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城市建設理念與創新論文

時間:2022-04-24 01:52: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城市建設理念與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城市建設理念與創新論文

摘要:針對我國城市化快速冒進式發展態勢,本文基于科學發展觀,從城市化發展的本質要求、城市布局與交通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定位和功能開發、城市廣場選址與建設、城市雕塑和標志性建筑設計等方面探討了城市建設理念創新的重要性。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城市化;城市交通;城市廣場;城市雕塑

一、引言

科學發展觀(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從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出發,發展必須是科學的,必須更好地把握和運用事物發展的規律,才有可能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而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以人為本,遵循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把握中國特色,實現城市和諧、可持續發展。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速度過快,城市建設理念陳舊,脫離了城市發展的正常軌道,帶來了諸多隱患,嚴重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從城市化進程分析來看,1980年,我國城鎮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為20%,2001年達到40%。與世界各發達國家相比,各國城市化進程各不相同。從20%增長到40%所經歷的時間,英國是120年,法國是100年,德國是80年,美國是40年(1860-1900),前蘇聯是30年(1920-1950),日本是30年(1925-1955),我國是22年。相比之下,我國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現實,一方面彰顯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活力和態勢,另一方面也快速積累了城市化過程中來不及解決的許多問題,使得我國城市化進程困難重重。從社會整體層面看,城市公共設施供給不足、城市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城市住房短缺和房地產市場失控、城市交通臃堵、城市環境污染加劇、農民工數量巨大等問題不斷暴露,西方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所患的“城市病”一一開始表現。由于進程速度加快,消除和解決“城市病”的難度加大。從城市建設和發展層面看,城市空間擴張失控,各地爭建大廣場、大馬路、大雕塑、豪華行政中心等,在城市建設方面追求政績工程、漠視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城市建設觀念陳舊,各城市千城一面,城市內部功能失調,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根據國家統計局2006年的全國年度統計公報,到2006年底,全國總人口為13.14億人,其中城鎮人口5.77億人,城市化水平為43.9%。據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口達到頂峰16億之際,中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左右,即城市人口會達到9.6億左右。在這樣一種發展局面和發展態勢下,需要我們探討這樣一個命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城市理性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什么?本文試圖從城市化的本質要求和城市建設的理念創新角度做些粗淺的探討。

二、城市建設理念創新

(一)城市化發展要遵循其本質要求

城市化,或稱城鎮化(Urbanization)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之一,是一種社會經濟變化的地域空間過程。它有四個基本含義:(1)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包括集中點的增加和每個集中點的擴大;(2)城市人口占全社會人口比例提高的過程;(3)是二、三產業向城市集中和發展的過程;(4)是城市對農村影響的傳播過程,以及全社會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過程。美國學者弗里德曼將城市化過程區分為城市化I和城市化II。前者包括人口和非農活動在規模不同的城市環境中的地域集中過程、非城市景觀轉化為城市景觀的地域推進過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在鄉村的地域擴散過程。前者是可見的、物化了的或實體性的過程,而后者則是抽象的、精神上的過程。[1]可見,城市化是一個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其實質是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集聚是由產業的集聚和發展而帶動的,其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全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一般而言,在城市化發展的初期和中期,第二、三產業活動迅速向城市集聚,帶動人口向城市集聚,又帶動第三產業活動的集聚和發展,總體表現為二、三產業的集聚與發展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斷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城市化水平往往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因存在信息不對稱和人口城市化的不可逆特征,人口的集聚往往會脫離產業集聚的水平和要求,造成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經濟發展水平,表現出過度城市化(注:過度城市化:主要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失控和城鄉發展失調。過量的鄉村人口盲目向大城市轉移,超過了經濟發展的承受能力,造成過度的人口遷移壓力、城鄉發展失調。)的特征,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因素。

長期以來,我國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有一個主導思想,即我國“工業化超過了城鎮化,城鎮化滯后了”,我國“農村人口太多,需要盡快解決城鄉不合理的二元結構問題”這兩點,都要求我國實行“快速城鎮化”。但是,回顧歷史我們發現我國工業化進程長期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改革開放前的片面重工業化,二是改革開放后的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工業化同時在兩個空間并行。另一方面,從理論上講,城市化水平是與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相聯系的,而不是與工業的就業比重相聯系。所以,我國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低,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低是因為服務業發展滯后,這是我國工業化過程中一個突出的結構性問題。

改革開放前由于片面重工業化導致吸納勞動力數量有限,(注:重工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每億元投資提供的就業機會(約0.5萬個)只及輕工業的1/3。)不利于發展第三產業,以及抑制消費的社會導向和城鄉分割的二元管理體制,導致城市服務業發展滯后,人口集聚速度慢、水平低。改革開放后,相關制度的改革和松動使農村經濟迸發出強勁的活力,但限于城鄉二元體制尚未完全打破,我國出現鄉村工業化和城市工業化同時在兩個地域空間并行發展的格局,鄉村城市化發展模式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徑。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經濟快速發展的東部地區在城市發展方面表現出無序的態勢,造成部分區域分散化發展的局勢。此現象一方面違背了集聚經濟和地方化經濟的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因人口統計系統尚沿用傳統體制下的模式,人口的集聚水平不能得到真實體現,因此,造成一種片面的認識,即我國城市化水平滯后于工業化,要加快城市化發展。實際上,據測算,1995-2005期間,全國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達到1.44個百分點,遠遠超過每年提高0.6-0.8個百分點的正常水平。[2]在這樣一個發展水平下,我國耕地、水資源、能源等重要資源過度消耗,城市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城鎮空間規劃建設出現無序乃至土地失控等問題不斷顯化,實質上已經屬于冒進式的“過度城鎮化”現象,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了巨大的浪費。

西方國家城市建設與農村改造是一個比較漫長的工業化過程,同時也是資本原始積累,依靠掠奪殖民地國家人民的財富而起家的。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則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尤其是,西方國家在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總人口規模小。我國現階段13.14億人口,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所要求創造的就業崗位比發達國家相應進程中的要求高出5-10倍。

總理在2005年3月全國人大會上強調,我國13億人口大國,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1400萬人,每年進城民工1.2億人,還有貧困人口9000多萬。因此,要提高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實現小康社會,實現城鄉協調發展,還得有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所以,中國城市化發展“要尊重城鎮化的發展規律,要特別警惕過度城鎮化,要充分估計到中國城鎮化過程的艱巨性,樹立城鎮化進程不是越快越好,城鎮化水平不是越高越好的觀念。城鎮化要與經濟增長、新增就業、資源、環境、生態保持協調和可持續的關系。”“我國當前的城鎮化應該更多地關注城鎮化的質量。”[2]這正是城市化發展的本質要求,是我國城市發展應遵循的基本路徑。

(二)城市規劃要重視城市布局及其調整與交通規劃的結合

從城市發展的空間屬性看,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骨架構成了城市的空間秩序,成為城市各種活動的載體。城市用地布局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態、各類用地性質、規模和空間分布,及其開發建設的密度、時序與強度。它決定了城市中人和物的空間分布情況,對城市的交通生成、分布、交通方式的選擇起決定性作用,反過來,城市交通“可達性”會影響城市的功能布局,一靜一動,二者密不可分。

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和社會經濟的轉型時期,許多城市開發與建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過于急功近利,尤其在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方面。同時,我國城市機動車輛正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而交通基礎設施供給不足造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因此,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城市都面臨交通擁堵等問題,制約各城市進一步的發展。究其原因,關鍵是城市規劃中用地布局與交通規劃長期脫節,在現實社會中,城市決策者也往往就局部用地進行調整而費盡心機,而忽略城市交通網絡的整體協調發展。

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交通產生的“源”,在特定的城市交通設施供給條件下,用地布局的變化勢必影響城市交通效率和城市空間秩序。長期以來,我國城市規劃與城市交通規劃的編制在時序、理論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相互獨立,城市規劃與城市交通規劃大多分開編制。傳統的城市規劃是以土地利用規劃為核心,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規劃常作為一種配套性的規劃依附于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總是先考慮城市用地的布局,然后在用地的基礎上,交通進行協調。本來兩者是互動進行,但實際工作中很難做到這點。在“先城市規劃,后城市交通規劃”的模式下,城市交通規劃處于從屬和被動的地位,只能分析現狀城市交通問題和提出近期或局部的城市交通設施調整改善規劃,難以對城市規劃目標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的城市交通規劃論證并及時進行比較和信息反饋。在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期間,土地用途的調整和土地利用強度的變化隨意性較大,而且一般不進行交通影響評價分析,對城市交通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尤其是當前城市用地功能置換的速度與頻率明顯加快,城市發展中不確定因素增多,城市用地發展面臨多重選擇,城市交通規劃僅是在已有城市布局的基礎上對城市交通進行規劃組織,不能與城市用地布局規劃很好結合,必定會帶來更多的城市交通問題。

例如,亞運村是北京現在最堵的路段,但是規劃中的亞運村原本并沒有規劃成現在這種大型住宅區,由于當時良好的市政設施,吸引了大批房地產投資商,而政府的管理調控措施不力,使得土地用途和土地利用強度發生改變,而既有的交通骨架已經建成,新的大型住宅區形成巨大的交通需求,進而造成現在的交通瓶頸。又如,現在很多城市的主要商業區都布置于城市主干道兩側,使得主干道所承擔的通過性交通與商業區所需要的到達性交通相互影響,產生矛盾。這就是為什么在交通主干線兩側建設的新的大型商業網點成為城市新的交通堵塞點的原因。到兩者矛盾激化時,往往就是高架而過,使通過性交通與到達性交通分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者的矛盾,但是,對于商業區的景觀破壞殆盡。對于老城區的改造更加是這樣,臨江、臨主干道地段開發商都喜歡,拼命建高層,而交通影響評估一般都是事后評估,對建筑體量不可能有很大改動。有些地方政府,明知大型建筑物建成后對交通影響很大,仍一意孤行,對此重視不夠,導致城市開發建設過度,已有的道路容量不能滿足要求,或者道路性質與道路兩側的建設用地性質不協調,使城市中交通性干道“生活化”,甚至因為城市布局帶來城市交通的“潮汐式”流動,造成新的城市交通擁堵等一系列問題。

上海1999年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第二次修編,其經驗獲得建設部的肯定和推廣,其優點和經驗就是在總體規劃中非常重視交通規劃的作用,使土地使用規劃與交通系統規劃緊密結合,對多種土地使用調整方案產生的交通需求進行評價分析,提出反饋意見,使城市布局結構、復雜的土地使用與交通系統得到協調優化。在交通專項規劃中,引入了先進的定量交通預測、分析方法,對各種城市布局和土地使用規劃方案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從城市交通角度對城市結構和土地使用規劃調整提出反饋意見,建立了土地使用與交通規劃的聯系。可見,科學的城市發展觀就是要遵循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三)城市建設要重視基礎設施的功能定位和功能開發

城市公共設施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和事業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主要指城市公用事業和市政工程設施,城市事業設施主要指公共的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休閑等設施,它們是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和保障,直接和間接為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各種公共服務。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建設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尤其是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急速擴張時期,盲目照搬國外和其他城市的做法,城市建設表現出一種混亂的狀態,尤其是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追求形式的美觀,而忽略各類設施功能的定位和開發。例如,城市中心大拆大建,大馬路、大廣場修建攀比成風,新區開發大面積圈占土地,帶來諸多城市問題,影響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城市所有基礎設施中,交通設施的供求變化最為明顯,需求快速增長,不同類型的交通設施的供給也在快速發展,立交橋就是發展最快的交通設施之一。這是因為城市人口急劇增加、車輛日益增多,平面立交的道口造成車輛堵塞和擁擠不斷加劇,需要通過修建立交橋和高架道路形成多層立體的布局,以提高車速和通過能力。建設立交橋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交通功能的要求,由于立交橋功能的特點、空間的制約和設計理念的影響,多數立交橋的造型與主體構造都大體相同,不可能給美學設計留下太多的余地。所以,立交橋的修建不應過分追求造型和美觀,而應注重其功能的定位和功能開發。

改革開放20余年來,我國許多特大城市大力發展立交橋,以緩解城市交通臃堵問題,目前城市立交橋已經成為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但是,許多城市立交橋修建到哪里,哪里就成為新的堵塞點,很多立交橋上面赫然聳立著雙向紅綠燈控制交通,令世人驚嘆。例如,北京是國內最早修建立交橋的城市之一,北京的立交橋數量眾多、形狀各異,從空中看有不同的造型和圖案,多種多樣的立交橋雖然美化了首都,卻讓北京的駕駛者不知所措。立交橋設計的非常復雜,對于路況不熟的駕駛者來說,尤其是到北京辦事的外地駕駛者,在立交橋上行車是件非常頭痛的事情,經常發生上得去、下不來的現象。造成此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追求立交橋的視覺效果和美觀度,而忽略了立交橋的功能是提高車速和通過能力。一般而言,實現立交橋功能的根本途徑就是讓駕駛者快速學習和掌握通行方法。所以,立交橋的設計應當以行車人員為本,設計力求實用,通行方法要簡單易學。因為對于駕駛者來說,簡單的重復是最快的學習方法,不同的立交橋的通行方法越相似,行車通過的時間則越短。但是,現實生活中,北京眾多的立交橋中,不同的立交橋左轉、右轉、直行、掉頭走法都不相同,同一條環線光一個左轉彎就能有三四種走法,再加上標志牌和行車指示不夠完善和清楚,從而造成堵車嚴重的交通問題。另一方面,就一座立交橋而言,修建完成后,如何發揮該立交橋的功能呢,換句話說,如何將它的功能開發出來呢?清晰的標志和行程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城市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立交橋,城市現代化的進程看似加快了,但城市交通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其中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另一個典型問題是交通島的設計問題。交通島的功能是為控制車輛行駛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車道之間設置的高出路面的島狀設施,包括導流島、中心島、安全島等。由于交通島占地面積大,如果是中央環島的話,車輛繞行延誤行車時間,車流量大的情況下,還會延誤車輛通過時間,所以現在城市道路設計很少用中央島、導流島等交通島做交叉口渠化了,一般采用平面畫線式加以指示,這種措施可以達到兩種效果:其一,起到了交通島為駕駛員指明行車方向的同樣效果;其二,交通流量大時可以壓線行駛,可以臨時停放交通事故車。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城市仍然盲目學習過去的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在城市的入口處設計大的交通島,并提供行人休閑的設施,進而演化成交通廣場,人為地增加人車混流,埋設很多交通隱患。實際上,交通廣場應當禁止行人通行和休閑。

(四)城市廣場建設要以人為本,選址應與社區布局相結合

城市廣場是城市環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它可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而具特色的休憩空間,主要包括有市、鎮、區的中心廣場、宗教廣場、城市中的紀念性廣場、建筑前庭廣場等。城市廣場是城市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空間內最具公共性的開放空間,它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享受空間和交往、娛樂、休閑和集會等活動的公共場所。而且,城市廣場也是傳遞城市文化、弘揚城市歷史的重要載體。它不但豐富了城市的風貌、文化內涵及景觀特色,并且更能增強城市本身的內聚力和對外吸引力。所以,城市廣場成為當前城市建設的一個熱點,各地城市興起了廣場建設熱潮。但是,我國很多城市在廣場建設方面觀念陳舊、追求奢華、追求面積、追求形象,廣場設計缺乏與城市總體空間的聯系,很多廣場成為交通廣場、政治集會型廣場,缺乏對人的關懷。例如,武漢的洪山廣場,位于一個六岔路口,總面積10.8萬m2,是武漢最大的廣場。它曾因是武漢最大面積的廣場、擁有武漢最大面積的觀賞草坪以及最大面積的楚文化鋪底圖案而被譽為中南地區一流的城市廣場,廣為其他城市效仿和學習。但是,從選址角度看,在一個道路交叉口設計一個城市廣場,選址本身有誤。一是行人在通向廣場的路途中形成人車混流,影響通行車輛的車速,引起交通堵塞,并易發生交通事故;二是在交通鬧市區,噪音和汽車尾氣造成的空間污染極不適宜市民的休閑;三是廣場遠離市民生活區。從廣場設計角度看,追求大尺度的廣場空間缺乏親切感和舒適感,同時,因片面追求視覺效果,綠化單調,廣場使用效率不高,廣場建設缺乏文化理念設計素材和根據,盲目追求圖案化的表面化造型而缺乏文化交流活動的場所,最后陷入文化表現形態單一的僵局。[3]再如,武漢魯巷光谷廣場位于一個六岔路口,四周是人口密度很高的高校集聚區,往東一公里處是華中科技大學,兩公里處是光谷腹地——關東科技園。往南,約三公里處,是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紡織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南湖。往西一公里處即到東湖,再走就是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市區。往北兩公里處是中國地質大學。據說若從天空俯視,那銀色的布幕呈一只鴿子飛翔狀,非常美觀。廣場內修建有各種健身休閑設施供居民使用。但是,地處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區的魯巷光谷廣場也是一個交通環島,行人穿行其間干擾車輛運行,車輛繞行也延誤通過時間。2005年,光谷廣場建成地下通道,通道穿過珞喻路,并連接魯巷購物廣場地下超市,在廣場上活動的市民人數更不斷增加,2007年光谷步行街正在修建,其交通秩序及人流狀況不容樂觀。實際上,因缺乏便民的小型休閑廣場,在很多交通要道附近,已經自發形成了市民休閑健身的娛樂空間。如,魯巷光谷廣場之外的東北角、光谷大道與珞喻大道的交匯處已經成為附近市民集聚、休閑、娛樂的主要空間。然而,從以人為本和人文關懷精神出發,一個城區的城市廣場的選址尤為重要,環境安全、步行化、通達性、噪聲小污染少應當是基本的選址原則,應當與社區布局相結合。應盡量避免在鬧市區、在交通要道和交叉口修建大型廣場;其次,要以人為本,堅持人性化、多樣化原則,設計休閑空間和休閑設施,來更好地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需求。目前,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修建城市廣場,尤其是借新區開發之際大興土木建設豪華大廣場,城市形象確實改變了,但是因廣場遠離居民生活區,人氣聚集不足,廣場的功能不能有效發揮,而居民需要的休閑空間又極度缺乏,“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等都成了一句空話,并為城市未來的發展設置了障礙。總體而言,城市空間資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不斷膨脹要求人們提高城市空間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理性認識城市廣場建設的原則,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城市建設、城市健康可持續地發展至關重要。

(五)城市雕塑要挖掘文化內涵,追求城市特色

城市雕塑是現代城市的公共藝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大致可以分為紀念性、主題性、裝飾性、娛樂性、宗教性五類。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城市雕塑藝術作為城市特色構成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城市雕塑不僅成為美化市容的主題構件,最主要的是作為記載當地文化、歷史延續的載體,它不僅傳承歷史、弘揚優秀文化,同時作為城市環境建設的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而成為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經濟投資點。

城市是一個空間實體,因地理環境、歷史發展背景、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等因素影響,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間性格,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城市雕塑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應當是城市個性的組成部分,成為彰顯一個城市個性的重要途徑。作為審美文化的構成部分,城市雕塑藝術代表了本城市、本地區的文化檔次和精神風貌。某些城市的雕塑作品,由于反映了該城市或地區某些方面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文化內涵,藝術上又比較成功,受到公眾的喜愛,從而被公認為該城市的地區性、全國性乃至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地標后,并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可極大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可為城市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具有積極的、重要的作用。例如,哥本哈根的“海的女兒”,廣州市的“五羊石刻”,紐約的“自由女神”、布魯塞爾的“撒尿小童”等。可見,不同的城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符合自己城市性格和文化特色的城雕藝術。[4]

與歐洲的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城市雕塑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起步很晚,但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的速度也不斷加快,各級城市政府都認識到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建設中的作用,城市雕塑越來越受各級城市政府的重視,雕塑和標志性建筑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建設對象。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城市雕塑最多的國家,而且,雕塑建設的熱潮仍很高漲。但是,許多城市雕塑形式放棄了對于藝術個性、格調、品位、深度和境界的追求,其外觀形式不斷標新立異,花樣翻新,但其文化內涵卻越來越稀薄、越來越膚淺,造成一種浮夸之風。例如,2006年7月12日,比自由女神還高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在鄭州落成后,2007年5月底,又傳出了河南永城市政府耗資3000萬元建全國第一高歷史人物雕塑——劉邦塑像的消息。花巨資讓帝王將相爭相復活的做法一時引發社會熱議。在爭論余波未平的時候,2007年9月又傳出高郵要建世界之最的巨型堯帝青銅雕像的消息。這尊堯帝雕像為世界最高的青銅雕像,99米高,需要青銅2200噸。項目建設方還將在堯帝塑像體內設燈光隧道和觀光電梯,可升至頭頂,觀眾可在塑像體內的多層平臺向外觀景。根據設想,竣工后該雕像將成為揚州吸引2010年上海世博會海內外游客的文化地標。與此同時,很多市民在質問,“穿膛而過”的堯帝雕像是對始祖的祭奠還是蹂躪?與此相比,世界著名的旅游景點“布魯塞爾的撒尿小童”的高度僅有50厘米高左右,占地不足10平方米,但因其凝聚了民族精神的歷史傳說,使其三百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著名的旅游熱點。所以,在城市的不同位置應選擇城市雕塑的不同主題,分別表現城市的歷史、發生在這個城市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展望城市未來、表現城市特色等。這些主題可以表現偉大的題材,也可以表現細小的題材,應該因地制宜。

城市雕塑作為產生公共空間的組成部分,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城市形象的凝縮,更是城市文化品位不可或缺的象征。城市雕塑是社會需要的結果,有很強的公共性,應當體現社會的共同理念、共同需要和共同信仰。城市雕塑要講究藝術性、要與環境協調、要有明確的文化定位、切忌在創作時不顧城市的文化歷史、不顧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顧城市獨特的自然環境,不顧城市的文化定位,盲目追求“歐化風”、“廣場風”、“大雕塑風”,似乎雕塑建得越大越好,如此下去,往往會弄巧成拙。而且,絕大多數城市雕塑都是政府出資建設,少則投資數十萬,多則高達上千萬,甚至上億,變成所謂的“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勞民傷財,有百害而無一利。

三、結語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筆者認為,對于城市決策者和管理者而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應當認真學習科學知識,掌握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其次要能認真吸取國際、國內在城市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能深刻總結各國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成功經驗;再次,要高度重視并切實解決我國當前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城市競爭正變得日趨激烈。城市的基礎設施、城市的交通秩序、城市形象等都深刻地影響著城市競爭力。各級城市政府在求新、求異、求快的發展過程中,如何真正把握城市化本質要求、把握城市發展的規律,挖掘和培育城市特色和內涵,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城市和區域、乃至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隨著以快速城市化進程為特征的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發展,耕地(特別是城郊高產良田)銳減、能源和資源的浪費、環境質量的惡化等問題已經日益凸現,部分城市化地區資源、生態和環境狀況嚴重惡化,正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大障礙。在一個人口大國、資源小國(人均資源)的國情背景下,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城市化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以科學的城市發展理念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化冒進式發展而引起的資源環境問題和城市建設失控問題,建設宜居城市,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城市化道路。

參考文獻:

[1]馬彥琳.現代城市管理學[M].科學出版社,2005.25.

[2]周一星.關于中國城鎮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規劃,2006增刊.

[3]陳芬.以武漢洪山廣場為例談城市廣場設計的誤區[J].山西建筑,2005,(21).

[4]桑任新.論城市雕塑的文化內涵[J].裝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