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研究

時間:2022-08-31 10:21:58

導語: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研究

微課程是基于建構主義、問題教學和情景認知,在10分鐘時間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明確解決問題,適合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的實際教學內容。通過網絡視頻文件的搜索可知,目前國內政治微課程的開發數量不多,基本集中在名師課堂,是對名師講解某一重要知識或者學習策略時的視頻實錄。但是在這兩年,特別是隨著2013年全國微課程設計大賽的展開,國內一線政治老師也提交了相當數量的高中政治課程,特別是中學學科網自2014年推出了系統的政治復習課微課堂。這些已開發的微課程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突出對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和經典例題的分析,對于當前江蘇高考模式下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大的貢獻,通過網絡文獻和視頻的調查,我們發現,高中政治微課程復習課已成體系,但應用不夠。而高中政治微課程新授課或拓展課的開發與應用比較少,本文借助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中的實際經驗,簡敘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研究

一、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案例分析

在高考指揮棒的驅動下,傳統政治課教學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師生關系禁錮在“輸入=輸出”的簡單公式中。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思想政治課迫切需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展開教與學是變革的途徑之一。運用信息技術,引進時代“活水”創設情境、激趣促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政治微課程的開發必須依托信息技術。2012和2013年,吳江政治名師工作室一般以學生為微課程開發主體,學生在假期中每人完成一份微課程制作任務,可以是小故事類、小現象類和小知識點類,也可以是PPT或者視頻,初開發完成后,上傳到各自政治老師的郵箱,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重新審視,尋找學生開發的亮點進行再開發、設計,如《卡生活》經過再設計,邏輯結構形成,師生一起加工,并請學校美術老師對PPT課件進行美化,最后請專業公司制作成可供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的電子書。如視頻《智能手機那些事兒》學生通過收集素材,最終自主構建以下框架:從“問題的產生”:有關智能手機的網絡評論;到“實地采訪”:通過實地采訪的方式獲得一線售貨員的真實聲音回答明確智能手機的價格趨勢;到“分析研究”:①為何新款機型上市時價格較高?價值規律起作用的結果。②為何促銷手段能大幅提高銷量?求實心理和價格變動影響消費量共同起作用的結果。③為何智能手機近年來迅速普及?消費的反作用的結果。但是這一過程中產生的精品微課程太少,所以從2014年開始工作室的微課程開發進入到新的模式:教師為主體的開發,因此,以下以教師為主體開發的微課程《口紅效應》為例:

1.基于現實,尋找主題。為了提高微課程的質量和更快速地積累微課程資源,吳江政治名師工作室于2014年開始進行以教師為主體的微課程開發模式的啟動。在接到“經濟生活微課程開發單”任務后,筆者積極在學生中進行調查,發現學生的經濟興趣點,最終將范圍確定為“吸引學生的有趣經濟現象”。經濟生活中的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鯰魚效應、羊群效應、刺猬法則、手表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木桶理論、馬太效應、鳥籠邏輯、責任分散效應、帕金森定律、暈輪效應、霍桑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愛情經濟學、口紅經濟學等都可以成為微課程的主題。本次開發最終確定主題為“口紅效應”。

2.處理素材,構建體系。“素材處理,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堅持“簡潔、懸念、有趣、反復、過渡、均衡”的標準。(1)簡潔:微課程的文字簡潔,以第一環節“什么是口紅效應”為例。百度詞條解釋為“所謂‘口紅效應’是指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在原稿的基礎上進行刪減,一些修飾詞完全可以刪掉,只保留最有價值的信息:經濟不景氣,低價產品(口紅)銷量直線上升。(2)懸念:敘述性文字具有平鋪直敘的特點,為了吸引學生,可以增加懸念,可以使用設問、你猜猜、想不到吧等語言吸引學生往下學、讀。(3)有趣:語言應該活潑風趣,如在”口紅效應的影響”環節,此時微課程已經進行到2分鐘左右,如果僅僅是理論敘述,學生肯定會結束微課程的觀看。此時開發者采用案例法“以中國制造為例”,并選用“一個美國人一天的生活”為情境,學生閱讀立即活潑許多。(4)反復:重點知識和核心觀點應重復出現,引起學生注意。(5)過渡:兩個環節之間的區分,比如在“為什么會產生口紅效應”之后,加“關于口紅效應你還有哪些要點呢?”這樣過渡,學生就會明白這一環節結束了,新的環節即將開始。(6)均衡:這是對整個微課程教本比例的整理,主張開門見山,防止開頭、過程或者結尾時介紹過于冗長。

3.制作PPT,準備講稿。根據素材的整理和框架的構建制作PPT,下圖是其中四張的展示:PPT制作完成后,教師還需寫下講稿,講稿盡量制作得很具體,以保證下一環節的錄制能夠流暢進行。

4.技術實現,制作視頻。講稿熟練掌握后,運用錄屏軟件CamtasiaStudio7.1錄制視頻。首先工作室組織組員,聘請專業信息技術老師進行技術培訓,掌握CamtasiaStudio7.1的錄制方法與技巧。然后自己先嘗試錄制,第一次錄制是非常困難的過程,無論是語言表述還是技術掌控都有一定難度,筆者第一次錄制6分鐘的視頻用了2個小時都不流暢,聲音的處理也不到位。

5.自我反思,綜合評價。視頻制作之后,成員們先將視頻上傳工作室QQ群,成員間對各自的微課程成品進行初次評判,從語言、結構、使用、有效性等多方面展開,對于需改善的地方進行編輯。同時在吸收他人意見的基礎之上對自身的微課程從以下方面進行反思與評價:教學目標分析:通過揭示生活中有趣的經濟現象,讓學生在形象與趣味中積極探究新知。教學對象分析:教師能夠靈活掌握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的知識,本微課可用于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點時的新課教學。教學內容分析:本作品涉及的知識—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這些知識都是經濟生活中的重點,在主干知識體系中地位突出,在考試中也屬于易錯與高頻考點。

二、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的原則

(1)基于生活,以學科知識為支撐

高中政治微課程要“基于學生的生活體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要,把理論觀點寓于生活主題當中,建構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的課程。”①教師不僅要開發和提供所有學生都要學習的基礎課程,還要提供滿足不同學生發展需要的拓展性、開放性和應用性課程。

(2)學科導向,與學生成長階段的特點相結合

高中政治微課程要重視高中生智力、體能、心理等多方面的發展潛能。高中生的思維活動具有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因此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多種生活關切,還要采取釋疑解惑、循循善誘的方法,幫助學生認同并自覺踐行正確的價值標準、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把握科學的學科方向。

(3)課程開發的教育性、目的性和趣味性

微課程不同于視頻公開課(課堂實錄視頻),它必須是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主要針對某個知識點、技能點或實訓環節制作的課件或視頻,它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教育性。微課程的開發是具有方向的,讓學生理解一個抽象概念、圍繞某個知識點解決一道習題、解決一個技術難點、驗證某個觀點而進行的實踐活動等都可以是微課程開發的目的,微課程開發要切忌沒有重點和目的地制作課件或視頻。微課程具有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內容相對完整、結構相對嚴密等要素的同時,還必須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兼顧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講解的生動性,將抽象的內容演繹得具體而形象,否則受教者就會感覺淡而無味,微課程也不會鮮活。

(4)課程實施的探究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高中政治微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適應和參與探究社會的教學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三個基本生活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理性思考這些價值的哲學意義;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實踐的教學方式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使學生在充滿民主和開放氣息的教育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的內容

(1)學科知識的闡釋

學科教學是教師的立足之本,學科微課程的開發是為更好地服務于學科日常教學。因此,高中政治微課程的開發必須立足政治學科教學和既有的教學資源,在實踐中開發實施微課程,將課改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通過開發實施微課程優化教學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必須立足當前政治新課改的實際,處理好繼承與發展、高考與課改的關系,穩步推進課程改革;必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開發實施微課程資源有利于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過程不僅是自身教學反思的過程,更是提升學科教學的過程,也是對學科知識作出系統解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漸進的,只有漫長的積累才能有破繭成蝶的那一刻。

(2)學科知識的理論拓展和生活體現

高中政治微課程的開發僅僅停留在學科知識的闡釋上,目前國內很多微課程的內容一般多為學科知識的解釋和釋疑,為了打造不一樣的微課程體系,我們在高中政治微課程的開發中更多的是挖掘更新的課程資源,源于課本,但又高于課本。在開發過程中我們一般堅持以下三種內容的體現:首先,微課程開發以教材蘊涵的課程目標為基準點。課標指出,課程資源最主要的是思想政治教科書,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迫切要求教師應建立新教材觀,要確立“用教材教”特別是“用自己開發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教師要善于結合自身課堂實踐的需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和章節順序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擴充。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過程中,我們一直以教材所蘊涵的課程目標為基準點,通過一個微話題,比較系統地將一些邏輯性相似的知識相串聯,生成一個小的全新的課程資源。現以高中政治微課程之《口紅效應:危機中逆勢上揚的商機》為例,此課程以“口紅效應”為話題主線,構建了“什么是口紅效應”——“為什么產生口紅效應?”——“口紅效應的影響:以中國制造為例”——“口紅效應應用條件”——“口紅效應帶來怎樣的商機?”——“尋找生活中類似的經濟效應”的邏輯體系,串聯了“收入效應:收入減少,未來預期不樂觀,則購買力下降”、“需求法則:價格低,需求量大”、“替代效應:高檔裝飾商品購買力弱,則會轉向低檔裝飾商品”、“消費心理:求實心理”、“企業經營與發展的因素:正確的經營戰略、創新、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等,實現了課程目標中“理解商品價格變動對生活和生產的影響”、“了解收入、物價等因素對消費的影響”、“了解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理解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②等認知性目標,培養了高中政治課程目標中“分析價格變動如何影響消費者的實際生活能力”、“運用價格變動影響消費者需求的理論,分析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實踐能力”、“根據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對如何搞好企業的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建議的實踐能力”③等能力性目標,內化了課程目標中“以科學態度認識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樹立正確的消費心理,以理性態度對待消費”、“培養創新精神,增強誠實守信、科學管理的觀念”④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微課程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有益補充,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自主性和實踐性的同時,必須以教材蘊含的課程目標為基準點。其次,微課程開發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為豐富點。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高中生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的資源,這是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教師為了能獲得更多的此類內容需要經常了解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經驗和情感,還應兼顧生生間的差異,準備豐富的材料。這是微課程資源開發的豐富點。在師生共同開發微課程的過程當中,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關注生活,積極探索生活和現象中的意義所在,并且運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指導生活過得更好。以高中政治微課程之《網絡定制消費:我的需求我做主》為例,此課程“以網絡定制消費”為話題背景,這一設計靈感來自于班級同學定制班服開始,他們進行了很多商品的網絡定制消費,同時結合熱播電影《私人定制》和熱播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進行了從“網絡定制的內涵、原因、影響”主題介紹——“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的理論提升——“定制屬于自己的人生: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信賴是最佳的緣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的情感、價值內化的課程結構。這一微課程給我們最大的經驗就是必須結合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建立學生需要就是最好的教學資源的教學觀。第三,微課程開發以社會熱點、時政焦點為載體。當代社會熱點和時政焦點一般涉及到以下兩點:第一,科學與技術在社會經濟生活等領域中的重要應用,如資源和環境、生物工程、通信與交通、新材料能源、航空航天等;第二,民生、環境保護、政治建設等領域,如三農問題、社會保障、節能減排、光盤行動、政府簡政放權等。這些課題領域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研究的興趣、熱情,為微課程的開發開辟新的領域和思路。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時政,分析時政的背景、對策,將課本學習和時政相結合,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比較鑒別的能力和創新思維,還能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家意識。以高中政治微課程之《深度慰問公務員》為例。2013年年底,黨中央和政府關于春節的放假規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有網友調侃:除夕慰問公務員,同時,主席在黨風政風的建設上出臺了一系列主張措施和如火如荼的反腐運動,這些都是當前的時政焦點,也就成為本微課程的現實載體。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過程是反思和研究的過程,通過對課程或教學問題發現—解決—梳理—制成微課程的不斷反思,促進教師不斷成長。微課程是一種研究方式,引導老師開展適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轉變教育教學科研的模式與觀念。微課程開發研究不僅是教師個人的教學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義的集體研究。當教師以學生立場、生命立場,和學生一起來設計解決一些小問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時,這就是“教學即研究”的理念。

作者:葉繞平 單位:吳江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①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4.

②③④課程教材研究所和思想政治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53,75,131.

⑤李玉平等.微課程設計與案例賞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⑥多爾.后現代課程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

⑦黃建軍等.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現代教育技術,2013(5).

⑧張曉君等.微課程視頻制作中的注意引導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3(8).

⑨李玉平.如何開發微課程——基于一篇文章的八集微課程的開發過程[J].基礎教育課程,2013(2).

⑩王利平.淺議“微課程”及其課件制作[J].中國-東盟博覽,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