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4 22:24: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小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小學德育趨勢研究論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20年,是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20年,也是學校德育工作改革發展的20年。本文試從分析德育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的角度,以德育科學化和規范化問題為中心,追溯德育改革的軌跡,探索德育改革的主要線索和實踐走向,以求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示和幫助。
一、中小學德育發展的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的德育工作總體上經歷了如下幾個發展階段:
(一)第一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6年。這是一個撥亂反正,強調又紅又專的時期,主要解決的是德育正位問題
這一階段,在剎住十年教育動亂、恢復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強調了學校德育,既要重視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視政治思想工作落實到業務工作之中,做到又紅又專;重申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加強了學校德育的宏觀管理。這一時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復高考,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化推薦升學制度,學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開始從泛化的政治束縛中解脫出來。但是,這一階段仍普遍存在著德育方式單純灌輸、德育內容成人化等問題。
(二)第二階段:1986年到1992年。這是一個建立制度、探索規范的時期
中小學義務分析論文
一中小學義務的來源
依據一般法理,普通法律主體的義務有兩個來源:法律和道德,但某些主體例如行政主體則遵循“法律無規定即為禁止的”原則行使權力,相應地其義務也以法律規定為主要來源,學校義務的來源和其法律地位密切相關,在法國,學校是作為公立公益機構存在的;在日本,學校的公務性也有明確規定,《日本教育基本法》第6條規定“法律所承認的學校是具有公共性質,因此除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外,只有法律所規定的法人才能開辦學校。”教育活動的公務性已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書》中明確指出:“教育是有關一般公共利益的帶根本性的事業,國家應把興辦教育視為一種責任”。在我國,中小學依其活動的主要內容而言,是國家實施教育職責的專門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下簡稱《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國家制定教育發展規劃,并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我國法律、法規對教育的公務性也有相應規定:原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行為的若干原則意見》中指出:“實施義務教育,主要是政府行為;我國普及義務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主要依靠公辦中小學校”。中小學依相關教育法律、法規行使權利應視為是行政主體的活動,學校作為行政主體與其他分擔政府統治職責的行政主體相比,更多的體現為公益性,其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是一種公務行為,但這種行為不是單純的命令與服從,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其目的是增進公益和提供服務的活動,也即是非權力性公務,這在我國法律規定中也有體現:其他行政主體,法律規定其行使的是“職權”;而教育法中則規定“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享有“權利”。中小學義務以法律規定為主要來源。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教育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根本,《教育法》為核心包括《教師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關教育法規。其中對中小學義務也有明確規定,這即有利于學校適當履行其義務,更益于受教育者權益的保護。
二、中小學義務的內容
義務作為法律關系內容的構成部分,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其范圍也是大相徑庭的,學生與中小學之間的法律關系是確定學校義務的基礎,學校是行政主體,也是行政相對人和民事主體,但在實踐中往往是把學校的多重身份一元化為民事主體,而忽視了真正體現學校性質的行政主體的資格;法律關系的形成離不開相應的法律調整,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基于憲法有關教育的規定及相應教育法的調整形成的教育法律關系,
依據現行的教育法律體系,中小學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這是學校義務的核心,其他權利和義務均是該義務的延伸和保障,《教育法》第五條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義務貫穿于整個教育法律體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規定“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教師法》第八條,《義務教育法》第三條,也都有類似明確規定。(二)保護受教育者的生命、健康權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由教育法律調整形成的,該義務就學校而言主要應指其在行使權利時無違法侵犯學生生命健康權的行為,那種認為學生在校受到的任何人身傷害都應有學校負責的觀點并不符合法律規定;學校對學生人身傷害負責的前提是其有過錯,需要明確的是,由于受教育者的人身、認知狀況不同,我國教育法律也有不同規定,其中對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未成年人保護更有力些;《教育法》第八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七條:“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三)尊重受教育者受教育權、人格權的義務受教育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無正當理由不得隨意剝奪,《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四條:“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學生的人格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肖像權等,學校在行使其權利時,不得侵犯學生的各項人格權,《教師法》第八條,三十七條的規定禁止教師體罰學生,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也有類似明確規定。(四)正當行使權利的義務中小學的職責較為特殊,其義務內容不獨限于法定的范圍,還應包括行使權利的不當,史尚寬在論及公務員違法行為時認為“公務員違背職務之行為,其行為無須為其義務,只須有權為之為已足”。作為公務活動,學校及其教育人員如何行使權利才是正當?這不僅僅是個法律問題,對教育人員的道德修養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教育法律、法規對學校的義務尚有其他規定,但就其宗旨而言莫不是圍繞以上問題展開,隨著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中小學的義務也日漸明確,這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學生權益的保護將有積極影響。
中小學德育途徑研究論文
[摘要]德育途徑是德育取得良好實效的重要保障,面對當前我國中小學德育途徑存在著教學途徑主渠道不暢通,活動途徑走過場,班主任工作重智育輕德育等問題,必須恢復德育課在學校教學中應有的地位,明確各項活動的育人目的,讓班主任成為學生成長為“人”的引導者,方能確保德育途徑暢通,順利實現德育目標。
[關鍵詞]德育途徑問題策略
進行德育,不僅要有正確的內容,而且要有恰當的途徑。常有這種情況,教師對學生所講的內容是正確的、有針對性的,但實際上卻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與德育途徑選擇不當或不暢通有關。為此,必須針對中小學德育途徑存在的問題,采取優化策略,以確保德育途徑暢通,順利實現德育目標。
一、中小學德育途徑的重點
德育途徑是指學校為了向青少年學生施加德育影響而組織進行的各個不同方面的活動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對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實現德育目標的橋梁。德育途徑規定了實現德育目標、落實德育內容所必須經過的基本通道或路徑。
根據我國現行中小學德育大綱的規定,并結合中小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我國中小學應重點抓好以下德育途徑:第一,教學途徑。包括專門的德育課教學(如思想品德課、政治課等)與其他各學科的教學。第二,活動途徑。包括課外與校外活動(含勞動與社會實踐),共青團、少先隊所組織的各種活動。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學途徑統一要求缺陷的彌補者,是活動途徑的主要組織或指導者,是學校德育向家庭、社會德育延伸的搭橋者。第四,家庭、社會等校外環境。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空間,父母是學生發展的第一任教師。社會是學生成長的廣闊空間,社會的各種事件、變化等是影響學生發展的全方位途徑。
中小學德育途徑分析論文
[摘要]德育途徑是德育取得良好實效的重要保障,面對當前我國中小學德育途徑存在著教學途徑主渠道不暢通,活動途徑走過場,班主任工作重智育輕德育等問題,必須恢復德育課在學校教學中應有的地位,明確各項活動的育人目的,讓班主任成為學生成長為“人”的引導者,方能確保德育途徑暢通,順利實現德育目標。
[關鍵詞]德育途徑問題策略
進行德育,不僅要有正確的內容,而且要有恰當的途徑。常有這種情況,教師對學生所講的內容是正確的、有針對性的,但實際上卻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與德育途徑選擇不當或不暢通有關。為此,必須針對中小學德育途徑存在的問題,采取優化策略,以確保德育途徑暢通,順利實現德育目標。
一、中小學德育途徑的重點
德育途徑是指學校為了向青少年學生施加德育影響而組織進行的各個不同方面的活動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對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實現德育目標的橋梁。德育途徑規定了實現德育目標、落實德育內容所必須經過的基本通道或路徑。
根據我國現行中小學德育大綱的規定,并結合中小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我國中小學應重點抓好以下德育途徑:第一,教學途徑。包括專門的德育課教學(如思想品德課、政治課等)與其他各學科的教學。第二,活動途徑。包括課外與校外活動(含勞動與社會實踐),共青團、少先隊所組織的各種活動。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學途徑統一要求缺陷的彌補者,是活動途徑的主要組織或指導者,是學校德育向家庭、社會德育延伸的搭橋者。第四,家庭、社會等校外環境。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空間,父母是學生發展的第一任教師。社會是學生成長的廣闊空間,社會的各種事件、變化等是影響學生發展的全方位途徑。
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試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培訓模式
【論文摘要】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全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這些要素的優化組合及發揮獨特作用的過程,就是模式生長、發展、形成的過程。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運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兩線四級”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兩線四級”組織運行管理體系。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省、市、縣、鄉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培訓基地,組織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保證培訓工作的運行。
團體動力和中小學班級輔導策略論文
〔論文關鍵詞〕團體動力;團體動力形態;班主任;班級輔導策略
〔論文摘要〕班級是由一群學生與教師共同生活、學習與成長的場所。班主任運用團體動力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將是學生健康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因素。本文擬從團體動力的角度出發,探討中小學教師班級輔導策略:首先,對團體動力的理論基礎進行介紹;其次,認識班級管理中的團體動力形態;最后,提出班主任運用團體動力的班級輔導策略。
一、團體動力的理論基礎
團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互相影響、互相依賴,且具有共同的目標,為了完成特定的目標而相互結合成的組織。團體具有互動與相對動態的性質,是具有社會互動性質的組織,團體遵循共同的規范,具有目標性。
團體動力是指某社會團體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維系團體功能的一種力量或一種方式。團體動力學是社會科學的分支,是一門探討團體結構及團體與成員間相互動力關系的學問。其理論有場地論、因素分析論、社會團體工作理論、心理分析理論等。場地論代表人物勒溫認為,應該把團體看作是一個生命的空間,它是由一些力量或變量組成,它們是影響團體內成員的重要變項。根據此理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班主任若能將班級作為心理場地并作數量化呈現,才能分析、控制班級與運用班級動力。因素分析論的代表人物卡特爾認為,團體動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響,領導者在決定團體的發展時,需要了解團體內的關鍵因素。根據卡特爾的理論,若能對團體內的各項屬性一一加以評估,掌握有關的獨立變項,可以有效運作團體。社會團體工作論是將團體工作者的敘事性記錄及團體成員的個案史等資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團體對成員人格發展的影響;重視團體經驗與個體成長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動研究,即領導者如何有效利用學習遷移,促發成員轉移團體咨詢情景的積極經驗,以協助成員產生建設性行為,增進社會適應。心理分析理論強調團體歷程中有關的情感因素,包括領導者和成員、成員與成員、成員與他人,強調透過對成員過去經驗的了解及個案記錄的分析解釋,促發動力性的團體經驗,協助成員產生積極的行為改變與人格發展。
班級是一個團體,班主任是團體的領導者。如何消除團體的沖突,促進團體凝聚力的提升,進而形成團體的動力,并運用團體動力的輔導策略,這些是班主任科學管理班級應涉及到的內容。了解團體動力理論,借鑒動力理論,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級的教育理念。
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課程創新道德文化綜合性實踐性回歸生活
[論文摘要]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與互補,主導要素是對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培育與發展;其二是增強綜合性與實踐性,整體構建德育的目標內容和實踐活動體系;其三是德育課程形態回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
一、道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的主導要素
課程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聚集點。中小學德育課程在德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進入21世紀,中小學德育課程仍面臨如何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如何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發展和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歷史性課題。對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對兩種文化主導要素的把握為前提。這種主導要素以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為標志。
1、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
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課程創新道德文化綜合性實踐性回歸生活
[論文摘要]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與互補,主導要素是對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培育與發展;其二是增強綜合性與實踐性,整體構建德育的目標內容和實踐活動體系;其三是德育課程形態回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
一、道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的主導要素
課程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聚集點。中小學德育課程在德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進入21世紀,中小學德育課程仍面臨如何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如何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發展和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歷史性課題。對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對兩種文化主導要素的把握為前提。這種主導要素以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為標志。
1、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
農村中小學體育論文
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價值取向
對于隴南市中小學參加培訓的體育教師來講,“什么樣的內容是最有價值的”?也就是說培訓課程設計應秉承什么樣的理念和原則是落實好培訓工程的關鍵。因為,“培訓課程”一頭緊系著“培訓工程”的美好愿景,一頭關乎著廣大教師的業務提升、專業成長和推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與發展,因此,關鍵在于扎扎實實做好培訓課程的價值定位和設計工作。這就要求課程設計從價值定位到目標構建再到內容選擇等,一方面要緊扣參訓教師的工作實際和個人實際———這是“立地”,另一方面要體現積極的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態度、理念、模式、方法等內容一一這是“頂天”,即應緊密結合“培訓工程”的宗旨并結合參訓教師的實際,是實施好“培訓工程”的內在要求,也是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和推動教師向更高更專業的方向發展作用的體現。縱觀隴南市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現狀,他們的成長途徑主要有二:一是由班主任、部分體育愛好者或有一定體育特長的教師,通過長期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反思提高的循環發展,目前,占體育教師比重較大;二是少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或當地體校畢業生組成的師資隊伍;三是部分學校或領導有目的的培養,通過優秀教師的傳幫帶、外出參加培訓、研修再加上自主學習、反復錘煉而成長為體育教師。三者看似各不相同,但卻有一些共同點,即反映了隴南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成長規律:熱愛教育事業;長期實踐,反復錘煉;優化人才資源,傳、幫、帶;層次不同,逐級提高;進修培訓,加速發展;優勝劣汰,時時更新。具體結構可通過表1(參訓學員結構一覽表)進一步了解。通過表1中參訓學員信息,可以看出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基本情況為:男女比例不平衡,以男教師為主;學歷層次以專科為主,中專生仍占一定的比例;職稱以中級為主,高級較少,幾乎沒有;年齡結構合理,但遺憾的是每期的50歲以上者,基本是以完成培訓任務為主;體育師資以語文、數學、英語等非專業學科教師為主體,并且近三分之一參訓教師沒有承擔體育教學工作,申請參加體育課程培訓,一方面認為比較輕松好過關,另一方面覺得可以鍛煉身體等。整體上看專業師資隊伍規模不大,層次不高,素質急待提高。長期以來,隴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專業提升緩慢,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結構不均衡,整體存在專業發展學習動力不足和研討氛圍不濃,教師主要職業活動受限于學校的狹小天地,加之領導重視不夠和繼續教育投入少及缺少制度保障等原因,使得體育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和培訓機會較少甚至缺失。因此,培訓課程設計的核心要素應充分考慮參訓教師的特點與需求及課程特性,既要考慮到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又要考慮到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前瞻性、連續性和可發展性。
二、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課程目標和內容
課程目標和內容不僅指參訓教師缺失的教育教學、學科教學和教研知識、方法、技能及能力的建構和提高,更要關注和發掘蘊藏在農村骨干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優勢和潛能。不同的課程定位產生不同的課程目標體系,進而對課程內容的選擇也不同。綜合相關研究表明,英法德美日各國中小學教師職后培訓的定位大致有兩種:一是為了取得資格或學位,二是旨在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在課程內容上前者偏重于理論性,而后者立足于實用性③。從隴南市“培訓工程”的宗旨來看,應屬于后者,那么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就是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核心要素。(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課程目標以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和業務水平為核心,以提升培訓質量為主線,以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目的,通過開展培訓通開課程和專業課程達到以下目標:1.了解國家關于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政策、法規,提高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了解體育課程發展與演變的基本趨向,為豐富和開辟校本課程拓寬思路,積極開發學校所在區域民間、民俗體育資源,開設學校特色體育課。2.養成實施新課程的學生觀、教師觀、課程觀、教學觀和質量觀,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教育教學的自覺性和勝任力;3.掌握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情況和經驗教訓,研讀所任學科的課程標準,探討有效教學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升學科教研能力;4.強化教師教學技能,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二)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課程內容通過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在培訓課程內容的設計上主要以“實踐取向”為主體,進行了系統、靈活、前沿、分層分類等特征,強調針對性、實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在培訓課程理論與實踐內容比重的選擇上以實踐為主體,這是與參訓學員的結構特點和需求相一致的,是對體育教學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補償培訓;其次,培訓課程內容共分三大模塊,涵蓋了近現代我國學校體育思想發展與變遷、基礎教育改革以來我國學校體育形勢、2010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調研結果、我國近現代體育課程的發展與變遷等5個專題講座,另外還包括2大模塊共8個課題的體育教學能力培訓以及教學觀摩與評價,每個專題都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圍繞體育教學對教師進行學科知識培訓和學科教學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新趨向的引領;第三,專業課與學校綜合培訓課程方案緊密結合,在內容體系的構建上形成了分層、分類設計,既反映教育教學的知識和能力,又重視思想、情感、意志、個性品格等內容,并在內容組織實施上體現實踐的特點。同時,又緊密結合“培訓工程”總課程方案內容,如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新課程理念及實踐、學科教學理論實踐與研究、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應用、教學簡筆畫、教學基本技能訓練、文化素質提升、專家引領等課程,以促進教師對課程作用的價值判斷能力、將資源轉換成課程的能力、系統化構建課程內容的能力、有效組織與有效實施的能力和自我評價與自覺調適的能力。
三、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方式
培訓方式是培訓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途徑,也是培訓目標達成與否和內容習得的活動方式,它對培訓效果和質量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對老師們進行培訓時,既要關注他們是成人的學習特點,更要注重通過培訓課程學習讓他們體會到被關懷、被接納、成就感、存在感、勝任感及自信心的提高等心理因素,從而激發和維持后續專業發展行為。通過交流和訪談得出:他們最喜歡體育課程培訓既有理論也有實踐,最害怕純理論的“一言堂”和培訓者的強勢灌輸,他們認為在富有平等和諧交流的活動中,更能發揮激勵、支持和釋放個人優勢、拓展和維持個人良好人際關系及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因此,統籌每位教師個人優勢、所在學校及社區優勢和培訓單位自身及環境優勢,進行有效培訓活動方式的選擇和組織,為教師培訓提供較為理想的活動方式,值得培訓者潛心探究④。通過幾年承擔培訓課程實踐,結合“國培計劃”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認為培訓的有效方式有以下幾種。
中小學名師發展途經論文
摘要:新時期中小學名師不但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學的楷模、科研的能手,還應是教育理論的建設者、教育事業的探索者、教育實踐的改革者和教師發展的引領者,應具有崇高的精神力量、精深的專業知識、扎實的教學功底、精湛的研究水平、較強的引領能力、強烈的合作意識等重要品質。中小學名師成長的基本途徑包括專業規劃、專業學習、教育實踐、教育研究、總結反思、交流展示等。
關鍵詞:中小學;名師;教師發展
基礎教育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才培養的生命線,而這根生命線的給養質量與生命力又取決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學名師(以下簡稱“名師”)。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現代化的新時期,社會呼喚教育,教育呼喚名師,學生渴望名師。
一、新時期名師的主要內涵
“名師”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概念,其含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深化。傳統意義上認為,名師是指在教育界影響廣泛并擁有知名度和追隨者的杰出教師。通俗地說就是學生最喜愛、家長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會最敬重的教師。他們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學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在教育走向現代化的新時期,社會希望名師具有與時俱進的素養,諸如成為教育理論的建設者、教育事業的探索者、教育實踐的改革者和教師發展的引領者等。本文認為新時期名師有五種共性特質、五種個性特質及四個成長特點。
五種共性特質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經濟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質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為基本內涵的豐富知識;三是對教育原理進行實踐解讀與應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斷力與信息整合力相結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