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大學公共藝術基礎課程分析
時間:2022-09-10 10:45:10
導語:現代大學公共藝術基礎課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下發的有關公共藝術課程設置的相關文件,進一步了解我省公共藝術基礎課程實施現狀,分別對我省的部分高等院校進行了詳細調研,以發現不足,進而彌補完善來推進我省公共藝術課程體系和課程改革建設。調研涉及近十所高校(包括三所民辦),分為三種方式:問卷、訪談、聽課,具體針對公共藝術課程門類設置、學生上課出勤情況、課程內容、課外實踐、師資狀況、學分設置、課程評價體系等問題進行調研。通過調研發現,自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公共藝術教育以來,雖然目前在全國985、211重點高校已經取得顯著的成績,但是在我省才初具規模,仍然在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存在著滯后、應付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結構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內在邏輯性
根據對我省上述幾所高校的調研發現,我省絕大部分高校公共藝術課程都是有關音樂、美術、攝影、書法、舞蹈、文學六大類,其中85.6%以上的學校都只是理論課程,僅有14.4%的高校真正涉及到藝術實踐(或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切實使學生走出理論課堂走進校樂隊、器樂技能實踐訓練、校合唱隊、校戲劇團、校合唱團等團體,但是在這14.4%中也明顯存在理論課和藝術實踐課比例嚴重失調的現狀。另一方面,課程的內在結構設置缺乏橫向及縱向的邏輯性,97.8%以上的學校都把公共藝術課程規定進了全校通識平臺限選或任選課程中,僅有2.2%的高校把《音樂鑒賞》《美術鑒賞》歸為通識平臺的必修課程,其余六門課程以及更多課程分別為限選課程、任選課程。24.5%的高校是要求在一年級修完教育部規定的2學分,46.4%的高校是每學期滾動開設,29.1%的高校是規定課程分別于春、秋季學期滾動開設。即使在上述97.8%的高校中,無論是以一年修完還是滾動開設的方式,都會造成在選擇稍有難度的任選課時,例如:《交響音樂世界》或《油畫賞析》每班會出現修過《音樂鑒賞》或《美術鑒賞》有知識基礎的一類學生和毫無音樂、美術知識基礎的一類學生,這種每門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的平等性,導致了課程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系性,無法滿足不同基礎、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層次。
二、教學內容單一性
在對學校文、理、工科學生抽樣聽課中發現,大部分的高校在課堂講授內容上都偏向于對經典音樂、繪畫作品的賞析各時期流派的演進等傳統知識,講授的都是大多是權威性的評論,缺乏引導、啟發學生能動性地學習如何鑒賞“美”的特色課程。另一方面,“因人設課”也是導致教學內容單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教師的特長來設置教學內容,忽視對學生需求的關注度,涉及領域范圍較窄,缺乏運用實踐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積極審美的能力。最后,缺乏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以及中原地區特色精品課程的開發和建設,甚至有些高校呈現空白的狀態。作為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既有辱傳承、發展歷史的使命,更使藝術教育與民族民間脫離了最本質的保護和傳承的關系,同時喪失了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三、開設課程門類較少
我省99.8%的高校開設公共藝術限選、任選課程都在15門以下,而截至到2006年,我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公共藝術課程開設門數大約就分別達到29門、48門、37門之多,更不能與之一向重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國外著名院校相對比。在我省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的門類明顯傾向于單一性,在針對課程門類這項選擇題進行問卷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的門類較少,大部分院校都是根據教育部要求的課程或根據自己教師的特長而設置課程,在對學生音樂、美術基礎進行調查時發現在非藝術專業的學生中竟然有13%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經歷中有過3-5年不等的專業學習經歷,以此看來,目前的課程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藝術學習的期望,更造成很多學生中斷學習藝術的機會。另外,課程門類較少很容易引起學生修完規定的學分后,無法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去選擇相關課程,而是應付性質去選擇一門較容易考試過關的課程,同時連帶還會造成同一門課程由于選擇人數較多而出現班級人數過多的現象。例如,在抽樣聽課的過程中,某校《影視鑒賞》就出現了二百余人的大課堂。在問卷調查中,85%以上的學生表示“可以取消一部分例如《影視鑒賞》中播放影片的課時,來增加一門樂器的實踐學習”或者是“希望多舉辦一些高規格的交響音樂會或高品質的藝術講座”等。
四、教學方法陳舊
在調查中顯示,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還是以多媒體課件的講授以及影像資料的播放為主,“分組討論”雖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相比之下并不多,在抽樣聽課中,可以得知即便是“分組討論”也是僅僅流于形式、膚淺層次的相關課堂內容的再次陳述,并沒有能夠引起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更不用提及創新思維的建立。另外,在對學生的訪談中發現,95%以上的學生還是表示“喜歡分組討論得出結論”的課堂形式,更多學生對公共藝術課程的不滿也是出于課堂中缺乏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的原因,教學方法的陳舊是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網絡“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廣泛運用于非藝術課程的時代,“互聯網+公共藝術課程”的構建成為每一位承擔課程的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努力的方向,唯有這樣才能突出藝術課程自由發揮想象的特性,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公共藝術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五、師資隊伍學科結構方向不平衡
從我省部分院校公共藝術課程設置的調查來看,82.3%以上的學校仍是以音樂、美術為主線,相應的舞蹈、戲曲、戲劇、影視、建筑等方面課程比較少,93.6%以上的學生反映開設的課程不能夠滿足自身的興趣需求,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師資隊伍學科結構多偏于音樂、美術方向,呈現出多門學科不平衡,其他專業方向人才稀缺的現狀。在調查中27.3%的學生反映不愿意上公共藝術課程的原因是教師綜合藝術素質不高、教學水平低下、缺少人格魅力,大多是嘩眾取寵、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由此說明,首先教師對公共藝術教育自身的態度不夠端正和重視;其次,師資隊伍素質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藝術實踐經驗、專業素質較高、能夠引領學科建設發展的高水平優秀教師。
六、評價體系不完善
我省公共藝術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基本上是和非藝術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是一致的,由試卷或論文的形式來呈現,缺乏具有特色的評價機制,既缺乏專業的公共藝術教育教學專業人才來進行評價,也缺乏完善的公共藝術課程評價指標體系,而這兩種形式其實都從根本上忽視了學生日常學習努力的過程以及所獲得的收益成就。首先,筆試試卷的形式,多數是針對學生在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理解上,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構建。而論文評價方式,更是無法以一個真實、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學生問卷調查顯示最終以論文的形式作為考核形式的,96%以上的學生都存在有抄襲現象。同時在對教師的訪談中也呈現出教師對公共藝術課程評價體系的不滿。可見,在整個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根據筆試或平時的出勤率等評價出來的成績,顯然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也無法見證鑒賞、審美等能力的提高程度,如此結果也導致了教師對公共藝術課程最終考核評價機制的全然不滿意。
參考文獻:
[1]尹紅.音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胡知凡.藝術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姚思源.論音樂與音樂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英]赫伯•里德.通過藝術的教育[M].呂廷和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5]姚思源.論音樂與音樂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宋麗娜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古代藝術品公共藝術研究
- 下一篇:新農村社區公共藝術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