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論文

時間:2022-06-19 05:49:00

導語: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應用國產封堵器介入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并對其療效進行初步評估。方法:總結我院36例行導管介入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其中室間隔缺損(VSD)23例,房間隔缺損(ASD)8例,動脈導管未閉(PDA)5例。結果:成功率為100%,術后隨訪0.5~4年,無不良并發癥。結論:心導管介入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操作簡單、安全、有效,是一項有發展前途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國產封堵器;介入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非青紫型先心病分型中的主要類型動脈導管未閉(PDA)、室間隔缺損(VSD)、房間隔缺損(ASD)均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分別占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25%,21%和21%[1],該病嚴重威脅患兒的生長發育。隨著導管介入器材的不斷完善和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在我國已廣泛開展,我院于近年開展此項治療,獲得較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從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進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導管介入治療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6.6±2.3)歲。36例患兒術前均經臨床體格檢查、心電圖、心臟X線平片及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符合介入封堵術適應證[2]。其中室間隔缺損(VSD)23例,房間隔缺損(ASD)8例,動脈導管未閉(PDA)5例。

1.2方法

1.2.1封堵器、輸送系統和操作步驟封堵器和輸送裝置均由深圳先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封堵器呈雙盤狀密集網架結構,由具有自主膨脹性能的鎳鈦記憶合金編織而成,容易釋放和回收,中央用聚乙烯薄片作阻流體以阻擋血流,有效地提高封堵率,其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蝕性好,可通過7~9F的輸送系統,操作簡便[3,4]。輸送系統由輸送鞘、裝載鞘和主控鋼絲組成,鋼絲頂端有螺絲紋,末端附帶一旋轉柄方便操縱。年齡<6歲者,給予靜脈復合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麻,年齡≥6歲者給予局部麻醉;穿刺右股靜脈(RFV)、左股動脈(LFA),6F普通導管行右心導管檢查,有必要時作心血管造影。

1.2.2PDA封堵術行主動脈弓降部左側位造影,觀察PDA的位置、形態,并測其最窄徑、最大徑和長度,按PDA最窄徑加3~6mm選擇封堵器[5];用6F端孔導管由股靜脈→右房→左室→肺動脈→PDA→降主動脈建立軌道,遞送260cm長的交換導絲,置于降主動脈橫膈下水平,撤端孔導管,沿導絲遞送輸送鞘至降主動脈橫膈上水平,撤出導絲,將封堵器旋在主控鋼絲頂端,在生理鹽水中將氣泡排凈,在透視下經輸送鞘將封堵器由股靜脈→右房→右室→肺動脈→PDA→降主動脈橫膈上水平,待其單盤傘面完全展開后,將輸送鞘和主控鋼絲一齊回撤至PDA主動脈一側;固定主控鋼絲,回撤傳送鞘至PDA肺動脈一側,使“腰部”完全卡在PDA最窄處,聽診無雙期連續性雜音后10min,重復主動脈弓降部造影,確認封堵器位置合適,逆時針操縱旋轉柄釋放封堵器,撤除所有鞘管,穿刺部位加壓包扎。

1.2.3ASD封堵術經皮股靜脈穿刺,送入6F靜脈擴張鞘,行右心導管檢查、測壓及血氣分析。導管經右心房→左心房→左上肺靜脈,由輸送鞘將ASD封堵器送入。先后釋放封堵器左右傘面。心臟彩色超聲證實房間隔無分流,房室瓣活動不受限制,肺靜脈無狹窄,封堵器位置正常后,完全釋放封堵器[6]。

1.2.4VSD封堵術經皮股動脈、靜脈穿刺,分別送入6F動、靜脈擴張鞘,行左心室造影術、建立股動脈→降主動脈→左心室→室間隔缺損→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靜脈的傳輸軌道,沿此傳輸軌道由輸送鞘經過股靜脈途徑由右心室側將VSD封堵器送入左心室側,在心臟彩色超聲和X線的導引下,先釋放封堵器左傘面,使得封堵器的腰部卡在缺損處,再釋放右室傘面。經體外心臟超聲和左室造影證實室間隔無殘余分流,封堵位置正常,右室流出道無狹窄,房室瓣和主動脈活動不受限制,遂完全釋放封堵器。如有較大殘余分流或影響瓣膜功能,則選擇合適封堵傘重新封堵或終止手術[7]。

2結果

2.1封堵結果

8例ASD患兒中7例1次成功置入ASD封堵器,1例封堵器偏大影響二尖瓣前葉活動而收回,更換小2mm直徑的封堵器再次封堵成功;5例PDA和23例VSD均1次成功置入封堵器。本組成功率為100%,無并發癥發生。

2.2隨訪結果

術畢即刻聽診PDA和VSD雜音消失,分別于主動脈弓降部造影和左室造影均無殘余分流;8例ASD術后即刻心臟彩色超聲有2例微量殘余分流,2例微量二尖瓣反流,隨訪3~6個月時2例殘余分流和1例二尖瓣反流消失,擴大的右房室均有不同程度縮小。PDA和VSD患者心臟彩色超聲隨訪均未見殘余分流。所有患兒術后1年復查均無房室傳導阻滯、堵閉器脫落、機械性溶血、血栓形成等并發癥。

3討論

3.1先天性心臟病是我國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根據國內近期調查資料顯示,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為4.24‰[8]~5.91‰[9],略高于國內過去資料提供的參考值3.72‰[10]。長期以來,傳統的外科手術修補治療是其唯一的治療方法。但是,外科修補手術需體外循環和開胸,不僅創傷大、術后恢復時間長、并發癥多,而且常常遺留心律失常等后遺癥和手術疤痕,給患兒造成極大的痛苦。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介入治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大部分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PDA、ASD、VSD等可以應用導管介入方法得以根治,它具有創傷小、痛苦小、并發癥少、病死率低、操作簡單、安全有效且無瘢痕等優點[11]。

3.2國產封堵器的優點是:①價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②輸送系統直徑根據缺損直徑大小而定;③封堵器可收回,重新放置;④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由于其具有設計合理、安全性高、封堵效果好等特點,在臨床上已推廣使用[3,4]。

3.3介入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適應證的選擇對手術成功至關重要,手術前應詳細了解先心病的類型、缺損部位、大小、周圍組織發育情況、瓣膜結構及與周圍組織關系情況等等,必要時作心血管造影,詳細分析造影資料,準確選擇相應的封堵器,減少操作失誤和失敗幾率。本組病例成功率達100%,無1例失敗,與嚴格掌握適應證,精心挑選病例,膽大心細,謹慎操作有關。

3.4本組病例短期隨訪觀察療效確切,個別病例微量殘余分流在近期隨訪觀察中消失,考慮與封堵器中的血栓機化有關;擴大的房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縮小,與封堵缺損、阻斷分流有關。其遠期療效值得進一步長期隨訪以觀察。

有專家預言,介入治療在小兒常見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應用中顯示出非開胸、創傷小、療效好、恢復快的優點,現已成為兒科一項有發展前途的新興醫學專業[12]。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的國產化給患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選擇,有利于促進我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發展,使患者獲益[13]。

參考文獻:

[1]黎介壽,吳孟超,汪曾煒,等.外科手術學全集-心血管外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388.

[2]周愛卿,蔣世良.先天性心臟病經導管介入治療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3):234-239.

[3]張智偉,石繼軍,謝育梅,等.國產新型動脈導管未閉(PDA)及房間隔缺損(ASD)封堵器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評價[J].海南醫學,2002,13(12):184-185.

[4]謝育梅,曾國洪,張智偉,等.國產房間隔缺損封堵器的實驗研究[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4,12(2):103-106.

[5]高偉,周愛卿,余志慶,等.經導管堵塞動脈導管未閉術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0,18(4):199.

[6]高偉,周愛卿,余志慶,等.兒童繼發孔房間隔缺的介入治療[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4):199.

[7]孔祥清.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45-149.

[8]嚴惠琴,陳亞紅,應春濃.17933名0~2歲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患病率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82-83.

[9]袁雪,王惠珊,閆淑娟,等.10665名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狀況監測結果和環境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6):781-783.

[10]張澤峰,李竹,季成葉,等.浙江省0~2歲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患病率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9,20(3):155.

[11]蔣世良.介入心臟病學的新熱點-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3,11(2):59.

[12]李渝芬.積極推進介入性導管術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9):515-516.

[13]陽維德,鄭萍,羅秀鋒,等.國產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5,26(3):2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