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高校教師隊伍改革路徑
時間:2022-09-27 09:05:28
導語:信息化背景高校教師隊伍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現代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組織者,因此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實際教育教學能力通常會對高校教學效果以及人才培養效果造成影響。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隨著教育信息化趨勢的不斷加深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的持續發展,高校教師自身是否具備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考量其是否為高素質專業教育人才的標準之一。尤其在現今各種網絡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下,高校教師隊伍信息化教學水平的重要性更為突出。為此,高校教師不僅需要在專業知識儲備方面不斷提高,還需持續強化信息化教學能力,實現自我提升,適應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學新趨勢。文章基于《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構成研究》一書,結合時代背景分析高校教師隊伍進行信息化改革發展的現實意義,并從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總結當前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議。由汪應、陳光海和韓晉川聯合編著、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構成研究》一書,以當代信息化教育教學為研究背景,就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展開系統分析,全書共八個章節。第一章為理論概述部分,主要對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進行梳理,為現代信息化教學構建理論框架。第二章提出信息化教學的概念,指出信息化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是我國教育現代化改革的必要舉措。第三章則是對現代教育技術進行介紹,指出不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途徑與方式。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別從課件設計制作、信息化素材處理、信息資源獲取以及現代教育素養等方面出發,具體回答如何利用教育技術進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問題。第八章就現代教育技術推廣的途徑與方法展開敘述,強調現代教育技術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用價值。整體上看,該書兼顧理論闡述與實踐探索的統一,吸收了最新的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成果,對于當代教師教學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隊伍創新改革的現實意義
該書指出,隨著現代化發展腳步的加快,我國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相融合,符合時代特征以及教育事業發展趨勢,理應成為高校一線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探索數字化教學方式,切實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大力促進在線開放課程的開發使用”。可見,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我國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而培養教師隊伍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對我國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刻踐行,也是當前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舉措。另外,作者在書中強調,目前大多高等院校已經具備信息化教學環境基礎。從外部物質環境上看,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配備有計算機講桌等相關教學設備;從內部需求環境角度來看,如今大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方法更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否合格就成為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效果的關鍵要素。從當前來看,我國高校教師隊伍規模正持續擴大,但仍有部分高校教師在信息化教學方面存在落后現象,在教學規劃設計以及教學手段的應用方面難以與時代接軌,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為此,深化高校教師隊伍創新改革具有應然性。在信息化背景下進行高校教師隊伍創新改革,將會有效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的深化發展和應用,從而在教學質量提升以及大學生培養方面發揮更高價值。一方面,就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來說,高校教師隊伍通過各項改革工作踐行信息化教學,將可促使其教學手段的升級,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當教師具備信息化教學能力后,其可利用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使課程設計更富活力,具體例如通過收集視頻、圖像、音頻等素材制作CAI課件來輔助授課,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也可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獲得更好地呈現。如此一來,不僅可為教學活動注入時代活力,還可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度,進而增強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就人才培養方面來說,高校教師隊伍全面增強信息化教學能力,將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育。例如,在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不僅可從教師處接受大量教學內容,還可根據學習所需主動選擇想要了解的學習內容,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總而言之,為了穩步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改革,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接軌時代背景,推動高校教師隊伍進行信息化方面的創新改革具有必要性。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的角色定位以及創新改革方向
作者在書中指出,信息技術在為高校教育提供更穩定的服務支撐和技術保障的同時,也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適應各種網絡化教學模式并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是各高校教師需直面的關鍵問題。而高校在教師隊伍創新改革過程中需思考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的角色定位,從而指導教師隊伍的改革發展方向。結合書中理論觀點并聯系高校現代教育需求,筆者總結當前高校教師角色定位及其創新改革方向如下:(一)高校教師是指導者。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無論教師還是大學生都會接觸更廣闊的信息空間,其中,教師憑借其社會經驗以及專業學識等,可以更好地辨別和應用相關信息,而學生整體上則難以更有效地運用信息,甚至會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造成學習乃至生活方面的困惑。為此,高校教師作為學生成長引導者的身份,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需注意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育,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造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培養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高校教師隊伍改革需遵循素質教育改革方向,注重信息化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理念的結合,引導高校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二)高校教師是研究者。在高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教學環境、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與渠道、教學平臺乃至教學目標等都發生了變化,而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認知結構也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發生了改變。面對這種新局面,高校教師不僅要積極學習各項信息化教學手段,使自己成為技術型教師,更需持續學習,緊跟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時代步伐,努力成為學者型教師。為此,高校在教師隊伍改革過程中應當促使教師隊伍提升整體研究能力,善于利用各種課題項目與專題培訓推動教師在教材多媒體化、教學資源共享化、教學個性化以及學習自主化等方面持續研究,形成屬于教師自身的新知識、新理念以及新手段,從而能夠結合信息化教學經驗來提高教學質量。(三)高校教師是協作者。在信息空間中,高校教師在高校教育教學場域中不再是純粹的個體,以計算機網絡為特征的各種信息技術將各種學科緊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交互式、智能化、全球化的跨學科領域,此時高校教師要真正實施科學、全面的教學,則需積極聯系該領域中的其他力量,成為一名協作者。為此,高校在教師隊伍改革過程中需積極推動高校教師與其他教學力量進行協作,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協作、教師與教師的協作以及教師與社會的協作,實現教師隊伍整體力量的增強。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隊伍創新改革路徑
面對持續深化發展的教育信息化潮流,作者在書中就高校教師能力構成問題展開了系統探討并提出諸多可行對策,結合書中觀點并深刻聯系我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需求,筆者總結提出以下高校教師隊伍創新改革路徑:(一)從宏觀角度上看,高校要制定并完善教師隊伍建設頂層制度。首先,高校領導層以及教師工作管理部門需組建專項小組,在深刻學習國家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確定教師隊伍改革總體目標,各學院、各專業基層領導根據總體目標提出自身教學目標并上交至專項小組,由專項小組進行統籌規劃,制定出教師隊伍創新改革基本目標、基本路徑等規劃內容,以明確的文件形式確保改革規劃順利進行。其次,專項小組還需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以保障教學隊伍改革工作的穩定進行,包括教師培訓、質量考核、實際教學應用等方面都應制定規范、詳細的規章制度。以考評制度為例,高校可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教師教學考評指標之中,從而對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掌握形成督促。(二)從中觀角度上看,高校要全面擴充優質培訓資源并營造良好的提升環境。高校需制定合適的資金配比,為教師的自我建設提供良好環境。一方面,高校應當以信息化教育為主題積極開展專項培訓活動,為教師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化培訓資源。例如,高校既可采用“引進來”的方式聘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到校內開展專題培訓活動,為本校教師帶來教學新思想、新理念,同時也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派遣本校教師到校外參與相關培訓活動。另一方面,除了開展專題培訓工作外,高校還需積極建設良好的物質環境供教師自我提升、自我建設,例如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步伐、增加信息化教學相關設備,同時積極應用智慧教室,使教師接觸并熟悉信息化設備,并在實際教學中檢驗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三)從微觀角度上看,高校要推動教師掌握多方面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前文提到,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的角色定位更加復雜與多元,其不僅要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更需發揮出指導者、研究者以及協作者的功能定位。為此,高校在教師隊伍創新改革過程中需著重培養教師多方面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如互聯網資源運用的能力,即要求教師應當掌握網絡信息資源檢索技術,并能夠根據教學需求下載、整理相關資源并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再如現代化課程活動組織的能力,即要求教師要能夠良好地應用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來保障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具體例如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實施在線教學等。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教育現實背景下,高校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制度創新、培訓工作創新、自我建設創新等方式,推動師資隊伍的改革發展。
作者:汪應 陳光海 韓晉川
- 上一篇:研究生教學創新策略研究
- 下一篇:新媒體視角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