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形勢教育報告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5-27 11:37:00
導語: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形勢教育報告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按照縣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安排,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講一堂形勢教育課,目的是進一步分析當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找準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明確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動員廣大共產黨員進一步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突出重點,扎實工作,為加快元江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下面,我講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形勢發展的需要
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舉措;是面對國際國內風云變幻的新形勢,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向全黨發出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黨建歷史上的一大創舉;也是進一步落實十六大精神的具體行動。這次教育活動涉及全縣上下不同層次,面廣量大,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為此,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從戰略和全縣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在縣委的統一部署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把教育活動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如何認識這次教育活動的意義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識:
(一)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應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回首《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多年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起伏跌宕,既取得過高歌猛進的勝利,也經歷了坎坷和挫折。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義、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等等,都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高潮的標志。進入20世紀80年代,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風云突變,曾是共產主義圣地的蘇聯一夜之間發生了歷史性的劇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解體,并迅速波及東歐,全球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蘇東劇變的塵煙已經落定,歷史的教訓卻永遠不能忘卻。探究蘇聯、東歐劇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致使這些國家分崩離析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把握時展的要求,不能自覺做到與時俱進,從而喪失了黨的先進性。面對沉痛的歷史教訓,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共產黨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順應時展潮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我們才能避免重蹈蘇東覆轍,才能無往而不勝。
(二)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應對國內改革發展的需要。作為黨的生命線,黨的先進性總是同黨與一定歷史階段的中心任務聯系在一起,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始終堅持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的根本宗旨。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都牢牢把握保持時代先進性這一基本特征,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牢牢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深化對執政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面對嚴峻考驗,我們的政權穩如泰山,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黨領導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第一步,如今正在率領全國人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進。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我們黨和廣大黨員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保持先進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面前,我們黨和廣大黨員只有繼續保持先進性,繼續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才能永葆先進性,才能完成中華復興的歷史重任。
(三)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是做好當前工作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日趨發展,我黨的執政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使我們黨面臨著更為嚴峻而復雜的考驗,在少數黨員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是理想信念出現了危機。二是腐朽思想的消極影響。三是對黨員先進性的標準產生困惑。四是黨員分布的多樣化對其先進性的發揮提出了挑戰。五是黨員民主權利弱化,影響其先進性的發揮。六是從嚴治黨的措施乏力。這些問題的存在,迫切需要在全體黨員中加強保持先進性教育,以戰勝來自各方面的挑戰。當前,有些同志對教育活動有一些模糊認識。有的認為工作任務很重,擔心教育工作與中心工作“撞車”;有的認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剛結束,擔心會出現“厭戰”情緒,容易走過場。對此,我們一定要強化措施,扎實工作,確保活動的實效,真正使全體黨員受到教育,組織建設得到加強,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保持先進性,發揮模范作用,使活動成為推動元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二、深入認識縣情,找準差距,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正確分析形勢和深入認識縣情是我們做好各項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用聯系的、比較的、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元江,認識元江,有助于加快發展元江。
(一)用聯系的眼光看元江。用聯系的眼光看元江,就是要歷史地審視元江,既要看到我們元江的進步和希望,又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這樣的基礎上,找出我們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工作的著力點。元江是一個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為主體的山區農業縣,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屆縣委、縣政府的探索和努力,我們走出了一條“山壩結合,治水辦電,開發熱區,振興經濟”的元江經濟發展之路,有力地促進了元江的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繼續拓展“元江之路”,進一步完善了發展思路,提出了“發揮四大優勢,突出五個重點,處理好四個關系,到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達到或突破2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九五’末人均增1000元”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和目標。圍繞這一思路和目標,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所有制結構和城鄉結構,鞏固提升傳統支柱產業,在產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非公經濟發展、企業改革和交通、水利、城建、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特別是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大力實施環境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科教興縣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振奮精神,突出重點,迎難而上,扎實苦干,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克服了前期干旱、電力緊缺和稅收政策調整等帶來的困難,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全縣呈現出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5766萬元,比2000年增加22726萬元,比1980年增加了4倍多;工業總產值65387萬元,比2000年增加14231萬元,比1980年增加了近23倍;農業總產值64906萬元,比2000年增加11453萬元,比1980年增加了15倍;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599萬元,比2000年增加37萬元,比1980年增加了11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402萬元,比2000年增加850萬元,比1980年增加了57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6403萬元,比2000年增加3517萬元,比1980年增加了15倍多;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310元,比2000年增加481元,比1980年增加了17倍。全縣的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業基礎薄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元江縣的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迅速發展,已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蔗糖、水電兩個支柱產業和建材、礦冶、特色生物制品等為主的工業體系。但與全市發展水平相比卻有較大差距。目前,我縣的三次產業結構為35.8∶28.4∶35.8,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全市低37個百分點,城鎮化率19%。按照國際常用的衡量工業化進程的三個結構性指標(農業占GDP比重15%以下,農業就業人數比重20%以下,城鎮人口比重60%以上)的要求,全縣經濟發展水平處在工業化初期。工業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究其原因,首先是我縣多數干部和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程度不夠,改革開放的力度不夠,搶抓發展機遇的意識不強,商品經濟意識淡薄,小農經濟意識較濃,“小富即安”的思想突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傳統觀念還沒有徹底根除,使我縣許多資源優勢還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其次是工業投入不足,現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企業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能力十分薄弱,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非常突出,工業發展后勁乏力;第三是產業結構層次低、結構單一、規模小、技術起點低,現有的主要工業產品以初級原料產品為主體,精致、名優、終端產品少,附加值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第四是人才匱乏,我縣企業員工隊伍中管理人才、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層次偏低,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不足,已成為工業發展的瓶頸。
二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低。我縣是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山壩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山區,除烤煙之外再沒有其他大的產業;在壩區,我們雖然搞了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除甘蔗之外,其它產業還形不成規模,種植品種“多而雜、小而全”,產業化水平低、自然經濟比重大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業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我縣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雖然前幾年我們大興農田水利建設,修建了東峨大溝、章巴大溝、南溪河大溝、東大溝、南大溝等幾條灌溉溝渠;近幾年,又結合烤煙生產建了不少的小水窖,但與其它縣區相比,特別是在烤煙生產上,我縣起步晚,得到紅塔集團投入的補助少,煙區水路配套設施不完善,加上我們以前修建的水利設施已經運行多年,設施老化,運行脆弱,我們的水利化程度仍然比較低,嚴重制約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全縣還有3萬人左右處于貧困狀態。另外,由于我縣教育發展滯后,全縣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齡低,勞動者的整體素質較低,科技推廣難度大,農業生產科技到位率低,也嚴重制約了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是第三產業總量小,發展速度慢,占GDP比重低。2004年,我縣第三產業總量為41498萬元,比上年增8.9%,占GDP總量的36%,其增速遠遠低于一、二產業。第三產業發展慢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低,加上政策不配套、組織協調不力、服務水平低,導致第三產業發展不足。
四是社會就業壓力大,山林、水源糾紛、征地拆遷補償、下崗職工安置等影響社會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較多,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
五是從發展的全面性來看,我縣的社會保障體系、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民主法制和文明建設程度等許多方面還不夠完善,科技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我們,我們還存在很大差距,發展不夠仍然是元江當前的主要矛盾,元江要實現與全市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大量艱苦的工作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用比較的眼光看元江。要深化對元江的認識,就必須跳出元江看元江,找準參照坐標,再與先進地區先進水平的比較中找出我們的優勢和差距所在,揚長避短,加快發展。
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與過去相比,是發展了,前進了。但是,我們在發展,別人也在發展,而且發展比我們更快。如果把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放在全市來比較的話,我們的差距還非常大,從經濟總量看,2000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93040萬元,全市排名第6位,2004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115766萬元,在全市排名第7位,人均GDP占有量達707美元,比全市人均GDP占有量低1195美元,我縣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10,而生產總值僅占全市的1/30。從地方財政收入看,2000年我縣6562萬元,全市排名第5位,2004年我縣6599萬元,在全市排第9位,與澄江比相差1076萬元,與峨山比相差3446萬元,與新平比相差3796萬元;從農民人均純收入看,我縣人均2310元,在全市排第9位;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來看,我縣31402萬元,在全市排第9位;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我縣36403萬元,在全市排第3位。如果把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放在全省來比較,我縣也只處于中等位置。從2003年的統計數字看,在全省129個縣、區、市中,我縣的人均GDP占有量排名第37位;地方財政收入排名第59位;農民人均純收入排名第29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第52位。從生產中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來看,我縣與新平、峨山等縣的差距明顯加大,若不加快發展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將會拖全市率先在全省進入小康社會的后腿。
以上差距可以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的經濟發展總量不夠,可用財力明顯不足;高新技術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強;縣域特色經濟不夠鮮明,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大型企業不多,難以形成龍頭效應;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難與世界接軌。這些差距歸根到底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強,改革發展的力度不大。正視這一差距,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自我,樹立憂患意識,真正增強加快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三)用發展的眼光看元江。盡管在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們同時也具有比較明顯的發展優勢。首先,我們有豐富的鎳、金、銅、石膏、蛇紋石等礦產資源,特別是鎳礦,這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紅土壤鎳礦床,鎳金屬儲量居全國第二,這是我縣乃至全市、全省最具比較優勢的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前景。其次,我們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41.39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2.5萬千瓦,目前僅開發6.935萬千瓦,電力業的發展空間巨大,工業發展的能源保障基礎堅實。第三、我們具有獨特的熱區資源優勢,壩區冬暖夏熱,終年無霜,光熱條件充足,土地肥沃,具有發展熱區特色農業和熱帶水果的獨特條件。第四,我縣交通便捷,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另外,從我縣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形勢來看,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連續多年保持較快健康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后勁得到很大的增強;國企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經濟主體活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以上這些優勢和有利因素都為我們發展縣域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堅信,只要我們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共產黨員進一步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群眾,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一定會在兩三年內有一個大的飛躍。
三、堅定信心,突出重點,努力加快元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
在當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三優一特”的發展戰略、縣委十屆三次全會和縣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采取有力措施,推進元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快速發展,確保年度目標的圓滿完成。
(一)全力推進工業經濟大發展
加快我縣的社會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不懈地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對此,全縣上下務必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確立兩個不動搖:一要始終堅持工業第一方略不動搖。不論形勢順逆、不論條件好壞,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第一方略,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全縣上下要進一步營造加快工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投入到工業經濟發展中去。二要牢牢確立項目強縣信念不動搖。抓工業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
充分發揮礦產資源優勢,全力推進鎳礦開發。我縣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鎳金屬儲量全國第二,屬全國三大鎳礦之一,2004年,市委二屆二次全會提出了發揮礦產資源優勢,做大玉溪礦電產業的發展思路,元江鎳礦開發成了重中之重。鎳礦是我縣特有的財富,鎳礦的進一步開發必將成為我縣新的經濟增長亮點。因此各級各部門要為做大做強鎳礦產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全力支持坤能公司和云錫集團的合作,在穩定連續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管理,完善工藝配套,提高生產能力,力爭年內生產電解鎳1000噸以上,實現產值2億元以上,并完成5000噸生產線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最終實現年產10000噸電解鎳的目標。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值效益,最終把元江鎳礦建成我國紅土鎳礦濕法冶金研究基地,建成我國西南邊際鎳、鈷生產基地。我們要緊緊抓住云錫集團與坤能公司合作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地把鎳礦開發作為當前頭等的政治任務來完成,竭盡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元江鎳礦規模化開發進程。
充分發揮熱區資源優勢,做大做強蔗糖業。蔗糖業是元江富民富縣的產業,是元江最具比較優勢的產業之一,是元江人民丟不得、丟不起的產業。我們必須堅持蔗糖業支柱地位不動搖,堅持即定的目標不動搖,做大做強蔗糖業。當前,我們一方面要積極支持企業增加投入,加大技改力度,完善生產設施,擴大產能,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糖料甘蔗生產的領導,確保蔗糖企業發展的原料需要。要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嚴格執行糖料甘蔗生產規劃,優化區域布局,使甘蔗種植逐步向適宜區集中。繼續實施“兩推廣兩提高一完善”措施,進一步完善蔗區水利配套設施,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加大“噸糖田”建設力度,強化對蔗農的科技培訓,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正確處理好發展甘蔗生產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適度擴大種植面積,切實把發展糖料甘蔗生產的著力點放到走內涵發展、提質增效的路子上來。
充分發揮水能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電業。電力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要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必須做好江河文章,大力發展電力業。一是要正確處理好農業生產用水與發電用水的關系,在確保農業生產用水的基礎上,合理調度水資源,讓現有電站多發電,確保年內發電3億度以上;二是要要加快路同、漫沙田、拿不老三座電站建設進度,抓緊做好咪哩、沱河、車垤河、南昏河四座小水電站的前期籌備工作;加快橋頭、羅垤兩座梯級電站的勘測、設計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三是要加快電網建設,積極爭取國家電網建設項目,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堅持“依靠大電網、礦電結合”的方針,積極探索新型的礦電結合經營機制,實現電力轉化升值,確保工業穩步發展;四是要加快電力管理體制改革和產權制度改革,力爭上半年完成電力企業股份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縣發展循環經濟要重點抓好五個環節。在資源開采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對礦產資源開發要統籌規劃,加強共生、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實現綜合勘查、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加強資源開采管理,健全資源勘查開發準入條件,改進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實現資源的保護性開發;積極推進礦產資源深加工技術的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礦業的優化與升級。
在資源消耗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對鎳礦、制糖、建材等重點行業的能源、原材料等資源消耗管理,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努力提高資源的產出效益。
在廢棄物產生環節,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加強對鎳礦、制糖、建材等廢棄物產生量大、污染重的重點行業的管理,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綜合利用各種建筑廢棄物及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積極發展生物能源,推廣沼氣工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在再生資源產生環節,要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積極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廢舊紡織品、廢舊機電產品、包裝廢棄物等的回收和循環利用。
在社會消費環節,要大力提倡綠色消費。樹立可持續的消費觀,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鼓勵使用綠色產品,抵制過度包裝等浪費資源的行為;政府部門要發揮帶頭作用,把節能、節水、節材、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變成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全面發展
“三農”工作是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不了“三農”問題,實現奔小康的目標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無論任何時候,加強“三農”工作的決心都不能動搖,扶持“三農”的力度不能減弱,強化“三農”的工作的意識不能松懈。我們要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民,集中精力抓好“三農”工作,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促進城鄉全面發展。
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要繼續堅持“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針,突出區域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調優種植結構、調出特色、調出規模。必須牢固樹立“煙草興、經濟興”的思想,繼續堅持把烤煙生產作為山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堅持烤煙產業的支柱地位不動搖,堅持發展烤煙的決心不改變,繼續發揚元江“紅大”精神,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做到抓烤煙工作的力度不減、扶持烤煙生產的政策不變、為煙農服務的熱情不降,堅持走科技興煙、提質增效的路子,用足用活上級的各項扶持政策,鞏固提升烤煙業。同時,要大力發展畜牧業。要狠抓品種改良、疫病防治、飼養技術培訓等工作,創新生產經營方式,鼓勵和扶持規模化養殖,走大戶帶群體、連千家的路子,努力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要大力發展糖料甘蔗生產,要圍繞糖料甘蔗發展規劃目標,積極實施“三南”片區和甘莊甘壩的開發,大力推進噸糖田建設,適度擴大糖料甘蔗種植面積,增強糖料甘蔗總量。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要大力開拓市場,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政府及農業部門要根據農產品市場的動態變化,不斷適時地提出和制定開拓農產品市場的政策、思路和措施。二要培植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狠抓農產品加工轉化。一方面要為企業提供信息和服務,幫助企業選準發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重點扶持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和項目。另外,要規范龍頭企業和基地、農戶的關系。通過股份合作或契約的形式,使農民和企業真正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讓農民分亨加工轉化的利潤。三要調整農業結構。一是產業要調特。在市場經濟下,特色就是市場,特色就是優勢。二是品質要調優。就是要求大力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依靠科技進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要圍繞烤煙、甘蔗等重點產業的發展,抓好水路配套設施建設。做好溝渠歲修、人畜飲水、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完善人工增雨和防雹機制,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創新林業經營機制,建立森林資源保護目標責任制,加大林政執法力度,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搞好森林防火,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繼續實施縣城面山綠化工程。
(三)加大固定資產投入,拉動經濟增長
牢固樹立“抓項目和固定資產投資就是抓第一要務”的思想,認真研究國家、省、市的產業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向外大力引進外來投資項目,項內吸納民間資本建設項目。繼續實行重大項目縣級領導分工負責制,抓好項目落實,力爭新上一批具有優勢、拉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好的大項目,推動全縣經濟發展。今年,重點要抓好交通、水利、電力、城鎮等基礎設施建設。
(四)努力改善投資環境,促進非公經濟發展
要進一步認真落實和完善發展非公經濟的優惠政策,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和規范辦事程序,優化服務環境。在對重點非公企業實行掛牌保護的基礎上,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對納稅大戶進行獎勵。加強物價和行政事業收費管理,做好市場監督和質量技術監督等相關工作,堅決打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切實保護非公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經營,樹立“精品意識”、“品牌意識”,爭創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優化融資環境,創新融資方式,積極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和銀企合作平臺,拓寬融資渠道,促進非公經濟快速發展。
(五)加強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旅游產業
要圍繞發展熱區生態農業觀光、冬季避寒度假和民族文化風情旅游,逐步把旅游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的目標。一要重點抓好世界第一高橋、哈尼梯田、干熱河谷植物園、紅河谷生態觀光園、花腰傣文化生態村(主要以澧江鎮壩洪民族生態村為重點)、紅星林農家樂等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二要加強旅游行業管理,積極開展導游和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提高服務質量。三要文化要圍繞旅游做好服務,提升旅游業的文化內涵,積極鼓勵少數民族群眾和機關單位干部職工在重大節日活動中穿少數民族服裝,充分展示我縣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四要組織好元江風采攝影賽和民族服裝展覽等活動,把元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服飾充分向游客展示。五要辦好第二屆金芒果節,要在節慶活動與經貿活動和文化交流的結合上不斷創新,實行“旅游搭臺,經貿唱戲”,不斷擴大項目開發、招商引資和文化交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加快招商引資步伐,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現在,各地都在積極調整策略,改進招商方式,努力擴大招商引資。我們必須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重要工作,積極適應當前國際國內產業轉移、資本流動的新特點,全力以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今后,我們要進一步落實政策,優化服務,全力扶持,營造創業氛圍,放寬準入條件,大力提升招商的規模和層次。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參與我縣礦電、旅游、特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開發和建設,力爭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項目招商上有新的突破。認真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的篩選、包裝、推介等前期工作,盡快把我縣的好項目推介出去。及時幫助外來投資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切實維護外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七)搞好財政增收節支,提高金融運行質量
要高度重視財源建設,增加縣級財政收入。我們必須把觀念轉變到真正依靠市場配置資源和依靠社會資金發展經濟上來,堅定不移地走“一爭取、二引進、三盤活”的路子,積極爭取省市財政轉移支付,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大部門預算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認真做好預算編制,嚴格執行預算,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堵塞各種漏洞,做到應收盡收。協調處理好與金融機構的關系,加強銀政、銀企合作,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農業、中小企業、擴大消費、增加就業等方面的貸款支持。
(八)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要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圍繞烤煙、甘蔗、畜牧業等重點產業,強化科技服務,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在三個民族縣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實行免費的要求,著力解決因貧輟學問題。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積極探索職業技術教育和學前教育發展路子;加大教育結構和校點布局調整力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加快信息技術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完善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營造人盡其才和廣納群賢的用人環境,促進各類人才協調發展,以特聘、兼職、決策咨詢等“柔性流動”形式,吸引優秀人才參與元江經濟建設。尤其是要把坤能公司與云錫集團合作后新組建的合資公司等企業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納入縣級人才庫,加強協調服務,在工作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要加大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事和工資分配制度的綜合配套改革,創新激活人才的新機制。切實抓好文化事業發展,深入挖掘、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加強文物保護和文化市場管理,搞好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陣地建設。重視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提高縣廣播電視臺節目人口覆蓋率,鞏固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強體育工作,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大云南元江低海拔訓練基地建設力度,力爭在年內完成田徑場、游泳池的改造工程。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農村衛生工作,健全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加強鄉村衛生院所建設,切實解決好農民看病難問題。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嚴格執行“黃牌警告”制度,認真落實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控制違法生育,提高人口素質。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深化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認真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加大土地開發整治,切實保護耕地,積極盤活存量土地;積極推進礦業權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規范礦業權市場,加速土地礦產由資源型向資本型轉化。加大環保執法力度,繼續把老工業污染源、重污染源和敏感區域污染源的治理工作作為環境保護的重點,實施工業企業污染限期治理及達標排放再提高工作,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對礦山企業的環保監管,嚴把“選址關”、“環評關”、“三同時關”,盡量減少新污染源的產生。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維護民族地區的團結穩定。認真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切實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和全民國防教育。高度重視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問題,進一步完善救災救助運行機制,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九)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又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豐富和發展,是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又一次理論升華。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要做的工作很多,當前特別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關鍵性問題:
一是整合社會關系,重點是整合社會階層之間的相互關系。要整合好社會關系,必須激發各行各業人們的創造活力,堅決破除各種障礙,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整合社會階層關系的目標,就是要使各個社會階層“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
二是解決社會矛盾,重點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利益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人民內部的物質利益矛盾,必須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高度重視和維護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健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三是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切實保障所有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在這方面,我們尤其要特別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對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必須提到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必須采取切實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就業再就業問題;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困難群眾編織一個可靠的“安全網”;建立健全的法律援助制度,使困難群眾享受到事實上的法律平等。
四是推進社會公平,當前重點是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公平是社會主義的一個核心價值取向,社會主義社會是比以往任何社會形態都更加公平的社會。努力推進社會公平的實現,提升社會公平程度,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和諧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公平的社會。只有社會公平,各方面的社會關系才能融洽協調,人們的心情舒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整個社會才會和諧穩定。
四、牢記宗旨,勤政為民,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的根本宗旨,共產黨員是干什么的,就是為人民服務。近幾年來,經過“三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等黨內教育活動的鍛煉,我縣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共產黨員的作風有了很大改進,責任心增強了,工作熱情也有了較大提高。特別是經過抗擊非典、“12?7”甲醇中毒事件和去年種植“紅大”烤煙的考驗,顯示出我們的領導干部和黨員隊伍確實是一支信得過、靠得住、能打硬仗的隊伍。但也有個別領導干部和黨員同志缺乏責任心,對工作不負責任,打不開局面,工作見不到成效;工作跟不上節奏,心思不知道用到哪里,到底是“干事”還是“混事”弄不清楚,這是與我們的職責和黨的宗旨是不相適應的。同志們,我們今年的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同志們務必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轉變作風做起,堅持勤政為民,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真抓實干的工作態度,以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扎扎實實干好各項工作。
第一,強化大局意識,堅持發展不放松。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共產黨員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記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衡量一個地方工作的好與壞,唯一的標準還是發展,這是我們的頭等大事。有一些地方和單位,干什么工作總比別人慢半拍,這可不行。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工作抓與不抓、抓緊與抓松、會抓與不會抓明顯不一樣。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學會把握全局,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只要牢牢抓住事關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盯住不放,就一定能取得成效,打開新的局面。
第二,強化責任意識,腳踏實地干事業。事業是干出來的,只有干事創業,才能加快發展。我們常講“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不是空話,的確是責任。我們一個地方的發展,沒有人,沒有良好精神狀態的人,沒有強烈事業感的人是不行的。為此,同志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絕不能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應付了事。要進一步完善責任體系,強化目標管理。今年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是經過反復論證后提出的,任務一經提出,必須嚴肅對待,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
第三,強化機遇意識,千方百計謀發展。黨的十六大召開后,全國各地發展勢頭迅猛,新一輪經濟競爭形勢可以說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這是一個歷史機遇期、快速發展期,也是一個優勝劣汰期,更是一個急劇分化期。應該說,從某種程度上講,機遇對每個地方、每個人是等同的,就看你能不能看得到,能不能抓得住。機遇稍縱即逝,挑戰隨時可見,抓住機遇就能贏得主動,喪失機遇就會犯歷史性錯誤。因此,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對當前經濟形勢有清醒的認識,有歷史緊迫感,自覺運用市場經濟規則,尊重客觀規律,研究確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思路,在改革中找辦法,選準發展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大事,設法激活一方經濟。
第四,強化創新意識,奮發有為抓工作。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干工作,特別搞市場經濟,重復過去不行,照搬照抄不行,簡單模仿也不行。有些人干工作顧慮重重,缺少敢于創新、敢于勝利的精神;有些人處理問題墨守成規,習慣于條條框框,走老路的多;有些人工作一般化的多,創新少,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創新是出路,也是措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各地情況不同,特點各異,沒有現成模式可以照搬,必須從創新中找思路。我們允許干工作有失誤,不允許怕失誤而不干工作。干事有風險不怕,最危險的是怕擔風險而不干事。計較個人得失,畏縮不前,失掉的是自己;把個人利益置之度外,大膽工作,得到的也是自己。希望大家一定要以事業為重,勇于探索,積極開拓,力爭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第五,強化宗旨意識,撲下身子辦實事。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同志要認真把握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標準和要求,扎扎實實地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常想“群眾需要什么、自己干了什么,社會需求什么、自己做了什么”,切實撲下身子,深入生產第一線,與群眾真正交心,為企業排憂解難,積極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多辦一些實事、好事,堅決杜絕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和形式主義,做到腳踏實地不浮躁,埋頭苦干鼓實勁,扎實干好各項工作,務求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同志們,形勢逼人,機遇催人。當前,全縣各項工作開局良好,讓我們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動力,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創造元江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斗!
精品范文
10保持辦公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