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經濟基礎論文
時間:2022-04-18 09:03: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經濟基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任何一種發展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發展理念基礎之上的,而發展理念的形成離不開理論的鋪墊和支撐。我國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中的人文關懷思想,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人本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文關懷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強調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主體
馬克思在創立唯物史觀時就明確指出,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受肉體組織制約的他們與自然界的關系”,“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于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顧馬克思如何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時說,馬克思首先發現的是歷來為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些論述說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是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二)馬克思主義強調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
馬克思主義強調要關心和重視作為社會歷史活動主體力量的勞動者的需要及其滿足,要求一切社會歷史活動必須在根本上造福于廣大勞動者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眾作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質力量”的充分發揮及其才能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在談到理想的生產時認為“這種生產,是以滿足社會以及每一成員的需要為目的的”;“通過社會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造福于勞動者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的物質生活需要及其滿足。不斷創造日益富裕的物質生活資料,是實現這一人文關懷所必需的條件。二是人的精神生活潛能及其需要。三是人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需要。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是人的社會性的根本體現,人的社會性在人類本質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是人類本質得以形成和實現的必備條件。要滿足人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需要,就必須自覺地調整人們的社會關系及其制度安排,適時進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領域的改革。所以,搞好人類的制度文明或廣義的“政治文明”建設,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必然要求。
(三)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是完整的人且強調人的全面發展
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中,人是既作為主體又作為客體而存在。作為主體的同作為客體的人的統一,或者說,人的主體性和客體性的統一,充分體現了人的完整性。在唯物史觀中,一方面,人是一個客體化了的主體,也就是說,當人作為社會歷史的主體創造著社會歷史的進程時,他們是受著客觀制約的,因為他們是一個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客觀規定性的主體,他們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在這種客觀規定性的范圍內或前提下進行的,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因而他們的活動才是有規律可循的。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又是一個主體性的客體。
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是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本質。馬克思認為,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它“將使它的社會成員能夠充分發揮他的各方面的才能。”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指出:“建立在資本基礎上的生產發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資本主義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可能,這是一種客觀趨勢”。當今人類社會已經發展到這樣的地步,“物質生產力的限制,取決于物質生產對于個人的完整發展的關系”,“在這個轉變中,表現為生產和財富的宏大基礎的,是社會個人的發展”。“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人文關懷思想的極大提升,也是馬克思人文關懷經濟思想的核心。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想與科學發展觀
(一)注重人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始終占據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位置。在馬克思那里,追求人本身的全面發展是人全部歷史活動的目的,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由此,馬克思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創建未來社會的本質要求。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靈魂和生命力所在。繼承、堅持和發展這種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就要求人們在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中關心人、尊重人、依靠人,把人看作是一切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的主體、目的、基礎和希望,改變在理論及實踐中存在的單純關心經濟客體狀態,而忽略對經濟活動的主體和目的的人的關心。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在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中被無止境地放大,導致經濟活動中以人為本的價值矢量被倒轉,主體被客體所湮沒,目的被手段所代換。人逐漸變成了經濟活動的工具,物質財富的生產和聚斂成為人所爭相追逐的目的。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人的需要滿足的價值主旨日漸遠離,甚至兩相悖逆。經濟活動由人是主體的價值實現過程,異化為人被當作客體和工具手段受到支配和驅使的過程。結果人的發展和人的本質實現問題淡出經濟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把人只當作經濟發展的手段或者把經濟發展中的物質價值放在人的價值之上,都是發展觀的偏頗。要堅持科學的發展,就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人的生存、享受和發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質文化產品和服務,圍繞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正確處理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質是人的本質力量即創造力的充分體現。從根本上說,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人的需要。一般來說,低層次所需要的一定程度上的滿足是高層次需要產生的基礎。而低層次需要,尤其是物質享受需要的滿足程度,是因人的價值觀而異的。只有在滿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轉變人的價值觀念,提高人的素質,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從根本上遏止惡性消費和惡性開發,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和非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正確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必須在人的深層意識上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承認人類是自然界的普遍成員,承認自然界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承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當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財富,承認人類在環境問題上的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從而建立起一種既符合人類持續發展的主觀需要,又符合生態環境自然客觀規律要求的、現代的、人與自然的新型關系——平等、和睦、協調、統一、相互尊重。這應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目標。要堅持科學發展,就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從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整體的視角理解人類生存,建立和維護人與自然相對平衡的關系,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獲得自身比較滿意的存在和持續發展。
(三)正確處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
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了起來,強調人類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目的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但必須要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強調社會發展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內在統一。馬克思的這些重要思想,對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有指導作用。人文精神強調人之為人的尊嚴,其核心是對人的尊重,把人作為評價價值的尺度和標準。科學精神尊重客觀事物和客觀規律,把人的認識看作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科學精神重在“求真”,人文精神重在“求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作為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過程中形成的兩種價值體系,二者是互相統一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要堅持科學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就既要提倡人們對人生終極目標的追求,又要大力宏揚科學的理性精神。在發展過程中就要努力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統一,使得求真、求善、求美之間走向一致和融合,使我們的社會不斷完善、發展。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經濟倫理初探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政府采購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