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紐帶實踐思考

時間:2022-09-25 04:19:00

導語:橋梁紐帶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橋梁紐帶實踐思考

中共**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和諧社會思想,將和諧社會納入了可行化進程,在這一進程之中,只有對現實社會中的多重事實作出權衡,對諸多社會和諧主要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提高社會結構的自我調節和矯正的能力,才能實現民心所向的和諧社會。

一、利益分配原則注入和諧元素

按照“和諧社會”理論,決定社會和諧的首要因素是財富分配。毋庸質疑,不同階層之間的經濟地位是有差別的,差別不大是正常的,高低懸殊必然帶來社會不安寧、不和諧。因此,應通過利益分配原則注入社會的和諧元素,建立階層利益的整合機制。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的利益關系格局,有些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要求,許多社會矛盾、社會沖突的出現由此引發,因此,對利益關系特別是重大利益關系作出必要調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利益分配的原則,應當始終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妥善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做到社會穩定、和諧與經濟快速發展的統一。在制定政策和出臺改革措施時,要注意反映和兼顧各方面群眾的利益。重視運用法律手段調節利益關系,依法保障不同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其利益行為。同時法治要與德治相結合,既要堅持原則、依法行政,又要做好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二、社會階層層面導入和諧因素

根據現代階層理論,階層是指按一定標準區分的社會群體,可劃分經濟標準、政治標準、職業標準等。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傳統社會階層因在改革過程中所處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現了分化和組合的態勢,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不同階層的存在,必然導致相互矛盾和摩擦。例如,新的利益群體的出現,必然會使社會各階層在維護自身既得利益和預期利益的過程中產生各種矛盾甚至沖突。有效處理階層矛盾、優化階層結構既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

從國際經驗看,最和諧穩定的社會應當是中間社會階層占多數的社會。這種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現代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形態,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中國家庭財產在15萬元至30萬元之間的中等收入階層,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長,呈加速成長態勢。1999年中等收入階層比重為15%,2003年達到19%,預計到2020年中等收入階層比重有望達到40%。應保持和促進這一良好的發展趨勢。

三、民間組織作用融入和諧情愫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進入轉型時期,社會生活因此發生了許多引人矚目的變化,變化之一就是出現了眾多的民間組織,即非政府、非營利性質的社團組織。民間組織作為政府和市場的有效補充在社會和諧上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民間組織具有為成員辦實事的服務功能,由于其所固有的自生自滅的屬性,使其必然以服務為天職。其次,民間組織既有協調其內部成員之間利益的功能,也具有協調國家與企業、政府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功能,是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其三,民間組織具有監督的功能。其四,民間組織具有公證的功能。民間組織因其既要對上負責又要對下負責,這種“兼顧兩頭”的性質,決定了民間組織要公正。其五,社會民間組織還表現為具有智囊團、思想庫的功能。近年來,政府出臺的關乎國計民生的宏觀決策與微觀政策的翔實依據,有相當部分來自于社會民間組織。另外,從社會穩定的角度看,民間組織充當了安全閥的作用。在社會沖突起于萌芽之時,最先覺察社會沖突的是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的民間組織,并可協助政府起到調解沖突、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所以,政府應當大力扶持民間組織,社情民意的調查等有益于國泰民安的重大社會活動應歡迎民間組織的積極參與。

四、制度建設內容傾入和諧要素

要消除社會的不和諧,關鍵是要從制度入手,且要不斷創新。本文所言及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種。所謂正式制度,是人們有意識建立起來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確定的各種制度安排;所謂非正式制度,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習慣習俗、倫理道德、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對人們行為所產生非正式的約束規則。可以認為,從制度建設入手,是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法、穩定社會的一種有效手段。

同志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指出:“紅軍所以艱苦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充分肯定了戰爭年揮黨支部作用的重要性。黨的**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的戰斗力的基礎,應該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強調了在和平建設時期,發揮黨支部作用同樣非常重要。那么,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如何發揮黨支部的作用呢?根據多年高校黨支部書記的工作經驗,我認為關鍵是發揮好黨支部的橋梁紐帶作用。

一、高校黨支部要在上級黨組織與廣大教職工之間搭起密切聯系的橋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們正面臨著諸多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學校的黨組織應該更加密切與教職工的聯系,上下擰成一股繩,抓住機遇做好學校各項建設工作。

充分發揮黨支部橋梁紐帶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及時、準確地把黨的方針政策和學校的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及決定傳達給廣大教職工,讓群眾及時了解和掌握學校的各項政策,密切關注和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黨支部要盡量把工作做細,把每一個細節落到實處。結合我們承擔的任務,我們黨支部開展的工作應該面向教學科研發展第一線,例如在科研方面,黨和政府號召我們把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那么黨支部不僅僅是把這個精神傳達下去就了事,而是要具體地落實這項工作。一方面要做好科教人員的思想工作,使他們真正認識到這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讓他們擺脫長期以來計劃經濟形式下的思維模式,把他們帶領到生產力的第一線去;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聯系投資方和投資基金,努力促成科學技術的盡快轉化,這方面的工作大有潛力可挖。在教學方面高校直接肩負著為經濟建設和科技產業輸送各類專門人才的艱巨任務,而學校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管理體制、教育運行機制、乃至教學內容、教材建設等方面還有許多不適應。所以黨支部應率領廣大黨員將教育改革在群眾中想方設法推廣開來,將教育改革真正落到實處。

另一方面,廣大教職工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黨的**大報告指出我們的黨“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黨支部植根于基層,貼近群眾,最利于“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只要認真貫徹這一指導思想,就能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橋梁紐帶作用。

深入了解民情,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支部成員要真心實意和群眾交朋友,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想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需,滿腔熱情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使廣大教職工解除后顧之憂,全心全意投入到學校發展建設工作中。我們支部所在的教研室是直接擔負著學校教學與科研任務的一線教研室,教師們的關注和擔憂有大的層面也有小的層面。從大的層面講,教師們最關心的是教學工作量滿不滿,能不能申請到科研任務;小的層面講,同事間的矛盾,工作上的困難,生活中的問題如生病、生孩子、老人去世等都是他們所關心的。我們基層黨支部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他不順心時,我們可以成為他傾訴的對象,開導他,擔負半個心理醫生的角色;生病、生孩子、老人去世,我們就主動去看望、幫助他們,夠得上困難補助條件的就幫助申請困難基金。

充分反映民意,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群眾的意愿。將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才能體現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根本目的;也只有順應人民群眾的意愿,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必須把廣大教職工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各級領導干部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的基本依據,把是否符合廣大教職工的意愿和利益作為判斷是非、決定取舍的最高準繩,使我們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做出的部署真正順民心、合民意。比如老師們一直對學校工作量的規定有想法,我們就在多次會議上向上級反映;教研室女同志比較多,對生孩子時停發津貼(收入的一半)有意見,覺得沒有體現黨的晚婚晚育對女同志照顧的政策,我們認為有一定道理也及時向上級做了匯報。

廣泛集中民智,使我們黨能夠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決策正確是人民群眾之福,決策錯誤是人民群眾之禍。而正確的決策,歸根到底要靠人民群眾。好的經驗和思路從群眾的實踐中產生,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辦法也在群眾當中。尤其在一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應該將真實的民情、民意、民智及時、準確地反映給上級組織,以便于他們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方面,我們支部每年利用黨日活動的機會,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探討支部與教研室的發展問題,同時也給大家一個交流思想的機會,使教研室多一些生機,多一些融洽氣氛。

黨支部在我們黨和群眾之間確實起到了傳送機的作用,他是黨的政策的具體落實者和執行者。黨支部應該努力做到下情上報、上情下達、上下貫通、團結一致,充分體現黨支部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高校黨支部應做好表率,充當橋梁,贏得廣大教職工的信賴和擁護

是否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是關系到我黨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否能得到廣大教職工的擁護也是關系到學校盛衰的大事。為此作為高校黨支部,必須在各方面發揮好表率作用,贏得廣大教職工的信賴和擁護

首先,黨支部要在政治思想覺悟上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只有高素質的黨員才能及時準確領會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學校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更好地配合和帶動學校的各改革和建設工作,因此加強支部成員自身建設顯得極為重要。第一,黨支部成員要堅持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時展的要求;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最先進的思想武裝頭腦;在各項科研、教學工作中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保證學校科研、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為廣大教職工做好表率作用。第二,黨支部成員要嚴格按照黨的原則辦事,按照黨的規章制度辦事,落實好從嚴治黨方針,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第三,黨支部成員要以高度的政治思想覺悟嚴格要求自己,只有一身正氣、光明磊落、無私無畏、真誠奉獻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和擁護。支部的每一個黨員必須有堅定的黨性,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與黨中央時刻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果面對復雜的形勢,黨員的黨性動搖了,喪失了黨的政治立場,那么這樣的黨員只會玷污黨的形象。所以每一位黨員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思想覺悟,提高政治鑒別力,在每一個領域都要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任何時候都要把黨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樣才能始終堅持黨的思想和原則,明辨大是大非,排除“左”的和“右”的錯誤思想干擾,堅定改革開放的信心,在困難和矛盾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反腐倡廉,堅持黨的路線和方針。第四,黨支部要代表廣大教職工的根本利益,代表教育發展的先進力量,積極探索總結教職工的思想、工作、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和睦團結、奮發向上。這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高校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其次,黨支部成員要在業務上發揮帶頭作用。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有其實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高校教育至關重要。所以黨支部首先應經常督促每一個黨員,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科研、教學的各個崗位都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團結群眾共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再者,黨支部要在組織紀律上起表率作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一項重大決策,作為一個集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重點高等院校的黨支部更是責任重大。目前,確實有一些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個別教師認為教學工作枯燥、乏味、辛苦,而且收入偏低,在買房、裝修等家庭建設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經濟困難,于是就敷衍教學工作、甚至干脆放棄教學任務,在外搞第二職業,拿雙份工資,這樣個人的經濟條件是有所改善了,但是,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卻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影響不僅來自他個人,更來自對廣大的在一線教育工作戰線上勤勤懇懇工作的教師們的積極性的嚴重挫傷,這對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是一大威脅。作為基層黨支部,首先要規范黨員自己的行為,為群眾做出表率。對黨員,要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可通過支部大會,小組討論及個別交談讓他們明辨是非,看清形勢,分清輕重,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來,為完成黨的事業共同奮斗;為群眾樹好榜樣,做好帶頭。對群眾要深入了解具體情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說服教育他們顧全大局,要看到困難是暫時的,努力使他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另外,在組織紀律上,獎懲分明是必要的。對于那些辛勤工作,不論得失,做出貢獻的優秀工作者,給予表揚并申請上級黨組織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那些經說服教育后仍屢教不改的應給予組織紀律上的處分。

我們支部正是本著如上理念配合教研室的各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如幾年來我們教研室有兩名同志獲得了校優秀黨員稱號,兩名同志獲得了校董事會基金獎,教研室連續三年被評為安全無事故安全獎,去年三名同志分別升為教授和副教授。

總之要有一支政治思想覺悟高、業務精、組織制度作風硬的基層黨員隊伍,帶動基層教研室做好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

三、如何使高校黨支部更加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幾點思考

其一,高校黨支部的工作方式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思想意識領域與物質領域是不可分割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革。人們對思想上的進步,組織的表揚不再像過去那樣看重,而對物質的追求在逐步上升。所以,黨支部的工作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比如,黨支部召開的一些會議,個別人經常找借口拒絕參加,甚至一些黨員也會這樣,這嚴重影響了黨支部正常工作的開展,而黨支部本身又無法對這些人做出組織上、行政上或經濟上的處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不良風氣的漫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黨支部的工作也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不能僅僅在口頭上講你不能怎么做,應該怎么做,這樣似乎顯得蒼白無力。思想政治工作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代替物質的作用,建立必要的獎懲制度是黨支部今后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對遵紀、踏實的教職工的肯定。雖然,在這方面我們還面臨著不少困難,例如:黨支部沒有自己的經費,對不安心本職工作、組織紀律觀念渙散的人員沒有懲處的權力,這也是原有的組織結構和市場經濟脫節的地方,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筆者認為組織結構也應該進行必要的創新改革。

其次,要明確規定教研室的領導體制,做到黨支部“責、權、利”的統一。目前,院系都實行黨政共同負責制,而在教研室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們往往分工明確,各掃門前雪;也生怕有所謂的“越權”之嫌。這樣也使得他們既不能“民主集中”也不能“互相監督”。雖然基層“權利”有限,但是最能直接接觸群眾的是他們,黨和政府在群眾中能否留下“公正廉潔”的最直接的反映窗口也是他們。而基層的黨支部往往面對基層的種種問題顯得軟弱無能。這樣給群眾的印象就是“黨支部就是只管學習”,支部成員也感到“責、權、利不與自己密切相關”,工作起來就信心和動力不足。如果黨支部能夠感到責、權、利集于一身,定會有助于執政黨的公正廉潔。近年來各大媒體時常報道某某單位領導貪污受賄多達多少多少等等,就這些單位來講,難道沒有黨委、黨支部、紀檢委嗎?答案肯定是有。但是腐敗為什么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呢?是這些同級的黨委、黨支部、甚至紀檢部門絲毫沒有察覺嗎?不是。其實最根本的是大家都知道,你我都在一起工作,說起來是你我共同負責,但是關系自身利益的工作安排還得聽行政一把手的,而黨支部的意見在重要的行政工作中可以采納也可以不采納,也就是說“無實權”。這樣沒有互相監督機制的體制勢必會滋生腐敗。所以支部建設好了也可以幫助黨防止和清除腐敗,從而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群眾凝聚在一起。

其三,高校的基層黨支部書記都是兼職,其業績的考核(包括升職稱、評定崗位級別等重大事務方面)是不考慮你在黨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沒有工作量,支部書記的工作多半靠自覺,靠責任感,靠自己的奉獻精神,這不利于基層支部工作的開展。

**大報告中指出“黨必須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真正能把此精神落實到實處,機制改革是必要的。

高校中,黨支部是黨和廣大教職工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教職工面前,黨支部就是我們黨的一面旗幟,而在黨內,黨的基層組織就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所在。無論從哪一方面講,我們都應該切實加強支部建設,充分發揮支部的橋梁紐帶作用,使其成為我黨在群眾工作中的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