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語文素養論文
時間:2022-05-14 05:18:00
導語:農村學生語文素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語文課程資源的平臺上,鄉村學校在條件性課程資源方面處于弱勢,但在素材性課程資源方面有著自己明顯的優勢。《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綱要》指出:“要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因此,我們鄉村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農村特有的課程資源,彌補農村教學資源的不足,縮小城鄉課程資源的差距,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教師怎樣做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呢?
一、充分利用學校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每所學校的課程資源都是豐富的,但不少教師卻白白地浪費這些有用的課程資源。那么,教師怎樣開發學校課程資源,使學校變成不只是學生讀書的地方,而且是學生生活地方呢?
1、廣開思路,開發有限設施的多種功能。
在新課程的改革過程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根據各地和各學校的實際,廣開思路,靈活多樣,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開發有限資源的多種功能。以語文課程與科技活動課程為例,在科技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科技作品的多種功能。如,第十冊《理想的風箏》這一課中講到:他的風箏各式各樣……于是老師把學生們在科技活動課上精心制作的風箏請上了課堂:有最簡單的“屁簾兒”,也有三四米長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組成的風箏……。
2、激發熱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
孩子們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思維,獨到的見解,已獲驗證的成功的學習方式,自己的游戲等都有可能成為教材“二次開發”的契機。如《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學完后,有個學生不解地問:“青蛙什么時候出來呀?”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并不熟悉青蛙,但在農村青蛙是常見的“有益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于是,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興趣作業:搜集有關“青蛙”的資料,可以親自去田里看看,可以問爸爸、媽媽,也可以找找有關“青蛙”的圖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經過搜集,同學們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點,還知道了青蛙小時候是蝌蚪,是人類的好朋友,要好好保護它等等的知識。
3、結合實際,開展豐富的課余活動。
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多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可見,新課程強調以活動教學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全體性活動中發展自己的情感、態度、知識和能力,在實際的環境中學語文、用語文。如我校積極創造條件,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紅領巾實踐基地”即是其中一項特色活動,其包括“紅領巾小記者隊、紅領巾導游隊和紅領巾小攝影隊”,為學生開拓了施展個性的空間。
二、合理利用家庭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事物的存在同發展必然同其所在的環境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同樣,學生的發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無處不在。我們在使用學校資源的同時,還要發現、利用家庭課程資源。
1、結合農家中的課程資源,使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結合。
孩子們生在農家,長在農家,對農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過了,對它們的外形特點和生長過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對城里的孩子也許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體。”的表面。記得去年我的表姐帶著她12歲的女兒到鄉下探親,她女兒指著路旁的禾苗問道:“媽媽這些水草為什么長得這么整齊啊?”同行的人不禁開懷大笑,這也許是她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緣故吧。而禾苗在我們鄉村田野隨處可見。當教到一冊識字㈠第2課時,文中的“禾”就可以結合學生所見,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外形特點以及種植方法(為什么要“整齊”)等。實踐告訴我們,鄉村孩子的見聞也不少,鄉村特有的生活和學習語文結合起來,就能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2、憑借學生的經歷體驗,使理解課文與切身感受相結合。
學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課程資源。他們有特殊的生活經歷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見聞、探險、急救,失學、父母打工、家庭離異,山崩屋塌……,也有做農活,捕魚、逮鳥、種蔬果的體驗和收獲。這些經歷和體驗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能力的鍛煉、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利用,把學生的這些經驗同課文的感悟結合起來。如第九冊第5課《挑山工》一課中講到“登山的時候,他們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每轉一次身,扁擔換一次肩。”城里的孩子對挑山工為什么這樣做不易理解,農村的孩子有的做過活,挑過擔,還能講述自己是怎樣做的,課堂上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談“這樣曲折上登,才能使掛在扁擔前頭的東西不碰在石階上,還可以省些力氣”,就能體會挑山工這樣登山的巧妙,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引發學生的純真情感,使文本對話與心靈交流相結合。
鄉村的人際交往相對城市而言更為純真,更具有人性化。類似于《少年閏土》中“看瓜刺猹”的農趣,“鄉村孩子”的農心,“鋤禾日當午”的農活,無不隱藏著鄉村學生純真的情感,作為教師,就應當善于發現每一個可能涌流無限生機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學生的真情實感。鄉村里的人們有“桃花源”式的綠色交往、張揚人性的交往,學生可以敞開心扉純真表達,因此更容易使文本的對話與自我的心靈碰撞融合,升華,在口語交際表達中更具“純凈”的語境優勢。
三、積極開掘社會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社會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與傳統教科書相比,課程資源是豐富的、大量的,具有開放性的,它以其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給學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調動學生各種感觀參與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是傳統的教科書所無法替代的。
1、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用語文”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增長點,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至關重要。教師應鼓起熱情,給予關注,給學生作現場引領,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資源,讓學生實實在在去做,以實踐代替想象。如在學習十一冊口語交際《小記者》時,可讓學生以小記者、小調查員的身份去對一些有特色的農民企業家、茶農茶王、菜農大戶、教育世家等進行采訪、調查和研究,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采訪茶王時,記錄下茶業的現況和茶農對學生的寄語,并以小傳記的形式寫出茶王的坎坷的創業經歷。這樣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就不是無源之水,就能切實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2、開發利用農情農俗,培養學生愛鄉情感。
作為農村小學,應當讓學生了解并熟悉農業生產,培養學生熱愛農民、關心農業、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每個地方的農業發展狀況各不相同,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報道空間。教師可組織學生拍攝富有“農情”的照片,撰寫關于“農情”的報道。在深入農村生活、具有切身體驗的基礎上的作品,顯示出十足的“農情味”,從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經濟,文化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教學《難忘的潑水節》時,教師可以“節”為點,引入到各種“節”或“俗”的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交流過節的習俗,學生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還藏著這么多知識,他們表現了極大的學習熱情。
3、積累運用農諺農語,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新課程強調語言積累,積累語言的途徑、渠道很多,農民群眾的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諺語、歇后語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如在學習第八冊《積累•運用八》“讀讀背背”,時,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讓學生虛心地問長輩請教,收集這樣生動的語言。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到閱覽室圖書館查找,把“農語”抄下來。教師選擇恰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還會使學生的習作富有“農味”,具有個性特征和鄉土色彩,進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努力開啟自然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課標》中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因此教師要增強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讓課程開發領域“寬”起來,地域優勢資源“熱”起來,活性的課程生長點“鏈”起來。
1、欣賞自然景觀,培養美好情感。
千年古邑安溪,物華天寶,人文薈萃,素有“龍鳳名區”美譽。境內名級文物保護單位七十余處,如景跡非凡的清水巖,巧奪天工的清風洞,氣勢恢宏的洪恩巖……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整合,廓出一個生生不息的獨特文化圈。這些都是新課程改革下最具優勢的課程資源。如在學完《圓明園的毀滅》、《鏡泊湖的奇觀》等風景篇后,為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愛家鄉、保護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課外延伸。將小鎮劃分為交通、旅游、田園風光等幾個方面;再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運用圖片、文章等形式分別對這幾方面進行特寫;最后讓學生的作品張掛在校園的展臺上或編寫成特寫集,通過小導游隊進行交流、宣傳。有學生介紹如下:“我校座落在蓬萊鎮上,這里既有美麗的高山田野,清純的小溪流水;還有遠近聞名的優美景觀——清水巖。清水巖,依山而建,面臨深壑,氣勢磅礴,巍峨壯觀,山水奇秀,風景幽雅,常在茫茫霧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萊仙境”而蜚聲海內外。現清水巖已被列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我真為此感到自豪。”這樣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外自然資源,結合校本課程,開展一系列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保護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2、開啟礦產資源,了解資源狀況。
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未來跟我們息息相關。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可結合課后習題,引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我國資源狀況,挖掘地方優勢資源。如官橋美觀耐用的石板材、劍斗豐富的煤礦資源……讓學生收集資料,先說一說,談一談,再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親身感受、體驗它們的采集、加工、制作過程,最后以各種形式描述和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感受。這樣既使為學生對地球的無私和礦產資源的有限深入理解,又能體驗到社會勞動的價值及安全問題,認識到有限資源應有節制地開采,在開采礦產資源的同時注意保護生態環境,達到學習語文與關心人類發展狀況相結合。
3、引用傳說故事,感悟傳說內涵。
第十冊《月光曲》寫到“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本文通過描寫《月光曲》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傳說故事,把貝多芬對窮苦人家的友善與同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傳說”成了生成“課程資源”的一個亮點。鄉村學生生活純樸真實,在他們的身邊積淀著不少耐人尋味的傳說故事。如:安溪茶鄉自古來家喻戶曉的“烏龍茶傳說”,清水巖“枝枝朝北樹”的傳說,清水祖師陳普足廣行善事的傳說……教師可讓學生深入農村,向年老的長輩、鄰里鄉親詢問,收集民間傳說故事,再進行整理、編寫、交流,開展以“傳說故事”為主題的活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優化組合,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管理科學。我真佩服佛祖的管理藝術。”這是學生由清水巖傳說——“彌勒佛與韋陀”的故事有感而發。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師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需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教師也是一種獨特的課程資源,那睿智的談吐、豐富的社會閱歷、廣博的文化知識、真誠細致的人文關懷、獨特的人生感悟……都是學生終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資源。讓我們在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中,也不斷地發展我們自己,塑造我們自己,超越我們自己,讓我們的鄉村語文教育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真正地有效地提升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 上一篇:財政監督職責建設交流材料
- 下一篇:財政管理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