的財政知識,選擇合適的博弈論知識,使二者銜接協調是接下來教學研究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篇3

【關鍵詞】管理科學;定量決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正確的決策工具對管理工作至關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管理學與數理統計、運籌學相結合,形成了科學的決策方法,并成為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著重介紹定量決策在管理科學中的應用。

定量決策主要是采用數學模型,進行量化分析,以幫助管理者尋求最優決策。其優點是增強決策科學性,減少人為因素對決策的影響。定量決策產生于二戰時期,當時用于解決軍事問題, 二戰后轉向解決企業問題。在管理應用方面,定量方法包括統計學、最優化模型等。比如線形規劃就是其中的一種技術,用來改進資源的分配決策;經濟訂貨模型可以顯示庫存狀況,管理者根據庫存水平及時調整訂貨數量。這些定量模型用來改進管理的決策。通常管理者面臨的決策環境有三種:確定型、風險型、非確定型環境,管理者需要根據決策環境選擇相應的定量決策方法。下面介紹在不同情況下定量決策方法的應用。

1 確定性環境下的決策

確定型決策指決策者所處環境是明確的,每一種方案只有一個結果,決策者根據實際情況從備選方案中選擇收益最好的方案。確定型決策通常使用線性規劃法、盈虧平衡分析法、內部投資回收率法等。

1.1 線性規劃法:線形規劃法的實質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 列出目標函數方程,得到最優解。這種數理學方法廣泛應用于企業的產品制造、原材料分配、人員配置等,其目的是為了利用有限資源獲得最大產出。

以某企業生產為例,該企業有A、B兩種產品,需要甲、乙、丙三種原材料,企業三種原材料年供應量分別是48噸、84噸和80噸,生產A產品需甲、乙、丙三種原料8噸、8噸和20噸,生產B產品分別需三種原料12、24和10噸。如果A和B產品每噸獲利分別是15萬元和20萬元,需要生產甲和乙產品各多少噸,才能使企業獲利潤最大?我們可以通過線性規劃,列出函數方程解決。

解:假設A、B產品分別生產X1和X2噸時,企業利潤最大。

8X1+12X248

8X1+ 24X284

20X1+10X280

求出最優產品組合X1=3噸,X2 =2噸

最大利潤 Z(X1,X2)=15X1+20X2=85萬元

也就是當生產A產品3噸,B 產品2噸時企業獲得利潤最多。

1.2 盈虧平衡分析法:根據產品的成本、利潤和銷量的綜合分析,用來找出盈虧平衡點,預測利潤,控制成本的一種數學分析方法。在盈虧平衡點上,產品的成本與收益達到平衡,這時企業既不虧本也不賺錢。

盈虧平衡分析需要找出盈虧平衡點,即保本點,用來指導企業以最小的成本生產更多產品,并使企業獲得最大利潤。

(1)盈虧平衡分析的基本模型如下:

圖1 盈虧平衡分析模型 圖中總收入S與總成本線C的相交點E,代表企業的盈虧平衡點,橫軸上與E相對應的E1為保本產量,縱軸上與E對應的S1為保本收入。這里生產總成本包括產品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以E作為臨界點,當產量為平衡點E1時,成本利潤持平,當生產量低于保本產量E1時,則發生虧損;超過E1,企業則盈利。

(2)盈虧平衡分析計算公式:Q=CP-V

其中:Q為盈虧平衡點產量;

C為總固定成本;

P為產品價格;

V為單位變動成本。

如果要獲得目標利潤B時,計算公式為:Q=C+BP-V

其中:B為預期的目標利潤;

Q為實現目標利潤B時的產量或銷量。

(3)盈虧平衡分析實例

某廠生產一種產品, 總固定成本為80萬元;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為10元;產品銷價為15元。代入公式得出保本產量80萬元/(15-10)元=16萬件產品。如果該廠希望實現5萬元利潤時,其產量應是(80+5)萬元/(15-10)元=17萬件。因此該廠需要在保本產量基礎上再生產1萬件產品就可獲利5萬元。

2 風險型決策方法

風險型決策也叫隨機型決策。風險型決策有一個明確的決策目標,如最大利潤、最低成本;存在兩個以上的備選方案;每個可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可以估算出來。比如銷售某產品,事先雖不能肯定產品將暢銷還是滯銷,但能估計每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決策者無論采取哪一種方案,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故稱為風險型決策。風險型決策一般方法有決策樹法、期望值決策法、矩陣匯總法、博弈法等。

2.1 決策樹法:是風險型決策中最常用的方法,通過繪制決策樹圖,計算各方案收益值選擇最優方案。決策樹法步驟如下:繪出決策樹型圖,計算各方案損益值,選擇最優方案。

(1)比如某企業計劃開發新產品,據市場預測產品銷路好的概率為0.7,銷路差的概率為0.3,可采用的開發方案有2種:一是新建生產線,需投資200萬元。據初步估計,銷路好時,每年可獲利100萬元;銷路差時,每年虧損20萬元,服務期為10年。

二是改造舊生產線,需投資50萬。銷路好時,每年可獲利40萬元;銷路差時,每年仍可獲利30萬元。服務期為10年。試選擇方案。

解:(1)繪制決策樹:

(2)計算方案點的期望投益值:

E1=[0.7×100+0.3×(-20)]×10-200=440 萬元

E2=[0.7×40+0.3×30] ×10-50=320萬元

比較E1,E2選擇方案1為最好。

2.2 矩陣匯總法:矩陣匯總法是把決策中考慮的各種因素匯總, 然后根據其重要程度給各種因素一個權數, 幫助決策者擇抉。

比如現在某企業有A、B兩種產品,打算次年重點投資其中一種產品,根據預測:A產品預期利潤80萬元,市場占有率8%;B產品預期利潤200萬元,市場占有率2%,如果單從利潤角度考慮,通常選B,如果兼顧長遠發展,與競爭對手搶占市場,那么我們可以賦予利潤和市場占有率不同的權數來綜合計算。

假定利潤權數定為0.6,市場占有率權數為0.4。我們將利潤和市場占有率進行標化,得出利潤指數,A為40,B為100;市場占有率指數A為100,B為25。 產品指數與權數相乘得到權數,根據綜合加權值選擇最終方案,如表1:

表1 矩陣匯總計算表

根據計算結果,選擇B產品重點發展,如果企業對計算權數進行調整,那么計算的結果會發生改變。

2.3 博弈法:博弈論也稱為“對策論”,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近年來被引入管理學,中國古代的“田忌賽馬”就是對策論的一個例子。博弈論研究個體在復雜的相互影響中趨利避害,尋求最優策略。對企業而言,由于企業面臨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我們可以看成是企業與自然的博弈,決策者需要審時度勢,兩利相衡取其重, 兩害相權取其輕,下面是一個簡單的個體博弈案例。比如某企業有一筆備用資金200萬,如果存入銀行,可以獲得4.5%的年利率;如果選擇債券投資,市場收成好可獲利20%,估計發生概率為0.7;若遇上金融危機,經濟滑坡,將損失本金的20%,估計概率是0.3。企業主該如何選擇呢?這就需要根據2種情況的年收益和安全性來考慮。

利用博弈論計算,若存入銀行,旱澇保收,每年獲利9萬。若投資債券,當市場發展好可獲利40萬;遇上天災人禍,損失40萬,將概率計算進來,投資債券的期望收益值為40×0.7+ (-40)×0.3 = 16萬元。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案。

3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非確定型決策指決策者所處環境是不確定的,未來出現何種自然狀態及其發生概率均不知。當決策者比較不同方案時,只能根據主觀經驗選擇。非確定型決策方法有樂觀法、悲觀法、折衷法、后悔值法等。

仍以企業為例。某企業有三種新產品待選,估計銷路和損益情況如表2:

表2 產品損益表(萬元)

第一種是樂觀法,也稱為大中選大法,決策者非常樂觀,在三種產品收益最好的情況下選取最大值,甲最大收益50萬,乙產品收益80萬,丙產品收益40萬,我們選取乙產品為最佳方案。

第二種是悲觀法,稱為小中取大法。市場情況不景氣,決策者在三種產品收益最差的情況下選取最大收益,甲產品最差收益是虧損20萬,乙產品是虧損40萬,丙產品虧損3萬,該情況下我們選擇丙產品。

第三種是折衷法,需要確定一個折衷系數,收益值為產品預計最大收益乘以a,加上最小收益乘以1-a。計算后選取最佳方案。該例中我們假設折衷系數а為0.4,甲產品收益為50×0.4 + (-20)×0.6 =8萬元,乙產品收益8萬元,丙產品為14.2萬元,選擇丙方案為最佳方案。

第四種情況為后悔值法,第一步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后悔值:表3。

表3 后悔值表

第二步從每個產品后悔值中選最大值,甲、乙、丙三種產品最大后悔值分別是30,37,40;第三步,從三種方案中選取后悔值最小的,應該選取甲產品。以上四種情況決策者要根據市場和本單位實際情況來確定決策方法并選擇方案。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管理人才;培養;微觀經濟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產資源,以達到既定目標的社會科學,管理學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對組織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以實現組織目標的社會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和基本假設是有區別的,但經濟學是管理學理論基礎,管理學思想的萌芽、理論發展都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經濟學還為管理學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養目標不同,管理學科的經濟學教學與經濟學科的經濟學教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科的經濟學主要是關于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的研究,側重社會整體公平與效率,為政府制定政策服務,重在培養學生理論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學科的經濟學側重微觀經濟組織和個體的研究,主要為企業的決策與經營服務,注重實用性,重在培養學生經濟思維方式和理論運用的能力。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研究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通過對個體經濟單位的考察,分析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行為以及市場均衡的實現,因此,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尤為重要,其作用體現在:

(1)理性思維方式的培養和認識能力的提高,通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資源稀缺性和選擇的必然性,了解市場機制的運行和作用,并最終形成經濟理性思維和認識能力,這種思維方式和能力將幫助管理專業的學生――未來的管理者能夠認清管理活動中經濟問題產生根源及解決途徑。

(2)后繼課程的基礎。微觀經濟學是管理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戰略管理、運籌學、運營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課程中都會有微觀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如統計學中需求曲線的擬合、指數分析,市場營銷中市場分析、定價策略和原則,財務管理中成本分析、籌融資決策、投資理論,戰略管理中環境與條件的分析、博弈競爭與戰略選擇,運籌學與運營管理中的最優化分析、設備經濟管理、庫存管理,國際貿易中的絕對優勢與比較優勢理論,關稅理論等。

(3)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微觀經濟學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優化的分析方法在價值工程得到具體運用和發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為管理學中經濟原則的體現。而現代微觀經濟理論更是為組織結構與組織規模、管理成本與激勵約束、廠商的競爭與合作等諸多管理活動中的問題提供了分析和解決的依據。

2 管理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設想

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但由于微觀經濟學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管理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困難,經濟學被稱作“沉悶的科學”、“最難學的課程”,在實踐環節中也表現出應用能力較差。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管理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論性與實用性結合

微觀經濟學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同時又有較強的實踐性。但傳統的經濟學教學本質上是應試教育模式,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灌輸式的課堂講授,理論脫離實際,學生中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現象非常嚴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僅要學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適應這一要求,微觀經濟學教學肩負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突出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重視微觀經濟學的結構,又要體現經濟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好基本概念,講清基本原理,理論聯系實際。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經濟生活實際講解原理使學生體會到經濟學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且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理論。在案例教學中,不僅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討論訓練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有效地應用所學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為此要求教師要注意搜集資料,結合教學的重點、難點選擇典型的案例來進行分析,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

2.2 將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管理專業結合

首先,教師應對管理學科及專業課程有所了解,在講授時聯系相關課程的知識,使學生理解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學科的基礎作用,同時在學科背景下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適用與內容的選擇。目前多數學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這本教材是國家級優秀教材,系統、規范,但由于是面向經濟學專業的,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時,就顯得內容過多,程度較深,為此教師應在教學內容上針對管理專業有選擇地講解,重點介紹供需理論、效用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

第三,采用專題形式介紹微觀經濟學新發展。近年來經濟學與管理學相互滲透,出現融合趨勢,經濟學的現代企業理論及決策理論在管理學的發展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例如,管理學的企業組織理論中的組織設計和組織發展大量借鑒了經濟學現代企業理論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約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為組織結構和組織規模問題、組織中的沖突和協調問題、契約機制和契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管理中的成本、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解決、激勵約束機制的設計正是依賴經濟學的委托理論與博弈論。因此,采用專題形式介紹這些與管理學密切相關的新思想、新理論對于管理專業學生而言非常有益。

參考文獻

[1]逢錦聚.關于我國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詣遠.管理學科的經濟學[J].經濟學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學與經濟學的融合及未來發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1(1):121-123.

[4]黃鐘儀,劉蓉.經濟學傳授中的思想與技術[J].渝州大學學報,2001,18(6):56-59.

篇5

關鍵詞:本科畢業生就業;博弈論;勞動力市場

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逐年遞增,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成了社會就業問題中較為突出的部分,而如果不能使大學生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大學生身上所蘊含的隱形教育投資(包括家庭與國家兩方面)就不能合理地轉化成社會產出。本文將從宏觀經濟狀態下我國勞動力市場總體情況,大學生就業問題背后的經濟學原因,就業問題的多方博弈等多重角度分析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并提出宏觀性政策建議。

一、我國最新宏觀經濟環境與勞動力市場概況

2011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我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仍保持著相對穩健的步伐,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物價上漲幅度趨緩。經濟運行姿態總體良好,但在這些良好的發展背后依然存在著諸多不穩定的因素。國際方面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得歐債危機等經濟事件以及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呈現下滑趨勢,直接影響到我國的對外經濟的發展,進而對我國就業形勢產生負面影響;國內方面,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陸續出臺后,高耗能產業發展速度勢必會放緩。此外小企業、微型企業經營環境趨緊,以及物價上漲幅度回落的基礎并不牢固,存在反彈可能,國內經濟仍處于通脹水平,這些都對國內就業形勢有著重要影響。在此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之下,我國勞動力市場不可避免出現一些問題。在本科生勞動力市場上,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高等院校自1999年開始大規模擴招后,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和供需比日趨下降,而隨著1999年擴招后入學的大學生畢業后,從2003年開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同比2009年增長了4.2個百分點,然而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規模高達630余萬,比2009年增加20余萬人;2011年畢業生就業率為77.8%,同比增長5.6個百分點,而大學生畢業規模也高達660余萬,同比增加30余萬人;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為86.33%,同比增長8.53個百分點,而畢業生規模突破680余萬,同比增加20余萬人。盡管數據顯示大學生初次就業率從08年經濟危機過后有所增長,但仍存在著問題,實際生活中,存在著不少“被就業”的現象;此外還有不同種類的勞動力子市場之間也供求情況不平衡等。這些都使我們對本科生就業現象必須要有清楚的認識。

二、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大學生就業前景

在前文中提到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然而是不是可以說大學生過剩呢?從大學畢業生僅占我國勞動力5%的比例和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對未來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來看,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并不能滿足現代經濟對勞動者素質的需求。因此,大學生就業問題并不是供給總量過剩,而是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不匹配造成的結構性過剩,而造成這種現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下面通過對我國具體的經濟形勢討論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1)從本質上來說就業難的現象通常源于勞動力的需求方,而需求方的變動則是由于經濟變化導致的。現代經濟特別是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勞動力需求方對勞動力的素質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機器對人工的替代作用越來越明顯,使得企業對于勞動力需求有所變化。(2)從本科生就業角度來看,我國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高校畢業生畢業后大多會選擇留在這些地區,因此許多崗位供不應求;而不發達省份教育資源少,畢業的人才也少,許多崗位存在空缺狀態。(3)由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的菲利普斯曲線可知,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互為替代的逆向變化關系。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之間也存在反向變動關系,失業率較高時,工資上升率和通貨膨脹率都較低,反之則相反。根據這一理論,我國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轉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也帶來了結構性通貨膨脹問題。近幾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出臺限制通脹的政策以遏制惡性通脹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降低通脹率勢必會使得失業率有一定上升。

三、從博弈論角度分析大學生就業前景

博弈論也稱對策論,是描述和研究行為者之間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種決策理論。博弈論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克服在傳統經濟學中各經濟主體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忽略了相互之間的反應,著重強調個體策略之間的相互制約和作用。任何一個博弈都有三個基本要素:參與者,策略和支付。首先,我們從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的博弈以及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下本科生勞動力市場。根據檸檬理論,大學生勞動力市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即求職者對于自身能力的了解必然要比用人單位多。而另一面是,隨著各大高校擴大招生以后,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由于教育資源無法匹配的影響出現下滑趨勢。因此,多數用人單位在面對前來應聘的大學生群體時,沒辦法有效識別其真實能力,只能憑主觀印象,以大學生期望平均工資雇傭大學生。這樣,許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往往不能找到薪金與自身匹配的職位。此外根據博弈論的觀點,企業(A)是否聘用大學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B)是否愿意選擇該企業工作是雙方進行收益成本權衡的動態博弈過程,因此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此外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這又是一個不完全信息問題。這也是“貝葉斯納什均衡”在動態博弈中的應用。博弈開始時參與者均不了解對方的真實類型,也不清楚所屬類型的分布概率。參與者只是對這一概率進行主觀判斷。博弈開始后,參與者根據自己所觀察的其他參與人的行為,來修正自己的判斷,并根據不斷變化的判斷,作出自己的戰略選擇。在大學生與企業的博弈中我們引入上述原理,企業事先不清楚大學生的素質類型(高質量或者低質量),然而企業憑借主觀判斷,認為若是高素質應聘者,當企業采取行為集C(c)時,大學生應聘者的行為集為D(d)的概率是20%,若是低素質應聘者,企業采取行為集C(c)時,大學生應聘者的行為集D(d)的概率是100%,在此之前企業認為應聘者中70%是高素質者,那么當企業采取行為集C時,大學生應聘者的作出行為集D的概率是:0.7x0.2+0.3x1=0.44,此時0.44企業根據先驗概率下,得出大學生可能采取行為D的概率;而當大學生應聘者確實做出行為D時,根據貝葉斯法則,企業會通過觀察認為原本假設是70%的高素質應聘者的概率變為:0.7x0.2/0.44=32%,根據這一新的概率企業又得出當采取行為C時應聘者采取行為D的概率是:0.32x0.2+0.68x1=0.744,當應聘者確實采取行為D后,企業又得出高素質大學生的比率為:0.32x0.2/0.744=9%;據此,經過不斷反復后企業越來越傾向把大學生應聘者歸為低素質者一類。從而導致企業愿意提供的報酬不符合大學生應聘者的預期,出現“失業”現象。其次,我們再從大學畢業生之間的博弈分析下大學生勞動力市場。不難理解,在大學畢業生膨脹增長的今天,獲得一份較好的職位,必然需要通過層層競爭,而競爭的主體也就是大學畢業生微觀個體,下面我們從納什均衡理論和“囚犯困境”的角度來淺談下這種現象。很多人或許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本科畢業生如果成立諸如就業薪酬等類似性質的正式同盟團體會不會使得大學生就業不再那么困難,然而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若是形成一個類似的同盟,則團體內的每個畢業生都需遵守統一薪金標準的原則,而如果有個別畢業生背叛這個原則,接受了低于薪金標準的報酬則團體其他人面對的將會是損失,例如兩人團體薪金標準是3000元,而企業只愿意提供1500元,若有一個人背叛了團體,他個人會獲得1500元,而團體的收益則為0元。則所有情況如下:(1)雙方都合作則兩人均是3000元;(2)若其中一個人背叛獲得1500元,另一個是0元;(3)如雙方都背叛則都獲得1500元。從個人理性出發選擇的是占優策略的結局(3),這就步入了所謂的囚犯困境,此時形成的總體收益遠低于合作策略的結果,但由于對他人的不信任因此個人理性選擇只能形成(3)的情況(否則會面臨更大損失)。現實中團體成員的博弈是有限次的,因此就算是有非常強硬的不合作懲罰措施,由于不知道哪一輪是最后一輪,因此從一開始,團體中的成員都會選擇個人的占優策略。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所謂的團體同盟為對于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并不是很有效。

四、關于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建議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其中既包括政府的政策影響同時也包括大學生自身的選擇。在目前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加以改善:(1)政府應該在經濟政策方針出臺的同時,應對就業的影響作出盡量準確的估算,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2)通過優質資源的轉移,財政支持以及提高酬勞等福利措施改變原有的不合理就業形勢;(3)大學生應該從自身出發,根據自身能力及特點對就業前景有著理性預期,不要盲目跟風,社會也需建立健全信息機制和完善的職業顧問機構,使得大學畢業生可以盡量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杜祥軍謝霖從經濟學的角度淺析大學生就 業難[J].管理觀察,2009(3).

篇6

【關鍵詞】網絡經濟;經濟特征;經濟策略;傳統經濟;計算機網絡

本世紀初見證了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的時代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式的網絡時代。主要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包括了互聯網、電話網絡、電視系統、各種各樣的證卷,金融機構等組成的資本網絡,它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生產力,使得社會經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從而整個社會經濟關系發生了改變,產生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網絡經濟。

一、網絡經濟有三個的基本特征

快捷性。互聯網的建立就像蜘蛛網一樣使各個國家相互聯接了起來,整個地球也仿佛變得越來越小,因而網絡經濟被稱為是一種速度型的經濟,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全球化經濟。高滲透性。計算機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使網絡經濟體現出了滲透的功能,信息服務業遍及第一、第二產業,使他們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這期間,網絡經濟起到了相互連接的作用。自我膨脹性。網絡經濟具有自我膨脹性。這將在網絡經濟的網絡經濟的定律中做詳細的論述。邊際效益遞增性。網絡經濟邊際成本遞減,網絡經濟具有累積增值性,網絡信息系統具有信息的自動記憶和自動生成功能直接性。網絡的迅速發展使經濟組織結構趨向薄平化,在網絡端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可直接聯系,從而降低了傳統的中間商層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網絡經濟的四大定律

分別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梅特卡夫法則、馬太效應(Matthews Effect)、吉爾德定律(Gilder‘s Law)。摩爾定律(Moore‘s Law)。1965年,摩爾預測到單片硅芯片的運算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在這同時,價格卻減少了一半。梅特卡夫法則。網絡經濟的價值相當于網絡節點數的平方,這表明了網絡所創造的效益將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指數形式增長趨勢。馬太效應(Matthews Effect)。在網絡經濟中,在一定條件下,優勢或劣勢一旦出現并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不斷加劇而自行強化,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壟斷局面,這是由于人們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慣性而出現的。吉爾德定律(Gilder‘s Law)。根據美國技術理論家喬治·吉爾德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未來10年),通訊系統的總帶寬將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長。吉爾德認為,隨著通訊能力的不斷增強,每比特傳輸價格朝著免費的方向下降,費用的走向趨勢將呈現出“漸進曲線”的規律,而同時價格點無限接近于零。

三、網絡經濟的策略

網絡是典型的群系統;在技術網絡里,靠的是標準和規范。網絡可以給其他商家打造平臺:淘寶讓別人在其上開店,蘋果開放接口建立APP Store等許多例子,這就在自己獲利的同時給別人也提供了機會。網絡時代,我們有了豐富的資源,于是價格不可避免的滑落。因此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是網絡經濟有效的策略之一。商家應盡量追求免費,以贏取人們的關注。由于價格有朝著免費的方向前進的趨勢,在網絡經濟中最好的策略就是先人一步采取低價策略,甚至是免費贈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法則,并不只限于復制品的邊際成本接近于零的軟件業,即使是硬件,只要連接上網,也要遵循這個法則。電信公司會贈送手機,為的是銷售無線電話服務。有線電視為了推廣他們的高清電視服務,會贈送機頂盒。鑒于經濟學的這些免費策略,我們會產生疑問,那在網絡經濟中我們如何去盈利呢?

非常低廉的價格在作用上與實際意義上的免費相同,核心產品幾近免費,但是其他相關服務定價高。Sun公司贈送Java以幫助服務器的銷售。產品免費,但是服務和技術支持費用昂貴,比如華為就是這種營銷策略,免費贈基站占領市場,再高額收服務費。極低的價格可以迅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而在上面也說到重要的就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有了人氣,盈利的方式非常多,最簡單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加載廣告。為了吸引客戶的注意,也會經常放一些不完善的半成品,以期待用戶反饋幫助改善產品。采用定額或包月的固定價格方式會讓用戶在定額的習慣中忘記費用。 現在企業的利益越來越廣泛的以網絡服務為基礎,那么,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自身的價值是企業的首要策略。

在網絡經濟時代,網絡本身的價值呈指數性增長,成員越來越多,處理事務的費用接近于零。所以只要選擇更多的連接、更加開放的系統、更為廣泛應用的標準,就是不錯的決策了,這是因為在網絡經濟中,處理一件事務所耗用的能量越來越小,而對處理事務的方法達成一致意見所要付出的努力卻越來越大。所以,一旦標準確定下來,經濟就可以迅速增長。 現在的物聯網只要做到了行業之間標準的統一,就會實現客觀的經濟效益。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他的風險性,盡量 聯絡幾十個幾百個同盟和合作伙伴,尋求更多的網絡關系和共同事業,結成一個網絡來分擔風險。

網絡經濟有著和生態學系統一樣的生態邏輯,在進化過程中,總有新物種取代舊物種、自然生物群系發生結構變化、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網絡的前景也一樣,每一種密集型產業都在向著平展的原子化狀態轉變。行業中的大公司比例會不斷減少,無數小公司出現,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出現,同時也有很多舊的東西消亡,落后的公司或被淘汰,或者蛻變為新領域的新公司。但是行業總體卻是欣欣向榮: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薪水。

網絡經濟對許多小型組織組合成一個大型組織有好處,并能保持小型組織的自治性。這樣的系統可防止劇烈改變。要想推行一個大型新系統,可對一個能夠工作的小網絡增加更復雜的節點和等級,使之成為一個大網絡。

網絡經濟中,把握住聰明的客戶是關鍵,客戶會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你的員工。聰明的客戶對企業有著很大的利益幫助,他們可以使企業將服務和產品做得更好。現在經常以建立一個網站,來方便與客戶的相互交流,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用戶團體了。

網絡經濟是突破了傳統經濟模式的新型經濟形勢,在新這種經濟模式下,效率是針對機器人的,機器承擔了大部分非人性化的制造工作。機會是針對人類的。機會需要的是靈活性、探索性、推測性和人類擅長的許多其他品質。擺在每個工人面前的問題不是“這個工作應該怎么做”,而是“什么是該做的工作”。

網絡經濟使重復、延續、復制和自動化等朝著免費和高效方向發展,而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的價值會提升。我們應該敏感的抓住機會,在面對機會爆炸的時代,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

四、網絡經濟學中的基本規律

網絡經濟學是一門探索經濟學前沿理論的邊緣性學科,其研究內容包括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等領域,并由此衍生出網絡經濟與互聯網、網絡經濟與電子政務、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網絡經濟與企業組織、網絡經濟與產業和地區布局、網絡經濟與信息技術創新等一系列極具現實意義的研究方向。

網絡經濟學基本規律特性1.網絡經濟是一種趨勢經濟,盡管網絡經濟還不是世界的主流經濟形態,但它卻正在迅速地發展。2.網絡經濟不是一種行業經濟,從網絡經濟對人類的影響和它的發展趨勢來看,它已經超越了行業經濟的范疇。3.網絡經濟是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發展的產物。4.網絡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對傳統的經濟學產生深刻的影響,從交易規則、理論基礎、價值規律和產品的分配等諸多方面對傳統的經濟學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五、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的比較

網絡經濟是傳統經濟的衍生形態,并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經濟的很多理論,比如上面所說的網絡經濟的特點中就有一點是邊際效益遞增性,而在傳統經濟學中是邊際效益遞減理論。網絡經濟的效益是同其規模成正比的。網絡經濟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如果規模越大、用戶越多,產品越具有標準性,所帶來的商業機會就越多,其效益就越大。

以網絡技術為依托,生產者和消費者可直接進行經濟互動,同時網絡經營者也可以輕而易舉的為消費者提供周到的個性化服務,這樣就使雙方的交易成本下降,使網絡經濟成為方便與個性的代名詞。

在個體目標不一致的組織中,行動規則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組織的理性水平。這就是博弈論的原理。博弈論又稱對策論是研究彼此的策略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博弈論其中的一個比較有名的囚徒困境與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不同。斯密認為個人理性符合集體理性,可是囚徒困境恰恰相反了,對于個人來說最好的策略對于集體來說卻是最差的。這也是與傳統經濟不同的一個方面。

參考文獻:

[1](美)凱文·凱利(Kevin Kelly)著.蕭華敬,任平譯. 網絡經濟的十種策略.廣州出版社, 2000

篇7

    【論文摘要】首先闡述了管理科學的發展經歷以及在管理活動中管理思想的形成,最后論釋了管理科學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今后的發展趨勢。

    管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可以稱其為“科學”的學科,歷經一百多年的理論行探索和實證性研究,漸次地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的科學門類。這主要從兩個層次上去理解:一方面是說管理作為一門科學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理論研究基礎,即在獨具特色的學科門類上逐步完善了本學科的理論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完善了支撐本學科發展的理論研究基礎;另一方面是說管理作為一門科學建立了獨立的實證研究方法,即實證研究的技術、方法和工具逐步完善和成熟。此時,管理可以稱其為“科學”,即管理科學。

    無論是管理諸學說的多維思辨和發展,還是理論工具、研究范式、技術方法的形成過程,無一例外都基于管理實踐者腳踏實地的“實務性研究,,和基于數理思維的理論研究者的“科學性探索”的整合。管理科學經歷了長期不斷的傳承和創新,才開創了屬于自己的學科體系和理論基礎。

    一、在管理活動中積淀了科學管理的思想

    1.早期的管理活動產生了科學管理的訴求

    在漫長的長達幾千年的管理活動中,人類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管人之術,當人們難以解釋其根本之時總是加以神化或虛幻化,這也就帶動了神學、哲學和巫術的發展。當人類漸次地接受科學價值觀以來的近100多年來,人們更相信管理是一門科學,更崇尚科學管理的手段,這也是管理科學理論建立的思想基礎。

    科學管理思想的建立,起源于企業管理者“實務性研究”的重大發現,他是美國費城的米德維爾鋼鐵工廠的總工程師,后來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長期的作業和作業管理實踐,終身探索科學管理方法力圖解決如何提升單個工人的生產率問題。1881年,泰勒通過對工人操作動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動作,改正錯誤的動作,確定合理的操作方法,選定合適的工具等,這些讓泰勒總結出來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訓工人,使大多數人都能達到或者超過定額。這也是早期科學管理的實務性研究成果。1911年,泰勒將實務性研究上升到理論研究層次,其標志就是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學管理著作,它標志著人類在長期管理實踐中科學管理思想的形成。

    2.科學管理研究的深入和思想的成熟

    泰勒的懈學管理原理》鑄就了科學管理學說的建立,這僅僅是開辟了一個研究領域或研究方向,還不能斷言此時此刻進入了管理科學的研究時代。

    隨后的十幾年里,吉爾布雷斯夫婦(frank b .gilbreth,1868-1924;lillian m.gilbreth, 1878~1972)的動作研究和工作簡化方面為科學管理的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與泰勒相比吉爾布雷斯夫婦的動作研究更加細致和更為廣泛。在制造業比較發達的美國,致力于以科學手段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的研究者與日激增。科學管理學說僅僅是利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雇主的低成本訴求與作業工人不斷要求提升工資訴求之間謀求平衡點,其重點是從工業工程和經濟學的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各種要素間的均衡點。

    二、從科學管理到管理科學研究體系的形成

    1.從科學管理到管理科學的技術路線分析

    科學管理可以被看作一個研究方向或一家之學說而已,管理科學的研究就較為寬泛,科學管理一旦升華到管理科學說明在此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重大差異。所有稱得上是‘科學”的,諸如“管理科學”、“經濟科學’和“社會科學’瞥,都必須建立自己獨立的、特有的學科體系;都必須建立獨立的屬于自己的基礎性理論平臺。從科學管理到管理科學體系的形成必須經歷三個階段:

    首先,科學管理學說得到發展形成了不同的科學管理學說體系。各家之言的枝繁葉茂帶動了支撐這些學說的理論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其次,科學管理的不同學說漸次的找到支撐各個研究方向的理論分支,形成理論研究分支,即“管理學”的形成。管理學的建立為探索管理科學的原理、機理和本質勾畫出白己獨特的理論支撐。

    再次,就是管理學方法或者研究范式的成熟,管理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借用和移植了其他科學研究的工具和研究方法形成了本學科的研究范式。如科學學、系統科學、工程學、運籌學和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使管理科學的發展構筑了強有力的論證工具和研究方法。

    最后,形成了本學科研究的獨特方法和基礎理論研究范式,找到了隸屬于本研究范疇的科學研究的邏輯體系和理論根源。管理學這門學科就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管理科學”了。

    2.管理科學發展過程中的“管理叢林”時代

    管理的實務性研究和理論性研究在上個世紀中葉得到了廣泛的發展,為管理科學體系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哈羅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 ~ 1984),1961年12月,在美國((管理學雜志》上發表了《管理理論的叢林》一文,認為由于當時各類科學家對管理理論的興趣有了極大的增長,由于他們研究條件、掌握材料、觀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產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當時劃分了六個主要學派。1980年,孔茨又在惜理學會評論》上發表倆論管理理論的叢糊一文,指出經過近二十年的時間之后,管理理論的叢林不但存在,且更加茂密,至少產生了11個學派。孔茨把管理學派發展枝繁葉茂的現象稱之為“管理理論的叢林”,簡要地概括了當時管理理論研究學派的“從林狀態”。

    也就是基于管理的理論性研究和實證性研究進入“枝繁葉茂”的管理理論叢林階段,為管理科學體系的形成開辟了了一個新的時代。但是,如果這一“森林景象”,沒有探究隸屬于自己的、獨立的理論支撐使學科發展變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參天大樹,就永遠沒有本學科發展成為一門科學的可能。管理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為理論基礎的建立‘尋根”階段。

    3.管理科學發展的“尋根”時代

    管理科學的發展進入了各自學說和門類尋找屬于自己的理論支撐的時代,在這一時期,理論研究者大都借鑒和移植其他成熟的科學工具、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理論支撐著本學說的論點。

    (1)系統論的引入和借鑒。引入系統論,主要是因為管理理論叢林時代的各家之說既不能舉證其他學說錯誤的科學證據,也不能科學地論證自身學說打處處可以行之”。人們發現了管理系統的存在,即管理是一個系統,不能簡單地考量其局部而得出結論,于是管理理論研究借鑒“系統論’,為其研究基礎和技術支撐就顯得非常及時和必要了。系統思想作為一門科學的系統論,是美籍奧地利人、理論生物學家l. v貝塔朗菲((l. von.bertalanffy)創立的。他在1952年發表“抗體系統論”,提出了系統論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統論原理,奠定了這門科學的理論基礎。1968年貝塔朗菲發表的專著:《一般系統理論基礎、發展和應用》該書被公認為是這門學科的代表作。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它研究各種系統的共同特征,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尋求并確立適用于一切系統的原理、原則和數學模型,是具有邏輯和數學性質的一門新興的科學。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分析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律性,并優化系統觀點看問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普遍存在的。這一觀點支撐著管理首先是一個系統的觀點,要求管理者不可孤立的單要素分析某一特定事件。

    (2)控制論的引入和借鑒。引入控制論主要是強調了管理的核心職能,“控制和監督”,在管理的實證性研究和理論性研究上都需要相應成熟的理論性研究成果的支撐。成熟的控制論理論研究標志性成果應該是1948年諾伯特?維納發表了著名的《控制論》一書,維納把控制論看作是一門研究機器、生命社會中控制和通訊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更具體他說,是研究動態系統在變的環境條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狀態或穩定狀態的科學。控制論認為管理系統是一種典型的控制系統。管理系統中的控制過程在本質上與程的、生物的系統是一樣的,都是通過信息反饋來揭示成效與標準之間的差,并采取糾正措施,使系統穩定在預定的目標狀態上的。從理論說,適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論的理論與方法,也適合于分析和說明管控制問題,管理是控制論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人們對控制論原理最早的認識和最初的運用是在管理面,從這個意義上說,控制論之于管理恰似青出于藍,用控制論的概念和法分析管理控制過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內在機理。

    (3)協同論的引入和借鑒。引入協同論主要是強調了管理的協調職能,這也是確保系統效率的關鍵所在。“組織和協調”,在管理的實證性研究和理論性研究上都需要相應成熟的理論性研究成果的支撐。協同論(synergetics)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協同機理的新興學科,它著重探討各種系統從無序變為有序時的相似性。協同論的創始人聯邦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教授、著名物理學家哈肯把這個學科稱為“協同學”,一方面是由于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是許多子系統的聯合作用,以產生宏觀尺度上結構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許多不同的學科進行合作,來發現自組織系統的一般原理。

   協同論應用于生物群體關系,可將物種間的關系分成三種情況:競爭關系;捕食關系;共生關系。每種關系都必須使各種生物因子保持協調消長和動態平衡,才能適應環境而生存。協同論的領域與許多學科有關,一些理論是建立在多學科聯系的基礎上的,協同論的發展與許多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關,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跨學科框架。協同論的出現是現代系統思想的發展,為處理復雜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4)其他理論引入和借鑒。近些年來,管理科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尋根階段,各個理論分支逐漸成熟,并各自通過移植和借鑒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的理論支撐和技術工具及方法。

    我國管理科學理論研究的基礎是借鑒了數學、經濟科學、心理學、信息科學等學科的成熟理論和方法,其中數學主要指運籌學、統計學、微分方程、隨機過程、模糊數學、離散數學等。如運籌學、博弈論的引入為管理決策方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信息科學、通信科學和網絡數據庫技術為管理控制和預警提供了外部支持:而線性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隨機序列分析為管理預測提供了科學工具和技術手段;某些理論研究方法諸如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數據包絡分析法也在管理科學的發展過程中為管理的評價提供了科學技術方法。

    4.管理科學發展的“思辨”時代

    管理科學發展經歷了尋根階段之后,其發展方向變得漸次的清晰和有序,每一門類的子學科發展還必須經歷“思辨”過程。所謂“思辨”過程,就是理論性研究的科學理論探索和實務性實證研究的辨析,經過這一辨析過程。管理科學將移植和借鑒的其它科學門類的技術工具、科學方法和原理在管理的實務性應用中探究其特殊性和獨立特質,以尋求自身在學科門類上的獨特性和完整性,借以形成獨特的“管理科學”的理論與學科門類發展體系。

    三、管理科學研究體系的形成脈絡和展望

    1.管理科學發展的脈絡綜述

    (1)管理科學的發展是與管理的實踐者和研究者的科學價值觀念的形成相聯系。

    (2)管理科學的啟蒙應來源于“實務性研究’,不斷探究和經驗總結。(所謂管理科學中的“實務性研究”是指管理行為的實證研究、管理方法研究和管理技術研究。)

    (3)管理科學的發展應依托于“理論性研究”的長期探索和發展。(所謂管理科學中的“理論性研究”是指對管理行為探尋其本源、確立管理理論發展根基、構架嫁接、移植和創新管理理論的基礎。)

    (4)在實務性研究和理論性研究的相互辯證中得到發展。

    2.管理科學發展的展望

    現代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全球政治、經濟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為了適應現代競爭的需求,管理科學理論研究也必然呈現出一些新的觀點或學說、呈現新的思維和學科門類。

    (1)借鑒創新學及其學科體系的研究成果。在管理科學的研究中有關創新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的借鑒將成為管理科學發展的主要趨勢。“創新”是現代企業管理實務性研究的核心和重中之重。管理創新及其相關子學科門類必然得到發展,它是企業生存與發展,提升核心能力的基礎。為滿足企業管理的制度創新、組織創新、方法創新的需求,創新學相關理論及其技術工具的廣泛應用勢必成為管理科學研究發展的未來。

篇8

關鍵詞:管理流派;管理叢林;管理理論統一

對西方管理理論發展的各個階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勞德·小喬治概括了四個管理流派:科學管理、行為學派、管理過程學派和數量學派。[1]168-182JanesF.Stoner等概括為科學管理學派、古典組織理論學派、行為學派、管理科學學派和管理理論的近期發展(包括系統方法、權變方法)。從縱向發展看,在管理學不同的發展階段出現的不同學派,它們之間并不是一種更替的關系,后邊的學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學派,各個學派互補共存。

從橫向看,同一歷史時期也出現了多個學派并生的局面。哈羅德·孔茨在20世紀60年代初將當時的管理理論劃分為管理過程學派、經驗或案例學派、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和數量學派六個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導致了管理理論叢林的出現。

為克服或改變管理學學派林立的現狀,一些流派和管理學家試圖以一種理論體系來實現管理學各學派的整合,但叢林現象不但未改觀,反而有增無減。20世紀80年代,孔茨再次對當時的管理學流派進行梳理時,概括出了11個不同的理論派系。管理理論叢林的深層原因是什么?能否實現對管理理論體系的整合?本文試對這些關系管理理論發展方向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對管理理論體系整合的探索

對管理理論的整合出自兩個動機:一是為了管理理論的健康發展。管理理論學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各個學派獨立為戰,互相排斥,阻礙了管理學的深入研究與探索。沒有統一和規范的管理理論又使人們對管理學的科學性產生懷疑。二是實現管理學科體系化的要求。作為一種科學、系統的理論,管理學必須綜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為一體,才能成為一種普遍適用的、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有效的管理科學。學習組織與管理理論的學生面對的是一些有關組織理論與管理實踐的零碎而雜亂的資料。出現在20世紀中期的現代綜合思潮推動了管理學派綜合、統一的探索。

(一)系統學派的探索。

20世紀60年代在管理學中占統治地位的系統學派曾希望用“系統的觀點”來統攝其他所有各個學派。系統學派認為組織由目標與價值、技術、社會心理和結構等各個分系統組成。傳統組織理論強調結構分系統和管理分系統,從而重視制訂原則。人際關系學家和行為科學家則強調社會心理系統,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勵、群體動力學和其他相關因素上。管理科學學派則強調技術分系統和對決策和控制過程的量化方法。這樣,每個管理學派都各傾向于側重特定的分系統,而不承認其他分系統的重要性。系統學派則把管理看作一個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統及其相互關系。

系統學派沒有將管理理論各個學派統一起來,主要原因是該理論本身難以進行應用。由于這一學派概念上的復雜性,管理人員很難在實際操作中加以應用來提高組織的效率。“開放式系統學派沒有指明影響組織內部活動的主要變量,也未能夠識別出影響組織運作的環境要素。可以這樣說,開放式系統理論學派只是一個時髦的概念性學派,其發展還不足以使之成為一種有用的綜合理論框架。系統學派在20世紀70年代初趨于衰落。”

(二)權變管理學派的努力。

權變管理學派希望用“權變的觀點”來統一管理理論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盧丹斯在1973年發表了題為《權變管理理論:走出叢林的道路》的論文,提出要用權變管理理論來統攝其他各個管理學派。盧丹斯指出:“所謂的權變的路徑,有時稱為情境的路徑,到現在仍只是剛剛興起。也許1980年后,這條路徑將能引導我們從管理理論叢林中打出一條出路來。”與系統學派的結果一樣,權變管理理論在管理流派的統一上同樣收效甚微。

(三)價值學派的目標。

隨著20世紀80年代組織文化理論的流行,出現了一種用“價值觀”的思想來統率管理學各個流派的做法。按照組織文化理論影響最大的《卓越叢書》(ExcellenceSeries)的作者之一湯姆·彼得斯自詡的說法,20世紀80年代的西方企業界正在經歷一場以他的主張為旗幟的“革命”,即“返回基點的革命”,而基點就是價值觀的重新塑造。價值學派是一種“非理性主義”,這決定了它無法與傳統管理理論相融合,其對傳統管理理論的整合走向失敗成為必然。

(四)過程學派的成就。

1961年12月,哈羅德·孔茨(HaroldKoontz)教授發表了《管理理論叢林》論文,詳細地闡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種方法,并認為存在著“管理理論的叢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認每一種方法都對管理理論有一定的貢獻,然后進一步指出:(1)人力資源方法和數量方法與其說是一種管理理論,倒不如說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種方法;(2)過程方法能夠包括和綜合當今各種管理理論。過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約爾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個要素中,計劃和組織是著重點。

就對管理理論各流派的整合而言,過程學派是最為成功的。對管理職能的探討構成了幾乎所有的主流教科書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計劃、組織、人事、領導及控制”,托馬斯·P.羅賓斯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及托馬斯·S.貝特曼的“計劃與戰略、組織和人事、領導、控制和變革”。就這一事實而言,過程學派對管理理論的整合的努力是最為成功的。

二、管理叢林現象的客觀性對于管理理論叢林的原因,許多學者作了精辟的分析

孔茨在《管理理論叢林》一文中歸結為以下幾個原因:其一,組織、領導、管理決策制定等術語的用法及含義不同造成的“語義學叢林”;其二,對管理和管理學的定義和所包含的范圍沒有取得統一意見;其三,把前人對管理經驗的概括和總結看成先驗而加以拋棄;其四,曲解和拋棄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則;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孔茨的分析側重于技術和主觀的原因,筆者就其客觀原因進行如下總結:

(一)任務及環境的不同。

管理思想處于環境變革之中,同時又是環境變革的產物。科學管理理論是社會生產力不發達和組織勞動效率低下的產物。當時的經濟背景是,社會需要提高生產率、提高工業產量,以滿足人口迅速增長的更為基本的物質需要。提高勞動效率是管理的首要任務。當時可使用的人力資源狀況是許多工人都是從別的國家來的移民或從農村來的農民。

在這種經濟背景下,泰羅從工廠的生產車間入手,以機械觀的理論與方法為指導,通過對工人勞動過程的改進來達到提高效率的目標。一定時期的管理理論是對一定時期的管理實踐的概括和總結,是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的產物。

管理理論叢林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管理理論關注的重心發生轉變的產物。即由企業內部轉向外部,由主要協調企業內部關系轉向使企業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這種轉變來自于管理實踐的需求的推動。組織活動的社會化及各種關系的多元化,使組織內部及組織之間的沖突也日益復雜化,組織與其上下游戰略聯盟、中介機構、行業協會、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形成了一個關系網絡;環境變化不確定性、要素的跨國流動、市場的國際化的發展,推動了組織邊界的擴展。隨著西方后工業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新的社會矛盾的出現,僅僅依靠管理自身已經不能說明、解釋和解決組織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二)解決問題視角的不同。

管理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管理問題研究具有不同的層面。保羅·格里斯利認為,管理學有一個核心元素(利用給定的資源達到目標),然而這個基本的核心含義可能通過各種方式(如人力資源、環境等)擴展。每個人對管理任務的理解的水平具有內在的轉移局限性。對很多管理者來說,他們如何理解管理任務也是不盡相同的。從不同的視角去研究管理問題,是導致管理理論多元化的又一原因。

科學管理的主要重點放在計劃、標準化和在作業層改進人的努力方面,以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管理科學是與車間或作業層的最佳努力有關的,因而是一種微觀的方法。與此相反,20世紀前半期出現的行政管理理論把重點放在高級組織層的廣泛的行政管理原則上,對正式組織結構與一般管理基本過程的說明。這是一種宏觀的方法。在工業方面,管理科學實際上并不側重于戰略問題,而主要是研究戰術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管理科學家并不從事解決高層管理者所關心的“不良結構”的問題。這類問題用精確的數理統計方法是不能解決的。他們側重研究可以用定量分析解決的基層、中層的管理問題。

不同的視角產生于管理學者不同的經歷。管理學中的各個先驅者,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由于自己的特殊背景,在管理的整體中引進了一個新的側面。例如,泰羅由于他的工程教育和冶金方面的訓練,對工場工作的成績作了仔細的研究。而法約爾則由于他在采礦公司的經營管理經驗而用經營與協調的觀點來考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謝爾登和甘特則從個人及個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開辟了管理責任新領域。由于這些管理學者側重于管理的不同方面,多年來又各自聚集了一批追隨者,以致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管理思想狀況有些混亂。

(三)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

“管理理論的叢林”的形成與管理學眾多的管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有關,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出現的結果造就了管理學的學派林立。[11]94從管理學的知識體系上,20世紀60年代,伴隨著傳統古典管理理論的衰亡,一大批新的管理理論的產生,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系統科學、人類文化學、哲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博弈論、統計學,甚至現代物理學,都在以越來越強的力量影響著管理理論的發展,都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向管理學滲透。有學者通過對管理思想史中各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出身與專業背景進行研究后發現,不同學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與專業背景相差較大,而同一學派學者的專業背景則大體相同,行為科學理論中的學者大多都是心理學家,而管理科學學派的學者大多有工科背景。行為科學家主要是從具有社會心理學傾向的社會科學衍變出來的,而與此相反,大多數的管理科學家則來自數學、統計學、工程學、經濟學以及與經濟-技術有關的學科。所以,這兩門學科具有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是正常的。

商學院在研究方法的多樣性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59年,出現了兩份對管理教育具有影響的有關工商教育的報告。一份出自福特基金會委托并資助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羅伯特·A·戈登和斯坦福大學的詹姆斯·E·豪厄爾的研究,另一份出自卡內基公司資助斯沃索莫大學的弗蘭克·G·皮爾遜進行的研究。兩份報告都尖銳地批評了美國工商教育的狀況:工商管理學院甚至在定義教給學生什么、該怎樣教這樣的基本問題上都一片混亂。由于墨守成規,商學院沒能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培養出具有能力和想象力,同時又具有靈活性的管理人員。

他們建議改革未來的商學院的課程內容。自此,像數量和行為科學這類課程激增,因此聘請了數學家、統計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一些未經過工商訓練也沒有工商背景的人員到管理學院任教。

研究方法的差異不但體現在學科背景上,還體現在研究范式上。描述性范式與規范性范式有著明顯的差異:規范方法一直被主要應用于經濟學和管理科學方面。“經濟學家和運籌學家注重的是事情應當如何;他們研究組織及其環境,以便提出能使組織作出更合理決策的分析模型。”另一方面,大多數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其他行為科學家對有關人的行為的經濟-技術設想提出了疑問,而他們關心的是描述人和組織實際行為的方式。

(四)實踐者與研究者價值取向的不同。

在管理學者中,追求管理理論的實用性和管理理論的唯知性的分歧是比較明顯的。隨著管理教育走進課堂,越來越多的學院派學者進入到管理理論的研究中來,他們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論的精確程度,而實踐派則大多傾向于用定性方法,關注理論成果在管理實踐中的效用。所以,由于管理實踐者和管理研究者們的研究目的和他們的價值觀上存在的差異,決定了管理學者們很難走到一起。

為了解決管理理論叢林問題,1962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召集了著名學者以及工商、教育和政府中在管理藝術方面取得成就的實踐家參加的一個會議。會上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立。美尼爾·A·雷恩對這次會議的爭論總結說:

學者們只能理解那些來自自己專業的人,而實踐家們則無法理解學者,學者也是如此。孔茨在《再論管理理論叢林》中指出,“我們仍然處于管理理論叢林時代??也許(走出叢林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靠領導潮流的管理者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以縮小職業實踐與學院派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孔茨同時也責怪他的同行學者沒有把理論研究更多地與實踐結合起來。

三、從管理的本質看管理理論體系的整合

判斷一門學科的標準是其具有自己的假設、目的、工具、績效目標和測量標準。按照這一標準衡量,管理有權利作為一門學科。但許多學者指出了管理學科的特殊性。如保羅·格里斯利就認為管理學是一個混合的概念,管理學在其一般意義上并不是一門學科,它整合了其他學科的材料,因此它更適合被稱為超學科(Meta-Subject),它包括了對各種學科的思考、分析和實驗,考察在管理行為中這些學科如何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對管理者的行為做出貢獻。彭新武指出:從實踐上看,與其說科學管理理論是探索管理的科學,不如說它是努力在管理中應用科學。管理工作涉及做事的方法和技術、技巧。管理既應被看成是一門科學,也應被看成是一門藝術。管理學這種本質上的特征決定了它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管理學理論是不能被整合為一個嚴密的知識體系的。

就管理學的教學而言,這種整合的必要性也并非是絕對的。學生應該歡迎管理理論的多樣化,而不應試圖獲得簡明的知識體系。研究的課程是復雜而動態的,而這個知識體系又是不斷演化的。

許多學科都能對管理學作出貢獻。組織是復雜的系統,它們本身就要求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

那種建議我們把所有這些都很好地包進一個包袱,然后用一條簡化了的理論絲帶將它們捆扎起來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學習組織理論的學生和管理實際工作者應該承認和吸收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貢獻。任何要將這一研究領域禁錮于某種有限的觀點的企圖都將減少我們進一步的調查研究的靈活性和機會。

參考文獻:

[1]克勞德·小喬治。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2]JanesF.Stoner等。管理學教程[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94.

篇9

摘要:外語是很多在校大學生學習的難點,尤其讓一些理科生頗感頭痛。學習的難度造成了興趣的降低,由此也就帶來了出勤的問題。逃課在高校中并不新鮮,當前高校教學管理中約束逃課的最普遍管理策略就是簽到,為探究簽到在大學外語教學管理活動中的作用,作者進行了實證研究。

關鍵詞:大學外語;教學管理;簽到

學生上課簽到,員工上班打卡,長久以來一直是約束出勤的主要方法。現在各高校依然普遍使用點名簽到的方式來管理學生課堂及各種活動的出勤。然而對于大學外語教學管理而言,上課出勤簽到究竟可以起到怎樣的作用?上課按時出勤和學習效果存在正比例關系嗎?為了探究相關問題,作者對200名參加過大學外語課程學習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部分人員進行了訪談。問卷內容是:一.你對大學外語教學管理中的簽到是否支持? 二.你覺得大學外語課是否需要簽到?三.上課簽到可以起到約束作用嗎? 四. 上課簽到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或教師教學效果嗎?五. 你認為上課出勤率與學習成績存在正比例關系嗎?問卷結果統計如下:

對于問題一“你對大學外語教學管理中的簽到是否支持?”,有95位問卷對象表示支持,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47.5%,有105位問卷對象表示不支持,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52.5%。支持簽到與反對簽到的人數總體相當,反對者略多。對于問題二“你覺得大學外語課是否需要簽到?”,有110位問卷對象表示需要,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55%,有90位問卷對象表示不需要,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45%。認為需要簽到的人數比認為不需要簽到的人數多出10%。對比問題一與問題二的統計數據,我們發現,雖然有110人認為需要簽到,但是只有95人支持簽到,由此可見,有一部分學生雖然也認為大學外語教學中需要簽到,但是卻不支持簽到,這是一種矛盾心理的體現。對于問題三“上課簽到可以起到約束作用嗎?”,有152位問卷對象給出肯定回答,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76%,有48位問卷對象給出否定回答,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24%。由此看出大部分人對上課簽到的約束作用表示肯定。對于問題四“上課簽到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或教師教學效果嗎?”有65位問卷對象給出肯定回答,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32.5%,有135位問卷對象給出否定回答,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67.5%。對比問題三和問題四的統計數據,大家可以發現,盡管有152人認為上課簽到可以起到約束作用,但是只有65人認為上課簽到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或教師教學效果。由此看出雖然大家認同簽到的約束作用,但是還是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認為簽到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或教師教學效果起不到什么作用。對于問題五“你認為上課出勤率與學習成績存在正比例關系嗎?”,有34位問卷對象給出的回答是肯定的,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17%,有166位問卷對象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占問卷對象總人數的83%。由此看出大多數人認為出勤率高,學習成績未必就高。

從訪談中了解到,只有部分學生對上課簽到持理解態度,他們認為簽到能培養紀律精神,這是今后走向社會所需要的。而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上課簽到則持反對意見。認為簽到不僅會浪費課堂時間,而且也降低了同學們的上課興趣。此外,一些為簽到而來上課的學生,人在課堂心不在,有的同學來到課堂只是為了簽到,甚至連筆和書都不帶。這樣的簽到是否有悖于簽到的初衷呢?

老師想利用簽到來約束學生,希望可以通過簽到考勤,避免不愛上課的同學逃課,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學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以自我約束管理為主,不再像初、高中有老師,家長看管、督促,這樣有些約束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經過一段時間的放松后,仍可以恢復清醒,給自己制定新的學習目標,繼續勤奮、刻苦,努力前行,即出現了高校流行的“占座現象”。而一些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在經過大學生活的一段迷茫之后,沒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確定正確的努力方向,被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所吸引,放棄了刻苦學習,選擇了昏天黑地地混子日。

簽到對于認真學習的學生來說可能只是一個過程,而對于那些想要逃課的學生來說則能起到督促的作用。作為老師,當觀察到學生們的學習狀態發生變化時,想通過多督促,及時糾正、指導,使一些逃課的學生能夠迷途知返,重新回到課堂,簽到就是約束的方法之一,也正是老師要求上課簽到的本意。

然而,上課簽到也不能一味照搬原有模式,如每節課都逐一點名、簽到,這樣不僅會浪費課堂的上課時間,而且對于人數多的大班課堂,用小半節課的時間點名也不現實。這種為了要求出勤率的簽到,不僅失去了簽到本身的含義,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厭煩心理和抵觸情緒,想必出勤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未必有所提高。怎樣利用好簽到既能增加學生的出勤率同時又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還有待廣大從業者今后進一步深入探究。(作者單位:長春大學)

參考文獻:

[1]劉洪松,李弘.博弈論方法在大學生情感問題中的運用[J]. 中國電力教育. 2011(20)

[2]王兆洋,郭貴川,鄔津,王月.提高大學生課堂出勤率的思考[J].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9(S1)

[3]沈智祥,陳晨.經濟學視角下大學生逃課的博弈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 2008(13)

[4]劉莉琳,張霞.大學生出勤率低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J]. 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2008(09)

篇10

一、經濟學和管理學

以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為標志,經濟學作為一種“經邦濟世”的學科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經濟學所研究的“經濟問題”有四個基本特征或基本條件:人的欲望和需要是無限的;這些需要的輕重緩急是不同的;可以支配的生產資源是有限的;每一種資源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用途。所有的經濟問題是以上述四個條件為前提的(郁義鴻、高汝熹,2003),因此,可以說經濟問題也就是稀缺資源的配置問題,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需要考慮用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來得到盡可能多的產出,需要考慮哪些商品是最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分析社會需求、需求的數量、需求的層次性,需要考慮用怎樣的技術來生產想要生產的那些商品,使得生產成本較低,也需要考慮怎樣進行收入分配較為合理,以便在宏觀和微觀上產生最大的效率。“經濟”的本來意義就是節約,以此作為方案取舍的標準,可以選擇資源最優配置的方案。總之,從根本上說,經濟學核心是將稀缺資源配置以產生最大效益的問題,其目的是揭示一般的經濟規律。

管理學是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為了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管理者對企業具體的環境進行分析,確立企業的發展目標,形成計劃,對企業的各種資源進行組織,并在生產中進行領導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這有四層含義:管理是系列過程,包括決策、計劃、組織、控制、領導和協調,因此管理是動態的;管理的核心是達到組織既定的目標;管理達到目標的手段是運用組織擁有的各種資源,由于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優化資源配置;管理的本質是協調,過程的矛盾和不協調會成為組織實現既定目標的阻礙,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員能夠協同行動而消除組織實現既定目標的阻礙(尤建新,1999)。而管理學就是研究如何對企業進行管理的學科。

可以看出經濟類學科是研究宏觀社會、或一般微觀經濟主體活動規律的學科,立足于社會和一般企業,這些活動的目的是資源的有效配置,以達到社會效果最佳。而管理學是研究企業如何通過各種活動,以達到企業既定目標的學科,它立足于企業內部,強調企業活動的過程。這說明經濟學與管理學的立足點不同。

二、會計學屬性的剖析

會計是一門計量企業管理活動的學科,牽涉的范圍很廣,從內容上來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管理會計,一是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是對內會計,廣義的管理會計包括普通成本會計,普通的管理會計和現在意義上的高級管理會計,立足于本企業的日常管理,目標是對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進行考察,進行分析,為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以便于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因此它又是面向未來的會計,它所用到的大部分方法如普通成本計算法、普通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標準成本分析、資金預算、作業成本法等從微觀層面上來說是管理學的內容,因此管理會計屬于管理學科的內容,對此大部分學者都不持懷疑態度;財務會計是對外會計,為企業的各種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信息,很多學者對財務會計的學科劃分感到困惑。

廣義的財會會計包括狹義的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及財務報表分析等,只要分析了狹義財務會計的學科性質,其他學科的性質就迎刃而解了,會計電算化是狹義財務會計在計算機中的應用,審計表面上外在于狹義財務會計,但其實質是財務會計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鑒證,財務會計信息要使用,就要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因此這幾門學科只是狹義財務會計的延伸,它同屬于財務會計學科,只要分析狹義財務會計學科的性質,就可以得到其他學科的性質。

首先,可以從會計學科發展的角度和財務會計的立足點來考察。會計的發展是與企業的發展分不開的,在早期的個人企業與合伙企業階段,企業的投資者也是企業的經營者,會計的目標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信息,對外會計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這一時期的會計實質就是管理會計。隨著企業組織形式的發展,投資者和經營者逐漸分離,管理者為了向投資者反映受托責任,向投資者提供各種經營管理信息,而會計方面的經營管理信息具有量化性,因此會計信息成了管理者向投資者提供的主要信息,當然在此時投資者直接控制企業,他還可以直接到企業了解經營者對企業的管理狀況,經營者向投資者反映會計信息也就沒有那么迫切。隨著企業經營的擴大,企業為了籌集生產所需要的資金,紛紛向銀行借貸或者直接發行股票、債券,管理者除了向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外,也需要向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關于企業經營管理量化的信息。為了給管理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外部利益相關者只能相機干涉企業,會計信息成了投資者和經營者溝通的渠道。為了防止對信息判斷的尺度不一致而出現爭執,以及盡可能限制管理者對會計信息造假,需要對會計信息建立一個標準,這就導致獨立審計師和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出現。公認會計原則的出現意味著財務會計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成了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葛家澍,2004),可見財務會計的目標也是反映企業管理當局的經營管理活動,只不過是信息的接受者從企業的內部轉到了外部,并且對信息反映的方式和方法做了規范,但這種信息的轉換,以及這種對信息反映的方式和方法做出規范是為了考察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其目標一部分也是為了加強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外部利益相關者接受了企業的信息后,就會利用所接受的信息做出利己的各種活動,這種活動會促進社會資源的流動。促進社會資源趨利性流動,使會計信息具有經濟后果,不是管理者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原始目標,其原始目標是如實地以貨幣形式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即提供會計信息,在提供信息的過程中導致社會資源的趨利性流動。對財務會計的屬性,我國著名會計學家葛家澍教授綜合美國一些權威文獻認為財務會計是一個歷史信息系統,它有四個根本屬性:立足企業,面向市場;由公認會計原則(或準則、制度)對會計處理和報表編制進行規范;以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引發的經濟數據為會計處理的對象,最后產生反映企業的經營活狀況及其結果的歷史信息;財務會計和報告,正如它的名稱所表示的,它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財務的(葛家澍,2007)。

立足企業說明會計活動的對象是企業,會計活動的邊界是企

業,反映的是企業管理活動結果的信息,面向市場則有兩點含義,其一是因為企業是在市場中生存,企業離不開市場這個大環境,離開市場這個大環境的會計反映信息就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其二是財務會計反映的信息具有經濟后果,能促使資源的趨利性流動;由公認會計原則(或準則、制度)對會計處理和報表編制進行規范則保證了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以企業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引發的經濟數據為會計處理對象,產生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狀況及其結果的歷史信息,則表明會計反映企業的管理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學科,它立足過去,面向未來;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財務的則表明財務會計提供的是貨幣數量化信息。從這些方面來考查,財務會計屬于管理類學科。

其次,可以從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學科內容來進行考察。基本經濟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目的是創造社會節約以及解決社會效率問題,從根本上說,經濟學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稀缺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問題。現代經濟學兩大分支是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變動,研究就業總量和失業率的變動、經濟周期波動、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等問題,研究經濟的開放、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等,并以收入和就業為中心,因此也往往被稱為收入理論和就業理論,而這些只是會計處理的對象企業運行時的環境;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主體和單個市場的活動,其試圖建立關于這些單個經濟主體行為規律的理論,來闡明生產者如何組織生產、消費者如何決定其購買的商品數量和商品組合,其主要內容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和成本理論、市場理論、生產要素報酬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經濟福利理論,而價格是其核心理論,因此它也被稱為價格理論,這些是一般企業運作規律。而傳統財務會計是考慮怎樣提供企業管理活動量化的信息,它與收入理論、就業理論及價格理論沒有什么關系,從這方面看,傳統財務會計不是經濟學學科。再從管理學來看,管理學是企業管理當局站在企業的角度,面對企業所處的環境、企業自身的特點,揚長避短,進行計劃、組織,決策、控制等過程,其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財務會計信息可以反映企業管理的狀況,為企業計劃、決策提供信息,管理當局可以利用會計信息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監督管理當局,會計是企業管理活動的有效組成部分,更屬于管理類活動,為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而服務,會計學研究的是如何真實地、可靠地反映企業管理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學科。從管理學與經濟學學科內容來看,會計學是管理類學科。

財務會計的基石是會計要素,有學者認為財務會計要素的定義借鑒了經濟學概念,認為會計屬于經濟類學科,而不是屬于管理類學科。但從財務會計對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可知,企業的管理活動具有經濟后果,財務會計要素采用經濟學概念更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管理活動的經濟后果,促進社會資源趨利性流動。但企業的管理活動是微觀經濟活動,任何管理活動都具有經濟后果,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管理自身的活動是計劃、組織、領導及控制,研究收入、就業及價格均衡等規律不是它的主要問題,財務會計借鑒經濟學概念其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與經濟事實相符合,正確反映企業管理活動,不符合經濟事實的反映是無法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的,也無法為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準確的信息,因此會計學學科的構建要大量借鑒并使用經濟學知識,如對會計要素的定義就借鑒了經濟學的概念,對會計進行監管的制度、準則的設計也要符合經濟學原理,對會計信息的經濟后果要考評,這些都是為了在利用會計進行管理時要符合經濟規律,但這些改變不了反映為管理活動及其結果的屬性。此外,還有學者提出,當前會計研究的一個熱點是經驗會計研究,并對會計研究中的問題提出各種假設,收集各種數據,建立模型,然后應用數理經濟的研究方法,對其提出的假設進行檢驗,因此認為會計是經濟類學科。誠然,用數理經濟學研究會計問題確實是個熱點,但這并沒有改變其學科屬性。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能豐富本學科的研究方法,但并不能改變本學科的屬性,經驗會計研究的對象還是會計問題。事實上會計學的發展常借鑒其他學科的知識,如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大量借鑒了金融學和投資學知識,社會責任會計借用了社會哲學方面的知識,新出現的法務會計大量引用了法理學方面的知識,除了會計理論的發展要借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之外,會計的應用也要借用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會計電算化是會計與計算機的結合。這些借鑒和引用開闊了研究者的視野,促進了會計學的繁榮,如果不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多角度審視會計,不借用其他學科知識發展會計,會計學恐怕會走向滅亡。

從以上分析可知,會計學包括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屬于管理類學科,它既不是經濟類學科,更不是介于經濟學與管理學之間的一級學科,但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要面向市場,財務會計反映的對象企業管理活動受經濟環境的影響,而且它反映的結果要符合經濟現實。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目前許多財經類院校紛紛設立會計學院,使其與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并列,因此應將會計學科獨立出來,使其成為一級學科。對此筆者不敢茍同,財經類院校開設獨立的會計學院很大原因是因為目前會計專業是財經類院校的重要專業,其生源廣,社會需求量大,學生就業形勢相對非會計類專業比較樂觀,而且會計學科的涉及面很廣,既涉及經濟、管理類學科,還涉及法學、哲學等學科,能帶動這些學科的發展,與這些學科形成優勢互補,因此,為了突出會計學的重要性并促進其發展,很多財經類院校開設獨立的會計學院。事實上我國存在特色的財經類院校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國外很少有特設的財經類院校,其通行做法是在大學中設立商學院,并在商學院下開設會計學專業,商學即中國的管理學,設立商學院目的是為企業培養高級管理人才,我國設置獨立的會計學院并沒有改變會計專業的管理類學科屬性,事實上有些綜合類院校因為學科門類齊全,為了便于學科的建設和管理,將經濟類專業和管理類專業放在一起,如清華大學的經管學院,但這些院校并沒有否認經濟類學科和管理類學科的非同類學科屬性。

三、對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