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黨建對策思考

時間:2022-09-21 03:37:00

導語:外資企業黨建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資企業黨建對策思考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非公有制企業特別外商投資企業數量迅速增加。在我鎮工業園區78家非公有制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32家,占41%;吸納就業職工3365人;預計今年實現工業利稅1.2億元,已成為我鎮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點。然而,由于外商投資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的特殊性,使得這一領域的黨建工作步履較為艱難,全鎮32家外資企業中,已建立黨組織的3家,僅占9%。同時,在對待這個特殊領域的黨建工作中,存在種種認識上的偏差和思想上的疑慮,尤其是中外雙方意識形態存在較大差別,使得外商投資企業的黨建工作出現乏力、疲軟、滯后現象。本文試圖以新橋鎮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為縮影,在剖析出現乏力及疲軟的原因的基礎上,對加強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力度的對策進行初淺的探討。

一、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滯后之原因剖析

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出現乏力、滯后現象的阻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以下各種阻因而成的“合力”作用。

(一)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內部環境因素制約

這包括企業的軟環境與硬環境的雙重制約作用。就軟環境而言,外商投資企業一般按國際慣例經營管理、采取較為嚴格的規章制度、對企業員工有一種“高約束力”。生產節奏快、閑暇時間極少,也使黨組織開展活動的時間選擇難以把握。就硬環境而言,外商投資企業一般不允許,也不情愿為黨團組織的活動提供場所、活動經費、必要設施等。因此,黨組織開展工作的空間難以確定。在時、空均較難爭取的企業環境中,黨建工作缺乏賴以依托的“載體”。

(二)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長三角”地區作為目前全國乃至世界經濟領域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東西方文明交融沖突的熱點地區,也是西方文化、尤其是價值觀“侵蝕”較普遍的地帶。置身其中的企業員工,包括黨員干部,極易淡化黨建觀念,據此“地緣”因素,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就較為不易,乏力現象相形之下就愈為明顯。

(三)中、外雙方工作人員認識上的偏差及思想上存有疑慮

外商投資企業中黨建工作要開展,不可一廂情愿或一意孤行,而是要中、外雙方達成共識。而此間,中、外雙方工作人員,特別是中、高層決策圈內的雙方人員起關鍵作用。但就目前而言,這個層次的中、外人員在黨建問題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認識偏差和思想顧慮。一是中方黨建工作人員的認識偏差和疑慮:一方面,認為按照國際慣例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不必設立黨組織,更無從談發揮企業黨組織的作用,何況又是外商投資企業。另一方面,“核心”與“中心”的模糊悖論。按《黨章》要求及《公司法》等一系列中央規定的法律、法規或有關會議、文件精神,企業中黨組織仍然要發揮政治領導的“核心”作用;外商投資企業中亦不例外。但有的人認為企業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經濟組織,外商投資企業更是以追逐利潤、效益為“中心”任務,對政治領導“核心”作用比較反感,提倡太多必然降低或擾亂“中心”的地位,甚至引起戒心。因而,黨建工作中產生“核心”與“中心”因模糊認識而形成的悖論。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黨的組織領導,“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可有可無狀態。二是外方工作人員的一些認識偏差和思想疑慮:一方面,認為國際慣例中,一般只允許工會等群眾性組織的存在和活動,而極少有黨、團等政治性組織的存在并開展活動。況且,目前中國亦無法律規定必須在外商投資企業中組建黨團組織。因此,外方態度不明朗。另一方面,部分外商擔心企業中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會削弱他們直接指揮生產經營工作,占用生產經營時間,從而影響企業效益。

(四)黨員隊伍的不穩定性,增加了黨建工作的難度

與其他非公有制企業比較起來,外商投資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更大,情況更復雜。在外商企業中就業的黨員具有時間、空間及心態等各種不穩定因素影響。一是黨員就業流動性大、不便管理;二是黨員人數少、分布廣,成份復雜;三是雇傭思想濃重,害怕被“炒魷魚”,不敢暴露黨員身份,心態不穩定、患得患失。

(五)黨組織工作方式、方法欠妥

許多同志喜歡沿用原有國有和集體企業黨建工作的一套做法,形式主義的東西偏多。熱衷于開會、搞“幾比”、“幾學”、“幾抓”等務虛工作;并且找不準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因此,黨的活動缺少吸引力、黨組織缺少向心力。

以上種種,是目前外商投資企業中黨建工作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導致黨建工作疲軟與乏力的主要因素。為了加強黨建的力度,改變黨組織“貧血”的乏力狀態,需要在實踐中和理論上探尋一條新的黨建之路。

二、加強外資企業黨建工作力度的對策

在外商投資企業中開展黨建工作,其根本目的是把握好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保證監督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維護中外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必須按照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同向性”目標,本著“既有利于生產經營,又有利于黨的建設”的原則來開展各項工作,把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結合起來。根據外商投資企業的特點,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加強建設力度:

(一)分類指導組建,明確工作側重點

黨的組織建設,是黨的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性工程。要針對外商投資企業的不同類型,分類指導組織建設和工作的側重點。一是對于以中方為主的合資、合作企業或是由中方單獨承包,中方經營管理為主的企業,黨組織的建立與企業的開辦同步進行。其工作側重點是應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領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參與討論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二是對于中外均股、雙方共同管理的合資、合作企業,黨組織的建設工作應在中方黨員干部與外商搞好合作共事的基礎上進行。其工作側重點,黨組織除發揮思想政治上的領導作用、工作上的協調作用外,著重要起保證監督作用。三是對于外商獨資及中外合資并由外資控股的企業,有關部門應在與外商多接觸、交流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待機設立黨組織,以消除外商的思想疑慮。其工作側重點,要針對外方在生產經營中居主導地位的現實,著重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以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贏得外方的信任,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和外商的投資穩定心理。按照分類指導,明確側重點的原則,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二)創新黨組織運作方式,增強可操作性

外商投資企業的性質及其管理上的特殊性,決定了黨建工作無法像國營和集體企業那樣直接與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這就要求創新黨組織的運作方式,找到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結合點,從而產生工作的切入點。運作方式的創新主要圍繞這幾點:一是在組織設置構架時,不設專門性的黨務機構,不設專職黨務干部,黨組織領導成員實行兼職化,一般由中層以上行政管理人員兼任。這樣既精簡機構,又便于開展工作。二是在制度建設上,建立黨員定期報告制度、黨組織定期與外商溝通制度、流動黨員追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適合企業特點,與企業性質、企業制度相協調一致的制度化建設。三是在活動形式上,要善于借助企業文化活動的載體及工會等合法群團組織,寓教于樂,拓寬工作渠道。以分散、小型為主,減少花時大、內容空的規模型活動。四是在活動內容上,要圍繞“一個中心”,把握“四點”。即活動開展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為中心,把握生產經營的特點和難點、職工思想中的疑點和生活中的熱點,以此為活動的主要內容題材,達到黨組織工作的歸宿點。總之,創新運作方式要做到四化即黨務干部兼職化,活動內容與形式多樣化,活動時間業余化,組織生活制度化,以此來提高可操作性。

(三)理順隸屬關系,優化管理模式

外商投資企業黨員流動性大,單位更替頻繁,因而組織關系極為復雜,難以統一管理;因此,迫切需要理順黨員組織隸屬關系,規范和優化管理體系。為此,也必須打破傳統的條塊分割,管人與管事并行的常規體系,以有利于黨組織開展活動、有利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利于上級黨組織加強管理為原則,堅持以屬地管理為主、行業管理為輔,建立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特點的管理模式,明確隸屬關系,理順管理體制。新的管理模式目標選擇主要有四種:歸口管理、屬地管理、指定管理和掛靠式管理。如新北區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管理,采用分級管理的方法,即區管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由區經濟發展局黨工委負責管理。鎮或街道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由所在鎮、街道黨(工)委負責管理。

(四)注重培養和選拔,爭取數量與質量

目前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未能真正有效鋪開,很重要一點是其中黨員的數量不多,質量也不高。因此,注重培養和選拔工作,也是爭取黨員數量與提高質量的重要一環。做好這項工作,主要是采取“輸血”與“造血”同時并舉:

首先,筑好“輸血”管道。就是從企業外部向企業內部輸送黨員、優秀分子的道路要暢通。這可以結合企業招工工作同時進行。在中方協助外商招聘員工時,可以物色那些技術強,業務精,同時又是黨、團員的人優先錄用。此外,也可由有關部門推薦,選派得力的黨員干部到外商投資企業任職,增強黨干力量。

其次,增強“造血”功能。在外部“輸血”的同時,要提高企業內部的“造血”功能。即外商投資企業的黨組織要注意從員工中培養、選拔優秀分子,作為后備力量。扎實有效地推行黨建“帶三建”工程,發揮群團組織的作用,形成黨群工作的合力。已建立黨組織的,以黨帶工團;建黨條件暫不具備的,可以工會為突破口,先建工會,帶動建團,再從優秀團員和工會干部、成員中選拔,培養發展新黨員。也可以辦各類培訓班,培養既精通企業經營管理,又熟悉黨務工作的“雙料人才”,借以提高素質。

(五)發揮群體與個體的作用,努力贏得外商的認同

外商投資企業的黨建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商對黨組織群體與個體的所作所為的認同程度。因此,黨組織必須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即: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發展同向性。只有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來開展黨的各項工作,充分展示群體與個體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才能贏得外商的理解和支持,改變被動局面。一是摒棄黨員中存在的雇傭思想,充分調動積極性與創造性,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外商來華投資,其目的就是要獲取利潤,企業的效益是其關心的焦點。我們引進外資的同時,可以引進技術、管理方法、增加就業等;因此,企業效益的好壞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因而,共產黨員要克服雇傭思想,仍要發揮模范作用,共同把企業辦好,使外商看到黨的群體與個體與企業融為一體,從而對黨建工作產生認同感,并最終起支持作用。二是搞好協調工作,做到雙方互相認同。中外雙方員工、因國情、價值觀、文化教育不同等因素,難免產生情感摩擦或利益糾紛,此時,黨組織及黨員個體要做好協調勞資關系的工作。在雙方的理解與溝通上起“橋梁”作用,達成共識,做到既尊重外商的合理要求,又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成雙方在責、權、利、組織建設等各方面上互相認同。三是發揮監督作用,保證企業經營方向的正確性。要保證監督企業依法經營;要保證監督外方管理人員履行合同、協議,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要保護監督中方黨員、干部遵守企業法規,廉潔奉公,發揚愛業、敬業、樂業精神。借此以樹立黨組織群體與黨員個體的良好形象,并在外方人員中起“形象定格”效應,從而樂于接受并支持黨建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