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浸入素質教育
時間:2022-09-08 03:51:28
導語:高中語文浸入素質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的長遠發展,以全面提高學生乃至全民族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為基本目標,以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為基本特征。語文學科是各門學科的基礎,理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素質教育的重任。
一、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011年新課改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么,何謂工具性、人文性呢?筆者認為,工具性無外乎字詞句篇、聽說讀寫、語修邏文(語法、修辭、邏輯、文采)等內容,屬于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中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重在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培養,偏重于智育的范疇,是為成才服務的。而人文性則指培養學生健康個性、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等方面的內容,是幫助學生建立精神家園的,屬于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側重于德育的范疇,是為“成人”服務的。二者缺一不可,更不能本末倒置,因為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人”,而不僅僅是造就“才”。那么我們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深挖文本的思想內涵。語文教學不只是為了培養人的交際能力,更是為了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但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很多老師只重視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對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和訓練,而對文本的思想內涵則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淡化了文本文化傳承的功用。這種重工具輕人文的錯誤做法,只能造就“智育腿長、德育腿短”的“殘疾”人。因此我們要重視對文本內容的分析,深挖文本的思想內涵,借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正確的人生態度,幫助其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如,《陳情表》中感人至深的孝心,《莊暴見孟子》內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赤壁賦》里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都會深深地影響學生,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重視對文本語言的品味。語文是通過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認真品味語言,使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還能受到課文所蘊含的思想內涵、人文精神的感染,并能最終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也就是說,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因素,不是教師刻意鑲嵌進去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從文本內部滋生出來的,是伴隨著語言品味、人本對話潛移默化地根植于學生心靈深處的。而在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在沒有反復閱讀文本品味語言的情況下,就抓住文本思想內容大肆拓展,結果把美德體驗變成了符號灌輸,把熏陶變成了說教,把語文課上成了政治課。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把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融合
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為特征的教育,這就要求必須把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有機融合在一起。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包含兩個方面的道理:一是教師要科學引導,二是學生要主動學習,二者缺一不可。這正好印證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但在強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常常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即過分強調學生主體性而使教師主導性弱化,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或無效。
1.擺正教師的位置。教師要一改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角色,把自己定位為主導者,即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組織就是要保障教學活動有向、有序、有效地進行;參與就是要適時地登臺和退場,展開師生對話,答疑解惑;引領就是要交給學生方法和技巧,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深處,破譯知識密碼。這樣,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才能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從而讓課堂成為心靈碰撞的樂園、共同分享的天堂。教師主導下的課堂既不是滿堂灌、全包辦的獨角戲,也不是胡導、亂導和誤導的一鍋粥,更不是大撒鷹、全開放的一盤散沙,而是收放有度、動靜結合的獲取知識、增長技能、提升思想境界的學堂。
2.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和諧、愉悅的氛圍中,才能使學生思維敏捷、精神飽滿、個性張揚,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其巨大潛能。因此,教師要真誠地關愛和尊重學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教師要真誠地愛學生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課堂上,老師和藹的態度,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話語,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喚醒沉睡的潛能,點燃智慧的火花,放飛成功的希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途徑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獨自學習為合作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究學習。譬如,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先獨自學習,再合作探究。這樣,知識的重難點就能在自學中發現、在探究中化解、在合作中掌握,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增長知識技能,而且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二者必須緊密相融,不能有任何偏廢。
三、“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相聯系
新課改要求我們要由“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教教材”是以教材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固本教學”,在這種理念下,教材是唯一的“孤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經”,教師只要照本宣科教完教材就算萬事大吉了。“用教材教”是視教材為“范本”、“引子”的,是以學生為本位,以培養能力、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人本教學”。前者是一個靜態的過程,目的在“教書”,后者是個動態的過程,目的在“育人”。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育人”。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這句話看起來很通俗,卻包含兩層深意。一是“教材是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一定是用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因此一定要講清講透并讓學生牢固掌握,否則是無法做例子的;二是“無非是例子”,“無非”一詞告訴我們,“教教材”只是基礎和手段,“用教材教”才是目的和關鍵。這也正如北師大劉錫慶教授所言:“編課本初衷,是為給學生的學習以示范、引路。這是‘一掬水’,課本之外還有大量可讀的‘江河湖海’,萬不可割斷‘一掬水’與‘大海’的勾連。”
1.優化學案設計。學案導學是我們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而學案設計的優劣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學案一定要站在教材編寫者的高度深挖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在緊扣新課標、尊重學生認知規律、博覽資料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根據難度、內容、形式的不同將知識分為識記類、理解類、應用類、拓展類四個等級,使教材所潛藏的資源得到充分挖掘。
2.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葉圣陶先生也曾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以上這些都強調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變被動接受知識的書呆子為主動獲取知識的善學、會學、樂學之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立足文本,適當拓展。楊振寧教授曾這樣評論中美學生:“中國的留學生,學業成績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識面不夠寬;還有就是膽子太小,覺得書上的知識就是天經地義的,不能隨便加以懷疑,跟美國的學生有很大的差別。”他的話提醒我們,在唱好“教材”重頭戲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延伸,對培養語文素養是很重要的。一是作家拓展。同一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會有所不同,可讓學生比較閱讀。如學清照晚年詞作《聲聲慢》時,比較閱讀其少女時代作品《如夢令》和青年時期作品《一剪梅》,可以讓學生理解不同的詞風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個人遭遇的密切關系。二是主題拓展。同樣的主題在不同的作家筆下,往往會有著不同的個性和面孔。在教郁達夫《故都的秋》時,可以讓學生比較分析它與《沁園春•長沙》、王維《山居秋暝》中秋景的不同,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三是文體拓展。在學習馬丁•路德•金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同題演講,目的是讓其鞏固掌握演講詞的特點,學會知識遷移,培養其口語表達能力。四是方法拓展。學習《祝福》時,聯系小說對祥林嫂初到魯鎮、再到魯鎮、淪為乞丐時的三次肖像描寫,讓學生用肖像描寫的方法寫一個刻畫人物的片斷,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當然,也有個別教師淡化教材,他們往往在教材上蜻蜓點水般虛晃一槍,在沒有教好教材的情況下,就急于“用教材教”,大肆拓展,這種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做法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到頭來只能是“水干木死”。因此,我們既要依托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既要超出教材,又不能脫離教材。要盡量做到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讓學生既掌握知識,又增長技能,這才是科學的教材使用觀,并與素質教育的精髓相吻合。
- 上一篇:語文教學中提升自身素質
- 下一篇:語文教育中培育審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