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三個著力點
時間:2022-07-14 06:31:00
導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三個著力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深入研究新形勢下我國文化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制訂相應的文化發展戰略,大力弘揚主流文化,綜合創新傳統文化,汲取世界文化精華。
立足實踐、多出精品,大力弘揚主流文化
在當代中國,一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都屬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旋律。我們必須大力倡導和弘揚這種熔鑄著中華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優秀品格的主流文化,自覺摒棄那些腐朽沒落、低級庸俗的文化,牢牢把握文化發展的方向。
弘揚主流文化,須以社會實踐為源泉。實踐是文化建設的源頭活水。建設社會主義文化,一定要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以我們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為著眼點、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服務。
弘揚主流文化,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一方面要盡可能地走向市場,講求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我們的精神文化產品擔負著團結教育人民、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等崇高使命,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以賺錢為唯一目的,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見利忘義。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能完全商業化,精神文化產品不能完全商品化,文化工作者不能完全商人化。
弘揚主流文化,須實施好精品工程。文化中的精品,作為一個時代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社會承認、群眾喜歡、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優秀作品,承載著弘揚主旋律的使命。我們應不斷增強精品意識,努力創造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強烈吸引力、感染力、滲透力的作品。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綜合創新傳統文化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綿延至今,歷經興衰而光焰不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深入中華民族的骨髓,成為我們民族的一種粘合劑、凝聚力。我們建設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
綜合創新傳統文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承和延續,而是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化和重塑,是從內涵到外延的不斷綜合和開拓、創造和更新。對于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當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進行認真審慎的分析、過濾、選擇。中國歷史文化有著優良傳統,即“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傳統。此外,我們的文化中還有“以德治國、修身為樂”的重德精神;“重人輕神、人貴物賤”的人文精神;“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務實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等等。所有這些,經過改造都可以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上,有兩種錯誤傾向值得注意:一種是文化虛無主義,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無是處,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全盤西化;另一種是文化保守主義,把我們的傳統文化說成至善至美,而西方文化則一錢不值。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汲取世界文化精華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離不開對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鑒。對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國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管理方式,都應積極汲取,以開闊的胸襟、堅定的態度、恢弘的氣度,博古今之秀美,采世界之眾長,促自身之發展,創民族之特色。
汲取世界文化精華,必須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既應反對夜郎自大的排外主義,又應抵制生吞活剝的全盤西化。“以我為主”,就是在對世界文化精華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和獨立性。“為我所用”,就是辯證取舍、擇善而從,批判地吸收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并結合本國國情進行改造、整合和創新。應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義,防止西方國家以文化為手段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輸入他們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為此,應建立積極的文化安全預警系統,對外來文化給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帶來的威脅作出預警性反應,運用法律、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范可能危及國家文化安全的因素。
- 上一篇: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 下一篇:領導的歷史地位和他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