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議題開發原則

時間:2022-02-22 09:57:08

導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議題開發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議題開發原則

[摘要]新課標提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實施議題式教學,其重點及難點在于議題的開發。議題需要緊扣教學內容,選取適宜的生活情境,設計能夠引起學生探究的話題,引導學生積極探討,從而達到高效學好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目的,本文通過闡述議題式教學概念及特征,分析教學議題開發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議題開發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議題開發

新課標強調把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塑造成活動型學科,提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實施議題式教學。議題式教學通過教師巧設教學議題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

一、議題式教學和教學議題的概念

議題式教學主要模式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實踐巧設教學議題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究,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議題是實施議題式教學課堂上討論的核心話題,這些話題一般都具有爭議性或者普遍性,教師在設置話題時,會結合教學內容,因此,議題有很強的導向性與價值導向。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中采用的議題是需要以課程教學內容為核心,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歷設有情境、多元開放、思辨空間的可探究話題。開發具有思辨性的教學議題是開展議題式教學的基本前提,教學議題的優劣直接確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的質量,準確開發議題是保證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議題基本特征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離不開特定情景,這就要求教師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去實施教育教學活動,議題式教學尤為凸顯,只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體驗設置可思辨的話題,才能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的議題需要有情境屬性、可議屬性、整合屬性及活動屬性。

(一)情境屬性

教學議題的情境屬性是指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學生探究議題是在相關情境背景下開展的,這要求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選擇具有情境背景的議題,熟悉的情境可以幫助教師快速高效地啟發學生思維,自主探究。

(二)可議屬性

教學議題的可議屬性是指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學生探究議題是有探討空間的,有探討價值和意義的。這要求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選擇具有可議性的議題,教師在設置議題時不僅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知識能力水平,同時還需要思考議題的探討空間,議題是否能夠引發學生的探討。

(三)整合屬性

教學議題的整合屬性是指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學生探究議題是需要將教材知識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進行整合。這要求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教師需要把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重組,提煉出教學重難點,將教學內容最優化。

(四)活動屬性

教學議題的活動屬性是指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教學議題探討方向是多元的,學生根據個體差異可產生不同的觀點,通過不同觀點的摩擦碰撞,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素養的培養。教學議題的四大屬性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創設情境是為活動提供前提保障,活動需要在相應的情境下開展,情境創設是否得當,議題活動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又和議題的可議屬性及整合屬性息息相關。只有在整合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遵循學生最近發展區原則的議題,才可能在相應情境和探究活動中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議題開發的原則

(一)教學議題需要有價值導向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德育課程,課程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對學生的思想及價值觀有很大影響。新課標強調,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要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教學議題開發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注重政治教育,對學生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教育,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感;二是注重理想教育,教育學生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看待問題,樹立科學精神;三是注重法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法治理念,自覺做到遵法用法守法;四是注重社會實踐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社會參與意識。

(二)教學議題需要有針對性

新課標指出,教學議題是教學重難點的具體化,是理論知識和生活化知識的有機結合。基于此,開發議題首先要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再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選取適合學生的時政熱點,加工提煉出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議題。其次要符合最近發展區原則。教師在開發議題時,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及認知水平,設置略高于學生知識能力議題,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突破難點,自主解決問題。只有教師對教學重難點的精準把握,才能有針對性地設置議題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發教學議題。

(三)教學議題需要有時代性

高中思想政治旨在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科學精神及公共參與意識等核心素養。為實現這一教育功能,教師必須緊跟社會時政,及時向學生傳遞新思想,因此,教學議題的開發要緊貼時政,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議題探究過程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四)教學議題需要有結構性

教材是按照一定邏輯結構編排的,這決定教學內容是具有結構性的。因此,教學議題的開發也要體現結構性,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的前提下,開發議題要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原則,突出議題的結構性和層次性。通過層層遞進的議題將教材知識串聯起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得學科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議題開發的策略

(一)從生活中提煉議題

學習的本質是學生個體通過參與實踐活動,與環境及其他個體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在實施課堂教學時,機械的知識傳授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要,創設情境的重要性尤其凸顯。議題式教學可以從社會生活實踐中選取符合教學內容、適宜學生知識水平特點的素材,教師再根據教學重難點對素材進行結構化處理,形成議題式教學的議題。這種富有情境的議題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高效掌握高中思想政治基本知識,從而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所以,在開發議題時,教師可以從創設情境開始,設置既體現學科知識又富有生活場景的議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議題。教師在日常可以多留心學生的社會生活、學習狀況及思想動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水平,從學生的社會生活著手開發有趣、開放、具有可議性的議題,通過情境體驗,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從認知需求中開拓議題

認知需求指的是個體對認知活動的內在態度傾向,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個體認知需求是不同的。但整體而言,一個年級的學生認知需求沒有很大差異。因此,在開展議題式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個體的認知需要選取適宜的教學內容,設置滿足學生認知發展需要的議題。高中生的求知欲很強,對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有強烈探究世界及事物發展規律的意愿,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設置議題時,可以從學生這些認知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真實并符合認知發展特點的情境。

(三)從自身實踐中發現議題

認識來源于實踐。新課標指出,活動型學科教學要注重學科內容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提倡走出去教學。因此,教師可以從自身的經歷和學生的社會實踐嘗試開發議題,巧設認知沖突及道德兩難問題,將問題和書本知識相結合,開發既能夠展示教學內容,同時又能激發學生探究動力的議題。長此以往,思想政治課堂不僅能“活起來”,而且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自身實踐中發現議題,在觀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時,教師需要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了解學生是否也有類似困惑,找尋問題的普遍性及特殊性,只有從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出發,才能提煉出適宜的教學內容,設置的情境才能具體真實并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特點。

(四)從知識邏輯中概括議題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知識類型選擇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這要求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內容的性質,從知識的結構出發,理清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系統化整理教材知識,這有利于教師找到教材知識點的聯系與規律,在此基礎上概括教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因此,在實施議題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前梳理知識,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概括教學議題,引導學生對議題進行探討,高效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從知識邏輯中概括議題時,教師要注重將教材主要知識進行歸納,并判斷知識間是否存在遞進關系,有遞進關系,則可構建成層次,構建層次后,教師可以根據知識的邏輯開發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議題。

參考文獻:

[1]陳式華.議題中心教學法:中學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4):37.

[2]李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議題式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1):35.

[3]鄭金洲.體驗教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8.

作者:孫球 單位:安徽省亳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