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職稱評審的難題及策略
時間:2022-08-15 07:29:22
導語:高校職稱評審的難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職稱評審是對教師教學業績、科研水平、工作能力的綜合評價,是對知識和教師的尊重,也是對教師復雜腦力勞動反映到教學或科研中的一種肯定。職稱評審應當是一項集科學、公正、公平及合理于一體的工作,若能做到科學、公平和公正,則能充分調動教師從事教學科研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促進高校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反之,便會失去職稱評審最根本的意義,甚至適得其反,挫傷高校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由于職稱評審與個人社會地位、經濟收人、學術聲望甚至與社會話語權等內容息息相關,這就使得教師對個人職稱晉升格外關注,此外,職稱評審還關系到高校師資隊伍的發展、學科梯隊的建設和學科帶頭人及以上高層次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因此它已經成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我校正處于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的階段,又是學校更名大學的重要歷史時期,探討和研究我校職稱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合理對策,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對高校的各項工作順利進展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傳統的職稱評審運作模式
高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解放初期至20世紀50年代末的技術職務任命制度。就是由國家規定統一的技術職務級別,各單位根據需要和機構編制來確定技術職務,提升職務就可增加工資。高校教師分五個級別,即教授、副教授、講師、教員、助教。到了60年代初期,由于國家經濟困難,工資基本處于凍結狀態,這種需要增加工資的職務任命制度也就基本上停頓下來。第二階段:1977年至1983年的技術職務評定制度。作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實行了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制度。只要能評上相應的職稱不需聘任職務,不用履行職責,也可享受相關待遇。在這種意義上,技術職稱實際上成了工作成就、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標志。1983年9月,中央決定暫停職稱評審工作,進行全面整頓,并研究改革方案。第三階段:自1986年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1986年,中央決定改革職稱評定制度,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其主要做法是:企事業單位在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范圍內,結合本單位專業技術工作需要,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專業技術人員通過相應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企事業單位在獲得任職資格的人員中聘任。聘任職務有任期,在任期內履行職責,并享受相應的職務工資待遇。并且將“公正評審、科學設崗、嚴格考核聘任’,作為職稱工作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目標。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經過多年的摸索現已走上正軌,初步形成了一套規范化的評審程序,個人評審材料反映了其教學科研水平、實際工作能力、職業道德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大量的優秀教師通過職稱評審晉升了高一級職稱,這對于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鼓勵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進高校教師隊伍的穩定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傳統的職稱評審工作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申報階段審核階段評審階段和審批階段.
(一)申報首先由符合申報條件的人員向學校人事處提出評審申請,為客觀評價申報人員的教學科研能力,全面掌握申報人員在專業技術崗位任職期間的業績情況,上級主管部門設計了大量申報表格,由學校人事處轉發,要求申報人員填寫個人基本信息、進修信息、教學工作信息,業績成果信息(含(著)、承擔課題、授權專利、各類獲獎等情況),并要求提供對應的業績成果證明材料。
(二)審核審核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申報者的資格審核和申報材料的審核兩方面。資格審核用于判斷申報者是否符合申報條件,以確定是否受理其申報材料;而材料的審核則是通過對照申報者填寫的申報表格和提供的原始證明材料,以確定其真實性和有效性。審核結果通常以職能部門的蓋章為準,以彰顯其嚴肅性。
(三)評審評審具體工作由高校人事部門負責組織,僅以評審高級職稱為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1.組織通訊評審代表作對于申報高級職稱的人員,必須提交2一3篇代表個人最高學術水平的論文(著),由高校人事部門按照學科類別,隨機選擇送達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同行專家,進行通訊評審。同行專家的鑒定意見將被提交給學科組和各級評委會作為評審的重要參考之一。2.召開專業學科組會議我校以二級學院為單位,外加思政、綜合、圖書館等組成各個學科組,學科組評委名單在學校人事處備案。學科組評委們在會議上審閱申報者的材料,參考同行專家鑒定意見,根據任職資格條件進行評審,最終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完成表決,并在申報人員表格中填寫相應的學科組意見。學科組的表決票數作為中、高級評委會的參考,但學科組沒有否定權。3.召開中、高級評審委員會會議由學校人事處組織先后召開學校中、高級評委會議,評委們重新審閱申報者的材料及專業學科組的評審情況,根據任職資格條件再次評審,最終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完成表決。
(四)審批學校有評審權的,高評委會議結束后將通過人員進行公示;若公示期內無異議,將該結果上報給主管部門審批。沒有評審權的,則將學校中評委通過人員材料進行再次整理后報上級主管部門,由上級主管部門組成高級評委會議,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由學校進行公示。最后,學校將所有通過人員名單統一發文,晉升職稱即生效。
三、近幾年我國高校來的職稱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這里所說的各類問題,相對比較具體,主要是站在學校人事處的層面展開。如學校人事處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對申報職稱評審材料的規范和合理性問題,二級學院對職稱評審材料審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評聘以后的管理問題等。傳統的職稱評審運作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相當完善,實踐表明,它對我國高校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新時期,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時代早已來臨,對工作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職稱評審的傳統運作模式因其工作量大、效率低、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而受到沖擊。近年來,我校職稱評審工作雖然也在傳統運作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改進,但是仍然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申報者需要完成大量的準備工作一般來說,申報人員在現專業技術崗位上至少有四年以上的工作經歷,要全面梳理這些年的專業技術工作,并準備好全部業績成果的證明材料,工作量相當大,很多教師為了申報評審職稱,往往需要數月的時間來準備材料,這個過程包括填寫繁雜的申報表格,去各個部門復印各類業績證明材料。因為教師們相對行政管理人員缺乏填表經驗,而為確保表格填寫的規范性,雖然學校人事處事先進行專門的輔導講座,包括發放樣表,做P班,演示,但是他們仍然要多次反復修改才能達到規范的要求,因而對于申報人員來說往往感覺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不利于其開展其他的教學科研工作。
(二)存在大量的重復性工作首先,申報者在準備申報材料時,要填寫大量的表格,其實很多內容都是具有重復性,但是仍然要一遍一遍的填寫。其次,二級學院和學校職能部門在審核材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重復性工作。如:二級學院作為初審部門,加之對申報者更為了解,因此經由二級學院審核過的材料應該比較完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人事處仍然要對申報材料全部進行重新審核,而不是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教務處和科研處對教學的課時、效果以及對科研項目的重新集中核實,這以上的工作其實都是一種重復性的勞動。
(三)學校職能部門在材料審核階段的工作量過大為了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學校人事處需要投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核對申報表格和原始材料,由于申報者的業績涉及到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人事處還必須聯合教務處、科技處、高教所等職能部門來共同審核。隨著學校教師規模的擴大,申報職稱的人員越來越多,對受理的材料的要求也逐年提高,這給人事處等職能部門的日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負荷。
(四)職稱評審標準不夠細化和量化:學校的職稱評審標準是在了解專業技術隊伍各個專業的性質、職責范圍的基礎上而來的,但是它是按照大一統的形式來概括制定條件,它表明了學校職稱評審的導向和要求,給申報者指明了總體努力的方向,但是這種統一的硬性規定,帶有普遍性,不夠具體細化,很難適應每一個學科乃至每一個專業;而且對工作能力、水平、業績等軟指標較難掌握,特別是不同專業的技術水平和業績灘以用統一的指標衡量。在職稱評審過程中,評委都是各個學科的權威人士,但是他們對其他學科的了解畢竟會有一定限度,而且職稱評審工作相對評審內容而言,時間較短,評委就難以面面俱到詳細了解每一位評審對象的情況,對其工作能力、業績等軟條件更是難以準確把握,往往只能直接依據學校的評審標準,按照條條框框簡單地對其下一個結論。所以,這樣按照統一的評審標準模糊性的投票結果不能避免會出現一些偏頗。
(五)評聘不分家,聘后管理工作仍需加強。目前實行的仍然是評聘結合的原則,只要通過了各級評審,取得了相應的任職資,學校都會按其任職資格聘任,并兌現工資待遇,一般情況下是聘任終身制。這就使得教師在職稱晉升前后,工作的積極性有反差,對自身的要求也出現高低。學校今年開始實行全校教師崗位聘任,這是對職稱評審后加強聘任管理的一個新舉措,但是由于尚屬首次,所以仍然需要不斷加強對聘后管理方式的研究和深人。
四、探討解決高校職稱評審工作問題的幾點對策
職稱評審工作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不僅會損害我校職稱評審工作的原則性與公正性,更會對高校教師隊伍產生沖擊,不利于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從而會影響學校的穩定與發展。因此,針對我校職稱評審工作中的問題,認真思考,探索方法,不斷完善,使職稱評審工作程序更合理化、結果更公正化。
(一)改進職稱評審運作模式的探討實際上,高校職稱評審工作的核心應該是評審環節,申報材料的收集與審核都是直接為評審服務的。目前傳統的“串連式”運作模式過于強調各類表格填寫和材料審核的過程,加大了申報者和學校行政職能部門的工作負擔,偏頗了職稱評審工作的重點,降低了工作效率。現在,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的普及和高校“辦公自動化”的推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大幅度提高,各類辦公軟件的不斷出現和更新,已經為改進職稱評審運作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性條件。
(二)進一步轉變職稱評審工作的模式
1.“辦公自動化”下行政工作模式實現轉變。“辦公自動化”后,每一項行政管理工作都應在一個對應的信息化平臺上運作,如我校現有的科研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專項行政工作的信息化,在信息化辦公過程中,完成數據信息的增加和修改,并如實記錄在檔案信息中予以存儲,實現檔案材料的信息化,以方便查詢和統計。人事處作為一個綜合性部門,理所當然應該建立完備的人事管理系統,并且可以通過人事管理系統訪問科研管理系統和教學管理系統等,并直接調用存放在這些系統中的相關數據。如此一來,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
2.職稱評審工作模式的轉變在人事管理系統中單獨建立“職稱評審信息系統”,每位教師的年度考核結果、進修記錄、工作經歷和獎懲情況等都在該子系統中備案,同時將職稱評審中所需要反映的一切信息都設計到系統中,教師填寫完畢后能自動生成統一規范的文檔形式。那么教師在申報職稱時,只需要借助該子系統,便可以輕松完成填表工作,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做好“職稱評審信息系統”與教學管理系統和科研管理系統的信息共享,選取其中對職稱評審有用的信息錄人其中,日常中就進行不斷的補充記錄。在記錄信息時,認真核實其真偽,從而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從而使得“職稱評審信息系統”中的每一條信息,都是經過核實之后的有效信息。等到職稱評審工作開始時,在負責審核申報者申報材料時,只需要調用存儲在子系統中的申報人業績的歷史記錄即可,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重復性審核工作,減輕了工作負擔。可以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在評審階段,強化評審階段的各個環節,保證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
3.職稱評審新模式的改進環節
(l)減輕申報人的填表負擔由于申報者的所有工作業績都可以從職稱評審信息系統中查詢出來,并且信息系統可以自動生成規范性文檔,所以申報者可以很輕松的完成填表工作,由于申報者這些業績也都為記錄時核實過,所以只要是校內有評審權的學科,申報者就沒有必要再重復性地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
(2)將材料的集中審核轉化為日常審核由于職稱評審信息系統中存儲的信息都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已經完成了審核程序,人事處沒有必要在職稱評審階段再次集中地重新核實,只需要提供符合條件的歷史記錄即可。
(3)強化評審過程人事處應該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今后的發展規劃,制定明確、細化且可操作的申報條件和評審工作手冊,規范評審過程,真正把職稱評審工作的重心放在評審階段,并以此為核心來統籌其他各環節。
(三)新模式的特點
1.該模式建立在“辦公自動化”的基礎之上。利用了信息化辦公“資源共享”和“協同辦公”的優勢,簡化了繁雜的表格填寫工作與重復性的材料核實工作。
2.該模式突出了評審階段的中心地位。以評審工作為中心,申報、審核都圍繞著這一中心工作開展,有利于統籌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3.該模式下職稱評審各階段相互之間高效率的信息傳遞替代了傳統模式的單向信息傳遞,在簡化“申報”、“審核”等階段工作的同時,提高了申報材料的準確度和有效性。
五、關于推進職稱評審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強化崗位意識,引人激勵競爭機制,淡化“身份管理”,強化“崗位管理”,建立公正、競爭、開放、效益的職稱評審秩序。職稱評審要立足當下,籌謀未來,既考慮改善目前的師資隊伍結構,又要為以后的發展做好鋪墊,起到導向作用。
(二)按需設崗,形成合理梯隊必須深化職稱改革,建立激勵和競爭機制。實行按需設崗,逐步從身份管理轉到崗位管理。通過對所需或急需的崗位進行科學的設置,確定合理的比例,使正高、副高、中級、初級職稱等形成合理的梯隊,不僅有利于學科建設,促進學校整體的發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一幫二傳”,帶動整個梯隊水平層次的提升。
(三)嚴格評審條件,強化考核制度。根據學校的師資隊伍現狀和今后學校的發展要求,制定適用于我校的職稱評審條件,為即將參加職稱評審的教職工明確一個努力和奮斗的方向。同時注重對參評人員的綜合素質的考核,既要考察其教學水平,業務能力,也要考核其思想道德水平,細化年度考核的內容,做到真正全面的評價。
(四)加強監督,增加職稱評審的透明度將評審條件、程序等公示于眾,增加透明度,接受廣大教職工的監督,通過有力的疏通引導,使參評人員自覺做好準備,待時機成熟,一切便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同時,由于近幾年不規范的學術刊物層出不窮,應積極通過各種途徑,幫助教職工整理和規范學術刊物,讓教職工明曉各學科、學術刊物的級別,鼓勵向高層次高質量的學術刊物投稿。
(伍)加強聘后管理,嚴格考核合約管理聘后管理是推行全員聘任制有效運作的前提和基礎,是職務晉升、評獎、聘任的依據,是用人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證。聘后管理主要通過按聘約或聘用合同規定的崗位職責要求進行的履職考核。在考核中,應制定科學、明確、可操作的考核標準,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嚴格考核,建立考核檔案,通過履職考核,認真地甄別人才,慎重地作出聘或不聘的決定,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客觀、合理,并將考核的結果與晉職、分配等個人利益掛鉤,作為續聘、解聘的重要依據。在考核工作量時,要防止出現如“會干的不如會算的”現象。因此,我們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相應建立適合自已的簡便、實用、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和考核手段。
- 上一篇:機關單位職稱管理平臺構建
- 下一篇:高校老師職稱政策導向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