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討
時間:2022-07-22 09:06:05
導語: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在新時代對“三農”工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的核心在農村,主體是農民,作為振興鄉村的主力軍,農民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進程,直接關系著鄉村振興總目標的實現。本文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探討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存在問題及完善改進的措施,以全面提升農民整體素質,推動“三農”工作更好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工作;農民思想政治教育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足見國家對“三農”工作之重視。農民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因素,因此,要重視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貢獻農民主體自身的智慧與力量。
一、鄉村振興戰略下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樹立正確發展觀念,為產業興旺提供精神支撐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發展觀的重要手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激發他們作為一名新時代農民的自豪感,促使其主動掌握現代農業技能,學習先進技術,積極主動地投入現代化生產、致富增收,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發達。
(二)增強環保意識,為生態宜居提供精神動能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是農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少農民仍有亂扔垃圾、隨意排污的不良習慣,這給打造生態宜居的美好環境帶來阻力。通過開展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養農民自覺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使其對資源節約、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等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自覺做到保持村容村貌整潔美麗、干凈有序。
(三)培養良好風尚,為鄉風文明提供思想保障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農民盡快擺脫一些落后的思想觀念,摒棄有悖于新時代要求的不良風俗習慣,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自身素養,培育整個農村地區的良好風尚,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思想保障。
(四)學習大政方針政策,為治理有效提供思想助力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社會的安定和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本地區的基層治理情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直接有效地使農民知曉黨和國家的惠農利農政策,讓他們了解到國家對于“三農”工作的重視,從而有利于農民積極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另外,在鄰里互助方面,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農民養成良好道德情操,形成和睦融洽的鄰里關系,從而營造出安定和諧的良好氛圍。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基層領導重視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邊緣化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一些基層領導干部對于產業興旺這項基礎性工作較為重視,但在提升農村物質文明的同時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部分地區的領導干部片面地認為鄉村振興僅僅是經濟振興,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過經濟振興自覺提升上來,沒有必要刻意強調;還有一部分基層領導干部開展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只是簡單地采用版面宣傳、開會讀稿的方式進行,至于農民是否聽懂了、能否學以致用則沒有過多考慮,這種走馬觀花的方式沒有讓農民真正入腦入心,反而產生抵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邊緣化。
(二)部分農民思想認知有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增加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中國農民勤勞、淳樸、善良的特有氣質。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接觸的新觀點五花八門,其價值取向也越來越多元化。一方面,伴隨農業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少數農民有了“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想法,為獲取更大利益不惜鋌而走險,于是濫用催熟劑、電子秤作弊等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部分農民對于自身職業有一種卑微感,一說是農民就感覺低人一等,這些認知誤區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無形之中加大了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三)基層思政教育隊伍素質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欠佳
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則需要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的政治素養。但現實情況是一些地方并沒有配備專門負責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有些基層干部甚至身兼數職。一方面,很多鄉村會選取在鄉里鄉親中有較高威望的長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們對農村生活、人情世故知根知底,但理論、政策知識掌握畢竟不系統不專業。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農民慢慢轉變為個體經營者,甚至是科技型的職業農民,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會議傳達,更多的是需要對“三農”工作全方位、深層次的解讀,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與時俱進,仍舊囿于“燴菜式”“填鴨式”灌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發揮應有效果。
(四)教育工作機制不夠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運行低效
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以人為主體的施教者、受教者;客體主要為教學內容、方法、硬件設備等。由于一些基層領導干部的重視程度不夠,制度建設尚不健全,運行低效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各部門之間存在相互推諉的情況,沒有充分發揮相應職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勵機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充分發揮,農民參與率也較低。可以說,工作機制不夠健全是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一大桎梏。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進一步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議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力度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為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賦能。在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村“兩委”要切實負起責任,村支書作為基層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要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壯大村集體經濟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共同部署、共同落實、共同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任何一項工程想要有產出必須先投入,而思想政治教育這項浩大的工程必須有基層黨組織的大力支持。如在人才隊伍方面,要選賢任能,積極引進大學生村官、鄉村振興工作專員等專業人才,打造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隊伍;加大對人才培育的投入,定期為他們提供培訓機會,進一步為鄉村振興增添智力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礎設施方面,要引進先進的新媒體教學設備,改變傳統灌輸式、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與時俱進,利用科技因素讓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動,讓百姓更喜聞樂見。基層黨組織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勢必會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收到豐碩成果。
(二)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農民綜合素質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受益者,鄉村發展的本質是人的健康發展,只有農民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提升,才能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方面,要加強對農民的理想信念教育。當下,部分農民理想信念淡化,對社會主義前途和發展方向認識模糊,對農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迫在眉睫。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通過大量翔實的數據、案例激發農民的愛國情懷,堅定“四個自信”。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視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必然要求。當前,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工作任務就是培育農民群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自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農民奮勇向前、創造財富的精神支柱。
(三)優化教育主體隊伍,創新教育手段
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關鍵環節,施教者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壞。因此,優化基層施教隊伍是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進行的前提。一方面要明確選人用人標準,通過選拔,從利民惠民角度真正挑選出理論功底扎實、思想政治素養高、適合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好苗子。另一方面,選定合適的施教者后,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培訓,把穩思想之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專題講座、理論宣講、黨課輔導等方式定期定點對基層教育工作者進行理論培訓,加強基層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學習,培養出懂理論、素質高、人品好、能力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相當于一個橋梁,他們吸收知識,轉而向農民高效地輸出。這就需要創新教育手段,可以通過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與案例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立體化地展示出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另外還可以利用“線上+線下”方式,結合基層自身的鄉土人情特色,利用媒體的生動性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提高農民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熱情。
(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運行機制
一方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責任機制。一是要落實部門責任制,與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文化宣傳、精神文明等部門要切實負擔起主體責任和部門責任,明確必要的工作人員、工作職責、工作范圍等,根據工作實際,尋辦法、破難題,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二是要健全崗位責任制。從部門責任再進一步細化到崗位責任,針對不同的分管工作者,設置與其相對應的崗位職責,抓好督促、落實到人,形成高效的崗位工作機制。另一方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勵機制。為充分調動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在精神層面,可以給予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的人文關懷,對他們的精神狀態、心理健康以及情緒起伏給予一定的關心,努力營造團結融洽的工作氛圍,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在物質層面,將目標考核與獎懲掛鉤,在完成既定工作任務時,可以給予其相應的獎金激勵,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勵機制,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推進。
作者:張盟
- 上一篇:新時代鄉村振興法治化策略
- 下一篇:鄉村休閑旅游生態化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