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畜牧服務體系促畜牧業發展

時間:2022-07-22 04:12:00

導語:建立畜牧服務體系促畜牧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立畜牧服務體系促畜牧業發展

掌握全局和指導工作的重要手段。依照縣委關于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的工作部署,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基礎。近期,帶領畜牧局機關局部同志通過檢查、走訪、座談等形式,先后深入到等鄉鎮的村社和養殖戶,對如何推進畜牧產業突破問題,特別是養豬業的發展進行了調查。調查課題包括良種繁育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三個方面,現專就服務體系建設調查情況簡述如下:

一、服務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一)政府配套服務力度加大。在省市和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相關規劃、計劃、決定的指導下,我縣畜牧部門和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圍繞貫徹落實國家生豬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生豬養殖“萬頭村、千頭社”和全年新發展500個養殖大戶目標,集中技術、物力、財力,從良種、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場入手,幫助專業村、社、養殖大戶和龍頭企業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問題。一是出臺優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電、信貸等方面給予傾斜;二是各級領導干部領辦、督辦畜牧大戶,鼓勵社會資金,尤其是返鄉農民工創辦畜牧專業戶;三是采取多種形式予以扶持,“以獎代補”,工作在前,獎勵在后,激勵農民養豬。去年,縣政府獎勵給養殖大戶生豬出欄、引種、補欄等方面的資金達到萬元;四是能繁母豬保險業務的良好運行,為畜牧健康發展增添了亮點,為廣大養殖戶開辟了一條新的安全通道。

(二)農民合作組織逐步發展。在養豬基地和養豬大戶中,農民自發地組織了養殖專業學會、合作社、協會等組織,主要作用是為產供銷提供一體化服務,其中部分的養豬協會作用較大,它們有健全的制度和運行程序,結合本地實際,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規格建圈、統一飼料配方、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將千家萬戶連成一片,實現了“協會+基地+農戶”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減少疾病、抵御風險、增加效益的多贏效果。

(三)科技服務發揮了支撐作用。一是良種服務初見成效。全縣建有、、溫氏、等四個良種豬擴繁場,鄉鎮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場106個。縣畜牧局大力實施生豬良種化補貼項目,完善了31個良種豬精液供應站的基礎設施,添置了31套豬人工授精器械和設備。輸送了部分項目站人員參加省改良總站舉行的技術培訓,上半年完成豬只人工授精萬余窩。良種服務縱橫交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供種網絡,生豬良種化率達到了98%以上。二是強化了疫病防治。重點對豬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藍耳病、雞新城疫等實行強制免疫,尤其是對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的防控,杜絕了疫病的傳播。三是加強了執法工作,嚴厲打擊了經營偽劣獸藥、飼料和違禁添加劑。嚴格畜禽產地、屠宰、市場肉品和出入境的檢疫,基本保證疫病不傳入擴散,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做到有效服務。四是開發了畜產品深加工技術。以食業公司、集團“”公司為代表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不僅緩解了群眾賣豬難的問題,而且還增加了畜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經濟效益。

(三)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視。一是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是經過了縣鄉畜牧部門選拔、培訓而成,是一只穩定的隊伍,負擔著本村動物疫病的防治。二是鄉鎮畜牧獸醫站職工,經過多年的培訓、實踐,狠抓繼續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業務技能顯著提升,專門負責畜牧發展,技術指導,疫病防治,技術普及等工作。以上兩類畜牧人才被歷屆政府所重視,人員眾多,機構穩定,貢獻突出。三是農村專業戶、重點戶的人才培育,各級政府借助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科技入戶和“陽光工程”等項目,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對養殖大戶、養殖場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據統計,目前已有萬多農村群眾掌握了畜禽養殖發展技術,有不少能人大戶已脫穎而出。

(五)信息服務空間進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組織。“豬販子”是一只活躍在市場與養殖戶之間的生力軍,市場行情由他們傳遞,在畜牧發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龍頭企業,如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們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物流等多方優勢使產供銷有機的結合起來,效益較為顯著。三是加工企業。如公司和,都與國內眾多加工、經營企業建立有營銷關系,有寬暢的銷售信息渠道。四是網絡服務。部分專業大戶,通過網絡與外面廠家建立供銷關系,了解和掌握市場行情,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狀態。

二、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配套服務中的問題

1、資金緊缺。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很多缺乏周轉資金。一些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大戶雖然得到政府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水電價格矛盾。各級政府明文規定,對養殖大戶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性用水用電價格,但時至今日,全縣上千家規模養殖場(戶)仍然在支付高位水電價格。養殖業是微利行業,加之用水用電量巨大,養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許多農戶對養殖望而卻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產業中,極少部分群眾在一無技術、二無資金的情況下,單憑熱情在銀行袋款匆匆上馬養殖項目。市場波動劇烈時,這些大戶便一夜返貧,成了舉債大戶。

(二)農民組織服務中的問題

在眾多的農民組織中,除極少數養豬協會實行“協會+基地+農戶”,依靠利益把養豬戶連接起來外,多數專業組織徒有虛名,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務中的問題

1、良種供應不足。目前,縣、鄉兩級良種繁育網絡雖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緩慢,未能跟上發展步伐。一些大戶盲目引進“良種”,造成了較大損失,極個別大戶仍然利用本地混雜品種。

2、標準化飼養管理水平低。一是飼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學喂養程度低。據專家反映,如果嚴格標準化飼養管理,每頭商品豬相同日齡可多增長×公斤,每頭母豬窩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預防不到位。由于報酬較低,部分村級動物防疫員責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許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達到預期目標。

4、深加工企業吃不飽。眾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豬萬頭,而現在每日屠宰量不過來頭,豬源的不足,將會使深加工企業較長時間“缺飯吃”。

(四)人才培育體系中的問題

1、獸醫隊伍素質亟待提高。鄉鎮動物防疫監督人員、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專業理論素質不高,與畜牧業發展速度不相適應,急需進行專業理論系統培訓。

2、專業大戶技術培訓“支離破碎”。由于技術人員缺乏,各鄉鎮對農民大戶的培訓往往是打急抓,培訓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臨床實踐,等到問題出現又不知所措。不系統的培訓和缺乏實踐的指導,是農民人才產生的難點所在。

(五)市場信息服務中的問題

1、信息不靈。據專業人士調查,、年生豬市場波動,給農民造成很大損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靈,缺乏科學預測,大家被動地依賴市場,當市場豬價上漲,大家一哄而上,市場價格下跌時,大家一哄而散。市場波動首先沖擊的是母豬價格,仔豬不值錢,就殺母豬,價升,仔豬值錢,又大量地喂養母豬。一頭母豬從培育到產仔需要一年半時間,這樣,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環。目前都說生豬存欄不足,實則是母豬繁殖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群眾信息不靈的問題。

2、中介組織的無序化。“豬販子”功不可沒,但在風險到來時“罪難輕饒”,他們錯誤地傳遞消息,制造群眾的恐慌心里,為風險推波助瀾,從中牟取好處,他們挑大撿肥,壓級壓價,每頭豬平均賺取多元,群眾說“養豬的不如販豬的”,利潤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對畜牧龍頭企業和良種繁育場、較大規模養殖場(戶)給予幫扶,對千家萬戶只給政策和小額貸款及貼息貸款扶持,不做大額扶持。新發展大戶要視其基礎資金狀況,一般要具備萬元基礎,再予以幫助發展,同時,堅決制止“白手起家、強行上馬、一浪垮臺”的做法。

(二)降低水電價格。對全縣規模養殖場(戶)用水用電統一執行最優惠的農業生產用水用電價格,減少成本支出,增加養殖效益。

(三)發揮專業協會作用。以縣內外發展較好的養豬協會為模板,總結推廣他們的成功經驗,以現場會的形式,組織各地農民專業組織前去參觀學習,使各處的農民組織功能化,時效化,為畜牧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四)引進優良品種。為保障群眾對良種的要求,建議技術部門組織群眾有計劃的從外地正規廠家調運良種豬,但一定要搞好檢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時,做好群眾的宣傳工作,杜絕他們的單獨“調種”,單獨“引病”,以免造成損失。

(五)加強人才培育。制定基層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落實繼續教育培訓經費,組織縣級以下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進行分期分批到大專院校輪訓,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鄉鎮專業人才問題解決了,農村專業戶、重點戶的人才培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六)強化畜禽強制免疫。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投入,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增加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提高基層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強牧業行政執法。依法加強飼料獸藥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偽劣獸藥、飼料和違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特別是畜禽產地、屠宰、出入境的檢疫,力爭疫情不傳入,疫病不擴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龍頭企業。繼續培植壯大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堅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企業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實現互利雙贏。將溫氏養豬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項目、現代農業(生豬)項目結合,加大在建的個“生豬萬頭村”項目力度,完成新發展生豬養殖大戶500戶目標。二是加大對食業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進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業和養殖戶效益。

(九)加強中介組織管理。仿照外地經驗,對“豬販子”隊伍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持證上崗、執照營業、守法經營,為畜牧業發展發揮正面作用。同時,充分發揮龍頭加工企業和“產供銷一條龍”模式,讓生產者與銷售者直接見面,減少或縮小中間環節,以增加農戶收入。

(十)建立市場信息預警機制。各級可利用現有信息機構,充實專業人員,專門從事畜牧市場商品信息、價格變化、飼料發展、疫病動態等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利用“電子農務”,及時、準確地將信息反饋給各級政府、養殖戶、加工企業等,幫助他們提高預防疫病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使畜牧業穩步發展。

(十一)建立補償機制。一是對因免疫反應和疫情處置出現的死亡,政府應加大補償力度。二是對盲目發展起來的大戶,因市場波動而“一夜返貧”的農戶,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救濟補助。三是政府要大力推行養豬業疫病保險業務,增加專業大戶養殖安全系數。

總之,服務體系建設是畜牧產業突破發展的重點,如果我們圍繞政府配套、農民組織、人才培育、科技支撐、市場信息五個方面開展服務,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就能使畜牧產業穩步、健康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