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5:42: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政治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論文
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學思想其特征可歸納為幾個方面:個人主義、普遍主義和改良主義等。其中個人主義可以被視為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的靈魂,其它特征都要以維護個人主義這一思想作為其主旨。個人主義意味著:(1)個人是道德價值的最終單位;(2)社會擁有作為恰當目標的對于個人的益處,不存在超越或凌駕于個人益品之上的社會益品;(3)個人的福利需要人們盡可能地作出自己的選擇。簡言之,自由主義認為只有在對個人充分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形成真正的關于社會集體事務的公共理性,個人擁有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權利。要實現這一目標個人首先必須是平等的單元和價值的終極。所以對“平等”的訴求是實現自由主義理論的基本前提。雖然自由主義的思想具有某些極端性色彩,并遭到其它政治理論的批判,但自由主義思想傳統內部在不斷變革創新,企圖將其思想日臻完善。尤其是20世紀末興起的新自由主義理論使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又以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一、“正義”成為自由主義的新主題
以羅爾斯正義論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理論的興起為古典自由主義理論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自由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的區別在于:古典自由主義關注的主題是自由,而新自由主義關注的主題是正義。羅爾斯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同樣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3羅爾斯認為正義是評價現代社會制度是否合理的唯一標準。羅爾斯認為正義的內涵首先就是平等。
在古典自由主義時期就已經提出平等的政治概念。自由、平等、博愛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口號。古典自由主義者認為,平等也是一種權利,即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權利。資產階級尤其強調“天賦人權”,“天賦人權”是指國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名義剝奪公民的權利。在強烈的權利意識下,自由也被納入權利范疇之中。由于基本權利為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每個人都要求一種權利上的平等。因此,古典自由主義的自由原則,又是權利原則,同時也是平等原則。
古典自由主義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時期。古典自由主義所處的歷史時代決定了它對平等的理解僅限于形式。因為古典自由主義雖然提出了平等的理念,但只是抽象的、形式的平等,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并沒有使平等的理念真正實現。羅爾斯賦予平等更加豐富的內涵。羅爾斯認為平等有形式的平等與實質平等之分。一種是政治上的平等;一種是經濟上的平等。古典自由主義關注前者,新自由主義關注后者。
形式平等的理念同制度相關聯。平等的權利原則歸根到底是一種制度原則,這種制度就是法律制度。形式平等就其實質而言就是權利平等,權利平等是由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來保障確立的,法律規定的權利為每個人平等的享有。因此,真正支撐形式平等理念的是現代民主法律制度。
傳統文化下初中政治論文
一、思想政治課挖掘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的方法
(一)運用傳統文化中的漫畫來豐富教學內容
漫畫淺顯易懂,也是學生感興趣和喜歡的素材。漫畫以社會各種事態為素材,與時事聯系密切,通過夸張的寓意,諷刺、批判某些人和事。政治課堂中巧用漫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二)引入傳統文化中的文學作品,來激發學生的共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經久傳揚的當屬文學作品,眾多的優秀文學作品,其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統一。其中不乏與思想政治課知識點相結合的作品。在政治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優勢,有針對性地引入文學作品,營造課堂氛圍,弘揚民族精神。例如,在學習“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時,教師適時地引入學生十分熟悉的梁啟超的名作《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在學生朗朗的吟誦中,整個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實現心靈的撞擊,同時激發起學生對國家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
(三)運用傳統文化中的名言名句
企業消防思想政治論文
一、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是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思想保證
對于企業而言,人是作為開展任何工作的主體而存在,企業管理制度中的相關內容也需要人去貫徹和落實,為此,在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時也需要以以人為本的觀念來進行。這就要求企業在制定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的同時,注重對員工消防意識和責任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員工充分認識到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以及對員工自身安全的影響。只有這樣員工才能自覺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執行工作,有效降低消防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為了提升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可以定期開展以消防為主題的教育講座,針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關鍵問題進行講解,培養員工的消防意識,可以引用幾個大型的消防安全事故,對引發事故的原因,避免此類事故的辦法以及消防事故對企業和員工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讓員工真切的了解到企業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員工認識到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自身所承擔的責任,如果所有員工都能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那么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企業的思想政治宣傳部門還可以從各個部門中選出優秀的消防安全的典型,并給予其相應的榮譽和獎勵,進而激勵全體員工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熱情。企業的領導人員也需要從自身做起,為員工樹立正確的榜樣,營造良好的思想氛圍,使員工自覺遵照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規范來執行工作,這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生產效率來說意義重大。
二、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是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力支撐
在以往的企業管理工作中可以發現,相對而言轉變員工的思想要比使用強制的手段約束員工行為的效果更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如果僅是以制度和規范來約束員工的行為無法達到提升企業消防安全的管理水平。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強化員工對企業的責任,幫助員工認清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讓員工認識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管理人員的工作任務,還是每個員工的責任,培養員工消防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要想提升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須加強對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加深所有員工對消防安全知識的了解以及應對消防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等。企業可以在早會期間播放宣傳片,讓員工更直觀的了解消防安全工作,只有宣傳力度到位,讓消防安全知識深入人心,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升。由于消防安全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廣,員工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這也是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一直無法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恰好可以對員工的思想進行轉變,思想上對消防安全工作的改觀可以自覺約束自身的行為,可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的關鍵內容。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注重的是對人的意識和行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培養員工正確的消防安全思想,再由思想來引導行為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是企業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對員工進行積極引導,提高員工的思想素質,幫助員工排解疑慮,使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樣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就會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會得以順利開展和落實。
三、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是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的精神動力
消防安全管理不僅是對人的行為的管理,還包括思想的管理,因為思想是指引行為的關鍵因素,可以說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實行是依靠對員工的思想管理和行為管理共同實現的。企業文化對員工一直具有深遠影響,在企業文化中加入消防安全文化的部分可以有效加深員工對消防安全工作的理解,企業文化可以成為消防安全管理的精神動力,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精神支持。作為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企業專職消防隊一定要凝練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消防文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僅僅是專職消防隊的工作,它是企業每個部門、每個分廠、每個車間、每個班組、每個崗位、每名員工共同的工作,只有在全企業范圍內創造符合本企業特色的消防安全文化,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才能夠為企業安全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職工思想政治論文
一、當前養護職工的思想狀況
(一)生活幸福指數不高
目前養護職工的工資收入普遍偏低,加之以為中央有關政策的影響,停止發放福利和加班工資,與社會其他行業相比,明顯偏低。加之目前的物價水平(主要是房價的影響)和收入的矛盾太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導,不能保持平衡的心理和和諧的生活態度、做人方式,最終會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既危害職工自己,也有可能危害社會和他人。
(二)集體性意識不強
很多年輕的職工具有新鮮的活力,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躍,創新意識強烈,渴望在工作的奮斗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具有生活和工作上的朝氣。但是也有一部分年輕人由于受各種成長因素及外界條件的影響,產生了很多不健康思想,比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思想,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只看重個人利益,個人崗位職責意識不強。
(三)思想工作重視不夠
民政思想政治論文
一、打造強勢民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打造強勢民政事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總理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著重強調:“民政工作直接為人民群眾服務……從一定意義上說,總理就是最大的民政部長,就是一個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民政是為民之政,是民生政務。在新的發展時期,長沙民政要履行好確保底線公平、增進國民福利的職責,要全面提高全市600萬人民的公共福利水平,要為全市30萬低保戶,30萬復退軍人和優撫對象,30萬殘疾人和孤兒、五保戶、流浪人員等弱勢群體,以及近100萬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障、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必須提高自身能力、優化外部條件,形成強勢民政的格局。
(二)打造強勢民政事關構建和諧長沙的工作大局。當前,和諧長沙的構建面臨城鄉差別加大、貧富懸殊加劇、老齡化步伐加快等方面的嚴峻挑戰,迫切需要民政部門在調節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確保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好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隨著構建和諧長沙的逐步推進,長沙民政的職責將更加重要,任務將更加繁重,作用將更加突出,打造強勢民政顯得更為必要和緊迫。
(三)打造強勢民政事關長沙民政事業的長遠發展。近年來,長沙民政工作成效顯著,為我市的發展和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由于職能雜、權力小、投入少、條件差、工作難度大,民政部門的作用發揮受到很多制約,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也需要民政部門提高自身能力,讓長沙民政真正成為強勢民政。
二、打造強勢民政,需要民政部門有全新的作為
(一)確立新的思路。民政部門要實現為社會提供高效率、高質量、高響應度、低成本的公共管理目標,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思路。民政工作對象要由特定的目標群體,逐步轉向全體人民群眾;民政工作功能要在發揮社會保障“兜底”作用的同時,逐步向提升人民群眾的公共福利水平拓展;民政工作機制要由政府一家包攬,逐步轉向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民政工作方式要由臨時性、分散性、救急性,逐步轉向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要通過加強婚姻登記管理和服務,促進家庭和諧;加強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促進社區和諧;大力發展老年福利事業,促進代際和諧;做好雙擁優撫工作,促進軍民關系和諧;建立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不同收入階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關系的和諧,從而為構建和諧長沙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堂德育初中政治論文
一、德高為范,樹立教師道德標桿
首先,作為一名初中政治老師,必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吸煙、不酗酒、不賭博……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其次,政治老師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集體……做一個合格公民;最后,政治老師要關愛學生,以生為本,給學生以子女般的關愛和呵護,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二、深入挖掘教材,滲透道德教育
初中政治是一門思想性、教育性很強的學科,其教育目標就包括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并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因子,不失時機地促成德育熏陶,將德育滲透于無形之中。如在教學“祖國養育了世代兒女”這一部分的內容時,筆者為了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與拓展,從政治上分析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和諧民主,從經濟上分析了國家的富饒和強大,從文化上分析了祖國的悠久與燦爛……在講“祖國的治亂興衰關系個人的安危榮辱”這一部分內容時,我通過前后對比的方法,用歷史和現實的事例讓學生明白祖國的繁榮昌盛是我們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教育學生永遠將祖國的利益擺在首位。于是學生便在這樣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識點及相關的資料,鍛煉了思考判斷能力,同時對祖國的感情也得到了確認和升華。教材是基本的教育資源,政治教師必須充分挖掘初中政治教材中那些具有較強道德教育的素材和例子,為初中德育擴充有效資源。
三、拓展第二課堂,注重德育實踐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課堂45分鐘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充分利用其課外時間,充分鼓勵學生開展德育實踐,在具體的實踐中讓學生得到道德的體驗和內化。因而,筆者認為可以大力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讓學生走進社會、接受教育、熏陶情感、內化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初中政治教師可以聯系課堂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探究實踐活動,這種德育實踐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的感觸更加深刻,知識的內化和形成也更加直接,德育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這比教師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要更加有效。同時,在合作探究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彼此合作、一起分享、相互學習,團結協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也得到了強化,有利于德育的有效進行。
改進思想政治論文
一、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證我們黨始終做到“三個代表”的必然要求
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以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分析世紀之交國際國內的新形勢新任務,把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個帶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提到了全黨的面前。1999年9月,黨中央制定頒發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2000年,黨中央又召開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闡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政治優勢,才能保證經濟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確發展方向,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各項工作和群眾中去,才能及時排除和戰勝各種錯誤東西的干擾,才能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從而為經濟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強大的動力與保證。”這段話概括起來就是:大力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證我們黨始終做到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可靠保證。我們黨要更好地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要緊密結合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最新發展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解決好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問題。這是社會主義本質和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是黨的先進性的要求。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證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離不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生產力包含兩個基本因素,即物的因素(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等)和人的因素(勞動者、管理者等)。它們在生產過程中是結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在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生產力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物的因素只有被人所掌握、只有與勞動者相結合才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包括兩個基本方面:一是人的勞動技能,二是人的勞動積極性。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人的勞動積極性,取決于勞動者的思想覺悟、勞動態度、事業心和責任心等。事實證明,人的思想要素在生產力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的工作,也就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工作。人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提高了,就會在生產勞動中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從而大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由此可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勞動者的工作,它同發展生產力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是推動生產力發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動力。
2.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保證。我們黨要更好地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必須大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造出既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對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起著巨大促進作用的先進文化,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離不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需要。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我國社會文化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具有根本的指導作用。在當前錯綜復雜的歷史條件下,要保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質和正確方向,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更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如果動搖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會失去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前進的思想政治基礎,導致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亂,進而引起社會的動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通過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把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和教育人民作為建設先進文化的首要任務,在全黨全社會樹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努力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融入到各種形式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之中,用馬克思主義牢固占領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
其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的需要。只有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用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黨員和群眾,才能動員和激勵廣大黨員和群眾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積極投身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
民俗旅游文化政治論文
1990年代以來,在很多場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權力政治一味地貶損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發明為宏揚民族傳統文化、向外來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資源。一時間,中國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園數不勝數,位于邊疆地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打破了昔日的寧靜古樸,一批批來自國內外的游客穿梭往來,許多已經消失的民俗事項被知識分子挖掘發明出來,策劃、包裝成為動態性、參與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產品。
據旅游研究者的說法,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游行為和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游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跡的占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如此看來,民俗風情旅游不僅僅成為政府部門發展經濟、吸引外資的重要文化資源,而且也已經成為滿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種途徑。但是,當我們懷抱全球化的語境聯想,以此審視中國當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時候,當我們考慮到民俗作為一種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態性原則的時候,我們有理由憂慮的是,民俗風情的旅游越來越拋離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語境,已經徹底儀式化了。當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拋置于戲劇化、儀式化的場景之中,成為觀賞和被觀賞的對象,不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生活狀態的時候,我們需要追問的是,民俗文化曾經被現代性話語斥之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對象,曾經代表著現代化的過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詞——盡管在當下中國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況下依然被想像成為天真蒙昧的代名詞——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納入到民族國家的現代化話語之中?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編織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業的興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意識形態與權力?我們不得不承認,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權力政治與資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識形態與商業經濟的因素,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文化意蘊與價值的符號體系,越來越成為空留下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不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種表征,越來越成為人們娛樂休閑、擺脫生活壓抑的一種方式,民俗風情旅游已經成為發達地區人們尋異獵奇的對象,是滿足西方人對中國社會的想像之途徑,隨著民族國家內部地區間經濟文化的差距日益凸顯,也已經成為地區間文化想像的文化符號。
實際上,民俗文化旅游體現了后現代時期文化的諸多特點,真實的實在轉化為各種影象,時間碎化為一系列永恒的當下片斷,用一種典型化的或者縮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區具有深厚歷史意蘊的民俗文化,真實的生活物化為一堆了無生氣的建筑、戲劇化地想像為一套千篇一律的儀式,這本身就已經將一個族群或者社區的歷史與文化凝聚于當下的時空當中,歷史與文化平面化、瞬間化了。旅游部門一再強調,民俗文化旅游的意義與價值在于體驗異文化情調,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實的生活展現,旅游者將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體驗一次充滿異域情調的旅游探險,種種煽情的語言激起旅游者的無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從策劃、設計規劃、投資建設、推向市場等等一系列步驟都表明,旅游部門向大眾推出的是一種可供消費的文化產品。在這一文化的再生產過程中,無論是采用主題公園、博物館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態旅游,都首先著眼于文化再生產與市場的邏輯,民俗文化在當下市場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換價值主宰著旅游者對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無論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讓你感受一種所謂的真實體驗,從其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的再生產過程而言,它與許多地方為了獲得文化的交換價值蜂擁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間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在當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復制。民俗文化實際上已經淪為一種儀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歷史感與當下性,貌似展示了無限豐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場化實質卻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個性化、地方化的謊言。作為一種文化工業,它威脅著文化的豐富個性與創造性,其實是一種同質化的大眾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題公園試圖以奢華浮靡的宏大排場來展示、匯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場景,這種民俗博物館的形式只不過就是對世界的仿真物,人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并不探求一個可靠的、仿真之前的實在,而只需要投入當下的情感去體驗現實的游戲。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實際上是一個消費、娛樂、休閑的場所,在中國當下的社會文化情境中,它是社會性與工具性的產物,主題公園遵循的是消費主義的市場邏輯,它是大眾欲望、權力政治與大眾媒介等等諸多社會關系的產物,消費主義的邏輯滲透到主題公園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以深圳民俗文化村為例,在中國56個民族中,只選取了其中的21個民族作為展示的對象,入選的標準完全是圍繞市場化的運作邏輯。以所謂文明發達的眼光作比照,如果一個族群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比較奇異,能夠使異文化的外來者產生一種文化震撼,而且具有很高的表演性和觀賞性,能夠滿足海外游客對于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想像,則符合民俗文化村的入選標準,摩梭人的入選,是因為至今仍然保持著母系社會的生活方式,其民居建筑也比較獨特,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流風所致,各地旅游部門開發的民俗文化旅游項目無一不是截取本地區民俗文化的片斷,以所謂歷史的邏輯將不同時期的民俗文化連綴起來,形成一個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帶,其實所遵循的邏輯就是文化資本的市場價值。經過市場邏輯篩選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項,作為一種消費文化,無論其如何運用厚重的歷史文化來粉飾、包裝,它都是一種無深度的后現代文化現象,一些地方性的司空見慣的民俗生活具有了審美意義,納入全球化進程的大中城市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連同城市購物中心、城市廣場的夢境般的幻覺、壯觀的場面、混亂的符號一樣,旅游者穿梭流連于這些空間之中,這些與背景分離、變化的景象,刺激著人們的好奇與記憶,讓人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神秘聯想,人們投身于一系列泛化的感官體驗與情感體驗。
與此同時,旅游部門的項目策劃或者有意識地將地方性的文化納入到民族國家現代化話語之中,或者迎合了旅游者關于異文化的時空想像,或者僅僅是出于經濟資本的投資目的。一旦民俗文化因為上述原因而推入旅游市場,那么,作為文化消費者的旅游者的消費行為則不僅僅是單純的滿足個人需求的被動消費,而是被納入到一種關于權力政治、市場以及全球化的時空想像之中,也就是說,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過程所體驗的異文化震撼不僅僅是個人性的體驗,而且被整合到全球化時代地方性的權力政治與市場體系之中,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旅游者的所體驗的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了政治意義,成為一種政治力量。
民俗文化旅游被權力政治資本發明為能夠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文化資本,意欲通過民俗文化的異文化震撼產生社會效益,帶動飲食、住宿、購物、交通、就業、招商引資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融入全球化市場體系。在中國當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文化資本也開始介入到許多地方的現代化建設運動之中。文化資本的某些特殊形式,如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富有歷史韻味的傳統文化等等,從原先的民族國家現代化話語的邊緣開始上升為一種能夠轉化為經濟資本的文化資本,并且日益商品化,正是在這一商品化的過程中,民俗文化以及其他傳統文化才有可能在現代性話語中獲取合法地位,進而獲得廣泛的社會聲譽,提高民俗文化在社會符號等級體系中的位置。原有的符號等級在現代性和諸如普遍歷史、進步、權力政治和審美理想等支配觀念之外,拓展了一種相對主義的空間。從低俗的、遭人鄙棄的“封建”、“迷信”傳統,到權力政治與經濟資本趨之若騖的文化商品,可以說,這也是民俗文化從一種迷失狀態進入了另一種迷失狀態的過程。因為,民俗文化在具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塑造地方形象等方面作用的同時,也因為權力政治與經濟資本剝離其生存狀態而越來越變形走樣。
究其根本,旅游部門策劃、展示的旅游項目,可以說是全球化背景下權力政治、經濟資本與地方性文化資本共謀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一種全球性的后現代文化現象。在全球化時代,人們對于文化的認識趨于多元,人們也認同各具差異的文化。不僅如此,地方政府的企業化行為,將地方文化的形象視為一種品牌進行打造,自然而然地,具有差異性特點的民俗風情文化則頗受各種權力政治與經濟資本的青睞。在中國當下的情境中,全球化過程提供了新的文化形式以及更為廣泛的符號體驗,金融資本、權力政治、大眾傳媒、地方性文化的共謀,作為文化資本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便使異文化旅游者獲得了一種全新的符號體驗。
農場職工思想政治論文
1農場職工的思想特點
農場職工作為我國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人口比例中也占有很多,有著工人階級較多的優點。在黨的指導下,農場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開放之后進行了不斷的開拓和實際探索。農場職工作為建設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對于整個職工隊伍來說,農場職工是一支政治覺悟高,紀律性好的隊伍,他們不但有著專業的技術,更有著艱苦奮斗的精神。農場一直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與普通農民相比,他們接受過更多的、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多的新事物。總之,他們的思想品質更高,文化科學知識更豐富,更能夠展現出新時期的精神面貌。但是,由于農場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歷史原因,農場職工表現出了有異于國家企業工人的思想特點。現在,有點農場職工由于歷史上原因,思想上有著小農經濟的思想。他們因循守舊,害怕變化,導致他們不能接受現代集約化農業生產的思想。而且小農經濟思想更使農場職工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忽視集體的、國家的利益。因為國有農場職工人員結構很復雜,農場職工的思想更容易出現多層次性的特點。國有農場職工可能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不像世代居住在當地的農民。所以農場職工和農民不但在生活習慣上,更在文化教養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常常讓使他們在思想上更有復雜性和多層次性。因此,在感情溝通上和某些問題達成共識方上面都存在著很大難度,我們要做的是遇到困難解決困難,有效的去做好農場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新時期下農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
對于我們國家的農業職工的思想工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立足于工作的出發點,要用嚴謹的態度將工作抓起。第一點,我們要從實際出發,結合農場經營的發展需求,考慮要對農場職工進行哪些方面的政治思想引導,并且思考如何加強工作的實效性。第二點,對于農場來說什么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提高產量,提高經濟收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將政治教育引導與問題相結合。例如:職工的技能熟練程度不高,農場的部門管理存在問題等等,這樣的問題會使農場的收入不能增加,那么對于農場所有員工的福利待遇肯定會有影響。如何去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要員工對于農場的新技術主動地去學習,對外界新形勢和銷售價格的接受。此時,政治教育引導工作的重要就得以體現了。
3新時期農場職工思想政治解決辦法
3.1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農場改革和發展為中心對農場而言,有兩件大事對其非常重要,就是改革和發展,這兩件事也與職工的利益息息相關,在改革和發展的推進進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相關的矛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農場的不同時期的特點來確定不同階段的改革任務,與此同時,把工作的思路調整好,把握住主要的矛盾,與時俱進的發展,積極地把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到底,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
掠奪性政治和交易性政治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討論政治的分類問題。如果政治行為主體的目的是從他人那里為自己謀求利益,那么,我們可以依據其謀利的方式來對政治行為進行分類。從他人那里謀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即掠奪和交易。所謂“交易”就是以物品和勞務為載體關于未來收益流權利的自愿轉讓。掠奪行為的特點是不經過被掠奪者的同意而從他(們)那里獲得有價值的東西;掠奪者獲得的正是被掠奪者失去的。政治因此可以分為掠奪性政治和交易性政治兩類。布坎南就談到過掠奪性政治和看作交換的政治。本文的分類的意義在于:揭示了現實中政治的十分深刻的區別,特別是體現在政治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中的區別;體現了兩類政治的文明程度的高低——交易性政治的文明程度比掠奪性政治的高。
[關鍵詞]政治掠奪交易掠奪性政治交易性政治
一、導言
政治是在一個社會中權威性地“分配”私人物品、“供給”公共物品的行為,在從事這些“分配”和“供給”活動時,行為主體追求的目標是他(或她)個人的利益,而且,政治行為主體謀利的直接對象不是自然界(否則,該行為就只能算是經濟行為中的一種),而是其同類(即其他人),這是對所有政治活動的共同本質的抽象概括。為了深化對政治的認識,我們還要依據不同政治之間的深刻區別對政治進行分類。
我們最熟悉的分類是(從政治制度的角度)把政治分為民主政治和獨裁政治兩類[1],其直接的分類標準是做主(參與選擇/決策)的主體及其人數:一人或極少數人做主決策的政治是獨裁政治;廣大公民都參與重大決策的政治是民主政治。由于參與決策的人數之多少是直觀的,所以這一分類標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是,它難以直接反映特定制度下的政治之間的本質區別,這也就難怪人們對依據這一標準區分出來的兩種政治長期褒貶不一了。多數古代的思想家并不贊同民主政治,當代也還有不少人為獨裁政治的某些變種辯護;而普通公民就更加難以對此作出價值評判了。光說某國某個時代的政治是民主政治還不夠:我們還得進一步區分它是否受到產權、公民其他權利的限制,也就是說,還得區分它是憲政民主(或自由主義民主)呢,還是暴民的民主。
我們有必要尋找能夠更加深刻地反映不同政治之間的本質區別的分類標準。所有政治行為都是行為主體從他人那里為自己謀求利益的行為,區別在于采用什么方式從他人那里謀利,在于對待其謀利對象的態度:是尊重謀利對象,與他做雙方自愿的交易呢,還是相反——掠奪他呢?依據政治行為主體從他人那里為自己謀求利益的方式,我們可以(從政治行為的角度)把政治分為兩種:掠奪性政治和交易性政治。前者指的是行為主體采用掠奪他人的方式來謀利的政治,其中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掠奪與被掠奪的關系。后者指的是行為主體采用與他人做交易的方式來謀利的政治,其中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交易關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就把理想中的政治看成是復雜的“交換”或“交易”;把非理想的政治看成是一種“掠奪”,這樣的政治是一種“掠奪性的政治”(predatorypolitic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