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榮辱觀:凝聚多元時代的道德共識

時間:2022-04-11 10:54:00

導語:社會主義榮辱觀:凝聚多元時代的道德共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榮辱觀:凝聚多元時代的道德共識

當前,我國正處在實施“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的歷史起點上。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價值判斷日益呈現多元傾向。環顧身邊人們憂慮的是非感日益模糊的道德現實,認真學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論述,深深感受到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在由于多元價值觀而日益模糊了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道德判斷力和榮辱觀的當下,以旗幟鮮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凝聚多元時代道德共識,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讓大家知道該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已經是一項緊迫而重大的現實課題。

中國當下正處于改革轉型期,價值多元化是這個時期最鮮明的特征,不同的價值選擇都獲得了被尊重的道德空間。多元的價值一方面擴展了國人的選擇自由,很多人都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無需背負很大的思想壓力;一方面也在價值折中和多元妥協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斷。許多主流價值被遮蔽和消解,絕對價值被相對主義所顛覆,基本的是非、善惡、美丑界限被雜亂無章的多元價值混淆了,社會在很多方面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基本的榮辱感。

比如,艱苦奮斗曾是國人引以為豪的一種品質,可這種品質正被一種蔓延的驕奢淫逸之風所稀釋,人們介紹自己“是靠艱苦奮斗而取得某種成績”時(本文權屬文秘家園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不再像過去那么充滿自豪感;見義勇為、舍己為人、無私奉獻、勞動光榮、謙虛謹慎等價值觀也是如此,“純”和“正”的價值形象不斷被功利價值觀消解,“另類”的價值形象則不斷得到強化;雷鋒精神在不少地方被娛樂化和邊緣化,英雄人物甚至受到嘲笑與曲解。

比如,官員公款吃喝為何難以根治?正在于用公款大吃大喝已經畸變成一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炫耀,在不少人眼里是一種能力和特權的象征———沒有權勢的人才掏自己的腰包吃喝———是非感在這里就完全顛倒了。還有包養二奶、公車私用、政績造假、受賄行賄等,都存在著榮辱顛倒的反道德傾向。

還有,文化中流行著那種消解主流、娛樂至上、玩世不恭的輕佻作風;那種譏諷主流價值、顛覆傳統道德、戲謔民族英雄的論調常能博得掌聲;那種油腔滑調的無厘頭在眾聲喧嘩中被高高地捧上了精英的地位。許多承載著正面道德教育的傳統教材被改編得面目全非,賣火柴的小女孩成為促銷女郎,《背影》中父親大耍雙截棍,閏土搖身一變成為古惑仔,《沙家浜》中智勇雙全的阿慶嫂成了胡傳魁的姘頭,種種粗痞化的改編與戲說嚴重混淆了青少年的榮辱觀。

這種背景下,總書記提出“八榮八恥”的論述,精辟地闡述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深刻內涵和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是對被多元化模糊的主流價值的一種重申,也是對多元化的一種價值整合。無論你追求何種生存方式,只要你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公民,“八榮八恥”是一種最基本的價值共識,應以“八榮八恥”來區分最基本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

也就是說,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在程度上的差別,可能屬于多元價值“見仁見智”的判斷范疇,但判斷的界限應以“八榮八恥”為標準。某個東西有多好有多壞,這是可以討論的,但某個東西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應該有明確的主流價值取向。“八榮八恥”就給我們提供了這種知榮明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的根本準則。在是與非的價值判斷上沒有主流價值的導向(本文權屬文秘家園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一個社會的道德生態上就會陷入一盤散沙、一片沙漠。考察整個國際社會可以看到,即使那些宣稱自身“最自由、最個人主義、最能容忍多元主義”的國家,也有著根深蒂固的主流道德價值觀念。一旦主流和傳統道德被邊緣化,社會就會陷入價值失調和道德焦慮,就難以凝聚起億萬民眾的力量,更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榮八恥”論述所主張的是一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基本道德。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就得熱愛自己的祖國,這是最基本的;作為一個公民,你得遵守這個社會共同約定的法律,這也是最基本的。因為如果你有傷害別人的自由,別人同樣可以傷害你,結果誰也沒有自由。從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等價值中都可以找到社會主義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論述,切中時弊,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