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類微紀錄片傳播學發展及建議
時間:2022-07-08 10:36:30
導語:美食類微紀錄片傳播學發展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興起,美食類紀錄片也開始分化出微紀錄片的新形式。本文以《早餐中國》為例,分析其在微時長、微敘事、微情感三個方面的傳播特點,且從《早餐中國》的視角看出小切入點也能夠引發廣泛共鳴。同時,針對其現存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未來的發展中,美食類微紀錄片應在傳承的同時注重創新,提升作品的傳播度和審美力,在新時代創造出更有新意的優秀作品。
關鍵詞:《早餐中國》;微紀錄片;微視角
我國美食類紀錄片從《千秋川菜》到《舌尖上的中國》,經歷了由復雜敘事到通俗易懂的演變,美食紀錄片的制作也逐步將地域特色及風土人情融入其中。《早餐中國》是2019年4月起播出的一檔美食類微紀錄片,《早餐中國》以微小的視角切入主題,從街邊小巷發現美食,并通過平民化視角傳遞每一種平民美食背后的小人物故事。截至2020年11月27日,《早餐中國3》完結,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1分,三季播放量已高達8.5億次,實現了微紀錄片的現象級傳播。
1《早餐中國》的微視角
根據CNNIC第47次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較2020年3月增長7633萬,占網民整體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00億,占網民整體的88.3%[1]。近年來,在優質內容的支撐下,視頻網站開始嘗試優化商業模式,并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優質短視頻內容產出,提升短視頻內容占比,增加用戶黏性。《早餐中國》在海峽衛視與騰訊視頻平臺聯合播出,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不同用戶的收視習慣;臺網融合也使得《早餐中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視熱潮,拓展了短視頻的發展空間。
1.1微時長:短視頻形式符合受眾習慣
短視頻傳播具有移動化、碎片化特點,是新媒體時代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形態。微紀錄片的產生以傳統紀錄片的底蘊為根基,并一改傳統紀錄片的創作形式,在藝術性中融入娛樂化、綜藝化元素,更加貼合年輕用戶的審美需求,也給紀錄片愛好者提供了更自由的創作空間[2]。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受眾的觀看習慣也開始從“大屏”逐漸轉向“小屏”。在這樣的背景下,《早餐中國》出現了。《早餐中國》每集只有簡短的五分鐘,在這五分鐘內匯聚了食客百態、美食制作過程以及制作美食的老板的小家故事。《早餐中國》不像《舌尖上的中國》那樣對美食追根溯源地進行探究,而是換了一種更簡潔的拍攝和剪輯方式,將短小精悍做到了極致。美國社會學家卡茲提出的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基于個人特定的需求來接觸和使用媒介,進而在這種使用中得到滿足。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被認為是有意識、有特定動機的。這種微時長符合受眾碎片化觀影的需求,滿足了受眾可以在靈活空間利用細碎時間獲取信息的需求,進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1.2微敘事:精煉的鏡頭語言突出表達重點
傳統的美食紀錄片往往將一種美食的來歷、更迭以及美食背后的傳統文化娓娓道來,在敘事上顯得有些冗長。而《早餐中國》采取散點化敘事,達到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例如,《早餐中國3》第19集的煎盤粿中,先是主人公吳彩碧簡單介紹名稱的由來,接著通過食客的稱贊從側面體現粿的美味。然后主人公開始敘述煎盤粿的制作步驟,在敘述過程中夾雜著“粿”的家族傳承。到了采訪家庭故事時,兒子陳藤達講述了自爸爸去世后自己承擔家里責任的成長,結尾的單曲循環也呼應著主題,片尾還拍攝了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的畫面,使得片子更加圓滿。這種突出重點的微敘事也使得受眾能夠在短時間獲取最有價值的內容。《早餐中國》立足平凡的人、食、情,通過平視的拍攝手法講述微小的生活軼事與哲理。通過街邊小巷的“無名美食”以小見大,一改傳統美食類紀錄片的解說方式,采用小文本的敘事方法,在呈現美食鏡頭的同時將早餐的故事娓娓道來。鏡頭聚焦于當地人所說的方言和生活習慣,營造出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溫暖的小城氛圍,并且通過刻畫食物的制作過程,彰顯各地的匠人匠心,表現出手藝人對中華美食文化瑰寶的一種堅持與傳承。
1.3微情感:小人物的故事引發集體共鳴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早餐中國》選取的并不是高貴華麗的美食,而是平凡的街邊早餐,通過講述每個普通人在人生中都會經歷的挫敗、辛酸、幸福與滿足,傳遞細微卻強大的情感,引起觀看節目受眾的集體共鳴。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提出過共情的概念,指個體準確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的情境下做出準確情感反省的一種能力。《早餐中國》通過人世間平凡卻真摯的情感刻畫將觀眾內心的那份共情調動起來。例如,在第三季的《刀削面》一集中,老板娘云淡風輕地談起早年與愛人創業卻屢屢失敗的過程,明媚的笑容打動了觀眾,傳遞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伊府面》一集中,兩位阿姨濃濃的友情與師徒情也散發著真摯情感的美好;《鴨子粉》一集中老板夫婦面對鏡頭表達了為了生計而忽略孩子的愧疚,那份為人父母的責任感也打動了屏幕前的父母們,引起情感的共振。《早餐中國》通過美食背后的小家故事,訴說著人間百態,正是這份樸實真切的情感,引起受眾的廣泛共鳴,增強對節目價值觀的認同。片子的開頭與結尾拍攝的也是真實的小巷生活圖景,記載著蕓蕓眾生平凡但閃光的生活,這也使得觀眾更能代入自身,實現一種情感上的“在場”,正如美國學者柯林斯所說,社會互動的動力機制是互動儀式鏈,該理論認為,“互動儀式”是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參與者形成共同的關注焦點,并彼此感受到對方身體的微觀節奏與情感。在快節奏的時代,這種溫暖情感的表達深深打動每個觀看節目的人,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
2《早餐中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盡管《早餐中國》已經播出三季,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仍然有一些不足之處,阻礙了其在美食類微紀錄片領域的發展與傳播。
2.1商業化明顯
鮑德里亞認為,消費是一種操縱符號的系統性行為,是實現社會控制的重要手段,媒介通過對消費符號的渲染加深受眾對商品的選購消費。《早餐中國》節目通過打造具有象征意義的“早餐符號”培養受眾的消費習慣。每期故事的片尾都會拍攝當地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標建筑及普通百姓的日常,搭配主人公推薦的經典老歌,看似是一種懷舊氛圍的烘托與渲染,實質與片子傳遞的內容不一致,顯得有些突兀。《早餐中國》在每集的片尾都會用圖標標出商家的具體位置,起到為商家宣傳的作用。這一系列都是商業化產品的程序化操作,體現出美食類微紀錄片為追求點擊量與播放量而生搬固定模式的行為,削減了紀錄片本應有的真實屬性與傳遞特定理念的價值屬性。節目制作的初衷是通過早餐來傳遞蘊含在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懷與歷史文化傳承,引起受眾共鳴,而過多的商業化要素使得節目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消解了紀錄片的專業性與嚴肅感。
2.2敘事手法模式化
《早餐中國》三季的每集時長均為10分鐘以內,三季的敘事策略皆以早餐店的景別、環境、樣式開頭,先整體地介紹,接著拍攝美食近景。第二段以早餐的具體制作過程展開,以食材選取、制作流程、獨家秘方為切入點,接著通過食客的描述側面襯托早餐的美味與聞名。第三段則開始對老板一家進行采訪,通過主人公的視角講述早餐背后的人生哲理。最后以懷舊音樂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相結合的場景結束。三季節目都遵循這樣的拍攝和敘事手法,略失新意,削減了觀眾對新一期節目的期待值。同類型紀錄片的泛濫也會導致內容同質化的加劇,制作方急于在短時間內推出類似的爆火產品,便會不加仔細思考地制作同樣內容的“快餐美食節目”,這樣勢必導致美食類紀錄片品質的下降。
2.3審美浮于表面
紀錄片是兼具社會美和藝術美的表現手段,紀錄片傳承的內容符合人類美好未來的發展方向,彰顯出人性的美好,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早餐中國》著重于表現平凡生活的樸實與溫馨,但是有幾集的呈現有些過于“接地氣”,選取的早餐與拍攝環境毫無美感可言,節目互動彈幕中也有觀眾發表負面的評論。《早餐中國》在5分鐘的記錄中切割性明顯,穿插了許多自說自話的畫外音,使得美食畫面成為文字語言與動畫的附屬。短視頻的淺層議題導致微紀錄片對美食以及故事的呈現只停留在表面,無法達到高級審美的層面。紀錄片的制作方不應躲避高級審美的表達,時間的長短并不是限制紀錄片傳遞真善美的因素,紀實對象背后的人文美、自然美和社會美才是紀錄片真正應該追求的審美價值,紀錄片的核心在于關注人性和人的生存狀態,只有注重人的主體意識才能夠打造出不被時代淘汰的藝術作品。
3《早餐中國》的發展建議
針對《早餐中國》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美食類微紀錄片由于存在的不足,無法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因此,美食類微紀錄片要注重紀錄片的真實性、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敘事內容以及挖掘作品背后的審美價值。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打造出具有獨特審美價值與精神內核的紀錄片作品,是值得思考與反思的。
3.1追求真實紀實,避免商業泛濫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并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3]。紀錄片的核心是真實,盡管是貼近老百姓的美食題材,也要考慮紀錄片的專業性,要避免因商業要素過多而導致的混淆主題、偏離主旨。美食類微紀錄片的初衷是展現美食的多樣性與地域性,重點應在美食上,商業化的元素過多會使紀錄片失去應有的嚴肅特征。紀錄片作為承擔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承使命的媒體形式,要在撫平受眾心緒,傳遞正確價值。美食類微紀錄片不應成為商業的附庸,而應該在紀錄中不斷傳播美食背后的人文價值與歷史底蘊。制作方可以適當延長制作周期,因為真正優秀的作品要經得起打磨與考驗,而不是為了搶占熱點與先機選取一些并不合適的主旨,或為了商業利益一味地進行推薦。
3.2結合技術創新,豐富敘事內容
紀錄片的敘事結構不單純是內容的承載,更是紀錄片價值的體現,同類型美食類微紀錄片在敘事上的相似度極高,容易失去新意與內涵。“內容為王”雖說是新媒體行業的準則,在美食類紀錄片的內容制作上同樣適用,同質化必然會導致美食紀錄片品牌的落后。紀錄片與新技術結合在一起,也可以使敘事內容更加豐富,例如,美食類節目《風味人間》就利用超微觀攝影和顯微拍攝技術等高科技手段進行了拍攝,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5G、AI等技術同樣可以與美食類微紀錄片相結合,為受眾帶來更完美的視聽體驗。紀錄片制作人也應該不斷在敘事上進行創新,例如,可以拍攝一類美食在當地不同店鋪的不同做法,通過對比襯托這類美食的遠近聞名;也可以探索尋常美食背后的歷史文化意蘊,讓美食紀錄片的意義上升一個高度[4]。
3.3挖掘審美價值,提高作品藝術性
優秀的紀錄片作品是對現實生活的藝術化再現,是創作者對生活美的發現與詩意表達。《早餐中國》反映了美食背后的人情世故、人生百態,觸發受眾的情感共鳴,這也體現了受眾更青睞這種細微之處的情感美。一定程度上來說,優秀的紀錄片也承擔著美育的重要作用。總書記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創作紀錄片作品不是為了迎合受眾,應致力于創作審美價值更高的作品來培養受眾的審美素養,可以通過挖掘地域背后的歷史故事來增添美食的內涵和底蘊;或者可以在配樂與美食呈現方式上進一步提高作品的整體性審美。中國人骨子里鐫刻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如果美食類紀錄片的創作中加入了傳統文化因素,勢必會使受眾在觀看喜愛的節目的同時了解其中的傳統文化知識。微紀錄片應努力挖掘更多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元素,提高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內涵,不但要創作好看的紀錄片,更要創作耐看、值得看的紀錄片,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國廣大受眾的審美素養,弘揚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飲食文化與家族情懷[5]。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21-02-03.)[2021-04-26].
[2]劉彥玲.淺析短視頻時代下微紀錄片的創作發展[J].視聽,2021(1):67-68.
[3]范文德.真實與建構:紀錄片傳播理論探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15-16.
[4]薛羽佳.“后舌尖”時代新媒體紀錄片的真實性考量:以《早餐中國》為例對紀錄影像泛濫的反思[J].新聞傳播,2020(14):17-18.
[5]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1-12.
作者:王雯 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 上一篇:傳播學理論在關系研究的適用性
- 下一篇:社交時代短視頻在新聞傳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