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00:01: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孝文化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傳統孝文化教育論文
1.中職學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1家庭教育不到位來自城市的90后中職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從小就受到幾代人百般寵愛,在家庭中具有較大權威。然而長輩的溺愛使一些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畸形成長,自我意識較強,凡事總喜歡從自我角度出發,變得自私自利。他們覺得自己就應該是家庭的中心,長輩為他們服務是應該的。至于父母的想法,他們很少考慮,甚至有時性格暴躁,對長輩大發雷霆,自己的無理要求達不到滿足就對父母心生怨恨。來自農村的90后中職生,家長的以身作則的示范性不足。有些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父母只有春節才能和家人團聚,學生無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敬老愛老的示范作用;有的農村家長,甚至起了相反的示范作用,他們嫌棄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讓年邁的父母住在又小又黑的房間里,分灶吃飯,病了無人過問,臟了無人打理,甚至死了才被發現。
1.2.學校教育的缺位在中國古代,孝在傳統教育中位居首位。而中國的現代教育中小學至大學一直都未將孝道教育作為專門的課程開設,孝道教育成了學生道德教育的薄弱環節,當前,很多學校認為孝道屬于德育教育的范疇,認為孝道教育有德育工作者做就夠了,從而沒有把孝道教育系統的實施。導致了德育老師隨苦口婆心的講授孝道的相關理論,但無法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演練,學生上課聽、下課忘。德育工作者在中職生孝道教育方面只能唱獨角戲,無法形成體系。另外,學校孝道教育內容、方式有所缺陷。孝道教育的內容基本在德育課程里體現,偏注重理論,忽視實踐,更適合應試教育。講授時也只注重學生是否聽得懂、愿意聽,而不關注在生活中是否做得到、愿意做。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為主,互動較少。
1.3社會孝文化教育氛圍不濃厚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孝文化產生一些片面看法,尤其在“”期間,傳統孝文化遭到毀滅性的批判和否定,影響了國民形成孝意識,導致整個社會孝文化淡漠,使得有深厚文化傳統的孝道漸漸疏遠民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各種浪潮尤其是西方親子關系的特征對當代青少年的孝道觀念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西方親子關系中尊重個性自由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但父母與子女關系的相對獨立淡漠極易造成關系不和諧以及父母晚年的凄涼,這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友愛,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2.中職學生傳統孝文化教育新路徑
2.1編寫適合中職學校的校本教材《中職學生孝文化教育讀本》完整的孝文化教育教材是開展孝道教育的基礎,因此,應該從學孝理、明孝德、踐孝行三個維度選材編寫,將我國傳統文化中典型的孝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弟子規》、《三字經》、《四書》和《五經》等著作列入其中,挖掘收集值得借鑒的孝親故事如《磐安孝子陳斌強拳拳之心感動中國》《臺灣6旬男子抱行動不便母親就醫》可通過德育課、選修課、公選課等形式,重新喚起學生崇尚孝道的良好風尚,真正實現孝文化系統進教材,生動進課堂,鮮活入頭腦。
詮釋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現代價值
論文關鍵詞:先秦儒家孝道思想辯證分析現代價值
論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視為“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倫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闡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接著又對孝道思想進行了辯證的分析,指出孝是一個優弊共存的“雜糅體”,即有其適應時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礙社會發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揚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對于當今社會仍有重要意義。
先秦儒家開創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構建的孝道觀,則是這一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論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道德傳統,是中國人個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對中國古代社會和民眾產生了廣泛的思想影響,而且對當今中國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因此,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便是具有濃厚的血緣宗法成分。一般說來,同一血緣關系的人,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榮,需要相互關心、幫助。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子女,子女應該尊敬、贍養父母。這樣,就有了同一血緣關系的孝。
“孝”不是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財產的出現,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關系確實可靠,且導致承認并確定子女對其先父財產的獨占權利的情況下才開始產生的。“孝”作為一種道德規范,要求子女奉養、尊敬和服從。到西周時期,隨著父權家長制的確立,“孝”和以“孝”為主的宗法道德規范最終確立并完善起來。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備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傳統世襲制為核心的宗法等級制,“孝”的觀念及其作用進一步升華,并與政治相結合成為調整和維護政治關系的行為準則。“有孝有德”就成為了西周的“道德綱領”。周代的“孝”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奉養、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戰國時代諸子之學勃興,學者們對“孝”有了更深的見解。孔子繼承了西周的“孝”觀念,并把它系統化,確定為普遍的倫理模式。
小議盂蘭盆經的孝道思想之探索
論文關鍵詞:佛教《盂蘭盆經》孝道
論文摘要:當今孝的觀念和內容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發生了顯著的交化,以傳統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在應對這種社會變化的時候,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考慮佛教中孝道思想在當代社會中的積極影響和價值。《盂蘭盆經》作為影響力很大的佛教經典孝經之一,其中的思想值得我們認真的思索和研究。
在現代社會中,雖然傳統的孝道思想仍然有一定積極的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沖擊這種影響力在逐步減弱。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挖掘中國宗教思想的寶藏,為中國傳統孝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有益的理論補充。佛教中“孝”的合理思想對當前我國社會重新樹立新的孝道觀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主要淺析佛教經典孝經《盂蘭盆經》中的孝道思想。
一、當今社會孝道觀念的變化
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孝文化存在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化。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封建宗法制度盛行,家族和家庭對社會和個人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族長和父權往往分別是家族和家庭的中心。由于社會的封閉和當時社會生產力條件的限制,個人往往對家族和家庭有很深的依賴。但是,在當今以商品經濟為主的現代社會里,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會日趨開放,人們有了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不再是無法沖破家族和家庭束縛的孤獨的人。因此,家族和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和作用明顯下降,甚至消失,家庭本位逐漸讓位于個人本位。人們傳統的孝道觀也隨著社會基礎的變化發生了質的轉變。
隨著新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推行,兩代人思想的隔閡加深,甚至出現了溝通的障礙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孝”思想的影響進一步削弱了。具體表現為:1.不再篤信家長的權威。由于當今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孩子知識的獲得不再是簡單的通過家族或家庭的言傳身教而往往是通過社會來獲得。家長對孩子知識的權威性有所下降,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家長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由此,造成了孩子對家長的質疑,甚至不尊重。2.社會流動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家庭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隔代和多代家庭的結構出現了瓦解,夫妻二人世界的生活成為社會的主流。由隔代或多代一起共同生活發展到夫妻和孩子一起生活,這直接影響了孝的觀念和意識的傳統。
詮釋我國古代道德規范中的孝及其現實意義
【論文摘要】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國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視孝,將其看作“百行之先”。孝慈是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十分重要的規范,在所有的傳統德目和規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闡述了“孝”產生的原因及其社會基礎,并逐步分析了孝的社會價值及其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孝孝慈孝道孝道文化
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國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視孝,將其看作為“百行之先”。孝是做兒女的義務,其根本要求是敬,即對父母發自內心地敬愛和依戀,表現于外就是溫和、愉悅、恭敬的態度,盡心盡力的侍奉.力求給父母帶來更多的幸福、歡樂以至榮耀。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孝子之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豐L記·祭儀》)“人之孝行,根于誠篤。雖繁文末節不至.亦可動天地,感鬼神。”(袁采:《袁樂世范》卷一《睦親》)孝慈是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十分重要的規范,在所有的傳統德目和規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視孝慈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許多思想家和歷代統治者也把它當做維護倫理關系和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把孝慈與“忠君”、“愛國”相聯系,以孝慈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使孝慈這種調節親子關系的道德規范上升擴展為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為準則,成為社會教化的基本內容。
一、“孝”產生的原因及其社會基礎
孝的觀念產生于原始氏族社會末期,即由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時期。由于私有制的產生,并為男性家長所支配,子女可以直接從先人那里繼承財產,為了表達對家長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長便產生了孝的觀念。孝最早是作為家庭倫理規范出現的,它的功能是調節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當初并無社會規范的意義。遠在西周社會,孝作為一種道德觀念已見著于文字。《尚書·酒誥》說:“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爾雅·釋訓》有“善父母為孝”的說法,意思都是敬愛、奉養父母。
孝的觀念的產生基于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兩個最根本的事實。第一,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的存在,構成了中國占代社會人際關系的“天然”形式。基于血緣而產生的“親親”關系,這是人類古老的感情,氏族社會就是依靠它來維系的;在西周奴隸制社會,體現為自周天子至諸侯、卿大夫、士的垂直金字塔形式,經過春秋戰國的變革,在秦以后的封建制社會.則體現為以家庭為單位的橫向的網絡形式。第二,作為社會存在基礎的自然經濟的高度分散與作為國家整體的君主專制統治的高度集中,是中國古代的社會基本結構。個體家庭經濟的形成,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家庭中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出現,使得氏族社會里撫養老人是全體氏族成員的事,子女對父母無特殊的責任和義務。奴求社會出現了個體家庭后,夫妻及其子女構成一個獨立的經濟單位,在經濟上相互依賴。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并有要求子女奉養的權利,子女則負有照顧父母的義務。與此相聯系,作為家長的父母享有絕對權威,有權支配子女,子女則有尊敬與服從的義務。“孝”的觀念便由此產生。
詮釋孝與墨家思想
論文關鍵詞:孝道儒家墨家《孝經》
論文摘要: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孝觀念與墨家思想有較大區別,但二者不是沒有聯系的,儒墨均倡孝道,墨家更重“孝”的民主性,另外,《孝經》中的一些思想與墨家思想也多有相似之處。
傳統孝道代表了以儒家學派為主的關于“孝親”的一系列思想、主張以及道德倫理規范,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先秦諸子中,除儒家之外,墨家思想中亦“以孝視天下”①,探討墨家思想與傳統孝道的聯系有助于全面完整地認識傳統孝道。筆者擬以墨家思想與傳統孝觀念及與《孝經》的關系兩方面加以探討。
一、傳統孝道與墨家思想的關系
墨家在先秦諸子中占有重要地位,《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孟子·滕文公下》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此足證墨家學派影響之大。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從墨子的思想體系來看,其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以“兼相愛,交相利”為綱的政治思想和倫理學說,“兼愛”既是墨子的政治理想,又是他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所謂“兼愛”,既不分人我、不別親疏、無論貴賤、無所差別地愛一切人。由“兼愛”的原則出發,墨子并不反對孝道,在《墨子》一書中,表現出了對于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社會的向往,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墨子·兼愛中》,下引只注篇名)“人君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兼愛下》)“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同上)看來,墨子確實也認為孝是要講的。
深究文化營銷理念在煤炭市場營銷中運用
煤炭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和其他商品在營銷理念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著本質的區別。“產品與文化一起銷售,平煤與客戶共同成長。”是平煤天安運銷公司在長期的銷售活動中,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建立人本主義的管理模式,誠信經營、情感銷售的營銷思路,以質量取勝,鑄造名牌的戰略方針,打誠信牌,走多贏路,在當前煤炭市場出現波動的情況下,為平抑市場波動,保證市場份額和售價的穩定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以忠誠塑造團隊,與同事快樂工作,打造一流的營銷團隊
1大力弘揚儒家思想中物格致知、意誠、心正的核心理念,打造思想信念堅定的營銷隊伍。團隊的戰斗力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要素。戰斗力來自凝聚力,凝聚力來自認識與目標。為了統一思想,平煤集團天安公司組織員工進行大討論活動,讓大家圍繞核心理念:營銷管理、市場服務、做人與做事等獻計獻策。經過大家的廣泛討論,挖掘出了很多做人與做事的閃光理念如:誠實守信、公平公正;情感銷售、陽光操作;互利互惠、合作雙贏;多邊聯合、共同發展;做事先做人、服務無止境;以誠為本、以信為人等一系列閃爍著智慧光芒的思想。并把這些理念制成標語牌在公司文化長廊進行廣泛宣傳,使其“外在于形,內固于心”。最后在廣泛征求大家意見的基礎上提煉成了“與客戶一起成長,與同事快樂工作”的運銷公司核心營銷理念,為塑造意誠、心正的優秀營銷團隊奠定了思想基礎。
2學習國學經典,探索中庸和諧的營銷與管理策略。運銷公司領導班子是一個學習型的領導集體,把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學習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面對紛繁復雜的煤炭營銷市場,他們一方面研究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一方面研究中國國學經典,探索“無過之無不及”的中庸和諧的儒商文化。用宋學大師程顥的話講:“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中庸決策作為一種極度高明的理想的管理境界,就成為當今世界上很多優秀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積極探索和不斷追求的方向,同時也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處世哲學。為了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的核心凝聚力,班子成員利用中心組學習時間組織學《論語》。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可見以《論語》為主的儒家文化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通過對《論語》的學習與解讀,使領導班子成員對以德治企,依法行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具“懷德、懷刑”之心。在同客戶的交流與合作上更加注重和而不同的交流理念;內部管理上奉行“為政以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中庸管理理念。儒家文化正逐漸在運銷公司營銷文化中展現著燦爛的光輝。
3創建學習型組織,強化理念,提高素質。一個組織的戰斗力還取決于該組織的員工素質和學習力。為了創造學習型組織,公司特邀請國內許多著名培訓師到公司授課。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學習和指導,讓大家找到“善于學習”的金鑰匙,通過心智模式的修煉,開啟了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大門。為廣大員工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團體學習,不斷提高學習力奠定了基礎,為員工素質的不斷提升安裝了推進器。
4拓展訓練,錘煉團隊,增進互信,增強合力。團隊需要忠誠,智慧來自群眾,人人需要互信,成敗決定合力,這是參加拓展訓練的同志總結的成功秘籍。平煤運銷人通過理念的融合,素質的提升,互信的加強塑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優秀團隊。
孝道思想規范父母子女關系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孝就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的倫理道德、盡孝道的首要條件是贍養父母、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那是一般動物的本能、在孔子及儒家看來,孝敬父母不僅要“養親”、“敬親”,還要提倡“安親”、孑L子構架了一個生命的輪回的框架,子女不改變父母生前奉行的準則、孔子不但重視對父母的養、敬、安和終生盡孝,還特別重視對父母的喪葬極其禮記、只要把這種品德應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參與了政治、廣義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沒有貳心,即大孝、對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問題作了一個概括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范體系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規范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之一。
【論文關鍵詞】《論語》孝道孔子
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范體系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規范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家、國、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該立足于最小的一點——家,從自我做起,弘揚孝道,孝敬父母。弘揚孝道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響應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體做法。
孝就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的倫理道德。《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書》上對孝的解釋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孑L子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就是說年輕人在父母身邊就要孝敬父母,離開家里就要敬愛兄長。“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圓可見孝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內容有:一為養,即贍養父母。二為敬,即孝敬父母。三為安親,四為終身孝敬。此外《論語>中多次提及的喪葬及其喪葬的禮節問題也被孔子認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倉廩實而知榮辱”,物質是基礎,所以盡孝道的首要條件是贍養父母。子夏問孝,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喔說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件難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勞;有好吃好喝的,讓父母享用,僅這樣就可以認為是孝了嗎?從孔子的疑問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認為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論語》中對這個問題又做了進一步的閻釋,即“敬”。
小議中西傳統倫理思想的精神與情感
論文關鍵詞:蘇格拉底;孔子;理性精神;情感因素
論文摘要:中西方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生成了蘇格拉底與孔子不同的倫理思想。蘇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識”,認為理性知識才是導致善行為的根本原因,情感則是導致惡的行為的根本原因,表現了崇尚理性的特點。而孔子力主“仁”、“孝”思想,認為血緣親情是道德的終極因素,彰顯情感。
人是理性與情感的統一體。倫理思想作為人類文明成果,就必然體現理性和情感的內容與特點。倫理思想雖為人類共同之現象,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倫理問題之提出與解決之方式是不同的。代表著東西方文明源頭階段的先秦與古希臘時期,在倫理思想上對理性與情感,顯示了不同程度的側重和凸顯,這一特點鮮明地體現在這一時期思想集大成者—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倫理思想上。
一、蘇格拉底倫理思想的理性精神
1.“美德即知識”產生的歷史背景
蘇格拉底(前469一前399年)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古希臘三杰”之首,被西方學者尊為圣賢。蘇格拉底的哲學核心是道德哲學,而這一核心又集中體現在“美德即知識”這個命題中。蘇格拉底的世界觀是一種自然哲學的世界觀,這種自然哲學向自然尋求始基,比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氣”,赫拉克利特的“火”等等。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的學理原因,正是對這種早期自然哲學的懷疑。蘇格拉底實現了哲學從“自然”向“自我”的轉變。正如羅馬時代的著作家西塞羅所言:“蘇格拉底以前的早期哲學,研究數、運動以及萬物產生及復歸的源泉……蘇格拉底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拉了回來,引人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慮生活和道德、善和惡的問題。”
從中西比較的角度談我國文化的特點論文
論文摘要:文化是一定區域的人們長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質,中西方文化各自發展了悠久的歲月,都保有自己的特性,本文從中西比較的角度來分析中國文化的倫理型等特征。
論文關鍵詞:中國文化西方文化比較
人類的文化寶庫是眾多民族或國家共同構建的,這些多元文化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由于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發展過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各個民族都有其特征,東西方文化也各有其特色。
中國的忠恕之道與大同思想和西方的個人主義,對中西方文化的各個層面影響深遠,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衍生而來,中國人重視倫理,西方人重視法治。西方個人主義盛行,人人都想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充分享受個人的權利與自由,為了避免個體與個體的沖突,使人不至于因個人自由的過分膨脹而妨害到別人的自由,制定了較為嚴密的法律來匡正個人行為。中國地處于半封閉大陸性地域,經濟以農業為主,宗法制與專制并行,且相互影響、制約,這樣的社會歷史環境孕育了倫理型的中國傳統文化,這種文化類型不僅在觀念的意識形態方面發生著久遠的影響,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傳統社會心理和人們的行為規范。如在維持善良人格與良好人際關系上,講求五達道、三達德,《中庸》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川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和合的理想境界。中華傳統重視對天地君親師的尊崇;重四維:禮、義、廉、恥,認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此外,還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八德。
“中國文化以家族為本位,注意個人的職責與義務,西方文化以個人為本體,注重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即帶著父系血緣關系殘余跨人奴隸社會,血緣關系通過家族組織影響很大,家庭成員把家庭看得比個人重要,而且特別重視家庭成員間的權力與義務,親屬關系轉換為宗法性的倫理道德形式,并以此規范人們社會心理和行為。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說:“中國純粹建筑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征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百行孝為先,孝為德行之根本,“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尊君、敬長、尊上,用孝道規范人生行為,理性地踐行忠孝觀,《荀子·子道篇》:“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也。明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惹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此之謂也。荀子的“三不從”強調孝子應慎重思考,從維護家庭利益出發,理性地分清對錯后再行孝道。在宗法制度下,孝道通過孝親忠君傳輸下去,從社會心理層面、行為規范層面影響著中國人的心理,塑造了獨特的倫理傳統,即在維持和諧人際關系上,注重的是個人的德行修為,而不是要靠強制性法律約束,這顯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有人說,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視為“智性文化”,那么中國文化則可稱為“德性文化”。但中國傳統文化之重“德”,并不是說它輕“智”,它是一種德智統一、以德攝智的文化,即德智雙修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在道德前提下,主張德(道德)、智(知識)雙修,通過知識積累完成人格提升,《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尊德性”指不斷加強人的道德修養,“道問學”指對知識的學習,從此處可看出“德性”為尊,“道問”為次。后世朱熹、陸九淵雖就尊德性、道問學孰輕孰重有過爭辯,但二人均未走出《中庸》的傳統,仍以“德性”為尊,“道問”為次。明朝歸有光提出“尊德性”與“道問學”并重:“尊德性者,非以專于內而不兼乎外;而道問學者,非以徒鶩乎外而忘其內也。德性不離于事物,則尊之者不離于問學矣。”講以道問學、尊德性為一,智性與德性不可分開,主體可借助求知途徑達到自身道德的升華。西方的智(知識)性文化,只是單純地探討宇宙的終極實在,以及宇宙的客觀構造,關注的是外在世界;儒家則以道德實踐為基礎,將此轉為對內在世界的自我把握,鼓勵人們在道德實踐中體悟以人為中心的宇宙真原,這是有別于西方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我國古代道德原則中的孝探究論文
【論文摘要】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國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視孝,將其看作“百行之先”。孝慈是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十分重要的規范,在所有的傳統德目和規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闡述了“孝”產生的原因及其社會基礎,并逐步分析了孝的社會價值及其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孝孝慈孝道孝道文化
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國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視孝,將其看作為“百行之先”。孝是做兒女的義務,其根本要求是敬,即對父母發自內心地敬愛和依戀,表現于外就是溫和、愉悅、恭敬的態度,盡心盡力的侍奉.力求給父母帶來更多的幸福、歡樂以至榮耀。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孝子之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豐記·祭儀》)“人之孝行,根于誠篤。雖繁文末節不至.亦可動天地,感鬼神。”(袁采:《袁樂世范》卷一《睦親》)孝慈是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十分重要的規范,在所有的傳統德目和規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視孝慈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許多思想家和歷代統治者也把它當做維護倫理關系和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把孝慈與“忠君”、“愛國”相聯系,以孝慈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使孝慈這種調節親子關系的道德規范上升擴展為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為準則,成為社會教化的基本內容。
一、“孝”產生的原因及其社會基礎
孝的觀念產生于原始氏族社會末期,即由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時期。由于私有制的產生,并為男性家長所支配,子女可以直接從先人那里繼承財產,為了表達對家長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長便產生了孝的觀念。孝最早是作為家庭倫理規范出現的,它的功能是調節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當初并無社會規范的意義。遠在西周社會,孝作為一種道德觀念已見著于文字。《尚書·酒誥》說:“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爾雅·釋訓》有“善父母為孝”的說法,意思都是敬愛、奉養父母。
孝的觀念的產生基于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兩個最根本的事實。第一,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的存在,構成了中國占代社會人際關系的“天然”形式。基于血緣而產生的“親親”關系,這是人類古老的感情,氏族社會就是依靠它來維系的;在西周奴隸制社會,體現為自周天子至諸侯、卿大夫、士的垂直金字塔形式,經過春秋戰國的變革,在秦以后的封建制社會.則體現為以家庭為單位的橫向的網絡形式。第二,作為社會存在基礎的自然經濟的高度分散與作為國家整體的君主專制統治的高度集中,是中國古代的社會基本結構。個體家庭經濟的形成,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家庭中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出現,使得氏族社會里撫養老人是全體氏族成員的事,子女對父母無特殊的責任和義務。奴求社會出現了個體家庭后,夫妻及其子女構成一個獨立的經濟單位,在經濟上相互依賴。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并有要求子女奉養的權利,子女則負有照顧父母的義務。與此相聯系,作為家長的父母享有絕對權威,有權支配子女,子女則有尊敬與服從的義務。“孝”的觀念便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