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經濟研討會講話
時間:2022-02-27 10:28:00
導語:糧食經濟研討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經過30年來的改革發展,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統購統銷體制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糧食資源基礎性作用的轉變,成績顯著。
過去30年里,我們既經歷過糧食供給由少到多的變化,也成功地解決了糧食供給由多到少帶來的問題。在積極促進糧食流通市場化改革的同時,通過宏觀調控調節市場供求,努力實現國內糧食供求平衡,保證了國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定與提高。在全球糧食危機出現之時,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有力的糧食宏觀調控措施,保證了國內糧食市場的基本穩定。
過去30年里,我們進行了艱巨的體制改革,實現了由單一流通渠道向多渠道流通的轉變。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從“計劃主渠道”成為“市場主渠道”,多元糧食流通主體在搞活國內糧食流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過去30年里,我國的糧食流通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初步實現了糧食流通方式從傳統的糧食流通業向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的轉變。糧食倉儲水平和物流效率提高,糧油加工業快速發展,糧油產品日益豐富。
過去30年里,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糧油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適應國內糧食消費的新情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加強市場宏觀調控,建立并不斷完善國家和地方儲備管理體系,在保持糧食基本自給的前提下,積極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滿足了國內糧油市場需求,也為全球糧食市場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30年來的實踐證明:促進我國糧食流通事業不斷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處理好放開市場與宏觀調控的關系;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努力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增強市場和企業活力,提升糧食流通效率;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處理好各方面利益關系,在堅持國內糧食基本自給方針的同時,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糧食市場和兩種糧食資源,既防止糧食短缺,“糧貴傷民”,也防止糧價大跌,“谷賤傷農”;必須堅持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理念,始終把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關于當前國內國際糧食形勢
(一)當前國內糧食供求基本平衡
1.國內糧食供求基本平衡。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連續五年豐收。2007年糧食總產量10032億斤,預計消費量10250億斤,當年產需缺口約220億斤。分品種看,稻谷、小麥、玉米三大品種產需平衡有余,大豆缺口較大,主要通過進口解決。2008年國家繼續鞏固完善強化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了對農民各項補貼力度,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據國家統計局公報,2008年夏糧和早稻均獲豐收。預計2008年我國糧食產量將達到10240億斤以上。糧食消費繼續穩步增長,預計消費量在10350億斤左右,當年產需缺口約110億斤,扣除大豆,產大于需約535億斤,當年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年末國家糧食庫存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2.國內食用植物油產不足需。前兩年,我國油料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2007年用于榨油的國產大豆、油料以及棉籽折油178億斤,比上年下降27億斤。初步測算,2007年國內食用植物油消費量440億斤,產需缺口262億斤左右,自給率僅40%,缺口全部需進口彌補。2007年進口植物油、油料及大豆折油共計288億斤,同比增加43億斤。2008年我國油料播種面積恢復性增長。初步估算,2008年國產油料榨油可達到190億斤,比上年增產12億斤。國內食用植物油消費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預計達到457億斤,當年產需缺口267億斤。由于食用植物油國內供給增長空間有限,未來我國食用植物油和大豆進口數量將繼續增加,因此,保證食用植物油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仍面臨很大壓力。
3.國內糧食市場價格總體平穩。今年,隨著全球糧食供求形勢緩和、原油期貨價格走軟,以及世界金融危機引發市場需求疲軟,主要糧食品種國際市場價格均高位回落。受此影響,國內糧價也有所回落。2008年10月,為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穩定糧油市場價格,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國務院第31次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的有關政策,先后安排了兩批國家臨時儲存稻谷、玉米和中央儲備大豆、菜籽油的收購任務,共計達3050萬噸,以引導糧食市場價格穩定在合理水平,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傮w來看,目前國內糧價比較穩定。預計后期國內市場糧價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但不排除出現區域性、階段性價格波動的可能。
4.目前秋糧收購工作進展總體比較順利。據統計,截至11月30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中晚秈稻1568.3萬噸,同比增加
394.3萬噸;收購粳稻624.2萬噸,同比增力365.2萬噸;收購玉米902.7萬噸,同比增加692.1萬噸;收購大豆133.8萬噸,同比減少9.4萬噸。
同時,中央儲備和國家臨時存儲糧收購進度較快。到11月30日,國家臨時存儲稻谷累計收購629.1萬噸,占第一批計劃的62.9%;國家臨時存儲玉米累計收購217.2萬噸,占第一批計劃的43.4%;中央儲備大豆累計收購71.5萬噸,占計劃的47.7%;油菜籽收購33.4萬噸,占第一批計劃的55.7%。從市場價格看,國家啟動政策性糧油收購后,主產區糧油收購價格有所回升,目前多數地區市場收購價格與國家出臺的掛牌收購價格基本持平。
總體看,今年的秋糧收購工作進展總體比較順利,國家已經確定的各項糧食收購政策措施得到了較好地落實。根據目前收購情況,價格仍有下行壓力,我們將與有關部門及早研究進一步增加臨時收儲計劃問題,并根據收購進度和市場情況,及時下達后續批次的收購計劃,努力把市場價格穩定在國家出臺的收購價格水平,滿足農民售糧需要。
(二)全球糧食供求形勢趨于緩和
1.世界糧食產需趨緊的形勢已有所減弱。在經歷連續2年減產后,2007/08年度世界糧食恢復性增產。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在世界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引發全球性糧食危機之后,各國對糧食生產的重視程度提高,全球糧食產量提高。2008年度全球谷物產量預計達到22.1億噸,為歷史最高產量。預計期末庫存增至3.76億噸,增幅為7%。其中,全球小麥產量預計增至創記錄的6.82億噸,增長11.8%,為20年來的最大增幅。全球大米產量預計增至4.34億噸,期末庫存也略有增加。全球玉米產量預計降至為7.81億噸,預計期末庫存還將繼續下降。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全球玉米消費受到抑制,世界玉米貿易萎縮。200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2.35億噸,較上年增產1485萬噸。大豆價格暴漲,直接促成2008年度大豆播種面積擴大和產量提高。2008年度全球包括大豆在內的七種主要油籽產量預計為4.18億噸,增幅為6.8%,期末庫存預計增長4.9%。
2.國際糧食貿易量基本保持穩定。據美國農業部預計,2007/08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2.69億噸,比上年度增加0.1億噸。其中小麥1.15億噸,比上年度增加0.04億噸;大米0.3億噸,比上年度減少0.01億噸;玉米等粗糧1.23億噸,比上年度增加0.07億噸。大豆貿易量仍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預計達到0.79億噸,比上年度增加0.07億噸。由于全球供求形勢好轉,部分糧食出口國已經放寬或將于近期放寬小麥和大米等口糧品種的出口限制,預計2008/09年度小麥和大米的國際貿易量還將有所提高。
3.世界糧食市場價格高位回落,波動幅度較大。2008年7月份以來,受全球經濟形勢疲軟、商品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均高位回落。12月4日,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場(CBOT)小麥、玉米、大豆、比2008年6月底價格高峰時分別下降了49.38%、57.78%、51.09%和55.75%,除大豆和豆油比2007年初上漲21.18%和1.99%外,小麥和玉米價格與2007年初相比,下降了1.84%和14.1%。另外,受主要大米出口國(泰國、越南)實施限制大米出口政策及國際金融投機資金流入等影響,今年年初到4月末,國際大米市場價格出現暴漲,4月末泰國大米(5%碎米率)出口離岸價達到了1100美元/噸,比年初上漲195%。隨著5月以后主要大米出口國放寬大米出口以及投機資金獲利回吐,國際市場價格開始高位回落。12月初,泰國大米(5%碎米率)出口離岸價回落到525美元/噸,比4月末下降了52.27%,但仍比2007年初上漲了72.3%。
從近幾年全球糧食生產總體情況看,自然條件狀況的好壞仍是影響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主產國受災、糧食減產,全球供求形勢就趨于緊張;主產國氣候條件較好、糧食豐收,全球供求形勢會趨于緩和。由于全球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糧食穩步增產日趨困難,全球糧食供求形勢仍不容樂觀。
從目前國際、國內市場的關聯性看,國際市場糧價變動對期貨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但考慮到我國小麥、稻谷和玉米等三大糧食品種基本能夠實現自給,國內糧食庫存充裕、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等情況,今后一段時間內,國際市場糧價變化對國內供求影響仍然不大,但對國內糧食市場還是有影響的。例如國際油脂油料價格大幅波動,形成了2004年之后對國內食用植物油業的又一次大的打擊,國內中小企業由于很少利用大豆期貨套保手段規避市場風險,應對價格快速上漲與下跌的能力很弱,虧損現象十分嚴重。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下跌,導致了國內大豆市場價格水平下行,東北大豆產區農民收益明顯受到影響。
國際國內糧食供求和價格形勢變化,給糧食宏觀調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做好當前的糧食宏觀調控工作,既要認識引發當前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波動的直接原因,也要認清全球糧食供求平衡關系仍然偏緊的現實,更要對保證我國的糧食供給安全有清醒的認識。從長期趨勢看,我國糧食產量的增長,將受到耕地減少、淡水資源缺乏和農業生產成本增加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保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穩定與提高,滿足國內糧食消費的需要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三、糧經學會和行業協會要繼續發揮優勢,搞好糧食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為發展糧食事業做出新貢獻
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和全國各地學會、協會自成立以來,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糧食經濟理論研究,深入研究糧食改革發展實踐中的新問題,為我國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自2003年以來,每年都聯合組成課題組,組織各地學會、協會力量,開展關于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調查研究工作,提交系列報告;同時還針對糧食產業化生產、玉米燃料乙醇發展和我國油料生產等糧食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提出政策性建議。學會、協會提交的關于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系統研究報告和專題研究報告,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國務院領導同志多次在這些報告上做出重要批示。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和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以及各地分會,以卓有成效的行動推進了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進行,促進了我國糧食流通事業的發展,支持了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認真履行糧食宏觀管理職能。在此我代表國家糧食局向同志們表示感謝!衷心希望學會和協會繼續發揮社會團體和行業中介組織的優勢,積極推進我國糧食經濟理論研究,為我國糧食流通事業的改革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糧食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糧食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