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社區公共藝術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10 10:47:21

導語:新農村社區公共藝術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社區公共藝術建設研究

摘要:探尋了公共藝術介入新農村社區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機制。結果表明,公共藝術作為一種公共文化傳播的有效形式,在公共空間環境改造、公共文化傳播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促進農村社區公共環境的改善和公共文化的繁榮,達到社會共同進步。

關鍵詞:公共藝術;新農村社區;途徑;機制

近代公共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通過介入新農村建設的方式改變著公眾價值,并以藝術形式為載體、文化傳播為途徑,建構了人與生存環境之間新的關系,它不僅體現在藝術作為視覺形式上的美化作用、提升公眾審美情操,更是公共精神的有力訴求,構建起人、公共藝術、環境三者之間新的文化價值和意識形態。農村社區環境大多臟、亂、差,缺乏公共活動,公共理念逐漸消失,公共空間均質化、同質化現象嚴重。而改善農村公共環境、提升農村公共文化的需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在滿足農村居民對生活環境必要的物質需求基礎上,建立一個能夠喚起居民情感共鳴的文化形態,有助于構建一個環境優美的家園,從而提升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與自豪感。

1關注農村社區公共藝術建設的原因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當前新農村面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造就了新農民、新風尚。農村經濟的發展讓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昔日聚集的空間被擠壓,市場經濟的沖擊加劇了原有以血緣、地緣構成的農村公共空間的瓦解。新時期農村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心,鄉村公共空間及農村社區建設遲緩,造成傳統鄉村公共空間的作用逐步被遺忘。1.1環境污染嚴重和空間均質化。受鄉村產業變化影響,農民的生產、生活模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公共空間由以往的封閉逐步變為開放。但農村在長期建設中缺乏有效的規劃,生產生活條件臟、亂、差現象嚴重,村民環保意識淡薄,農村公共環境遭到嚴重破環。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大量人流涌入鄉村,產生大量生產、生活垃圾,對環境造成了二次破壞。再者,當前鄉村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效仿城市的建設模式,忽略了鄉村中特有的人文風貌、地理特征,只是考慮將城市中的建筑、設施照搬過來使用,造成鄉村建設千篇一律,空間單一,均質化傾向嚴重,破壞了鄉村空間中原有的生態平衡。1.2缺乏公共活動。以咸陽市李家莊村為例,對村民的線下娛樂活動項目進行了問卷調查(圖1)。由圖1可知,村民閑暇時主要以看電視、棋牌游戲為主,村民間缺乏有效的交流。鄰里之間越來越習慣以小家為活動中心,缺乏交流互動,致使集體觀念逐漸淡薄;加之農村在公共教育平臺、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上投入不足,農民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訓受到限制。1.3公共理念消失。受市場經濟的推動,農村的多元化發展充斥著以傳統家族、血緣為主的鄉村聚居方式,若村民一味追求經濟價值和城鎮的優越物質生活條件,鄰里間就會產生相互攀比和較勁等不良之風,致使相互關系疏離,鄉村文化認同感下降,公共理念消失。公共藝術的介入可改變農村公共空間環境,為公眾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其特有的形式語言給新農村社區建設注入了活力和動力。公共藝術的介入對于傳承鄉村歷史發展文脈、建立鄉村區域文化認同感、激發鄉村空間活力、彰顯區域文化特色,打造綠色、環保、生態的特色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持。

2公共藝術建設的途徑

2.1歷史文化元素。中國的文化之根在農村,發掘農村中特有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特質,能夠建立起農村特有的文化符號。農村的人文環境是長期的歷史積淀,是有別于城市發展向度的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特殊性的集中體,具有其特殊的文化符號和生存經驗。農村已有的歷史文化遺產,特有的民俗民風,物質文明、非物質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美學現象和設計元素,探尋其發展脈絡,應用美學原理加以整合,梳理并進行有效的藝術語言轉化,是成就一件優秀公共藝術作品的必備條件。對于農村這個特定地域的文化元素進行提煉,包括傳統習俗活動、獨特建筑形式、農作器物及飾物等具有鮮明的鄉土特征的元素應用,會極大地提升人們對農村公共空間的識別性,彰顯特色公共空間文化的體驗性。2.2自然景觀與藝術性。農村社區的藝術化絕不能脫離農村的地理自然環境、要將藝術創作積極地融入到生態環保意識和景觀價值提升的行為中去。以自然界中季節更替、植被森林、地勢高低等特征,適應性地選擇植物進行栽種,營造出和城市環境中不同的主題風格[1]。利用當地特有的自然資源,如植被、山石、木料等,將其作為公共藝術制作的材料,就地取材,有利于環保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可以豐富和提升鄉村公共空間整體輪廓。2.3場所精神。建筑學家諾伯舒茲曾詮釋了場所精神,“場所”不僅指一種物理空間場地,也指對一個人記憶的一種識別性和物體化,是對一個地方的情感默認,是深藏在感性直覺和行為意識里的精神家園。農村社區中每一塊地方都有其特定的“氣氛”。老房子的滄桑、一座山的輪廓、流水聲都可以是構成農村中場所精神的元素。在一些不具備特色文化的農村社區,找尋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生產特色、生活方式都可以帶來創作的靈感。通過公共藝術作品傳達出的場所性可以給本地居民提供一個具有啟迪性和凝聚力的空間,并給予周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鄉村整體的行為意識。

3公共藝術建設的機制

3.1重塑美麗新風尚。公共藝術是當代地區建設中對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對空間創新的自覺和反省,是建立地緣文化,打造生命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生存倫理的最核心和最關鍵的部分[2]。公共藝術建設推進了地方特色文化的重塑,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公共藝術作品,有利于打破鄉村的均質化現象,甚至運用某種創意文化的介入,產生一種“無中生有”的創新文化,推動鄉村人居環境內部的非均質化發展,塑造具有環境優美、文化認同感的特色空間。3.2擴大對外開放性。產業的轉型使農村公共空間與公共活動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其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國農村社區空間也由傳統的閉塞狀態逐步轉向開放。公共藝術的介入引起了城市和農村居民的廣泛關注[3],并通過其獨特的價值取向改變著農村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現象,對社會整體發展起著推進作用。農村社區公共藝術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推動農村社區與外界在物資、信息、科技間互動,改變農村中原本狹隘、閉塞的空間觀念,激活農村社區公共空間的活力,提升公共文化觀念和公共精神的追求,建立對外交流的平臺。3.3培養農民的鄉土意識。鄉土是寄托鄉思鄉情的精神家園,鄉村中淳樸的文化積淀塑造著獨特的人格,并承載著對文化孕育、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責任[4]。公共藝術介入到農村社區建設,促進了農村社區居民區域認同感及自豪感,提高了社區的凝聚力并強化了對社區的自治能力。村民對所處區域的文化認同會與公共藝術作品產生良好地互動,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發展態勢。

綜上所述,公共藝術在新農村社區建設中以其獨特的藝術樣式和文化內涵,不僅以視覺藝術樣式提升了空間的活力和凝聚力,重塑了美麗的鄉村環境,而且以發展當地傳統特色文化優勢,增強了區域自豪感與凝聚力,是公共精神與公共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對農村社區公共空間環境的重塑和文化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5]。

參考文獻:

[1]阿諾德•伯林特,劉銳笛.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2]馬欽忠.公共藝術基本理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3]汪秀霞.融合與重構———城市文脈視角下義烏公共藝術建設[J].美與時代,2014(11):47-49.

[4]張敬燕.鄉村振興背景下優秀鄉土文化傳承的路徑探索[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6):75-79.

[5]宋曉青.構建場所精神———公共藝術在浙江新農村社區建設的應用策略[J].現代園藝,2018(9):85-86.

作者:謝宏 時曉楠 李國瑞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