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問題式教學實踐策略探析

時間:2022-06-10 04:01:29

導語:高中語文問題式教學實踐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問題式教學實踐策略探析

摘要:問題式教學是應用極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文章以高中課文《邊城》的教學為例,介紹了問題式教學的廣義概念、學科概念以及它與提問式教學的區別,分析了問題式教學具備的角色顛覆性、學習前瞻性和效果層次性等特點,并從教學設計、課堂討論、點撥引導、問題導向四個方面對問題式教學在高中語文的實踐過程進行闡述。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角色顛覆;教學設計;問題導向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1]其中的關鍵要求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問題式教學有助于這種關鍵能力的培養。

一、問題式教學的概念

問題式教學是前蘇聯教育心理學家馬丘什金、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種發展性教學理論和方法,其核心概念是問題情境,認為教學的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并提出創設問題情境的一系列方法,這種教學思維方式在各大學科的運用都很廣泛,影響深遠。[2]具體到語文這一學科,問題式教學是構建一種圍繞問題為核心的師生共同探討的互動式課堂模式,教師通過教學目標設置具體的問題為橋梁,通過問題的提出、情境的融入、討論的形成、問題的解答這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培養激發學生自學和表達的能力,化繁為簡,提升學習效率,促進教學相長。問題式教學并不等于提問式教學。從教學成效的豐富性、實用性進行分析,這兩者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區別明顯。問題式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是引導整個課堂按照既定的設計展開發散性思維的情境融入,可以是教師發問,也可以是學生提問,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容易讓主動參與思考的學生形成長時記憶;而提問式教學是一種課堂手段,是照本宣科的具有參考答案的指向性問答,一般是由講授者提問學生回答,其目的是讓學生記住知識與答案。

二、問題式教學的特點

(一)角色的引導性。在高中語文的問題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原有角色,教學的主要方式不是講授,而是引導。[3]教師是導演,通過劇本編排(教學設計)提出要求,學生是演員,在劇本的框架下發揮各自的特長進行表演(思考和回答問題),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學生表演過程的引導者,指引方向糾正偏差并作出總結。換言之,即有意識引導學生從細節處著手,充分發揮想象力,為他們自主學習、拓展思維打下基礎。(二)學習的前瞻性。語文課程特別是高中語文的預習是課堂效果好壞的風向標,在這個階段,沒有字面上的閱讀阻礙,但對課文的意境、深度、廣度的理解要求卻到了更高的層次,也愈發要求學生提前學習并思考。問題式教學的前瞻性就是讓學生在這個過程學會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比如《邊城》的預習單,我們除了分組,還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特長,利用詩歌、繪畫等形式表達對這篇課文的一個深刻印象。如此一來,拓展了學習的范圍,不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鍛煉了動手的能力,增強自信。(三)效果的層次性。學生之間總是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這也是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現實基礎,我們提倡素養培育,就是要盡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都在同一個課堂里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問題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集體討論,極大激發學習的興趣,從內而外改變學習的被動性,收獲課本知識的同時,培養了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既不需要高深的基礎也沒有上限,是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獲益的。

三、問題式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主次分明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這個環節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基礎,問題式教學的核心就是針對課程知識的重難點進行問題的設置,這要求教師具有清晰的大局觀和層次分明的課程安排。比如筆者在《邊城》的教學設計時,抓住沈從文所說的“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句話作為文眼,從而引申出兩個關鍵問題:邊城里優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表現在哪?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邊城是指什么?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針對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習慣,引導他們對教學的重點展開思考,激發他們的想象力。[4](二)生動有序的課堂討論。語文課堂尤其是高中語文的課堂,良好的氛圍創設有助于豐富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消化。在問題式教學的過程中,課堂討論是關鍵的一環,如何把握其中的節奏,既不能照本宣科呆板遲滯,又不能信馬由韁漫無邊際,這對教師的掌控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邊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了課前動手和課堂互動結合的模式,導入課文時,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對邊城進行暢想,展開分析時利用分組問答討論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正軌,特別是對文中黃狗、鴨子和大魚這三種動物在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步步深入討論,在課堂氛圍的營造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三)精準簡要的點撥引導。問題式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但不能因此就簡單地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教師所扮演的“導演”角色隱于幕后,作用至關重要,尤其體現在點撥上。“點”,就是點出提問的關鍵,使學生有的放矢問在要害處;“撥”,就是撥開答案前面的薄霧,使學生看到的知識更廣闊更清晰。《邊城》教學的幾個關鍵點,教師需要點撥,比如全文交織的“美”與“痛”,“愛”和“悲”,在學生展開討論的全過程,教師適時介入,用簡單的幾句話進行點撥,啟發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四)貫穿始終的問題導向。問題導向始終是問題式教學的指導思想,所以必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帶著問題討論,帶著問題總結,同樣也帶著問題拓展。在《邊城》的教學中,除了上文所說的課堂主體部分外,教師還增加了個性探究式的問題:邊城那么美,邊城人那么善良、純真,翠翠的愛情為什么會以悲劇結束?以及拓展延伸式的問題:試把翠翠與《詩經•鄭風•子衿》和《上邪》這兩首詩歌的主人公相比較,心理上有什么不同?還有最后布置的短文續寫:翠翠會一直等下去嗎?儺送會回來嗎?這一系列的設計可以將課堂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思考的結果又能改進教學,兼具了知識鞏固和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林崇德.心理學大辭典(下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朱玲.以“問題導學”為載體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7(12A).

[4]朱燕仙.高中生語文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4).61

作者:曾梅玲 單位:漳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