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孝文化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26 05:09:20

導語:傳統(tǒng)孝文化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tǒng)孝文化教育論文

1.中職學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1家庭教育不到位來自城市的90后中職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從小就受到幾代人百般寵愛,在家庭中具有較大權威。然而長輩的溺愛使一些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畸形成長,自我意識較強,凡事總喜歡從自我角度出發(fā),變得自私自利。他們覺得自己就應該是家庭的中心,長輩為他們服務是應該的。至于父母的想法,他們很少考慮,甚至有時性格暴躁,對長輩大發(fā)雷霆,自己的無理要求達不到滿足就對父母心生怨恨。來自農(nóng)村的90后中職生,家長的以身作則的示范性不足。有些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父母只有春節(jié)才能和家人團聚,學生無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敬老愛老的示范作用;有的農(nóng)村家長,甚至起了相反的示范作用,他們嫌棄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讓年邁的父母住在又小又黑的房間里,分灶吃飯,病了無人過問,臟了無人打理,甚至死了才被發(fā)現(xiàn)。

1.2.學校教育的缺位在中國古代,孝在傳統(tǒng)教育中位居首位。而中國的現(xiàn)代教育中小學至大學一直都未將孝道教育作為專門的課程開設,孝道教育成了學生道德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當前,很多學校認為孝道屬于德育教育的范疇,認為孝道教育有德育工作者做就夠了,從而沒有把孝道教育系統(tǒng)的實施。導致了德育老師隨苦口婆心的講授孝道的相關理論,但無法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演練,學生上課聽、下課忘。德育工作者在中職生孝道教育方面只能唱獨角戲,無法形成體系。另外,學校孝道教育內(nèi)容、方式有所缺陷。孝道教育的內(nèi)容基本在德育課程里體現(xiàn),偏注重理論,忽視實踐,更適合應試教育。講授時也只注重學生是否聽得懂、愿意聽,而不關注在生活中是否做得到、愿意做。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為主,互動較少。

1.3社會孝文化教育氛圍不濃厚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孝文化產(chǎn)生一些片面看法,尤其在“”期間,傳統(tǒng)孝文化遭到毀滅性的批判和否定,影響了國民形成孝意識,導致整個社會孝文化淡漠,使得有深厚文化傳統(tǒng)的孝道漸漸疏遠民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各種浪潮尤其是西方親子關系的特征對當代青少年的孝道觀念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西方親子關系中尊重個性自由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但父母與子女關系的相對獨立淡漠極易造成關系不和諧以及父母晚年的凄涼,這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友愛,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2.中職學生傳統(tǒng)孝文化教育新路徑

2.1編寫適合中職學校的校本教材《中職學生孝文化教育讀本》完整的孝文化教育教材是開展孝道教育的基礎,因此,應該從學孝理、明孝德、踐孝行三個維度選材編寫,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典型的孝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四書》和《五經(jīng)》等著作列入其中,挖掘收集值得借鑒的孝親故事如《磐安孝子陳斌強拳拳之心感動中國》《臺灣6旬男子抱行動不便母親就醫(yī)》可通過德育課、選修課、公選課等形式,重新喚起學生崇尚孝道的良好風尚,真正實現(xiàn)孝文化系統(tǒng)進教材,生動進課堂,鮮活入頭腦。

2.2大力營造傳統(tǒng)孝文化的教育氛圍中職學校要有意識地加強崇尚孝道的校園氛圍,使學生在這種積極向的校園文化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染。一是開展孝道教育主題系列活動,學校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組織設計一些主題鮮明、針對性強的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會行孝。比如:要求學生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感恩節(jié)等節(jié)日和父母生日,給父母打個電話或發(fā)條短信進行問候,還可以通過“與父母分享生活”、“我為爸媽做過啥?”等有意義的活動,強化學生敬親愛老的意識,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偉大的養(yǎng)育之恩,引導他們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通過一點一滴的行動來回報父母。二是加強校園內(nèi)的輿論宣傳,營造積極良好的校園輿論氛圍,充分發(fā)揮校園網(wǎng)絡、廣播、板報的導向作用,鼓勵學生學習先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風尚,改進孝道教育的方式,深化學生的孝道實踐。

2.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發(fā)揮課堂主戰(zhàn)場在孝文化教育的作用學校要加強德育課程的建設和改進,把孝道教育的內(nèi)容納入學校德育體系之中,并保證占有適當?shù)姆诸~,開展孝道教育時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孝道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加強課程的建設,改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多采用空洞說教、枯燥死板的教學方法,在保證教學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其他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如微課和翻轉課堂、小組學習、模擬孝行、拍微劇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討論、實踐過程中逐漸提高對孝文化的認識。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愛的人,不可能會真心誠意地去對待別人。第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孝行實踐是孝道教育最重要的一環(huán),孝道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要靠實踐來檢驗,孝道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根本途徑。教師應引導學生邊學邊做,知行合一,比如:開展以“我教爸媽玩微信”,“給父母洗腳”等實踐體驗,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孝道意識。第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各學科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比如,語文課的老師可以結合相關課文開展孝文化教育,在講授《我的母親》、《父親的手提箱》、《一碗清湯蕎麥面》、《點亮愛心奉獻青春———為空巢老人服務青年志愿者宣傳活動》等課文時都可以將孝文化貫穿其中。學生管理部門、團委、班主任、所有任課老師都應當是孝文化的傳播者和宣講者。

2.4聯(lián)手家長開展孝文化教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互動要收到較好的成效,我們必須要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學校家庭共同牽手做好對中職學生的教育指引工作,同時更好地發(fā)揮家庭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學校要建立家長聯(lián)系制度,適時地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及時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邀請專家有針對性地為特定的家長群體進行孝文化教育的正確指導,主動加強對這部分家長教育方法的指引和感情傾注,開展合作和交流,學校和家庭對學生孝文化教育的效果進行有效的溝通,適時調整、改進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以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在教育指引過程中,應該把孝文化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和幫助父母料理家務能力等相互結合起來,并做好及時反饋和考核等工作,以便在教育中總結經(jīng)驗,及時糾正失誤,達到理想效果。二是家長發(fā)揮孝敬父母的模范表率作用,父母的言行將對子女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三是評選孝文化教育好學生和好家長,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以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舒潔單位:江西贛州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