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30 10:41:00
導語: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導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因素包括資本要素和勞動要素的不斷增加,改革開放使全要素生產率得到普遍提高等。但中國經濟仍存在許多弱點,銀行體系相當脆弱,國企改革任務艱巨,環境惡化與社會矛盾尖銳化并存。綜合來看,推動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因素仍將長期發揮作用,在未來10年里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仍將在6%~8%之間。關鍵詞:中國;經濟增長;生產率;國有企業
要預測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任何人都必須首先分析一下,在過去二十多年里,是什么因素導致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二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種種變化,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問:導致中國經濟如此高速增長的那些因素,在未來還能繼續存在嗎?或者,其他一些同樣起支撐作用的因素將會取代它們嗎?
經濟增長的基礎
對中國經濟過去和未來高速增長的分析可以從以下不同的層面來展開。第一個層面是:支持世界上任何經濟高速增長的一些基礎性要素。這些要素包括:高投資率或資本形成率、快速增長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教育層次的迅速提高以及對這些快速增長的資本和勞動力的利用效率的提高。中國目前的投資率異乎尋常地高,1985年至今,年資本形成總值占GDP的比例都在35%以上,2003年更是達到了42.3%.①如此高的投資率,使得政策制訂者即使出現些許決策失誤,也不至于影響到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樣奇高的儲蓄率也助推了這種高投資率。儲蓄率高,部分的原因在于養老保險制度不完善,以及東亞文化對較高的儲蓄水平似乎有某種偏好,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目前的"撫養比率"(指不工作的孩子、老人數與工作人數之比)②較低。盡管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效應以及中國人預期壽命的延長,將使這種較低的撫養比率因素逐漸消失,但在未來的10年甚至20年里,低撫養比率仍將持續,從而可以預計的是:儲蓄率和投資率也將繼續保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中國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也快速提升,這一趨勢在今后10年或更長時間里還將延續。盡管快速膨脹的中等和高等教育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私人需求還是超出了公共供給,特別是在高等教育領域,私人教育機構開始不斷出現。從具體數據方面看:2003年,在1億適齡人群中,有9600萬人進入了中等教育學校,而在1985年和1995年,這個數字分別是5100萬和6200萬。③無論以何種標準來衡量,在短短的20年里,這樣的增長是驚人的(當然,全民義務教育強制執行的只是最初的9年,而在一些貧困地區,連這樣的標準也達不到④).2003年,有1100萬人進入到高等院校學習,而在1985年和1995年,這個數字分別是170萬和290萬。雖然到目前為止,還只有10%的適齡人群能進入到高等教育階段,但高等教育的增長無疑是最快的。當然,投入于經濟增長的要素并不僅僅是受過教育的勞動力和人力資本,中國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決定了其需要數量龐大的非熟練工。盡管計劃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減慢中國勞動力總量的增長,但其對GDP增長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一個更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現代非農部門中勞動力的增長。由于勞動力不斷從農村低生產率崗位向城市轉移,在未來的10年或更長的時間里,非農部門中勞動力的增長率將仍保持在一個高水平上。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使城市的就業增長有所減緩,2000~2003年,城市就業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長,但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和大量農村勞動力轉向城市,城市勞動力和就業率仍將可能以一個較快的速度增長。⑤
維持高生產率的增長
如前所述,中國經濟增長所需要素在今后1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里還將以較快速度得到增加。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人們能否高效率地使用這些要素,即全要素生產率如何?1979年以來的一系列具體的改革,使得各部門生產率有了快速的提高。改革總是先在一個部門進行,再逐漸轉向其他部門。當一個部門生產率的發展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減緩時,就需要開始在另一個部門進行改革。1979~1985年間,生產承包責任制的恢復和農產品市場的放開,使得農業部門的生產率最先得到提高。1985年后,農業部門生產率的發展逐漸放慢。其后,隨著資源配置方式由計劃向市場的轉變,鄉鎮企業生產率迅速發展,但在1989~1990年間快速回落,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回落勢頭更加明顯。第三個得到快速發展的是外資企業,從1992年起,外資企業的發展也同樣經歷了從快速發展到逐漸回落這一過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自身可利用資本的不足,限制了外資企業在華的進一步發展。今后,對華直接投資仍會增加,但像前幾年那樣,從每年數十億美元快速增長到現在的600億美元這樣的奇跡,將不會再出現了。⑥20世紀80~90年代,各經濟部門生產率的提高,還得益于另外兩個方面的改革。一是對外貿易的發展:197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只有264億美元,到2004年已經達到1154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5934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606億美元。如今,中國的外匯儲備已足以從國外購買任何資源(但這些資本卻不能在國內創造出效益),以滿足中國城市部門發展所需。中國企業已不再會因為外匯短缺,而只能被迫使用國產低劣機器設備和零部件了。它們可以轉而從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進口所需優質設備。在計劃經濟時代,由于中央計劃部門缺乏遠見,常使生產所需關鍵投入品出現短缺,而如今,企業再也不會遭遇到這樣的"瓶頸"了。對外開放政策還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增長,2003年和2004年,中國出口年均增長率為35%.出口的大量增加(這兩年里,出口增長都大大超過了1000億美元)帶動了世界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⑦可與此相反,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與GDP增長速度相比,卻顯得較為緩慢。中國不可能在今后的許多年里一直維持這樣巨大的出口量,甚至要想保持一半這樣的數量也很困難。如今,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已經達到了GDP的91%,對于一個大國來說,這樣的比例是異乎尋常的高了。⑧如果繼續以每年1000億美元的速度出口,將不可避免地會招致進口國的抵擋,因為它們不可能適應這樣被迫的、快速的調整。事實上,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2005年,一些中國紡織品進口國,針對一些快速膨脹出口的中國紡織品施加了高額關稅。中國不可能繼續這樣過度依賴出口增長來刺激經濟,而應該找出辦法來,盡快擴大國內需求。對于中國及其貿易伙伴來說,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妥善處理各種貿易爭端,使它們不至于上升到持續對抗的程度。因為這樣的對抗往往是建立在國內政治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真正考慮到國家的經濟利益。從這個意義上看,2005年7月中國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盡管只是2%——就是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了一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匯率還會出現一系列的調整。另外,貿易爭端應該能始終被控制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處理框架之內。也許,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貿易爭端升級為政治對抗,并達到足以破壞國家間安全合作的地步,對任何國家來說都不會是一個好消息。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潛在因素是:市場作用不斷擴大。如今,中國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務都能在市場上買進賣出。農產品市場最早得到了發展,到1984年底,要素市場也開始發展起來,部分要素可以按照市場價格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到20世紀90年代末,幾乎所有的生產要素都進入了市場。由是觀之,中國今天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及許多發達國家)相仿。⑨當然,中國的市場經濟還很不完善,還缺乏如高收入國家所具有的那種對市場經濟強有力的制度保證。能否穩定地發展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制度環境,是中國能否在未來繼續保持高生產率的關鍵。如上所述,在糾正計劃經濟缺陷的基礎上,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支持高生產率的諸多因素都得到了超常發展,許多計劃經濟的缺陷如今已不復存在了,但市場機制的效率還有待提高。這方面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使企業的決策能真正獨立于黨政部門;提高司法部門執法素質與獨立性,以保證商業爭端(包括企業破產和兼并等)能得到合理的、有效的解決。能否構建一個使經濟快速、穩定、可持續增長所需的制度環境,將是中國當前所面臨的一個挑戰。此外,有些經濟部門還處于相對較弱狀態,還需進行改革。
中國經濟的潛在危機
即使只是做最初略的考察,也很容易看出中國經濟存在許多弱點。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國的金融體系。銀行的大量呆賬始于政府不再向國有企業直接貸款,而將這個任務轉交給了銀行。有些人認為,中國銀行的這些問題——若按照國際通行的貸款結構分析標準來考察,所有這些銀行都已符合破產要求——將導致一場金融危機(就像1997~1998年間發生在亞洲的那樣),從而拖垮中國經濟。然而,當時那場危機所波及到的國家,無一例外都具有較高的短期外債依存度、外匯儲備少且不斷減少的特點(這部分是由于本幣的高估);中國則擁有極高的外匯儲備(2004年底達到了6100億美元⑩),即使中國最近調高了人民幣匯率,人民幣仍然是被低估的。而且,中國的外債大部分是長期的,債務與出口相比,始終保持在一個低水平上。因此,如果中國將會發生一場金融危機,那也一定是由于其他一些什么原因。也許,當儲戶最終意識到銀行體系是如此脆弱,因而進行瘋狂擠兌時,銀行體系將會垮掉。但這也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構想。因為不論是從經濟層面考慮,還是從政治層面考慮,政府都不會讓國有銀行破產:損害成千上萬儲戶們的利益,無異于一次政治自殺!如果不可能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為銀行注資,那政府為銀行提供所需資金的最簡單辦法就是"印鈔票".增發貨幣會引發通貨膨脹,但中國目前并不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通脹程度的些許增加應該是目前經濟體系所能夠承受的。事實上,脆弱的銀行體系對經濟的威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需要一個穩定而有效率的市場體系來支撐,而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銀行部門的效率(更一般地說是金融部門。僅僅以中國的股票市場為例,內部人交易和不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極其嚴重地損害了這一市場).銀行業改革也已持續了近十年時間,近年來取得了一些進步,呆賬率也有所下降,業務范圍有所擴展。來自外資銀行的壓力,也將促使中國本土銀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服務效率。銀行業現存最大的問題是:貸款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牽制,而較多地投向持續虧損的國有企業,這使得呆賬問題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中國若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有可能會最終發展出一個類似于日本的、保守的銀行體系。在日本,保守的銀行通常不愿意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企業貸款。而在中國",保守"意味著:銀行貸款主要流向國有企業和政府(通過購買政府債券),而較少流向私人部門。中國的國有銀行傾向于貸款給國有企業,這可以從總投資中國家投資所占的較高比例上得到驗證,而這些國家投資又通常是缺乏效率的(還伴隨著大量的腐敗現象).中國若想提高總投資收益,就應該更多地將貸款發放給不依賴政府補貼、完全市場化運作的私有企業。更何況,大部分對國有企業的貸款只是被用來使缺乏競爭力的企業茍延殘喘。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無外乎兩種:或是關閉那些長期虧損的國有企業,或是通過私有化改革給這些企業以一線生機。私有化改革事實上已經在做了,例如,很多鄉鎮企業已經通過各種方式轉化為私有企業。政府也已表示,對于大部分國有企業,今后將不再給予補貼。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或是使國有企業轉為私有企業(盡管"私有化"這個詞并不常用),或是繼續補貼這些虧損的國有企業。事實上,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最終有多少企業轉為私有企業,而在于通過這樣的不斷轉化,能使較高的生產率增長得以維持。中央政府也處于兩難的困境中,一方面,要加速推進國有企業向私有企業的轉化;另一方面,這種轉化又不可避免地會使更多的原國有企業職工失去工作,這對政治穩定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有人認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步子還是太慢了,但這些年原國有企業的破產、重組和私有化,已經造成了約三千萬城市工人失業。中國經濟的另一個潛在危險是:當前對增長速度的控制,可能會使經濟走向很多人所說的"硬著陸"狀態。這個詞暗含的意思是:政府控制通貨膨脹的舉措也許并不能奏效,卻反而會使經濟走入蕭條,盡管經濟周期中的各個階段往往并不能在時間上做出明確劃分。在美國,情況也是一樣,經濟蕭條可能會由于美聯儲的高利息政策而引發,卻并不一定是由于經濟基礎出現了什么問題。因此",政策引致型"經濟蕭條是有可能發生的(盡管目前管理央行的,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能干的一群人).這種蕭條可能只是發生在一到兩年里,其間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但卻不一定意味著經濟將由此進入長期低迷狀態。這種類型的蕭條也可能由各種外部因素的沖擊而引發。例如,中國目前對能源和礦產品進口的依賴率逐年上升,如果世界市場上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揚,則也有可能使中國經濟走入蕭條。此外,私人投資的突然萎縮(這在所有發達的市場經濟體中都發生過)、短期政治動亂等,都有可能將中國經濟拖入這種一到兩年的短期蕭條。總之,許多因素會導致短期蕭條,但從長期來說,這些"硬著陸"現象并不具有決定性意義。對中國經濟構成長期、重大威脅的一個方面是:環境的惡化。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出現嚴重環境問題的時間比歐洲國家、北美國家甚至日本都早了許多年。[11]中央政府也越來越意識到:必須加大投入,治理環境污染,以使人民能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其中,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尤其突出,需要盡快行動并投入必要的資金。從預算角度看,中國北方許多城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也非常令人擔憂。由于用水速度快于水的自然補給速度,這些地區的地下水位已經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12]這種情況若持續下去,許多北方城市的經濟增長將難以維持,而農民更是只能靠天吃飯。為了扭轉這種局面,中國政府近期不惜動用了數百億美元,修建"南水北調"工程,將長江水引入北方缺水地區。到目前為止,這樣長距離、大規模的引水工程已經修成了三個(在美國,這就相當于從科羅拉多河里引水).但這些費用,或這樣、那樣的環境問題,似乎還不會真正阻擋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是的,數百億美元不是個小數目,但想想看,僅2004年,中國的總投資就超過了6000億~7000億美元(按官方匯率折合成美元)[13].另一個值得擔心的方面,也許是關鍵性資源的短缺,這可能會使中國經濟遭遇瓶頸。其中最有可能發生的應該是嚴重的能源短缺,當然,食品短缺似乎也有可能發生。中國目前的石油進口增長很快,將來無疑還會進口大量的天然氣。目前,中國投資者在全球范圍內搜尋安全的能源供給渠道,以保證其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2004年,中國共進口了1.22億噸原油(差不多合每天270萬桶).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6%,而國內石油產量年均增長僅為1.6%.[14]如果今后10年仍保持這樣的態勢,那么石油消費與國內產出之間的缺口還會進一步增大。這樣,中國的石油進口將會達到每年3.5億噸(約七百萬桶).[15]以每桶50美元計,日均700萬桶意味著中國每年花在石油上的錢將會是1280億美元,這相當于2004年中國出口創匯收入的21%.按每桶70美元算,則每年要花1790億美元,相當于2004年出口創匯的30%.這當然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今后10年里,中國的出口創匯收入將有望突破1萬億。因此,那種認為大量的石油進口將從根本上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觀點,是沒有太多依據的。只有對中國實行石油禁運,才有可能嚴重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增長。可除非是中國被卷入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否則,這種禁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維持增長所面臨的社會挑戰
在社會層面,中國同樣面臨挑戰。中國目前所擁有的7.6億勞動力中,近一半人從事農業生產。[16]另一半人主要是在城市的產業和服務部門工作,當然,也有一些是在城鄉結合部工作。對比日本和韓國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可以看到,在達到這一比例后的20年里,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比例下降到了10%.如果同樣的事情在中國發生(事實上,這已經開始了),那么,在今后的20年里,將有2.5億或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或郊區轉移。只在今后的10年里,就將有近1億的農民轉移到城市,他們將加入到過去20年里已經轉移到城市的1億民工的行列。[17]再算上可能與這些民工同時遷移的家庭成員,則中國城市在今后的20年里,平均每10年就要接納2億來自農村的新移民。對中國來說,這樣大規模的移民——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且發生在如此短的時間里——既意味著機會,也是一個挑戰。移民們對房屋及其他必要的城市生活設施的巨大需求,將使房地產業持續繁榮。而對來自邊遠、窮困地區的移民們來說,進入城市,意味著孩子可以有機會接受到比在家鄉好得多的教育。理想的遷移應該是這樣進行的:移民們舉家進入城市,而城市也會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房屋、設施和教育。但目前的情況并非如此,民工們只是被當成城市的暫住人員,他們無權享受那些專為城市居民提供的服務。如果這種狀況在今后的10年里仍得不到改變,那么中國的城市里將會有越來越多貧窮而又離鄉背井的年輕人,隨之而來的動蕩、犯罪、致命疾病(如艾滋病)的傳播等,將對城市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政治穩定。而對于經濟高速增長來說,政治穩定是至關重要的。
對今后10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測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該對中國經濟未來10年的發展做出怎樣具體的經濟預測呢?官方數據顯示,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年均GDP增長率略高于9%;1995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則超過8%.一方面,有些國外觀察家認為:中國的GDP增長率有可能是被夸大了,例如,有證據表明,在20世紀90年代初,計入GDP的鄉鎮企業產值增量,是按照當時的價格計算的,而沒有扣除通貨膨脹的影響;另外,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的GDP數據也存在一定疑問,當其他許多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產出大幅度下滑時,中國官方公布的GDP增長率仍然保持在7%以上[18].另一方面,有人也從相反方面提出疑問,認為中國沒有將多種制造業產品質量快速提高的因素,包含在GDP的計算之內。即使是在發達的經濟體中,要對產品質量提高因素進行度量,也是很困難的,這個數據一般都傾向于被低估(也許中國也是這樣).就此看來,中國實際的GDP增長率可能還高于官方公布的數字。50年前,年均增長率達到9%,甚至8%,都會被認為是一個"奇跡",如今,許多觀察家正是這樣來看待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切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前,全世界最快的GDP年增長率不會高于4%~5%,但在20世紀50~90年代之間,年均增長率達到7%,甚至超過9%,在亞洲都很普遍,這種高增長首先是從日本開始的,其后逐漸蔓延到韓國、臺灣、新加坡,甚至蔓延到了泰國和印度尼西亞。[19]一般而言,任何發展中國家只要政策對路,就能利用其巨大的"后發優勢",趕上高收入國家。合理的政策,往往能使一國經濟逐漸向發達國家靠攏,甚至后來居上。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在人均收入水平方面,已經逐漸向高收入國家靠攏,但與此同時,中國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04年,中國的人均GDP只有1270美元(按當時的匯率折算).中國的匯率——與韓國、日本起飛的早期階段十分相似——被公認是被低估了的。考慮到人民幣被低估了25%(盡管在7月剛被調高了2%)這一因素,則調整后的人均GDP約為1600美元,這仍然是一個較低的數字。若按購買力平價(PPP)來計算,則近年來較常被引用的數字是: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4000美元。因此,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相對貧困的發展中國家。也正因為如此,如果中國能采用上述合理的經濟政策,并保持高生產率的增長,則中國經濟還可以繼續加速度地發展。而當其人均收入上升到韓國和臺灣等經濟體目前的水平時,增長率就會下降。一個國家收入水平越高,現代產業與服務部門的結構越復雜、越先進,則要維持7%~9%這樣快速的增長率就越是困難。在過去的10年里,韓國和臺灣的年均增長率在5%左右,這個下降了的生產率與其說是反映了這兩個經濟體中存在的問題,不如說它直觀地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這兩個經濟體已不再能繼續簡單地走其他發達國家探索出來的路了。同樣的情況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當時近兩位數的增長率突然之間就化為烏有。所有的這些經濟體,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身力量,通過在研究和開發方面的努力來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而要想在新技術的前沿取得進展,這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在今后的20年里,還不太可能在人均收入方面達到韓國或臺灣現在的水平。而如果想要實現這一水平,則在今后20年里,人均GDP年增長率必須保持在7%的水平,或者是,總GDP的年增長率要保持在8%的水平。中國能保持這樣高的增長速度嗎?正如本文開頭部分所說,沒有確切的理由認為:中國經濟將不能保持目前這樣的高增長;但同樣明顯的是,還有許多未知的因素(如不可預計的外部沖擊等),可能會在一定時期里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中國能否較快地建立高效的市場制度,以應付經濟高增長所需。因此,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一個保守估計是:其年均增長率將不會超過8%.筆者認為,在未來10年里,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將在6%~8%之間。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到了2015年,中國的GDP將兩倍于目前的水平;而如果這樣的增長率能保持20年,那么到了2025年,其GDP將是現在的4倍!
①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4》,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頁。
②撫養比率與儲蓄率之間關系的理論是建立在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Modigliani)生命周期儲蓄模型的基礎上的。其主要觀點為:當家庭中孩子年幼、無工作時,家庭的儲蓄率較低;當孩子長大,且自身也處于最佳創造期時,家庭的儲蓄率較高;退休后,儲蓄率則開始下降。因此,不工作的人越多(因為太小或太老),儲蓄率越低。
③適齡人群總數是作者根據人口普查資料估算的,進入中等學校人數的資料來源于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4》,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版,第779頁。
④有關"一些貧困地區不能完全實現9年義務教育"的觀點是來自作者以及其他許多人的直接觀察。
⑤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4》,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頁。作者認為這是一個粗略的、保守的數字,因為沒有將大量未登記的進城就業的農村勞動力統計在內。
⑥⑩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指標月度報告》,2005年總第59期。
⑦ChrisBuckley,China''''sEconomyGrowsDespiteEfforttoSlowIt,InternationalHeraldTribune,July21,2005,11.
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庫茲涅茨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一國人口越多,其對外貿易占GDP的比例越低。2001年,美國的進出口總額占GDP的19%,而日本為18%.從人口角度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而其進出口占GDP的比例竟5倍于美國和日本這兩個貿易大國。參見《動態世界中的可持續發展》,載《世界發展報告2003》,第238~241頁。
⑨有人可能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美國、歐盟都還沒有承認中國在貿易方面的市場經濟地位。然而,在中國,商品和服務幾乎完全由市場來配置。在進口方面,中國企業擁有更大的自由度,而不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企業那樣,更多地受制于進口限額。
[11]其主要原因也許是:盡管中國總的國土面積很大,但13億人中的相當部分集中在中國的東部。因而,其人口中心區域的密度遠遠高于北美和歐洲國家。
[12]地下水的開采及水位下降,可以從這個例子得到證實:在北方農村及其他一些地區,井已經越挖越深。
[13]2004年,中國的GDP為136155億元(人民幣),其中40%轉化為投資,計54460億元(人民幣),按照新的官方匯率(1美元=8.1元人民幣)折算,總投資合計6720億美元。若考慮購買力平價因素(PPP),則中國的GDP和總投資折合成美元的數字還將更大。[14]石油的消費和產出數量以及能源的消費與產出數量,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得。參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4》,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頁。
[15]對中國石油需求的更精確預測,需要通過復雜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才能得出。這些模型將考慮的因素包括:能源使用量上有差異的部門間的相互替代、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等。這種更精確的預測與本文中所做的直接預測應該沒有太大的不同。
[16]更精確地說,總勞動力中的49.1%是在基礎產業部門,其中大部分從事農業,也有部分從事采礦業。因此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比例,會比從事基礎產業的勞動力比例略低幾個百分點。參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4》,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頁。
[17]沒有關于民工人數的官方資料,但從官員們的一些非正式講話中可以估計,這個數字應該是1億左右。
[18]GDP增長的官方數據由國家統計局定期,并登載在《中國統計年鑒》上。匹茲堡大學的托馬斯。羅斯基(ThomasRawski)教授認為,由中國官方公布的1997年和1998年GDP增長數據有可能是被夸大了,因為它們與其他一些相關指標不相匹配,而通常這些數據之間應該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對后一個論點尚存在爭議,但不論正確與否,這都只適用于對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分析。大部分國外觀察家都同意,2000年后,中國GDP增長很快,有些人甚至認為實際增長速度超過了官方公布的數字。對這些統計問題進行深究,已經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圍。
[19]有關其他亞洲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資料,可從許多渠道獲得。可參見世界銀行每年定期出版的《世界發展報告》。
- 上一篇:意識形態的終結研究論文
- 下一篇:小學教育者建國60周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