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孝文化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以傳統文化為魂,頂層設計育人架構
2012年,學校受傳統文化“家和萬事興”的啟發,提出“家文化”概念,闡釋“家”的內涵,強化“家”的意識,建立“家文化”體系,倡導“同舟共濟、相親相愛、拼搏進取、榮辱與共”,集中體現“家、愛、和”的精神。在此基礎上,學校結合育人目標,提出了“崇實、尚德、致知、篤行”的校訓,形成以“學高、身正樂業、愛生”為核心內容的教師文化,以“博學、多思、勤奮、進取”為核心內容的學生文化,以家校聯動、凝聚教育合力為核心的家長文化,共同構成了以傳統文化為魂的學校觀念文化,形成了“文化治校”的雛形。
同時,學校積極營造傳統文化育人的氛圍,在辦公樓前廣場東側建立了孔子雕像,周圍設諸子百家人物事跡簡介看板,形成了歷史文化景觀區;在各學區開設德育教室,教室墻壁集中展示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科技文化名人等。師生身處其中,時時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以傳統文化為體,構建多元育人格局
用今天的觀點表述孔子育人的幾個特點:一是因材施教、多元發展,以人為本,注重個性和特長培養;二是循循善誘、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強調學習主體的自主性;三是注重社會實踐,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結合實際,學校探索構建多元育人格局,建立健全學校統一領導教師全員參與、學生自我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平臺,如實行小班教學,為具有學術型專業人才發展潛質的學生架設成才的“登梯”;創辦國際班,開展國際辦學交流與合作,為有出國留學夢想的學生搭建實現夢想的“橋梁”等;通過創新體制、完善機制、教師引導,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團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和自我發展。
完善法治與文治并行的育人機制
學校根據發展現狀,提出了“法治”與“文治”并行,最終實現“文治”的辦學方向。
借鑒傳統文化中法家的治國理念,重塑學校制度文化 法家思想以法制為核心思想,崇尚依法辦事,“法立令行”。為此,學校本著“民主決策、創新管理、依法辦事、公平正義”的原則,研究制定了《教育教學績效考核及表彰激勵方案》,對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紀律、常規工作、業務素養和能力以及工作業績進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進行表彰激勵。
借鑒傳統文化中精神激勵的精髓,給予師生人文關懷 學校提出“讓每一位老師都享受事業成功的幸福,讓每一名同學都經歷成人成才的快樂”。在教師層面,學校開展爭做“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好老師的活動,建設一支“樹立職業理想,堅守職業道德,更新教育觀念,潛心研究教育教學藝,傾心追求職業幸福”的教師團隊。在學生層面,學校努力將高中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學習權和自主時間,強化正面激勵。如開設多元發展課程,激發學生主體意識;評選各類明星學生,激勵學生主動發展;選聘學生校長助理等。
篇2
一、 以“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和“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的教學理念,引領學校改革創新
辦學理念和辦學指導思想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全體教師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集中體現,是學校發展的理想追求和理論提煉。一所好學校,要有一個先進的辦學理念,它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曾憲梓中學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初,本著教育的“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從學校培養目標出發,確立了“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在此基礎上,又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形成了“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的教學理念。學校把它作為指導學校工作的核心,貫徹到整個教育教學工作活動中,并內化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
堅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注重把特色教育與常規教育相結合,外在規范教育與自我完善教育相結合,逐步形成了 “憲梓精神激勵人,自主發展塑造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的三大德育特色。
在先進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曾憲梓中學從優秀到成功,從成功走向卓越,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實現了在思想觀念上的創新和體制機制上的創新以及在教育教學模式上的創新。
二、培育德育、科研、校本、教學風格、學生個性發展等方面特色品牌的學校精神,形成自我激勵機制
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并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系上。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在學校發展中,逐步形成開拓進取的改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講求實效的實干精神,使學校形成德育、科研、教學“三大精品”。在此基礎上,如何將精品做成品牌,曾憲梓中學教師進一步加強了“生存教育”與精神家園建設的力度,加快教育科研龍頭課題研究的進程,加快提升高級教師、骨干名師的教學風格,使校園的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特長充分展現,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努力形成師生自我創造、自主發展和群體發展相和諧,以內在激勵為主,自強、自律,逐步形成師生自覺奮斗、自覺奉獻的人文管理模式。因此,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響德育、科研、校本研究、教學風格、學生個性發展等品牌,全體教師自覺地投身到學校的各項品牌創建活動中去,并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地影響家長和周圍的人,進而擴展和強化學校的品牌。
三、引領學生形成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校園價值觀,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把學校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自覺地轉化為師生內心的信念和行動的準則,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為師生培養思想道德品質、激發學習興趣、完善知識結構、訓練各種能力、施展各種才華、促進發展個性、提高審美情趣、協調人際關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的人生、維護心理健康、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服務,使學校辦學目標得到具體的實現。在創建班集體精神家園建設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實行自主管理。著眼以學生個體為中心,倡導學生自主管理,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在學生常規德育管理產生實效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活動,力求使學校的每一處管理,都有學生參與管理的身影,讓學生參與制度制定,參與管理過程,參與評定結果,使他們產生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由此,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營造“綠化、美化、凈化、藝術化、教育化、人文化”的生態校園環境,熏陶感染學生
校園環境是學校文化的表現,也是文化的載體。曾憲梓中學堅持把美化校園環境與學校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實施“生態校園”行動,科學、合理地規劃校園環境,注重環境建設的內涵,力求校園環境優雅、品味儒雅。
在校園環境建設中,大到綜合樓的建設規劃,小到一幅標語、一個標示牌,學校都要反復斟酌,使校園環境具有濃郁的精品文化內蘊,讓每一面墻壁有畫意,讓每一級臺階有詩情,讓每一處環境能育人。每一個學生生活、學習在優雅的文化環境之中,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欣賞美,并從其中得到教育和啟發。
學校各類標識設計力求達到具有文化品位,讓學生接受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環境熏陶,享受豐富多彩的樓道文化、激人奮進的宣傳長廊文化、異彩紛呈的教室文化、各具特色的專用教室文化。充分利用手抄報、宣傳欄、校報、校園廣播、舉辦展覽等形式,努力營造“綠化、美化、凈化、藝術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園環境,讓校園成為師生煥發生命光彩的家園。學校的古典與現代建筑風格設計,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進行了完美結合。環境文化的建設,使校園真正成為師生 “精神的家園、學習的樂園、生活的花園”。
五、開展以“書香味、精神園、人間情、溫馨家”為目標的豐富多樣校園文化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篇3
一、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打牢心理健康基礎
優秀的校園文化可創設積極的心理氛圍,使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緊迫感。它是一種動力,催人奮進;它還是一種約束力,制約著不良風氣的滋生。優秀的校園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集體的心理定式,影響著學生的意識和行為。學校中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道德規范、行為模式等都可能被學生認同和內化為其個性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校一直致力于構建三個系統:理念識別系統、環境識別系統和行為識別系統。學校確定了以“中”為核心的文化理念,它包括“精一執中”的學校精神和“修己達人、九德惠風”的校訓。“精一執中”始于“修己”,任何德行的養成、學問的獲得、真理的探索、事業的成功,都源于“修己”,而旨在“達人”。“九德惠風”是對德的最高境界的表述,“九德”是對“修己”的具體要求。學校每棟樓宇都冠有一個“中”字,每棟樓宇的名稱都有出處。校園景觀周邊的石頭上、墻壁上、林蔭小路上精心雕刻的古代詩詞、勵志警言,使得校園處處洋溢著“中”的文化氣息。置身于這樣優美而富有內涵的文化環境中,學生自然心情舒暢,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有益身心健康。
二、打造生態大課堂,呵護學生身心健康
學校的生態大課堂,致力于構建一個文化、心理、行為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堅信“種子”的信仰,以“尊重、喚醒、激勵生命”為核心理念,用聯系、互動、發展的觀點來重新審視教學情境中的師生關系,注重教師素養、學生特質、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協調共生。1.心理教育與學科教學相融合學校的生態大課堂通過更優的課堂教學設計和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有效開發,實現了教學與學生發展相統一。教師在課堂上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狀態,對學生和藹可親;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學生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把課堂真正歸還給孩子,并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學習。2.彰顯哲學與文化引領下的育人功能生態大課堂不僅是方圓幾尺之教室,更是以“惠中廊”“正中園”“德苑”等校園文化景觀為代表之生態校園,“中原、古典、書香、園林”的生態特色,凸顯著哲學與文化引領下的生態意境。3.為學生創造學習實踐的機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學校的生態大課堂聚焦生態校園,實現與社會大生態的融合。生態大課堂不僅僅體現在40分鐘的課堂,還體現在綜合實踐課程:依托學科延伸類、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類、研究性學習等各類校本課程讓學生選修。選班上課有效實現了個體與團隊的生態融合;各類社團特色鮮明、學生參與廣泛;選項教學、模塊教學、小班教學三管齊下,開創學校體育選項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實現了想學什么就學什么的體育夢想。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學生心理健康
只有思想上統一,行動上才能一致。校園文化建設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找到有力的理論依據,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師隊伍的學習,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使之不斷完善自身修養。從領導層到一線教師,都要深刻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兩者相互促進的著力點,探索育人新模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四、健全校園制度文化,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篇4
【關鍵詞】鮑德里亞;消費社會;《白噪音》;消費文化
中圖分類號:I712.0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29-01
唐?德里羅是美國后現代主義派作家,他的第八部小說《白噪音》(1985)榮獲國家圖書獎。他是美國當代社會的剖析者和批評者,他的作品反映了當代美國的精神狀態,反映了后現代美國人的生活狀態。《白噪音》中,德里羅將點點滴滴的消費因素蘊含在文本之中,商場購物、超市景觀、大眾傳媒,都在小說中呈現出來,讀者可以從《白噪音》的小說中窺見消費時代的社會景觀。
鮑德里亞是當代法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消費社會理論”是其著名的社會學研究理論。該理論已廣泛被運用在分析《白噪音》中的消費文化研究中。鮑德里亞認為消費的主體是符號的秩序。他指出消費的統治者為符碼創序。消費者已經不再是簡單購買商品的有用性而是購物符號的象征性。符號和象征,無意識地支配著人們消費。
一、《白噪音》中的消費景觀
《白噪音》中細致描述了美國中產階級杰克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小說中,杰克是美國中部某所大學的教授,從事希特勒研究。全家人購物的情景多次在小說中出現,從商場購物的場景,到商品的選擇,再到家庭成員以及朋友聊天都體現了消費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級市場除了變得更加美好之外仍然一如既往,貨架充盈、明亮,而且還配上音樂。”舒適的購物環境讓人頓時有了購物的情緒。“有六個品種的蘋果,有幾種色彩柔和的進口甜瓜。所有的水果好像都是當令的,噴過水、光潔、鮮亮。”鮑德里亞指出豐盛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堆積,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就是物品以全套或者整套的形式出現。商場通過購物的景觀讓消費者邏輯性地從一個商品走向另一個商品,讓其在購買商品時被眼前的景觀所迷惑,甚至在消費過程中產生了幻覺,以為消費為生活帶來了美好,甚至消費讓自己得到了身份的認同。在小說中杰克一家人購物后,他有一段內心獨白:“我們感到繁榮昌盛;這些產品給我們靈魂深處的安樂窩帶來安全感和滿足――好像我們已經成就了一種生存的充實,那是缺少衣食,不敢奢望的人們無法體會的,他們在黃昏時分還在孤零零的人行道上計算著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當今的消費已經不是簡單真實的消費了。
二、《白噪音》中的大眾傳媒
大眾傳媒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從電視,廣播,報刊到互聯網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操控著人們的行為。法蘭克福學派的消費異化批判中,關于廣告的批判是最為深刻的了。廣告借助科學技術建立了一個超真實的、仿像的世界,吸引著潛在的消費者一同進入天堂般的購物世界。“現代廣告的本質就是“象征和幻像功能”,他是本真象征的一種形似的異化。”廣播、數字電視、媒體廣告、互聯網等各種媒介的組合,主導人們的消費欲望,造成隱蔽的意識形態控制。“Toyota Celica”,杰克十幾歲的女兒在睡夢中呢喃的廣告語,這正是受電視里播放的豐田汽車的廣告的影響。無處不在的廣告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人們被鼓勵消費甚至到了浪費的程度。芭比特是杰克的第四任妻子,她總是會購買一種橘黃色乳酪,從孩子的對話可以得知她從不吃它。孩子們這么說:“如果她不買,她就感到內疚;如果她買了不吃,她感到內疚;當她看到它擱在冰箱里,她感到內疚;當她扔掉它時,她感到內疚。”這是一種異化的病態的購物心理。人們購買的商品,最終以垃圾的形式扔了出去,消費變成浪費,這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常態了。
三、結語
德里羅的《白噪音》中可以窺見出當代消費社會所折射的消費文化的點滴,而現實生活中的消費行為及消費文化更加深刻和復雜。鮑德里亞的理論像風暴式的革命,幫助消費者打破消費的“白色彌撒”,回歸簡單真實的消費。
參考文獻:
[1]DeLillo,Don.White Noise[M].New York: Penguin Books,1986.
[2]羅剛,王中忱.消費文化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唐?德里羅.白噪音[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5]王敬民,黃睿.《白噪音》中消費景觀的文本呈現[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9-41.
[6]肖玉芳.解讀《白噪音》中的后現代消費主義及其白色[D].濟南:山東大學,2008.
[7]張瑞紅.與焦慮[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
[8]張曉波.消費社會的白色噪音[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9]朱葉.美國后現代社會的“死亡之書――評唐?德里羅的小說《白噪音》[J].當代外國文學,2002,(4):159-163.
作者簡介:
篇5
關鍵詞:高職院校;文化管理;文化;策略
作者簡介:劉鳳云(1965-),女,江蘇南京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重點課題“高職院校文化管理研究”(編號:JSJM2010045),主持人:劉鳳云。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5)02-0031-05
一、文化管理的內涵和主要特征
20世紀80年代末,知識經濟初露端倪,構建于科學管理之上的文化管理(Cultural management)應運而生,成為廣受推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席卷全球并得到廣泛應用。文化管理現已成為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的新趨勢,同時也是許多世界一流大學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有學者認為,20世紀是由經驗管理進化為科學管理的世紀,21世紀則是由科學管理進化為文化管理的世紀。
(一)文化管理的內涵
文化管理是指以文化為根本管理手段,通過在組織內部培育共同價值觀、共同愿景、共同的行為規范、和諧的人際關系、卓越的團隊精神,使組織成員在自覺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管理模式[1]。
文化管理是最高層次的人本管理,其本質是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把人視為組織最重要的資源和管理的主體,強調人的能動作用,強調團隊精神和情感管理。文化管理以價值觀培育塑造為核心,通過培育確立一套組織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體系,引導組織成員自覺努力工作,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高職院校的文化管理就是以培育師生共同價值觀、凝聚師生發展共識、激發師生內在驅動力、實現學生增值與教師自我實現為最終目的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其實質是借助學校文化對全體師生的教化達成教育管理目標。
(二)文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一,文化管理強調人的觀念在管理中的作用。人的行為不但受欲望、物質利益驅動,還受文化背景、道德觀與價值觀等觀念體系影響。如果將組織文化中各種有益于實現組織目標的文化要素進行凝煉、整合和規范,形成一種特定的組織文化,進而在組織中廣泛宣傳和大力推行,就會增強組織成員的道德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主動自覺地按照組織文化所確定的價值標準為人處事,從而不斷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文化管理又被許多國外學者稱為基于價值觀的管理,它是一種以人為中心、以塑造共同價值觀為手段的管理模式。
第二,文化管理秉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重視人的情感,視人為組織最重要的資源,把發揮人的能動性、促進人的發展作為一切管理活動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推崇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的管理之道,把尊重人、重視人、凝聚人、依靠人、服務人、激勵人、發展人和完善人作為組織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氛圍“人情化”,工作環境寬松和諧,組織成員以平等溝通關系共同制定組織發展目標,員工的民利在組織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行使,并通過倡導團隊精神有效調動每個成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三,文化管理采取理性與非理性相結合的管理方式。理性管理是一種剛性管理,注重制度管理,強調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非理性管理則是一種柔性管理,注重情感管理,強調管理的人性化、個性化和靈活性。兩種方式各有合理之處,也都有其缺失之處。文化管理則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形成一種理性與非理性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剛柔并濟的新理念、新范式。文化管理并不排斥制度管理,而是把制度管理作為文化管理的一部分,并賦予其人文色彩,既重視科學的方法又重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把管理效率更多地訴諸于人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以實現理性與感性在管理中的統一與融合。
文化管理迎合了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和勞動者文化素質的提高而引發的管理方式變化的需求,是一種更高效和諧的管理理論。高職院校實施文化管理是學校發展的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的必然要求,是高職院校科學管理的新發展、新趨勢和新境界。
二、文化管理對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意義
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正處在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發展的重大轉折期,高職院校要實現內涵發展,就必須積極培育與突出辦學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苦練“內功”和不斷創新來實現。
(一)文化管理是培育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高職院校辦學特色是學校在發展歷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持久的發展方式和被社會公認的、獨特的辦學特征,包括獨特的辦學理念和辦學風格,以及人才培養、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個性化思路與方式。其中,辦學理念特色是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并為師生所認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不斷積淀、營造、優化而成的校園文化。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是指源于學校精神和文化、融于學校內質中的,難以被模仿和替代的能力,包括文化力、生產力和影響力[2]。核心競爭力的特征與文化的很多特性吻合。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獨特的價值觀和辦學理念,是學校“靈魂”和辦學“指南針”、發展“催化劑”,引導學校發展戰略,其經“內化”所產生的規范力和推動力,是培育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內在動因和重要基礎。學校先進的管理和制度可以被學習和模仿,但先進的文化無法被模仿和復制,尤其是作為文化核心的學校精神更是無法被模仿和復制。它是一種特質,凝聚著學校一脈相承的理想和信念,為廣大師生認同,并在他們身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一所學校如果缺少積極的文化,對內將缺乏凝聚力,對外將缺少影響力和競爭力。文化管理可推動學校文化力的形成,為培育學校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形成競爭優勢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教師的勞動是充滿創造和個性的智力勞動,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學科專業和學術領域。作為自主性很強的專業群體,他們注重個人聲譽、渴望實現自身價值,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覺的民主意識,是具有高度理性和豐富情感的文化人。教書育人的工作,需要教師極高的自覺性才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因為教師不是簡單的教學服務人員,而是具有精神影響力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不僅要有充足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愛心、責任心和事業心,更要有文化修養和人格魅力。因此,高職院校的管理只靠行政命令、規章制度是不全面的,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師生共同的價值觀、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文化管理在科學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基礎上,增加了人性化管理的情感因素,它尊重教師的人格,重視教師自身的發展,契合了教師的精神需求,激發了教師的內聚動力,并形成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正能量。
(二)文化管理是培育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文化管理是一種成功的整合性管理。理性管理構建了學校管理體系,確定了管理目標、內容及必要的剛性手段,使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運行。非理性管理通過情感溝通、榜樣示范、環境熏陶等使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實現理性管理無法實現的功能。文化管理則使兩種管理理念與范式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它從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建構學校的組織文化,不斷推進教育理念創新、組織制度創新,促進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組織凝聚力,師生之間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大大提高管理績效。
教育工作是依靠人(教師)培養人(學生)的過程,如何充分激發教師積極性并使其富有創新地開展工作,如何激勵學生自主發展、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始終是高職院校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文化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學校能夠真正以教師個人發展和學術進步為目的,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塑造教師獨立的學者人格、超越現實的理想主義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和體現崇高的人生價值;能夠真正以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為目的,在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專門技能的職業人的同時,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文化管理使每位師生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存在的價值,感受到人文關懷,并使這種關懷成為連接學校、管理者與師生的情感紐帶,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營造出一種融洽的人際氛圍和精神家園,師生快樂、幸福并創造性地工作、學習,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潛能得以充分開發,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要得以最大限度地滿足。
三、高職院校實施文化管理的策略
高職院校實施文化管理是從轉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到共同價值觀塑造、組織重構、行為滲透的系統工程[3]。高職院校應強化文化管理意識和文化管理自覺,優化科學管理,有目的、有計劃、有策略地系統推進文化管理。
(一)精心凝煉與培育師生共同價值觀,明確目標定位
共同價值觀是被高職院校師生廣泛認同的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價值觀念和共同愿景,是文化管理的最核心要素,是培育學校向心力和凝聚力、發揮文化管理動力源作用的基石。高職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職業性”雙重屬性,提煉和塑造學校共同價值觀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辦大學理念。堅持教育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傳承現代文明,注重學術風尚和科技創新與服務,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統一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二是“服務社會”和“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樹立師生認同的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相結合的價值觀,將師生切身利益的滿足統一于學校共同價值觀的實現之中,引導和激勵師生積極進取,并將學校的價值觀、要求變成自己的學習、工作自覺和良好習慣,在滿足社會職業崗位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師生的自主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進行準確的目標定位是學校實施文化管理的關鍵步驟。學校要根據社會和本地區教育發展要求,基于學校歷史和現狀,整合學校的各種資源,對學校發展趨勢作出科學預測,進行準確的目標定位,把學校的整體價值取向滲透到確定的目標中;把辦學宗旨、發展理念、育人目標和治校方略轉化為師生共識、奮斗方向和共同遵守的行動指南,師生齊心合力,自覺、積極地為實現學校目標和個人價值目標的統一而奮斗。
(二)大力促進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和融合,培養受市場歡迎的特色人才
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高職院校必須緊密與企業和市場聯系,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把企業文化融合到學校管理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全方面,培養受企業和市場歡迎的特色人才。
1.以專業文化建設為抓手。專業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的橋梁和紐帶,是其主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其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所在。高職院校應把企業文化教育納入高職教育的整體設計中,努力做到“三個對接”:一是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要,靈活開設新專業和動態改造老專業,增強專業建設的活力,彰顯特色與優勢,使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與市場走向、需求同步,真正實現專業與地方產業的良性互動;二是對接職業標準和要求,重構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將職業標準、職業資格認證內容融入、嵌入到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的設計中,把專業能力要求與國家職業標準及行業人才要求結合起來,讓學生畢業時即取得從業資質和入職通行證――職業資格證書,使專業教學與職業需求零距離;三是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強化工學結合,實現校內實訓環境的企業化,按照企業的管理模式組織實訓,或讓學生去校外實習基地頂崗實習,以“職業人”身份參與企業生產,讓學生在真實的職場環境里“做中學”,在強化學生職業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和體驗企業文化,形成企業行為規范,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做到“三個對接”就能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
校企合作,共建專業。采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發揮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學校聘請企業高管、技術骨干到學校兼課,讓學生去企業,依托企業的場地、生產設備和技術指導,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和實習。學校主動引導學生在校期間逐步接受企業的價值觀念,樹立市場意識、責任意識、效益意識,強化敬業、守紀、合作、誠信等與企業文化密切關聯的教育內容,把專業文化建設與職業道德教育、企業精神培養緊密結合在一起,并通過向企業輸送富有文化修養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提升企業文化,有效地實現學校與企業文化的相互滲透、對接和融合。
2.以校園特色專題活動和師生企業實踐為載體。校園專題活動是行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的拓展和延伸。高職院校要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積極開展富有專業特色、體現職業規范和職業技能的豐富多彩的專題活動,使校園文化凸顯職業化、社會化的特色,更好地與企業文化互動與對接,提升和創新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如舉辦以企業冠名的學生科技活動和專業技能競賽,密切學校與企業的聯系,融入市場意識、科技創新等企業文化內涵;邀請成功企業家進校園,交流創業經驗和職場感悟,與學生對話互動,讓學生更直接地感受企業家精神和企業文化,提升學生的職業修養。
加強師生與企業的接觸和實踐是促進校企文化交流和提高師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師通過到企業調研、掛職、技術服務等方式,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標準,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生通過在企業中的實踐(現場教學、實訓和頂崗實習等),學習和親身體驗企業文化,在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同時,感受企業價值觀和經營之道,增強成本效率意識、團隊意識、創新意識等,提高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實現學校文化與企業精神真正對接。
(三)構建科學公正的制度文化,實現管理制度化與人性化的有機統一
制度文化是具有組織特色的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規范和員工行為準則的總和。它集中體現了組織文化的物質層和精神層對成員和組織行為的要求,是以學校文化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而形成的規則。制度文化是文化管理的基礎保證機制,實行文化管理,不僅要建立健全制度,更要保證制度本身的公正合理。
高職院校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體現師生共同價值觀的核心訴求,尊重和保障師生的權益,以服務教學、激勵師生成長為宗旨。制度建設要體現平等的文化導向,讓師生通過適當的途徑參與到制度建設中,使制度更加合理并被師生認同。要轉變重事輕人、重硬輕軟、重他律輕自律、重控制輕激勵、重效率輕價值等觀念。例如,在教師管理上,要從側重教師行為規范向注重教師內在潛能發揮轉變,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和專業化發展;在學生管理上,要從強調紀律約束向注重調動學生自強、自律意識轉變,提高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教學管理上,要從關注教學規范向關注教學應有的文化價值轉變,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需求;在科研管理上,要從注重硬性指標的完成向激發教師科研的內生動力轉變,實現教師自我增值和社會服務的雙重功效。
學校要積極探索和推進建立以激勵導向為主、懲罰約束為輔的公正的教職工績效考評體系,真正激發教師群體的內聚動力。要給教師提供學習進修、出國考察、企業掛職鍛煉等“充電”機會,為其職業發展搭建平臺。要將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有機結合,用制度管理的“剛性”規范師生尚未自覺的行為,用文化管理的“柔性”喚起師生自強、自覺、自律的內在醒悟,凸顯“文化管人管住魂”的優勢作用。
制度管理的關鍵是執行。規章制度的執行要體現人文關懷,剛柔并濟、張馳適度。要建立管理者與師生間的平等關系,提倡“換位思考”、對話協商解決問題。要重視被管理者的內心感受,承認個體訴求多樣化,強調相互理解與支持,以情感和共識為基礎,以共同價值觀為根本,促進師生與學校共同發展。
(四)努力營造平等、相互尊重的組織氛圍,創新管理方式
營造平等、相互尊重的組織氛圍,是充分發揮文化管理作用的必要條件。高職院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行民主開放式管理,充分調動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一是“以師為本”。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和人格個性,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關心教師的精神需求和自身的發展提高。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讓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和創造意識,并使教師對學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歸屬感,增強認同感,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潛質,提高工作責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工作效率。二是“以生為本”。尊重學生,采取學生主體的教育、管理、服務模式,把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民主對話。賞識學生,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發展,激活學生創造的原動力,關心學生并為其成才和發展服務。如此,形成學校關心教師、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教師支持領導的和諧積極的學校氛圍。
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和科研等學術活動,這種特質決定了行政權力必須服務于教學和科研工作。學校行政人員要強化管理即服務的意識,保持對學術的敬畏之情,尊重教師,善待學生,盡心盡力為師生服務。要大力加強團隊學習與建設,倡導團隊管理、合作學習與交流、分享,使師生在團隊中取長補短、共同成長,為實現共同愿景而創造性地學習與工作。
采取“外圓內方”管理方式。文化是圓、制度是方,情感是圓、原則是方。“文化是圓”是指通過塑造共同價值觀、共同愿景、共同的行為規范,營造團結、進取的氛圍等建立起學校文化,提升師生員工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質,實施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方”是指制度的內化,把制度演變為一種自覺的習慣。制度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作為管理軟手段的文化,必須建立在管理硬手段――制度建設到位的基礎上,文化是制度內化的劑。“情感是圓”是指在管理行為上要注重情感的運用,設身處地為師生著想,滿足他們合理的需求,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學和生活條件。因勢利導,充分調動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他們創造發展的機會和平臺,適時滿足師生成功之樂,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努力,促進師生發展和成功。“原則是方”是指加強師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維護教育事業的圣潔,嚴謹治學,堅守學術道德和教學質量的底線。如此,“外圓內方”,以文化引領學校和師生的發展,間接、隱性、柔性地約束師生的行為,實現師生員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治而治”的大學之治。
(五)強化學校品牌形象和校園文化建設,彰顯辦學特色
品牌形象是學校的無形資產和無價之寶,是建構特色學校文化和形成辦學特色的前提、支撐與動力,對內能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師生的榮譽感,對外能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塑造學校品牌形象,需要精心策劃、系統實施CIS(形象識別系統)建設戰略,把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與發展思路、優良傳統與作風、杰出人物與事跡、大學精神與文化等通過校標、校訓、校歌、標志性建筑、校園自然環境、辦公用品等視覺化和系統化,形成鮮明、強大的學校品牌識別效應,全面彰顯學校文化特質和辦學特色。
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的集中反映,是辦學特色的內涵和精髓,是學校文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要立足學校的文化底蘊并不斷創新,突出辦學特色,通過文化賽事、盛事和社團活動,營造特色文化氛圍,以優雅的校園環境、濃厚的學術氣氛、和諧的民主氛圍、豐富的文化生活、昂揚的精神風貌、優良的學風校風,全面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使文化理念滲透到教師和學生的日常行為中,讓廣大師生在散發人文氣息、高雅情趣的優美校園中受到熏陶、教育和激勵,充分發揮文化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學校發展中的作用。
文化管理是高職院校管理創新的切入點和提高管理效能的新的生長點,是高校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和新境界。高職院校要在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管理規律的基礎上,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發揮優勢,積極創新,盡早科學實施文化管理,培育和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參考文獻:
[1]劉鳳云,王書潤.文化管理:高職院校管理模式的必然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0(33):14-17.
篇6
一、以“陶冶學生情操 塑造健康人格”為目標
建設藝術氣息濃厚的校園文化
(一)、建設文化長廊 在校院選址,建設一條文化長廊,其長廊里粘貼,擺放藝術學院的悠久文化歷史,藝術學院的發展史,和學校的一些歷史大事件。這可以讓每年進來的新生充分感受到藝術學院的歷史背景與輝煌歷程。也可以在長廊里擺放粘貼各類藝術界,文藝界的重大新聞事件,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藝術學院對于藝術的追求的關注,也讓學生們心里有這個關注和了解生活中與他們息息相關的這些文藝界的最新動態和重大事件。亦或者以其他方式來利用文化長廊體現出藝術學院的風采和對文藝工作的專注
(二)、增加優秀學生以及最新獲獎動態的宣傳 每個學校都有著一群學習拔尖的積極分子,學院對于這些優秀的學生應該多多加以培養,并很好的利用這些優秀的學生去影響和帶動其他的學生,使整個學院的積極向上的好的氛圍更加濃郁。特別應該加強在校學生在校園內和校園外的獲獎情況的宣傳力度,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積極進取的和相互競爭的良好狀態,同時也是表揚這些優秀的學生,和向外界展示我院學生在各個領域的成功佳績。
(三)、教育教學成果展室的定期開放 光是宣傳是不夠的,光說不練假把式。所以各專業系定期的進行教學成果的展示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體現各個系專業水平的重中之重。也可以定期舉辦教學匯報演出,這不僅僅可以向大眾展示藝術學院的專業風采,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積累演出經驗一舉兩得。
(四)、班級文化建設 每個班級自行設計的班徽、班訓張貼其中;各班還可根據自身特點和學校統一的要求設計欄目主題,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班內還布置了“評比臺”、 “成長的足跡”、“衛生角”等,并將班內的墻壁進行美化。彰現班級的特色,達到個性與共性的和諧統一。
二、以“校與企的可持續性合作”為途徑
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零縫融合
本人認為藝術學院可大膽探索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溝通、融合的新途徑,在實踐層面上進行創新和拓展。
把優秀的企業管理章程和企業文化引入到校園的文化宣傳欄中來,可以及早地提升學生地職業素養;實行校企聯合辦學還促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改革和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使學校的教學內容保持與社會的需求同步;新生入校就邀請對口的合作企業、媒體、傳媒公司分專業為學生做職業規劃講座、企業文化介紹宣講會;定期邀請企業管理層來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教育;甚至可將企業的培訓內容和管理機制引用到學生會和班干部的培訓管理中來。組織學生企業進行參觀實習,真正實現了企業與學校、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企業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機結合,營造了全新的育人環境,促進了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地交融和對接。
三、以“整合社團資源 引入社會資金”為導向
著力推進校園社團文化建設
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豐富校園生活、培養興趣愛好、參與學校活動、擴大求知領域、增加交友范圍!大學生社團呈現出參與人數多、活動形式多樣化、影響效果大的特點,特別作為學生表現欲望很強的藝術學院可加強對學生社團引導和管理,使之成為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一)、整合社團資源,提升社團的活動影響力,以其專業性引領高校同類社團發展
現在學院社團活動較多,但影響力都不大。建議整合資源,形成規模。
每學年社團統一招新:學工處在招新之前就通過海報、廣播和班主任的發動開始為社團招新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造勢,招新之日所有社團集中設點宣傳本社團的特點優勢,讓每個學生、特別是新生對學院社團文化有一個深刻的感性認知。
橫縱向整合社團資源,提高社團活動影響力:縱向可整合校內資源:每學期每個社團必須申報活動,學工處將通過審批的幾個特別優秀活動集中安排在一個月內,選取一定的主題社團活動月,整合各社團的優勢資源提高活動的水平和校內的影響。橫向可聯袂高校同類社團:與其他高校社團合作,聯合舉辦活動,將大大提高我院社團的社會影響力。而且可充分發揮藝術學院的專業性優勢(如現代舞協會、電影協會、主持人協會比一般高校的同類協會都要專業),引領湖南省同類社團的發展,提高我院的社會影響力。
(二)、引進社會贊助,與企業合作,開拓項目驅動教學新思路
在提升社團活動影響力的基礎上,我們的活動多與媒體合作,或邀請媒體前來報道,我們可以通過合作企業、商業單位贊助取得活動冠名權等途徑來引入資金,這既為活動籌得了資金,也為企業作出了宣傳。
另外藝術類學院還可以通過與企業直接互惠的方式,如引入某服飾品牌的贊助,我們利用模特社團、舞美設計設計社團承諾為其義務排演甚至策劃演出一場新裝會,這樣既為企業提供了服務,又為藝術學院項目驅動教學引進了相關項目。
四、以“注重服務,強化管理”為宗旨
篇7
小學階段學習中華文化經典,應著眼于道德教育、智慧開啟和文化熏陶。以中華文化經典為載體,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德育資源,讓小學生快樂地學習、科學地傳承、健康地成長,在潛移默化中、身體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徑,實現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精心篩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應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興趣需要,在浩瀚的中華傳統文化中,篩選出傳統美德、文學經典、民族工藝、傳統體育、古典音樂、民風民俗、民族科技等領域的內容,并對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內容進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適合現代小學生的德育資源。這些內容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文化意識,使他們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樣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德育資源呢?
一是環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無痕,要想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從構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的校園文化入手,營造濃郁氛圍,讓學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墻,涵蓋傳統藝術、傳統美德、傳統節日、歷史名人、科技發明、地方文化、名勝古跡、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內容,猶如向學生講述一個個感人的傳統美德故事。漫步校園,讓學生如同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偉大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
二是課程補充。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這片自留地,開發傳統文化的校本課程,將蘊含中華文化的各種元素優化整合,編入校本教材。“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指諸子百家那些以書籍文字為載體的篇章典籍,同時還包括那些凝練中華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種文化載體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詩歌曲”“京劇選唱” “中華武術與中華精神”“簡化太極拳”等。將經典誦讀、經典數學、民族工藝、傳統體育、古典音樂等為主要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形成教材體系。
三是課堂落實。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在教學上,要盡力挖掘與整合資源,將育人理念滲透到常規課堂。利用校本課、班隊會組織學習,讓學生閱讀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民謠、典故、詩文辭賦了解中華傳統美德,通過書法、繪畫、演講、創作、每日播報、編曲、剪紙、十字繡、春聯、腰鼓、過傳統節日傳誦中華美德,讓學生經歷“我的愛心我傳遞”“我的行為我負責”“我的榜樣我學習”等活動弘揚中華美德。
四是活動體驗。活動是德育的重要載體,把傳統美德、榮辱觀念通過各種載體,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使各項活動凸顯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中華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除夕等傳統節日,讓學生參與節日活動,并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學生體驗、感悟節日中所蘊涵的獨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內核。
學校還可舉辦“中華經典文化節”活動,讓京劇、剪紙、經典誦讀、數學七巧板、武術、中華傳統體育游戲、傳統美食等傳統文化元素走進校園,給孩子們機會或演或唱、或寫或頌,去感受、去表現、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篇8
一、收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景,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生活與數學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善于挖掘生活資源,采擷生活數學實例,通過數學活動,深切體會到原來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身邊就有數學,使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應用(四)》有關儲蓄的內容時,課前先讓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調查情況展開學習,在匯報調查情況中明確了儲蓄的意義,了解了利率以及利息稅的情況,在收集信息的活動過程中學生能接觸到更多的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身邊就有數學。
二、引導學生發現、提出數學問題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有的學生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但他不一定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以,引導學生尋找數學問題,是學生探索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條件。如果學生發現不了問題,也就不能真正解決數學問題。當需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和篩選的問題放在每個學生面前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對發現的信息進行分析,從中篩選有用的信息。引導學生注意傾聽他人發現的信息,并隨時進行評價。通過大家的交流和評價,學生自己就能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百分數的應用(一)》時,我只出示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然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有的學生可能提出原來學習過的數學問題,這時我并不輕易給予否定,而是讓學生馬上解決,對提出的沒有解決過的問題,以板書的形式出現,以突出重點,最后選擇問題進行研究。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
第一、主動探究、嘗試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采用獨立嘗試、動手操作、畫線段圖、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解決新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第二、交流方法,優化解決方法。例如在教學《比的應用》時我出了一道這樣的練習題“白兔和黑兔的只數比是5:6,白兔有10只,黑兔有多少只?”請學生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在學生完成后,適時組織交流。特別注意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每種方法中先解決了什么問題,并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種方法的特點,為學生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提高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及時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評價與反思
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重要的,而對過程的及時評價與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公正的評價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在交流時教師最好能給予他們鼓勵和欣賞,比如“你們的想法與眾不同,真不錯!”“你能用這樣的方法解答真好!”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老師則以寬容的心對待他―“沒想好,沒關系,再想想”“能大膽的發言,本身就是對自己的挑戰”。這樣的語言,能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使他們學會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他人。
反思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通過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反思,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并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在學生的學習中,要經常要求學生反思這樣的問題:你是怎樣想的?剛才你是怎么做的?出現什么錯誤了?你認為應該注意什么?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好?用這些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逐步具有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從中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五、引導學生實踐運用
篇9
(云南財經大學現代設計藝術學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西南地區校園規劃及建筑設計進行解讀和分析,將學校建筑設計與當地文化及建筑的節能環保理念相結合,闡釋當地建筑文化對學校建筑設計的啟發與借鑒意義。創造普通但又具有地域特點、造價低廉、實用性強的學校建筑。最終,結合以上理念并以宣威市楊柳鄉龍坪子村當地的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為主線進行構思和設計龍坪子村小學。
[
關鍵詞 ]鄉村教育;小學建筑;鄉土材料;地域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48
1項目概況
1.1方案背景
楊柳鄉龍坪子村小學是位于云南省與貴州省交界地帶上的一座小學,與云南省級文化名村可渡村毗鄰,同時也是滇黔兩省村落文化教育事業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學校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雨露,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水平逐年提高,辦學特色,素質教育有了新的突破,辦學思維有了新的升華。所以,對教育的硬件設施需求也迫不及待(見圖1)。
1.2方案提出的原因
一是,由于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加大,在農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二是,再加上近幾年全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山區的經濟,當地政府對教育事業也投入許多。三是,現有的教學建筑老舊嚴重,已經不能滿足學校的教學需求了。
1.3項目意義及目的
此次項目設計的意義在于探索鄉土建筑、環保節能建筑,讓在農村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具有當地地方特色,能夠體現當地地域文化,能夠舒適快樂學習的教學建筑。特別是在當代混凝土,鋼架建筑充斥的年代,人們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回歸,居住生活品質的提高。自然、綠色、環保、宜居的生活主題,已成為當下追求的新潮,當然公共建筑(學校)亦是如此。
本方案的最終目的是將龍平子村小學建設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鄉村小學典范;讓家長放心;營造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環境;探究當地地域環境、文化傳統、建筑特征。并且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的設計意義。
2調查與分析
2.1地點分析
楊柳鄉龍坪子村小學位于龍坪子村的東面,北面與貴州省隔河相望(可渡河)、南面緊靠自然山地,坐南朝北、東面是逐級下降的耕地,地勢較平緩、西面緊鄰居民區,交通方便。立體氣候突出,大部分屬溫帶氣候,海拔1700米以下的河谷區屬亞熱帶氣候。早晚溫差比較大,特別是冬季氣溫比較低(見圖2)。
龍坪子村小學整個用地地形相對平坦,略似一個水壺形。坐南朝北夾在兩山之間,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470米,最低海拔1480米,高差990米。
2.2現狀分析
學校規劃面積8560m2,學校現在有632名在校學生,1到6年級每個年級2個班,還有3個班的幼兒教學班(大、中、小)。在校老師15名,及一些后勤人員(注:在校生包括滇、黔學生)。
學校現在有2棟老舊教學樓,1棟半新教師住宅樓、1棟半新一層的公共廁所、1棟新建一層的保衛室。一部分住校學生暫住老式的教學樓里,沒有食堂,沒有大的公共交流的室內空間、室外活動空間。如圖3所示,校園環境很簡單,主要是要預留建設空地來做綠化,且沒有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綠化面積也不夠。
2.3問題分析
學校的建筑老化破舊,且建筑功能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學校規模;建筑沒有考慮環保節能設計;學校沒有統一的規劃設計,校園顯得有些雜亂;校園建筑只是照搬西方的建筑模式,沒有當地的地域文化特點;學生的室內外活動空間不足,沒有把學習和課外活動聯系起來。所以,在進行校園規劃時,我們認真分析當地的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理環境,通過對景觀的最大化設計來提升校園環境。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充分研究項目的特殊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對建筑材料(回收磚瓦)的運用和結構(磚混結構)以及節能環保方面的設計來達到建筑的最優化。
3規劃方案設計
3.1規劃目標
建立人文校園:以龍坪子村小學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為校園精神的主軸,繼往開來,塑造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山地園林校園:節地為主要目標,配合地形,體現山地特點,營造園林校園,使校園環境品質得到極大提升,為師生提供舒適的校園學習交流場所。培養生態校園:合理布置功能分區,合理組織建筑布局形態,以優化的設計體現校園功能使用的便捷性。同時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運用先進節能技術,使建筑更加環保健康,使校園真正成為開放、包容的校園。學校規劃呈現的是對來自不同省份的學生的開放與包容姿態,對具有當地建筑文化特色保留、傳承,追溯歷史的文脈記憶。
3.2規劃原則
整體性原則:功能分區明確、合理,相互之間聯系方便;生態化原則:設計始終堅持節能與環保的綠色設計理念;開放性原則:以開放的原則促進教與學之間的交流,人與自然之間的交流、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交流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繼承與創新:設計應在繼承文脈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與時俱進;地域性原則:設計應延續龍坪子村的歷史文化,體現龍坪子村的地域特色,營造山地園林景觀特征。
3.3規劃理念
以“脈”相“承”,包容向上,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脈”是個內涵極為豐富的文字,人類通過血脈繁衍生息,通過建筑,書籍、習俗等傳播文化。“脈”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著中華文明的方方面面。通過當地的文化研究和發掘,我希望以“脈”為載體,以“承”為目標。達到包容向上的規劃愿景和獨具特點的建筑設計,也是對處于滇、黔交會處的龍坪子小學的一次全方位解讀(見圖4、圖5)。
3.4規劃結構分析
根據現代教育思想以及用地結構,形成“單環,兩軸、九片區、一核心”。“單環”單環主要是指整個校區的消防通道。“兩軸”,一軸是以從入口到校區盡頭的文脈軸線,體現當地地方特色,另一軸是以南北的空中廊道為包容連接軸線,暗喻滇黔兩省通過可渡河聚集在此共同學習交流。“九片區”:是把各種不同功能區很明確的劃分開來。“一核心”是以空中廊道的讀書亭為核心,把整個校區分為內院和外院,同時也把幼兒教學區和小學教學區劃分開來,既有聯系,又相互獨立(見圖6)。
3.5規劃功能分析
根據學校的功能構成的特點,結合用地形態,把次要功能區布置于整個校區的西側,主要功能區基本上和原來的位置不變。空間形態上采用連廊的方式把各主要功能區聯系在一起,方便教學管理。在校區的各個節點中插入公共交流空間,這也符合當代以及未來學校對學生教育教學(與人交流)方面的要求。學校功能分區清晰,交通組織便利,合理利用地形高差組織景觀及建筑組群形成了較好的校園風貌(見圖7)。
3.6規劃道路分析
根據相關規范和實際使用要求,沿西側道路設置禮儀性出入口(主出入口),也便于形成完整的文脈軸線,在東側沿次要道路設置次出入口。方便疏散和來自不同方向的學生上課。同時,校園道路采用人車分流的形式,校園內人流道路流線,以讀書亭為核心聯系著各個功能分區,方便,明確、流暢。并預留停車場,停車場地分為生活停車場和工作停車場,這樣既方便又安全(見圖8)。
4建筑方案設計
4.1建筑設計概念
4.1.1概念來源“索橋”
這座索橋橫跨可渡河,連接著貴州省和云南省,當地許多貴州省的孩子們都是通過這座索橋來到云南省的龍坪子小學上課學習。這座索橋不僅僅是一個交通載體,它更多的是承載著滇、黔兩省人民的相互包容,團結、友愛的象征。
4.1.2概念抽象“絲帶”
絲帶柔順、細膩,而絲帶也是使人聯想到紐帶,紐帶又是“聯系”的另一種解讀。暗喻著滇、黔兩省學子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關系。
4.1.3概念的延伸“團結、友愛、包容”
概念的延伸,綠色的絲帶代表健康,使人對健康的人生與生命的活力充滿無限希望;綠絲帶寓意愛心。在此項目中,絲帶又代表滇黔兩省人民團結,友愛、包容的寓意。
4.1.4概念的運用“橋堂”
“橋堂”的概念,是源自對當地地域文化有著特殊含義的索橋和項目的特點——學校項目而來的。用橋抽象而來的絲帶串聯著幾個主要的功能區,既方便而又符合項目特點。在項目中心地帶的讀書廊就很好地詮釋了橋、絲帶以及當地地域文化特征的關系(見圖9)。
4.2建筑空間組合分析
建筑空間組合分析如圖10所示。
4.3建筑空間功能及流線分析
建筑空間功能及流線分析如圖11所示。
5結論
隨著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呼聲日益漸高,鄉村學校建設的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龍坪子村是一個地處滇黔交界的地方,中間隔著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可渡河,素有“桃花溪水天上來,煙波浩渺可渡關”的美譽。本著以“脈”相“承”,包容向上為校園規劃理念,我們對龍坪子小學的規劃與建筑進行了方案設計,并努力將學校打造
圖11建筑空間功能及流線分析資料來源:作者自制。
成一個具有當地地域特色的鄉土公共教育建筑空間。同時,本文通過對西南地區的校園建筑規劃及設計進行解讀和分析,將學校建筑設計與當地文化及建筑的節能環保理念相結合,闡釋了當地建筑文化對學校建筑設計的啟發與借鑒意義。最終我們期望以宣威市楊柳鄉龍坪子村小學規劃建設為例能為我國鄉村小學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董文娟,趙小凡,張丹瑋.能效投融資研究[J].中國市場,2014(28).
[2]肖雯.淺談校園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營造[J].中國市場,2014(46).
篇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談到“社會即學校”時這樣指出:學校要與社會統一,把社會辦成一個大學校,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內的大教育體系。這種學校以青天為頂,大地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學生、都是同學。他認為整個地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個部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足見小班的課程實施運用“融入社會”的形式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我們想摸索一種新的模式,讓幼兒在主題中、游戲中真正地融入社會,依托著社會的力量,支撐幼兒更完善、系統地掌握真正的、內化的知識,從而達到更好地培養幼兒學習能力的目標。
一、揭秘:“融入社會”式的教學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我們認為“融入社會”的教學模式尤為適合。
1.從“浮光掠影”走向“鞭辟入里”
3~4歲的孩子記憶帶有很大的無意性,他們對具體的、激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物,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記住。而在一些主題活動中,往往只是和幼兒“紙上談兵”,說說而已,幼兒似懂非懂。相反,“融入社會”式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讓幼兒近距離地接觸,實地考察、驗證……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習得寶貴的經驗。
2.從“坐而論道”走向“親身體驗”
小班孩子對于說教完全不“感冒”(如:教師想向幼兒講述救護車,包括外形、功能等,單憑教師的語言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幼兒聽過了就忘記了),那么“融入社會”式的教學模式讓幼兒與所學“內容”親密接觸、親身感知,不僅能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并能深入地探究(如救護車,可帶領幼兒來到就近的醫院內進行實地參觀,讓幼兒近距離地觀察救護)。
3.從“淡然處之”走向“歡欣踴躍”
小班幼兒好動,喜歡接受一些新奇的事物,但是一般的教學模式只是待在活動室內,由教師帶領幼兒完成活動。而融入社會式的活動可讓幼兒真真切切地接觸到活動的內容,并且發現一些新的東西,一些在活動室內發現不了的東西,從而讓幼兒對教學內容興趣更為濃厚,探究欲望更為強烈。
二、探秘:“融入社會”式的教學在實施課程中的探究
定位在小班運用“融入社會”式的教學模式后,就要尋找適合的方式讓主題活動、創造性游戲、個別化學習的內容能在融入社會中開展,并讓幼兒更好地得到發展。
1.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在小班剛入園的階段,幼兒正處于與父母分離的階段,特別需要的是陪伴,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適宜開展任何的主題活動、創造性游戲等。在這樣一個適應階段過去后,慢慢進入開展活動狀態了,對于這些幼兒來說,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創造性游戲,怎么玩創造性游戲,可能更多的只是去擺弄玩具、材料。在這樣情況下,可根據當前幼兒感興趣的創造性游戲內容進行外出參觀,讓幼兒實際地去觀察物品的擺放,工作人員如何工作、對話等等。
如我們在游戲時,孩子們提到要買東西,需增設超市。所以,在開設前就帶著孩子們去了超市,孩子們發現了超市里有那么多的物品,還發現了物品原來都是分類擺放的……
參觀后幼兒回到幼兒園開設超市就有了一定的經驗,不用教師再運用一些語言進行描述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在每次開設新的游戲時,都會帶著幼兒先外出參觀,之后再進行游戲。
2.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幼兒園的主題活動開展前,教師必將主題內容先進行討論,制定目標、內容等,并通過家園合作的形式,讓家庭這一“糧草”先行,通過嘟嘟養成記或校訊通的形式告知家長,讓家長有目的地帶著幼兒融入社會、來到大自然進行小調查。
如在“春天”這一主題中,兵馬未動,家庭這一“糧草”先行動了,家長帶著孩子來到河邊尋找柳樹,來到草地上尋找鉆出土地的嫩草……
在主題開展前進行小調查,為主題開展奠定基礎的形式不僅讓主題順利開展,并且讓幼兒學會了觀察、記錄等學習能力。
3.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主題的開展,內容的安排,都是教師根據教學計劃或幼兒的興趣設計、安排的,并且在主題中安排了一些幼兒自主觀察后的談話活動。班內幼兒的能力差異是存在的,所以需要這樣的談話活動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來說一說自己的觀察所見,不管孩子說了什么,對不對,好不好都不重要,只要孩子愿意說,愿意大膽地說就是最大的進步。
如在“汽車叭叭叭”主題中,實施主題的第一天就帶領著孩子們來到大馬路上,讓孩子站在路邊尋找各種各樣的汽車,孩子們個個眼神發光地看著,吶喊著:“公交車!”“那是卡車!”……
看得出來孩子們對車興趣濃厚,更對實地參觀的形式感興趣,孩子們能自己找認識的車,并觀察車的樣子等,比起在活動室內看教師播放的PPT有意思多了!
4.聚精會神,定神細觀
根據主題的內容,可能需要一些外出參觀,讓幼兒對主題內容或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實地的參觀,近距離接觸,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主題內容。比如在小班“汽車叭叭叭”的主題中,孩子們對于汽車的興趣很濃厚,但是對消防車、警車、救護車、疫苗冷鏈車等特殊車輛比較陌生,最多在馬路上、電視上或書本上見過,真正站在特殊車輛旁邊幾乎沒有過。隨著主題的推進,帶著孩子們來到醫院近距離地觀察了救護車,孩子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救護車里面有那么多的設備;參觀警車的時候孩子們對警察叔叔的敬意油然而生,對警車更是崇拜得不得了,躍躍欲試要上車“試駕”一番,還發現了警車原來跟爸爸媽媽的車差不多,但是有好多按鈕,還有警鈴呢!
在實地跟特殊車輛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極高,興趣也很濃厚。
5.周邊取材,資源利用
幼兒園里也是一個小社會,在主題的開展中,要充分地利用幼兒園的資源,讓幼兒走出活動室,進行采訪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事先和孩子進行討論:“在采訪的過程中,可以問些什么問題?”這樣的討論避免了在采訪過程時無話可問等問題。如在原創主題中,孩子們就去采訪了幼兒園里的保安叔叔、食堂的阿姨,還有打掃衛生的奶奶,孩子們問的問題可多了,爭先恐后。這樣的活動開展,讓孩子能真正地和“社會”中的人接觸,并且和他們進行交流,在交流中不僅鍛煉了膽量,還發展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透秘:“融入社會”式的課程文化的點睛之處
在幼兒園的課程中,應該真正地讓幼兒走出活動室,與社會、大自然親密地接觸,在接觸中去發現、去獲得。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助推的作用,幼兒在外出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了觀察、學會了分析、學會了描述、學會了發現……
1.增亮課程內容――閃光
在課程內容中,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走出活動室,在教師的引領下進入生活,有目的地去觀察,并在觀察后進行集體談話、分享自己觀察所得,教師及時地運用語言進行引導,讓幼兒保留一定的探究欲望,并給予一定空間,讓幼兒自主地去探究。
- 上一篇:計算機前景講座心得體會
- 下一篇:園林綠化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