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研究
時間:2022-09-29 08:53:20
導語:縣級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縣級醫院作為縣區醫療的中堅力量,在基層醫療事業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而隨著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持續深入,縣級公立醫院為了提升競爭力而開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但因可支配資金有限且財政補貼的減少,致使其只能借款融資,由此資產負債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必然會加劇財務風險的發生。因此,縣級公立醫院需要高度重視財務風險的防范,加快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促進醫院健康持續的發展,更好的服務群眾。
關鍵詞: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風險預警
財務風險是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指的是企業在進行各種財務活動時受到內外部不確定因素而導致企業在一定的報告期內獲得的財務成果與預期經營目標發生的偏差,從而對企業形成一定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新醫改的持續進行,顯然已經打破了“以藥養醫”的收入模式,但由于政府財政補貼的相對不足,加之醫療市場供需矛盾的加大,公立醫院不得不選擇社會資本的注入,而這種資本介入的模式勢必會增加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因此及時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已然成為了政府相關部門與醫院管理者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邢臺市各縣級公立醫院的資產負債率在持續增大,一度從2012年的42%增長到了2020年的64%,此數據也從側面反應出醫院的抗風險能力在下降,長時間的負債經營定會威脅到醫院的正常運行,因此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已是迫在眉睫。
一、文獻回顧
1930年FitzPatrick使用單變量模型進行了20家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股東權益收益率比以及收益和債務的比率對財務風險有較好的預警功能;1960年EdwardAltman提出多變量分析法,并篩選出了5個財務風險評價指標,分別是資產周轉率、息稅前資產利潤率、債務權益率、總資產收益率與留存收益率;而1974年BlumM通過研究發現應當將現金流相關的財務指標列入到財務風險的研究中;2014年羅嘉,劉曉娜等學者認為促使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應重點觀察其資金的運營情況;2015年姬燕菊結合新醫改政策構建了M醫院的財務風險指標體系,其結果證明該醫院出現財務風險的原因是在外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并沒有對財務風險高度重視,而是認為公立醫院出現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較小。而張俊玲、李燕等學者認為醫院的財務風險同企業一樣,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指出現金流比率、流動比率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財務指標均可反應醫院潛在的財務風險。以上國內外學者對于財務風險的研究都采用了定量定性、案例分析、比較分析、層次分析等方法,有效的構建了財務風險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做出了預警防范機制的完善建議。而筆者認為公立醫院在新醫改背景下確實暴露出了潛在的財務風險威脅,而考慮醫院與一般企業的具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其財務風險更多的體現在融資或籌資方面。因此,應選取最貼合醫院實際的財務指標進行財務風險評價與分析,從而構建適合自身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促進醫院健康持續發展。
二、樣本資料與研究方法
(一)樣本資料
據統計,截止到2022年,邢臺市區縣共有55家公立醫院,其中中醫院(包含中西醫醫院)10家,人民醫院16家。根據研究需要,筆者查閱了2018-2020年邢臺市區縣人民醫院與中醫院的財務報表等相關數據,并提取與計算了反應財務風險的14項財務指標,分別是流/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收支結余率、藥材費占比率、業務發展速度、凈資產發展速度、診療人次發展速度、住院患者發展速度與市場占有率。本次調查研究從55家公立醫院篩選出了200個樣數據,運用標準化公式對樣本數據進行預處理,目的是消除變量間量綱關系,更好的反應出邢臺市公立醫院財務風險情況。
(二)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本文選取邢臺市區縣的公立醫院為研究對象,通過篩選有效的財務指標數據,反映出其2018-2020年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有效性與構建情況。2.比率分析法流/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反應醫院的償債能力;固定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收支結余率、藥材費占比率反應醫院的營運能力;凈資產發展速度、診療人次發展速度、住院患者發展速度反應醫院的發展能力;此外結合財務風險的組成部分,以及為了使得分析結果更有說服力,另增加了各家計中國鄉鎮企業醫院的市場占有率。3.客觀賦權法通常來講,客觀賦權法可認為是根據原始數據之間的關系通過一定的數學方法來確定其權重比率,從而使得評價結果更具有客觀性而非主觀判斷。因此,本研究運用方差貢獻率與旋轉成分系數來計算每個財務風險指標的權重,其判斷結果真實可靠。4.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該模型指的是借助企業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來識別企業財務狀況的判別模型。首先將流/速動比率等財務指標數值代入(xi-xi)÷Si進行標準化處理,其中資產負債率與藥材費用占比進行倒數轉換;其次將得到的每項數值分別與權重值進行相乘,最后將所有數值進行求和處理得到財務風險的綜合得分值,由此來評判醫院的財務風險預警等級,具體的公式為:
三、研究過程與結果
(一)效度檢驗
將樣本數據輸入到SPSS20.0軟件中得出KMO值與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結果,具體可見下表1所示。通過得到的結果可看出KMO值為0.751>0.5,sig值為0.01<0.05,證明可繼續做下一步的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總方差解釋
因子分析總方差解釋指的是取出共同因素能夠解釋所有題項變量的比例,常被用于檢驗調查數據的效度。利用SPSS20.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解釋的總方差處理,具體結果如下表2所示。通過表2左半部分可發現14財務風險指標的初始特征值超過1的因子有5個,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3.926%,相比較理想狀態的80%-85%仍有差距,表現為累計方差貢獻率較低,因此需要進行旋轉平方和載入計算,具體可見上表2中的右半部分。再者通過客觀賦權法計算與確定各財務風險指標的權重值,通過上表最右側列可看出,反應醫院營運能力的藥材費占比、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四個指標的權重值和為19.16%;反應醫院發展能力的業務發展速度、凈資產發展速度、診療人次發展速度、住院患者發展速度四個財務指標的權重值和為25.5%。
(三)風險預警等級判別標準
根據財務風險預警模型進行財務風險指標綜合分值的計算,認為<-50分的屬于最高級別,說明醫院現階段將面臨高水平的財務風險,用紅色表示;若>50分證明醫院現階段的財務風險最低,財務狀況視為良好的狀態,用藍色表示;若在-50-0之間,表示醫院的財務風險較大,財務狀況還可通過優化與調整到正常值,用黃色表示;若在0-50之間,說明醫院的財務狀況有待提升,需加強防范,同橙色表示。具體的評判等級分類如下表3所示。通過上表3可以看出,通過綜合分值的計算發現處于紅色區域,也就是<-50的樣本個數為15個,說明這15家醫院的財務風險級別最高,存在嚴重的財務風險,需要進一步進行具體的財務風險指標的識別與分析。
(四)財務風險預警結果
將邢臺市公立醫院2018-2020年的財務風險指標得出的最終結果如下表4所示。通過表4可以看出,通過預警模型計算得出了12家醫院,其中包含A醫院3個樣本、B、C、D、F、G、I、J、K、L醫院各1個樣本、E醫院2個樣本、H醫院3個樣本,共計17個樣本;從年份上來看,2020年有7個、2019年有6個、2018年有4個;從具體的財務指標的總得分上來看,除了L醫院總得分-49.74>-50之外,其他醫院對應的年度財務指標總得分均低于-50,尤其是A醫院和H醫院連續3年都低于-50,由此說明醫院在新醫改背景下的財務風險出現了增大的趨勢,同時在這兩家醫院的財務風險指標中表現為積累能力的占比較多,醫院相關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視。此外,從數據上看,B醫院的2019年、E醫院2018與2019年的積累能力得分同樣低于-50,表現出該兩家醫院在成本方面的措施有待加強,需要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提升積累能力。再看F醫院2020年的發展能力得分為-46.56,雖然大于-50,但是得分非常接近,需要該醫院進一步優化自身的服務能力,加強重視借用新技術與服務模式的升級。表42018-2020年邢臺市縣級公立醫院財務風險指標預警得分情況。
四、醫院財務風險防范建議
自Fistpatrikc發現財務比率與非財務因素在上市公司財務失敗中有著明顯的側重點的區別之后,他于1932年開始了財務風險預警的研究,實踐證明依據企業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財務比率與數學模型的分析能夠預測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形成預警信號,為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對于醫院來講也是同樣如此,需要結合外部政策與市場環境,以及自身的財務數據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有效的進行財務風險的識別、預警、監控與評價分析等實質性工作,以期提升醫院的財務決策能力。
(一)完善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是防范財務風險,促進醫院健康運行的關鍵點。因此,第一,醫院需要在確保會計核算有效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內控制度,避免會計信息失真,造成不必要的財務風險。第二,優化資金流向追蹤機制,對于支出較大或異常問題及時做出查漏補缺,調整資金配置結構,提升資金利用率。第三,強化醫院內部預算管理,依據發展戰略有效規劃財務目標,同時實時觀察外部政策與市場環境,保持戰略決策的動態性,減少資金浪費。
(二)加強審計監督
審計監督功能是有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的利器。醫院需要充分利用內外部審計進行定期的“體檢”,及時發現在財務數據上的問題,有效的制定措施,保持醫院財務管理的健康。通常來講外部審計可規避財務舞弊行為,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內部審計則可從相關財務指標數據中分析不足,反應成本、利潤、資產等方面的弊病,為財務風險防范提供依據。因此,第一在外部審計時,一定要提供真實的財務數據,讓財務“醫生”有效診斷醫院財務方面有何病狀,并及時“對癥下藥”;第二對于內部審計來講,一方面需要組建高素質、高技術的專業人員,更要建立起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制度,防止出現行為不規范而影響審計功能的成效。
(三)優化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監測財務指標數據變化的重要工具。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一方面依托醫院財務的各種指標數據為基礎,通過對其進行分析可實時觀察財務狀況的變化情況,對各階段、各環節的財務風險有明顯的預警信號作用;另一方面可為醫院管理層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及時的進行財務風險防范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在以往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方面,多結合其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積累能力與發展能力,而筆者認為市場占有率反應的競爭能力同樣是考量醫院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因此建議將競爭能力以內預警機制中,以期增強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實效性。因此,醫院要根據自身的發展周期與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的對預警機制做出優化,及時做出各類指標的比較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有效的制定風險防范決策,促進醫院財務的健康管理。
參考文獻:
[1]陳建萍,崔萍.探索主成分分析法構建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J].財會學習,2017(24):68.
[2]謝明均,謝鋼,雷鳴,陳金容.構建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探討[J].衛生軟科學,2010,24(05):408-411.
[3]高丹玲,張巧玲.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4):148-150.
[4]張山楓.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風險防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2):93-94.
作者:高翠恩
- 上一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研究
- 下一篇:地區地鐵基坑監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