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哲學價值論文
時間:2022-04-18 08:43: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哲學價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從法哲學的視野來看,科學發展觀是一種豐富人權價值涵屬的法哲學方法論;科學發展觀是一種促進社會正義實現的法哲學方法論;科學發展觀是一種深蘊法治思維的法哲學方法論。分析科學發展觀作為方法論的法哲學意義,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對馬克思主義法哲學的一次重大創新。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人權;正義;法治思維
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1〕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這是以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深刻解讀,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奪取全面小康社會新勝利的過程中所提出的一個充滿時代精神、具有豐富哲學意蘊的方法論。全面分析科學發展觀的法哲學意義,特別是分析科學發展觀的作為法方法論的法哲學意義,既是領會和省悟黨的十七大報告的現實要求,也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對馬克思主義法哲學的一次重大創新的意義研討。
一、科學發展觀是一種豐富人權價值涵屬的法哲學方法論
人權是每個人事實上都應該享有的權利。人權概念是當今時代最引人注目的政治詞藻之一,并且是我們時代最強有力的呼聲,所以有人說,“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的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通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2〕享有充分的人權,是近代以來人類的最高價值追求之一。
人權觀念最早發軔和濫觴于西方。但西方人權理論存在嚴重的“物本主義”傾向,即西方國家的人權理論過分拔高了人的主體地位,特別是以一種無意識的揠苗助長的方式確立了人的物質性存在,并過分強調了人的個人屬性,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而且西方的人權理論在實踐路徑上存在“人權歧視”的問題。在反封建反壓迫的時代,以追求個人自由、彰顯個性的封建社會末期和資本主義初期,這樣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當然是合理的,并且確實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展開和勝利提供了革命型的理論依據和支撐。但是,當資產階級革命完成以后,西方國家由如何建立資本主義社會轉向如何完善資本主義制度,最初的以個人為核心的人權理論存在的缺陷就值得思考了。
對于西方國家的物本主義人權觀,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論給予了合理的修正,對其價值涵屬進行了合理的完善,使人權觀念從西方國家的物本主義人權觀轉向了我國的人本主義人權觀。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該論述從宏觀上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對人權價值涵屬的方法論特征。
第一,科學發展觀強調“第一要義是發展”,這是一種把發展作為核心人權的法學方法論。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指出:“發展權利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由于這種權利,每個人和所有各國人民均有權參與、促進并享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發展,在這種發展中,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都能獲得充分實現。”沒有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全面自我發展,其他人權同樣無從談起。發展權的最初目的乃是為了反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新殖民主義的方式來掠奪和剝削發展中國家,因此它帶有集體人權的性質。實際上,從發展權本身的視閾來看,它不僅首先涉及到的是作為一種集體人權的存在,而且也是個人權利的重要構成。科學發展觀正是意識到了人作為發展的主體的重要性,意識到了人民作為國家主人、作為權利主體的地位,而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所提出來的方法論原則。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
第二,科學發展觀提出“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一種人本主義的人權觀。馬克思說:“正象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他還說:“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3〕(P241)人權成為人生存和發展的構成性規則之一,除了要關注實然性,也要關注應然性。科學發展觀正是糅合了人權的應然性與實然性,是一種人本價值的張揚。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一種關注民生與民權的同步發展,是一種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地位的發展,是一種把人置身于社會歷史中的發展。科學發展觀展示了“人”的需要是什么,“人”的利益是什么,靠什么來保障和發展“人”的需要和利益,通過這種深刻揭示,我們看到了我黨對人民的尊重,對民意的尊重,對民生的尊重。
二、科學發展觀是一種促進社會正義實現的法哲學方法論
西方著名哲學家羅爾斯曾經有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每個人都擁有一種基于正義的不可侵犯性。”〔4〕為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從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論述和強調來看,科學發展觀折射出了如何實現社會正義,如何實現代內正義與代際正義的協調的方法論屬性。
我們知道,傳統發展觀是一種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的“物本主義”發展觀。它將經濟發展歸之為經濟增長,片面追求經濟增長使人們飽嘗“有增長無發展”甚至“增長與發展負相關”的惡果。正如里夫金曾指出,“在這種高度工業化的環境里,我們為享受高水平的生活付出了擴散疾病和死亡的代價。”〔5〕這樣,在傳統的發展理念下,正義原則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正如美國學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指出的:“我們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我們卻迷失了方向。”〔6〕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對傳統發展觀的價值理性缺失這一不足的積極回應,它給社會的發展指出了一個科學的方向,并成為積極訴求社會正義原則的時代強音。
第一,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實際上是對如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強調。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公正的社會生活依賴公正理論的指引,因為社會公正理論能夠為人們現實的社會生活提供基本的指導原則。一個社會能夠成立,社會中的成員能夠在一起攜手相存,主要一個原因便是在這個社會的政治、法權、倫理和經濟關系中體現著一種公正原則。只有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積累物質和精神財富;只有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矛盾和各類社會問題;只有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使社會和諧,讓我們國家昌盛,人民安康。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要實現社會和諧,就必須采取統籌兼顧的方法,積極協調各個方面的利益,達到各種利益的均衡。所以,總書記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各種重大關系,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1〕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如何實現社會正義的闡述,是我黨執政觀成熟的表現,也反映了我黨對正義之價值積極追求的決心和信心。
第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這實際上是對代際正義的訴求。經濟需要增長,社會需要發展,但是,已有的歷史表明,殺雞取卵或者涸澤而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是違背代際正義原則的。代際正義要求當代人為后代人類的利益保存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代際正義認為人類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類的受托人,在后代人的委托之下,當代人有責任保護地球環境并將它完好地交給后代人。人類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類的受托人,在后代人的委托之下,當代人有責任保護環境并將它完好地交給后代人。代際正義是對當代與后代關系的協調,是對今天的發展與明天的發展的協調,是對現在的發展與未來的發展的協調,因此,代際正義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在當代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需要實現代內正義,也需要實現代際正義,特別是需要正確處理好代內正義與代際正義的關系。而協調二者之關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即按照十七大報告的說法就是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1〕
三、科學發展觀是一種深蘊法治思維的法哲學方法論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所確立的基本治國方略。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執政方式認識的深化。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十年來,成績斐然,但當下中國法治處于發展的關鍵期,需要規劃基本方略全面落實的步驟,推動法治不斷實現增量改革,努力推進法治進程,維護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7〕與之相關的是,法治固然取決于一系列復雜的條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條件而言,必須存在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思想方式,即只有當人們能夠自覺地而不是被動地、經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來思考問題時,才會有與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行為方式。〔8〕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延續了黨的十五大以來所確立的基本治國方略,即法治方略。同樣,顯得更為富有法哲學意義的是,科學發展觀是法治思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方略上的重大體現。
第一,從執政方式來看,依法執政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是實踐法治思維的客觀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經過了長期的革命斗爭取得的,但是,它卻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已有的歷史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政治、任何一個政治團體要想獲得人民的支持,要想獲得民心,要想穩保國家安定、長治久安就必須順應民心,必須順應民意,必須以民為本。這就需要中國共產黨能夠拋棄人治思想,轉向法治思維,把依法執政看做是黨治理國家最有效、最根本、最長久的方式,必須把依法執政看成是黨在新時代由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的最可靠的執政方式,必須把依法執政看成是黨順應民心、獲取民意的執政方式。所以,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第二,從制度保障來看,發展民主政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是實踐法治思維的客觀需要。沒有法治,民主會演化為“大民主”,沒有集中的民主將是低效的民主。在黨執政的前30年探索中,領導人的權力變遷、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導致國家建設一度脫離正常軌道,甚至滑入“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軌道,耽誤了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歷經艱險,確立依法治國方略并加以實施,目的就在于保障國家的中心工作不致偏移,保障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7〕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也是我們黨在新時代如何創新執政活力、如何發揮人民的活力、如何繼續堅持法治思維的有效路徑。這就需要按照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發展基層民主,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參考文獻〕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25.
〔2〕[美]路易斯·享金.權利的時代[M].信春鷹等譯,知識出版社,1992.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C].
〔4〕[美]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黃海娃.試論傳統發展觀與新發展觀的關系——對傳統發展的代價的哲學反思[J].高教論壇,2006,(4).
〔6〕[美]威利斯·哈曼.未來啟示錄[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7〕蔣熙輝.執政方式轉變需要法治思維[J].人民日報,2007-9-1.
〔8〕鄭成良.法治理念與法律思維[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4).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教育本性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醫學院校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