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高職語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5 08:36:14
導語:醫護高職語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全國各高校在語文教育方面實施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有的高校把其列為非中文專業的必修課,有的高校將之列為選修課,隨意性較大,語文教育在課程設置中所占權重呈現邊緣化,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醫護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具有專業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特征,這就體現了語文教育在醫護高職院校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
一、語文教育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語文,那語文的內涵是什么呢。簡而言之,語文以語言為基礎,以文學為核心,以文化為延伸,涵蓋口頭與書面兩個層面,它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是我們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基礎。一個人只有在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和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語文是我們學習的基礎,更是我們要繼續學習的工具?!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文不僅是為了達到會利用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會和人進行溝通,還要達到教育最終的目的——育人,讓學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大學語文教育的宗旨在于通過文學藝術形式傳承文化。文學即人學,是人心之學,展現出社會生活中各類人的思想情感、內心世界的學問。因此,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利用文學引導學生認識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了解如何辨別各種信息的真偽,如何抵御各種利益遍地跑的誘惑,幫助大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了解社會、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通過對大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的培養,還可幫助他們對周圍的人和事有正確的認識,促進人際溝通交往,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二、醫護專業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特殊要求
在醫學這一行業中,醫學是以“人學”為基礎的,其本質原因是:在醫護這一領域中,病人群體與家屬群體在疾病中飽受折磨,需要各種藥物的治療與精神安慰。這就要求醫護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將專業性和人文性相結合,即學生既要有過硬的醫護專業知識,又要有較高的醫學語文素養——有一顆仁愛之心,即要培養醫護學生熱愛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病人的理性思維,要有高尚的倫理道德觀和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觀念,社會對醫護行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要求也更高。在生活與工作里,如果念錯或寫錯一個字、詞、句,也許僅僅會遭到嘲笑,一笑置之,然而醫療無小事,在治療病人的時候,一字之謬,將失之千里,最嚴重的時候能夠導致重大的醫療事故。例如:一名護士在輸液之前,需明確且確認患者的姓名,“是李南(黎嵐)吧?”患者答復說“是”以后,通過輸液瓶向患者注射藥水。經過十分鐘以后,這一患者極為不舒服,抽搐不止,護士拔針之后,找到醫師,經核查,患者對已輸入的藥物過敏,在極力搶救之后,死亡。細致調查所得到的結果是,當天下午,兩名名字相似的患者先后入院,護士因普通話不標準,l和n區分不清。一個生命的消逝告訴我們,醫護工作者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護技能,還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高尚的職業道德,較高的語文素養。隨著生命學與人類學的高度發展,醫學與護理模式的不斷優化,其護士的工作已超過傳統的打針與發藥方面的局限,護士需不斷地提高技能與技術水平,并且需掌握護理心理等方面的復雜技能,從而使患者恢復身心方面的健康。同時,醫護工作者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能夠深層次地掌握患者的身體與心理方面的健康情況,提供準確的診療方案,使患者的痛苦減輕,使護理與醫療行為提高成效。這就要求我們的醫護工作者必須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在日常醫療護理中,醫護工作者的言語交際與溝通分為以下層面:第一,患者與家屬之間;第二,醫護工作者之間。表達的手段可分為以下層面:口頭和書面;針對病人及家屬以口頭表達為主體,醫護工作者之間除口頭表達之外,要撰寫計劃與總結,記錄會議與會診情況,擬定交班的報告與病歷,詳細地記錄護理情況。運用準確的表達與溝通手段主旨目標是:提高治療護理效果,讓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三、語文教育在醫護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的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矛盾凸顯,在各類媒體中,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其本質原因是:醫護工作者與患者之間未進行有效地溝通,其溝通的渠道有待于暢通,溝通的頻次有待于提高;要相互信賴,同時醫護工作者要履行告知與精心照顧患者的責任。醫患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需要我們客觀地分析其獨特的特性,并在醫護高職院校時就加強對醫護工作人員的培養。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醫生有三大法寶:第一語言,第二藥物,第三手術刀”,歸根結底,最佳治愈患者的工具是有效的溝通,語言是第一法寶,是醫護人員最重要的法寶。醫護人員的“說”具有其職業特性。說話清楚明白,是醫護工作者在表達與溝通時最基礎的要求;在臨床的過程中,醫護工作者要清晰地表達意愿與訴求,從而使治療的過程有條不紊,將醫療事故扼殺在搖籃之中。醫護工作者要不斷豐富經驗,關注語言的藝術,使患者與家屬群體及時了解病情,打消病人的焦慮,把病人的心態往積極健康方面引導,得到病人的配合治療,有利于病人的康復。當然,這種說話的藝術除了來源于對病人心理的了解,還要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總之,在溝通的過程中,語言的表述在溝通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病人及其家屬這一特殊的溝通對象,要求醫護工作者要具備良好的素質,極高的語言修養水平,即基于理論層面,語言具備科學性與專業化,同時注意保密隱私,同時要耐心而專注、有親和力。病人及其家屬和健康的人心理不同,情緒易變,是不好“伺候”的對象,這不好伺候的對象遇上有情緒變化的醫護人員容易形成醫患方面的沖突與矛盾,對治療護理工作的促進產生負面影響;所以醫護工作者的語言要具備較高的語文素養。醫護人員的“寫”也有自己的專業要求。在日常醫療工作中,醫護人員主要寫的是病歷,病歷書寫要求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是寫作能力在醫療實踐中的綜合應用。但部分醫護人員所寫病歷將病人的病情敘述得模糊不清,主次不分,字跡潦草難以辨認,錯別字多等。很顯然,要解決醫護人員這個問題,需加強對醫護人員的讀寫訓練。針對以上分析的醫護人員的特殊職業語言要求,要提高醫護人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達到其專業語文素養要求,必須通過系統而扎實的語言文字和讀寫訓練,這就要求醫護高職院校的語文教育要重視對醫護專業的學生加強語文素養的培養,重視語文教育的作用,將語文教育與醫護專業相結合,開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提高醫護工作者的語文素養,讓培養的醫護人才更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郭建靈.PBL教學法在中職醫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2]盛群偉.服務型高職院校學生語文素養目標及教學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3]程新泰,何軍.醫護人員的語言狀況分析及其對醫科院校語文教學改革的意義[J].煤炭高等教育,2002(3).
[4]王麗靜,吳寒,張金偉.加強醫學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J].職業技術,2014(170).
作者:黃佳 單位: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多媒體輔助幼兒英語教學分析
- 下一篇:傳統語文教育人文內涵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