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課堂教學的途徑
時間:2022-04-21 09:03:23
導語: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課堂教學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的大背景下,傳統思政課教學模式容許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把握相關知識點而獲得高分,卻忽視了將思政課教材體系向信念體系的轉化。為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病,需要重構思政課教學模式,重新界定師生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師生間的信息交流過程,確立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思政課堂相結合的實施方案,并提供制度層面保障,幫助學生們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信息技術;思政課;教學模式
互聯網、大數據、智慧城市等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已深刻地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日常生活,為新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高校都根據本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的技術成果,廣泛采用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授課模式,確保本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實踐為各高校在在今后更進一步探索將信息技術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寶貴經驗。現代信息技術日益普及并逐漸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活動,已極大地改變師生間信息交流的方式和過程。乘著技術進步的東風,越來越多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被應用于高校思政課教學活動中,為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注入了不竭的動力。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通過將新技術、新媒體應用于思政課課堂,使學生們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傳統的思政課課堂教學模式仍堅持以教材規定的知識體系為主要載體,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參與課堂教學模式,以考試成績作為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教材規定的知識點的標準,從長期來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堅定遠大理想信念是不利的。從學生層面來說,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固然可容許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把握相關知識點而獲得高分,但這也易使學生把獲得高分當成了修習思政課的主要目的,將思政課教材規定的知識點等同于專業課羅列的知識點,忽視了要進一步實現從思政課教材體系向自身信念體系的轉化。從教師層面來說,思政課傳統教學模式將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教師當成信息傳播的中心,把學生看成信息的單方面接受者,阻斷了師生間的交流、辯論、相互啟發,一方面造成教師難以及時得到課堂反饋,難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解惑,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造成課堂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無法發自內心地樂于接受這樣的課堂氛圍和通過傳統話語體系所表達出來的課程相關知識。想要擺脫思政課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困境,就需從轉變觀念入手,積極實現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思政課課堂教學活動,重構思政課教學模式,重新界定師生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師生間的信息交流過程。從接觸信息的渠道和內容來說,微博、微信已成為學生們日常使用的交談溝通工具,對經常在這些平臺上出現的時事熱點新聞,學生不會感覺陌生。思政課教師要順利實現將思政課教材體系轉變為學生的信念體系,就需在兩個體系間找到過渡銜接點,讓學生們能從自己感興趣的時事熱點新聞和自己的生活環境中體會到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立場和方法所制訂出來的政策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是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社會進步的腳步清晰可見,從而加深對教材體系的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新媒體上所使用的語言體系正在成為為數眾多的大學生的生活用語,這一語言體系對傳統自上而下的宣傳語言體系形成強有力的沖擊。社交網絡上,輿論的形成往往取決于網民的“口味”,傳統的話語體系在社交網絡中往往“火”不起來。依靠傳統話語體系作為傳播載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無法在社交網絡得到大規模的有效傳播,無法讓理論修養參差不齊的大學生們都能對之喜聞樂見,甚至過分強調對某些概念、原理的特殊界定和細致解讀還會引起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改變,只是一味強調加大理論灌輸力度、一味要求概念的嚴格準確,而不是從大學生們的心理和情感狀態、使用習慣入手,照顧到大學生們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做出適當改變,就會導致他們只是把主流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概念符號接受下來,只注重概念的記憶而忽視對概念的理解與思考;只會為了考試拿高分而把主流意識形態當作知識點來記憶,考試過后立刻淡忘,而不會從內心去認同和接受主流意識形態所表述出來的各項主張。在這種情況下,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體系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即既照顧到準確表述主流意識形態的需要,也要照顧到大學生們的興趣、偏好,讓大學生們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傳播,確保學生們愿意聽、肯分享、愛討論。
1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條件
想要實現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教學,至少需以下必要條件。1.1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和教師都擁有必要的便捷上網條件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在課前錄制好教學視頻并將教學視頻發送到網絡教學平臺上,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解決知識性問題之用。必要時,教師還需通過運用互聯網軟件,與學生進行課前的答疑互動。而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或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開展自主性學習,確定自己的研究選題并查閱相關研究資料、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1.2教師能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并擁有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動力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具有更高的專業技能,尤其需要教師在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整理提煉、專題化之后制作成相應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上傳至共享網絡,供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在課堂上,教師需通過提問或討論來檢測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并主動組織學生間開展案例分析、課堂辯論等互動活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中,從而真正將理論知識內化,并促使學生學會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3豐富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具有開放、優質、共享的特點,只要擁有基本的上網設備,學生即可獲得海量網絡教學資源輔助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掌握程度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盡可能少地受到時間、空間等制約因素的影響,這就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思政課堂相結合的實施方案
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要能落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活動,就體現為教學方法的變革。培養復合型人才離不開改革與創新,以教育理念的創新,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技術的全面創新。教育理念的創新實現后,教學方法的創新就成為制約學生能力發展的主要因素。教學方式必須實現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型向知識傳授與創新、與實踐相結合,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并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造性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式轉變。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實施方案各步驟如圖1所示:2.1教師優化精選研究性課題的教學內容,學生課前完成個人網絡學習。教師應在課前根據思政理論課教學大綱和學生指導手冊的要求,同時考慮分層次培養和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在課程資料庫中精選研究性課堂的教學內容,篩選相關課件和視頻資料。2.2在研究性課堂上,學生按教師提供的研究報告選題指南,根據自身的能力、興趣、時間、精力、經濟狀況等因素,確定研究報告選題,并根據選題內容編入研究小組。2.3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教師進行小組指導。此階段的核心要點在于將課堂還給學生,實現師生角色的轉化,即翻轉課堂教學。教師有選擇地講解實驗重點、難點和注意事項,更多地充當“旁觀者”和“引導者”,根據不同小組的實驗進度,不斷與學生互動,回答學生的問題。2.4學生完成實驗報告或論文,并就論文相關內容使用課堂所能提供的相關設備拍攝簡易視頻、微課。2.5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內部匯報研究結果和論文,并回答教師和其他評委提問。除根據研究報告和論文的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外,還可結合小組討論、同伴互評等方式,形成課程的綜述性報告。3.6課程結束之后,定期使用量表對班級成員就使用研究性課堂的課程、研究結果和自身理想信念的樹立、養成之間的關系進行追蹤調查,評價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教學效果。2.7根據量表追蹤反饋的結果適當更新課程資料庫和選題指南,以實現研究項目和研究性課堂的教學內容的更新。2.8實施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2.8.1充分利用互聯網,增強課堂內容的開放性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先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視頻、課件等網絡教學資源自主學習課程的基礎知識點,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若有疑問可隨時在網絡平臺上提出,會有師生在線討論、答疑。在課堂上,教師要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辯論、案例分析、演講、答辯等互動活動,讓學生能在教師引導和啟發下,運用自身已有知識基礎,發揮自身興趣特長,在進行文獻資源檢索中發現和選擇實驗項目內容,自行擬定研究方案,主動進行研究的教學活動方式;2.8.2注重師生間互動性,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實驗過程中鼓勵采用教師指導、學生互動討論的教學方法,并在形成學習成果評價過程中鼓勵采用匯報交流、答辯式評分等方式,以達到調動學生自主性,培養自主式、合作式、開放式學習習慣的目的;2.8.3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強調學生在教師研究性教學的引導下,以問題為主線,探索和研究問題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了解研究工作的性質和一般流程,培養自身的學術研究興趣。從教師角度而言,鼓勵教師將自己的研究課題和學生的實驗項目結合起來,通過實驗教學推動教師尋找自己承擔的研究課題和學生興趣、愛好的結合點,在指導學生實驗的同時促進課題研究成果向現實轉化。
3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制度層面保障
首先要改變課程考核方式。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思政課期末考核需改變原來以紙質考試測驗為主的方式,轉而將學生是否完成了網絡平臺上所布置的學習任務、是否積極參與研究性課堂的教學活動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樣可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態度,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探究者。在課后教師可結合學生不同專業特點安排不同形式的作業,讓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展示思政課的教學成果,例如可以布置小論文、實踐報告、發表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拍攝微視頻等作為考核評分的重要參考;其次,結合思政課程目標規劃,在現有思政課教材體系基礎上,建設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豐富思政課內容供給。當前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內容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設,以生動的實踐、豐富的形式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為此,高校可結合本地、本院校實際情況,努力提升本院校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建設質量和制度化水平,鼓勵思政課教師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民族風情的思政課教學資源以項目建設的形式轉化為平臺內容,以思政課專題教學指南、示范教案、優秀講義、網絡教學資源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傳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包含的科學性、時代性、系統性,促進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內容建設的項目化、系列化、制度化。實施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關鍵是配備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為此就需不斷完善和創新思政課隊伍的建設和激勵保障體系,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師投身思政課教學改革、深入學習和掌握互聯網信息技術,并將新技術與教學、科研活動相結合的原動力。思政課課堂教學活動是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關鍵活動;是教師闡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答疑解惑澄清各種錯誤認識,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是學生在內心經歷從理論思辨到理論理解再到自我體驗的完整過程。過程里的每一個步驟都離不開一支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養、經過規范學術訓練、視野廣闊、思維嚴謹、嚴格自律的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在思政課堂上兢兢業業奉獻、勤勤懇懇付出。高校可通過制定相關激勵措施,調動任思政課教師積極性,吸引高水平教師投入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開展、研究信息互聯網技術融入思政課堂的路徑、提升思政課教學活動網絡化程度等學科建設的重要活動中,鼓勵思政課教師通過參加各種專題研修、骨干研修、實踐鍛煉、考察調研、學術交流等活動擴展專業視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今后持續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整體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燕.新媒體下“互聯網+”思政教學德育認同的三維向度[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11月.
[2]穆亮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探究[N].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6月.
[3]沈崴.“第三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7月第7期.
[4]謝愛蓮.高校思想政治課“微博課堂”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3月.
[5]郭元陽.信息技術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年5月.
作者:熊浩 單位: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新安王氏內科中風病案證候分析
- 下一篇:醫院管理會計體系完善創新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