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育中融入挫折教育

時間:2022-11-17 03:34:00

導語:高中語文教育中融入挫折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教育中融入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又叫“磨礪教育”,是指在困難的環境中經受鍛煉,擺脫困境,培養出一種迎難而上的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磨練學生的意志,增強體魄,以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現代的高中生中很多人都有爭強好勝、個性十足卻又經不起任何挫折的脆弱的“蛋殼心理”,一旦遇到挫折的環境,或受到批評,往往會采取過激的行為:或攻擊,或自責,或冷漠退讓,或放棄追求,甚至出現輕生行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對高中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西方教育家也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認為“教育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所以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巨大魅力,而且應利用語文課涉及文化、道德、社會、人生方方面面知識的有利條件,進行心理健康滲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除了品味優美的文字,還可以獲得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辯、歷史探究、心靈叩問。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用語言的魅力來健全學生的人格。

一、教學中的教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

教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抗挫折教育資源,通過鮮活的人物故事教導學生正確認識挫折,敢于面對挫折、戰勝挫折。不論哪種版本的教材,都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素材。教材讓我們有了與偉人對話、觸摸人類文明史上偉大靈魂的機會。

1.運用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坎坷經歷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教這類課文可以以人物的坎坷遭遇,以及與偉人的心靈碰撞為設計重點。如教《史記》,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走近司馬遷,知道其人其事。在《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中都有這樣一段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古今中外很多大文豪多歷盡挫折才立書著說而名垂千古,司馬遷堪稱典范。把《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合讀,則可見司馬遷的坎坷經歷、遠大志向和執著精神。司馬遷出生史官世家,受到良好教育,年少壯游,繼承父志。然因替李陵辯解,草創未就,橫遭宮刑,囚禁獄中。“最下腐刑極矣”,它是個大辱,污及祖先,見笑世人。司馬遷“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于圜墻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幾乎斷送性命。他“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受盡痛苦屈辱的折磨。但他為了文采表于后世,忍辱負重,幽而發憤,最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齡雙腳癱瘓,從一個正常人變成殘疾人,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心情苦悶,精神絕望,甚至想到死亡,但他終于站了起來,參悟透了生命的價值,成了著名作家。在《我與地壇》的教學中,教師可圍繞作者的挫折、苦難,以及如何面對苦難來展開。扣住文中“荒蕪—并不衰敗—生命律動”的景物,讓學生思考討論這些景物與作者的關系。解讀景物就是解讀苦難、解讀生命,文中的景物盡管卑微卻生命依然頑強,人生亦如此。作者從景物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苦,以及洋溢著的活力,重新獲得了生存的勇氣。史鐵生用自己的苦難,以及對生命的真切的感悟提高了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激發苦難是命運的造就,是聽憑偶然,不能因為苦難而選擇輕生,關鍵是人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苦難及承受苦難的能力。“痛苦是所沒人愿意報考的大學,然而畢業出來的都是強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笑對厄運,以一顆火熱的心珍愛著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成功人物的成功史,幾乎無一例外是他們與苦難和厄運斗爭的歷史,他們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氣概永遠激勵著我們。

2.充分運用作品蘊含的哲理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運用作品中具有哲理性的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中,王安石游褒禪山悟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官至參知政事,幾番浮沉,離任回老家途中經過褒禪山,處在人生低谷,仍強調一個“志”,從而達到了非常之觀的境界。王安石就這樣堅韌不拔地挺進在人生路上,遇到坎坷不輕易趴下,成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現代散文選讀》中劉亮程的《寒風吹徹》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我組織學生充分討論、挖掘,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的一生都經受寒風吹徹,無法逃避,面對貫穿一生的寒風,卑微的生命個體在殘酷的現實中有點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苦難。面對人生的凄涼與悲苦、孤獨與無助,我們需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我們自己。

《唐詩宋詞選讀》中,蘇軾在《定風波》中寫道:“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人生風雨,一個“輕勝”,一個“任”,坦然、曠達胸襟頓出。各類教材中均有許多這樣富有思辨色彩的點睛之筆,是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難得的素材。

二、教學中的疏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

疏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就是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寫隨筆、作文,以及感受自然美等方法使之排泄釋放不良情緒,并借此了解學生思想,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預防線”。“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積的情感不能及時宣泄、心中郁積的問題不能解決而形成的心理問題。寫作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社會的認識,達到心與心的交流。而欣賞自然、融入自然,同樣能排遣郁悶,從而獲得美感。

1.通過命題或材料作文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2004年全國卷高考題《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挫折,辯證分析挫折與痛苦的關系;《非走不可的彎路》、《那個冬天》、《面對紅燈》、《獨自面對》等都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培養學生鍥而不舍和挫而彌堅的進取精神……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寫作練習同時也是心理的歷練,能使學生對人生、挫折有更深的認識。

2.指導學生堅持寫隨筆,建立學生心理保健的一條“綠色通道”。

學生在隨筆中可抒寫心靈自由、內心獨白,為自己的心理通暢開了“綠色走廊”。學業上的沉重壓力,考試前后的緊張焦慮,師生、同學及與父母間的沖突與摩擦,社會適應的不良,以及青春期生理變化而帶來的困惑和躁動,使得他們“心有千千結”,內心充滿了許多困惑和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在隨筆中宣泄內心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升華情感,可以有助于他們克服消極心理狀態,完善自我人格,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而教師也可通過隨筆這扇窗口,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為挫折教育提供有益的線索。

3.引導學生崇尚自然、回歸自然。

崇尚“天人合一”宇宙觀的中國古人把自然界看作自己的情感世界。處于物的擠壓下的現代人渴望返身大自然去尋求精神撫慰之所。自然永遠是人類的良師益友,是人類永久的審美領域。我們應置身自然,“把自己完全沉沒到事物里去,并且也把事物沉沒到自我里去”,達到物我交融與統一,陶冶性情,在自然中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