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時間:2022-09-15 09:06:34

導語: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隨著現代科學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成為了現代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機電技術專業作為中職學校的核心專業,旨在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中職機電技術專業需順應時代的潮流,依托信息化技術來推動教學不斷尋求改革。本文闡述了信息化技術教學的特點,對信息化條件下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進行研究,從而提出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以提高中職院校教學質量。

近年來,社會各行各業的改革與變化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穎的技術手段,成為了提升職業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載體,在實際教學中,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使信息化走進課堂,利用信息化載體,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輔助教學,大大沖擊了傳統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專業全面快速發展,從而促進中職教育行業的發展。同時,對學生的專業素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信息化技術教學的特點

信息化教學是在現代教學理論引導下,教學環節中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通過信息化技術來實現現代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優化傳統教學,引領教學改革。

1.1角色定位發生變化

由于引入信息技術,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灌輸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監督者,由課堂主體者變為課堂主導者,學生由知識被灌輸者變為主動學習者,由課堂被動者變為課堂主體者。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填鴨式變成項目式、情境式、探究式等新型的方式來實施。

1.2教學方式發生變化

智慧教室、智慧課堂的建設帶來的變化是“一個課堂+多位老師”、“學校教師+企業導師”多形式授課。實現直播、錄播、錄播與直播相結合等跨時空、跨地域的新形式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一間教室一支粉筆”的“書院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一位教師幾十位學生”的“集體式”授課。

1.3教學資源發生變化

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材與教參不再是傳統模式下教學資源的唯一來源,網絡資源的普及,讓老師和學生獲取信息渠道更加寬廣,由于機電專業知識更新速度快、貼近實際生產,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匯聚前沿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知識面,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與教師、同學、教學資源的深度互動。

1.4教學設備發生變化

信息化技術的融入使教學工具有了新的更新,傳統的教學以黑板、粉筆為主要教學工具。信息化教學以白板代替黑板,以觸控板代替粉筆,以平板、手機代替試卷,以計算機、音響、投影等設備實現圖像、聲音的有效傳輸,借助網絡、仿真軟件、虛擬實驗室等虛擬教學設備實現抽象知識的直觀傳輸,給學生帶來感官的沖擊。

1.5教學環境發生變化

教學環境為教學過程提供有效的保障,是學生完成教學活動的主要條件,教學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教學心境和教學氛圍,從而能改變教學效果。信息化條件下的“智慧課堂”、“云班課堂”、“數字化課堂”、虛擬軟件、虛擬實驗室等新型教學環境,平板、電腦等交互式硬件的引入使得教學環境變的更加開放,這樣的教學環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在智慧教學環境中對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烈。

1.6教學評價發生變化

教學評價是引領教學的有效指揮棒,信息化教學的評價著眼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改變了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認知的評價,形成以過程型和結果型并行的評價模式。信息化教學評價是一種學生激勵自己、教師改進教學的反饋方式,使學生從單一的被評價者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者,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信息化教學評價倡導多樣化、多角度、靈活、開發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學習素養、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的全面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2信息化條件下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2.1教育政策的主導

過去幾年來,教育部陸續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關于開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的意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關文件,要求信息化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和學生、數字化校園建設覆蓋各級學校,構建一體化“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加大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促進信息化與教育全面融合發展,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改革成為了國家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2.2互聯網發展的引導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滲透到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等方方面面,而學生思維靈活,對新事物好奇心強,使得他們對信息技術快速接受,從而成為了網絡較活躍的群體。信息化設備如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充分利用信息化設備,以“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

2.3企業人才的需求

現代中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不僅僅是將學生培養成為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藝型人才,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成為會學習、會工作、會探究,主動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技能,適應社會發展變化,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勞動者,能夠成為未來企業和社會發展的主體。信息化具有知識更新快,信息存儲量大、突破時空限制等優勢,教師借助信息化教學,一方面可將復雜知識點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另一方面,培養學生以新方式獲取新知與技能,促進學生主動性與創新性的養成,提升信息化能力,更好的發展成為企業需求人才。

2.4課程特點的要求

機電專業的課程知識點抽象,邏輯性強,單純的講授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機電專業基礎課程中,教師無法向學生展示電流、電磁場等抽象的概念,在實訓教學中,學生在硬件連線上有問題,往往難以找出錯誤,使得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嚴重影響學習興趣。借助信息化平臺,教師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動態仿真的形式生動有趣的展現出來,讓學生快速認知的同時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2.5課堂教學的促進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在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下推進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理論和實踐相脫離的局面,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學生理論基礎薄弱、技能操作關鍵點掌握不足,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差,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難以實現對中職人才培養的要求,具體表現在:(1)教學理念滯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不能實現教學理念的轉變,對理論知識的講授過于重視,忽視理論實踐的教學,此外,無論在理論授課,還是在技能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學生看做知識的接受者,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被動者,學生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嚴重阻礙了課堂教學效果。(2)教學方法落后。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忙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學習較少,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較困難,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教學資源陳舊。機電行業的快速發展,要求機電專業的教學內容也要不斷的更新,然而,當前很多教學內容相對陳舊落后,難以跟上行業發展,理論教學的內容和技能訓練的銜接度不夠,應用性不強。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制作教學資源,未能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整合、共享,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信息化條件下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問題

3.1信息化教學考核不完善

一些學校沒有建立保障信息化教學有序發展的考核制度,沒有鼓勵教師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并對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工作給予認可,對開發信息化資源的教師和對實施信息化教學達到優秀效果的教師沒有形成激勵機制,使得信息化引入課堂的積極性不高。

3.2教師信息化理念薄弱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理念還是非常薄弱,部分教師在實施信息化課堂教學中,只是單純的將學習內容用圖片、視頻、動畫等教學素材來代替,部分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來激發學生積極性,但并沒有根據學習內容,知識的難易程度來合理選用,出現了“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課堂教學,忽略用信息化輔助學生學習,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出現了嚴重的偏頗。

3.3課堂管理不到位

由于中職學生存在著學習自律性差,學習能力不高,容易受網絡誘惑等特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學生遇到問題時不通過自己來解決,而是借助網絡的查詢功能,因此,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部分教師注重課堂教學和信息化的應用,對學生的差異性和知識掌握程度沒有很好的把控,使得部分學生對信息化的學習失去信心,不能跟上教師的步伐,甚至出現學生在課堂上運用信息化設備進行玩游戲的情況,嚴重影響課堂學習效率。

3.4信息化資源不均衡

信息化資源的利用是檢測信息化教學水平的一項指標,由于教師的授課思路、授課習慣不統一,且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制作的教師較少,導致信息化資源的利用率不高,部分教師從網絡上獲取信息化資源,對獲取的資源理解不深刻,在不加甄別的情況下盲目使用,或者不加修飾的使用,導致對知識點的講解不夠深入,學生利用信息化資源后,對學習的理解不能給予及時的反饋,部分教師通過外出參加培訓獲得信息化資源后自我研究,沒有形成統一的資源庫,導致資源利用的不均衡。

4信息化條件下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4.1強化信息化教學基礎建設

信息化硬件建設是推動信息化教學的關鍵,是實現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的基礎,鑒于機電專業的教學特點,專業技能課程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專業教學中采用“做中學、做中教”的工學一體化模式,要建立信息化教學改革小組,跟進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改革,改變以往信息化教學平臺缺失、實訓設備數量、質量不足的情況,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場景。此外,在信息化設備建設上,要以專業發展為基礎,統籌規劃,統一優化配置,避免信息化教學基礎建設產生重復和不平衡的現象。

4.2完善信息化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信息化教學發展的保障,應建立較為完善的信息化獎勵機制,從多角度對教師參與信息化教學給予支持,如:鼓勵教師開發有特色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向積極參與信息化教學的教師給予宣傳和表彰,相關獎勵機制應向在各類信息化教學中表現優秀的教師傾斜等,以此來調動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

4.3更新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

教師是信息化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信息化背景下機電專業教學改革能否實現,關鍵在于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理念的理解。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是適用時代潮流變化的,應該掙脫傳統教學習慣的束縛,從思想上進行變革。

4.4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執行者,要實現信息化教學的改革,教師就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化能力。(1)加大信息化培訓。組織教師進行針對性的信息化理論培訓,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為教師提供信息化教學的實踐機會,同時,提供教師跨區域交流學習的機會,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2)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說課、微課制作等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通過比賽,教師可以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也能獲得專家評委的指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同時,促進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4.5加強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

信息時代,人們可以通過信息化渠道獲取多樣化的資源,但是對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起著核心作用的是課程,因此,信息化教學改革離不開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建設。(1)以骨干教師為引領,建立信息化課程資源教學團隊。機電類課程教材種類繁多,但存在著理論性強、專業項目不全、技術內容滯后等問題,無法滿足中職類學校學生的學習,學校可以成立以骨干教師為核心的信息化教學團隊,推動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2)充分利用互聯網,構建網絡互動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微助教等線上平臺,將教學資料以微課、慕課等形式上傳平臺,供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中討論、課后評價,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認知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

4.6轉變信息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實現課堂教學高質量實施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學改革更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因此只有重視教學方法的轉變,才能有效提升機電專業教學水平。(1)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針對性的預習內容,學生與教師可以進行線上互動,課堂上可借助信息化元素,以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展示相關知識的內化程度,教師根據學習反饋調整學習策略。(2)鼓勵推動個性化教育。教育在信息技術變化的推動下變的越來越個性化,信息化教學的變革并不是把教學搬到網絡,也不是把網絡資源照搬課堂,而是以新技術輔助教學,要鼓勵教師大膽創新,開展“微課堂”、“數字化學習”等教學研究,關注學生個性化培養。(3)完善信息化教學過程管理。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積極的課堂環境和氛圍,開展以討論式、競爭式、崗位角色扮演等促進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4.7關注信息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教學成果的總結,實施機電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時候,教師要認識信息化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以“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企業評價”為主要模式,具體來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動手能力、信息化水平、合作能力、學習素養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學生要針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信息化資源進行多角度評價,引入企業評價,構建學校、企業、行業一體的評價模式,以評價反饋教師相應的教學效果,教師根據評價情況調整教學策略,促進信息化教學評價的完善,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5結束語

信息時代背景下,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要充分認識信息化教學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努力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推動機電行業人才的培養。

作者: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