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23:56: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物流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蔬菜物流模式思考論文
【摘要】蔬菜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物流量十分巨大。本文針對蔬菜物流的獨特特點,以壽光市為例,對蔬菜物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力圖改善我國現有的蔬菜物流模式。【關鍵詞】蔬菜物流成本問題分析一、蔬菜物流的特點1、鮮活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蔬菜新鮮度的要求也越高,蔬菜在采摘后仍是鮮活的有機體,因此需要采用冷鏈運輸降低蔬菜的呼吸和蒸騰作用,保持蔬菜新鮮度。2、易損性。蔬菜質地鮮嫩,含水量高,在采收、裝卸、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傷害。受損的蔬菜容易遭遇病菌的侵襲,造成蔬菜腐敗。在蔬菜采摘之后除了對包裝、運輸和裝卸過程加強管理之外,還應盡量減少搬運、裝卸的次數和縮短運輸距離。3、及時性。消費者對蔬菜的第一要求就是蔬菜的新鮮,新鮮的蔬菜不僅可以贏得消費者的喜愛,而且可以使消費者付出較高的價格。蔬菜從原產地采摘后應該及時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這對蔬菜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物流成本所占比重較大。據調查,我國蔬菜物流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達到60%以上,隨著燃油價格及各種道路收費不斷增長,物流成本的比重仍在不斷增加。二、我國蔬菜物流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以壽光市為例壽光市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第一號菜園子”,蔬菜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產業化生產。壽光蔬菜產業的成功得益于其便利的交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物流形式是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的。然而,面對競爭的日益激烈,國內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壽光蔬菜物流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原來的簡單的蔬菜物流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當前壽光的蔬菜物流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流通渠道單一。壽光蔬菜主要通過:農戶-蔬菜批發市場、農戶-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零售終端、農戶-販銷戶-銷地批發商-零售終端,或經過更多中間環節的的渠道進行流通。這樣的流通渠道基本上是簡單的商品運輸,而沒有牽涉到商品的檢驗、包裝、倉儲、配送等環節。2、冷藏技術應用較少。蔬菜在采摘后,呼吸作用成為蔬菜的主導生理過程,此外,蒸騰、發汗現象也將存在。為降低水果蔬菜采后的營養物質消耗,維持其品質,在采摘之后需要采取低溫、氣調等冷鏈運輸和貯藏措施以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和蒸騰、發汗現象,降低蒸騰量。美國已建立了蔬菜生產銷售冷鏈系統,而我國目前冷藏技術應用很少。3、物流成本偏高。我國鮮活產品的物流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60%以上。據調查,壽光蔬菜在運到北京市場時價格翻了2-3倍,而國外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蔬菜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行政壁壘;雖然早在1995年,壽光市先后開通了壽光至北京、上海、南京、新疆、哈爾濱、海南等地的多條“綠色通道”。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蔬菜運輸車輛經常會遭到各有關部門的扣壓和罰款,特別是2003年國家治理、整頓車輛超限以來,對超限的蔬菜運輸車輛查處更為嚴重,造成蔬菜運輸價格攀升,直接影響到市場蔬菜的價格。二是技術瓶頸;首先就是保鮮技術落后,蔬菜物流采用常溫物流和自然物流為主。有數據表明,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的損失率在25%-30%左右,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特別是美國,采用全程冷鏈管理,損失率只有1%-2%。三是管理落后;壽光蔬菜的銷售商與各種蔬菜供應商發生業務聯系,存在的典型的多對多關系,蔬菜的物流以自營為主,存在車輛迂回往復現象,企業和蔬菜銷售者對蔬菜的采購、運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等環節沒有形成規范的管理和控制。此外,蔬菜從采摘、包裝、裝卸到運輸、流通加工等環節中也存在著大量的技術問題,既增加了蔬菜的物流成本,又降低了蔬菜的品質。4、投資結構不合理。在美國,生產環節的投入只有30%,而其余的70%的投入用于產后的檢驗、采摘、包裝、倉儲、運輸、分配、加工等。而在我國,投入到生產環節的費用就達到50%以上,而對蔬菜產后環節的管理很少。目前,壽光市還沒有較大規模的蔬菜配送中心,蔬菜的倉儲、包裝、運輸、分配還處于自發狀態。5、物流管理還處于原始階段。由于物流行業是近年才新發展起來的行業,普遍存在著對物流業的認識不足。即使有些企業已經意識到蔬菜物流的作用,也是把蔬菜物流停留在蔬菜“運輸+倉儲”的階段,物流管理也只限于優化運輸途徑、減少運輸成本。而缺少對蔬菜的在庫成本、分配和信息等方面的管理,很難做到同時在生產、采購、運輸、倉儲上同時達到規模經濟,也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目前,壽光市還沒有標準的蔬菜物流企業,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型的物流公司,且以蔬菜自發運輸為主,公司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物流管理的內容也只限于運輸工具及運輸方式的選擇、儲存定額及出入庫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三、建立配置中心解決當前蔬菜物流問題伴隨市場經濟的競爭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越來越強,簡化事務、方便消費的需求增加,使蔬菜物流業的發展成為蔬菜消費的社會化需要。同時,由于生活消費質量的提高,蔬菜消費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蔬菜消費的個性化、多樣化也成為一種時尚。這種蔬菜消費的社會化大趨勢也為蔬菜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蔬菜物流產業是貫穿于蔬菜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產業,做好相關環節的銜接和控制工作,可以降低蔬菜的物流成本,促進蔬菜物流業的發展。建立蔬菜配送中心,解決我國當前蔬菜物流問題。目前,蔬菜產業解決了我國農村很大一部分的勞動就業問題,壽光市很多農戶因為種植蔬菜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按照美國蔬菜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在我國實現蔬菜生產的專業化、機械化和科學化暫時不符合我國的國情。而實現采后處理規劃化在短時間內還難以解決,物流運輸冷鏈化的實現也要受到制冷技術及制冷成本的制約。那么產銷一體化是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當務之急,是建立蔬菜配送中心,降低蔬菜物流成本,促進蔬菜產業的發展。蔬菜配送制是目前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先進科學的社會化流通體制,也是一種最為合理高效的現代化物流方式。建立蔬菜配送中心可以實現:集中統一采購(包括進出口);集中商品儲存;統一組織配送;統一信息反饋;這是我國規模發展蔬菜物流業的有效途徑。四、展望隨著我國全面加入WTO,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蔬菜產業,在農業經濟國際化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下,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加快改革和發展,才能應對全新的國際環境,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的自然條件優勢,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在國際大市場中,按照“比較利益原則”,爭取適銷對路的蔬菜種類和品種出口是完全可能的。優化我國蔬菜物流業的發展模式,減少蔬菜的物流成本,必將為我國蔬菜產業贏得更大的比較優勢,提高蔬菜業的核心競爭力。【參[1][2]考文獻】[1]郭幼君:北京城市蔬菜運輸指數的研究(J),氣象第27卷第1期。[2]王成亮、顧寶炎:大型超市中蔬菜業務的物流和營銷策略探討(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3]崔彬:對優化水果蔬菜物流模式的思考(J),《經濟問題》2006年第2期。[4]山東調查:壽光蔬菜外運外銷近期為何受阻,中國食品產業網。[5]劉東英: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體系研究(J),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企業營銷物流戰略論文
[論文關鍵詞]市場營銷物流戰略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對物流的系統介紹,了解其在企業發展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結合當今世界物流發展的主流趨勢,更好的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
一、物流的作用
市場營銷必然需要一條中間的紐帶將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欲望與生產者的供給連接起來,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將產品和服務適時、適地、適量地提供給消費者,企業必須要進行物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儲存和運輸。正確的物流決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費用,為顧客帶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增強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二、物流的定義
所謂物流,是指通過有效地安排商品的倉儲、管理和轉移,使商品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指定的地點。
物流產業研究論文
一、物流產業研究的理論價值
1.拓展物流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物流學作為新興的應用性學科,其學科地位要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普遍認同,必須形成自己獨有的概念體系和理論體系。一個成熟的產業,首先要求理論的成熟,而一個新興的產業,在成熟的過程中,理論也自然是成長性的。物流學科的發展體現了這種成長性。近二十多年來,中國物流學科書籍林林總總,出了不少,總的來說對物流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起了推動的作用。本文針對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針對物流學科的發展和研究的需要,想從理論上作些思考和探索,力求對推進物流學科的發展和建設出一點微力。
2.是拓展產業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充實產業經濟理論研究的需要。物流產業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除了具有一般產業的基本特征外,還具有自身的產業特性。物流產業是依托于“物”的流動過程建立起來并為“物”的流動過程服務的復雜產業系統,具有復合性、聚合性和概念性的特征,其邊界跨越多個產業,且內容構成具有動態性的特點,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實體產業,而后者正是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此外物流產業輸出的是具有不同品質構成的物流服務,物流服務千差萬別,完全相同的物流服務幾乎不存在,即物流服務具有異質性的特點,而產業經濟學的分析基礎是以同質產品為研究對象的微觀經濟理論。物流產業要進一步推進,必須加強對物流產業基本知識、基本運行規律的研究,因此,加強對物流產業經濟的研究,既是產業經濟理論研究的需要,也是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實踐的需要。至今還沒有一部得到大家公認的權威性的、全面綜合系統研究物流產業經濟發展規律的著作,發表的學術論文也不多見,目前大部分學術著作和論文僅停留在對物流及物流技術等有關問題的研究,物流產業理論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入。
在不斷加深對物流活動基本規律研究、認識的基礎上,從物流產業經濟這個高度指導和推進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認為對物流產業的研究主要把握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一是物流產業產生、發展過程。二是物流產業組織,主要為適應物流產業發展的物流產業組織形態、產業組織結構的變化規律等。三是物流產業結構,主要研究物流產業內部各產業要素之間的關系、物流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等。四是物流產業關聯度。運用產業經濟學的產業關聯分析工具,研究物流產業與其他產業間相互關系、提出物流產業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等。五是物流產業發展環境支持。通過系統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所需的環境支持,了解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及作用途徑,從而為物流產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六是物流產業政策。產業發展離不開產業政策的指導,特別是作為新興產業的物流產業,更需要系統配套的物流產業政策的指導和政府產業政策的傾斜支持。七是物流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八是中外物流產業比較研究。研究不同國家物流產業發展的特點和一般規律,從中吸取有益的產業發展經驗、教訓和啟迪。九是一些其他問題或交叉性問題。從產業經濟理論角度來作更深層次的研究,目前成果較少。為此,本文想在有關方面有一個推進。
二、現實的呼喚:需要物流產業發展與理論研究的支撐
1.物流產業地位的確立對物流產業經濟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已逐漸成為各級政府乃至社會大眾關注的目標。2001年國家經貿委、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等六部(委)下發了《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中國第一部明確物流的重要性,并把它作為新興支柱產業之一的正式條文。2009年初,國務院通過的關于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物流產業赫然在列。這次物流產業的調整和振興方案的規劃出臺,對物流產業的發展應該起到一個奠基石的作用,整個物流體系將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目前,全國已有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將物流產業列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進行培育與發展;或將物流產業列為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或將物流產業列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或將物流產業列為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或將物流產業列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或將物流產業列為第三產業中的先導產業。這都充分說明各地看到了發展物流產業的前景,這將對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內需,擴大就業等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我們也應看到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僅處于起步階段,深入研究物流產業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對于制定物流產業現代化,優化物流產業結構,推動物流產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通過加強對物流產業經濟理論的研究,在理論研究上有所突破、創新,從而為物流產業地位的確立和鞏固奠定理論基礎。
我國蔬菜物流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蔬菜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物流量十分巨大。本文針對蔬菜物流的獨特特點,以壽光市為例,對蔬菜物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力圖改善我國現有的蔬菜物流模式。【關鍵詞】蔬菜物流成本問題分析一、蔬菜物流的特點1、鮮活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蔬菜新鮮度的要求也越高,蔬菜在采摘后仍是鮮活的有機體,因此需要采用冷鏈運輸降低蔬菜的呼吸和蒸騰作用,保持蔬菜新鮮度。2、易損性。蔬菜質地鮮嫩,含水量高,在采收、裝卸、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傷害。受損的蔬菜容易遭遇病菌的侵襲,造成蔬菜腐敗。在蔬菜采摘之后除了對包裝、運輸和裝卸過程加強管理之外,還應盡量減少搬運、裝卸的次數和縮短運輸距離。3、及時性。消費者對蔬菜的第一要求就是蔬菜的新鮮,新鮮的蔬菜不僅可以贏得消費者的喜愛,而且可以使消費者付出較高的價格。蔬菜從原產地采摘后應該及時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這對蔬菜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物流成本所占比重較大。據調查,我國蔬菜物流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達到60%以上,隨著燃油價格及各種道路收費不斷增長,物流成本的比重仍在不斷增加。二、我國蔬菜物流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以壽光市為例壽光市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第一號菜園子”,蔬菜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產業化生產。壽光蔬菜產業的成功得益于其便利的交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物流形式是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的。然而,面對競爭的日益激烈,國內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壽光蔬菜物流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原來的簡單的蔬菜物流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當前壽光的蔬菜物流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流通渠道單一。壽光蔬菜主要通過:農戶-蔬菜批發市場、農戶-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零售終端、農戶-販銷戶-銷地批發商-零售終端,或經過更多中間環節的的渠道進行流通。這樣的流通渠道基本上是簡單的商品運輸,而沒有牽涉到商品的檢驗、包裝、倉儲、配送等環節。2、冷藏技術應用較少。蔬菜在采摘后,呼吸作用成為蔬菜的主導生理過程,此外,蒸騰、發汗現象也將存在。為降低水果蔬菜采后的營養物質消耗,維持其品質,在采摘之后需要采取低溫、氣調等冷鏈運輸和貯藏措施以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和蒸騰、發汗現象,降低蒸騰量。美國已建立了蔬菜生產銷售冷鏈系統,而我國目前冷藏技術應用很少。3、物流成本偏高。我國鮮活產品的物流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60%以上。據調查,壽光蔬菜在運到北京市場時價格翻了2-3倍,而國外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蔬菜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行政壁壘;雖然早在1995年,壽光市先后開通了壽光至北京、上海、南京、新疆、哈爾濱、海南等地的多條“綠色通道”。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蔬菜運輸車輛經常會遭到各有關部門的扣壓和罰款,特別是2003年國家治理、整頓車輛超限以來,對超限的蔬菜運輸車輛查處更為嚴重,造成蔬菜運輸價格攀升,直接影響到市場蔬菜的價格。二是技術瓶頸;首先就是保鮮技術落后,蔬菜物流采用常溫物流和自然物流為主。有數據表明,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的損失率在25%-30%左右,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特別是美國,采用全程冷鏈管理,損失率只有1%-2%。三是管理落后;壽光蔬菜的銷售商與各種蔬菜供應商發生業務聯系,存在的典型的多對多關系,蔬菜的物流以自營為主,存在車輛迂回往復現象,企業和蔬菜銷售者對蔬菜的采購、運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等環節沒有形成規范的管理和控制。此外,蔬菜從采摘、包裝、裝卸到運輸、流通加工等環節中也存在著大量的技術問題,既增加了蔬菜的物流成本,又降低了蔬菜的品質。4、投資結構不合理。在美國,生產環節的投入只有30%,而其余的70%的投入用于產后的檢驗、采摘、包裝、倉儲、運輸、分配、加工等。而在我國,投入到生產環節的費用就達到50%以上,而對蔬菜產后環節的管理很少。目前,壽光市還沒有較大規模的蔬菜配送中心,蔬菜的倉儲、包裝、運輸、分配還處于自發狀態。5、物流管理還處于原始階段。由于物流行業是近年才新發展起來的行業,普遍存在著對物流業的認識不足。即使有些企業已經意識到蔬菜物流的作用,也是把蔬菜物流停留在蔬菜“運輸+倉儲”的階段,物流管理也只限于優化運輸途徑、減少運輸成本。而缺少對蔬菜的在庫成本、分配和信息等方面的管理,很難做到同時在生產、采購、運輸、倉儲上同時達到規模經濟,也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目前,壽光市還沒有標準的蔬菜物流企業,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型的物流公司,且以蔬菜自發運輸為主,公司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物流管理的內容也只限于運輸工具及運輸方式的選擇、儲存定額及出入庫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三、建立配置中心解決當前蔬菜物流問題伴隨市場經濟的競爭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越來越強,簡化事務、方便消費的需求增加,使蔬菜物流業的發展成為蔬菜消費的社會化需要。同時,由于生活消費質量的提高,蔬菜消費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蔬菜消費的個性化、多樣化也成為一種時尚。這種蔬菜消費的社會化大趨勢也為蔬菜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蔬菜物流產業是貫穿于蔬菜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產業,做好相關環節的銜接和控制工作,可以降低蔬菜的物流成本,促進蔬菜物流業的發展。建立蔬菜配送中心,解決我國當前蔬菜物流問題。目前,蔬菜產業解決了我國農村很大一部分的勞動就業問題,壽光市很多農戶因為種植蔬菜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按照美國蔬菜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在我國實現蔬菜生產的專業化、機械化和科學化暫時不符合我國的國情。而實現采后處理規劃化在短時間內還難以解決,物流運輸冷鏈化的實現也要受到制冷技術及制冷成本的制約。那么產銷一體化是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當務之急,是建立蔬菜配送中心,降低蔬菜物流成本,促進蔬菜產業的發展。蔬菜配送制是目前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先進科學的社會化流通體制,也是一種最為合理高效的現代化物流方式。建立蔬菜配送中心可以實現:集中統一采購(包括進出口);集中商品儲存;統一組織配送;統一信息反饋;這是我國規模發展蔬菜物流業的有效途徑。四、展望隨著我國全面加入WTO,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蔬菜產業,在農業經濟國際化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下,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加快改革和發展,才能應對全新的國際環境,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的自然條件優勢,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在國際大市場中,按照“比較利益原則”,爭取適銷對路的蔬菜種類和品種出口是完全可能的。優化我國蔬菜物流業的發展模式,減少蔬菜的物流成本,必將為我國蔬菜產業贏得更大的比較優勢,提高蔬菜業的核心競爭力。【參[1][2]考文獻】[1]郭幼君:北京城市蔬菜運輸指數的研究(J),氣象第27卷第1期。[2]王成亮、顧寶炎:大型超市中蔬菜業務的物流和營銷策略探討(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3]崔彬:對優化水果蔬菜物流模式的思考(J),《經濟問題》2006年第2期。[4]山東調查:壽光蔬菜外運外銷近期為何受阻,中國食品產業網。[5]劉東英: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體系研究(J),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論文網[1][2]
電子商務物流現狀論文
[論文關鍵詞]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現狀發展對策
[論文摘要]介紹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以及電子商務物流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
(一)電子商務是現代化物流與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
電子商務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務、廣告、訂貨、購買、支付、認證等實物和事務處理虛擬化、信息化,使它們變成脫離實體而能在計算機網絡上處理的信息,又將信息處理電子化,強化了信息處理,弱化了實體處理。這必然導致產業大重組,原有的一些行業、企業將逐漸壓縮乃至消亡,將擴大和新增一些行業、企業。物流業成為社會生產鏈條的領導者和協調者,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可見電子商務把物流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其提供了空前發展的機遇。
(二)電子商務離不開物流,物流是實施電子商務的根本保證
物流外包風險分析論文
1物流外包風險形成機理
1.1單一外包的風險機理
當物流外包企業只將自身的物流業務長期地委托給單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完成,作為物流方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果感覺到自身在市場沒有競爭性存在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就有可能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巧妙地利用不確定因素來減低物流服務水平,進而降低自己的物流服務成本,使物流外包企業的收益受到損失。
假定物流外包企業的總體物流外包風險為e,物流外包企業固有物流風險為e1。物流外包企業固有物流風險的實際含義是:當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完全能夠滿足合同要求時物流外包企業的物流外包風險。
假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經營風險為e2,其實際意義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獨立經營所的物流服務業務時的經營風險對物流外包企業風險的影響。
假定物流外包企業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依賴程度為r,在信息對稱條件下完全不依賴第三方物流企業時(例如自營物流),r=0;當完全依賴第三方物流企業時(例如全部物流完全外包,且簽訂永久性合同,并對第三方物流企業沒有任何監督),r=1。
物流畢業論文范文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物流管理免費畢業論文:中國流通產業發展前瞻
一、中國流通業正處在產業化發展的起點上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商品流通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平均遞增15.3%。1999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1135億元,比1979年增長17.3倍。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使流通業自身及相關的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第三產業的主體。
首先,市場化程度大大提高。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經營方式、多渠道并存的流通格局已經形成;商品價格基本放開,市場在資源配置、價格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市場交易的透明度、開放度、公正性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企業物流模式試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企業;物流模式
論文摘要:本文對企業選擇物流業務經營的方式即物流模式種類進行了對比分析,指出企業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物流模式,不應盲目跟風選擇自營或外包。另外,政府也應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方便企業做出恰當的選擇。
所謂物流模式,即企業將自身的物流業務交由誰來經營。通常企業的物流模式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企業自營物流。在這種模式下,企業自己出資建倉庫,配備運輸車輛,擁有專職物流人員來經營內部物流業務;第二類是企業物流外包。在這種模式下,企業把自身的物流業務全部或部分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自己則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經營。第三類是企業共同經營物流。在這種模式下,企業聯合同行業、同地區或上下游企業共同出資,興建物流設施,并實現資源共享,共同使用這些設施開展物流業務。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只有選擇正確的物流經營模式,才能夠使物流真正成為第三方利潤源泉,使企業健康發展。否則,若企業選擇不當,有可能會使企業承擔巨大的物流經營成本甚至使自身陷入經營困境。所以選擇正確的物流經營模式對一個企業來說十分重要。而一個企業如何選擇物流經營模式,則取決于很多條件,比如自身經濟實力,企業經營理念,周邊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程度等等。下面筆者分別就這三類物流經營模式的特點及適用范圍進行探討,以供企業選擇時借鑒。
企業自營物流可方便自身使用,易于監控物流質量。如果企業擁有自己的倉庫,那么就可以提前進行倉儲規劃,保證生產、銷售等環節順利進行。同樣,企業擁有自己的運輸車輛就可以保證隨叫隨到,令客戶滿意。另外,企業自營物流還可使企業在物流發展中占據主動,甚至可將物流發展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海爾集團大力發展企業內物流,不僅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還逐步培養了一批懂得物流經營管理的人才,并對外開展了第三方物流業務,逐步把物流發展成為自身的競爭優勢。不過,企業選擇這種物流經營模式必須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才有可能大幅投資,并且企業內部物流規模也要足夠大,才能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否則會造成資源閑置。另外企業還必須能夠吸引到懂得物流經營管理的專業人才。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選擇自營物流經營模式一定要慎重,切忌貪大求全。因為中小企業多為小規模經營,如果將大筆資金投入物流設施建設上,造成大量沉沒成本,極容易引起經營風險。若投資規模過小,則可能導致物流設施陳舊,造成內部物流效率低下。例如珠三角很多中小企業選擇自建倉庫,但由于資金和規模有限,只能把倉庫建成傳統的手工經營模式。很難實現庫存產品的分區分類管理,更不用說利用自動化倉儲配送系統來提高物流效率了。而有的企業因為把倉庫建得過大造成浪費,就把倉庫兼做員工宿舍,引起管理混亂并極易引發失竊,火災等風險。另外,中小企業自身的物流業務量不多,也不夠穩定,如果物流設施按照業務量最大設計,會造成資源浪費,而如果按照業務量較小的設計,又可能造成不夠用。另外,中小企業在經營環境和薪資待遇方面很難吸引到優秀的物流人才加盟,難以借助自營物流打造競爭優勢。因此中小企業在選擇自營物流時,一定要綜合考慮自身的實力、規模和人才等諸多因素。
企業如果選擇將物流業務外包,則可避免投資風險,并可專注于核心業務經營,也無需配備專職物流人員,節約了開支。比如珠三角很多企業屬于三來一補型加工企業,全靠外包接單來維持生存,業務極不穩定。如果自己興建倉庫,一旦轉產或搬遷則可能原有倉庫功能失效,給企業造成巨大的資金浪費。反之,若企業租賃倉庫,不僅能減少投資的沉沒成本,還便于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提高效益。但是,物流外包的前提是必須周邊存在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供選擇,并且物流外包的成本低于自身經營物流的成本。如果企業所在區域沒有成熟的第三方物流體系,或者外包后的物流成本反高過自營成本,則企業物流外包也不可行。近年來珠三角地區大力發展物流業,興建了大批專業的物流中心,也涌起了一些優質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因此企業物流外包的外部經營環境已經比較成熟。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也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難免魚龍混雜。部分物流企業經營不規范,還有可能給客戶帶來經營風險。比如有的外貿企業將貨物交由第三方物流企業保管運輸,但部分物流企業不講誠信,雙方雖然就貨物存儲運輸等事宜簽訂了合同,但遇到支付費用更高的企業,它馬上優先考慮第二家企業,導致已簽訂合同的企業無法按時交貨,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由于現有物流法律法規不夠健全,企業即使選擇打官司也不一定能挽回損失,還要浪費極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很多選擇物流外包的企業遇到這種事情往往是自認倒霉。還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服務意識,給外包企業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如廣州很多大型連鎖超市將貨物配送外包給物流企業,但這些所謂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把物流等同于送貨,物流服務人員等同于司機和搬運工,上門服務人員衣著隨便,言語粗俗,且往往把貨物一放了之,并不提供安裝調試等售后服務。顧客不滿于這種劣質服務,往往遷怒于超市而不是物流企業,轉而選擇到售后服務完善的超市購物,導致將物流外包的超市顧客流失。因此,企業在選擇物流外包時除要比較成本外,一定要選擇管理規范、信譽高的物流企業,并將可能存在的風險預先加以防范,以避免損失。
電子商務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大大簡化業務流程,降低企業運作成本。而電子商務下企業成本優勢的建立和保持必須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運作為保證。現代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不僅需要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采取正確的營銷策略、以及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更需要加強“品質經營”,即強調“時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務的及時性、產品的及時性、信息的及時性和決策反饋的及時性。這些都必須以強有力的物流能力作為保證。以生產企業為例,有關調查研究的數據顯示,物流對企業的影響是公認的,90%以上的人認為較重要,其中42%的人認為很重要,僅有9.2%認為不重要。
一個國家物流業的發展水平反映了該國的綜合國力和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面臨世紀之交,全球經濟新秩序正在建立和調整,世界各國以及區域經濟組織都非常重視物流水平對于本國經濟發展、國民生活素質和軍事勢力的影響。最近簽訂的《日美防務條約》,其實質就是日本承諾提供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的物流保障支持畢業論文。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一體化的方向和專業的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已成為目前世界各國和大型跨國公司所關注、探討和實踐的熱點。
1.物流一體化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深化和加劇,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已由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轉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的“第三利潤源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和德國等就提出了物流一體化的現論,應用和指導其物流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使他們的生產商、供應商、和銷售商均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美國十幾年的經濟繁榮期即與該國重視物流一體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加強供應鏈管理,提高社會生產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分不開的。亞太物流聯盟主席、澳大利亞著名的物流專家指出,物流一體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產品在有效的供應鏈內迅速移動,使參與各方的企業都能獲益,使整個社會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第四方物流研究論文
一、世界與中國油氣管道建設一覽
鐵路、公路、海運、航空與管道,組成國民經濟運輸體系,對天然氣、原油及成品油等散貨流體物資的運、轉輸而言,管道運輸以其運輸量大(一條管徑500mm的管道,運送液體貨物的年運輸量足以匹敵一條鐵路);占地少,受地形限制少;密閉安全,能夠長期連續穩定運行,不受惡劣氣候影響(2008春節前后,造成中國經濟社會巨大損失的冰凍雨雪災害,余悸猶在,管道彰顯優勢,歷歷在目);無噪聲,有效保護沿途環境;油氣損耗、能耗少等優點,有著鐵路、公路和航運等運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有鑒于此,管道運輸在世界各國大行其道,美國媒體更是總結指出:“沒有管道,改變了人類生活的20世紀偉大的工業革命就不可能實現。[1]”
1.世界油氣管道建設
發展至今,世界管道總長度達230多萬公里,已超過鐵路總里程,其中輸氣管道占60%,原油和成品油各占15%,化工和其他管道10%左右[2]。世界管道運輸網分布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俄羅斯和中東,除中東外的亞洲其他地區、非洲和拉美地區的管道運輸業相對落后。
美國共有29萬多公里的輸油管道和30多萬公里的輸氣管道,管道運輸量占國家貨運總量的20%以上,堪稱世界上管道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1993—2002年主要州際管道長度統計見表1。
在歐洲主要發達國家,油氣運輸已實現管網化。自北海油田發現后,歐洲陸續建設了一大批大口徑(管徑1000mm以上)、高壓力管道,管道總長度已超過1萬公里,目前仍是世界上油氣管道建設的熱點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