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對策

時間:2022-08-09 08:52:44

導語: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對策

摘要: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中國鄉村經歷多次轉型發展,隨著后脫貧攻堅時代的到來,鄉村文化成為凝聚人心合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要素。文章在反思問題的基礎上,研究新時代如何更好地融入鄉村振興發展,如何更好地實現共同富裕視域下鄉村振興的新目標與新高地。

關鍵詞:共同富裕;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路徑

1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豐富民眾精神生活

通過深入實施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等戰略,大幅度提高了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當物質生活富裕后,鄉村社會產生了諸多的陋習,如賭博等,對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此種現象的發生,主要原因就在于鄉村文化建設滯后,鄉村居民缺乏充實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生活。通過鄉村文化振興的實施,能夠向鄉村居民供給高質量、接地氣的文化產品,舊思想、舊風氣等可以得到逐步消除,有助于農村文明鄉風的提升。

1.2有利于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

鄧小平認為,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在物質與精神的關系上,鄧小平指出應當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只有兩個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當前,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鄉村生產力不斷提高,農民人均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鄉村精神文化消費不足,打造富有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滿足區域民眾的精神文化需要迫在眉睫。因此,加強鄉村文化建設,不斷彌補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短板,日益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素質,充實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日趨成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3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

推進鄉村振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文化振興是很重要的支撐,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鑄魂工程。鄉村文化是長期居住在一個地方的鄉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的精神成果,也是鄉民賴以生存的精神依托與意義所在。進一步開發鄉村本土的文化資源,挖掘鄉村鄉土的文化情愫,打造鄉村文化品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廣大鄉民創造力,利用鄉村自身的文化特性帶動本地的經濟發展,并以此提高區域的整體競爭力,提高地區知名度,進而有利于實現鄉村經濟振興的發展目標,為鄉村振興筑牢精神文化。

1.4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

我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目標是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鄉村文化建設是提高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關鍵,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鄉村文化建設,逐步打造區域文化影響力,是鄉村特色文化發展的法寶,對于地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意義深遠。

2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的問題

2.1文化基礎設施落后

文化設施是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載體。在不斷加強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國廣大鄉村地區成立了文化站、文化服務機構,但常年存在“擺而不辦”的現象,長期下去設施老化,活動舉辦更是少之又少。符合本地特色的、適應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文化場所、文化娛樂設施少之又少,對文化書屋、圖書室、體育健身房的建設遠遠不夠,很難從根本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也不利于鄉村文化事業的發展。

2.2文化人才隊伍缺乏

人才是鄉村文化建設的主導力量,在區域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鄉民涌入城市,其中不乏一些知識分子、青年,而留守鄉村的多數為老人、兒童、婦女,農村“空殼化”現象突出。青年才俊、鄉賢作為鄉村文化傳承與保護的中堅力量,無論在學識、年齡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而作為鄉村文化骨干力量的青年一代卻流走他鄉,更是加大了鄉村文化建設的難度。因此,在引導鄉村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很難挑選出適應本地氣候的文化能人,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缺乏組織者、引領者,鄉鎮文化人才隊伍組織渙散,知曉本地傳統文化的鄉民稀缺,也就難以帶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之中。

2.3文化體制機制不健全

鄉鎮(街道)政府在文化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鄉村本土文化資源活化是鄉村文化發展的內生發展動力。目前鄉村嚴重存在著文化干部專職不專用、專崗不專業、崗位被虛化、待遇不落實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經常化開展。此外,多個部門對群眾文化活動具有管理職能,由于各部門分割有限的財政資源,又各自在分管領域抓成績,缺乏統一的文化管理政策。鄉村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完善的鄉村文化政策,文化管理政策對于鄉村各項文化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2.4城鄉失衡加劇鄉村文化衰落

城鎮化進程給鄉村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使鄉村的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當城市成為了青壯年的生活空間,缺乏青壯年的鄉村則逐漸出現文化衰退、老人無人贍養等問題,在生活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城鄉間的文化差距與日俱增。鄉村的優秀傳統文化逐漸沒落,野蠻粗俗的不良文化侵蝕著呈衰微之勢的優秀鄉村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日益匱乏,淳樸民風逐漸淪喪。由于教育程度和村民文化素養大有參差,特別是在偏遠農村,文化振興的短板則更為明顯。

2.5空心化現象日趨嚴重

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鄉村人才流失問題日益嚴峻,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缺乏,阻礙了鄉村全面振興目標的實現。從年齡結構層面來講,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鄉村優秀青年向城市中涌入,老年人、兒童是鄉村留守人口的主要人群。老年人缺乏較強的行動力,無法快速接受和獲取新的知識理念,不具備良好的自我振興能力,導致鄉村空心化問題的形成。從人才隊伍層面來講,鄉村地區的工作崗位缺乏充足的競爭力,不但無法引進外部優秀人才,本土優秀人才也存在著大量流失問題,導致鄉村文化振興的人才基礎不足。

3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的對策建議

3.1發展鄉村本土特色產業

產業是鄉村經濟發展的前提與基礎,文化產業是鄉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鄉村地區應結合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結合本地鄉村旅游現狀,發展適應本地特色的田園風光經濟,同時引進外資,發展本地合作社經濟,融合影視、電商、農村淘寶等平臺推介地方特色文化產品。培育新型文化產業鏈,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密切銜接鄉村旅游經濟,打造反映本地民眾生產生活方式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業形態。

3.2培育鄉村文化人才隊伍

人才是發揮引領作用的典范,在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是重要的支撐力量。發展、完善激勵機制,帶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家鄉建設,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能與智慧才能,鼓勵優秀人才積極投身本土文化的發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支持農民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民培訓,著重加強在本地文化遺產保護、文化手工藝傳承等方面的專業能人;培養文化品牌宣傳隊伍,特別是有志于返鄉創業的青年才俊,當地政府部門應大力支持他們創業,同時鼓勵更多的本地民眾積極創業,為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3健全鄉村文化發展機制

規范文化管理是文化發展的關鍵,也是文化活動正常發展的重要大前提。進一步加強黨委領導、政府管理、社會監督、農民參與的鄉村文化建設。鄉村特色文化是地區的優秀文化成果,對于推動地方的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文化產業,當地政府應該積極引導,鼓勵鄉村的能工巧匠積極鉆研文化手工藝品,打磨優秀的文化藝術品。鄉村應對照本地文化政策,破除阻礙本地文化繁榮進步的頑疾,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開拓適合本地文化發展的新路子。進一步健全鄉村公共服務管理體系,加強監督服務職能,整治鄉村存在的文化亂象,不斷凈化鄉村文化環境。

3.4完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

文化設施既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保證,也是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要建設高水平、高質量、全覆蓋的鄉村現代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加強農家書院、健身廣場、名人故居、陳列館、鄉村文化活動室、流動文化車、鄉村閱報欄、業余劇團、農民書社的建設,打造農民文化樂園、文化大院、鄉村圖書流動站,改造鄉鎮綜合文化站等文化設施。一個地方的文化氛圍與文化環境需要完善的文化基礎設施作為載體來營造,推進鄉村文化陣地建設,提供給鄉民們充足、舒適的文化娛樂環境。

3.5保護傳承鄉村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能夠有效促進當代鄉村社會的發展,針對現階段鄉村傳統文化遭到忽視的問題,需進一步提升保護與傳承意識,大力保護與發展鄉村傳統文化。第一,提升民族文化認同。在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文明發展歷史,將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展現出來,能夠推動鄉村文化建設。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融合黨的方針政策與優秀傳統文化,促使鄉村傳統文化的時代感、吸引力得到增強;另一方面,要于鄉村社會經常性組織文藝表演,以鄉村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鄉村傳統文化,促使鄉村居民的集體認同、文化認同得到逐步提升。第二,加強專業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將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起來。只有充分激發專業人才、廣大農民的傳承、保護熱情,方可以有效發揮鄉村傳統文化的價值作用,推動實現鄉村文化的振興目標。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要向鄉村年輕人群廣泛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意義,積極開展技藝專業培訓工作,科學挖掘與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同時,要加強鄉村傳統文化保護隊伍建設工作,在培養本土村民保護意識的基礎上,將社會文化人才引入進來。第三,保護鄉村傳統文化載體。要進一步加大傳統文化載體的保護力度,將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貫徹下去。一方面,要依托廣播、電視等多種宣傳平臺,向廣大鄉民廣泛宣傳傳統文化載體保護的重要性,引導鄉民主動保護地區現存的鄉村傳統文化載體,主動抵制各類破壞行為。另一方面,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深入開展監管執法活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鄉村傳統文化載體的人員。

4結束語

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越來越成為國家繁榮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也日益明顯。創建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需要將地區特點、歷史底蘊和新時代特點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文化創造的基礎底蘊,整合地區的文化資源,從而更好地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同時在實踐中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完善鄉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基固本。

作者:朱子凌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