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語文教育人文內涵及價值
時間:2022-01-15 08:41:11
導語:傳統語文教育人文內涵及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道德信仰、人文情懷和民族精神構成傳統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蘊涵在傳統語文教育中的人文內涵從根本上塑造華夏兒女的民族性格與內在精神。道德信仰鑄就我們民族之靈魂,人文情懷堅守華夏兒女之神韻,民族精神更是挺起中華民族之脊梁。發掘與傳承傳統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對當下語文科"人文性"的理解與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傳統語文教育;人文內涵;當代價值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1]這一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當下語文實踐教育中廣泛存在的“重工具,輕人文”現象,避免了語文學科課程性質的人文性與工具性之爭。當下的語文教學實踐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指導下開展與落實。加強課程與教學的人文———文化教育色彩,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整體改革的一大特色[2]。但課程標準對語文科的人文性并沒有給出具體的闡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也是語文科人文性的集中體現。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仍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其豐富的內涵需要我們在幾千年的傳統語文教育中去尋找與豐富。中國的傳統語文教育一般是指清末以前的語文教育體系,文、史、哲及倫理道德等不分科且混合在一起的教育體系,這些教育活動的基礎又是以識字、閱讀和作文教學為主的語文教育,致使中國古代教育史實質上就是一部語文教育史。傳統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指的正是在華夏民族千百年一脈相承的文化基礎上,在傳統教育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形成的精神堅守。蘊涵在傳統語文教育中的人文內涵旨在塑造人之道德自覺,落實人之價值歸屬,是傳統思想精髓的最高表達,也是當代語文所倡導的“人文性”的淵源所在。我們期待探索其豐富內涵,找尋其穿透歷史、照耀未來的人文光芒。
一、守道德信仰之靈魂
傳統道德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靈魂,在維系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秩序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在道德迷惘、信仰缺失的今天,追尋傳統道德信仰,發掘傳統的力量顯得尤為迫切。(一)“仁愛”:傳統道德信仰的核心德化思想的系統化與全面普及,則應追溯至先秦諸子時期私學的興起及孔子“仁學思想”的提出。孔子把春秋視為禮崩樂壞的混亂時期,提出復興周禮,以恢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傳統禮教與社會秩序。復興周禮,但不完全因襲周禮。孔子為復興周禮,對其進行了傳承和發展,把“仁學思想”當作禮的補充。“克己復禮為仁”,它強調自覺、主動的自我約束,是一種主觀化的道德修養與準則。他對仁學思想的系統發揮構成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更是我國千百年傳統德化教育及民族信仰的精髓,更為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何謂“仁”?孔子在《論語》中對“仁”進行了全面的闡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仁”是一種全面的道德行為。就統治者而言,孔子要求統治者要施行仁政,“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就個人而言,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教導我們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顏淵》)。(二)“中庸”:傳統道德信仰的最高準則“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傳統的圣人君子教育講求中庸之道。孔子認為中庸是一種最高的德性,是道德信仰的最高標準。“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遺書》卷七)”中庸之道,講求不偏不倚、以不變應萬變,它強調方法的靈活與心態的平和。中庸講求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至誠盡性。“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開篇就指出人們在自我修養之時,要堅持自我教育、自我批評、自我約束。同時,《中庸》傳承并發揚《大學》的絜矩之道和孔子的忠恕之道,繼而提出要“以人治人”。教誨人們推己及人,用真誠寬容去感染他人、影響他人。“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主張只有始終秉持至誠的原則,才能充分發掘人的善良天性,才能感召萬物,達到至善至仁的境界。(三)“至善”:傳統道德信仰的最高境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禮記•大學》)。在《大學章句》中,朱熹對《大學》這一開篇之詞進行了詳細闡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牽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親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由此可見,止于至善,是一種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大真、大愛、大智、大誠的具體體現,是一種由自我到超我的升華。“大學”為修身之學,是傳統德行教育的最高追求。《大學》中核心的“三綱八目”則是實現“至善”的具體標準。“三綱”即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則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先賢告誡世人,止于至善當堅持以修身為本,以三綱八目為標準,做到時時自律、自省。道德信仰是古代教育的核心,也是古代語文教育的主要內容。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無論是國學還是鄉學,語文教育所蘊涵的道德教育內容非常豐富。從啟蒙教育的教材《三字經》《幼學瓊林》,到文學教育中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教,乃至科舉制度下的經學教育,所有這些古代語文教育的內容,無不蘊涵豐富的道德教育的內容。教育是為了讓人更富有、更聰明、更高尚,為了人的價值實現,為了人的潛能的充分開發,為了人更完美[3]。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當代語文教育要堅守傳統道德教育之靈魂,使傳統道德教育之精華在今天的語文教育育人功能中得到最充分的彰顯。
二、守人文情懷之神韻
(一)悲憫仁愛的價值觀念孔子的“仁者壽”(《論語•雍也》)告誡我們要常懷仁愛之心。愛人,必先自愛。“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自愛,仁之至也;自敬,禮之至也。未有不自愛敬而人愛敬之者也。”(《法言•君子》)可見,自愛是愛人的前提。“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自愛,然后愛親友,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愛人”的最高境界則是能推己及人,愛所有•89•人,體現出對生命的悲憫與博愛。“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主張“泛愛眾”,愛一切人。這種至善的生命意識和人文思想頗具人間大愛的氣度與情懷,彰顯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普世價值。(二)“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是我國古代先賢莊子最核心的思想。第一,強調順應自然,以自然的態度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人類應回歸自然,敬畏自然,追求超然的境界。第二,講求與世無爭,講求“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厚德載物,上善若水”,體現自然、寬容的處世態度。第三,追求清靜無為,領會“處無為之事,行無言之道”,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天人合一”所倡導的和諧生態觀念,與我國當下所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不謀而合,對于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敬畏之心具有重要的意義。(三)“天下大同”的思想格局“天下大同”是天道精神的體現,是傳統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禮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近代康有為《大同書》也提出“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構想。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之景更是滿足了世人對“天下大同”的美好想象。而從“天下大同”的思想格局來看,它的提出無疑是先賢開闊視野、博大胸懷的最高體現。從小國寡民到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從閉關鎖國到深化合作、休戚與共。在經濟和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和人、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變得空前密切,世界各國、各民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雖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浸潤在中國傳統“大同”思想中充滿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崇高理念與精神,則展現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歸宿,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是當今全球化核心內涵中最寶貴的價值觀,理應得到我們的重新解讀與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雖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浸潤在中國傳統“大同”思想中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崇高理念與精神,則展現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歸宿。古代詩詞散文無疑是人文情懷在當代語文教育中最常見的載體。而在當下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詩詞中人文情懷的感知與領悟時常被忽略。改變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訓練,在語文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尋求平衡,讓蘊涵在語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懷指引學生的未來,無疑是當代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三、守民族精神之脊梁
(一)愛國主義培養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與愛國精神一直是我們教育中的主流思想。傳統語文教育蘊涵了非常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春秋》是我國儒家經典之一,被視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起源和集中體現。《孟子•滕文公下》載:“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可見,《春秋》是國家統一之良策,蘊涵其中的“尊王攘夷”之民族大義對華夏民族影響深遠。當齊國進犯魯國之時,孔子教育學生:“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教導學生當為國家安危挺身而出,告誡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壯語,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擲地有聲,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舍身取義的愛國精神與家國情懷。而近年來,民族分裂主義此消彼漲,國人損害國家利益的言行層出不窮,愛國主義教育也在眾多煽動性的不良言論中受到沖擊。凝聚在民族血脈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急需被喚醒,語文教育應當借助傳承于傳統語文教育中的家國情懷,主動承擔起這一份責任。(二)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也是古代語文教育所蘊涵的重要人文價值。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僅有的歷史、文化延綿不斷的國家。這和流淌在國人血液中的強烈民族認同感是密不可分的。秦始皇一統六國后,大一統的思想越發鞏固。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華夏兒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深刻感受到國家的統一才是民族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又一首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贊歌。歷史證明,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是必然趨勢,中華兒女當樹立信念、團結進取。中華文化向來以“和”為貴,追求“親仁善鄰”,中華民族更是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古代圣賢教育學生和世人要與人和善,“和”是世間一切事物有序運轉的基本前提,天時、地利二者皆不如人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中庸》也對“和”進行了詮釋。而“兼愛、非攻”的和諧思想更是墨家思想的精髓。當今,世界各國越來越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諧、和平無疑是國際秩序得以有序運轉的首要前提。(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作為一個擁有悠久農耕文化的文明古國,“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和倫理精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華夏兒女千百年來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孔子教育自己的學生要做到仁、知、勇,將“勇”作為君子必備的精神品德之一,教育學生真正地勇者無所畏懼。中華民族根本的精神動力就在于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古老的哲學典籍教會我們要艱苦奮斗、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廢、輕易言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告誡后人要鍛煉自己堅強的意志。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危機意識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剛毅精神,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的堅守與傳承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續的根本保證,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與目的。因而,當下的語文教育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更應該注重發掘語文科的人文內涵,在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用傳統民族精神培育學生的健全人格,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打下厚實的人文底蘊。人生來就在傳統之中。過去的歷史傳統決定著當下的社會現狀,對過去歷史傳統的發掘、感悟與傳承更將指引民族的未來。從先秦至今,語文教育源遠流長,貫穿歷史,閃爍璀璨光芒,傳遞人文情懷。從先秦語文教育的濫觴到明清古代語文教學的終結;從“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道德自律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從“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無限悲憫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博愛。歲月流轉、朝代更迭,但貫穿傳統語文教育的文化精髓、人文堅守是共通的。道德信仰鑄就了我們民族之靈魂,人文情懷堅守住華夏兒女之神韻,民族精神更是挺起了中華民族之脊梁。我們期待傳統語文教育中閃耀的智慧之光能照亮當下迷茫浮躁的社會,指引當下的語文教育早日撥開迷霧,柳暗花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2]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77.
[3]張楚廷.教學論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7.
作者:張攀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
- 上一篇:醫護高職語文教育論文
- 下一篇:城鄉小學語文教育公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