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范文
時間:2023-11-24 17:18: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新農合工作;管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以有效減輕農民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提高農民健康上水平。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中還是出現不足之處,現將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建議如下:
一、加強規范管理,確保基金運行安全
一是要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中存在的超支風險問題,要在認真回顧分析的基礎上,找準原因,對癥下藥,通過科學測算、合理調整制定補償方案、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診療行為、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強費用監督監測和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等手段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安全,杜絕基金超支風險和隱患,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康運行。二是要進一步完善補償政策,在認真研究分析上半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情況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各省已出臺的指導意見和方案要求,合理調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補償政策,保障參合農民受益水平最大化。三是要做好參合籌資工作和落實財政補助資金,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切實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管理
各地要針對當前基金監管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深入研究,積極應對,繼續加強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監管力度。一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各項基金管理措施,完善和規范基金管理制度,統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核算方式,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加強基金日常核算對賬工作,確保基金賬目相符。二是提升業務經辦水平,提高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貫徹落實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項政策規定,確保上制定的有關政策能夠真正落地,保持好政策的合理性、一致性、公平性;另一方面,省級和州市級加大培訓力度,重點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基金監管、支付方式改革和大病保障等政策理論進行廣泛培訓,提升管理經辦隊伍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三是強化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監管,進一步加強對民營和鄉村兩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
三、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力度
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地區繼續推行以門診總額預付和住院床日付費為主,住院總額預付、單病種付費、按疾病診斷分組付費相結合的復合支付方式,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支付方式由單一付費方式向混合支付方式轉變,促使醫療機構調整醫藥費用收入結構,控制過度用藥、過度檢查等,實現規范服務、控制費用的目標。進一步深化內涵,使支付方式改革有創新、有突破、更精細,能積極引導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和服務模式轉變,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和基本藥物制度的順利實施,在規范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遏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有效減輕農民就醫負擔,合理利用衛生資源,促進醫療質量提高等方面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
四、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即時結報率
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保障機制,在管理機構、經辦人員、工作經費、硬件維護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康穩步運行。省級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建設支撐平臺,對陳舊老化、運行速度慢、存儲量不足的必要設備和設施等進行及時有計劃的更新換代,并爭取努力實現早日與國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平臺的對接。在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即時結報方面,要加強與相關制度的銜接,省級和各州、市級都要不斷改進和完善補償結算程序,進一步推進參合群眾在省級和州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即時結報工作,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高即時結報率。
五、切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
千方百計地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是緩解農民群眾看大病難、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讓病人流向趨于合理和緩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壓力的根本途徑,各地務必高度重視。一是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區域衛生資源,建立多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體系,保障農村居民看病就醫的可及性。二是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按照“征足用地、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留有余地”的原則,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另一方面,要通過改革和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實行更加切合實際的農村衛生機構人員招錄政策,盡快充實農村衛生隊伍,加強在職人員培訓,改善醫療服務條件,提高服務能力。三是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以大力推行“縣鄉一體化管理”和“鄉村一體化管理”為重點,改進完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努力解決看病難問題,讓廣大農村居民都能夠“病有所醫”,并且就地就近享受到優質的基本醫療服務,更好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健康發展。
作者:王金偉 單位:云南省鶴慶縣云鶴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公司
合作醫療是由體現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等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保險公司可根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業務的特點,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發揮保險公司的社會管理功能。
一、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險公司發揮較為成熟的醫療保險管理經驗。保險公司在費率厘定和風險管理方面具有優勢,善于對征繳補償標準進行測算、擬訂合理的征繳補償標準和辦法,進行賠償額度的設置。發揮理賠管控的專業優勢,有效防范道德風險。通過成立專門的農村醫保業務管理中心,選聘醫保專管員派駐各定點醫療機構,負責參保人員的政策咨詢、資格核準、住院登記、轉院管理及現場現金結報支付等工作。利用保險公司的業務網絡系統和專業人員的優勢,在業務管理中心和各定點醫院間建立遠程審核結報網絡平臺。業務管理中心建立數據庫.各定點醫院設立工作站,專管員對結報人的醫療費用進行初審,然后將數據傳輸到業務管理中心,業務管理中心即時核準。農村醫保專管員制度和遠程審核結報網絡平臺的建立,縮短了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的距離。業務管理中心通過制定支付管理、專管員培訓與管理、檔案管理及信息數據管理等辦法,規范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可積累農村保險經驗數據,便于保險公司設計和開發有針對性的農村保險產品及拓展農村保險市場,實現保險公司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
(二)有利于政府發揮指導和監督職能,實現政府職能從辦農醫保向管農醫保的轉變。政府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辦公室,負責監督業務管理中心的基金運作情況和各定點醫療機構參保病人的醫療行為。加強對農保基金的監督,真正做到農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衛生行政部門不參與農保基金的運作和結報補償等日常性事務工作,只負責監督管理和政策的調研與完善,真正實現監督管理與具體經辦的分離。
(三)為群眾提供便捷專業的補償支付服務。保險公司的參與可提高農民健康保障水平,解決廣大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使農民體驗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增強農民群眾的參保意識,有利于提高農民的參保率,有利于改善政府和群眾的關系。
二、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方式
我國建立新型農村醫療制度的困難在于資金的缺乏,農村在進行稅費改革后,作為鄉鎮政府重要財政收入來源的農業稅被取消,財政資金大幅度減少,有限的資金在維護公共衛生投入方面政府的力量就顯得非常有限。而對保險公司而言,占據我國人口70%的農民卻還是一個尚未打開的潛在市場,保險公司向農村市場的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及責任保險必然可讓保險公司與農民實現“雙贏”。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委托管理”模式。保險公司采取基金管理方式,向政府收取一定額度的管理費用,按照政府確定的補償方案為參保農民提供醫療費用補償服務,不承擔新農合基金的運行風險。在具體操作中,根據是否使用保險公司指定條款,又可包含“基金條款”和“委托協議”兩種不同做法。這種模式下,保險公司為政府提供新農合補償費用支付服務,實現新農合“管與辦”的有效分離,有利于基金安全;而保險公司自身不承擔基金管理與運作風險,有利于規避政策風險,是目前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試點工作的主流模式。
(二)“風險管理”模式。完全按照商業保險規律運作,根據雙方協商確定保費和補償標準,保險公司為參保農民提供醫療費用補償(報銷)服務,承擔新農合基金的運營風險,自負盈虧。這種模式有利于發揮商業保險的保障功能,調動經辦公司在風險管控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新農合向公平與效率的方向發展,但鑒于國家有關政策限制,目前僅限在個別地區進行初期探索。
(三)“風險共擔”模式。為提高公司經辦管理效率,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在“基金條款”委托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雙方約定按一定比例,分享新農合基金盈余,共擔基金虧損風險。這種模式具有平衡機制,結合了前兩種模式的優勢,有利于調動雙方共同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但難以確定雙方的法律、經濟關系,具體操作相對復雜,保險公司面臨較大風險。
三、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積極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與主體。雖然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中農民的應繳費用降低了,減輕農民的義務,但農民做為此項制度的核心地位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上世紀90年代由衛生醫療部門主導重建農村合作醫療時,由于制度設計的問題,導致資金缺乏并造成沒有給參保農民報銷醫藥費的現象。因此,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積極性不高。
(二)政府和監管機關尚未完善制度保障。目前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還缺少政府有關的法律、稅收等方面政策法規的基礎支持。政府沒有出臺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沒有明確的鼓勵性稅收優惠制度安排。保險監管機關對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建設的產品開發、精算技術標準、基金運營管理、盈虧核算方法等缺少相應的保險法規和監管政策的規范與支持。
(三)保險公司缺乏經驗和動力。首先,目前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缺少針對農村地區整體人群的衛生統計數據或經驗數據的積累和儲備。長期以來,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情況的統計工作一直未能全面建立,沒有詳實的統計數據儲備,導致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建設的保險費率厘定缺乏科學數據支持,無法確定合理的標準費率。其次,新農合建設遵循的不贏利原則,迫使保險公司對于服務“三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缺乏長期的動力支持。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建設往往只能寄托于參與新農合建設所帶來的農村保險市場開發的潛在附加效益。再次,對醫療機構在醫療費用使用上的管控,保險公司無法真正做到對醫療機構的有效監督,往往只能依托政府的監督。最后,保險公司普遍缺乏長期開拓和服務農村市場的經驗,對保險公司來說往往缺乏針對新農合業務的風險識別評估、服務流程、業務系統網絡,沒有針對這個特殊市場的配套人才、制度、流程和技術支持。
四、對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黑板報及發放宣傳資料等,搭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平臺。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選擇參保受益農民的典型事例進行報道,努力提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農民心中的地位。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自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二)加強對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指導和監督。衛生行政部門是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主管單位,衛生部門和保險監管部門應對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行指導和監督,規范工作流程和服務標準。共同總結經驗,不斷提高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使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作模式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篇3
關鍵詞:企業文化 建設 農村信用社
思想政治
丘吉爾說過“我寧愿失去一個印度,也不愿失去一個莎士比亞。”可見文化的重要性。就像它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一樣,文化對于企業至關重要,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所在。企業文化是企業信奉并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理念、精神、行為方式和形象表現的總體。企業文化是引領企業健康發展的旗幟,是凝聚企業員工及各利益相關者的紐帶,是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隨著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深化,必然會帶來員工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多樣化,給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一定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因此,建設有利于農村信用社改革、改制和整體發展的企業文化,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和緊迫的任務。這將成為農村信用社走出困境、防化風險、穩健經營的必然需要。
1.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助于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創新,將有助于增強農村信用社的凝聚力
企業文化的特點不是灌輸,而是通過以文載道,以文化心,使員工自覺自愿地去追求一種價值觀念,去共行一種行為規范。新型企業文化有助于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樹立以人為本理念,通過營造公平、公開、民主、和諧的氛圍,建立平等交流多項溝通的機制,變教育為溝通,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時,通過開展行為文化,可以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身邊的文化,進行教育與自我教育,將企業的先進理念和先進行為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思想和行動中。同時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價值觀念的體現,能夠增強員工對信用社歸屬感與使命感,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2.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助于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將有利于農村信用社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人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而思想道德素質是員工最重要的素質。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的都是開拓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提供員工的思想素質,使之更好地服務企業創造財富、造福社會;更好地堅定理想信念,明確肩負的使命,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具體、更實在、更豐富、更有生命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從企業前景、核心價值觀、員工行為等方面向社會展示著企業良好的經營狀況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農村信用社社會形象的建設和推廣。
3.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將有利于農村信用社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只有從企業改革、改制的大局出發,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做好員工的思想教育和轉化工作,才能使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意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企業文化建設所倡導的企業精神,企業員工所認同的價值觀念,是企業之魂,只有堅持先進正確的企業文化建設方向,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決好價值觀這一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保證企業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保證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產生農村信用社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其他企業難于模仿和復制的競爭優勢
為此,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有助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我們尋求新方法,探索新形式。
3.1通過形象文化建設,可以為員工創造優美、舒適、溫馨、人文的工作環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氛圍,使員工在相互關愛、相互理解、相互促進的環境中達到員工與員工的和諧,員工與企業的共贏,使企業的意志和理念在人文關愛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灌輸。
3.2通過行為文化建設,可以將企業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機制地結合起來,達到員工行為的高度統一、員工與企業的高度統一,在實現嚴格管理制度的同時,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通過贏得人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擴大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向心力,提高人力資源的經濟利用價值。同時,還應該創建學習型企業,把學習當作企業的核心力量。使員工在學習中工作、工作中學習,進入自我學習、自我組織、自我調控、自我發展的新境界,最終伴企業建成一個人人都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命運共同體。
3.3通過精神文化建設,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提高員工的團隊精神和整體素質,提高企業管理的整體效應。建立一種與企業所處的行業和環境相適應的、與企業的發展方向相吻合的、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企業理念,建立在市場上和消費者中能引起共鳴的、讓員工產生崇高使命感的價值觀,不僅是企業文化所追求的“內鑄精神動力,外樹企業形象”的最終目的,也是研究員工思想活動新情況、新特點,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方法,不斷豐富、充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使之向科學化、系統化、開放化方向發展的最終要求。
篇4
【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措施;問題;建議
1 基本情況
近年來,沙坡頭區始終圍繞“建基地、培龍頭、興科技、拓市場、創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牢牢把握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這一主線,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培育發展優質糧食、蘋果、硒砂瓜、設施蔬菜、清真牛羊肉等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特色產業。2013年,沙坡頭區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2 780hm2,硒砂瓜種植面積達33 347hm2,經果林種植規模達到10 000hm2,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460hm2,雞、豬、肉牛、肉羊飼養量和奶牛存欄分別達到321.64萬只、30.05萬頭、3.9萬頭、33.98萬只和1.16萬頭。
2 主要措施
2.1 優化產業結構,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呈現新亮點
充分發揮沙坡頭區自然資源優勢和傳統種植優勢,按照高效農業的發展目標,以典型示范引領結構調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形成了以硒砂瓜、設施蔬菜、蘋果和養殖業為主的環香山地區硒砂瓜產業帶、引黃灌區設施蔬菜產業帶、南山臺揚黃區經果林產業帶、南北部養殖業產業帶和高效節水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四帶一區”農業產業格局。今年,我們認真組織實施了糧食創高產計劃,創建糧食高產萬畝示范片區4個、千畝展示區9個、百畝核心攻關點12個,落實總面積5193hm2。
2.1.1 設施蔬菜產業
沙坡頭區設施農業以日光溫室、小拱棚蔬菜和供港外銷蔬菜為主,涉及9鎮、62個行政村和2.4萬戶農戶,建設形成以鎮羅、柔遠、東園、騰格里沙漠為重點的7460hm2的設施蔬菜產業帶,種植日光溫室蔬菜5467hm2、小拱棚瓜菜960hm2、大拱棚207hm2、供港蔬菜827hm2。同時,圍繞提質增效和穩定設施農業面積,大力實施設施農業效益倍增計劃,建設提質增效示范點10個,累計改造舊棚8135座,建設陽畦地拱棚1071座,沙坡頭區設施蔬菜的95%以上外銷。
2.1.2 硒砂瓜產業
今年,硒砂瓜種植面積達到33 347hm2,其中落實增施有機肥14 967hm2,條覆膜種植20 400hm2。通過加大獎補力度、建立香山“硒砂瓜”品牌生產銷售企業信息平臺等經濟調控和行政干預管理手段,全面推行“三統一”控水、“四推行”控肥和一瓜一標、一年一印等品質品牌保護措施,建成香山硒砂瓜品質品牌保護核心區14 467hm2,核心區平均單產1238kg,667平均產值較非核心區增加117元左右,實現了產銷兩旺,成為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2.1.3 清真牛羊肉產業
以夏華、正通公司和佳昊養殖合作社為龍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設以生態移民區為重點的清真牛羊肉產業帶,培育專業合作社6家,建成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13個、規模肉牛養殖場3個、肉羊養殖場(小區)2個,種植優質飼草68 000hm2,扶持發展夏華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成為國家級優質農產品龍頭企業。
2.1.4 奶產業
經過近幾年的培育和發展,沙坡頭區的奶牛養殖總量有了大幅增長,基本構筑起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初級形態。截至目前,已建養殖園區(場)12個、機械化擠奶臺15個,新扶持建成沐沙奶牛標準化示范場1個,存欄奶牛2300頭。當地已與黃河乳業、夏進乳業、伊利乳業和娃哈哈等乳品加工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牛奶收購價在4.2元/kg左右,社會效益良好,市場潛力較大。
2.2 暢通營銷體系,品牌創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通過多層次、大范圍地召開產銷對接洽談會,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隊伍抱團闖市場,著力構建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形成了服務本區市場、搶占外省市場、覆蓋全國市場的農產品營銷網絡格局,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同時,堅持以打造品牌、擴大銷售、提升知名度和競爭力為目標,以宣傳保護香山“硒砂瓜”“沙坡頭”蔬菜、“穆和春”清真牛羊肉等農產品品牌為重點,深入開展創名牌、創名企、創名家的“三創”活動,打造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農產品2個、自治區名牌產品9個,通過品牌創建和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達到了產品優質優價、產業增產增收的目的。
2.3 壯大經營主體,產業鏈條延向深領域
積極采取“公司+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方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促動、市場拉動,在解決農產品難賣、連接市場、活躍流通、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增加農民收入上發揮了重大作用,沙坡頭區農業特色產業鏈條逐步向更深領域延伸。經營主體涉及蔬菜瓜果種植、畜牧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流通、農業機械服務等多個領域,服務方式也已延伸到技術信息、物資配送、加工、銷售、保鮮儲運等全程綜合服務領域,現代化產業服務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共培育各類農業經營主體3822個,其中龍頭企業有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4個、專業大戶3327戶、家庭農場298個。
2.4 完善基礎設施,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再提高
高度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始終將民生水利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上,始終把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等重點工程項目,累計改造中低產田4533hm2、新增耕地5040hm2,節水灌溉面積達12 133hm2。今年,在常樂、鎮羅、柔遠等鎮建成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1780hm2,通過土地流轉和采用水肥一體化管理模式,單種玉米較常規種植節水率、節肥率分別達到58.40%和26.00%,為實現水權轉換、支持工業經濟發展、調整種植結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5 加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科技服務范圍達到全覆蓋
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組織專家和經驗豐富的農技人員進行調研,以測土配方施肥、作物病蟲害防治、日光溫室秸稈生物反應堆以及牛羊肉排酸、種豬生態養殖繁育等特色種養技術為重點,積極推廣新技術42項、推廣新品種68個,良種覆蓋率達到94%以上。同時,大力推進“陽光工程”等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步伐,加大對農民種植、養殖、管理技術的針對性培訓,建立“領著農民干、干給農民看、幫著農民富”的科技特派員創業機制,鼓勵技術人員領辦、創辦各類示范點,并以此為平臺開展技術創新、示范引領、科技培訓等工作,促進現代農業向效益型方向發展。
3 存在的問題
3.1 農業基礎薄弱
硒砂瓜及設施大棚連年種植,輪作倒茬不夠,土壤肥力不足,作物生長環境逐步惡化,致使病蟲害頻發和產品品質下降,經濟效益較低。同時,農村經濟基礎較差,發展不平衡,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缺乏資金保障,部分無能力外出打工的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比較大,不愿土地流轉,因而農業規模化效益體現不足。
3.2 畜牧養殖業發展緩慢
近年來,沙坡頭區雞產業禽流感疫情頻發,造成產業整體萎縮。生態移民區群眾經濟實力差,基礎母牛飼養成本高,群眾養殖積極性不高,肉牛補欄進度緩慢。
3.3 農業投入不足
財政用于農業的投入較少,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保障體系建設上,由于資金缺乏,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和示范滯后,影響了農業技術服務活動的開展。此外,金融部門支持農業的力度也較小,農戶融資困難。
3.4 農技推廣力量薄弱,農業科技水平不高
從事產業技術指導的專業技術人才較少且結構不平衡,嚴重影響了技術推廣和效益轉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3.5 龍頭企業發展滯后,產業集中度較低
龍頭企業發展資金不足、掌握核心技術較少、市場開拓力不強,部分種養戶仍然沿襲傳統的小生產經營方式,集約化、標準化、現代化水平低,生產經營農戶和個別企業小而散、小而亂,相互封閉、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市場優勢。
4 下一步工作建議
我們將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發展思路,以大力實施結構調整、擴規提質、科技興農和名牌帶動四大戰略為支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現代化進程。
4.1 以創新觀念為引領,明確現代農業發展思路
認真貫徹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若干意見》的精神,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圍繞建設“三帶三區一地”的目標,在壯大特色上下工夫、在發揮優勢上找路子,進一步優化引黃灌區優質糧食和設施農業產業帶,壯大揚黃灌區經果林產業帶,提質環香山地區硒砂瓜產業帶,培育南北部養殖業產業帶。
4.2 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根本,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通過建立政府、社會、農民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全面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爭取土地整理、農發、農資、小農水等國家和自治區扶持項目,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大力實施13 333hm2高效節水現代農業項目,改善農業生產綜合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4.3 以品牌建設為重點,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
對于已注冊的農業品牌,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和保護力度,不斷增強品牌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建成香山硒砂瓜品質品牌保護區20 000hm2,追施沼渣沼液核心保護區1333hm2。同時,對通過加工提高產業附加值的產品,要逐漸完善產品標準化生產檔案制度,健全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進一步提升產品檔次,打造區域性特色品牌。
4.4 以龍頭企業培育為抓手,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
緊緊圍繞“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發展模式,逐步建立“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發展共同體,跳出農業抓農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走加工帶動型的路子。
篇5
東營市農業農村局
(2021年5月26日)
2021年,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8件,其中牽頭辦理5件,配合辦理3件。局黨組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認真研究部署,嚴格落實責任,規范辦理程序,截至目前,牽頭辦理的5件代表建議全部完成面復,代表滿意率100%。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多年來,市人大代表著眼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于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實際,直面現狀問題,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局黨組始終堅持把人大代表建議作為研究部署重點工作的重要參照,把建議辦理工作作為履職盡責、狠抓落實的重要抓手,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推進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人大建議收悉以來,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了研究部署,將辦理工作逐件分解,明確責任,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靠上抓的工作機制。局辦公室統一將辦理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承辦科室,專人負責,定期調度,積極協調解決問題,確保了人大建議辦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局主要領導親自參與辦理,多次調度辦理情況,研究落實措施,按照要求對相關代表進行了面復。
二是強化溝通交流,規范工作程序。明確要求各責任科室樹立主動意識,提前與代表聯系,真誠溝通,聽取代表建議,增強辦理工作的針對性。同時,積極與協作部門聯系交流,結合各自職責和實際,認真研究答復意見,確保答復質量。答復意見形成后,先后由分管領導、主要領導審核,最終形成答復文件。
三是抓好工作落實,發揮長效作用。在辦理工作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能立即解決的,不等不靠,馬上解決;對于不能立即解決的,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分階段逐步解決;對于因職責權限等原因確實無法實施解決的,耐心誠懇地做好解釋工作,取得人大代表理解。加強工作督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形成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長期動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按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有關要求,緊密結合實際,立足于解決問題,確保把人大建議辦理好、落實好。主要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制。嚴格落實領導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一級抓一級,層層分解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措施真正落實到位。
二是加強督導,務求實效。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以有利于建議的解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入農業農村,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辦實事求實效,以建議促進工作落實,以工作促進農業農村健康穩定發展。
三是加強追蹤,確保落實。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的交流與溝通,及時傾聽和采納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共同促進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建立建議辦理承諾事項臺賬,對于建議答復中承諾解決的事項,抓好跟蹤落實,兌現答復承諾,實行銷號管理;按照要求向代表通報B類建議第一次答復后的辦理進展情況。
高質量、高標準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是履行部門職能的責任和義務,是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具體體現,是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傾聽群眾呼聲的重要途徑。市農業農村局將把人大代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作為強大動力,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推進全市農業農村健康發展,為打造鄉村振興東營樣板作出積極貢獻。
附: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承辦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建議名單
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承辦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建議名單
序號
建議名稱
編號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辦理類別
面復意見
1
關于支持利津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議案
11
市委農辦
市農業農村局
A
滿意
2
關于加快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建議
17
市農業農村局
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督局
A
滿意
3
關于加大農田水利設施資金投入的建議
19
市農業農村局
市財政局
B
滿意
4
關于出臺秸稈回收激勵補貼政策的建議
77
市農業農村局
市生態環境局
A
滿意
5
關于加大美麗鄉村建設投入的建議
148
市委農辦
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
A
篇6
2014年,縣委農工部紀檢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縣紀委的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將紀檢工作與農業農村工作有機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抓領導,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一是成立了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工作領導小組。二是細化任務。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全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各科室。三是精心部署。堅持把紀檢工作同農村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四是落實責任。實行層層負責制,部長與班子成員、分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科室負責人與科室人員逐層簽訂責任狀,形成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的工作格局。
二、抓教育,促進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一是將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貫穿于政治業務學習的始終。凡是部里組織政治、業務學習,都必然安排反腐倡廉的學習內容。二是堅持兩個結合,即主題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相結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既學習黨的一系列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等文件精神,又組織觀看了《焦裕祿》等倡廉影片。三是開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動。組織參加了縣紀委主辦的廉政建設宣傳攝影展等活動,開展了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制作了群眾聯系卡,發放到每位工作人員手中,深入基層宣傳與服務。通過豐富多彩的反腐倡廉教育,使干部職工心靈受到了震撼,作風得到了錘煉,思想得到了升華。在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中,成效突出,彭高鎮東山村榮獲省級廉政文化進農村示范點,本縣也榮獲“江西省廉政文化進農村先進縣”。
三、抓監察,促進系統良好形象的樹立。1、加強依法行政行為的監察。通過日常監督檢查,跟蹤工程監管,及時了解監督檢查人員是否公開公平,有效保證了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公正執法、廉潔執法,杜絕了吃、拿、卡、要行為的發生,提高了工作的效能和質量。2、加強行政審批的監察。我部將所有行政審批項目都進入了縣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在行政審批過程中,對符合條件的許可事項,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前辦結;對布局不合理、群眾不滿意、不符合條件的許可事項,向前來辦理的人員講清政策、說明理由,并書面告知。截止目前,受理一次性辦理事項7件,滿意度100%。3、加強政風行風的監察。一是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五入結親”活動,召開多次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函、實地走訪等方式,廣泛征求基層對本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深入查找我部在作風、效率、執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做到征求意見廣泛深入,查擺問題客觀公正,整改問題全面落實。今年我們共發放各類調查表、征求意見函500余份,收集意見和建議11條,并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強了對機關效能的監察。對系統內工作人員執行有關禁令和工作作風、工作效率、應急值守等情況進行了監察。4、加強對專項治理的監察。今年以來,認真開展了治理小金庫、公車私駕、文風會風、“奢靡享樂”、“庸懶散拖”等專項治理。通過治理,全體干職工思想觀念進一步創新,工作中講方法、強措施、重效果。
四、抓制度,促進工作科學規范。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開展了制度“廢、改、立”工作,完善了《首問責任制度》、《限時辦結制度》、《服務承諾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考勤制度》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約束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健全了民主生活會制度。今年的民主生活會議,邀請了縣委嚴書記,縣委第一督導組及群眾代表參加,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并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整改方案,全面整改。目前整改工作全面完成,通過整改,我部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篇7
全省“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干部駐村”工作在春光中拉開帷幕,在赫章,513名駐村干部分布在27個鄉鎮465個村居的版圖上。
干部到基層了,工作開展怎么樣?群眾反映好不好?赫章縣委干部駐村工作調研組帶著一系列的問題深入調研,走訪了駐村干部和群眾。“我們將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認真梳理,把駐村干部的工作歸類總結,并結合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找到了駐村干部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探索——‘八訪八問 ’工作法。”一名調研組成員告訴筆者。
赫章縣在“幫縣、聯鄉、駐村”工作中,通過積極探索、創新、實踐、總結,提煉出的“八訪八問” 工作法(訪貧困群眾,問生活所需;訪“五保”老人,問健康贍養;訪留守兒童,問學習成長;訪流動人口,問社會服務;訪人員,問事情原委;訪致富能手,問致富經驗;訪企業業主,問礦群關系;訪黨員干部,問發展良策),得到了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的親筆批示,省領導孫永春、秦如培及各級各部門領導相繼作了批示。
“八訪八問”工作法實施以來,被冠以“‘訪’出了干群真情,‘問’出了民生大事”的美譽。
駐村干部工作的法寶
在赫章縣古達鄉中田村,村里的“流動理發店”每到周末都會為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村民錢永學說:“這是駐村干部雷俊才想出的點子,有了流動理發店,全村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五保”老人理發更方便了。”
雷俊才是縣水利局的干部,主要在縣城工作,農村工作經驗積累不多。雷俊才被安排到中田村駐村以來,帶領村兩委班子走訪全村農戶,按照“八訪八問”的工作方法,與不同類型的農戶進行交心談心,了解他們當前生產生活的所需所盼,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隴翔林等5戶農戶是村里的危房改造對象,不但建房資金短缺,家里也缺少勞動力,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新房修建,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一個難題。雷俊才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組織村兩委班子和黨員幫助他們拆舊房、下基礎、搬運木材……兩個月后,5戶農戶住上了漂亮的新居。
“‘八訪八問’工作法,教會了我們駐村干部開展工作的方式方法。”雷俊才說。
在采訪中,90%的駐村干部都有雷俊才的感受。特別是從機關到農村的年輕干部,在實施“八訪八問”工作法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自己,又積累了不少農村工作經驗。
構建和諧干群關系的渠道
家住輔處鄉輔處村的田維明告訴筆者:“自從駐村干部到村開展工作后,我們身邊最大的變化就是干部和群眾之間增加了一份親情,群眾思發展、盼發展的愿望更強烈了。”
劉赟是縣選派的駐村干部,他到江南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門拜訪每戶農戶,梳理歸納群眾的想法和對全村發展的建議和意見,以及農戶與農戶之間存在的矛盾等,并按照梳理的類型將農戶歸類,建立家庭檔案,結合“四幫四促”的要求,將存在的問題逐類逐一消化。
駐村后,劉赟兩個月沒有回過縣城的家。他走訪群眾563戶,收集對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56條,幫助解決群眾發展創業困難6個,并結合江南村的實際,理清了全村的發展思路——打造基層黨建示范村、生態旅游示范村、農民增收示范村。短短三個月,劉赟幫助江南村爭取到“同心新村”建設項目20個,現已完成“黔西北民居”項目256戶,硬化庭院8000平方米、連戶路6000平方米;完成同心文化廣場、同心生態公園、同心橋、文化長廊、觀景臺等工程的建設。“產業富村、旅游興村、文化活村”的同心新村初見雛形。
村里群眾說:“駐村干部訪出了干群真情,問出了民生大事。”
赫章縣檢察院辦公室主任顧曉東在日記中寫到:“自開展聯鄉駐村工作以來,我駐村工作65天,走訪群眾186人次,化解矛盾糾紛5起,幫助群眾辦實事16件,幫助落實項目3個。”選派到涉及西城區建設的白果鎮煤炭溝、七里店等村的9名駐村干部,以“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走訪農戶3657戶,核實錯亂賬目72件,化解矛盾糾紛782起,進一步規范黨務村務公開,全面落實“六議兩公開”村級民主議事決策,促進了西城區建設穩步推進。
通過“八訪八問”工作的開展,群眾的訴求渠道進一步暢通,合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困難和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思發展、盼發展、謀發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干群關系進一步升溫。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探索
“八訪八問”工作法以來,赫章廣大駐村干部在基層一線錘煉出了“作風的硬度、行動的速度、落實的力度、服務的態度”。
“八訪八問”工作法逐漸凸顯出加強創新社會管理的作用和功能,是農業農村工作不可缺少的法寶。赫章縣委組織部組織全縣駐村干部召開“八訪八問”工作法培訓討論會,收集意見和建議,其中93.5%的駐村干部建議,進一步健全“八訪八問”工作法相關配套制度,使之成為在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魚水干群關系、提高社會和諧水平的有效措施。
省人大代表、河鎮鄉海雀村支部書記詹以香說:“我們正在為全村農戶建立家庭檔案,將每戶村民、每位村民的基本信息錄入后實行檔案管理機制,作為‘八訪八問’工作法的配套措施,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赫章把“全覆蓋、受歡迎、見成效”作為“八訪八問”工作法的總目標,把“干部到崗到位100%、走訪群眾100%、建立家庭檔案100%、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信息公開100%、群眾對強農惠農政策知曉100%、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100%” “六個百分百”作為駐村干部工作成效的標準,進一步完善工作臺帳,與“雙考雙評雙掛鉤”動態跟蹤考核管理同步施行,構成了以“八訪八問”工作法為主體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體系。
篇8
一、健全組織領導體制,切實做到堅強有力
1、加強領導體系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重中之重”要求,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加大力度,傾注精力。市成立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負責對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統一指揮部署。領導小組下設一室七組,分別為綜合協調辦公室和現代農業、規劃建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精神文明、農村改革、固本強基七個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和各工作組組長分別由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擔任,綜合協調辦公室負責日常的組織、協調、指導、檢查和督促工作,各工作組負責相關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實施推進。各農村市(縣)區黨委、政府要分別明確分管農村工作的領導同志,并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領導體制,確保各項工作上下聯動、同步開展。
2、加強綜合部門建設。根據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力加強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建設,切實增強其在組織協調、指導服務、政策研究、督查考核等方面的職責。市編辦根據我市農村工作實際和城鄉統籌發展要求,結合地方機構改革工作,研究提出市、市(縣)區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機構強化意見,將其作為黨委工作部門,單獨列入機構序列,進一步擴充增強職能,調整增加編制。在鄉鎮機構改革中,全市各鎮(包括涉農街道)成立農村工作辦公室,負責區域內農村政策貫徹、經營管理、制度創新等具體工作,切實構建起全市農村工作綜合協調和統籌推進的完善網絡體系。
3、加強相關部門建設。農口部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轉換職能,增強素質,加強自身建設,加快形成職能明確、職責一致、運轉協調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市發改委、經貿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交通局、文廣新局、衛生局、體育局、環保局、規劃局、旅游局、金融辦等部門要從更好地支持“三農”發展、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出發,明確一名負責同志分管農村工作,成立或明確一個以上專門處室負責農村工作,并配齊配強熟悉農村工作業務的人員,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確保工作有人做、見實效。
二、完善研究決策機制,確保部署科學嚴謹
4、進一步健全調研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要經常深入農村,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傾聽農民呼聲,確保工作開展最大程度地符合地區實際、符合農民愿望、符合發展要求。要圍繞事關全市統籌城鄉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每年精選一批課題,通過自主研究、聯合研究、項目招標等多種方式,通過走訪調查、典型調查、實地考察等多種方法,積極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提升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科學決策部署水平。
5、進一步健全會商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對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要切實想方設法及時研究解決。對不能獨自承擔、需要其他工作組或部門協助或聯合研究解決的,要及時通知其他工作組或部門,進行集體會商,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思路,推動問題解決。對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要及時告之相關負責的工作組和部門,推動問題獲得有效解決。
6、進一步健全決策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對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自身無權決策的重大問題,要及時上報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實際,及時召開會議,進行研究決策,作出部署安排。領導小組同時建立定期決策部署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研究決策工作推進中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工作開展中的重大問題。
三、完善規劃調控機制,加大引領導向力度
7、高度重視農村規劃。堅持把科學規劃作為實現農村科學發展、城鄉一體發展的龍頭工程,充分發揮規劃的引導控制作用,推動鎮村行政區劃調整,加快“三個集中”步伐,加大新市鎮、新型社區和新農村聯動建設力度,進一步優化城鄉經濟、社會、空間、生態布局,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土地集約、人口集中水平,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要素合理配置、農民生活質量提升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8、科學完善農村規劃。研究制定《*市農村規劃編制管理辦法》,切實明確各類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著眼長遠,立足現實,堅持現實性、前瞻性、合理性有機統一,不斷深化完善農村產業發展、新市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切實做好各項規劃之間的科學有效銜接。規劃編制過程中,要積極強化專家論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努力提升規劃的科學論證水平和公眾參與程度,確保規劃編制的科學合理。
9、精心實施農村規劃。按照區域城市化、城鄉一體化要求,以大建制鎮推動新市鎮整合,以大行政村推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形成以“新城、新市鎮、新型社區”為主的現代化城鎮體系,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加強規劃與區劃的對接工作,加大建制鎮、行政村撤并和撤鎮建街、撤村建居工作力度,促進鎮村布局體系規模調大、結構調優。按規劃有序推進所有保留村莊的整治改造,積極開展規劃政策創新試點,允許按規劃重建或新建住房或配套用房,打造宜居宜人村莊典范。
10、嚴格管理農村規劃。嚴格按照《城鄉規劃法》中確定的基本程序審批各類規劃。各級政府不得隨意變更規劃,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隨意干預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必須按照規劃進行開發建設,并作為公共決策、調控手段和實施項目的重要依據。切實強化規劃執行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及時糾正、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推動農村規劃全面落實。全面推行“陽光規劃”,全過程實行公示制度,廣泛接受各方面監督,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規劃的實施到位。
四、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強化發展資金支撐
11、完善財政投入制度。市財政部門加緊研究制定“財政投農資金投入使用評價辦法”,科學界定財政投入范圍內容,建立健全相應指標體系,切實明確財政投入具體要求,為監督檢查各級政府投入政策貫徹落實情況提供參考依據。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各地區和各相關部門、各級人大和政協定期對同級政府開展財政投農情況的督查和檢查活動,促進財政投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確保財政投入全面及時足額到位。
12、完善金融投入制度。鼓勵支持外地銀行、外資銀行和地方銀行發起創辦村鎮銀行,加大對已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支持,推動村鎮銀行強化為農服務、實現持續發展。加快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步伐,努力實現農村小額貸款全覆蓋。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多層次農村信貸擔保機制,各(市)區均要建立和完善農業再擔保機構。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的試點范圍和覆蓋面,大力發展農村意外保險、財產保險、農機具保險、農民房屋保險等涉農險種。制定完善對合作組織、村級扶貧、農民創業等特定主體的信貸投放考核激勵辦法,對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給予資金獎勵。
13、完善社會投入制度。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各項國家強農惠農補貼政策,千方百計減輕農民負擔,切實調動廣大農民投資投勞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續本著“政府引導、有效扶持、自助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則,大力推進“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結對機制建設,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投資“三農”、支持農村發展。充分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引導功能,靈活運用貼息、擔保、優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資資本、民間資本等各類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五、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大力增強智力支持
14、加大政研合作力度。著力開展市、市(縣)區兩級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政研合作,加快探索地方政府與合作院校聯手共建的有效機制。認真學習外地成功經驗,圍繞技術推廣、培訓教育、機制研究、掛職鍛煉等主題,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開展各類合作活動。堅持將政研合作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之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識、人力、科技優勢,著力破解科技含量不高、人才資源不足和建設機制不活等方面的瓶頸制約,加快推動傳統農業發展成高效農業、傳統村落改造成新型社區、傳統農民培育成現代農民。
15、加大成果轉化力度。結合實際積極創辦“產學研創新中心”、“高科技園區孵化器”、“技術合作推廣中心”等科技創新、科技創業、科技服務載體,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積極以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在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生態改善、公共服務、素質提升、綜合改革等方面,每年組織實施一批示范性強、帶動力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進科技成果和新農村發展建設緊密結合。積極按照服務綜合化、功能多樣化、推廣社會化的定位,加快探索建立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加大科技興農力度,提升農業科技含量,促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
16、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理念,圍繞能力提升,分門類、分專業、分層次、分結構,分期分批抓好人才的培養,建立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相適應的動態管理機制。加大農村黨員干部的培訓力度,突出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和文化素養等培訓內容,使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職位的干部都能得到較為系統的培訓,打造一支學習型、創新型、實干型的黨政人才隊伍。大力實施新農村人才保障工程,推動市(縣)區、鎮、村實用人才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培養一大批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農村基層組織管理人才、農村實用技能人才、農村專業技術人才,切實滿足農村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六、完善實施推進機制,推動工作深入開展
17、完善工作例會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并圍繞農村改革發展十大強農惠農工程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各項重點工作,每年選定一個以上主題召開專題推進會,交流各地區、各相關部門的工作推進情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集體研究推進工作,共同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大力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
18、完善統籌協調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市農村改革發展十大強農惠農工程牽頭部門、市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各項重點工作牽頭部門,及時通過召開聯席會議、聯合組織推進、共同檢查考核等多種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強化成員單位之間的相互配合,做好上下左右的有機銜接,充分發揮互促互補效應,提高推進效率,擴大綜合效果。
19、完善促進創新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立足城鄉統籌、科學發展,圍繞規劃建設、就業保障、公共服務、兩個置換、組織合作、金融扶持等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切實加強研究,加強創新,及時制定出臺有助于破解難題的鼓勵性、優惠性、配套性政策措施,切實為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注重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和探索實踐,深入總結、積極推廣基層的成功做法、有益經驗,鼓勵和支持基層群眾采取更加靈活的工作措施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
20、完善結對共建制度。在強化政府自身作為的同時,積極堅持多方合力推進的原則,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共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力強化部門結對、村企結對、村村結對工作,推進市各相關部門、工商企業、經濟強村繼續發揚結對幫扶薄弱村的優良傳統,對經濟發展薄弱村加強結對幫扶,切實通過扶助困難戶、幫助建設基礎設施、幫助農民轉移就業等多種方式,幫助薄弱村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
七、完善督查考核機制,促進工作全面落實
21、突出督查考核重點。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建立嚴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的督查考核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各部門、各地區的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年初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下達的目標任務書和制定的相關工作意見確定。督查考核要全面察看各市(縣)區、各部門落實和執行各級強農惠農政策、完成農民增收等重要綜合指標、完成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各項目標任務、落實支農項目及資金、推進“三農”工作體系建立等有關情況。
22、完善督查考核辦法。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市級有關職能部門的督查考核活動要圍繞提升推進成效,積極靈活采取多種形式。工作督查要實行綜合和專項、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各工作組的專項督查活動每半年分別至少進行一次,督查中要深入開展“三查三看三比”活動。工作考核要堅持平時跟蹤問效、季度進度檢查、年末綜合評定相結合。切實通過有力的督查考核活動,促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推進目標全面完成。
23、公開督查考核結果。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督查情況將定期通過全市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簡報公布。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年度考核結果通過地區(部門)自評、地區(部門)互評、群眾測評等方式綜合確定后,由領導小組排定名次,按時向社會進行公布,接受廣大群眾監督評議。考核結果同時上報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作為部門評優獎勵的重要標準和領導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
八、完善獎勵問責機制,充分激發工作動力
24、健全相關制度。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村工作干部選配制度,切實抓好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班子中熟悉農村工作干部的選拔配備,十分注重從農村基層選拔優秀干部充實各級黨政機關,建立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人才資源庫,為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政治和組織保證。加緊完善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公務員和選任鎮級領導干部的激勵制度,鼓勵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年輕同志到村幫助工作,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
篇9
一、范圍對象
根據行政村的規模、工作基礎,確定一定數量的鎮干部專職從事駐村工作。 專職駐村干部做到與線上工作全脫鉤,采取下派任職或駐村幫助工作的方式。對一些干部素質較好、有培養潛力的中層骨干選派到村任職;對一些農村工作經驗比較豐富、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的鎮干部充實到村工作;對一些近年來,新分配到鎮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選送到村鍛煉。
二、工作職責
鎮干部專職駐村要負起“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建一方文明”的包干責任,必須根據自身的工作崗位,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履行工作職責。主要任務是聯絡感情,協調關系,指導幫助,培養干部,檢查督促。聯絡感情就是要熟悉群眾、了解群眾、關心群眾、貼近群眾;協調關系就是要協調村內各方面的關系,及時化解和處理社會矛盾;指導幫助就是要幫助理清工作思路和發展規劃,協助抓好兩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培養干部就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年輕后備干部的推薦選拔和教育培養工作;檢查督促就是要抓好村內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監督村干部履行工作職責和廉潔自律。專職駐村干部對村級班子人事安排有建議權、對村級重大事務決策有參與權、對村務財務和工作落實有監督權。
三、管理措施
對專職駐村干部的管理,主要建立四項制度:一是公開亮相制度。把專職駐村干部工作職責、本人照片在所駐村政務公開欄中向村民公開,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定期匯報制度。鎮黨委要定期聽取聯村干部工作匯報;三是教育培訓制度,要經常對駐村干部進行宗旨觀念、群眾觀念和廉潔自律的教育,進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知識的培訓,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四是目標考評制度。根據崗位目標考核內容采取村干部及村民代表評議、駐村干部互評和鎮黨委集體聯評等方式進行考核。為積極鼓勵鎮干部專職駐村,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給予激勵。堅持做到人員性質保持不變、待遇從優。
篇10
今天開這個會很有必要,去年致富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致富辦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召開了總結表彰大會,對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對致富工程進行了總結和部署。希望致富辦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爭取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成效。下一步,應該突出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拓寬工作思路。致富工程實施兩年來,一直是圍繞實現農民增收來開展的,貼息貸款是致富工程的重要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致富工程的全部。我們在抓好貼息貸款發放和享受貼息貸款的農戶發展項目的同時,要注意把思路放得更寬一些,圍繞農民增收,抓好各相關方面的工作。就致富工程來講,主要是四個基本環節,一是項目推介、二是資金扶持、三是技術指導、四是市場開拓。資金扶持是一個中心環節,要繼續做好貼息資金的發放。從面上情況來看,有的農戶上項目需要資金扶持,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農戶上項目并不需要資金扶持,由于受貼息最多3萬元的限制,貼息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凡是能促進農民增收的工作都是致富工程的范圍,當然不能一漫子抓,要有重點的去抓,抓的工作面不要太窄。比如高新區推廣種植優質牧草“神州茅”、“神州菊”、“神州香”,對減少糧食消耗、加快優質畜禽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類似這種能促進農民增收的新項目要納入致富工程。致富辦要配合畜牧辦等部門,抓好這類重點項目的推廣。隨著致富工程不斷推向深入,如何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必須抓好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必須抓好農產品市場開拓,使農戶的產品產得出,銷得好。目前,農產品市場總的來說是供大于求的狀況,但是優質農產品,特別是通過標準化程序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價格一直很高,市場前景好,供不應求。今后的工作重點要注意向這方面引導。
二是增強工作主動性。兩年來,致富辦的工作是有成績的,工作付出很多,成績很大,下一步應當進一步增強工作主動性。每段時間致富工程整體進展情況怎樣?有哪些好經驗?遇到的問題是什么?應當及時了解、總結、研究。今年,領導協調小組仍然堅持一個季度召開一次調度會,要主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增強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要注意學習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注意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定位致富工程。總書記在月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著重闡明了六條措施,其中第二條強調要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廣辟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途徑,形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致富工程本身就是創新性的工作,我們要把致富工程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去探索創新。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深化、創新,增強效果,必須要有新方法、新舉措來推進致富工程的深入開展。
三是深入扎實地做好工作。致富工程工作主要任務在鄉村兩級,主體是農戶,致富辦的工作就是要抓得深入、扎實,真正能在農戶的層次上取得成效。希望致富辦的同志在下步工作中,更多地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了解、發現基層的創新、創造,聽取基層在推進致富工程的意見和建議,匯總起來以后,形成我們的指導性意見,不斷改進工作。同時注意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每一個時期突出抓好兩三件事項,突出工作重點。春節前后,要集中力量抓好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輸出培訓;再往后一個階段,就是要做好致富工程項目的規劃、調整、推介,使更多的農民抓住早春時機上好致富項目,促進農民增收。市里確定的致富工程四大領域十五個重點項目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市場變化,項目也在發生變化,項目規劃、推介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要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要落實好致富項目貸款資金,進一步解決好農戶貸款難、利率偏高、貸款手續繁瑣等問題;解決好怎樣進一步發揮好各方面服務團、農技人員作用的問題等。根據不同時期對基層創造的好經驗,要利用致富簡報、召開現場會、座談培訓等多種形勢進行推廣,要制定好抓落實的措施,加強與宣傳媒體的聯系,借助媒體的力量宣傳每個時期的好典型,確保致富工程扎扎實實推進,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是加強綜合協調。致富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致富辦實際上就是綜合、協調、指導,大量的工作是部門做的,要處理好與部門之間的關系,及時了解部門工作進展情況。部門開展的與致富工程相關的活動要參加,部門好的經驗要推廣,部門推進致富工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致富辦要去幫助協調解決,充分調動部門推進致富工程的積極性。需要聽取部門意見的,要及時聽取部門的意見,注意搞好協調溝通,形成推進致富工程的合力。致富辦要注意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市里召開的關于農村工作的會議要參加,不能去參加的會議,要注意收集相關會議材料。要時刻把握致富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整個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部分,全市農業農村工作能納入致富工程的都要納入到致富工程中來,拿不進來的要搞好銜接,使致富工程更加富有成效。
- 上一篇:對臨床實驗室管理的認識
- 下一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