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詩詞誦讀分析
時間:2022-05-13 08:13:41
導語:高中語文古詩詞誦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語文教學中,誦讀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國的語文誦讀教學體系中,小學階段已經初步培養了學生誦讀的基本能力,初中階段在這一基礎上強化培養。而到了高中階段,培養、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訓練、提升學生的誦讀能力,鞏固、深化誦讀效果,則應成為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基于此,筆者以蘇軾《定風波》為例,就上述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目前所使用的《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每一學段的課程目標,都對“誦讀”進行了強調,不僅規定了每學段背誦優秀詩文的篇(段)數,還對學生誦讀提出了具體要求。初中學段,更是特別要求學生“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1]。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則將“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作為獨立的學習任務群,明確要求“重視誦讀在培養學生語感、增進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導學生積累古代作品的閱讀經驗”[2]。事實上,小學各學段的誦讀學習,已經初步培養了學生誦讀的基本能力,比如對語言的感受、對情感的體驗、對內容的領悟,以及對于詩文聲調、節奏的關注和欣賞等;初中學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古詩詞誦讀”能力的培養;高中學段將誦讀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最重要的方式方法,置于該任務群教學提示的首位———這些設置對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來說,既呈現出各學段之間的有效銜接關系,更突出了“誦讀”這一貫穿各學段的古詩文學習方法。那么,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如何培養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如何訓練提升學生的誦讀能力?如何鞏固深化誦讀效果?這些都是應該認真思考、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擬以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必修)第二單元第五課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為例,從興趣激發、能力訓練、效果鞏固三個方面,來談談高中古詩詞誦讀教學。
一、掃障礙:激發誦讀興趣
中國古典詩詞與音樂關系極為密切,多數詩詞體式均可演唱或配合樂器演奏。而漢字作為單音文字,構成詞語,“也能幫助文辭中的音節之美”[3]。因此,韻律之美既是古詩詞固有的,也是最易被讀者所感受到的。從誦讀入手,符合中國古詩詞的特質———瑯瑯上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自可入耳入心。讀,即感到美不勝收。現在,很多教師或家長會在蒙學階段就讓孩子誦讀《笠翁對韻》《聲律啟蒙》。這一階段,孩子們可能不會對其字句有多少理解,但他們也愿意大聲朗誦———雖無歌聲婉轉,卻比唱歌簡單,加上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很能吸引幼兒誦讀興趣。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古詩詞,具備一定的誦讀能力,對音韻之美的感知也更敏銳深入,一般不會缺乏古詩詞誦讀興趣。如果他們對此興致缺缺,大多是因為其中有字詞障礙。高中學段的學生,因其語文水平提高,其誦讀期待也會隨之增高,不再僅僅滿足于只讀其音而不知其意。因此,掃除字詞障礙,是激發古詩詞誦讀興趣的重要路徑。蘇軾的《定風波》,教材收錄時已將不易明白的字詞在頁尾給出了注釋。除此之外,還可以再讓學生挑出不理解或理解不清楚的,給予解釋。比如“同行”“狼狽”“遂”“徐行”“一蓑”“料峭”等。該詞小序,是寫作背景介紹,可以詳解,同樣可以達到掃除障礙、疏通文意的效果。一般來說,詩詞小序都是交作緣由的。明代徐師曾在《文體明辯•小序》中言:“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小序為“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而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里的“赤壁懷古”“登建康賞心亭”“京口北固亭懷古”,都是小序的簡化。蘇軾這首《定風波》的小序,卻不僅僅是交作緣由。蘇軾寫下了當日遇雨經過,交代了“雨具先去”無可遮擋的遭際,并作了對比,即“同行狼狽”而“余獨不覺”,最后以淡看風雨而風雨遽去“已而遂晴”暗示了對人生的感悟與哲思。與其他詞作的小序相比,這段文字簡直可以離開詞作而獨立成一篇短小精悍、頗富哲理的散文。當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與詞作正文形成互文關系,進行“對讀”:小序是紀實,是給予正文的必要交代和鋪墊;正文更具藝術性和思想性,是對小序的鋪展與升華。從文辭到內容對古詩詞進行初步疏通講解,掃除誦讀障礙,學生自然興趣倍增,可以沒有負擔地自由自如地朗誦了。
二、求音節:訓練誦讀能力
桐城大家劉大櫆在講古文寫作時,強調“行文字句短長,抑揚高下”有“一定之妙”,而練習時能夠“求神氣而得之音節,求音節而得之字句”,就算是抓住要領了。我們在誦讀古詩詞時,不必像他所說“設以此身代古人說話,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但也須讀到“爛熟”,使得古詩詞音節“自然鏗鏘發金石”,其音節之美得以充分表達,誦讀功力自然隨之大增[4]。那么,音節由何而求?首先,可從漢字中求得。漢字語音有四聲(平、上、去、入)之分;四聲又各有陰陽清濁之分。從聲類上看,四聲又被分為平聲(陰平、陽平)去聲(上、去、入)兩大類。這些成為古詩詞最為基本的音調聲律因素。詩人們在探索實踐中慢慢自覺、有意識地進行格律安排,音律之美被充分發掘和表現。至唐詩、宋詞,格律規定更加嚴格。尤其是宋詞,要求詞人精于審音辨字,在遣詞選字上精準駕馭語文音律。詞調格律千變萬化,但要求不能隨意增減一字,不能錯用四聲平仄。同時,漢字作為特別具有音節之美的文字,往往聲義相關。在古詩詞中,漢字的彈性得到最大呈現,伸縮自如,增減任意,變化錯綜。如“徐行”一詞。“徐”“行”均從彳。許慎《說文解字》謂“徐,安行也”,本即有安步當車、從容前行的意思;與“行”結合,恰對雨之急而強調“行”之緩。且“徐行”又構成雙聲詞,更有一種聲音美。再如,“蕭瑟”是擬聲之詞,是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像“煙雨”“料峭”,也是雙聲或者疊韻,它們散落于詞句之中,聲隨情轉,而情由音現。郭紹虞認為:“語音之起,本于擬聲與感聲。擬聲是摹寫外界客觀的聲音,感聲是表達內情主觀的聲音。擬聲語詞既善于摹狀聲貌,感聲語詞尤足以表達聲情,所以只需巧為運用這些擬聲或感聲的語詞,就足以增加行文之美。”[5]蘇軾在這首《定風波》中,即巧妙運用這類語詞,使得音節之美更加凸顯。其次,可從形式中求得。古詩詞從四言到五七言、長短句,聲中五音,法度分明,與音樂關系密不可分,自其形式上即可求得音節之美。而對于宋詞來說,音節簡直隨處可求———它是由“新的音樂”帶來的一種“新的詩體”,是合樂而唱的。“因為歌唱的緣故”又“嚴別四聲”[6],且“字之多寡有定數,句之長短有定式,韻之平仄有定聲”。其中,“詞中句式變化、句法組織必須與樂曲的‘樂節’,即樂曲的節奏與旋律相應合”[7]。比如《定風波》這一詞牌,原是唐代的教坊曲名。雙調《定風波》有六十二字、六十字、六十三字等不同格式。其中,六十二字、平仄錯葉的格式,被《康熙詞譜》定為正體(正格)。蘇軾這首《定風波》,是六十二字的平仄換韻的正體,上闋三平韻,錯葉二仄韻;下闋二平韻,錯葉四仄韻。仄韻下壓,呈現頓挫之感,顯得斬斷、利落;平韻上揚,呈現平和之感,顯得輕快、舒緩。“聲”“行”平聲,“馬”“怕”仄聲,“生”平聲;“醒”“冷”仄聲,“迎”平聲,“處”“去”仄聲,“情”平聲———由這些音節在韻腳上顯示平仄,讀來有聲音的浪峰和波谷。在誦讀的時候,會感到落腳在平聲的時候心情是積極輕松平和的,落腳在仄聲的時候心情是斬截利落不肯猶疑的。最后,可從古詩詞節奏中求得。唐文治在論古文讀法時,強調“頓挫”,認為“最宜注意者,在頓挫之間”[8]。古詩詞的頓挫處,顯示在節奏上。比如,在誦讀《定風波》時,要注意音尺的把握,將字詞的節奏與音樂的節奏以及情感的節奏處理得恰好吻合,把音長、音高、音勢的起伏變化進行正向的強化,加大聲音開闔變化的幅度。古詩詞本來就有送迎吞吐的慣常格式,而語言本身也有其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語氣。注意用有聲語言、語氣迎合古詩詞固有的韻律,表達其內在的情意,多加練習和揣摩,自然可以提高誦讀能力。
三、深理解:鞏固誦讀效果
對于高中學段來說,古詩詞誦讀的目的與旨歸,還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增進理解,使學生能體會其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1946年底,魏建功在北京大學蔡孑民先生紀念館邀請了黎錦熙、朱光潛、馮至、朱自清、游國恩、余冠英和李長之等著名學者召開“中國語文誦讀方法座談會”,朱自清先生發言特意強調:“唱不見得有什么好處。干念倒能注重詩文的意義。”[9]明確要求以誦讀求意義,落腳點在詩文意義上。其實,深入理解古詩詞意蘊,還可以反過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誦讀效果。下面仍以蘇詞《定風波》為例來加以申說。蘇軾填詞,并不像一干醉心音律者,嚴于音律而忽視文辭意蘊。晁補之說:“蘇東坡詞,人謂多不協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10]一方面,蘇軾使宋詞成為獨立于音樂的文學形態;另一方面,豐富內容、擴大境界,將詩人的性情抱負融于其中。若在誦讀《定風波》時,僅僅追求聲音表達之美,就容易使學習墜落為“買櫝還珠”。因此,必得揣摩體會詩人“性情抱負”,方為對得起詩人的理想讀者。先看《定風波》上片。“莫聽穿林打葉聲”。“莫”,不要。一上來就讓人不要聽驟雨穿林打葉的聲音。暴雨驟至,害得追上帶著雨具的先行的仆人都來不及,他卻對此渾不在意,不僅如此,還要叫人連驟雨穿林打葉的聲音都忽略了。可是即使不聽,這雨也一樣會落在身上、淋濕行人呀。可是他不管這個,只頗為強勢地說:“莫聽”。不僅不讓聽,還要“吟嘯且徐行”。他也知道這樣會淋得更透,但他認為那又“何妨”。“莫聽”“何妨”,一阻止,一遞進式建議,都與小序中所言“同行皆狼狽”有關———蘇軾要顯示其“獨不覺”之“獨立不倚”“獨立不群”,顯示其偏偏不畏懼風雨擊打也不看重風雨擊打甚至傲視風雨之擊打的態度。“莫聽”與“何妨”,何其率性、放達!“竹杖芒鞋”是草野之民、閑雅之人的穿著打扮,不急著趕路,會享受生活,悠哉游哉;而有公務在身的為官之人,才有馬可騎,卻同時有路要趕,而無暇他顧。“竹杖芒鞋”在雨天里未必有騎馬輕便,但其無欲無求的輕松,當然要勝過官場不知幾何!“誰怕”非常口語化,也承上寫出蔑視泥濘坎坷的磊落和坦蕩;同時以設問引出下文,對驟雨之中吟嘯徐行這種“反常之舉”,給出讓人豁然開朗并心生敬意的解釋:“一蓑煙雨任平生。”有此等氣度和心胸,隨處都是“良辰美景”,更不會畏懼一時困境。下片一開頭,詩人就點出“酒醒”,讓我們恍然悟出,人已中年的詩人在上闋“莫聽”“何妨”“誰怕”,好像不無輕狂,原來是因為喝酒而醺醺然。吹面不寒楊柳風。然而,因淋雨,再加上春風一吹,頓覺料峭春寒而轉為清醒。剛感到“微冷”,卻有山頭斜照相迎。“卻”,一個轉折,就把這點冷意給擊退了。“相迎”之“相”和“迎”,既有詩人與“斜照”雙方的相和,又有彼此的迎納,讀來令人感慨又艷羨詩861人與美好溫暖自然之間的心意相通。詩人走向溫煦的陽光,走向斜暉脈脈含情的美麗自然,自是心底更有了依靠和仰仗。此時“回首”,檢視過去的坎坷風雨,當然如過眼煙云,更不放在心上。“歸去”是一個固定表達。陶潛《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都是“歸去”名篇,放棄官場回歸田園,成全一個完整的、自由的自我。蘇軾是個“陶粉”,愈是到中年之后,經歷太多政治紛爭、官場角逐,蘇軾也愈是向往田園,愿意辭廟堂之高而赴江湖之遠,回歸自然。在自然的懷抱中,不再有仕途中的風雨坎坷,當然也不用在困境中祈禱早日擺脫苦難雨過天晴。蘇軾是有閱歷的人,是有故事的人。因為這些閱歷、這些故事,他才對人生有更深層次的體認。最后一句“也……也……”,似乎怎樣都好,很“佛系”的表達。但這不是像李誕那樣,感覺“人間不值得”。蘇軾的任性任情,恰恰是人間值得。因為值得,才可以將雨/晴、苦/樂都看開了,都笑納了。這才是有著豐厚人生底色的灑脫曠達。充分理解了這些蘊涵著詩人性情品格的文字,在誦讀時自然會更加留神,來鞏固、深化以有聲語言準確傳神地表達詩詞內容意蘊的效果。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李洪巖在談詞的朗誦技巧時,將之概括為五點,即“了解詞牌”“熟悉內容”“處理句群”“確定風格”“凸顯特色”[11]。這是專業的“美讀”。誦讀與專業朗誦不同,也常常達不到專業朗誦的美學效果;但可以之為目標,盡力追求藝術上的進階,同時追求理解上的深入。
四、結語
朱自清認為:“只有朗讀才能玩索每一詞每一語每一句的義蘊,同時吟味它們的節奏。默讀只是‘玩索義蘊’的工作做得好。唱歌只是‘吟味節奏’的工作做得好———,卻往往讓義蘊滑了過去。”[12]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更需要在教會學生“吟味節奏”的同時于誦讀之中“玩索義蘊”。通過興趣激發、能力訓練和效果鞏固,古詩詞誦讀定能充分發揮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1.
[3][5]郭紹虞.中國語詞的聲音美[J].國文月刊,1947,(57):8.
[4]傅庚生.談文章的誦讀問題[J].國文月刊,1947,(56):4.
[6][12]朱自清.朗讀與詩.朱自清著.論雅俗共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83-84.83-84.
[7]施議對.詞與音樂關系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8.177.
[8]唐文治.讀文法綱要[J].中華,1938,(1):5.
[9]陳士林,周定一.中國語文誦讀方法座談會記錄[J].國文月刊,1947,(53):5.
[10]宋吳曾.能改齋漫錄[K].宛敏灝.唐宋詞鑒賞辭典•序言[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4.
[11]李洪巖.詩歌朗誦技巧[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2.168-173.
作者:汪 清 王玉鳳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 上一篇:商務英語跨文化溝通能力培養研究
- 下一篇:高中語文作業類型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