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制約因素探析論文

時間:2022-02-12 10:13:00

導語:農民增收制約因素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增收制約因素探析論文

一、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1.農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農民的素質有待提高。梧州市的農作物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自主創新,規模過小,難以形成有效的品牌競爭優勢。目前,梧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9%左右,雖與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48%基本持平,但遠遠低于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農業標準化生產能力不足,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標準化認證體系還不夠健全。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低,導致多數農民科技意識淡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差。

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的基礎尚不牢固。梧州市四個縣雖是個農業大縣,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力偏弱。水土流失面積逐年加大,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水資源豐富但抗災能力較差,這些因素都制約了農產品產量增長的空間。梧州市年降雨量達到1503.6毫米,經常遭遇洪災水災;梧州山多平地少,機械化程度較低;除此之外,農業機械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農民收入偏低的制約,農民對農業機械化需求迫切,但有效購買力不足。

3.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不強,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梧州市全市工業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產值為26.1億元,僅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2.8億元的比例的26.36%,與先進城市差距很大。據統計,全市的訂單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還在萌芽狀態,農產品銷售不暢,大路貨產品賣難問題突出,造成了近幾年農民增收緩慢的被動局面。尤其是非農產業對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有助于形成農民收入增長長效機制的家庭經營非農產業的收入增長遲緩,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下降。

4.農業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戶難以承擔市場風險。現階段梧州市農戶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承受各種風險的能力較為脆弱。一是多數農戶小農意識濃厚,不善于和市場打交道,缺乏風險和效益觀念,再加上收入水平低下,一旦新技術應用失敗,會使全家生活陷入困境。而農業生產是一個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相交織的產業部門,生長周期長,農業技術使用具有市域適應性,又增大了農戶遭受生產和市場風險的可能,給農戶科技應用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二是農戶生產規模較小,大多以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經營為主,組織化程度低,缺乏形成品牌的環境和有效的市場生產競爭力,放大和加劇了科技應用的市場風險,抑制了農戶科技應用的沖動。

5.缺少農業龍頭企業,無法帶動農戶進入市場。這是所說的農業龍頭企業,主要是指從事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加工或流通為主的涉農企業。這些企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通常表現出其經濟基礎雄厚、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特點。例如,山東的龍大集團是一個縣級市的民營企業,前身是一個鎮辦磚瓦廠,二十年前轉產蔬菜加工出口,現已是以農產品加工出口為主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重要的速凍食品生產出口基地,全國首批“出口食品農產品免驗企業”。下轄32個合資和全資子公司,有總資產25億元。先后躋身“中國企業1000大”、“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中國肉類食品行業50強”行列。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相聯系,帶動農戶進入市場,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企業經營項目涉及食品加工,蔬菜基地種植,種豬繁育、養殖,木器加工,包裝制造等多種產業。其中,食品業為核心產業。主要為系列精加工農產品。包括保鮮果蔬、冷凍蔬菜、調理食品、FD(真空冷凍干燥)制品、水產品、油制品、肉類食品、調味品等,共八大類500多個品種,70%以上出口日、韓、美、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市。目前在國內設立了35個辦事處,在山東省內開設了1100多家龍大食品專賣店。已形成年加工食品20萬噸,年完成銷售收入40億多元、出口創匯2.5億美元、利稅3億元的規模。①

二、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

1.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農民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主體,提高農民素質、實現農民的自我發展,就要加強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建立農業技術培訓基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種植、養殖、加工技能,幫助他們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科學種養水平。

2.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強資源綜合利用能力。要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節約水資源,提高土地產出率。不僅要重點加強大中型水利設施建設,抓好大江大河治理等骨干工程及其排灌系統的建設,還要抓好節水灌溉、人畜飲水、農村沼氣、農村水電等小工程的建設。

3.加快機械化進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只有加快農機化進程,才能進一步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梧州三縣一市都是種糧大縣,財政部門要加大對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的扶持力度,要牢牢把握廣大農民的內在需求,準確預測市場走勢,帶領廣大農民走出“庭院”闖市場,組織水稻聯合收割機跨縣機收會戰,規模逐年擴大,開創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機化發展之路。為全市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4.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產品加工的國內外市場開拓能力。首先要不斷增加和引進新的農產品種類,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大力調整生產結構,確立向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發展的目標,合理規劃布局優勢農產品市域,突出地方特色,培育地方特色支柱產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加工精度和科技含量,提高單位產品的附加值,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國際化,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出口創匯企業,產品重點瞄準對中國農產品需求量較大的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和美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重點開發國際需求量大、產品附加值較高的調理食品和有機食品。企業要加快國際認證,努力創造自己的品牌,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并根據國際市場需求,進行有重點的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增強農產品同際市場的競爭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行“農戶+基地、基地+企業”模式,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立足農業產業化經營,帶領農民奔向國際大市場,掙外國人的錢,養活中國農民,使農業增收、農民致富奔小康。其次要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既要積極推動鄉鎮企業的二次創業,進一步擴充其就業容量,又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彌補交通、通訊、保險、信息、技術等服務的供給不足的現狀。最后還要大力發展非農產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提高農產品加工等非農產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梧州市要加大資金支持用于蔬菜良種引進推廣和果品結構調整、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林場保護和退耕還林建設等,要不斷加大對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導產業的支持力度。

5.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對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發揮經營規模效益有明顯的作用,應積極推進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立,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近年來,隨著結構調整的深入,糧食、肉食、蔬菜加工業已成為梧州市的支柱產業,為實現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順利銜接,應建立健全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聽取與反映農民意愿,指導農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開拓各種市場,進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幫助農民解決各種困難,帶動農戶增收。

6.解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農戶貸款難的問題,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目前中國農村資金短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農戶貸款難的現象普遍。2001年,中國貸款總額11.2萬億元,農業貸款僅為5700億元,占5.1%。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農業投入產出低,資金流向高利潤部門;二是農村經濟經營規模小,貸款等金融交易成本高;三是農村金融政策和農村金融組織不完善。所以,第一,應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公司債券、壯大龍頭企業實力。第二,成立政府參股、民營控股的農民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于農業高技術、高品種創新。第三,大刀闊斧地重構農村金融體系,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放寬市場準入,利用民間資本,鼓勵發展市域性的中小農業商業銀行。第四,財政要對農村金融采取稅收優惠、利息補貼、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資金、提供擔保等方式予以扶持。

7.加大扶持生物能源產業,推動農民增收。生物能源是個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廣闊,效益高。從化學上講,凡含碳水化合物較多(可變為發酵糖)的植物產品均可做乙醇原料。工業上,可用來生產乙醇的非糧原料有甘薯、木薯、甘蔗、甜菜及糖渣、花生殼、各種餅粕、造紙廢液等。美國有多家企業(如加州的ARKONOL公司)采用稻草和小麥、玉米秸稈生產燃料乙醇,大大降低了成本。無糧乙醇汽油的成本完全可以低于普通汽油,關鍵在于科技和產業化的進程。目前,國家正在實施財稅扶持政策,鼓勵開發利用鹽堿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設生物能源基地,鼓勵利用秸稈、樹枝等農林廢棄物,利用薯類、甜高粱等非農作物和小桐子、黃蓮木等木本油料樹種為原材料加工生產生物能源,引導農民走上致富路。梧州市應盡快著手進行無糧乙醇的開發和規模化生產,要把財稅支持的重點放在發展生物能源上,切實帶動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陸學藝.“三農論”——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第1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2]丁麗麗.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J].中國財政,2007,(9).

摘要:做好三農工作,對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要切實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小康,就必須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農民增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是加強農村基礎建設,解決農村致富奔小康,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為此,從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入手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提出構建增收長效機制的有效路徑,為做好三農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農民;增收;制約因素;長效機制