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公共就業體制建設做好就業工作的建議

時間:2022-06-15 09:04:00

導語:推進公共就業體制建設做好就業工作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公共就業體制建設做好就業工作的建議

公共就業服務作為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是政府促進就業的重要基礎。公共就業服務能否適應促進就業的需要,直接關系到各項就業政策的落實和就業目標任務的完成。近幾年來,州直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自治州關于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的各項部署,建立了覆蓋州直、縣(市)、街道(鄉、鎮)、社區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在擴大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共就業服務起步晚,州直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仍相對滯后,還存在著服務機構建設比較薄弱,統籌管理服務的能力不強,就業服務信息建設滯后,公共就業服務在服務功能、服務手段、服務針對性和服務效率等方面不能適應公眾和政府公共就業服務需要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力爭到年底,全面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組建州、縣(市)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立健全州、縣(市)、街道(鄉鎮)三級人力資源市場,完善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形成自治區、州、縣(市)、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五級公共就業服務工作體系;實現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全程信息聯網,形成上下貫通、數據集中、即時查詢、資源共享的信息網絡體系;全面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隊伍能力建設,實現全員持證上崗,提出以下意見:

一、整合公共就業服務資源

一是整合縣級以上兩個綜合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資源。將職業介紹中心更名為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承擔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公益性綜合性服務的職能;人才交流中心更名為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加掛公共人才服務中心牌子,重點承擔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專業技術人員流動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其中,新組建、改造服務場所的,統一到一個場所中,實行一體化運作、專業窗口分工。

二是將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統一更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統一更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站;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行統一的公共就業服務標識。

二、建立完善州、縣(市)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是指由政府投資興辦的,提供免費就業服務的機構,其職責是向廣大勞動者(主要是求職者和失業人員)提供免費的就業服務。截至目前,州直縣級以上12個(包括州本級)勞動保障部門州直設立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要是以職業介紹為主,按照統一服務窗口的要求,直接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服務的綜合性服務場所,已建立的就業服務機構的名稱、職責及單位性質等不符合《就業促進法》的規定,因而,各級政府可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編辦關于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文件精神及自治區的安排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

三、加快縣(市)、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基層工作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就業服務向行政村村、社區延伸

(一)建立健全縣(市)人力資源市場。對不符合綜合性公共就業服務場所建設要求的縣(市)級人力資源市場,特別是沒有獨立服務場所的人力資源市場,勞動保障部門要盡快提出規劃建設或更新方案,報當地政府納入財政預算,并多方籌措資金,在年底前完成人力資源市場建設。

(二)建立健全鄉鎮人力資源市場。各縣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布局合理、方便實用”的原則,制定鄉鎮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年底前全面完成鄉鎮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人口在1萬人以上的鄉鎮,其人力資源市場面積控制在100—200平方米;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鄉鎮,其人力資源市場面積控制在50—100平方米,場地可利用騰空房或調劑現有辦公用房解決。需要新建的,場地基本建設、基礎設施資金由當地政府財政預算安排解決;信息化設備和信息網絡建設資金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三)建立健全行政村就業服務工作站。年底前,各縣市在行政村設立就業服務工作站配備1-2名工作人員,協助做好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和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等工作。配備的工作人員符合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條件的,可以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政策,補貼資金從就業再就業專項資金中解決。行政村就業服務工作站工作人員的配備主要從家庭困難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特別是家庭困難的返鄉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中聘用。

四、全面推進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管理,為公共就業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一)全面推進自治區、自治州、縣(市)、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五級聯網”全覆蓋。目前,勞動就業統一應用系統(二版)已在州直上線運行,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勞動就業統一應用系統(二版)網絡運行工作,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年6月30日前,縣(市)、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必須投入業務專網,實現“五級聯網”。

(二)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硬件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安排資金解決計算機、辦證打印機等硬件設備短缺問題。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所站專職工作人員要人手一臺計算機;各街道(鄉鎮)所站必須有一臺辦證打印機;行政村就業服務工作站最少有一臺計算機。對已經不適應工作需要的計算機、辦證打印機等設備必須予以更換,資金支付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五、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服務質量和效率,完善服務功能

(一)提高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素質,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解決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所站業務經辦人員業務能力及人員流動大、隊伍不穩定等問題,配備敬業精神強、熱愛勞動保障事業、熱心為群眾服務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到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所站工作,以適應就業服務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二)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本地勞動保障所站工作人員參加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組織的勞動保障協理員職業資格培訓和鑒定,實現勞動保障協理員持證上崗。起用1-2年時間實現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勞動保障協理員持證上崗率達100%。

(三)熟悉和掌握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各級人民政府每年要有計劃的組織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業務培訓,使每名在崗工作人員熟悉和掌握《就業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國家、自治區、自治州制定出臺的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并通過提供公共就業服務,使各項就業政策落到實處。

(四)熟悉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各級人民政府要鼓勵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勞動保障所站工作人員參加計算機職業資格考試,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有計劃的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勞動就業應用系統(二版)操作技能考試,合格者方能上崗。年底前,基層勞動保障所站工作人員必須熟練使用應用系統,確保業務數據質量。

(五)提高運用勞動就業統一應用系統(二版)辦理業務的水平。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將失業登記、職業介紹、《就業失業登記證》發放、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職業培訓和鑒定補貼、職業介紹補貼等就業資金支出、小額擔保貸款申辦、招用、辭退人員備案等涉及就業服務的工作內容,全部納入系統辦理范圍,嚴格業務流程和要求。

(六)樹立人本服務理念。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到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真情投入,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幫其所需,力求服務對象滿意;要繼續完善“一站式”服務功能,實現服務對象方便、快捷地在同一地點一次性辦理完全部業務,實現“一點登錄,全市查詢”的全程信息化服務。

(七)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四個中心”建設。各級人民政府綜合人力資源市場要緊緊圍繞提供崗位信息和解決崗位與人的對接和匹配這個關鍵,全面建立和完善基本服務功能、延伸服務功能和拓展服務功能所需求的各項服務功能,進一步優化和明確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職責分工,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把綜合性服務場所建成能夠提供優質、高效、滿足多元化、多樣化需求的服務中心;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平面交談、網絡交流、立體交流的交流中心;通過設立專門區域或通過DVD等播放職業、企業資料,為求職者展示求職方法、職業信息、服務承諾等服務的展示中心;成為集散和輻射所有就業相關信息,帶動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提供公共就業服務的輻射中心。各級政府要做出規劃和安排,在年底前,全面實現“四個中心”的服務功能。

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和實行獎懲機制,指定一名領導負責,強化對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的領導,把公共就業服務作為政府轉變職能、強化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政府就業工作的統籌規劃,狠抓工作落實,切實滿足各類人員對公共就業服務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